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
一、如东方言词汇形成的背景及特点
方言是文化历史的产物。文化语言学中认为历史上地理文化对方言区域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如东方言词汇的语音形成北京及特点
早在1200年前我县掘港以西地区已经成陆,但是还是人烟稀少的荒滩僻壤。直至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才使古运河从淮阴到扬州沿线的广大区域出现了商贾云集、笙歌燕舞的繁荣景象。在频繁的贸易接触中,各地方言互相融合,从而形成了江淮官话(又叫北方官话)。到大唐盛世,盐漕相当发达,成为关税的重要来源。如东海滩天然的晒盐优势立即吸引了八方贾民,他们的语言也向当时毗邻周围的江淮话官接近,从而形成了如东的主要方言——下江官话,也就是常说的“苏北话”或“江北话”。下江官话与江淮官话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入声,后者则没有入声。
运河沿线成为全国的经济枢纽,也吸引了许多江南人。在唐代,已经成陆的海门地区已有许多操吴语的南方人在此开垦耘田,长期定居。但从元代起,特别是清初由于海潮不断内侵,几次造成海门地区大面积坍没,使得他们不得不举家向南北分迁。其中,向北的一部分在掘港以东定居下来,他们的口语是“掘东话”虽然涵盖于如东方言之内,但严格地讲,还应属于“吴语”。官话和吴语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没有全浊辅音,后者有。
总的来说,如东方言东西悬殊,而两大“语言岛”在语音上的共同的特点为:两个去声,两个入声,加上阴平、阳平、上声,共七个声调①,语音中含有全浊辅音。
(二)、从修辞手法的渗透看如东方言词汇的特点
1、如东方言中生动传神的修辞
方言虽然“平白如话”,但不是纯粹的野语俚句。如东方言中就有许多口语词的艺术化倾向。这些修辞用法,使原本粗俗的口语增添了许多意趣,显得特别生动传神。
比喻说法:如:“赖皮核桃”,用核桃壳的凹凸不平,比喻物体表面的粗糙。如口语中常
说:这东西赖皮核桃的,一点也不平滑。
拟人说法:如:“呆狉入猴”一词,狉是一种愚蠢的动物,而猴子则是动物中的机敏类,故呆头呆脑的狉与猴子混在一起实在是不智之举,如东口语中多状拟某人的不聪明。如:这人呆狉入猴的,上了那人的瘟当。再如:“眯猫儿”比喻人性格温和,就像正在打盹的猫一样温顺。
比拟说法:如:“猴筋”,猴子的筋络十分纤细,由此比拟人的瘦弱,并带有夸张意味。如:这伢儿不好好吃饭,瘦得像猴筋似的。
反语:如“扳不倒儿”,口语中指一碰即倒,而字义是无论怎么扳都不倒。如这细伢儿是个扳不倒儿,没有脚力。
不仅如此,有些口语只能言传,难以形诸文字,其中的某些修辞用法更是意在言外,趣味冗长,耐人寻味。
2、如东方言中异彩纷呈的歇后语
如东方言种还有异彩纷呈的方言歇后语,这些歇后语多数是人们在劳动中约定俗成的产物,如东方言中的歇后语十分丰富,或寓意深刻,或幽默诙谐,生活情绪浓烈,艺术感染力极强。
与人物有关的:如:老奶奶吃海蜇——不响(想)。海蜇为本县特产,嚼之有声,因老人齿落,故嚼之不响。取其谐音为“不想”。
再如:张二呆子认不得汗衫——网围人(枉为人)。汗衫初出现,掘港有个张二呆子不认得,反而笑话穿汗衫的人是用网围在人身上。人们以“网围人”的谐音“枉为人”,讽刺不懂事的人。
又如:孙四麻子打的喷嚏——翻枉的(含不谐调之意)。潮桥有一个孙四麻子,打喷嚏与众不同,别人打喷嚏一般是“啊——切”,而孙四麻子是“切啊切啊切啊”,因此人们流传孙四麻子打的喷嚏时翻枉的。
还有:郭呆子帮忙----越帮越忙。据说如东有一铁匠打得一手好刀,且性情耿直,乐于助人,故声名远播。一次,他主动帮一位买了新刀的老太太出口(磨刀),谁知她打刀是内行,出口却是外行,一连磨坏了好几把刀都没好出口,有道是“三分帮人真帮人,七分帮忙帮倒忙”,结果反而使生意没做成,发而落得“郭呆子帮忙,越帮越忙”的笑话,也为自己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故如东亦有“郭刀儿”一说。这个“郭刀儿”在如东方言中除常作名词外,还用作副词,作为缀语,只表示程度加深,无实际意义,如“搞鬼郭刀儿”等。
与动物有关:这类歇后语带有戏成分。如:“老鼠拖的摊耙柄——大头在后头”。“摊耙”是本地农家用来摊晒翻动粮食的一种“T”字形农具。老鼠个头小,拖这样的“庞然大物”,自然是丑态百出,令人发嘑,直类于卡通片的镜头。借以指因措施不力,使工作任务只完成了一小部分,多寓贬义。
与物体相关:多以物喻人。如“吃了秤砣——铁了心”,秤砣是铁铸的,在秤上起定斤分两的作用。故此条歇后语用来形容某人主意已定,决不更改。但用法不定,或褒或贬,当视语境而定。
又如:康二家的执照——假的。据说掘港东街有个康二负责发售烧盐执照,盐民凭执照烧盐、售盐。康二为牟取私利,便私自制作执照,售给盐民,盐民目不识丁,不知底细。等到凭执照售盐是时,收购处发现执照是假的,便不收购,盐民们懊恼地说:“康二家的执照——假的。”从此便广为流传,用来形容不真实的事。
与生活现象相关:如“冷水烧的夹底锅——生饭(番)”,用冷水煮饭本是可以的,但却烧的夹底锅,变成了夹生饭,半生不熟的。“饭”谐“番”,“生番”指朋友、邻里、亲戚之间久不走串,关系疏远,因借指因某种原因而造成的生番,寓意中性。
如东方言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歇后语成分的,或是语意明了、无须歇后的歇后语。如“锯树捉老鸦”用来讽刺某人做事方法笨拙,劳而无功;“屋脊上开门槛”暗讥某人自抬门楣,延客冷淡等。这类歇后语多是贬义,虽隐而不发,但都一目了然,很是生动传神。
二、如东方言词汇是如东先众物质生活的结晶
如东方言词汇与如东民众的物质生活密切相关,是如东先民物质生活的结晶,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如东方言与如东农业生产
如东方言中存在着许多与农业有关的方言词,如:如东有一种插秧农具叫“莳物”。与古时“秧马”相似。秧马为何物?苏轼在《秧马歌序》中曰:“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梧为背,欲其轻,腹如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宋朝楼寿有《耕织图插秧》诗亦云:“抛掷不停手,左右无乱行。被将教秧马,代劳民莫忘。”清代陆士仪在其《思辨录》中写道:“按秧马制甚有理,今农家拔秧时宜用之。可省足力,兼可载秧,供拔莳者甚便。” 如东“莳物” 应与上述古人所描述的秧马相似。莳物呈“T”形,上部弯似马鞍,前端昂起如舟,后便直立若钩。正可谓“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者。它一般是木质的,但因牛角光滑,手感舒适,不伤皮肤,且自然弯曲,故也有考究的莳物用牛角制成。莳物下部俗谓“莳物脚儿”,用竹制成,就是用这“莳物脚儿”插秧入土的。操作时,手握上部前端,下部码放秧束,并用手腕压住,以备不济之需。一如秧马“系束藁其首以缚秧”只不过方位不同罢了。莳物小巧,使用起来比较顺手,比手插能提高一成功效,而且不必担心手指被水长期浸泡脱皮或被田中尖物划伤,所以至今仍有农人使用。秧马虽不需“伛偻而作”但是用榆枣楸桐制成,而且能骑,肯定是庞然大物。在松软的水田里,即使有外力牵引,移动起来一定也不方便。“工欲善其用,必先利其器”,任何先进的生产器具要在实际操作中被认可并普及推广,至少要具备简单易行的优点。说不定古时的秧马没有流传下来,就是被我县的莳物所代替的。
除了“莳物”,如东传统的农具还有“连枷”“掼床”等传统农具。连枷是手工脱粒农具,是用数片毛竹爿拼合而成,长约2尺,宽约3寸,用几套牛筋束紧,叫做“连枷头子”,将其用包头系于长竹柄上,工作时上下挥动竹柄,使敲杆绕轴顺时针转动,敲打晒场上的植株,使籽粒脱落,多用于麦子、黄豆等籽粒的脱落。每当农家收上蚕豆、稻麦,村里的禾场上,就会响起 “噼啪……噼啪……”的连枷声,节奏鲜明,听起来很悦耳,富有节奏感。攉连枷可是个辛苦活儿,在炎炎的烈日下,人们一干就是一天,但他们一点不觉累。每当夜晚来临,那连枷声声,清脆悦耳,与优美的月色融为一体,使人感觉如诗如画般的美妙,农民们在欢乐中获得收获,在收获中获得欢乐,这是一幅多么感人、多么令人陶醉的劳动场景啊!
