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出自?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出自?,第1张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与哲学术语无关

现有关资料普遍都将《周易·系辞上》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提出来单独翻译,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认为法则是无形的,称为形而上;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称为形而下。

解读古文最忌断章取义,这句系词是《系词上》最后一大段文章中的一句,并且前面有“是故”二字,一看就是与上文成因果关系,前因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后果是“圣人立象以尽意,”进一步才是“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实际这里的“形”古通“型”。既“模型;楷模;典型”;

“上”亦非上下之上,乃是“崇尚,提倡”之意; 

“道”古文中亦作“导”。是“引导”之意;

“下”亦非上下之下,乃为“发表,宣告”之意;

“器”是“器重,重视”之意。(详见注释。)

连起来大意是说:由于一种专著不可能将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全部记载下来,因此作者决定用典型去阐述他所要表达的内容,所以典型能受到崇尚是因为这些典型能起到引导作用,典型能在《经》文中发表是因为对这些典型重视。

由此可以看出:《易经·系词上》中的“形而上、形而下”与现代的哲学术语根本没有半点关系。

现将这段系词简要翻译如下:

原文子曰:“书⑴不尽⑵言⑶,言不尽意⑷。”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⑸象⑹以⑺尽⑻意,设⑼卦⑽以尽情⑾伪⑿,系辞焉以尽其言。……是故形⒀而⒁上⒂者谓⒃之⒄道⒅,形而下⒆者谓之器⒇,……。

译文老师说:“某一种专著不可能将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全部记载下来,因此记载下来的也不可能是作者所要表达的全部内容。”既然如此编纂《易经》的圣人所要表达的内容难道就不能够完全看到了吗?老师说:“编纂《易经》的圣人决定用典型去最大限度地阐述他所要表达的内容,创立了占测用的一套预定符号用来最大限度地体现事情的来龙去脉变化,与占测符号联缀在一起的文辞用来最大限度地展现他的主张。……所以典型能受到崇尚是因为这些典型能起到引导作用,典型能在《经》文中发表是因为对这些典型重视。……。

注释:⑴“书”特指某一种专著,如占兆书、历书等。《尚书·金縢》:“乃卜三龟,一习吉。启籥见书,乃并是吉。”

⑵“尽”统括某个范围的全部,相当于“都”。《尚书·盘庚上》:“重我民,无尽刘。”

⑶“言”记载。《左传·隐公元年》:“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

⑷“意”《》意思,文字、言行等所表达的内容。《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红楼梦》第二回:“子兴道:'依你说,“成则公侯败则贼”了?’雨村道:'正是这意。’”

⑸“立”确定;决定。《后汉书·郎顗传》:“恭陵火灾,主名未立。”

⑹“象”典型。《易经·系词上》:“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形:通“型”。模型;楷模;典型。)

⑺“以”连词。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去”“用来”“目的在于”等。《韩非子·五蠹》:“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⑻“尽”力求达到最大限度。《礼记·曲礼上》:“虚坐尽后,食坐尽前。”

⑼“设”创立,建立,开创。《公羊传·桓公十一年》:“权之所设。”注:“设,施也。”

⑽“卦”占测用的一套预定符号。《说文》卦,筮也。按,所以筮也。

⑾“情”实情,情况(指事情的来龙去脉)。《史记·高祖本纪》:“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⑿“伪”通“讹”。改变;变化。《楚辞·刘向〈九叹·怨思〉》:“若青蝇之伪质兮, 晋骊姬之反情。”

⒀“形”《汉语大字典》通“型”。模型;楷模;典型。《汉书·王莽传上》:“仪形虞、周之盛。” 《潜夫论·德化》:“仪形文王,万邦作孚。”型:楷模;典型。《诗经·大雅·荡》:“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

⒁“而”能,能够。《尚书·周书·吕刑》:“狱成而孚,输而孚。”

⒂“上”崇尚,提倡。《诗经·魏风·陟岵》:“上慎旃哉!”《史记·秦始皇本纪》:“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⒃“谓”通“为”。因为。《列子》:“亦不以众人之观易其情貌,亦不谓众人之不观不易其情貌。”

