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脾散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4收藏

正脾散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杨氏家藏方》卷六 21 组成 22 主治 23 正脾散的用法用量 24 制备方法 3 《普济方》卷二十二引《卫生家宝》 31 组成 32 功效 33 主治 34 正脾散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正脾散 1 拼音

zhèng pí sǎn

2 《杨氏家藏方》卷六 21 组成

蓬莪术(炮,切)、香附子(炒)、茴香(炒)、陈橘皮(去白)、甘草(炙)各等分。

22 主治

大病之后,脾气虚弱,中满腹胀,四肢虚浮,状若水气;产后通身浮肿。

23 正脾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煎灯心、木瓜汤调下。

2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3 《普济方》卷二十二引《卫生家宝》 31 组成

紧实大苍术1斤(米泔浸1宿,去皮,薄切,焙干秤),粉草2两,南木香1两(不见火),桂心1两(去粗皮,不见火),吴白芷1两,粉姜1两,益智仁1两,陈橘皮2两(去瓤),荆南茴香1两。

32 功效

调脾养胃顺气,进饮食。

33 主治

倦怠腹痛,酒后数圊如痢,气泻脾疼,及岭外瘴疟。

34 正脾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大钱,水1中盏,紫苏2叶或枣子1个,同煎至7分,入盐少许,食前通口吃,日3次。如大便壅秘,则食后以青木香丸服,得脏腑气快为妙。

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古籍中的正脾散 《女科百问》:[卷下]第八十六问产后四肢虚肿

)上为细末。每服五分七。生姜汁温酒各少许调服。正脾散。治大病之后。脾气虚弱。中满腹胀。四肢虚浮。状

《医学正传》:[卷之七]妇人科下·产后

为细末,每服一钱匕,姜汁、温酒、童便和调服之。正脾散(产宝)治产后通身浮肿,及治妇人大病后脾气虚弱

《济阴纲目》:[卷之十三产后门·下]浮肿

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腹中软,即当散也。正脾散治产后通身浮肿,及治妇人大病后脾气虚弱,中满腹

《普济方》:[卷二十三脾脏门]脾胃俱虚附论

大。每服二十丸。食前温米饮下。一日三服。甚效。正脾散(出十便良方)治大病之后。脾气虚弱。中满腹胀。

《普济方》:[卷二十二脾脏门]兼理脾胃附论

脾在五脏中是一个极受重视的内脏,这主要取决于脾的主运化的生理功能。由于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是人体摄取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这些营养物质是化生气血津液的物质原料),从而确立了脾为后天之本的特殊地位。然而,由于脾主运化的生理活动是在胃主受纳腐熟的基础上进行的,脾与胃都参与了人体的消化吸收,故历来常把脾与胃合论,而称脾胃同为后天之本。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脾胃的功能并使之运用于临床,历史上甚至出现了“脾胃学说”这样的专门理论,其代表人物是金元时代的李杲(东垣)。李东垣在其所著《脾胃论》中反复强调脾胃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极端重要性,并力倡补脾胃,从而被称为“补土派”、“脾胃论派”。本节讨论的重点是脾,但事实上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对胃的叙述。

脾的解剖

近来对脾的解剖位置及形态,基本上是避而不谈,至多说一句“脾位于腹中”。其原因在于,心主血、肺主气、肝主藏血、肾主水等,都与现代解剖学上的同名器官的功能相符,而唯独脾则不然。中医藏象学认为脾主运化,即主管消化吸收,而现代解剖学上的“脾”只是一个淋巴器官,主消化吸收的器官乃是胃肠,所以就觉得对不上号了。但从古典文献看,脾的解剖又是确实存在的。脾不仅有其具体的位置,还有重量、大小、色泽等记载。

《难经·四十二难》云:“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清以来不少人从“散膏”猜想此即胰。考现代解剖发现,胰藏胃之左后方,与《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脾与胃以膜相连”相符。《图书编》说:“脾者,土官也,掩太仓,在脐上三寸。”《类经图翼》认为脾“形如刀镰,与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刀镰”的描绘与“胰”极相近似。