除“莳物”“连枷”,如东百姓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还创造出许多有趣的方言词汇,比如:出池(挑粪),沉麦(种麦子),窨(音“印”)水(给庄稼浇水),施秧(插秧)等。
(二)“盘铁”“锅 敝”与如东盐业
除了与农业有关的独特方言词,如东方言中还有与多与盐业有关的独特方言词,在这些词语中折射出的食如东盐业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如:在如东古代使用一种“盘铁”产盐。“盘铁”其实是一些厚铁板,“每块长1公尺左右,厚10厘米上下,重四、五百公斤。”② 如东境内制盐历史悠久,唐代大(太)和五年设置了如皋场,专营盐政。北宋年间,如东境内已有丰利、掘港、栟茶诸晒盐场,南宋时,又增加马塘、古坳等盐场。元、明、清三代盐业生产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到了明代,如东盐民开始用“锅 敝”,也有如东人叫它“ 敝锅”。“盘铁”逐渐被淘汰。
(三)、海洋渔业中的如东方言
如东县有近二百华里的海岸线,巍巍长堤将海陆分开。由于海域浅海面积广,又靠近长江口,饵料丰富,含盐度低,适合多种鱼类的索饵、回游、繁殖,因此资源品种很多,物产丰富。仅常见鱼类就有百种以上,其中有一种鱼叫“妈妈鱼”,这种鱼不是因与妈妈有某种相似之处而得名,而是因为这种圆圆身体的鱼背刺有毒,无论死活,刺入人的皮肤,疼痛难忍,常使人疼得直喊“亲娘妈妈”,故如东先民称之为“妈妈鱼”。
如东最为著名而又极其普遍的是被人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在如东,关于文蛤的文化还真不少。如东人把文蛤称作“蛼螯”。县城掘港也叫 “虫宾山”,“虫宾山”的意思就是“蛼螯山”。虫宾山之名乃由来于如东先民对贝壳的崇拜。古代的原始货币,首推贝壳。虫宾即贝,贝即币。虫宾山之名意为聚财如山,撮宝如山。先民以此象征取名,称誉这座濒临大海的古镇乃不乏物华天宝的胜迹之地,并且祝福子孙后代享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蛼螯壳如东人称其“ 儿”。并由此造出“ 儿”这个字。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该字为六书中的会意字,从虫、从 。蛼螯属贝类,从虫;将“ ”拆开为“死,肉”,蛼螯肉被劈除死掉,留下的空壳即为“ ”, 造出如此符合汉字规范的字,如东先民的智慧真是令人敬佩!在如东方言中,“ 儿”这一次的使用频率也是相当高的。如东地名中有“ 儿场”“ 儿巷”,将儿烧制成可以抹墙的灰叫“ 儿灰”,如东一家日化厂生产的护肤油膏用蛼螯壳来包装,就叫“ 儿油”,这种“ 儿油”农村妇女至今仍在使用。还有每年农历七月十三,为祭奠仪式先人,人们在河面上漂放用 儿注油点燃的灯叫“ 儿灯”
总的来说,如东方言词汇的产生,是如东民众在长期生产劳动中智慧的结晶,反映了本地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口头文化。
三、如东方言词汇是如东民俗文化的缩影
(一)、如东方言中的称谓用语、地名与先民尚武文化。
在如东方言中,自古以来称成年男子为“男将”,称成年妇女为“女将”。如:那个男将是谁?(那位男子是谁?)我家女将脾气特别好。(我的女人脾气特别好。)虽然现代“将”字已不表示实际的意义,只是作为一种词缀,一种口语现象而村在,但在古代,“将”指将领、士兵。如东先民自古尚武,这与倭寇常侵袭沿海有关。为了抵御倭寇入侵,勤劳勇敢的如东先民不论男女,都勤练武术,举刀扛枪保家卫国。“男将”“女将”这样的称谓用语体现的是如东先民的尚武文化。这种尚武文化在如东众多的地名中也得到体现。如东古代兵营众多,如今的如东地名:一总、二总、三纵、四总、五总、兵房、卫海、石屏均是古代尚武精神的见证。
(二)如东方言中的丧葬词语与如东丧葬风俗文化
早在远古,如东由长江淮河冲击成洲。大自然无意中孕育了这块土地,也无情的折磨着这块土地。大海无情,凶吉难测,面对种种灾年,先民们创造出了许多特殊的丧葬词语。如:
“老了人”和“回家”:在如东,成年人死了,不叫“死了人”而叫“老了人”。纯朴善良的如东先民面对死亡有着更超俗的理解,他们认为死去的人灵魂升天,不是一种结束,而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是人“老”的另一种形式。而且人们相信,人死后12或14天的夜幕将下之后,死去的灵魂一定要到人间的亲戚、朋友家拜访一趟。于是,在算定的“回家”那天,亲戚、朋友们早早便歇了炉灶,(因为灵魂是要从烟 中进来的。)点燃高香大烛,备下几样酒菜,通宵不眠地等着……
“跑掉”在如东,如果不幸遇到孩子夭亡,也不称“死”而叫“跑掉了”。人们想像着孩子还如活着一样,到了另一处天地,那里无寒无饥,无病无痛,孩子只是跑向了那缥缈快乐的天地而已。
“打茶”在如东,当死者出殡之时,其亲眷邻里、生前好友必于灵柩经过的沿路摆上八仙桌,供上茶食、水果各四盘,米酒一壶一杯。灵柩见桌必停,小辈下跪磕头,接受亲朋洒酒祭奠道别,这就是如东方言中的“打茶”。“打茶”的路线越远,仪式越隆重,就越表示死者受到人们的尊崇。
从如东方言的这些丧葬词语中,体现出的是如东人的谦逊、文明、委婉、含蓄,表现出的是如东人兼容、温柔的性格共同点。
四、如东方言词汇的多元性构成及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语言作为沟通的重要工具,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体现。如东方言词汇体现的是一种多元性的文化,这种文化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一)、如东方言古典性
任何方言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口语与书面语后多或少都保持某种一贯性。如东方言中的少数古语现象应该看成在悠久的发展演变中口语与书面语交融的历史孑遗。
箸:古文中常见,今义是“筷子”,在今天的书面语中很少使用。但在如东方言中, “箸”与“筷子”同时并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城乡家家户户的筷子总是插在一种砖灰色、略呈扇形的、镂空花纹的瓦罐里,如东人称此物为“箸笼”。虽然今天其材质和形制已发生很大变化,但仍称之为“箸笼”,而不叫“筷筒”。
釜:铁锅也。今天的书面语中难得一用,但在如东方言中却“硕果仅存”。如东地区的农家曾经使用过一种植物油灯,盛油的灯碗如一只小铁锅,支在竹架上,四柱方,一边有高高的弧形提手,如东人称之为“搁釜”即:竹架搁上釜。油灯出现在称锅为“釜”的二千多年前,其称沿袭至今,令人惊叹!