⒄“之”指示代词。相当于:此,这,这个,这样的,这种。《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⒅“道”后作“导”。引导。《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⒆“下”发表,宣告。《战国策·齐策》:“令初下。”例:下命令;下指示。

⒇“器”重视。《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器之。”《后汉书》:“朝廷器之。”

卒年为兴平三年(公元195年)

介绍

曹腾字季兴,东汉时期沛国谯人(今亳州市谯城区),安帝时入宫,陪侍太子读书。顺帝时,为小黄门,迁中常侍。因参与定策迎立桓帝有功,被封为费亭侯,不久出任长乐太仆,迁大长秋,用事宫廷长达30多年。他生前将亳州城南大片土地划为其宗族墓地,大规模的修筑自己的坟墓。死后,养子曹嵩嗣为侯。

史书记载,汉质帝临死前,朝廷官员分成两派。一派由李固领导,拥立清河王为帝;另一派由外戚梁冀领导,拥立了刘志登位。正当两派开会争议时,曹腾看准成素和机会,亲访梁冀,表示支持刘志为帝。他又指出,清河王为人严明,如果他真的为帝,恐怕难保平安,但立刘志,则可以长保富贵。梁冀在曹腾的鼓励下,竭尽全力,拥立刘志为桓帝。李固等人失败了,当然被捕下狱而死,而论功行赏,梁冀和曹腾便获升职,雄霸朝政。

因参与定策迎立汉桓帝有功,被封为费亭侯,不久出任长乐太仆,迁大长秋,用事宫廷长达30多年。他生前将亳州城南大片土地划为其宗族墓地,大规模的修筑自己的坟墓。死后,养子曹嵩嗣为侯,曹嵩即曹操之父。 曹丕称帝后,追尊曹腾为高皇帝。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家中的第四个儿子,字季兴。历事汉安帝、汉顺帝、汉桓帝、汉灵帝四个皇帝。他最初得到皇帝的青睐,是因为陪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汉顺帝读书。从黄门从官迁为小黄门,又迁中常侍。在省内(即宫内)供事三十多年,一直小心谨慎,其家族也从不在家乡横行霸道。而且曹腾又经常向皇帝推荐一些名士,如陈留虞放、边韶、南阳延固、张温、弘农张奂、颍川堂溪典等。当时有个蜀郡太守让上计吏(每年去中央汇报地方工作的吏员)顺便送些礼物给曹腾,结果被益州刺史种暠查出。种暠上奏罢免太守,并弹劾曹腾,请下廷尉案罪。皇却说帝:“书是从外面来的,不是曹腾的过错。”于是将奏折留中不发(即不处理)。结果曹腾丝毫不介意此事,常常在皇帝面前称赞种暠是有才能的官员。后来种暠当上司徒,还感慨说:“我能当上司徒,都是曹常侍的帮助啊!”曹腾约束家族为恶和亲近士大夫,引起当时各界对曹腾的普遍赞誉。在他死后,他的养子曹嵩还在朝廷当大司农,甚至用钱买了个太尉当。

但是不要因为认为曹腾就是一个好人。汉顺帝死后,刚刚满两岁的幼子汉冲帝在继位一年以后又夭折。当时大臣们都认为应该立一位年长有德的宗室当皇帝,都属意于清河王刘蒜,外戚大将军梁冀为了继续掌权,却立了八岁的勃海孝王的儿子刘缵当皇帝,即汉质帝。但这位小皇帝也很聪明,在朝会时指着梁冀对群臣说:“此跋扈将军也。”惶恐的梁冀又毒死了这位即位才一年多的小皇帝。这时大臣们强烈要求立清河王刘蒜,梁冀本来打算立自己的妹夫蠡吾侯刘志,但见群情激昂,也没了主意,不知道怎么拒绝。

