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的整理流传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2收藏

徐霞客游记的整理流传,第1张

《徐霞客游记》的编辑整理和流传,除了徐霞客家的塾师季梦良幼子李介立(徐霞客的小儿子,为徐霞客侍妾周氏所生。周氏孕后因“不容于嫡,改嫁于李”,遂名李介立,又名李寄)作出了很大贡献外,民间藏书家的珍藏、校订、增补,也是《游记》得以保存和流传的一个重要因素 。

钱谦益是明万历进士,官至吏部侍部,著有《初学集》、《有学集》,编有《列朝诗选》,是当时“操海内文字之柄”的著名学者。他又是个大藏书家,曾不惜重资购聚古本,在红豆山庄筑了绛云楼,藏书一万卷。钱谦益同徐霞客有过交往,深知《游记》是霞客毕生“手攀星岳,足蹑遐荒”的考察记录,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当令泯灭不传”。可惜,已届耄耋之年的钱谦益生活窘迫,特别他那座万卷楼刚刚被大火焚毁,《游记》再好也无条件珍藏,更谈不上刻印了。为此,他只得求助于当时全国闻名的大出版家毛子晋,写了《嘱刻游记书》,连同稿本一并交给了毛子晋。

毛子晋也是常熟人。他好古博览,藏书八万多卷,专门构建了汲古阁、目耕楼存放。还聘请文士校勘、梓印了《十三经》、《十七史》、《古今百家》及未印刷的书籍。当然,《游记》应该是毛子晋所欢迎的书稿,但不知什么原因未能刻印成书,却把它让给了独山莫绳孙。莫也是个搜访异本的藏书家,他把《游记》长期珍藏在他的影山草堂里,也始终未能刻印。后来,这部《游记》稿本辗转到了浙江湖州南浔镇喜嘉业堂藏书楼。这是楼主刘承干为扩充藏书,向江浙等地十多家藏书家收购古籍时无意中得到的。刘见了书稿,视为善本,一直收藏在鹧鸪溪畔的书楼里。新中国成立后,刘承干把书楼捐赠给国家,《游记》稿本也随之转到了北京图书馆。直到七十年代,一批“徐学”研究者重新整理出版《徐霞客游记》,才在善本特藏部发现了这部辘转大江南北、历时三百余载、数易书主的《游记》稿本,这不能不说是民间藏书家的功劳。

《游记》在藏书家们长期保存和传抄中,还做了大量校订、增补和梓印、刊行等工作。今天还有两部珍藏在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部的《游记》抄本,就是经藏书家们考证,充实的稿本。第一部系江阴人杨明时抄录、编订的《游记》稿本。杨为康熙进士,曾任云贵总督,当过吏部尚书。他也著书立说,曾纂《周易折中》、《性理情义》等,乾隆时入召教授皇子,是个大学者。康熙四十八年(1707年),他从外舅那里获得了《游记》稿本,亲手誊抄了一部,写了“序言”。不及,又得到了一部经文禄堂赵季方、广东番禺蔡乃煌、京师广东学堂等收藏过的稿本。第二年,杨明时按江阴友人所藏《游记》原本,对手头稿本进行了校勘、考订。经过“订其异同,考其缺失”,对传抄中的谬误或同“实境不符,文意不协”之处,均加以改正,然后又一次誊抄了一部,并再次撰写了“序言”。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徐霞客的族孙徐镇正式梓印的木刻本《游记》,就是以杨明时稿本为基础的。因此,经杨校勘的《游记》,是目前为止留传下来内容完整、正确,学术价值较高的早期稿本。

中华书局有一本简体横排的

如果说好的版本,肯定是上海古籍出版社繁体竖排的那套附索引的了,不过比较贵,比较各大网路书店,数当当网的最便宜,要67元

中州古籍也有一版繁体竖排的,据1933年商务印书馆本影印,非常便宜,不过好像只能通过孔夫子旧书网买了,值得推荐。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第二步是整理图书。《四库全书》的底本有四个来源:一是内府藏书,二是清廷官修书,三是从各地征集的图书,四是从《水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是认为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是认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库全书》,而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仅存其名,列入存目,这类著作共有6793种、93551卷,比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多出将近一倍。对于应抄、应刻的著作,要比较同书异本的差异,选择较好的本子作为底本。一种图书一旦定为四库底本,还要进行一系列加工,飞签、眉批就是加工的产物。飞签也叫夹签,是分校官改正错字、书写初审意见的纸条。这种纸条往往贴于卷内,送呈纂修官复审。纂修官认可者,可用朱笔径改原文,否则不作改动。然后送呈总纂官三审,总纂官经过分析之后,可以不同意纂修官的复审意见,而采用分校官的初审意见。三审之后,送呈御览。第三步是抄写底本。抄写人员初由保举而来,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行贿、受贿等弊病,又改为考查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在需要增加抄写人员时,先出告示,应征者报名后,令当场写字数行,品其字迹端正与否,择优录取。考查法虽比保举法优越,但也有不便之处,因此最后又改为从乡试落第生徒中挑选,择其试卷字迹匀净者予以录用。这样,先后选拔了3826人担任抄写工作,保证了抄写《四库全书》的需要。为了保证进度,还规定了抄写定额:每人每天抄写1000字,每年抄写33万字,5年限抄180万字。五年期满,抄写200万字者,列为一等;抄写165万字者,列为二等。按照等级,分别授予州同、州判、县丞、主簿等四项官职。发现字体不工整者,记过一次,罚多写10000字。由于措施得力,赏罚分明,所以《四库全书》的抄写工作进展顺利,每天都有600人从事抄写工作,至少可抄60余万字。第四步是校订。这是最后一道关键性工序。为了保证校订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库全书馆制定了《功过处分条例》,其中规定:所错之字如系原本讹误者,免其记过;如原本无讹,确系誊录致误者,每错一字记过一次;如能查出原本错误,签请改正者,每一处记功一次。各册之后,一律开列校订人员衔名,以明其责。一书经分校,复校两关之后,再经总裁抽阅,最后装潢进呈。分校、复校、总裁等各司其职,对于保证《四库全书》的质量确实起了重要作用。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函。七阁之书都钤有玺印,如文渊阁藏本册首钤"文渊阁宝"朱文方印,卷尾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当然,《四库全书》的内容也有不足:第一,重视儒家著作,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第二,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第三,不收戏剧著作和章回小说。第四,图书正文或有删节或挖改。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也就是寓禁于征的过程,也就是大兴文字狱的过程。据统计,在长达10余年的修书过程中,禁毁图书3100多种、15万部以上。在收入《四库全书》的图书中,也有不少删节或挖改。 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还编了《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全书考证》、《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这几种书可以看作编纂《四库全书》的副产品。《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收书473种、19931卷。开本大小和装帧形式与《四库全书》相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共抄两部:一部放在宫中御花园的摛藻堂,一部放在圆明园东墙外长春园内的味腴书屋。《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是《四库全书》收录书和存目书的总目录。该目录前有"凡例",经史子集四部之首冠以总序,大类之前又有小序,每书之下都有著者介绍、内容提要、版本源流等考证文字。由于这些考证文字出于纪昀、戴震、姚鼎、邵晋涵等著名学者之手,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它不列存目书,只列《四库全书》收录的图书,每种书的提要也写得比较简单。《四库全书考证》一百卷是四库馆臣对应抄,应刻各书校勘字句的记录汇编,该书对于校订古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用木活字印成的。它包括《四库全书》中138种"应刻"之书。该丛书在刻印4种之后,主持人金简通过比较,认为木活字花钱少,实用价值高,改为木活字印刷出版。金简把木活字印刷过程写成《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并收入《四库全书》,它是古代印刷史上的重要文献,已被译成德文、英文等流布世界。

