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确切史料证实明初有叫“达玄” 的高僧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2收藏

有确切史料证实明初有叫“达玄” 的高僧吗?,第1张

泉州海交馆研究人员刘志成的最新发现——他从台湾学者陈水源所著《杰出航海家郑和》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郑和下西洋》两本著作中发现: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

这一说法在泉州文史界引起了极大争议。此间不少专家认为,此说纯属故作惊人之语,与史不可信。但也有不少人持将信将疑的态度:“没有记载,怎能一概否定?”

“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之说,到底有几分可信,请看跟踪报道。

发现纯属偶然向记者报料的泉州海交馆研究人员刘志成最初是怎么知道这个情况的呢?

原来,今年初,台湾学者一行来泉州考察古窑址,其中一位学者是刘的朋友,他在来之前和刘通了电话。刘说:“当时,我正在准备郑和研讨会的论文资料,就顺便问问,台湾有没有有关郑和研究的书籍。”

不久,台湾的那位学者就为刘带来了陈水源写的《杰出航海家郑和》一书。

“没有想到,收获很大。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过和尚一说,简直就是一个全新的说法!”刘表示,当时他就打算把此观点提交到郑和研讨会上。

随后,他又翻看了其他资料,在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郑和下西洋》一书中,再次发现相同说法。“这本书是2003年我在泉州晓风书屋买的,当时好几家书店有售,现华侨历史博物馆资料室有收藏。”刘说。

出处扑朔迷离“出处很含糊!”“此书的作者在学界有权威性吗?”……专家、学者纷纷质疑此说的出处。

据台湾学者陈水源书中介绍,有关建文帝的记载,他是从一美国学者处获悉的,而这位美国学者则是从日本书籍《大航海》中获得的。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的《郑和下西洋》则没有标明出处。遗憾的是,目前在泉州,没有人表示看过日本书籍《大航海》。李玉昆在泉州海交馆藏书中仅找到日本另一位学者井泽实的《大航海夜话》。

“不过,确有此书。”李玉昆表示,他曾在一论文上看过有作者引用《大航海》一书的观点。

那么,从中引出相关观点的两位作者又是何许人也?记者查出,陈水源是台湾彰化人,管理硕士,农学博士,兼任大学讲师、副教授。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的资料则暂时没有找到任何记载。

泉州开元寺不可能收容建文帝?

有读者提出疑问:

假设明代建文帝确实在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当过和尚,那此时的泉州开元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情形?它和台湾、日本两学者的说法相符吗?

泉州地方史专家、泉州师院原历史系主任吴幼雄教授表示,明朝初期,从全国范围来看,泉州开元寺不过是个中型的寺庙,主要是东西塔和戒坛比较出名。戒坛是密宗受戒的地方,全国除了北京、杭州的寺庙有戒坛外,就只有泉州开元寺有。

据《泉州府志》中有关记载,明初开元寺地处泉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了明朝中后期,泉州开元寺开始没落。曾有军队驻扎在寺里,而且士兵们还在此冶炼兵器。

“由此,我否认明代建文帝来过开元寺一说!”吴教授表示,一方面,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收留建文帝要冒着杀头的危险,泉州开元寺这个中型寺庙何苦要冒这个风险?另一方面,泉州开元寺地处当地政治中心,泉州府和晋江县的办公地点都在附近,建文帝真要到此也极不安全,还不如到偏僻深山中的寺庙去。此外,明朝泉州港已不如从前繁华,建文帝为什么非要从泉州外逃?

“日本学者一说的出处究竟何在?我们现在无从考证。即便确有证据,也不能凭一家之词。日本人还说杨玉环最后跑到日本去呢,单方的说法,谁承认啊!”吴教授说。

“建文帝自焚说”站不住脚?

据有关著述,“靖难之役”后,关于建文帝的下落史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为建文帝外逃为僧说,一为自焚说。“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之说要成立,其前提必然要是“自焚说”不成立。记者昨日在查阅史料时发现,文史专家对“建文帝自焚说”也大多持否定态度。

据永乐年间的《实录》和《明史稿》记载,建文帝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建文帝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多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已分不清面目。其继位称帝后,“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然而,在《明史·姚广孝传》里却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焚而死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

《明史·郑和传》也记载:永乐帝怀疑建文帝逃亡海外,所以让郑和和王景贤下西洋寻找其下落。此外,明代史籍如许相卿的《革朝志》等也明确记载着郑和下西洋的这一隐秘目的。

建文帝最终经泉州逃往印尼?