如东口语中还习惯把拖鞋称作“趿板儿”。“趿”也是古语词,在今天书面语中也极少用。“趿板儿”原指一种没有帮的木底鞋,这种鞋现已绝迹,但“趿”字却偏偏没有从口语中消失。从以上三例中不难发现,古语现象虽然在如东方言中是极个别现象,但却显出如东方言在发展形成过程中口头语部分保留了书面语的痕迹,是如东方言文化源远流长的佐证。
(二)、如东方言的文学性
如东方言的魅力无穷,具有强大的文化生命里甚至因想到周边地区的方言。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就存在着大量的如东方言,有些方言至今沿用,如:
樃槺:如东方言中形容器具长或大、笨重、使用不方便时的用语。如:这锄头柄太长,榔槺的,不称手。这与《西游记》第三回“美猴王正喜间,忽对众说道:‘汝等弓弩熟谙,兵器精通,奈我这口刀着实榔槺,不遂我意,奈何?’”③ 用法一致。榔槺在形容人粗笨不得体时有褒贬两种写法。褒义的写作“郎伉”,如第四十七回写猪八戒变一秤金时“只是肚子胖大,郎伉不象。”④ 而贬义时写作“狼犺”,如第七十六回写唐僧说的一番话:“那呆子生得狼犺,又不会腾那,这一去,少吉多凶。”⑤ 等等。木樗:是对不灵活,痴呆板滞的人的贬称。“樗”本以为:臭椿树,树中下品,喻之于人,倒也贴切。第六回写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时,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⑥ 这与如东方言中的寓意相同,如:这人木里木樗的,什么事也做不利落。没搭撒:多用作对没出息,不值得理睬的人的称谓,也指没意思,没趣。《西游记》第三十九回写太上老君怕孙悟空又来偷金丹时,“行者作礼笑道:‘老官儿,这等没搭撒。’” 这里有戏谑味儿,而如东方言中的“没搭撒”多带有劝阻味儿,如:这人老不正经,别搭撒他!还表示无聊:我整天闷在家里,好没搭撒啊!有时也用作对人的批评,如:你怎么做出这种事,真是没搭撒的!滴 氵达:指说话噜苏、婆婆妈妈的不爽利。如:这老爹说话颠三倒四的,滴 达得不得了。《西游记》中也用得十分生动,如第二回行者对唐僧的噜苏生厌时“笑道:‘师傅果有些滴氵达’”当人子:作为后辈绝对不应该说的对长辈不敬或亵渎的话。《西游记》第七回写道:“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⑦如东方言中常用于教训一类的口语中,如:不能骂奶奶,当人子!菩萨要打头的!也作客气用,如:当人子!多承谢谢!(三)如东方言的思想性
从现存方言来研究先民的思想崇拜似乎向今天的人们透出远古神秘的气息。如东人常把“东西”说成“杲昃”,如将“这是什么东西”说成“这是什么杲昃”,这种特别的方言现象不是偶然的,它与如东先民的原始崇拜有关。
从海安青墩、吉家墩新石器遗址的分析中不难发现,在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时期,作为南通成陆最早的海安地区已有大量先民繁衍生息,并随着陆地向黄海的拓展东移,从而组成今天如东居民的主体,这一点从如东方言与海安、如皋方言的一脉相承能够得到印证,当然也包括“杲昃”“旮旯儿”等词。
古人造字有所谓“六义”说,而“杲昃”“旮旯儿”等词作为形声字均从“曰”旁是有原因的。随着群居部落的形成,人类在历史长河的哺育中产生了许多对自然的朴素的迷信感知,并将某“物”尊为“神灵”,以此作为区别于其他部落的标志,成为族徽,亦即所谓的“图腾”。在大量的古籍记载及神化传说中,太阳在上古思维体系中被赋予了无上的权力,并被作为“出自汤谷,次于蒙记”的万能的神来信仰。值得深思的是,从玛雅文化到埃及文明,甚至从东方文明到西方文明,对太阳的顶礼膜拜几乎涵盖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化史!而从如东先民借“杲昃”“旮旯儿”等词似乎更加深化了这种崇拜。
古人对太阳运行规律的摸索中发现,可以用“立竿见影 视影知时”的方法来标方向、定节气、分时刻,便发明了圭表和日晷。太阳偏西称“昃”,“昃”也因指西方。古代星相家“五行说”认为,东方属“木”旭日东升便为“杲”,“杲”也因指东方。可见,“杲昃”本指地理范畴上的“东西”,久而久之,如东先民附会成指代物体的“东西”。无意中却给我们透露出先民对太阳崇拜的信息。这种对太阳的崇拜还可以从如东方言词“憋旮旯”中得到验证。如东人把角落或偏僻的处所说成“旮旯儿”、“憋旮旯儿”。把“他家住在某村的偏僻角”说成“他家住在某村的憋旮旯儿”。“旮旯”,从九,从日。九,虚指多数,古人对事物的数目,三以上则约称之以九。清汪中《述学·释三九篇》云:“凡一二之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以见其多;三之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九以见其极多。”⑧ 那么“旮旯”则是指被极多的东西遮挡而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
总之,如东方言有其产生的背景,并且在发展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的语音语法特点。它是如东民众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口语文化,有的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充分展示了如东人民在语言艺术上的创造精神,也充分展示了如东民众语言的文化魅力。
对方言的研究应该是一项涉及面广、涵盖量大的复杂过程,对如东方言词汇的研究也是如此,因此,本文作了一些尝试性阐述,显然是不完备的,还有待我进一步挖掘、整理、探索。
注释:
①如东县编史修志办公室;《如东县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第478页。
②如东县编史修志办公室;《如东县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第188页。
③吴承恩;《西游记》;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2月;第11页。
④吴承恩;《西游记》;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2月;第227页。
⑤吴承恩;《西游记》;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2月;第362页。
⑥吴承恩;《西游记》;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2月;第26页。
⑦吴承恩;《西游记》;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2月;第29页。
⑧吴泽炎 黄秋耘;《辞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7月;第0055页。
参考文献:
1 如东县编史修志办公室;《如东县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
2 胡明扬;《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2000年4月。
3 郭正权 王永昌;《少年百科丛书》;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4、邢福义;《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
5、游汝杰;《中国文化语言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6、周振鹤 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7、马学良;《语言学概论》;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1年。