《四库全书》编纂成功的原因何在?第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修书期间,正当康乾盛世,天下无事,没有战争的干扰。四库馆臣坐在书案之前,一坐就是10年,没有后顾之忧。第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四库全书》从酝酿到修成,乾隆弘历始终参预其事,并由他精心策划。从征书、选择底本,到抄书、校书,乾隆弘历都一一过问,亲自安排。第三,雄厚的资金来源。《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所需经费难以数计,清廷一概包揽下来。第四,严密的组织系统。四库全书馆的最高职务是总裁和副总裁,多由郡王,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兼任,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务,下设纂修处,缮书处和监造处。纂修处负责校理勘定全部书籍,并兼任缮书处缮写书籍的分校工作;缮书处负责全书的缮写及校勘事宜;监造处负责武英殿刊刻、印刷、装订、整理书籍事宜。四库馆臣总计360人,因故革职、身死除名、调用它任者,不在此数。第五,破格录用人材。四库全书馆堪称人才之宝库,集中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是破格录用的,如邵晋涵、余集、周永年、戴震、杨昌霖等人,人馆前不仅不是翰林,而且戴震、杨昌霖等连进士都不是,仅是举人。人才云集,为编纂《四库全书》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从《四库全书》修成至今已有200余年。《四库全书》的流传情况如何呢?七部之中,文源阁本、文宗阁本和文汇阁本已荡然无存,只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至今。文渊阁本今藏台湾省,文津阁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在战火中多所残阙,后来递经补抄,基本补齐,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如何评价《四库全书》?虽然《四库全书》在编纂过程中,有删削、挖改内容等过错,但就整体而言,应当是功大于过。首先,它保存了大量古籍,是古代文化的一次总结。

《四库全书》的编纂,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对于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0多年来,递经战乱,如果没有集众书于一身的《四库全书》,古籍将会大量散失,从而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其次,在古籍整理的方法上,尤其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汇刻丛书等方面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启示:在辑佚方面,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佚书并收入《四库全书》者共有385种,不仅使不少亡佚已久的古籍珍本重见天日,而且为后代的辑佚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在校勘方面,四库馆臣网罗众本、慎选底本等做法,为后代的校勘工作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在目录学方面,《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价值是古代任何官私书目无与伦比的,其编纂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汇刻丛书方面,清人以《四库全书》为榜样,掀起了编刻丛书的热潮。近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续修四库全书》的出版,正是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四库全书》的优良传统而结出的丰硕之果。

总而言之,《四库全书》是18世纪70到80年代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项特大型文化工程,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1 翻译一下 徐霞客游记 游黄山日记 古文翻译

从路旁一条岔路往东上去,是以前所未到的地方,于是向前直上行进,几乎要挨到天都峰的一侧。又向北而上,在石缝中行走,石峰一片一片的拔地而起。路就宛曲流转在石峰之间:道路堵塞了,就凿开它;陡峭的地方,就凿成台阶往上爬;路断开了,就架起木板通过;上下落差比较大的地方,就架起绳梯接起来再爬上去。不时往下看,峻峭的山谷让人只觉得阴森森的,枫树和松树相间而生,五彩斑斓,互相交错,灿烂得如图画锦绣。于是感慨黄山当是我一生所能见到的奇观之一,然而更有天都峰这样的奇观,我未前去一探,实在是美中不足,让人心生遗憾啊!

回眸间随从们都因为碍于险阻落在后面,我也停下来不再往上爬;我没注意他们是因为这一路的风景不觉着诱惑我独自向上攀登。已经到达一座峰头,只见一间寺庙屹立其上,仿佛就要腾空飞起,这是文殊院,也是我从前没有到达的地方。站在这座峰头,左边是天都峰,右边是莲花峰,背靠着从玉屏峰吹来的山风,仿佛天都和莲花两座山峰秀丽的景色都可以用手去拥抱。往四周眺望,各种各样奇秀的山峰错落排列,山谷纵横交错,简直就是黄山最壮观的地方。不是我第二次到黄山来,怎么知道黄山之奇竟达到这种境界!

正巧遇到一位游行的僧人澄源,更加兴致勃勃。过了中午,随从仆人们也赶到了。一行人站在寺庙前,指点品评着天都、莲花两峰。寺庙的僧人说道:“天都峰虽然很近,但毕竟险峻无路;最好在近处观望着天都峰,明天一早去攀登莲花峰。”我没听从,决意要到天都峰一游。

带领着澄源和尚和仆役们仍向着崎岖的山路进发。到了天都峰的一侧,我们沿着流石逶迤盘旋而上,抓着野草荆棘,见有石块堆成的路,就踏着石块往上走,见有石崖斜侧可攀,就顺着崖壁攀援。每当到了手脚没处搁的地方,澄源和尚必先攀上去,再拉我们上去。心中想着上去都这么难,下来怎么办呢?然而坚定了决心就不再往回走。