既然“建文帝自焚说”史家有颇多疑问,建文帝会不会真如台湾和日本的这两位学者所言,确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最终经泉州潜逃往海外呢?对此,有读者向本报提供了相关的肯定证据。

“最近在印尼发现了建文帝的后代!”该读者向本报出示了1997年第四期的《光华》杂志,上面介绍:

人们发现,在印尼苏门达腊岛东海岸,有一个遗世独立的偏僻小村落,那里世代居住着一群华人,多年来依然保持着古老浓厚的华人习俗,在印尼这个3000多个岛屿组成的国家,他们很可能是建文帝的后代。

还有很特别的一点,他们只懂华语,不晓印尼话,多以捕鱼为生。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日这天,这里举行罕见的隆重祭拜“皇爷”仪式,其中以焚烧龙船节目最为隆重。而这一天,正是建文帝当年的登基之日。当天除了村中男女老少全出动外,也吸引了邻近小岛村民来观看这一年一度的盛典。

“皇爷”究竟是何方神圣?无人知晓。耐人寻味的是,这里的华人大多姓“洪”。而明太祖朱元璋和建文帝的年号均为“洪武”。

据说,这是建文帝及其随从们逃遁到印尼后,为了表示对故土的忠贞和怀念,因此改姓洪。

建文帝到过泉州文史界早有传闻

“明代建文帝是否到过泉州,这个问题,两年前故宫博物馆有一位研究员曾告诉过我,他听过相关传闻。”在泉州市委政法委工作的洪泓昨日向记者透露。

“可是,我翻遍了泉州图书馆的所有相关书籍,都没有找到相关内容。”洪泓说。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玉昆也表示没有发现相关记载。

“没有记载也有可能,当时,建文帝如果逃到泉州肯定是个秘密,哪能轻易让人知道?”李玉昆认为,“但是台湾学者陈水源提到的泉州开元寺住持念海按照常理应该要有记载”。

遗憾的是,李玉昆在《开元寺志》里只查到,明洪武三十年六月,正映和尚担任泉州开元寺住持。到永乐元年,他到福州雪峰寺,随后又到南京的灵谷寺。随后记载的本源和尚,担任开元寺住持时已经是永乐十八年正月。

这中间17年里,泉州开元寺的住持到底都有谁?台湾、日本学者提到的念海住持是否是其中一位?史料上的记载一片空白。

“明代开元寺到底有多少住持,至今我们也没有完整的资料。”李玉昆表示,即使现在有人补写《开元寺志》,但因为年代久远,完整性、全面性也得打个问号。

“所以,不能一概否认。”泉州市海丝办曾庆生主任表示,对一个新生的观点质疑,这是人之常情。只有在经过一番考证后,才知道它究竟是否站得住脚。

读书文摘

题目:“建文帝到泉当和尚”再添佐证?

作者:陆烨垭

书报刊名:《海峡都市报》2004年10月17日A4版

纯属文史戏笔还是确实可信?连日来,“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一说,引发文史界大争议。有人肯定,有人否定,有人将信将疑。就在各方展开激烈争论之际,昨日,最初报料者刘志成又“爆”新猛料:泉州柯姓宗谱有收留建文帝的记载,台湾学者陈水源所著《杰出航海家郑和》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郑和下西洋》相关记述于史可考——“建文帝到泉当和尚”再添佐证?

核心提示:

连日来,一股硝烟弥漫在泉州文史界,焦点直指——明代建文帝是否曾到过泉州开元寺当和尚。

在大部分文史专家质疑的情况下,泉州海交馆研究人员刘志成昨日又向记者出示了新的猛料——泉州柯姓宗谱中记载,有祖先在明代收留过建文帝!

这和台湾学者陈水源所著《杰出航海家郑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郑和下西洋》两本著作中所记述的“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一说,是否可互相印证呢?

当天,刘志成还向记者透露,《郑和下西洋》一书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也添了新佐证,书中附上的一资料在泉州海交馆就能找到实物!

随着有关史料和记载的相继浮出水面,“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一说似乎有了往肯定方向发展的迹象。这一段困扰了中国文史界600多年的明史遗案难道真能就此在泉州找到突破口?

