析字?谁知道有关红楼梦的析字修辞?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3收藏

析字?谁知道有关红楼梦的析字修辞?,第1张

  简论《红楼梦》里析字修辞手法

  摘要析字辞是一类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言语现象,文章立足于析字修辞的三种主要类型和修辞效果并结合《红楼梦》中的例证进行探索。

  关键词化形析字 谐音析字 衍义析字 红楼梦

  在《红楼梦》研究中,特别是红学索隐派中人们常常要借助于一种很重要的修辞手法,来解读《红楼梦》这部旷世之作,这种修辞手法就是析字。近几十年,尽管一些修辞工作者也对析字产生兴趣,并有些研究,但比起修辞学的其他领域来说,还很不够,特别是把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的析字修辞手法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仍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这些很常见的析字修辞大家都有所接触,但很少见落笔成文的。而析字修辞手法在这些名著中是不容忽视的修辞现象,本文就《红楼梦》里的一些常见的析字修辞进行简单论叙。

  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字有形、音、义三方面;把所用的字析为形、音、义三方面,看别的字有一面同它相合相连,随即借来代替或即推衍上去的,名叫析字辞。 析字修辞格为汉语所特有,许多汉字都是字中有字,由若干个上下左右的零部件拼合而成,在会意字和形声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利用汉字的音、形、义特点达到析字的目的。是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语言现象。

  1、 化形析字

  由于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拼形文字,它是由不同的偏旁、部首和部件组合起来的。化形析字就是变化字形,对文字形体加以离合、增损或只假借字形的一种修辞手法,以离合最为常见。它是利用汉字可以分析的特点,对字的结构(部位或笔划)进行增损离合,使原来的字形发生变化而产生另外的意思,达到修辞的效果。

  (1) 离合

  离合是在字形结构上进行分解变化,重新组合后而得出新的字,构造出一种临时性新的意思的一种析字手法。

  后面忽见画着个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意。其书云: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红楼梦》第五回)

  这里把“孙绍祖”的“孙”字析为“子”、“系”两字,再用“子”、“系”来代“孙”字。离合析字也可以与谐音等其他手法交互运用。如称“假”为“西贝”,就是先把“假”字谐音作“贾”,再把“贾”字析为“西”、“贝”而成的。

  (2) 增损

  许多汉字是一些独体字,把这些独体字作为某个汉字的零部件进行重新组合而形成新的汉字,这种表现方式就是赠损析字法。 在《红楼梦》中,这种修辞格最为常见。比如:

  凡鸟偏从未世来,都知爱慕次生财。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衰。(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这首诗,我们仔细推敲一下,就会发现其内涵的所在。“凡”、“鸟”相合为“凤”(隐指王熙凤),“二”、“令”相合为“冷”;“人”、“木”相合为“休”。“一从二令三人木”,是暗示贾琏对王熙凤的态度必由听从,到冷淡,到休弃,这里是析字修辞中的赠损法。

  又如: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红楼梦》第五回)

  这首诗是写香菱的。“两地”即两个“土”,是“圭”。“孤木”是“木”。“两地生孤木”是“桂”字。很巧妙的点出了自从薛蟠娶了夏金桂为妻,香菱的日子就不好过,最后被虐待而死。曹雪芹通过析字这种含蓄委婉的方法,暗示了《红楼梦》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未来命运。

  (3) 借形

  由于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而是拼形文字。它是由不同的偏旁、部首和部件组合起来的。借形析字,正是利用汉字的这一特点,将汉字进行分解离合,从而产生出特殊的表达效果。如:

  贾政接来看时,上面写着:西贝草斤年纪轻,水月庵里管尼僧。一个男人多少女,窝娼聚赌是陶情。不肖子弟来办事,荣国府内出新闻。(《红楼梦》第九十三回)

  “西贝草斤”是典型的借形析字,“西贝”合为“贾”字,“草斤”合为“芹”字,这里所指的就是贾芹,由“草”字中隐含着对贾芹的嘲讽。

  2、 谐音析字

  谐音析字主要指利用同音字和近音字来替代相关的汉字,一般分借音、切音和双反三种形式。

  (1) 单纯谐音也叫借音,主要指利用汉字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产生辞趣。如:

  (门子)一面说,一面从顺袋中取出一张抄写的‘护官符’来,递与雨村……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门子道:“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今告打死人之薛,就系‘丰年大雪’之薛也。(《红楼梦》第四回)

  这里用“雪”借作同音的“薛”,揭露“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豪强显赫。又如:

  “此香乃系诸名山胜境内初生异卉之精,合各种宝林珠树之油所制,名‘群芳髓’。”…… “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之宿露而烹,此茶名曰‘千红一窟’。”……“此酒乃以百花之蕊、万木之汁,加以麟髓之醅、凤乳之酿成,因名为‘万艳同杯’。”(《红楼梦》第五回)

  这里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见闻,警幻仙子携宝玉入室,宝玉闻一缕幽香,便问何物,答曰:“群芳髓”;又品一香茶,问何名,答曰:“千红一窟”;又喝一酒,问何名,答曰:“万艳同杯”。很显然,这里“群芳”、“千红”、“万艳”是指众女子,“髓”是“碎”的谐音,“窟”是“哭”的谐音,“杯”是“悲”的谐音。这里利用借音析字的修辞法,作者含蓄地揭示出封建社会女子痛苦悲惨的命运,同时也点处“绝代佳人绝代悲”的深刻主题。又如:

  探春笑道:“我们起了个诗社,头一社就不齐全,众人脸软,所以就乱了。……凤姐笑道:“我又不会作什么”湿“的”干“的,要我吃东西去不成?”(《红楼梦》第十五回)

  “诗”“湿”同音,由“诗”转为“湿”,话语顿时显得活泼风趣。

  (2) 利用反切上用做反切的两音的,叫切音。比如:

  那红禀帖上写着:“门下庄头乌进孝叩请爷、奶奶万福金安,并公子**金安。新春大喜大福,荣贵平安,加官进禄,万事如意。”(《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据一些学者的考证,曹雪芹关外祖籍在铁岭,是铁岭之人,黑山村是铁岭之地,黑山村的庄头乌进孝是否铁岭之人呢蒙汪韶彬先生据本家《汪氏同宗录》及地方史志,并通过实地调查,令人信服地证明了乌进孝的原型是康熙年间铁岭地区皇庄汪荒地的庄头汪进孝,他还有个兄弟叫汪进忠,就是乌进孝说的为荣国府经营八九个庄子的“兄弟”。

  原型姓汪,小说人物姓乌,何以见得乌进孝即汪进孝却原来这是雪芹以古代语音拉起的一道障眼帷幕。古代没有拼音字母,采用反切法给汉字注音,也叫切音,用“××切”表示。汪,古代韵书作“乌光切”,雍正四年问世的《音韵阐微》一书作“乌荒切”,“汪”的反切上字都是“乌”。再看“乌”,古代韵书作“汪胡切”,“乌”的反切上字是“汪”。“乌”“汪”互为反切上字,从这种意义上说,“乌”即“汪”,“汪”即“乌”,岂非乌进孝即汪进孝乎再进一步想:汪,乌荒切。乌荒者,汪荒也。雪芹分明在暗示读者,这个黑山村就是铁岭的汪荒地。

  (3)利用反切上顺倒双重反切的叫双反。这种析字修辞手法在《红楼梦》中比较少见,往往是后来的一些红学家们在索隐《红楼梦》时,用到的方法。

  3、 衍义析字

  是指利用汉字意义上的多义性,或代换,或牵附,或演化,以达到析字的目的。在《红楼梦》诗句中常运用这种析字的修辞格,把所用的字析为形,音,义三方面,看别的字有一面同它相合相连,随即借来代替或随即推衍上去。析字能变换字义,产生趣味,增加语言表达能力。“衍义析字”以意义言,由于字义的相似或相反,可由联想而牵附。