8、丁杰;《一个有趣的掘港方言词》;《南通日报》;第14296期。
9、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10王和;《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主要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学术动态》第17期(总242期);1986年3月27日。
11、吴承恩;《西游记》;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2月。
12、吴泽炎 黄秋耘;《辞源》;商务印书馆;1988年7月。
13、张积家 和秀梅;《心理学报》;2004 年第 36 卷第 6 期
海安县治历史上几度废立,且置县时间不长,有关海安县历史上的境域情况散见一些古籍和清代、民国时期海安留下的几部残编断简之中。我们在编纂《海安县志》时,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寻得一些蛛丝马迹。
一、西晋以前海安属海陵县
1973~1978年,海安境内西部(原沙岗公社青墩大队)青墩遗址的发掘和研究表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海安县中西部已经成陆,并有人类聚居活动。夏、商、西周时期,海安一带属九夷(淮夷)之地。禹分天下为九州,海安为“禹贡扬州之域”。从周武王至周元王时,海安一带属吴国地域。春秋、战国时期,海安与周围数县均称“海阳”,今如皋、海安、泰州一带属吴国,地名为郧,在今海安立发桥一带。《海安县志》大事记根据立发桥清时的碑文,记载为“鲁哀公十二年(前483年),鲁哀公会卫侯于郧”。这可能与事实有误,因为据新版《如皋县志》称,《左传》记载:“鲁哀公十二年,卫侯会吴于郧”。根据《左传》鲁哀公十二年经与传的记载,笔者认为应是吴、鲁、卫、宋在此相会。
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灭吴,海安一带遂属越。
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又灭越,海安又为楚地。秦统一中国后,海安属东海郡广陵县。汉初属东阳郡,初属东楚,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属楚国,次年属荆国,高祖十二年属吴国。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属江都国。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置临淮郡,辖29县,海安属海陵县(见《汉书》1589页)。汉元封五年(前106年),临淮郡上属徐州刺史部。东汉时,海安仍为海陵县地。汉献帝十八年,曹操废海陵县。三国时期,吴国吕岱复置海陵县。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仍置有海陵县,属徐州广陵郡。
二、东晋至唐海安数度置县
据南朝《宋书》(1055页)、《方舆纪要》、咸丰《海安县志》记载:晋安帝义熙七年(411年),分广陵置海陵郡,下属建陵、临江、如皋、宁海、蒲涛五县。民国《如皋县志》、《方舆纪要》记载宁海县在如皋县北。“咸丰海安县志”认为宁海县即今海安县,《海安县志》(1997年版)亦采用此说。其县治所在地不祥,县域难以详考。实际上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集东晋疆域图判断,宁海县比今海安范围大,不仅今海安部分地区在其境内,而且今东台、如皋、靖江及泰兴一部均在境内,呈西南东北走向。南朝宋明帝泰始七年(471年)置新平郡,辖江阴、海安二县(据《宋书》1058页)。1999年版《辞海》缩印本1121页记述为“南朝宋置海安县,唐废。”齐武帝永明五年(487年)新平郡废,置齐昌、海安二县(“咸丰海安县志”)。此时海安县县城在今海安镇,此时宁海县境域图上标在今如皋西部、靖江、泰兴一带,可能有些不准确。不久海安县废(时间未详),其境仍属宁海县。从东晋至隋,宁海县一直存续未断,其辖境也有变化,北朝周宣政元年(578年),蒲涛(今如皋白蒲)县废,临江县(今如皋石庄)并入宁海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如皋县也并入宁海县。此时宁海县包括今海安、如皋及如皋东南、西南以外地区。唐朝武德元年(617年),宁海县更名为吴陵县。不久宁海县并入海陵县。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分海陵县东境置海安县,县治设在今海安镇,是时如皋县属海安县。因海水侵袭,海安县东部被海水所淹,故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海安县再度并入海陵县,上属扬州。数十年后,公元766年(唐大历元年),淮南节度使李承实,忧海潮涨漫,筑堰以捍海,自楚州(今淮安)之盐城,入扬州之海陵,延袤142里,名为常丰堰。常丰堰后世曾屡圮屡筑,对确保苏北沿海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起了重要作用。
三、唐中期至民国千余年间海安隶属多变
唐代中后期,海安仍隶属于海陵县。五代十国时期,海陵县东境设静海制院。南唐升海陵为泰州。后周显德五年(958年)泰州等地为后周管辖,海陵县属扬州大都督府泰州团练。宋元时期,海安地区大部分属海陵县,海安镇是海陵县重镇之一。海陵县隶属关系有所变化,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属淮南道(至道三年改为淮南路)泰州军。宋天宝二年(1024年),范仲淹出任西溪(今东台)盐官,他率兵夫4万余人,历时四载,修筑了捍海堰(庙湾至栟茶),海安、东台沿海农田免遭海水侵漫。宋神宗熙宁五年(1022年),改属淮南东路。南宋仍属泰州。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泰州路总管府,海陵、如皋二县属之。海陵县辖海安镇、角斜场,上属江淮行中书省。至元二十一年,泰州路总管府改为泰州,上属江淮等处行中书省扬州路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江淮等处行中书省改为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海陵县省入泰州,上属直隶中书省扬州府,明永乐二年(1404年),隶属南京扬州府,海安镇、西场场等属泰州。清世祖顺治三年(1645年),泰州隶属江南布政使司扬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隶属江苏布政使司。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隶属江宁布政使司。朝隆三十三年,析泰州东北境置东台县。至此,今海安县地域东南部在如皋县境内,北部在东台县境,中部、西部及西南部仍属泰州。民国元年(1912年),改泰州为泰县,海安地域分属泰县、如皋、东台,三县均属江苏省。民国3年,属江苏省淮扬道。民国16年,道废,海安镇属泰县第八区。今海安县南莫镇南部、墩头镇原吉庆镇部分、胡集镇、大公镇原古贲乡大部、海安镇、曲塘镇、雅周镇、孙庄镇大部、城东镇北部,乃至西场镇以西均属泰县;海安镇南部,城东镇南部、西场镇、李堡镇南部隶属如皋县;南莫镇北部、白甸镇、墩头镇、大公镇大部、李堡镇北部、角斜镇、老坝港镇隶属东台县。
四、民主政府海安置县及其后来的区域变化