经历数次凶险,最终到达了天都峰的峰顶。山顶上只有一块石头有数十丈高,澄源观望了一下,见其侧边有台阶,于是协同我往上登临。从山上往下看,诸峰无不伏在天都峰下面,唯独莲花峰能和它齐平。时逢浓雾一会生出,一会消止,一阵雾来,对面都难以看清。眺望莲花峰等山峰,多半隐没在雾中。独自登上天都峰,我往前走,雾则跑到身后,我往右行几步,雾则从左边生出。峰顶上松树也有弯曲挺拔,纵生横卧的,千姿百态;柏树虽然很大,但无不平贴生于石头上,就好像苔藓一样。山高风自然就大,雾气飘忽,往来不定。往下张望诸峰,云雾中,时而惊现为绿色尖而高的山,时而被吞没为银色的海洋。再往山下看,则日光闪耀,别有一番天地。

注:徐霞客这天应该已经做好了攀登天都峰的准备的。先在石缝间走过一段山路,继而到达一个中转站(不知叫什么峰,只知上面有座寺院叫文殊院),休息了一会儿下午又接着进发。

这篇文章写得跌宕起伏,可谓一路艰险,一路风景。作者的衬托手法是非常高超的,他先写在石罅间行进的艰难,这就为后文攀登天都峰“攀草牵棘”、“手足无可着处”的艰险作了衬托;又用寺院僧人的规劝来衬托路途的艰险,进一步衬托诗人攀登天都峰的决心。作者为何要不畏艰险,下定决心攀登呢?这是因为天都峰景色的奇丽,而作者最后登临天都峰顶,看见云雾变化,松柏奇姿,仿佛也是对作者的一种回报。

2 谁有徐宏祖的游黄山记的古文加翻译

游黄山日记(后)〔明〕徐弘祖戊午九月初三日 出白岳榔梅庵,至桃源桥。

从小桥右下,陡甚,即旧向黄山路也。七十里,宿江村。

初四日 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

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

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

路旁一岐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

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

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时夫仆俱阻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既登峰头,一庵翼然,为文殊院,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

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风,两峰秀色,俱可手擥。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游僧澄源至,兴甚勇。

时已过午,奴辈适至,立庵前,指点两峰。庵僧谓:“天都虽近而无路,莲花可登而路遥,只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莲顶。”

余不从,决意游天都。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

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

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以登。

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每一阵至,则对面不见。

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

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巨,雾气去来无定。

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

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而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

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复从峡度栈以上,止文殊院。

初五日平明,从天都峰坳中北下二里,石壁岈然。其下莲花洞正与前坑石笋对峙,一坞幽然。

别澄源,下山至前岐路侧,向莲花峰而趋。一路沿危壁西行,凡再降升,将下百步云梯,有路可直跻莲花峰。

既陟而磴绝,疑而复下。隔峰一僧高呼曰:“此正莲花道也!”乃从石坡侧度石隙,径小而峻,峰顶皆巨石鼎峙,中空如室。

从其中叠级直上,级穷洞转,屈曲奇诡,如下上楼阁中,忘其峻出天表也。一里,得茅庐,倚石罅中。

方徘徊欲升,则前呼道之僧至矣。僧号凌虚,结茅于此者,遂与把臂陟顶。

顶上一石,悬隔二丈,僧取梯以度,其巅廓然。四望空碧,即天都亦俯首矣。

盖是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四面岩壁环耸,遇朝阳霁色,鲜映层发,令人狂叫欲舞。久之,返茅庵,凌虚出粥相饷,啜一盂。

乃下至岐路侧,过大悲顶,上天门。三里,至炼丹台。

循台嘴而下,观玉屏风、三海门诸峰,悉从深坞中壁立起。其丹台一冈中垂,颇无奇峻,惟瞰翠微之背,坞中峰峦错耸,上下周映,非此不尽瞻眺之奇耳。

还过平天矼,下后海,入智空庵,别焉。三里,下狮子林,趋石笋矼,至向年所登尖峰上,倚松而坐。

瞰坞中峰石回攒,藻缋满眼,始觉匡庐、石门,或具一体,或缺一面,不若此之闳博富丽也!久之,上接引崖,下眺坞中,阴阴觉有异。复至冈上尖峰侧,践流石,援棘草,随坑而下,愈下愈深,诸峰自相掩蔽,不能一目尽也。

日暮,返狮子林。初六日别霞光,从山坑向丞相原下。

七里,至白沙岭。霞光复至,因余欲观牌楼石,恐白沙庵无指者,追来为导。

遂同上岭,指岭右隔坡,有石丛立,下分上并,即牌楼石也。余欲逾坑溯涧,直造而下。

僧谓:“棘迷路绝,必不能行,若此坑直下丞相原,不必复上此岭;若欲从仙灯而往,不若即由此岭东向。”余从之,循岭脊行。

岭横亘天都、莲花之北,狭甚,旁不容足,南北皆崇峰夹映。岭尽北下,仰瞻右峰罗汉石,圆头秃顶,俨然二僧也。

下至坑中,逾涧而上,共四里,登仙灯洞。洞南向,正对天都之阴。

僧架阁连板于外,而内犹穹然,天趣未尽刊也。复南下三里,过丞相原,山间一夹地耳。

其庵颇整,四顾无奇,竟不入。复南向循山腰行五里,渐下,涧中泉声沸然,从石间九级下泻,每级一下有潭渊碧,所谓九龙潭也。

黄山无悬流飞瀑,惟此耳。又下五里,过苦竹滩,转循太平县路,向东北行。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标点本《徐霞客游记》明万历四十六年九月初三 我们一行离开白岳山榔梅庵,到了桃源桥,从小桥右面而下,山路异常陡峭,这就是上次游黄山时所走的路。往前走七十里,夜宿在江村。

初四日 步行十五里路到达汤口。再五里,来到汤寺,在汤池洗了澡,便拄着手杖朝朱砂庵方向攀登。

走了十里路,登上黄泥冈,原先被云雾遮没的诸山峰,渐渐显露出来,又渐渐落到了我的手杖底下。转入石门,经天都峰半山腰而下,则天都、莲花两座峰顶,都以秀美的英姿兀立在半空。

路旁有一岔道朝东而上,却是昔日所未到之处,于是往前直上,差不多到达天都峰旁。再往北而上,攀行在石隙之中。

只见两侧峰石一片片夹峙而起,山道迂回曲折于岩石间,遇到山石阻塞就凿通它,遇到山崖。

3 《游黄山》的原文译文

黄山的奇特,因为那里的泉,因为那里的云,因为那里的松。

水奇,没有比白龙潭更奇的了;泉奇,没有比汤泉更奇的了,它们都环绕着黄山山麓。桃花源的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扣白云溪则向东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条小溪都流淌在山脚下。