  (1)代换

  换话达意,叫做代换。这常发现在引用的文中,是利用同义异词现象的一种措辞法。比如:

  贾母道:“这个自然。”说着便念道: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红楼梦》第二十二回)

  这里的“站树梢”与“立枝”是同义,用“立枝”来代换“站树梢”就不难猜出贾母所出的谜语了。当然,这里还涉及到了析字法的另外一种方法,也就是谐音析字里的借音,“立枝”与“荔枝”谐音,这则谜底答案就为“荔枝”。同时谜底“荔枝”又可谐音为“离枝”,通过这种析字手法,贾母谜的寓意在于暗示将来所谓的“树倒猴狲散”,也有暗指贾母处于最高地位的太上家长,如果用这句俗语来比喻,她恰似一只站在树梢头的老猴狲。

  (2)牵涉

  随意牵涉的叫牵涉。如:

  宝玉道:“想必是这个原故。等我回去问了是谁,教训教训她们就好了。”黛玉道:“你的那些姑娘们也该教训教训,只是论理我不该说。今儿得罪了我的事小,倘或明儿宝姑娘来,什么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黛玉道:“今儿得罪我事小;倘若明儿宝姑娘来,甚么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宝姑娘”是宝钗,“贝姑娘”并无其人,只因“宝”“贝”两字意义相连,即便推衍上法,由“宝姑娘”牵附出“贝姑娘”来。嘲笑宝玉平日宝贵宝钗,把宝钗当作“宝贝”。

  又比如:

  只见宝玉头上带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黛玉不觉笑了,说:“那里来的渔翁!”……黛玉笑道:“我不要他它。戴上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儿了。”及说了出来,方想起话未忖度,与方才说宝玉的话相连,后悔不及,羞得脸飞红,便伏在桌上嗽个不住。(《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这里是利用“翁”与“婆”的对立承接关系,承上文“渔翁”,脱口仿造出“渔婆儿”,“渔翁”和“渔婆儿”恰巧成一对儿,暗含了黛玉与宝玉的爱情关系,微妙而含蓄的刻画了黛玉的心理活动,显得幽默、风趣。

  (3)演化

  在表达隐含的寓意时,弯弯曲曲,演过得似乎有关连又似乎没有关连,必须细细推究才能明白的,这种修辞格叫做演化析字法。如: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红楼梦》第五回)

  (通灵玉)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红楼梦》第八回)

  “霁月”为雨停月出,演化出“晴”字,“彩云”为呈花纹的云彩,寓"雯"字,暗指"晴雯"的悲惨遭遇。在这里,“灿若明霞”也是点“晴”字,因为霞是天气由阴雨转晴的先兆;“莹润如酥”是射“雨”字,应从韩愈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 来的;“五色花纹”寓“文”字,因为五色花纹即可称为文。 “雨”“文”合二为一即为“雯”字。这句话里暗含“晴雯缠护”四个字。又如:

  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红楼梦》第五回)

  这首诗是写香菱的。“两地”即两个“土”,是“圭”。“孤木”是“木”。“两地生孤木”是“桂”字。作者在这里暗示,自从薛蟠娶了夏金桂为妻,香菱的日子就不好过,最后被虐待而死。作者通过析字这种含蓄委婉的手法,暗示了《红楼梦》中一些重要人物的未来命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析字用当其所,则每每能产生一定的修辞效果,使作品或多一份曲折,或多一份含蓄,或多一份幽默,或多一份情趣。运用析字的修辞手法,能变换字义,产生趣味,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显示着作者高度的语言艺术技巧,而此种技巧在《红楼梦》八十回以后几乎绝迹,这无疑也显示着曹雪芹和高鹦两位作者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下优劣。

  以上,我们对析字格的三种类型进行了分析,析字格能增强言语的表达效果,对原著的解码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重视和探索。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 铄,红楼梦真相[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8。

  2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 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M] ,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1。

  4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古木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中国语文的时代演进作者:周有光