1940年,新四军东进抗日,苏中地区先后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同年10月,泰县民主政府在海安镇成立,1941年2月迁往农村。其辖区有雅周、海安、立发、李堡和蒋垛(今属泰县)、栟茶(今属如东县)6区。不久又增设海南、角斜、曲南3个区,属苏中、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1940年11月建立,1941年改为苏中行政公署)。1941年2月,泰县通榆河以东地区建立泰东行署(始称泰东办事处),3月改建泰东县,辖立发、李堡、角斜、栟茶等区。同年7月,泰县所属海安、曲塘、白米一带的通扬运河以北地区,建立“海曲白河北办事处”(简称泰北办事处)。10月,泰北办事处从泰县析出,建成独立行政区,直属苏中行政公署。1942年11月,泰东县并入东台县,隶属苏中第二行政区。
1943年1月,泰北办事处撤销,建立紫石县(即海安县),所辖范围南以栟茶河、通扬运河为界,北至富安,东抵李堡,西达白米。此后随着战争形势变化,县境与东台、如皋、泰县之间变动频繁。1941年3月,新增仇湖、时堰两区,县境北延。1944年10月,紫石县新增白米、姜北、沙岗、城东4区,县境西延。同年12月,李堡、海富两区划给东台县。至此,紫石县境南止海泰公路,北境在富安至时堰一线,东以串场河、通榆河为界,西近泰州城。1945年8月,新增苏陈区。9月,白米、姜北、苏陈、城东4个区划归泰县,泰县海南、曲南、雅周3个区划归紫石县。11月,东台县李堡区划给紫石县,时堰区划给东台县。1946年6月,紫石县下辖角斜、李堡、西场、噇口、海安、海南、曲南、雅周、曲塘、邓高、沙岗、仇湖12个区,县界状况与今海安县大略相同,上属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区。1946年8月,如皋柴湾区划给紫石县。10月,雅周、曲南、海南区划给泰县,泰县城东、姜北、白米区和东台时堰、城南区划给紫石县。11月,紫石县噇口、西场、李堡、角斜、柴湾和东台之栟茶区划出,建立泰东县。12月,泰东县各区划给东台县。此时,紫石县境大致是一个以泰州、东台、海安三城为顶点的三角形地域,南境以海泰公路为界,东境以串场河、通榆河为界,西北以泰东河为界。1948年3月,紫石县更名为海安县,境域无变化。1949年,海安与泰县、东台县境域又有变化。2月,泰县雅周、曲南、海南3个区划给海安县,海安县城东、姜北、白米区划给泰县。5月,东台县西场、噇口2区划归海安县,海安台南、时堰、溱东3区划归东台。6月,东台李堡区划给海安县,是时海安境域与1946年6月相同,下辖李堡、西场、噇口、海安、海南、雅周、曲南、曲塘、胡集、沙岗、仇湖11个区,172个乡,6个镇,1个行政办事处。其时县境东端为角斜镇,与如东县交界;西端为沙岗金杨村,与东台、泰县交界;西南端为雅周鸭湾村,与泰兴交界;南端金庄村(今属雅周镇),与如皋县交界;北端为凤凰村(今属墩头镇),与东台县交界。
1949年4月,苏皖边区政府撤销,成立苏南、苏中(苏北)人民行政公署,海安属苏中泰州行政区。1950年1月,划归苏南南通行政区。1953年1月,撤销苏南、苏中(苏北)两个行署区,建立江苏省,海安属江苏省南通专区(1971年改为南通地区)。1956年5月,如东县陈庄乡划给海安县。1959年4月,如东县旧场人民公社划给海安县,县境延伸至黄海,有海岸线6公里多。1959年冬到1960年春,围垦建海安盐场,1962年开挖北凌河,穿过盐场,致使盐场报废。1965年11月,如东、海安两县达成协议,从四十总到纳潮闸以西部分6454亩土地划归海安县,以东7000亩土地划给如东县。1979年底至1980年初,海安围垦建北凌闸。1983年2月,江苏省撤销地区行署,海安隶属南通市。1984年11月至12月,北凌闸下游滩涂围垦,累计围垦总面积34万亩,海岸线延长至855公里。至此,海安县形成今日之地域:当时辖42个乡镇5个场,东临黄海,西界姜堰区(原泰县),南与如东县、如皋市、泰兴县接壤,北与东台市毗邻,总面积1108平方公里。1995年12月,海安县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将原42个乡镇调整为34个乡镇,旧场乡并入老坝港乡,曹园乡并入李堡镇,海北乡、海南乡、田庄乡并入海安镇,花庄乡并入曲塘镇,邓庄乡并入南莫镇,双溪乡并入墩头镇。2000年,海安县再次合并部分乡镇,将原来18个乡、16个镇调整为14个乡、15个镇。1月青萍乡并入胡集镇,北凌乡并入大公镇;4月,沿口镇并入角斜镇,丁所乡并入李堡镇,壮志乡并入西场镇。2001年1月,海安县第三次合并乡镇,将29个乡镇整合为22个乡镇,新生乡与韩洋乡合并为洋蛮河镇,立发乡与南屏乡、开发区合并为城东镇,王垛乡、张垛乡、雅周镇合并为雅周镇,李庄乡并入曲塘镇,沙岗乡并入南莫镇,白甸乡与瓦甸乡合并为白甸镇。是年,老坝港乡改为老坝港镇,全县542个村调整为217个村。2004年7月,海安县第四次撤并乡镇,由22个乡镇调整合并为14个建制镇,隆政镇并入海安镇,洋蛮河镇并入城东镇,古贲乡并入大公镇,章郭乡、双楼镇并入曲塘镇,吉庆镇、仇湖镇并入墩头镇,营溪乡、仁桥镇合并为孙庄镇。全县辖14个镇,212个行政村,5个国营场圃,总面积1112平方公里。title]海安荣誉 从青墩走来的海安文化多姿多彩,“海安花鼓”北上京城,南下杭州,参加首都国庆晚会,获中国文联全国民间广场舞蹈最高奖“山花奖”;苍龙舞展演呈现海安人奔放热烈的豪情,“中国民间艺术(龙舞)之乡”蜚声全国。多部文艺作品夺得国家级、省级荣誉。北凌农民运动会名播四方。
海安产业基础雄厚。海安工业体系门类齐全。机械、电子工业基础雄厚,生产规模、加工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等在全省名列前茅。丝绸、纺织工业配套成龙,纺织产品畅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的纺织服装生产加工和丝绸出口基地之一,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等国。海安农业极具特色,为全国有名的“中国禽蛋之乡”、“中国茧丝绸之乡”、国家大东海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全国畜牧科技示范县、江苏省生态农业先进示范县。全县桑园面积18万亩,年产鲜茧18万吨,连续二十多年列江苏省之冠;家禽年饲养量4500万羽,年产鲜蛋14万吨,居全国农区之首。
海安是全国知名的“建筑之乡”,江苏苏中建设集团拥有国家级特级施工资质和对外签约权,在全国建筑行业100家最大经营规模企业中排名20位左右,是全国知名的“建筑铁军”、江苏省著名施工企业,工程合格率100%,获部、省优工程82项,鲁班奖16项。
海安投资环境优良。人力资源丰富。是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教育工作先进县、广播电视工作先进县、科技工作先进县、“二五”、“三五”普法工作先进县。海安教育事业发达,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培养出不少尖端人才。王庆根、卢立捧回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化学、生物金牌,一大批教师、学生在国家和省市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高考高分人数、总达线率均居全省前列。
海安人居环境优美。海安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且自然环境优美怡人。是全国最长寿的地区之一。是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卫生城市。
一、如东方言词汇形成的背景及特点
方言是文化历史的产物。文化语言学中认为历史上地理文化对方言区域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如东方言词汇的语音形成北京及特点