山谷中空空荡荡,是水,填满了山的腹部,一条条小溪在喷溅,在奔流,都出自山腰以下,因此,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 黄山极高,雷雨都在山下,云气聚集从山中涌出,游荡一番又回到山中,都在山腰间飘荡,每每望见天都等山峰,白云生成一条长长曲飘带,却不能到达它的顶峰,过了一段时间,云气腾涌弥漫,合拢成一片,遮住下面的天空,山峰却矗立在白云之上。

铺展开来的云朵,放眼望去,就像天海一样波澜壮阔,忽然之间,又一下子散开,好比是受惊的野鸭和兔子,顷刻之间逃得无影无踪。黄山诸峰高高地耸立在云层之外,天空是那么辽阔高远,是因为云气无所依附。

从汤寺以上,山上都生长着笔直的松树和各种名贵的树木,如桧树、楩树、楠树等等,藤蔓罗络其上,芳草覆盖其下,清幽的树荫会集在一起。登上老人峰,就会看到悬崖峭壁上一棵棵奇形怪状的松树,背靠石壁,横空出世。

从这里往上走,没有哪一棵树不是松树,没有哪一棵松树不奇特:有树干细得像人的小腿,可是树根却盘旋曲折延伸几亩土地的;也有树根只有一丈长短,可是树枝茂盛修长遮蔽道路的;。

4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游黄山记清朝袁枚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

小题:C 小题:B 小题:C小题:“参考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小题:C 逼;接近,走近。小题:B 而:均为连词,表修饰关系。

人者;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气/代词,“……的人”;C则;连词,那么/连词,表转折,却;D、以:介词,用/连词,表目的,用来。小题: 体现了作者超凡朋俗的情怀”错误,与僧人的对答是体现了作者豁达、乐观、开朗的性情。

小题:“参考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文癸卯四月二日,我游览了白岳峰后,就在沐浴了黄山的温泉。

泉水甜美而清冽,在悬崖的下面。晚上在慈光寺住宿。

第二天早上,和尚告诉我说:“从这里开始,山路狭窄危险,连兜笼也容不下。你自己步行太辛苦,幸亏当地有背惯了游客的人,叫做‘海马’,可以雇佣。”

便领了五六个健壮的人来,人人手里拿着几丈布。我自觉好笑,难道瘦弱的老人又重新做了襁褓中的婴儿了吗? 开始时还想强撑着自己走,等到疲劳不堪时,就绑缚在“海马”的背上,这样一半自己走一半靠人背着攀登。

走到云巢路断了,只有踩着木梯子上去。只见万座山峰直刺苍穹,慈光寺已经落在锅底了。

当晚到达文殊院,住了下来。天下着雨,非常冷,正午还要穿着厚皮衣烤火取暖。

云气直扑进屋,像要把房子夺去,一会儿功夫,屋内一片云雾迷蒙,两人对面坐着仅能听到声音,云气散后,步行到立雪台,台上有棵古松,根生长在东面,树干倒向西面,树冠朝着南方,穿进山石中,又穿裂山石生长出来, 山石像是活的,似乎中间是空的,所以树干能藏身其中,而和山石合为一体。 又像是害怕天公而不敢向上生长,树干有十围粗,高度却不到二尺。

其他松树像这样的很多,无法一一加以描述。晚上,云气更加稀薄,周围的山峰像儿孙拜见长辈一样俯伏着。

第二天,从立雪台左侧转弯走下来,经过百步云梯,路又断了,忽然见一块石头像大鳌鱼,张着巨口,不得已只好走进鱼口中,穿过鱼腹从鱼背上出来,看到的又是一番天地。登上丹台,爬上光明顶,它和莲花、天都两座山峰,像鼎的三条腿一样高高地相互对峙,天风吹得人站立不住。

晚上到达狮林寺住宿。趁太阳未落,又登上始信峰。

始信峰有三座山峰,远看好像只有两座山峰相对耸立,近前看才见另一座山峰躲在它们身后。始信峰既高又险,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溪谷。

我站在山顶,脚趾都露出二分在悬崖外边。和尚担心,用手拉住我。

我笑着说:“掉下去也不要紧。”和尚问道:“为什么?”我说:“溪谷没有底,那么人掉下去也就没有底,飘飘荡荡谁知道飘到哪里去?即使有底,也要很久才能到,完全可以在一段时间内找到活的办法。”

和尚笑了起来。第二天,攀登大小清凉台,台下的峰峦像笔,像箭,像笋,像竹林,像刀枪剑戟,像船上的桅杆,又像天帝开玩笑把武器库中的武器仪仗全散落在地上,大约有吃一顿饭的功夫,像有一匹白绢飘过来缠绕着树木,僧人高兴告诉我说:“这就是云铺海。”

开始时朦朦胧胧,像熔化的白银,散开的棉团,过了很久浑然成了一片。 青山全都露出一点角尖,像一大盘白油脂中有很多笋尖竖立的样子,一会儿云气散去,只见万座山峰聚集耸立,又都恢复了原貌。

我坐在松顶,苦于太阳晒得厉害,忽然起了一片云彩为我遮蔽,才知道云彩也有高下的区别,不全是一模一样的。初九日,从天柱峰转道下来,过白沙矼,到达云谷,家里的佣人们用轿子迎接我,这次共计步行五十多里路,进山一共七天。

5 《游黄山》的原文译文

黄山游记钱谦益原文 :山之奇,以泉,以云,以松。

水之奇,莫奇于白龙潭;泉之奇,莫奇于汤泉,皆在山麓。桃源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白云溪东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溪,皆流注山足。

山空中,水实其腹,水之激射奔注,皆自腹以下,故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也。山极高则雷雨在下,云之聚而出,旅而归,皆在腰膂间。

每见天都诸峰,云生如带,不能至其冢。久之,滃然四合,云气蔽翳其下,而峰顶故在云外也。

铺海之云,弥望如海,忽焉迸散,如凫惊兔逝。山高出云外,天宇旷然,云无所附丽故也。

汤寺以上,山皆直松名材,桧、榧、楩、楠,藤络莎被,幽荫荟蔚。陟老人峰,悬崖多异,负石绝出。

过此以往,无树非松,无松不奇:有干大如胫而根蟠屈以亩计者,有根只寻丈而枝扶疏蔽道旁者,有循崖度壑因依如悬度者,有穿罅冗缝、崩迸如侧生者,有幢幢如羽葆者,有矫矫如蛟龙者,有卧而起、起而复卧者,有横而断、断而复横者。文殊院之左,云梯之背,山形下绝,皆有松踞之,倚倾还会,与人俯仰,此尤奇也。