来源:作者赐稿

来源日期:2007-10-29

本站发布时间:2007-10-29 9:56:28

阅读量:648次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今天正在积极进行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要赶上工业化和信息化两个时代。为适应国家现代化的需要,语言和文字要有相应的发展。全国人民要能相互直接通话,免除方言的隔阂。文章要写得明白如话,念出来大家听得懂。汉字要整理和规范化,减少学习困难和使用不便。注音要用字母代替反切,统一汉字读音。少数民族要根据具体情况改进或创制文字。在电脑上要利用拼音输入汉字,使中文进入信息互联网络。这一切叫做中国语文的现代化。

社会的演变和语文的演变是密切关联的。秦并六国,统一天下,实行“书同文”政策,“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许慎《说文》)。这是古代的社会演变引起了语文演变。鸦片战争(1840)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同时也打开了闭关自守的清帝国的大门,中华民族由震惊而觉醒,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同时,掀起了中国语文的新思潮。这是近代的社会演变引起了语文演变。

辛亥革命(1911)以后,一个语文现代化运动从酝酿进入实践。这个运动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和名称:切音字运动、国语运动、白话文运动、注音字母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手头字运动、少数民族新语文运动等。语文现代化在前进过程中,有成功、有失败,有高潮、有低潮,有新旧争论,有左右摇摆,不断在“尝试与错误”中提高认识和开展局面。综观一系列运动的要求,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语言的共同化、文体的口语化、文字的简便化和注音的字母化。

一、语言的共同化

孔子教弟子读书,不用家乡的山东土话,而用当时的共同语“雅言”。后来历代都有共同语,称为“通语”、“官话”。古代的共同语不要求有严格的标准音,使用者只有少数人,主要是官吏和行商。现代的共同语源出于古代,但是不同于古代。它要求有严格的语音标准,并且把普及共同语作为实行全民义务教育的条件。这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础工程。

民国初年,规定以多数省份共同的汉字读音为国音标准(老国音)。当时的流行看法是,共同语只要能够“通词达意”就好了,不必要求标准划一。不久,通过实践提高了认识,知道标准必须统一,学习可以逐步渐进,标准音不能采用人为的语音,应当采用实际存在的语音,于是改为以中等程度北京人的语音为标准(新国音)。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规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重新肯定这个标准,并进行更加细致的汉语规范化。

共同语的名称也经过演变。清末民初称“国语”(国家共同语)。20世纪50年代称“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1982年的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全国共同语)。新加坡和海外华人称“华语”(全世界华人的共同语)。名称不同,实质相同。

共同语的推广工作,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蹒跚前进,时起时落,可是总的来看是一浪高似一浪。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高潮,50年代又是一个高潮。高潮在各省又彼此不同。台湾光复以后普及了国语,做到所有学校以国语为校园语言,所有的公共活动以国语为交际媒介。内地“推普”以学校为重点,利用广播和电视,正在加快实施步伐。可是各地水平参差不一,有不少“推普”的薄弱地区,今后还要长期进行艰巨的工作。

古代能做到“书同文”是进步,今天如果满足于“书同文”就是落后了。现代中国既需要“书同文”,又需要“语同音”。

二、文体的口语化

文明古国都有书面语(文言)和口语(白话)的矛盾。口语不断前进,而书面语停滞不前,越来越离开活的口语,阻碍了语言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唐宋时代,佛教用接近日语的“变文”和“语录”传播教义,因为口语能够深入群众。清末维新运动者提出“我手写我口”、“崇白话而废文言”、“白话为维新之本”。1919年掀起以白话文运动为先锋的“五四”运动,被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白话由此取代文言成为文学的正宗和教科书的正式文体。小说和论说文章都写成“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文。白话文运动不仅是文体的解放,而且是思想的解放。

但是,二次大战之前,白话文运动还遗留有许多空白区。例如公文程式仍旧用“等因奉此”,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实行“公文改革”。这时候,报纸的半文半白“新闻体”也改为明白晓畅的口语。此外,报纸、杂志和各种正式出版物,从直行改为横行,以便配合科技术语和数学公式。20世纪90年代在“弘扬华夏文化”的热潮中,出版了许多种大规模的“古书今译丛书”,这是白话文运动的延伸。