柯姓宗谱记载:祖先收留过建文帝

当时他把建文帝藏起来,很有可能把建文帝引荐到泉州老家。

“这一说法,早年泉州文史界就有人研究过!”刘志成说,曾在泉州海交馆和泉州文管会任职的王洪涛老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王洪涛是泉州地方史早期拓荒者之一,由他所著、华星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的《晚蚕集》一书里对此有相关记载。

记者昨日翻看了《晚蚕集》中《柯姓宗谱中有关建文帝下落的记载》的章节(1975年元月所写),里头有一段文字:

柯循庵所编《清源文献纂续编》中“清源旧事流墨篇”有记载,文称:“明靖难之变,建文出亡事即为传疑,我柯氏旧家谱载,族叔祖世隆公为江宁府句容县尉,以匿建文君,其家歼焉!亲属仅奉其下体归葬……为建忠勇祠祀之……”

意思是“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下落是个谜团。而柯氏旧家谱里有记载,家族中有一叔祖世隆公是当时南京句容县尉,当时收留建文帝,全家被杀。

据《晚蚕集》介绍,柯循庵是晋江塘市人,清朝道光年间的进士,著作颇多,《清源文献纂续编》为其中之一,其稿藏于解放前培元中学,1953年晋江地区文物展览时被发现,并作为展品,因过去保护不周,书中有的地方被蛀损,后送福建师院图书馆,成为该馆的珍本藏书。

“可见世隆公是亲建文帝派,当时他把建文帝藏起来,很有可能把建文帝引荐到泉州老家。建文帝在开元寺当一段时间和尚掩人耳目后,再从泉州外逃。”刘志成说。对此,泉州民间考古爱好者萧祖绳也持相同观点。

两学者著作:于史有据可考

一个学者有必要花十年时间来戏说历史?

据台湾学者陈水源书中介绍,《杰出航海家郑和》是他花十年心血才完成的,其中大部分时间花在查阅史料上。

“由此可见,作者是经过一番研究后才落笔的,绝不可能是‘戏说’。”刘志成表示,“你想想,一个学者有必要花十年时间来戏说历史?”

该书中,“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追根溯源是来自日本学者的《大航海》一书。据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玉昆表示,学术界引用《大航海》这本书的不乏其人。既然有那么多人引用,一定有其历史价值。

记者所见的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郑和下西洋》一书,图文并茂。“书中的资料都是有证可考。举个例子,文中附上的一块碑刻拓片照片,就是出使波斯(现伊朗)的泉州官员墓碑中的一块,现在该墓碑就藏在泉州海交馆。”刘志成说,前几年,正是他本人受命于泉州海交馆把墓碑拓下来,随后馆里有人把这寄到日本去。

“所以,尽管该书的出处没有说明,但真实性不值得怀疑。”泉州民间考古爱好者萧祖绳表示。

“而且,国外很多地方存有中国失传的文史资料。”萧祖绳进一步介绍说,打个比方,被视为韩国国宝的《祖堂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禅宗史料总集,是泉州招庆寺(原隶属于开元寺管辖,位于清源山中部的碧宵岩附近,后战乱被毁)庙静、筠二禅师编集,可是为什么之前泉州乃至中国都失传了呢?最后在日本翻印出版后,《祖堂集》才重新传回中国。

“一些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从国外获悉也有先例,早期泉州和海外学术界就有过交流。《泉州府志》中有记载,从唐代开始,日本、朝鲜等国就派专门学者来泉州收集书籍和文史资料。而且,明代时泉州有和尚到海外去传经讲课,也可能带去一些当地的书籍和资料。在泉州大开元万寿禅寺编印的《木庵禅师行迹系年》里也记载,明代时木庵和尚就是其中一位去过日本的高僧。”萧祖绳如是说。

“所以,不能因为在中国失传就轻易否认海外学者的新发现。”刘志成表示。

郑和到泉可佐证建文帝到泉

但这要建立在“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这一隐蔽目的上。

“如果‘建文帝在泉州开元寺当过和尚’一说得到证实,则必然为‘郑和下西洋到过泉州’添一佐证。”泉州文史爱好者郑梦彪表示。反之,如果后者说法成立,对前者是否也是一种印证呢?