始信峰之北崖,一松被南崖,援其枝以度,俗所谓接引松也。其西巨石屏立,一松高三尺许,广一亩,曲干撑石崖而出,自上穿下,石为中裂,纠结攫拏,所谓扰龙松也。

石笋工、炼丹台峰石特出,离立无支陇,无赘阜,一石一松,如首之有笄,如车之有盖,参差入云,遥望如荠,奇矣,诡矣,不可以名言矣。松无土,以石为土,其身与皮、干皆石也。

滋云雨,杀霜雪,勾乔元气,甲坼太古,殆亦金膏水、碧上药、灵草之属,非凡草木也。顾欲斫而取之,作盆盎近玩,不亦陋乎?度云梯而东,有长松夭矫,雷劈之仆地,横亘数十丈,鳞鬣偃蹇怒张,过者惜之。

余笑曰:“此造物者为此戏剧,逆而折之,使之更百千年,不知如何槎枒轮菌,蔚为奇观也。吴人卖花者,拣梅之老枝屈折之,约结之,献春则为瓶花之尤异者以相夸焉。

兹松也,其亦造物之折枝也与?”千年而后,必有征吾言而一笑者。译文 :黄山的奇特,因为那里的泉,因为那里的云,因为那里的松。

水奇,没有比白龙潭更奇的了;泉奇,没有比汤泉更奇的了,它们都环绕着黄山山麓。桃花源的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扣白云溪则向东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条小溪都流淌在山脚下。

山谷中空空荡荡,是水,填满了山的腹部,一条条小溪在喷溅,在奔流,都出自山腰以下,因此,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黄山极高,雷雨都在山下,云气聚集从山中涌出,游荡一番又回到山中,都在山腰间飘荡,每每望见天都等山峰,白云生成一条长长曲飘带,却不能到达它的顶峰,过了一段时间,云气腾涌弥漫,合拢成一片,遮住下面的天空,山峰却矗立在白云之上。

铺展开来的云朵,放眼望去,就像天海一样波澜壮阔,忽然之间,又一下子散开,好比是受惊的野鸭和兔子,顷刻之间逃得无影无踪。黄山诸峰高高地耸立在云层之外,天空是那么辽阔高远,是因为云气无所依附。

从汤寺以上,山上都生长着笔直的松树和各种名贵的树木,如桧树、楩树、楠树等等,藤蔓罗络其上,芳草覆盖其下,清幽的树荫会集在一起。登上老人峰,就会看到悬崖峭壁上一棵棵奇形怪状的松树,背靠石壁,横空出世。

从这里往上走,没有哪一棵树不是松树,没有哪一棵松树不奇特:有树干细得像人的小腿,可是树根却盘旋曲折延伸几亩土地的;也有树根只有一丈长短,可是树枝茂盛修长遮蔽道路的;有的沿着陡崖度过深谷将靠近两边的石壁,好像悬空度过的;也有穿过石头的缝隙,从石缝中伸出头来,好象从悬崖的一侧生长出来的;有高高竖起团团簇拥,好像羽毛制成的车伞的:也有昂首挺立英武不凡,好像一条游龙的;有横卧着又竖起、竖起后又横卧着的;也有连在一起又分开,分开后又连在一起的。文殊台的左侧,百步云梯的背面,山势几乎垂直向下,却都有松树蹲踞其上,它们歪歪斜斜地相互靠拢在一起,与游人低头抬头之间亲近嬉戏,这是最为奇特的。

始信峰北侧的高崖之上,有一棵松树覆盖住南边的山崖,可以攀着它的树枝渡到南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接引松。它的西边,巨石林立像一座屏风,有一棵松树,才不过三尺来高,枝叶铺展开来,却有一亩之广,虬曲的树干撑破石崖挺身而出,又从上往下穿过石头,巨石因此而裂为两半,枝干纠缠在一起,张牙舞爪,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扰龙松。

石笋矼和炼丹台,顶峰上巨石耸起,孤峰耸峙,没有支脉,也没有多余的山头,一块石头上一株松树,好比是头上有一支发笄,马车上有一把伞盖,参差错落,高耸入云,远远望去,则像一棵荠菜,真是奇特啊,诡怪啊,不能用语言来形容啊!黄山松下面没有土壤,就把石头当作土壤,如此一来,它们的树身、树皮、树干都像石头一样坚硬,受到云雾与雨水的滋润,又受到霜雪严寒的肃杀,吸收宇宙的原始之气而萌发,在遥远的古代破土而出,大概也就等同于金膏水、碧上药、灵草一类的名贵之物,不同于寻常草木了。可是有人却想将它们砍挖下来,当作盆景放在眼前赏玩,不是很浅薄吗?登上百步云梯往东走路边有一棵大松树,屈曲伸展,被雷电击中,倒伏在地上,绵延有数十丈,树皮松针好比龙鳞龙鬣,傲慢地张开。

6 跪求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译文

戊午年(公元1618年)九月初三,我从白岳榔梅庵出发,到了桃源桥。

从小桥右边下山,山坡非常陡,这就是从前通向黄山的路。走了七十里地,投宿在江边的一个村庄。

初四,走了十五里路,到了汤口。又走了五里,到了汤寺,在汤池里边沐浴。

拄着拐杖向着朱砂庵攀登。走了十里,上到了黄泥冈。

这时云雾里边的各个山峰,渐渐露出来,又渐渐的落到我的拐杖底下。拐进石门,越过陡峭的天都峰的威胁往下看,天都峰、莲花峰两座山峰,都有一半插入云霄,选一条路的分支往东攀登,那是从前我没有到过的地方,于是一直往上爬,几乎到达了天都峰的山坡。

又往北上,在石缝里攀行。山峰相对耸立,中间只有一条缝;山路在石头之间蜿蜒不断,又堵塞的地方就凿开它,陡峭的地方就凿出台阶,断裂的地方就用木头搭桥连通它们,高悬的地方就用梯子搭上。

往下俯视,陡峭的山谷非常阴森,枫树和松树交错混杂,五色缤纷,灿烂的好像画出来或绣出来的。因此感觉黄山是我一生见到的奇观,但是奇妙到这种地步,从前没有来过,这次游历真是又痛快又惭愧啊! 这是我的从人都害怕险阻停下了,我也停下没有继续上去;但是一路奇景,不觉的引诱我独自前往。

登上峰顶以后,有一座庙庵像翅膀一样伸出来,这是文殊院,也是我当年打算登上却没有登上的地方。左边是天都峰,右边是莲花峰,后边倚着玉屏风峰,两座山峰的秀丽景色,用手就能揽过来。