文体改革引起“好古家”的强烈反对。“五四”运动之后不久,掀起一个“文言读经”运动。他们攻击白话为“引车卖浆者言”,“以鄙俗妄为之笔,窃高文美艺之名”,甚至滥用权力,强制教科书恢复文言。

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言文一致”的文体改革增加了新的时代任务。“多媒体”把传递书信的电信技术(电传)、传递语言的传声技术(电话)、传递形象的视听技术(电视)合而为一,给语言和文字提出了新的要求。语言要求规范化,讲出来大家听得清(文体语);文字要求口语化,读出来大家听得懂(语体文)。语言和文字要能够即时自动相互转换。词汇要求共同化。各个地区之间的词汇差别,译名和术语的分歧混乱,不再是“有趣的”现象,而是“有害的”现象了。为了使“言文一致”的白话文成为信息化时代的适用文体,还要做大量的语文规范化工作。

三、文字的简便化

汉字笔画繁、字数多、读音乱、检索难,合称“四难”。针对汉字的“四难”,文字改革运动提出“四定”的对策:定形、定量、定音、定序。

定形 异体字要统一,印刷体和手写体要接近,要以清晰、易认、易写的简化字为规范,这是清末就提出的要求。初学文字的小学生、扫盲学员,以及文化较低的广大群众,普遍希望简化笔画。

1935年,上海掀起“手头字”运动,选定300多个手头常写的简体字,在15种杂志上公开使用。同年,南京教育部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包含324个“社会上比较通行的简体字”,准备以后还要继续公布。可是,遇到反对,第二年就收回成命了。

1956年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简化字初次得到正式推行。这个方案规定515个简化字和54个简化偏旁,后来类推成为《简化字总表》(共2235字)。这些简化字极大部分是“古已有之”,这时候只是把“俗体”提升为“正体”,如同“白话”取代了“文言”。简化字已经在中国内地普遍应用于教科书、报纸和杂志。新加坡采用简化字之后,马来西亚、泰国等地的华人学校也先后采用。

书法不受简化的限制 其实古代书法家常写简体字,王羲之的《兰亭序》中有三分之一是简化字,欧阳询的《九成宫》中有六分之一是简化字,可见古人不认为简化和书法艺术有矛盾。有人担心简化会破坏传统文化。从篆书到隶书的“隶变”大大简化了汉字;久已通行的草书和行书大大简化了汉字。这些简化没有破坏传统文化,从它们继承而来的简化字,怎么会破坏传统文化呢

定量 字数太多、字无定量,是汉字难学难用的主要原因。在难于减少字量的今天,可用“分层使用”的方法,减少学习和使用的不便。现在,汉字已分为“常用汉字”(3500字)和“通用汉字”(7000字),前者用于小学教育,后者用于一般出版物,此外为“罕用汉字”,用于古籍和专门性的出版物。还可再分出“初学用字”(1000字),作为学习汉字的起步,这就是“千字文”的传统。经验告诉我们,与其学多而不能用,不如学少而能用。汉字的使用频度是不平衡的,少数字常用,多数字罕用,这是汉字的“效用递减率”。把握这个规律,改进用字的方法,可以逐步减少用字数量。

定音 民国初年开始汉字“读音统一”工作,字典一律用字母注明标准音,代替反切。20世纪50年代开始“普通话审音”工作,统一“异读词”的读音。定音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是,只有普及普通话才能彻底实现“读音统一”。

定序 在要求快速检索的信息化时代,汉字的“定序”问题有更加突出的重要性。“部首法”和“笔画法”都难于适应自动快速检索的时代要求。1918年公布“注音字母”之后,开始有了利用字母顺序的“音序法”。在《现代汉语词典》使用拼音字母的“音序法”排列正文之后,大型出版物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等也采用“音序法”排列正文。这是“定序”方法的新发展。