清河王刘蒜“为人严重,动止有度,朝臣太尉李固等莫不归心焉。”但是曹腾曾经拜见刘蒜,刘蒜并不以礼相待,引起了曹腾的仇视。曹腾连夜赶往梁冀家中进行劝说,对他说:“将军累世有椒房之亲,秉摄万机,宾客纵横,多有过差。清河王严明,若果立,则将军受祸不久矣。不如立蠡吾侯,富贵可长保也。”梁冀采纳他的建议,强行立蠡吾侯刘志为帝,既汉桓帝。曹腾以此功劳,迁为大长秋,达到宦官官位的极点,并且被封为费亭侯。

考古学家在罗布泊进行科学探究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文书古籍。这些古籍中曾记载着一些私人书信、医书等等。但是这些考古学家却并没有把这个书籍中的内容向外公布,因为上面也涉及到了一些神秘的信息,并且不少学者也对这种信息有争议。

要知道在罗布泊最有名的就是楼兰古城。楼兰古城在公元前630年的时候就突然之间消失了,在人们的印象中它是非常神秘的古城。在上个世纪探险家发现了他的遗址之后,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他产生了探索的兴趣。在此之前,中国的考古学家也专门感到了罗布泊进行科学探究。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文书古籍,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个人书信,也有医书等等。虽然当时发现的这些古籍与平常所见到的竹简并没有太多的差别,但是里面所记载的内容却要比其他的竹简多得多。除此之外,还涉及到了一些神秘的信息。

在考古学家进行查看的过程中,发现了永康三的字样。要知道现如今这些学者一直对这个有非常大的争议。有人认为这个名号根本就是不存在,是别人虚构的。还有人认为其实这个名号是当时君主篡改的。至于当时这个名号是否真实存在,现如今也没有学者能给出一个准确的说法。

因为这部古书中记载的内容并没有其他古书中也有相同的记载,所以专家也没有把握判断古书记载的真实性。由于没有一个有利的证据进行佐证,并且上面记录的内容也非常的深奥,所以专家根本就不敢把其中的内容向外界宣布出来。当然除此之外,考古学家还在楼兰遗址中发现了非常多的文物。这些文物也可以帮助考古学家更加深入的研究楼兰历史。

为什么玫瑰的汉字名称是玉(王)旁,而不是像其他植物花卉那样以草字头或木旁的汉字来命名,像蔷薇、芦荟、茉莉、栀子、桂花、杜鹃等?当然也有很多不从草木旁的花草树木,比如水仙、月季、牡丹等,但是从玉(王)旁的植物名称真的不多见。而玫、瑰二字本应是形容美玉的词汇,为什么会用来取名花卉呢?这其中是否有何说法?

玫瑰控表示这个问题目前尚无定论。诸多来源说法不一,最可信的应是出于植物的形象演化+名称谐音。

关于「玫瑰」二字的解释,最早可见于东汉的《说文解字》:

玫,石之美者,瑰,珠圆好者。

在此之前,西汉的司马相如已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到玫瑰。如《上林赋》:

玫瑰碧琳,珊瑚丛生。

又如《子虚赋》:

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珉琨珸,瑊玏玄厉,礝石武夫。

对此的解释,一般也都认为“玫瑰”为美玉,且很可能是赤色 / 红色的美玉。

很多人由此推论,早期的“玫瑰”二字其实确指玉石,和植物并无关系。但事实好像不是这样。可参见成书于东晋年间的《西京杂记》:

乐游苑中有自生玫瑰树。树下有苜蓿。

西京,即西汉首都,长安。自生,应指自然生长。既然和苜蓿相提并论,可见这里的玫瑰,当是植物无疑。

即使是作者笔误,将其他花木误指为玫瑰,至少也能说明,东晋年间,“玫瑰”已经不光是表示玉石的词语,同时也已经具备植物的意义了。

但很神奇的是,与之差不多同时期的花木书籍《魏王花木志》,却未见关于“玫瑰”的记载。所以《西京杂记》的这一句话,也显得很玄乎。

到了唐朝,“玫瑰”已经公认是植物的名称了(但作为玉石之名也并未取消)。

唐·唐彦谦《玫瑰》

麝炷腾清燎,鲛纱覆绿蒙;