目前,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玉昆等大部分文史专家持肯定“郑和来过泉州”之说,“有郑和行香碑和《泉州府志》为证”。

“当然,这两者的关联性要建立在肯定‘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这一隐蔽目的上。”刘志成表示。

国内有学者研究表明,郑和下西洋一方面打着宣扬国威和扩展海上贸易的幌子,另一方面当代朝廷又实施“海禁”政策,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而且,随着郑和下西洋的结束,“海禁”更加严格,这必然有其隐蔽动机,那就是——寻找建文帝的踪迹。这在诸多史料中都有记载,而且流传最早、最广。

许立群在《中国史话·三宝太监下西洋》一节中写到:“永乐帝派郑和航海的目的是寻找建文帝,因为永乐帝篡了建文帝的帝位后,建文帝失踪了,永乐帝怕他逃到国外,将来回来复辟,所以派人去找他。”其他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吴晗的《明初对外政策与郑和下西洋》等也认为,郑和下西洋除了经济方面因素以外,还带着皇上的秘密使命,这秘密使命就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读者反响:

此说对提升泉州知名度有帮助

文史爱好者郑梦彪:

我认为“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很有可能:1对历史上的疑案的新解不能以思维定式给予轻易否认。如能找出开元寺住持念海和尚的有关记载,不就成为新解了吗?2不能否认郑和下西洋任务之一是寻找建文帝,此说不会是空穴来风。更何况“自焚说”也拿不出使人信服的佐证。但是从“正史”找资料收效甚微,应征集民间传说。3此说值得讨论,对提升泉州的知名度有帮助。如果确有此事,对郑和下西洋到过泉州也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曾在泉州开元寺拾到明代玉佩

热心读者林先生:

看了《海峡都市报》报道,它勾起我26年前的一桩往事。1978年我在泉州工作,一天我在开元寺东西塔的东塔游玩,在一个龙眼树的土围旁我发现了奇迹:脚下一块和田白玉“龙纹带板”。长8厘米、高6厘米、厚08厘米,重量约80克,白玉质,通透,玉感强,极有气势,为多层镂空雕。主题为飞龙,左右上方为朱雀、蝙蝠。下方为法器(香炉、雨伞),下方中央为“桥”,下层雕卷草纹。工极精细,犹如一张紧密花格,立体感强。当时被尘土所遮盖,我洗了好久。今年上半年将该物由省博物院专家“掌眼”认定为明代物品。该物是否能佐证明代建文帝到过泉州开元寺?

相关背景:

明代“靖难之役”

《明史》中记载,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世,建文帝继位。继位后,他和亲信大臣实施“削藩”政策。他先是派兵奇袭开封,逮捕周王朱肃,废为平民,贬谪云南。接着又拿岷王朱便(分封湖南、武冈)、湘王朱柏(分封湖北江陵)、齐王朱博(分封山东益都)、代王朱桂(分封山西大同)等开刀,或废为平民,或囚禁高墙。朱柏得到消息,全家自焚而亡。各地亲王十分恐慌。

建文帝在位第二年,分封北京的燕王朱棣,举起“清君侧”(清除建文帝身边的坏人的意思)大旗,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帝发兵讨伐。开始朱棣大败,几乎被灭。中央军本来占有各种优势,后因用人不当等原因,二年后(公元1402年)被朱棣打败,南京城破。当时宫中大火,建文帝不知去向。有人从瓦砾堆中翻出一具烧焦的尸体,指认为建文帝,朱棣以天子礼草草葬之。之后,他当上了皇帝,史称明成祖。

明故宫真的有地道

关于建文帝下落的各种记载数不胜数,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并不为过。不少建文帝“出亡说”都认为建文帝从明故宫的地道逃跑,比如明史专家黄云眉教授在《明史考证》所引《马生龙凤凰台记事》一文中称:“宫中阴沟,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阔八尺,足行一人一马,备临祸潜出,可谓深思熟虑矣。”因此,找到这条地道,对于佐证建文帝出逃,将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据悉,上世纪80年代,南京市考古工作者在明故宫基建施工过程中,的确挖掘出一条“大阴沟”的故道遗址,此沟可能就是御沟暗道。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季士家研究员也表示,太平门外,确有一条明故宫延伸出来的排水道,内中宽阔,能够容人通行。

皇帝来泉有过先河

“皇帝来泉州有过先河!”泉州退休教师吴庭辉向记者透露,宋代的最后两个皇帝就曾到过泉州。这一点,很多泉州人都知道。

据查,《泉州府志》、《晋江县志》、《福建通志》里都有记载,宋端宗(1276年~1278年在位)在元兵袭击时,和弟弟宋卫王逃到泉州,打算把泉州作为抗元根据地。结果,当时担任泉州地方长官的蒲寿庚见他们大势已去,紧闭城门,宋端宗只好往广东方向走。

“有先人为鉴,所以建文帝落难时,来到泉州也不是不可能。”刘志成说。

读书文摘

题目: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

作者:陆烨垭

书报刊名:《海峡都市报》2004年10月15日A15版

这有可能是今年泉州文史界最具争议的惊人发现。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馆研究人员刘志成向本报报料:他从台湾学者陈水源所著的《杰出航海家郑和》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的《郑和下西洋》两本著作中发现——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

核心提示:

明代建文帝朱允炆曾到泉州开元寺当过和尚,而郑和下西洋的一个隐秘目的竟然是为了追寻建文帝的下落?