四、注音的字母化

汉字积累到6万的大数,可是缺少一套字母。

1918年公布以古汉字为基础的“注音字母”,开始“注音的字母化”。从此,字母代替了“反切”。

1928年又公布“国语罗马字”,采用国际通用字母。1958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简称“拼音”),继承和更新“国语罗马字”。台湾对内用“注音字母”(称“注音符号”),对外用“国语罗马字”,2001年正在考虑改用“拼音”。内地对内对外统一用“拼音”。1982年“汉语拼音方案”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汉语的字母从“民族形式”到“国际形式”,从“国内使用”到“国际使用”,从“国家标准”到“国际标准”,一座使中国语文和中国文化通向国际舞台的桥梁建成了。

“字母”不是“文字”,这是内地和台湾的共同政策。有人害怕拼音把中国分裂成为几十个国家,这是杞人忧天。拼音拼写普通话,推广普通话只能加固团结,不会形成分裂。

“拼音”成为国际标准之后,它的用途逐渐扩大。在信息化时代,它是接通国际信息网络的必要手段,这一作用的重要性将逐渐显示出来。在“中文处理机”上,输入拼音,以“语词、词组、成语、语段”作为单位,能够自动变换成为汉字,不用字形编码,这是汉字输入技术的新发展。

中国的语文现代化包括少数民族的语文建设。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用30多种文字,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应用不便的文字按照具体情况进行了整理、修订或改革。少数民族有拉丁字母文字17种,包括原有拉丁字母文字4种,新创拉丁字母文字13种。其中“新壮文”已经印上人民币。

在“汉字文化圈”中,日本首先努力于语文现代化的建设。明治维新(1868)之后,普及国语,进行假名规范化,实行全面的汉字注音,发起罗马字运动。战后进行公文改革,规定常用汉字1945个,法律和公文用字以此为限,公布法定的日语罗马字(训令式)。日本重视减少用字的数量,字数减少了,简化笔画就容易了。日文已经从汉字中间夹用少数假名,变成假名中间夹用少数汉字。朝鲜(北方)改用表音的谚文字母,废除汉字。韩国(南方)沿用汉字和谚文字母的混合体,一般出版物用1800个汉字,小学不教汉字。越南独立后采用拉丁化拼音文字,废除汉字。语文现代化是“汉字文化圈”各国都在长期进行的文化运动。二次大战以后,新兴国家有一百多个。它们有的需要建立国家共同语,有的需要制定文字,有的需要更新旧有文字,有的需要大量充实词汇。即使是发达的国家,在组成新的共同体的时候,也发生语文问题。一门研究语文宏观问题的新兴学科产生了,叫做“语言计划”。“文字改革”包括语言,“语言计划”包括文字。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运动。中国应当参考世界各国的经验,根据中国自己的具体情况,实行有利于国家现代化的语文政策。

2001年4月修订,时年96岁

插有12笔画,分别是横,竖钩,提,撇,横,竖,撇,竖,横,横折,横,横,汉字详细介绍如下:

一、汉字简介:

1、插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此字形最早见于《说文》中的小篆。本义为刺入,挤放进去。现在人们常说的“插入”其实沿用的就是“插”字的本义。也引申特指把秧苗插入土中,栽植,还引申为掺杂和参与之义。

2、“插”字是形声兼会意字,小篆从手从臿。手是形旁,表示是手部的动作,右边的臿是声旁,很像是将杵插入臼中进行春捣,有捣的意思,引申为古代掘土的农具,又引申为插入,后来将此引申义与“手”合并,写作“插”。楷书与篆文结构相同。“插”字本义为刺入挤放进去,引申特指把秧苗插入土中栽植。现代汉语常用的“插入”沿用的就是“插”字的本义。

二、古籍解释:

1、《唐韵》楚洽切《集韵》《韵会》《正韵》测洽切。并音锸《说文》刺肉也《广韵》刺入也《前汉高帝纪》羽檄征天下兵。注魏武奏事云今边有警,辄露檄插羽。

2、又《急就篇》师古注插者,两头尖锐,所以插刺禾束而担之也《集韵》或作捷。又与锸同,刺土器也《战国策》坐而织蒉,立则杖插,又《集韵》七接切音妾,搢也,与扱同。

  《康熙字典》

  《午集下》《石字部》 ·砚

  《唐韵》吾甸切《集韵》《韵会》《正韵》倪甸切音。《释名》砚,硏也,硏墨使和濡也。《说文》石滑也。《长笺》滑训利,利犹厉也,与硏摩同义。《文房四谱》黄帝得玉一纽,治为墨篆,曰帝鸿氏之砚。《周武王·砚铭》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无得污白。 又姓。《元文类》国子监司业砚弥坚。 又《字汇补》古典切,音蹇。濡石也。 《正字通》说文硏砚音义俱分,今俗合为一。[2]

  砚,俗称砚台,是汉族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汉代时砚已流行,宋代则已普遍使用,明、清两代品种繁多,出现了被人们称为“四大名砚”的端砚、歙砚、洮砚和澄泥砚。古代汉族文人对砚十分重视,不仅终日相随,而且死后还用之殉葬。

  砚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 砚用于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和掭笔。因为磨墨,所以有一块平坦的地方;因为盛墨汁,所以有一个凹陷。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

  最常见的砚台的制作材料是石材,有来自广东端溪的端砚,来自安徽歙县的歙砚,来自甘肃南部的洮砚,来自河南洛阳的澄泥砚等等,这四种砚台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端砚又称作端溪石砚,位列四大名砚之首。另有“南端北易”之说,“易”指河北易水砚。 歙砚(王耀作品)此外唐开始使用铜雀台遗迹上的砖所做砖砚流行一时。

  苏轼藏有唐代许敬宗砚,在黄州沙湖民家时得吕道人沉泥砚,苏轼说:“砚之美,止于滑而发墨,其他皆馀事也。”绍圣二年(1095年),苏轼写信给黄庭坚:“或谓居士:‘吾当往端溪,可为公购砚。’居士曰:‘吾两手,其一解写字,而有三砚,何以多为?’”苏轼有诗纪念亡友石昌言:“非人磨墨墨磨人!”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砚台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北宋末何蘧《春渚纪闻》记载宋徽宗召米芾写字,米芾看到皇帝桌上有名砚,一写完字,就抱上砚台跪请曰:“此砚经臣濡染,不可复以进御,取进止。”让皇帝把砚台赐给他,皇帝答应他,米芾舞蹈以谢,又恐皇上后悔,便急着把砚台抱回,连衣服都染黑了。徽宗叹气说:“颠名不虚得也。”

  明末吕留良有嗜砚之癖,自言“予幼嗜砚石,所蓄不下二三十枚。”,黄宗羲曾赠给他一方八角砚,这砚台是梅朗中从传教士手中得到的龙尾砚。康熙时林佶、余甸皆嗜砚,余甸题有〈中洞活眼砚铭〉:“莫精于中洞,粹然者其出水之芙蓉,莫良于眸子,然者晓星之当空。”。

  明清时士子曾以燕子石制砚,所谓的燕子石其实是寒武纪时期的三叶虫化石,风韵别致,且易于发墨,深为书家所珍爱。王渔洋《池北偶谈》载:“邹平张尚书崇祯间游泰山,宿大汶口,偶行至汶水滨,水中得石,作多蝠(福)砚。”张延登死后,其砚落入浙抚张勄手中。孔尚任对多蝠砚咏赞不绝:“张家两中丞,得失如轮转;一砚供二贤,前后荷殊眷”。

  台湾浊水溪所产之“螺溪石”,经琢磨而成的砚,称“螺溪砚”,由于色泽雅美,发墨佳良,而且严冬不冻,贮水不干,亦为稀世之宝。

  编辑本段

  历史

  砚  砚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笔墨砚始以粗见雏形。刚开始时以笔直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方便,无法写大字,人类便想到了可先在坚硬东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砖、铜、铁等。殷商时青铜器已十分发达,且陶石随手可得,砚乃随着墨的使用而遂渐成形,古时以石砚最普遍,直到现在经历多代考验仍以石质为最佳。可以作砚的石头极多,我国地大物博,到处是名山大川,自然有多种石头。产石之处,必然有石工,所以产砚的地方遍布全国各地。