宫妆临晓日,锦霞落东风。

无力春烟里,多愁暮雨中;

不知何事意,深浅两般红。

至此,关于“玫瑰”作为植物名的释义仍然十分缺乏。直到两宋、明清时期,花木文化开始大力发展,专业人士开始编撰植物名录,这时才开始对玫瑰之名有所诠释。但众说纷纭,仍然没有定论。

大概就是这样:迷人的色彩和芳香令人珍重,以美玉相比,丝毫不逊色。但促成这一联想的,是什么必然因素,发生于什么时期,就实在是扑朔迷离,无从考证了。

再说两个网络流传甚广,但不甚靠谱的版本:

1、玫瑰果实鲜红饱满,令人想起红色玉石。

翻遍能找到的几乎所有花木古籍,重视、吹捧的几乎都是玫瑰的色与香,几乎没有谁提到过玫瑰的果实。可见古人关注的点并不在于此。

2、由玫瑰花可以提取芳香精油,名为“玫瑰油”。国人第一次见到国外传入的红色“玫瑰油”,觉得与名为“玫瑰”的红色玉石非常相像,故名。

这个纯属牵强附会的好事之说。玫瑰乃中国原产,所提炼的精油也绝非红色。

《陈情令》最近正在热播,如今的剧情到了最虐的一段,夷陵老祖回归,忘羡吵架。不少粉丝们看完纷纷喊到:心绞痛,什么时候播到十六年后!按照阿令这个速度,估计还得再虐粉一周。下周的剧情更加虐,小编这里就不剧透啦。大家看的时候记得备好纸巾哦。以后的剧情我们就不提了,来看看在开头的时候《陈情令》埋下的一段伏笔吧!

在陈情令的开头,是已经魂飞魄散十六年的夷陵老祖魏无羡的回归,看过原著的小伙伴都知道,魏无羡被仙门百家逼到心灰意冷,死后是灰飞烟灭,一点点魂魄都不曾遗落在世间。蓝忘机苦苦问灵十三年,却是半点音讯都听不到。

后来金家的私生子莫玄羽为了报仇,使用献舍之术将魏无羡换了回来。献舍就是自愿把自己的身体献给一个已经离去的人,这种方法可以强行唤回已经灰飞烟灭的魂魄。也就是说,原著里十六年后的魏无羡和十六年前的魏无羡不是同一具身体,所以蓝忘机在认出魏无羡后才会说:虽面生,但无妨。

但是在《陈情令》的开头中,有一个和魏无羡穿着同样衣服的人站在魏无羡面前对他说:我好不容易救活你,你不要忘了给我报仇。可以推断,这个人一定就是莫玄羽了,而莫玄羽这时候说的是"救活"而不是献舍,说明此时的魏无羡和十六年前的魏无羡不但魂魄是同一人,身体也是同一人。电视剧版在这里做出了改编,不少原著粉表示这个改编做的很好。毕竟魏无羡的原面貌也是上了世家公子排行榜的,十六年前后魏无羡突然换了一个身体,让大家看着总觉得心里不舒服。

正是因为这个改编,所以剧版魏无羡开头才一直戴着面具。莫玄羽在十三岁就去了兰陵金氏,回来后就一直戴着面具,疯疯癫癫地独自待着,几乎没有人知道他长得什么样。之后魏无羡害怕别人认出他来,所以也一直戴着面具。至于金凌,蓝思追这些晚辈,只有很小的时候才见过魏无羡,所以长大后也根本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在他们面前,魏无羡也不必戴着面具掩饰身份。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最近限古令比较严格,架空时代的剧中不能播"重生"等相关内容。所以在剧中"献舍术"才被改成了"舍身咒"。对于这个改编,有的人比较称赞,但有的人依旧心存疑虑。十六年前,江澄被化丹手温逐流划去金丹,从此沦为废人。魏无羡为了挽救江澄,给他活下去的希望,翻遍了所有古籍,然后请温氏医师温情为自己剖丹,将自己宝贵的金丹给了兄弟江澄。