关于脾的色泽,《医贯》、《图书编》皆云脾之色如“马肝赤紫”,大抵符合“胰”之颜色。至今俗称胰为“血脾”,可资一证。然《内经》据五行学说,认为脾色黄,《三才图会》亦附和说:“脾……色如缟映黄。”其实此处“脾色黄”并非是其“形色”,而是脾之“气色”。如云:“肾色黑”亦然。

“胰”在现代认识中,它是一个具分泌机能的腺体,故称“胰腺”。其外分泌功能主要是产生多种消化酶,通过管道排入小肠,参与消化,与脾主运化功能相一致。存在于胰腺组织中的一些内分泌小岛,即是“胰岛”,分泌胰岛素等物质,参与人体能量代谢,与《难经》所说“温五脏”相似。现行教科书认为,脾的运化功能是在小肠内进行的,这与胰产生各种消化酶排入小肠中参与消化吸收相符合。

根据上述讨论,我们可以认为,脾在解剖上与现代医学所称之“胰腺”是相关的,但二者不能完全等同,脾的概念应比“胰腺”更大。比如侯灿等人认为中医学中的脾还应包括现代解剖学的“脾”,解剖上的脾和胰都属于中医藏象之脾。当然,脾的概念本来就应大于解剖概念。诸如脾主统血、主运化水液等,就不是单纯的形态结构所能概括得了的。

为医者,只言其效如神,不言禁忌之用,轻则伤身,重则促亡也。

学医必读古籍,用药必遵古法。用古法解读被滥用的千古名方!

《补中益气汤》—— 误用最多的脾胃之方!

百病皆伤脾胃,脾胃之疾也最易察觉,所以仲景之书,皆以固护脾胃为本。

李东垣以脾胃立论,创《补中益气汤》,以理脾胃之虚,升下限之阳。虽有偏颇,但不失为良方。

奈何今之医者,见虚弱萎靡,不以详查,便以补中益气治之。病者不查而妄服,轻者重,重者痼也。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虚发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现用于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者。

现在有脾胃问题的人很多,感觉自己所谓“气虚无力”“少气懒言”的也十分多。这种所谓的功能主治,可以让90%有以上情况的人对号入座。但是中医之理甚深,这些类似“脾胃”“气虚”的问题,可能由十分复杂的情况引起,而并非都可以用“补中益气”治疗。

不过,由于某些原因,补中益气滥用的情况十分严重,光我见过的中医,就有很多,见到脾胃问题,看到少气懒言的症状,便书方:补中益气加减治之。

举几个我身边人的真实经历,我母亲曾经因为失眠去看过一个80多岁的“名医”,诊断为胃下垂,缺血,气虚发热,云云。于是书方补中益气加补血套药,安神套药,结果吃的满嘴起泡,严重发热,头晕心悸。

另外一个亲戚,也是常年的胃下垂,甚至有点子宫下垂,找老中医诊断,最后医嘱自购补中益气丸,起初略有改善,但胃下垂依旧。继续吃下去,就开始头晕,恶心,呼吸困难了。最后症状没解决,还修养了很久,才勉强恢复。

所以,中药滥用,副作用绝对比西药大的多,补中益气就是如此,如果只看到其效果,而忽略其影响,再加上诊断的偏差,那么可能造成不小的伤害。

其实,补中益气的诊断并不复杂,而不能使用的情况,古书中也有详细的记载和说明。身为医者,不查古籍,盲目滥用,何能以医者自居。

《医方论》

即如此方,于主治注中,治一切清阳下陷,中气不足之症。临后二语,明白了当,本无谬讹。若使东垣,遇阴虚发热及上实下虚之症,亦断不用此方。乃不善学人,每有先入之见,胶执于中,一遇发热,不论阳虚阴虚,不论上实下实,遂谓甘温能除大热,动辄参、芪 、升、柴,为害非小。

《医贯》“读伤寒书而不读东垣书,则内伤不明而杀人多矣;读东垣而不读丹溪书,则阴虚不明而杀人多矣。”此诚持平之论也。夫学医而知宗仰东垣,不可谓非有志之士,然尚不可预有成心,又况峻烈之品,险怪之法,岂可轻试乎哉?