  七十年代末,在陕西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套绘画工具,其中有石砚、研棒及砚盖,距今约7000年左右。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战国墨砚,是用鹅卵石打磨制成。不过,那时的墨为天然矿石,因而砚还需用研棒辅助,才能将墨磨至细。砚这种附带磨杵或研石的形制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发生改变,即取消磨杵或研石,而接近于现在的砚呢?目前所知,要直到两汉时期。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故不需再借助磨杵或研石研天然或半天然墨了。如此看来,磨杵或研石经过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长跋涉,才逐渐消隐,尽管今天已不为所用,但其为传播文化立下的功绩仍不可没。

  我国传统有四大砚,即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著名的有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的歙砚、山东鲁砚、江西龙尾砚、山西澄泥砚。端砚产于广东端州(肇庆市)东郊端溪,唐代就极出名,李贺有诗日:“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赞石工攀登高处凿取紫色岩石来制砚。端砚有“群砚之首“的称誉,石质细腻、坚实、幼嫩、滋润,扪之若婴儿之肤,。温润如玉,磨之无声,发墨光润。石上且有鸲鹆眼等自然纹理,歙砚产于徽州,徽州是府治,歙县是县治,同在一地。所以歙砚与徽墨乃是“文房四宝”中同产一地的姐妹。歙砚的特点,据《洞天清禄集》说:“细润如玉,发墨如饥油,并无声,久用不退锋。或有隐隐白纹成山水、星斗、云月异象。”端砚资源缺乏,名贵者已不多;歙县地处黄山之阳,取材广泛,近年仍有镂刻工极细之艺术大砚出产。洮河砚之石材产于甘肃临洮大河深水之底,取之极难。澄泥砚产于山西绛州,不是石砚,而是用绢袋沉到汾河里,一年后取出,袋里装满细泥沙,用来制砚。另有鲁砚,产于山东;盘谷砚,产于河南;罗纹砚,产于江西。一般说,凡石质细密,能保持湿润,磨墨无声,发墨光润的,都是较好的砚台。种类

  砚,按材质来分,可有石类、陶瓦类、金属类、漆砂类等,而砚的主要材质是各种砚石。砚石一般以产地命名,我国出产有200多种砚石,其中最的当属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河砚、红丝砚(另一说法为澄泥砚)。

楼栋的拼音[lóu dòng],词语介绍如下:

一、词语简介:

1、楼栋一般指的是楼,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此字本义是指两层以上的房屋楼房,也用来指楼房的一层,后可泛指一切楼状物。

2、形声字,从木娄声,娄战国文字,汉代篆文将两手间的竖笔直贯而下,再变则为《说文》小篆,遂为后世文字所本,宋元以来一些小说戏曲刻本中,娄字及娄旁已多化作现行的简体字,新中国成立后,繁体娄简化为简体娄,繁体楼则类推简化为楼,本义指两层以上的房屋楼房。

3、《说文》楼重屋也《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者,槃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也指楼房的一层。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又泛指一切楼状物。《秋风辞》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二、古籍解释:

1、《唐韵》落侯切《集韵》《韵会》郞侯切。《正韵》卢侯切𠀤音娄。《说文》重屋也《尔雅释宫》四方而高曰台,狭而脩曲曰楼。《释名》楼谓牖戸之闲有射孔,楼楼然也。

2、又侦敌之车曰飞楼,亦曰楼车。《六韬军略篇》视城中则有飞楼。《左传宣十五年》解扬登诸楼车,呼宋人而告之。又岑楼山之锐岭《孟子》方寸之木,可使高於岑楼。又谯楼城楼也《前汉陈胜传》战谯门中。

3、《姓苑》望出东阳,周封少康之裔为东楼公,子孙因氏焉。又叶凌如切音闾。《古日出东南隅行》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又离楼众木交加之貌,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嶔崟离楼。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