如果魏无羡在十六年后被救活醒来的话,他依旧只能练习陈情,没办法像仙门子弟那样再修剑道了。对于喜爱魏无羡的粉丝们来说,这是非常残酷的,毕竟曾经的魏无羡可是世家公子榜榜首,武力值和蓝忘机不相上下。

但是作为一部修仙类的电视剧来说,播出已经不容易,为了过审一些适度的改编也是能被接受的。而且,《陈情令》已经播出的二十集中,可以说是基本上忠于原著,主线脉络非常清晰,时间轴也不像书中那样零散,对于刚入坑的粉丝也比较友好。该剧主要是剧情向的,到了后期会越来越主线会越来越精彩,一些线索比如鬼手、大梵山的仙女石像也都在十六年前埋下了伏笔,这一点是书中所没有的。《陈情令》的编剧非常厉害,情节环环相扣,剧情丝毫不拖沓,还原了原著的精髓,无论是看没看过原著的小伙伴,入股这部剧绝对不亏!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你好,古书有几种方法:

1古书修补法:将残破古籍直接拿到古籍修复中心(省市图书馆都有付费修复服务、或者去书藏网w

w

w

s

h

u

c

w

c

o

m

。问问),这种修补法是将残破古籍托裱成“金镶玉”就是整页用特制纸张裱起来,一页页都这样再装订成册,就可以翻阅了。

2直接影印古书。图方便可以直接用复印机复印,使用复印件就行。

3古籍脱酸法,就是用特制技术将发脆古籍进行脱酸处理,使纸张变软。但是这种需要有一定量,古书较多可以找机构处理,少的话一个不划算、再一个别人也可能不会答应。

以上资料来自

书藏网

(百度下

书藏网)

嫦娥奔月故事的出现,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不见于先秦的任何古文献!

意思是说:《淮南子》之前没有“奔月说”?

应该是这样!

事实是:

孔子及其儒家后辈的确没有过记录。

是不是他们遵照孔子的教导:“不语怪、力、乱、神”?

可是,法家、阴阳家、其他学派,也没有过记录过。

就连最喜欢讲古灵精怪故事的庄子,也只字未提到呢!

先秦古籍没有记载嫦娥奔月!

为什么诸子百家没有一个人提到过嫦娥奔月事件呢?

最早的时候,这个疑问天下无人能解,大约悬疑了几千年。

因为要得出这样的结论,可得翻遍西汉以前的古文献,还得翻遍西汉之后的史料。

中国人这方面的功夫下得颇深,且真有人翻遍了,结论是2个字:没有

结论复杂点表述是:嫦娥奔月在古籍之中,貌似首次出现在《淮南子》之中!

《淮南子》是在西汉成书。西汉离战国较近,而战国流传下来的古籍最为丰富,里面却根本就找不到相应的文献来呼应。所以,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刘安等人编造的故事。或者换句话说,在流传下来的先秦文献之中,原本并没有嫦娥奔月的记载,到了西汉,忽然就从《淮南子》里冒出来了一个“嫦娥奔月”。

九人雕塑:刘安与八位作者:苏飞、李尚、左吴、田由、吉被、毛被、伍被、晋昌

那么说来,是《淮南子》开创先河,首次记录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后来的高诱,给淮南子作注,他的注可能参考了张衡的《灵宪》。是《灵宪》最先确立了嫦娥奔月故事中嫦娥和羿的夫妻关系。高诱的注和张衡的《灵宪》,成书皆在西汉之后的东汉。

中国古籍浩如烟海,难道,真的就没有别的古籍有相关记录么?

如果不翻遍中国历史上的古籍,肯定是不敢说这个话的。

估计是到了清朝,知识分子被禁锢,将精力转移到了故纸堆。

于是,终于有了经过“翻遍”后的答案,回答只一个字:

而且,不是一部,是有两部。

有2部古籍,记录了嫦娥奔月的事迹?