向四周看奇峰交错耸立,许多山谷纵横交错,真是黄山的绝美的地方!如果不是再来一次(前度已来过一次),怎么能知道这里如此奇妙?碰到了云游的和尚(法号澄源),非常兴奋。过了中午,我的从人恰好到了。

站在文殊院前,指点着两座山峰。院里的和尚说:“天都峰虽然近但是没有路,莲花峰可以登上但是路远。

今天只适合靠近天都峰而观赏,明日再登上莲花峰峰顶。”我不同意,决心去攀天都峰。

带着澄源和尚、下人又走下窄路。到达天都峰旁边,从流石曲折而上。

抓着草和荆棘,遇到石块就越过石块,遇到石崖就攀登石崖。每当到了手脚都没有地方放的地步,澄源和尚一定率先登上然后再垂头拉我们。

一想到往上爬尚且如此,往下走如何得了?最后就顾不上想这么多了。多次遇到险情,中遇到到了峰顶。

只有一块石头在山顶几十丈大,澄源和尚在旁边寻路,找到一个台阶,扶着我往上爬。所有的山峰都好像往下走,只有莲花峰和它相当。

这时浓雾一会起一会停,第一阵刚起来,就看不到对面的人。眺望莲花峰,大多都在雾里。

我独自爬天都峰,予到了前头,则雾就跑到后头;我到了右边,则雾跑到左边。这里的松树依然有弯曲、挺拔交错的;柏树虽然比手臂粗,都平贴在石头上、就像苔藓的样子。

山高风大,雾气来来去去也不定。往下看各山峰,一会出现绿色尖而高的山,一会隐没成银色的海洋。

再往山下看,日光闪耀,真是另一种景象。快到了傍晚,于是脚放在前边,手在后边扶着地,坐着往下走。

到了绝险的地方,澄源和尚就用手照应着我。过了仙境,到了山沟,天色很晚了。

又从那条窄路往上走,到了文殊院。 初五,天一亮,我们从天都峰的山沟中往北走下二里路,石壁耸然而立。

下面的莲花洞正好和前面石坑里的石笋对峙,一做山坞幽然坐落在那里。告别了澄源和尚,下山到了分叉的路的旁边,向莲花峰前进。

一路顺着陡峭的崖壁往西走,又向下再往上,刚要走下一百步长的云梯,发现有条路可仪直接通向莲花峰。但是路很陡几乎上不去,郑怀疑要往下走。

对面山峰的一个和尚高声喊:“这正是去莲花峰的路!”于是从石玻的侧面越过大石缝。路很窄而且陡峭,峰顶都是巨石耸立,中间空空的就像屋子。

从其中的台阶径直往上,台阶尽头转进山洞,曲折诡秘,就像空中的楼阁,忘记了这是险峻的靠近天的地方。走了一里见到一座茅庐,坐落在石缝中。

正犹豫是否开门,刚才呼喊的那个和尚到了,他法号凌虚,就是在这里建造茅庐的人,于是和他共同爬山顶。顶上有一块石头,有二丈高,和尚找出梯子来向上爬。

山顶豁然开阔,向四周眺望天空,天都峰也在下边了。大盖这座山峰坐落在黄山的中央,只有它比别的山峰高,四面岩壁耸立,遇到朝阳的照射放出晴朗的色彩,层层亮光,让人狂叫,想要跳舞。

过了很长时间,回到了茅庐,凌虚和尚熬粥款待我,我喝了一佛盂,于是下山。到了分叉的路的旁边,经过大悲顶,爬上天门。

过了三里地,到了炼丹台。沿着台嘴往下走,观看玉屏风、三海门等各山峰,都从深邃的山坞中耸立而出。

炼丹台有一个山冈下垂,没什么险峻的其实,只有俯视翠微峰的背面,山坞中峰峦交错,上下辉映,不看这里就体会不全眺望的奇异景色。回来的时候经过平天矼,走下后海,到了智空庵,有告别庵里的和尚。

走了三里,经过狮子林,走向石笋矼,到了去年登上的峰顶上。倚着松树坐下,俯视山坞里峰、石错杂,满眼都是如画的景色,才发现匡庐、石门,有的好像一个整体,有的缺少一面,不像这里宽广宏大丰富富丽!过了很长时间,向上攀登山崖,向下眺望山坞,隐隐觉得不对劲。

又走回山冈上尖峰的旁边,踩着流石,抓着棘草,沿着石坑往下,越下越。

  “四部”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

  如最著名的《四库全书》的收录书籍如下:

  四库全书的内容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经、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部44类66属。 

  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平望,地处吴江中心,京杭大运河、老运河、太浦河、頔塘河四河汇集,与虎丘塔、宝带桥、枫桥夜泊等构成苏州“运河十景”。

史书记载:隋唐以来,自南向北有塘路鼎分于葭苇之间,天光水色,一望皆平,故名平望。它历来是江浙沪水陆交通枢纽,唐时便在平望设驿,北宋即有大商巨舶往来,物阜民丰,历为兵家纷争之地,故而镇上古建筑屡遭战火重创,所剩寥寥,其知名度逊于吴江境内未经战乱的同里、黎里。

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在我老家人眼里,平望的地位远胜县府所在地松陵。一是老家人得了重病,大都到平望地区医院治疗。那年我弟弟阑尾炎变成腹膜炎,到平望医院治疗才捡回小命。二是当时火葬场设在平望,“到平望去”成了“死”的一个代名词,比如老烟枪回怼老婆:“哼,要我戒烟?到平望去了再说吧!”。因此人们讳言“到平望去”,非说不可时必在“去”字后面加上“看毛病”“买渔罾”“做客人”“有事情”等后缀。

从小到大,我曾无数次坐在汽车里从它旁边的318国道和227省道经过,却从未到镇上好好走走,于我而言,它是一支塘中的莲——远观而已。

丹桂飘香,秋光正好,好友相约去平望走走,欣然规往。

早上十点许,我俩坐上748公交,一小时后,来到南临莺脰湖的负有盛名的小九华寺。

我爹年轻时曾率领鸭子大军在莺脰湖上驰骋,他多次说起过小九华寺,我一直以为它不过是座小庙。孰料站在破土重建的寺前,却见寺内建筑错落有致,飞檐庙宇轩昂,金光佛塔高耸。据资料记载,小九华寺又名九华禅院,原名东岳庙,始建于1685年,奉祀地藏王菩萨。