早在1200年前我县掘港以西地区已经成陆,但是还是人烟稀少的荒滩僻壤。直至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才使古运河从淮阴到扬州沿线的广大区域出现了商贾云集、笙歌燕舞的繁荣景象。在频繁的贸易接触中,各地方言互相融合,从而形成了江淮官话(又叫北方官话)。到大唐盛世,盐漕相当发达,成为关税的重要来源。如东海滩天然的晒盐优势立即吸引了八方贾民,他们的语言也向当时毗邻周围的江淮话官接近,从而形成了如东的主要方言——下江官话,也就是常说的“苏北话”或“江北话”。下江官话与江淮官话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入声,后者则没有入声。
运河沿线成为全国的经济枢纽,也吸引了许多江南人。在唐代,已经成陆的海门地区已有许多操吴语的南方人在此开垦耘田,长期定居。但从元代起,特别是清初由于海潮不断内侵,几次造成海门地区大面积坍没,使得他们不得不举家向南北分迁。其中,向北的一部分在掘港以东定居下来,他们的口语是“掘东话”虽然涵盖于如东方言之内,但严格地讲,还应属于“吴语”。官话和吴语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没有全浊辅音,后者有。
总的来说,如东方言东西悬殊,而两大“语言岛”在语音上的共同的特点为:两个去声,两个入声,加上阴平、阳平、上声,共七个声调①,语音中含有全浊辅音。
(二)、从修辞手法的渗透看如东方言词汇的特点
1、如东方言中生动传神的修辞
方言虽然“平白如话”,但不是纯粹的野语俚句。如东方言中就有许多口语词的艺术化倾向。这些修辞用法,使原本粗俗的口语增添了许多意趣,显得特别生动传神。
比喻说法:如:“赖皮核桃”,用核桃壳的凹凸不平,比喻物体表面的粗糙。如口语中常
说:这东西赖皮核桃的,一点也不平滑。
拟人说法:如:“呆狉入猴”一词,狉是一种愚蠢的动物,而猴子则是动物中的机敏类,故呆头呆脑的狉与猴子混在一起实在是不智之举,如东口语中多状拟某人的不聪明。如:这人呆狉入猴的,上了那人的瘟当。再如:“眯猫儿”比喻人性格温和,就像正在打盹的猫一样温顺。
比拟说法:如:“猴筋”,猴子的筋络十分纤细,由此比拟人的瘦弱,并带有夸张意味。如:这伢儿不好好吃饭,瘦得像猴筋似的。
反语:如“扳不倒儿”,口语中指一碰即倒,而字义是无论怎么扳都不倒。如这细伢儿是个扳不倒儿,没有脚力。
不仅如此,有些口语只能言传,难以形诸文字,其中的某些修辞用法更是意在言外,趣味冗长,耐人寻味。
2、如东方言中异彩纷呈的歇后语
如东方言种还有异彩纷呈的方言歇后语,这些歇后语多数是人们在劳动中约定俗成的产物,如东方言中的歇后语十分丰富,或寓意深刻,或幽默诙谐,生活情绪浓烈,艺术感染力极强。
与人物有关的:如:老奶奶吃海蜇——不响(想)。海蜇为本县特产,嚼之有声,因老人齿落,故嚼之不响。取其谐音为“不想”。
再如:张二呆子认不得汗衫——网围人(枉为人)。汗衫初出现,掘港有个张二呆子不认得,反而笑话穿汗衫的人是用网围在人身上。人们以“网围人”的谐音“枉为人”,讽刺不懂事的人。
又如:孙四麻子打的喷嚏——翻枉的(含不谐调之意)。潮桥有一个孙四麻子,打喷嚏与众不同,别人打喷嚏一般是“啊——切”,而孙四麻子是“切啊切啊切啊”,因此人们流传孙四麻子打的喷嚏时翻枉的。
还有:郭呆子帮忙----越帮越忙。据说如东有一铁匠打得一手好刀,且性情耿直,乐于助人,故声名远播。一次,他主动帮一位买了新刀的老太太出口(磨刀),谁知她打刀是内行,出口却是外行,一连磨坏了好几把刀都没好出口,有道是“三分帮人真帮人,七分帮忙帮倒忙”,结果反而使生意没做成,发而落得“郭呆子帮忙,越帮越忙”的笑话,也为自己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故如东亦有“郭刀儿”一说。这个“郭刀儿”在如东方言中除常作名词外,还用作副词,作为缀语,只表示程度加深,无实际意义,如“搞鬼郭刀儿”等。
与动物有关:这类歇后语带有戏成分。如:“老鼠拖的摊耙柄——大头在后头”。“摊耙”是本地农家用来摊晒翻动粮食的一种“T”字形农具。老鼠个头小,拖这样的“庞然大物”,自然是丑态百出,令人发嘑,直类于卡通片的镜头。借以指因措施不力,使工作任务只完成了一小部分,多寓贬义。
与物体相关:多以物喻人。如“吃了秤砣——铁了心”,秤砣是铁铸的,在秤上起定斤分两的作用。故此条歇后语用来形容某人主意已定,决不更改。但用法不定,或褒或贬,当视语境而定。
又如:康二家的执照——假的。据说掘港东街有个康二负责发售烧盐执照,盐民凭执照烧盐、售盐。康二为牟取私利,便私自制作执照,售给盐民,盐民目不识丁,不知底细。等到凭执照售盐是时,收购处发现执照是假的,便不收购,盐民们懊恼地说:“康二家的执照——假的。”从此便广为流传,用来形容不真实的事。
与生活现象相关:如“冷水烧的夹底锅——生饭(番)”,用冷水煮饭本是可以的,但却烧的夹底锅,变成了夹生饭,半生不熟的。“饭”谐“番”,“生番”指朋友、邻里、亲戚之间久不走串,关系疏远,因借指因某种原因而造成的生番,寓意中性。
如东方言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歇后语成分的,或是语意明了、无须歇后的歇后语。如“锯树捉老鸦”用来讽刺某人做事方法笨拙,劳而无功;“屋脊上开门槛”暗讥某人自抬门楣,延客冷淡等。这类歇后语多是贬义,虽隐而不发,但都一目了然,很是生动传神。
二、如东方言词汇是如东先众物质生活的结晶
如东方言词汇与如东民众的物质生活密切相关,是如东先民物质生活的结晶,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如东方言与如东农业生产
如东方言中存在着许多与农业有关的方言词,如:如东有一种插秧农具叫“莳物”。与古时“秧马”相似。秧马为何物?苏轼在《秧马歌序》中曰:“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滑;以楸梧为背,欲其轻,腹如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藁其首以缚秧,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宋朝楼寿有《耕织图插秧》诗亦云:“抛掷不停手,左右无乱行。被将教秧马,代劳民莫忘。”清代陆士仪在其《思辨录》中写道:“按秧马制甚有理,今农家拔秧时宜用之。可省足力,兼可载秧,供拔莳者甚便。” 如东“莳物” 应与上述古人所描述的秧马相似。莳物呈“T”形,上部弯似马鞍,前端昂起如舟,后便直立若钩。正可谓“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者。它一般是木质的,但因牛角光滑,手感舒适,不伤皮肤,且自然弯曲,故也有考究的莳物用牛角制成。莳物下部俗谓“莳物脚儿”,用竹制成,就是用这“莳物脚儿”插秧入土的。操作时,手握上部前端,下部码放秧束,并用手腕压住,以备不济之需。一如秧马“系束藁其首以缚秧”只不过方位不同罢了。莳物小巧,使用起来比较顺手,比手插能提高一成功效,而且不必担心手指被水长期浸泡脱皮或被田中尖物划伤,所以至今仍有农人使用。秧马虽不需“伛偻而作”但是用榆枣楸桐制成,而且能骑,肯定是庞然大物。在松软的水田里,即使有外力牵引,移动起来一定也不方便。“工欲善其用,必先利其器”,任何先进的生产器具要在实际操作中被认可并普及推广,至少要具备简单易行的优点。说不定古时的秧马没有流传下来,就是被我县的莳物所代替的。
除了“莳物”,如东传统的农具还有“连枷”“掼床”等传统农具。连枷是手工脱粒农具,是用数片毛竹爿拼合而成,长约2尺,宽约3寸,用几套牛筋束紧,叫做“连枷头子”,将其用包头系于长竹柄上,工作时上下挥动竹柄,使敲杆绕轴顺时针转动,敲打晒场上的植株,使籽粒脱落,多用于麦子、黄豆等籽粒的脱落。每当农家收上蚕豆、稻麦,村里的禾场上,就会响起 “噼啪……噼啪……”的连枷声,节奏鲜明,听起来很悦耳,富有节奏感。攉连枷可是个辛苦活儿,在炎炎的烈日下,人们一干就是一天,但他们一点不觉累。每当夜晚来临,那连枷声声,清脆悦耳,与优美的月色融为一体,使人感觉如诗如画般的美妙,农民们在欢乐中获得收获,在收获中获得欢乐,这是一幅多么感人、多么令人陶醉的劳动场景啊!