此两段以审证论之,百病皆可见气虚,皆可见发热, 薛生白谓:“人须修到半个神仙身份,方可当得名医二字。”可见中医审病查证之妙。

以气虚论之,以现在的饮食情况来看,单纯气虚的人少之又少,更别提气虚下陷了。而且,很多种不是气虚的情况,会引起“气虚”的表象。肝郁,肾虚,肺气不行,胆虚等等。我这么说是因为容易看明白,而这些问题也并不是根本,具体可以参考我写的“疾病根源”系列文章。

《景岳全书》

补中益气汤,东垣用治劳倦内伤寒热等证。虽曰为助阳也,非发汗也。然实有不散而散之意。若全无表邪,而但中气亏甚者,则升、柴大非所宜。盖升、柴味兼苦寒,性专疏散,惟有邪者固可用之;使或无邪,能不因散而气愈耗乎?且凡属补阳之剂无不能升,正以阳主升也。用其升而不用其散,斯得补阳之大法。要之,能散者,断不能聚;能泄者,断不能补。而性味之苦寒,断非扶阳之物。如表不固,汗不敛者,不可用;外无表邪,阴虚发热者,不可用;阳气无根,格阳戴阳者,不可用;脾、肺虚甚,气促似喘者,不可用;命门火衰,虚寒泄泻者,不可用;水亏火亢,吐血衄血者,不可用;四肢厥逆,阳虚欲脱者,不可用。总之,元气虚极者不可泄,阴阳下竭者不可升。今人但知补中益气汤可以补虚,不知关系判于举指之间,纤微不可紊误者,正此类也。

再举个例子,有一个外地的朋友,从外相来看,别提多气虚了。看了不少医生,吃了不少药,自己也养生调理,最后问题越来越复杂,然后找到我,网诊结果明显的下虚上实。汗出如洗,手足不温。我简单用了一些食疗方法帮他改善了一些。但是他终究太关注于症状本身,总想找到办法治疗。于是经朋友介绍,他又去了本地一家比较有名的中医院。

抓了药以后,他把药方给我看,结果是补中益气汤,再加川芎,香附。因为这个医生在当地很有名,所以我也很好奇,因为如此的脉相,断没有补中益气的道理,于是,在服了5天药以后,之前的症状又回来了。而且比之前更重。其实,这种类型的问题,不难解决,但是自己的想法不改变,真的是药石无灵。不过这不是今天讨论的范畴,接着说补中益气吧。

陆丽京曰∶此为清阳下陷者言之,非为下虚而清阳不升者言之也。倘人之两尺虚微者,或者肾中水竭,或者命门火衰,若再一升提,则如大木将摇而拨其本也。

柯韵伯曰∶惟不宜于肾.阴虚于下者.不宜升.阳虚于下者.更不宜升也.

简单一查,就知道,补中益气最大的禁忌便是肾虚。但是肾虚也必须依靠脉象做确实的判断,而不是现在大多数人觉得的那样。出现一点怕冷怕热的问题,或者性方面的问题,就是肾虚。这种大大的曲解,甚至会对身体造成比中药更大的伤害。

补中益气不是什么平和的补药,更不是调理用药,所以在这里我只说危害,而不说什么人能吃。以免危害过多。如果真的觉得补中益气适合你,请小量试服。再慢慢增加。更加稳妥。

如果真的对中医有兴趣,不妨研读古籍,求知真相。切莫听信某些“专家”一家之词。即使读古书都要博众家所长,方可不失偏颇。

人行天下,笑谈众生,人生本应无拘无束,何必自寻烦恼。

海纳百川,学贯古今,知识本应融汇贯通,何必诸多限制。

健康,心理,修行方面有任何问题,可以联系我。

如果觉得本文有助于你,请把知识分享给其他人。

中医理论有云:“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即人出生后的一切生理活动都依赖于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且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和血——的生成也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经过脾胃运化后生成的精微物质。

中医古籍《脾胃论》中强调“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是指各种原因损伤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是人体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若脾气健旺,脾胃功能正常,则可以保护人体抵御多种病邪的侵袭,即古代中医大家张仲景所云“四季脾旺不受邪”。

冬季万物收藏,随着天气转冷,人的食欲也会变得旺盛,虽说“冬令进补”,然而如果补得不当反而会弄巧成拙,加重脾胃的负担,加之岭南地区特殊的气候因素,补还当以清补为主,取些当季的食材煮一锅 养生 粥就是个不错的选择,下面推荐几个简单的食疗粥方:

栗子糯米粥

糯米、栗子、粳米、小米、赤豆、栗子、大枣各适量,栗子去壳,肉切成小块,大枣洗净切成小块,将糯米、粳米、小米、赤豆淘洗干净去杂质,放入大锅中加清水,大火烧开后加入大枣、栗子煮沸改小火,不停搅拌,待粥变黏稠后加入适当红糖和蜂蜜即可。

功效 健脾养胃、清肠化湿:栗子健脾养胃,糯米养胃,小米、赤豆养脾,适合冬季食肉过多时帮助清理肠胃,还能祛除肉食里的湿热,平衡食性。

香菇藜麦粥

香菇、藜麦、小米各适量。香菇切成小丁焯水备用,藜麦、小米先煮至软烂,加入香菇炖煮片刻即可。

功效 健脾养胃、促进消化:香菇含有多糖成分,有助于提高免疫力;藜麦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帮助胃肠蠕动;小米养脾胃助消化。

芋头山药粥

芋头、山药、大米各适量,芋头、山药去皮切成小块,大米淘洗干净加清水大火煮开,加入芋头和山药,熬煮软糯即可。

功效 助消化,促排便:山药、芋头软糯可口,富含膳食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熬煮成粥,效果更佳。二者还含有黏多糖,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山楂枸杞粥

枸杞子20克、麦冬15克、大米适量、山楂2~3个。枸杞子、麦冬洗净,山楂去掉芯。大米淘洗干净,加入枸杞子、麦冬、山楂熬煮,出锅前加入少量糖调味即可。

功效 健脾消食、防便秘:枸杞、麦冬滋阴明目,山楂健脾消食解肉食油腻,以上食材搭配,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银耳百合地瓜粥

干银耳花、莲子、百合、地瓜、小米各适量,银耳、莲子、百合泡软,地瓜洗净,去皮切块,小米淘净。食材一起入锅,加水适量,大火烧开,然后小火炖煮至黏稠,加入适量冰糖、蜂蜜即可。

功效 养脾胃、宁心神:银耳、莲子、百合有养心神、缓解疲劳的功效;地瓜、小米能养脾和中,促进胃肠蠕动,中和食肉过多给胃肠带来的负担。

#广中医深圳医院##我的冬日门诊#

平胃散其实应该是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只有四味药组成:厚朴、苍术、炙甘草、陈皮。大多数脾胃湿滞都可以用它加减治疗。们知道,脾喜润恶湿,因此可以说,大部分的脾胃问题都可用它来解决,是个基本方吧。

“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

五噎指气噎、忧噎、食噎、劳噎、思噎五种噎证,八痞按《诸病源候论》里说的就是“ 夫八痞者,荣卫不和 ,阴阳隔绝,而风邪外入,与卫气相搏,血气壅塞不通,而成痞也。”这里应当讲各种原因引起的痞证,如此说来,这个方子应用之广,可见一斑。

李东垣说它的加减——

“如小便赤涩,加白茯苓,泽泻;如米谷不化,食饮多伤,加枳实;如胸中气不快,心下痞气,加枳壳,木香;如脾胃困弱,不思饮食,加黄芪人参;如心下痞闷,腹胀者,加厚朴,甘草减半;如遇夏,则加炒黄芩;如遇雨水湿润时,加茯苓泽泻;如遇有痰涎,加半夏陈皮;凡加时,除苍术、厚朴外,依加之,如服五钱,有痰加半夏五分;如嗽,饮食减少,脉弦细,加当归、黄芪,用身;如脉洪大缓,加黄芩、黄莲;如大便硬,加大黄三钱,芒硝二钱,先嚼麸炒桃仁烂,以药送下。”

小便黄赤,或者遇上雨水多的时候,要加上茯苓泻泽去湿,增加健脾作用。米谷不化说明消化能力太差,加点枳实消食化积;胸中有气加枳壳,木香降气、化气;脾胃弱,没动力了,不想吃饭,加黄芪人参,重在补气;腹胀,加厚朴,这时甘草要减减;夏天热盛,湿多,病毒易侵,加黄芩杀菌。至于他证,随之加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