我们瞻看了濒临莺脰湖的照壁、牌坊及汉白玉水上观音。然后进入山门,拜过天王殿前的弥勒菩萨后向里走,在大雄宝殿前礼拜了地藏王菩萨,续续向前,经地藏阁到寺的最北面,右转至万佛塔。据说晚上此塔灯光熠熠,已成夜色中平望的一个地标。膜拜了佛塔,朝南回至山门。虽不曾一一礼佛,但在香气氤氲的寺内缓缓走一圈,肃穆静幽的禅意随梵音悄然入心。

出小九华寺左拐后前行数步,便是南北向穿镇而过清水静流的古运河。在寺院的院墙与古运河之间是一条休闲步道,院墙因地制宜设计成文化碑廊,展示了平望史话史迹和屐痕及此的张籍、张志和、陆羽、颜真卿等先贤的史料。慢行览读,不由惊讶于平望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两百多米长的步道尽头即是闻名遐迩的安德桥。据说桥名由来有两种说法:

一说。原来此处过河全靠渡船,某日一进京赶考但身上只有三文钱的穷书生,再三恳求船工刁华行便,但是一向苛收渡钱的刁华促狭:“乘我的船最起码六文钱,三文钱只能乘一半。”说完果真掉转船头。无奈的书生一头跳入冰冷的河水……若干年后,穷书生成了巡按,他捐了一百银两,又经各方解囊,造了石桥,百姓为纪念巡按功德,遂以其名“安德”名桥。

另一说中的安德是一渡工,他见人们靠渡船过河有诸多不便,尤其是风雨天气险况重重,故请求县官造桥,谁知昏官置之不理。一天狂风大作,安德载着渡人将船撑到河心时,一个猛浪,船翻人落水。他临危不乱,将渡客救起,得知此人竟是微服出行的巡按后,恳请他嘱当地官府造桥。巡按即命县官造桥并斥责其不作为。县官后来借机捏造罪名,将安德发配充军,使安德受尽折磨客死他乡。后百姓便以“安德”作为桥名。

两个传说情节虽殊,但主题一致:施惠百姓的美德永垂不朽。

桥头资料显示,它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南宋庆元三年重建,明清两代多次修建,清同治十一年又重建。这重建复重建的史实,彰显着它在通运史上的重要作用。

南北走向的安德桥跨坐在古运河和頔塘交汇处,高可十米,全长50多米,桥面宽四米有余,单孔石拱倒映水中,形影相接,颇得景致。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时曾游平望,作《登平望桥下作》五言诗中有“望极与天平”之句,南宋诗人杨万里《过平望》一诗中有“乱港交穿市,高桥过得桅”,这足以证明安德桥的形制壮观。水乡吴江桥梁数千,而安德桥是境内桥梁之最!

拾级而上,登桥向南眺望,烟波浩渺的莺脰湖和香烟缭绕的小九华寺尽收眼底;转首北瞰,镇上鳞次栉比的粉墙黛瓦一览无遗。虽是多云天气,抬头无碧空可见,但微微秋风挟着缕缕桂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肺腑间纯净如洗,物我两忘。

过桥左转,走入司前巷。曾听说这条宽不足三米长仅百米的巷子,古时是平望镇上最繁华的一条街,更令人吃惊的是冯梦龙三言二拍中《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中的钱秀才就住在此巷之中。

但眼前的司前巷平实无奇,唯有巷口写有“司前巷”的拱门和屋檐下的一盏盏红灯笼预示着它的不凡过往。

向巷西走,一座三楼三底的石库门引起我们的注意,驻足细看,门框上贴着“司前街徐宅”的门牌,并标有“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点”几字。后从朋友处了解到,钱秀才旧址即在此处。上世纪40年代,中共青昆嘉中心原青东区中队长徐友基,化名李复生入住此宅,在平望开展地下工作,指导抗日武装斗争。原来这条看似平凡的小巷里竟隐藏着传奇色彩和红色记忆。

前行出巷右拐,一股油煎香气袅袅飘来,食欲马上激情高涨。前趋,小店名曰“徐家糕点”。那么此“徐家”与彼“徐家”是一家么?

且不探究。环顾店内,案几上摆放着一盒盒冰雪糕和麦芽饼,靠墙的货架上陈放着平望酱菜和辣油辣酱,这是我从小就知道的平望特产,但最吸引我俩的是店门口锅里煎着的海棠糕。十元三只,来一份。

店主是个三十五六的帅哥,蓄着短须,戴着眼镜,有几分文艺范。他告诉我们,他太公那时候就开始做糕点生意,隔壁的友间食铺也是他家的。本已到饭点,又出于对“徐家”的好奇,加之我俩出游的宗旨本是逛吃。于是进店入坐,两人各要了一碗“爱马仕”粉丝煲,这是他家的招牌吃食。曾吃过苏州裕兴记的爱马仕面——三虾面,虾籽虾黄虾仁做浇头,用苏州话来讲“真格眉毛都要鲜掉的”。这“爱马仕”粉丝褒的味道果然也不一般,虾仁、牛肉、香肠、白菜、青菜、菌菇、鹌鹑蛋、油面筋……配料丰富,洒以少许胡椒粉,鲜香醇浓,一碗下肚,享用美食的愉悦感满足感像春水一样涨起来。

与店主的闲聊中得知,此“徐家”与彼“徐家”五百年前是一家。

从“徐家糕点”出来,俩人虽已饱腹,仍想去传说中的平望美食街——北大街走走。沿南大街向北来到北大街,不知是时已过午,还是这条街也成了空巢老人,石板铺就的街面上恰似李清照的《声声慢》。

几年前亲戚告诉我:平望北大街上有一家网红面店,主打浇头只是现炒肉丝和鳝丝,只有干挑面,店内只放两张桌子,最多只能坐16人,营业时间只在早晨,这一组“只”字排比句,听得我口水直往肚里咽,但此行之前亲戚告诉我这家面店关了,原因不明!我们寻寻觅觅,果然不见其影。

想起某年高考前,一位家在平望的同事到北大街来订制红糖方糕分发给学生,我们尝后一致认为这糕软糯香甜,于是纷纷托她代为订制,然后每人一块地发给学生吃,一则讨“糕(高)”的好口彩,二则让学生在嘻嘻哈哈吃“糕(高)”的氛围中缓解紧张心理。之后,这几乎成了我校的一个惯例,一种高考文化。

我想试试能不能找到这家店。脚步停在凤美糕团店前,一对两鬓斑白的夫妻正在包着或青或白的团子,团子馅料十足个头很大,土灶上升腾着热气。

我问:“你们不做红糖方糕吗?”

“做呀。”

“是不是有学校到你们店里来定过红糖方糕?”