是的

当然,要把话先说清楚——在《淮南子》之后,提到嫦娥奔月事件的古籍多得很,或者换句话说,从西汉到清朝的书籍虽然都可以称为古籍,可是对于这个时间段的古籍,它们提到的嫦娥奔月,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九点八的都是依据的《淮南子》而来的。

淮南子书籍

但是,从中发现两部书,它们的成书虽然晚于西汉,也就是晚于《淮南子》,但其引书却早于西汉,早于《淮南子》。

这话有点儿别扭,什么“成书”,什么“引书”的?

对此,我们得说慢一点儿,说具体一点——

我国两晋之后的南北朝期间,南朝有一个“梁朝”(公元502-557年),梁朝开国皇帝是梁武帝萧衍,他的长子名字叫萧统(公元501~531年),字德施,在梁的天监元年(公元502年)立为皇太子,但是,还没有即位就英年早逝了,谥号昭明。就是这位死时才30岁的皇太子,却成就了中国文化的一件大事,他主持编撰了一部书《文选》,后人也有称《昭明文选》的。全书编选了先秦至梁的各体文章,分为三十八类,共七百余首。在现代中国如今挂有一个响亮的头衔——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

《文选》

这部《文选》的成书年代,显然比西汉《淮南子》晚了近500年。

在《文选》里面的〈祭颜光禄文〉注所引言:“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这里面具体提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但是,它并不是引自《淮南子》,而是引自比《淮南子》早的另一部真正的远古的古籍。

这就是说,《文选》虽然成书晚于《淮南子》;但是,它所引用来说明嫦娥奔月事件的史料,并不是来自《淮南子》,而是一部要早于《淮南子》的其他古籍。

换句话说,梁朝《文选》的作者,阅读到的嫦娥奔月故事,不是来源于《淮南子》,而是来源于别的古籍。作者写下的嫦娥奔月故事,所依据的亦是别的古籍。

无独有偶,还有一部中国历史名著,有同样的情况——

学文科的人都知道,中国文学创作和批评的经典之作是《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书籍

这部书的作者叫做刘勰,其生存的年代跟前面说到得萧统差不多,在齐梁之际,也就是公元5~6世纪的南北朝。该书所写比《文选》明确,直接就写道:“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嫦娥奔月。”

这个时代的人,已经觉得嫦娥奔月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称其为“迂怪”。

重点不在这儿,而是作者对于其资料来源,明确的说了,摘取自一部更早的远古的古籍,而不是西汉的《淮南子》。

根据《文选》和《文心雕龙》中透露的信息,嫦娥奔月的故事,最早的出现,不是在西汉的《淮南子》,而是在更远的远古时代。但是,后人能够翻阅到的古籍,除了《淮南子》之外,没有别的古籍记录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同时,从先秦著作之中,也没有发现《文选》和《文心雕龙》提到的那部古籍。

于是,开始争论。有人说这部古籍存在,有人说不存在。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

争论

这部古籍叫什么名字呢?

两个字:《归藏》

在《文选》里面的〈祭颜光禄文〉注所引言:“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文选》虽然成书晚于《淮南子》,但它引用来说明嫦娥奔月事件的史料,却是早于《淮南子》的。它说的嫦娥奔月,引自一部叫做《归藏》的古老典籍。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明确的说,嫦娥奔月的史料引用于《归藏》。

有先秦史料记载,春秋时孔子所得的《坤乾》卦书(见《礼记》有孔子曰:“吾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徵也,吾得坤乾焉。”),有研究者认为“归藏”是“坤乾”的音转,所以前者(《周礼》所称的《归藏》)很可能是后者(《坤乾》)的祖本。

意思是说:《归藏》又名《坤乾》,它是很古老的……

限于史料,后人们只能够从《文心雕龙》和《文选》注中,发现嫦娥奔月的记载,并不只是出于西汉的《淮南子》,应该要早得多。可是,这只能够说明《归藏》的亡佚时间可能很早,早于战国,或者早于春秋时代。

那么,它应该是一部非常古老的书。

这部古老的书,它在哪儿有呢?

在好长的历史时段中,这是一个古老的悬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