除“莳物”“连枷”,如东百姓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还创造出许多有趣的方言词汇,比如:出池(挑粪),沉麦(种麦子),窨(音“印”)水(给庄稼浇水),施秧(插秧)等。
(二)“盘铁”“锅 敝”与如东盐业
除了与农业有关的独特方言词,如东方言中还有与多与盐业有关的独特方言词,在这些词语中折射出的食如东盐业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如:在如东古代使用一种“盘铁”产盐。“盘铁”其实是一些厚铁板,“每块长1公尺左右,厚10厘米上下,重四、五百公斤。”② 如东境内制盐历史悠久,唐代大(太)和五年设置了如皋场,专营盐政。北宋年间,如东境内已有丰利、掘港、栟茶诸晒盐场,南宋时,又增加马塘、古坳等盐场。元、明、清三代盐业生产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到了明代,如东盐民开始用“锅 敝”,也有如东人叫它“ 敝锅”。“盘铁”逐渐被淘汰。
(三)、海洋渔业中的如东方言
如东县有近二百华里的海岸线,巍巍长堤将海陆分开。由于海域浅海面积广,又靠近长江口,饵料丰富,含盐度低,适合多种鱼类的索饵、回游、繁殖,因此资源品种很多,物产丰富。仅常见鱼类就有百种以上,其中有一种鱼叫“妈妈鱼”,这种鱼不是因与妈妈有某种相似之处而得名,而是因为这种圆圆身体的鱼背刺有毒,无论死活,刺入人的皮肤,疼痛难忍,常使人疼得直喊“亲娘妈妈”,故如东先民称之为“妈妈鱼”。
如东最为著名而又极其普遍的是被人誉为“天下第一鲜”的文蛤。在如东,关于文蛤的文化还真不少。如东人把文蛤称作“蛼螯”。县城掘港也叫 “虫宾山”,“虫宾山”的意思就是“蛼螯山”。虫宾山之名乃由来于如东先民对贝壳的崇拜。古代的原始货币,首推贝壳。虫宾即贝,贝即币。虫宾山之名意为聚财如山,撮宝如山。先民以此象征取名,称誉这座濒临大海的古镇乃不乏物华天宝的胜迹之地,并且祝福子孙后代享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蛼螯壳如东人称其“ 儿”。并由此造出“ 儿”这个字。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该字为六书中的会意字,从虫、从 。蛼螯属贝类,从虫;将“ ”拆开为“死,肉”,蛼螯肉被劈除死掉,留下的空壳即为“ ”, 造出如此符合汉字规范的字,如东先民的智慧真是令人敬佩!在如东方言中,“ 儿”这一次的使用频率也是相当高的。如东地名中有“ 儿场”“ 儿巷”,将儿烧制成可以抹墙的灰叫“ 儿灰”,如东一家日化厂生产的护肤油膏用蛼螯壳来包装,就叫“ 儿油”,这种“ 儿油”农村妇女至今仍在使用。还有每年农历七月十三,为祭奠仪式先人,人们在河面上漂放用 儿注油点燃的灯叫“ 儿灯”
总的来说,如东方言词汇的产生,是如东民众在长期生产劳动中智慧的结晶,反映了本地居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口头文化。
三、如东方言词汇是如东民俗文化的缩影
(一)、如东方言中的称谓用语、地名与先民尚武文化。
在如东方言中,自古以来称成年男子为“男将”,称成年妇女为“女将”。如:那个男将是谁?(那位男子是谁?)我家女将脾气特别好。(我的女人脾气特别好。)虽然现代“将”字已不表示实际的意义,只是作为一种词缀,一种口语现象而村在,但在古代,“将”指将领、士兵。如东先民自古尚武,这与倭寇常侵袭沿海有关。为了抵御倭寇入侵,勤劳勇敢的如东先民不论男女,都勤练武术,举刀扛枪保家卫国。“男将”“女将”这样的称谓用语体现的是如东先民的尚武文化。这种尚武文化在如东众多的地名中也得到体现。如东古代兵营众多,如今的如东地名:一总、二总、三纵、四总、五总、兵房、卫海、石屏均是古代尚武精神的见证。
(二)如东方言中的丧葬词语与如东丧葬风俗文化
早在远古,如东由长江淮河冲击成洲。大自然无意中孕育了这块土地,也无情的折磨着这块土地。大海无情,凶吉难测,面对种种灾年,先民们创造出了许多特殊的丧葬词语。如:
“老了人”和“回家”:在如东,成年人死了,不叫“死了人”而叫“老了人”。纯朴善良的如东先民面对死亡有着更超俗的理解,他们认为死去的人灵魂升天,不是一种结束,而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是人“老”的另一种形式。而且人们相信,人死后12或14天的夜幕将下之后,死去的灵魂一定要到人间的亲戚、朋友家拜访一趟。于是,在算定的“回家”那天,亲戚、朋友们早早便歇了炉灶,(因为灵魂是要从烟 中进来的。)点燃高香大烛,备下几样酒菜,通宵不眠地等着……
“跑掉”在如东,如果不幸遇到孩子夭亡,也不称“死”而叫“跑掉了”。人们想像着孩子还如活着一样,到了另一处天地,那里无寒无饥,无病无痛,孩子只是跑向了那缥缈快乐的天地而已。
“打茶”在如东,当死者出殡之时,其亲眷邻里、生前好友必于灵柩经过的沿路摆上八仙桌,供上茶食、水果各四盘,米酒一壶一杯。灵柩见桌必停,小辈下跪磕头,接受亲朋洒酒祭奠道别,这就是如东方言中的“打茶”。“打茶”的路线越远,仪式越隆重,就越表示死者受到人们的尊崇。
从如东方言的这些丧葬词语中,体现出的是如东人的谦逊、文明、委婉、含蓄,表现出的是如东人兼容、温柔的性格共同点。
四、如东方言词汇的多元性构成及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语言作为沟通的重要工具,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体现。如东方言词汇体现的是一种多元性的文化,这种文化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一)、如东方言古典性
任何方言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口语与书面语后多或少都保持某种一贯性。如东方言中的少数古语现象应该看成在悠久的发展演变中口语与书面语交融的历史孑遗。
箸:古文中常见,今义是“筷子”,在今天的书面语中很少使用。但在如东方言中, “箸”与“筷子”同时并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城乡家家户户的筷子总是插在一种砖灰色、略呈扇形的、镂空花纹的瓦罐里,如东人称此物为“箸笼”。虽然今天其材质和形制已发生很大变化,但仍称之为“箸笼”,而不叫“筷筒”。
釜:铁锅也。今天的书面语中难得一用,但在如东方言中却“硕果仅存”。如东地区的农家曾经使用过一种植物油灯,盛油的灯碗如一只小铁锅,支在竹架上,四柱方,一边有高高的弧形提手,如东人称之为“搁釜”即:竹架搁上釜。油灯出现在称锅为“釜”的二千多年前,其称沿袭至今,令人惊叹!