“定货的人家很多,学校倒是没有来过。”老板娘凤美的财商不低,她马上说,“等等,我给你张名片,你以后需要定糕可以打电话来。”

我接过名片,告别她后继续往北走,见一家“查氏糕团店”,店内一50开外的男子正在收拾器具。

我问:“老板,还有糕卖吗?”

“老早卖完了。”

“你只做一上午生意吗?”

“是的,忙了一上午,下午白相啦。”

继续和他聊,才知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凌晨起来到店铺,碾米、揉粉、捏制、上屉……原来平望人做生意并不像我看到的那么闲散自得。他说他家的糕点相当一部分销路靠定制,而我们发给学生的“糕(高)”正是从他这里定制的,央视“远方的家”节目曾采访过他——他的店早就成了一家网红店了。

继续往北右拐来到安民桥。东西走向的安民桥,俗称北渡桥,又名北大桥。它拱形单孔,桥形与安德桥相似。安民、安德是不是“哥俩”?表示怀疑。度娘说: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僧圆真初建,崇祯二年(1629年)里人钮明达、孙谏臣重建,原来安德长于安民近800岁,哈哈,恐怕只有彭祖才能亲历两桥建成。

从北大街出来,绕至南前街。巷口的一面墙上贴着大片砖雕,上书“南前街”三个大字及范成大的《过平望》、颜真卿的《登平望桥下作》。

范成大的这首诗,我高中时在恩师编的《太湖诗词选》中读到过:

诗中流露着作者的羁旅之愁,但不难看出当年平望的富庶与乡民们诗画般的悠然生活。生于苏州石湖的南宋名臣范成大,在曲折从政的生涯中,他的行船必定无数次从这片水系上欸乃而过。

我又想起了姜虁,他从湖州去看望退隐石湖的范成大时,一定也走了这条水路。当他带着友人相赠的歌伎在“小红低唱我吹箫”的回程中,必也是从这里回湖州的。

这条古运河里究竟响起过多少古代名人的吱呀橹声?恐怕只有时空知道了。

南前街向南,远远望见一段四五米高散发着古意的青砖老城墙。近前才知,这便是城隍庙,据说原为纪念李世民第十四子李明而建。沿墙而走出巷口,又回到安德桥边。

这时我俩想一探城隍庙内景,便走进面向頔塘的大门。入内,发现此中别有洞天——曾经的老粮仓现已被打造成"京杭大集"的展览空间,呈现着平望文化 、江南文化 、运河文化⋯⋯

我俩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奇地流连在展厅之中,老式邮筒、青灰色人造革旅行包、蜜蜂牌缝纫机、红双喜乒乓球、红灯牌收音机、粮囤、船舵、草包⋯⋯一件件老物什,让沉淀在记忆河床里的孩提时代的事一一泛起⋯⋯

走出京杭大集,过安德桥,原路返至小九华寺前,我们打算再到莺湖公园走一圈。

沿莺脰湖路西行,遥见湖中一小岛,古称平波台。其西其北各有跨度数十米的联孔桥与岸地相通。其北与莺脰湖路相接的那座名"望波"。在桥上极目而眺,平波台尽收眼底,难怪古人有“湖光十里碧粼粼,蟹舍渔庄自在身,细雨斜风归亦好,平波台上问仙人”的吟咏。岛上建有四星标准的新世纪大酒店,倘或入住其中,朝看莺湖日出,晚赏莺湖夜月,别有意趣。

继续向西走百余米,便是通向莺湖公园的揽胜桥,它与另两桥构成"铁三角"。立于桥上放眼,唯遗憾诗情如湖水汤汤,而诗才只让我望洋兴叹。还是借用清人钮应斗的诗吧:“积水明于镜,中流峙此台,云从湖岸落,浪涌寺门回,柳外千帆去,沙边一鸟来,昔日题咏处,古壁满莓苔。”

过揽胜桥,向浓阴深处走去,百步便到莺湖公园。它北濒頔塘,南邻开发区,西临227省道,向东隔水而望平波台和望波桥。宋人孙锐有《頔塘柳影》诗:“日出烟销春画迟,柳条无力万丝垂,韶光新染鹅**,偏爱东风款款吹。” 写的就是园址一带的春景。游走在园中,果见随处杨柳依依。想来大约中秋之夜或阳春三月游园最合时,而公园里那一池秋荷又让我觉得这是夏日赏荷佳处。春有柳、夏有荷、秋有月,那么冬呢?或许也可以来个湖心亭看雪吧。

游至三点半,两人决定打道回府。

平望不大,我俩感觉已经踏遍小镇,但后来读罢几篇有关平望的美文后方知,原来我们只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已。

有人说:“平望是一部读不完的古籍。”看来值得再读!子曰:“温故而知新。”

史书古代史书指古籍中专门记载历史的书。史书的种类我国的史书卷帙浩繁,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下列五种。正史: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如司马迁的《史记》)外,大部正史是由官修的。杂史:只记载一事之始末,一时之见闻或一家之私记,是带有掌故性的史书。别史:主要指编年体、纪传体之外,杂记历代或一代史,实的史书;有时与杂史难以区分。野史:有别于官撰正史的私家编写的史书。稗史:通常指记载闾巷风俗,民间琐事及旧闻之类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类钞》,近代人徐珂的《清稗类钞》。有时也用来泛指“野史”。史书的体例纪传体:纪传体史书创始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它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用“本纪”叙述帝王;用“世家”记叙王侯封国和特殊人物;用“表”统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用“书”或“志”记载典章制度;用“列传”记人物、民族及外国。历代修正史都以此为典范。又如《汉书》。编年体:编年体史书按年、月、日顺序编写,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如《左传》、《资治通鉴》等都属于这一类。纪事本末体: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这种体裁的特点是以历史事件为纲,重要史事分别列目,独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顺序编写。通史:连贯地记叙各个时代的史实的史书称为通史,如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也可称为通史。因为他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历时三千多年的史实。断代史:记载一朝一代历史的史书称为断代史,创始于东汉班固的《汉书》。《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其余都属断代史。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三国志》。 另外,还有记载各种专门学科历史的史书称专史,如经济史、思想史、文学史等。古代史书的体裁本纪,是按年月顺序编写的帝王简史,以记载帝王的言行为中心,兼述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重大事件。表,是用表格的形式,谱写人物和事件。书,是有关各种典章制度以及某些自然与社会现象的专编。世家,用来记载王侯封国以及历史上重要人物的活动。列传,主要是人物传记。 来源: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