如东口语中还习惯把拖鞋称作“趿板儿”。“趿”也是古语词,在今天书面语中也极少用。“趿板儿”原指一种没有帮的木底鞋,这种鞋现已绝迹,但“趿”字却偏偏没有从口语中消失。从以上三例中不难发现,古语现象虽然在如东方言中是极个别现象,但却显出如东方言在发展形成过程中口头语部分保留了书面语的痕迹,是如东方言文化源远流长的佐证。
(二)、如东方言的文学性
如东方言的魅力无穷,具有强大的文化生命里甚至因想到周边地区的方言。吴承恩的《西游记》中就存在着大量的如东方言,有些方言至今沿用,如:
樃槺:如东方言中形容器具长或大、笨重、使用不方便时的用语。如:这锄头柄太长,榔槺的,不称手。这与《西游记》第三回“美猴王正喜间,忽对众说道:‘汝等弓弩熟谙,兵器精通,奈我这口刀着实榔槺,不遂我意,奈何?’”③ 用法一致。榔槺在形容人粗笨不得体时有褒贬两种写法。褒义的写作“郎伉”,如第四十七回写猪八戒变一秤金时“只是肚子胖大,郎伉不象。”④ 而贬义时写作“狼犺”,如第七十六回写唐僧说的一番话:“那呆子生得狼犺,又不会腾那,这一去,少吉多凶。”⑤ 等等。木樗:是对不灵活,痴呆板滞的人的贬称。“樗”本以为:臭椿树,树中下品,喻之于人,倒也贴切。第六回写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时,变做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⑥ 这与如东方言中的寓意相同,如:这人木里木樗的,什么事也做不利落。没搭撒:多用作对没出息,不值得理睬的人的称谓,也指没意思,没趣。《西游记》第三十九回写太上老君怕孙悟空又来偷金丹时,“行者作礼笑道:‘老官儿,这等没搭撒。’” 这里有戏谑味儿,而如东方言中的“没搭撒”多带有劝阻味儿,如:这人老不正经,别搭撒他!还表示无聊:我整天闷在家里,好没搭撒啊!有时也用作对人的批评,如:你怎么做出这种事,真是没搭撒的!滴 氵达:指说话噜苏、婆婆妈妈的不爽利。如:这老爹说话颠三倒四的,滴 达得不得了。《西游记》中也用得十分生动,如第二回行者对唐僧的噜苏生厌时“笑道:‘师傅果有些滴氵达’”当人子:作为后辈绝对不应该说的对长辈不敬或亵渎的话。《西游记》第七回写道:“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折了你的寿算!……’”⑦如东方言中常用于教训一类的口语中,如:不能骂奶奶,当人子!菩萨要打头的!也作客气用,如:当人子!多承谢谢!(三)如东方言的思想性
从现存方言来研究先民的思想崇拜似乎向今天的人们透出远古神秘的气息。如东人常把“东西”说成“杲昃”,如将“这是什么东西”说成“这是什么杲昃”,这种特别的方言现象不是偶然的,它与如东先民的原始崇拜有关。
从海安青墩、吉家墩新石器遗址的分析中不难发现,在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时期,作为南通成陆最早的海安地区已有大量先民繁衍生息,并随着陆地向黄海的拓展东移,从而组成今天如东居民的主体,这一点从如东方言与海安、如皋方言的一脉相承能够得到印证,当然也包括“杲昃”“旮旯儿”等词。
古人造字有所谓“六义”说,而“杲昃”“旮旯儿”等词作为形声字均从“曰”旁是有原因的。随着群居部落的形成,人类在历史长河的哺育中产生了许多对自然的朴素的迷信感知,并将某“物”尊为“神灵”,以此作为区别于其他部落的标志,成为族徽,亦即所谓的“图腾”。在大量的古籍记载及神化传说中,太阳在上古思维体系中被赋予了无上的权力,并被作为“出自汤谷,次于蒙记”的万能的神来信仰。值得深思的是,从玛雅文化到埃及文明,甚至从东方文明到西方文明,对太阳的顶礼膜拜几乎涵盖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化史!而从如东先民借“杲昃”“旮旯儿”等词似乎更加深化了这种崇拜。
古人对太阳运行规律的摸索中发现,可以用“立竿见影 视影知时”的方法来标方向、定节气、分时刻,便发明了圭表和日晷。太阳偏西称“昃”,“昃”也因指西方。古代星相家“五行说”认为,东方属“木”旭日东升便为“杲”,“杲”也因指东方。可见,“杲昃”本指地理范畴上的“东西”,久而久之,如东先民附会成指代物体的“东西”。无意中却给我们透露出先民对太阳崇拜的信息。这种对太阳的崇拜还可以从如东方言词“憋旮旯”中得到验证。如东人把角落或偏僻的处所说成“旮旯儿”、“憋旮旯儿”。把“他家住在某村的偏僻角”说成“他家住在某村的憋旮旯儿”。“旮旯”,从九,从日。九,虚指多数,古人对事物的数目,三以上则约称之以九。清汪中《述学·释三九篇》云:“凡一二之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三,以见其多;三之不能尽者,则约之以九以见其极多。”⑧ 那么“旮旯”则是指被极多的东西遮挡而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
总之,如东方言有其产生的背景,并且在发展演变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的语音语法特点。它是如东民众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口语文化,有的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充分展示了如东人民在语言艺术上的创造精神,也充分展示了如东民众语言的文化魅力。
对方言的研究应该是一项涉及面广、涵盖量大的复杂过程,对如东方言词汇的研究也是如此,因此,本文作了一些尝试性阐述,显然是不完备的,还有待我进一步挖掘、整理、探索。
注释:
①如东县编史修志办公室;《如东县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第478页。
②如东县编史修志办公室;《如东县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9月;第188页。
③吴承恩;《西游记》;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2月;第11页。
④吴承恩;《西游记》;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2月;第227页。
⑤吴承恩;《西游记》;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2月;第362页。
⑥
本文2023-08-03 19:25:3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2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