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却有书为证。

据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馆研究人员刘志成介绍,台湾学者陈水源所著的《杰出航海家郑和》(2000年12月版、晨星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的《郑和下西洋》(2003年5月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两本书都如出一辙地记载了这一内容。

建文帝果真到泉州开元寺当过和尚吗?他又缘何而来?或者,这仅仅是江湖传闻?

建文帝下落曾是历史“四大谜案”之一

据史料记载,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被立为太子,不幸英年早逝。其后,朱元璋便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时,他时年21岁,开始登基称帝。

不过建文帝继位仅4年,就被自己的叔父、后来的永乐帝朱棣夺取了皇位,这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变”。之后,建文帝的下落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是自焚而死还是削发为僧?甚或流落海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而使这一悬案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谜案”之一。

建文帝到泉州是为了待机外逃?

据《杰出航海家郑和》和《郑和下西洋》两本书的记述和刘志成的介绍,建文帝落难前,明太祖朱元璋曾留给他一个铁箱子,让他在大难临头时打开。“靖难之变”时,建文帝打开铁箱,发现里面放着度牒(这是做僧人的身份证明)、僧衣、剃头刀和一些白金。

于是,建文帝按照明太祖的指点,和随从装扮成僧人模样外逃。

建文帝和随从从南京顺着长江来到武昌罗汉寺。罗汉寺的住持达玄和尚是全国的知名高僧,当时泉州开元寺的很多僧人是他的弟子,其中包括至今仍难以确证的时任泉州开元寺住持念海和尚。达玄看过建文帝的度牒后,赶紧把建文帝及其随从引进寺内,并联系泉州开元寺住持念海,让建文帝等人过去。

随后,建文帝经江西鹰潭等地一路南下,于永乐元年(1403年)底到达泉州。在开元寺当了一段时间和尚后,漂洋过海。有人说,建文帝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就是为了等待时机外逃。

明成祖曾派人四处搜索建文帝?

明成祖永乐帝登基后,心中一直担心建文帝未死而外逃。在派郑和下西洋之前,就已在内陆地区追查建文帝的下落。而郑和下西洋除了宣扬国威、扩大中国海上贸易外,其中一个隐秘的目的就是要追查建文帝的下落。

永乐二年正月底,永乐帝派郑和旧友李挺赴武昌,追查建文帝的踪迹。李挺从武昌罗汉寺证实,永乐元年(1403年),曾有两位僧侣到访,一位年约三十,另一位则二十几岁,温文有礼,白面书生气质,面容略显疲惫。而按照推算,当时建文帝年龄应该是25岁左右,倘若出家,是正当年轻的僧侣。

据服侍过这两位僧侣的小坊主回忆,曾听到过这两人的对吟,其中年轻僧侣诵吟:“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年长僧侣则回应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

李挺从诗中听出二人似乎往浔阳(古名江州,即今九江)方向前进,立刻前往浔阳。他在当地寺庙逐一查问,终没有发现建文帝下落。最后找到一位水运业者,被告知:“去年(永乐元年即公元1403年)九月间,曾有二位僧侣结伴在江州南部星子镇之江原寺漫游,后二人搭船往鄱阳南下。”李挺随即也南下,途中又获闻:“二位僧侣由鄱阳湖东岸进入鄱江,并在仙山寺逗留。之后,又雇船到信江。”

李挺辗转赴信江流域,尽力探寻建文帝下落。他在信江流域的街镇、聚落、鹰潭的山腰等处,都查了个遍。无意中得知,永乐元年,曾有一卖盐商人陪伴二僧侣,由江西鹰潭向南出发,可能往福建方向而去。

郑和下西洋是奉令寻找建文帝?

此讯息令李挺想到,建文帝可能想到福建,而后逃往海外。

而福建泉州,位于福州以南的闽南,旁归晋江与洛阳江交合河口,自宋代以来是中国最大的港埠,别名“刺桐港”。如果建文帝逃到海外去,从泉州走,最方便不过。

李挺于是迅速抵达泉州。他首先走访达玄弟子、开元寺住持念海和尚。据告,永乐元年年底,有两位男子搭乘阿拉伯航线的船通往印尼,后商船在广东搁浅,漂到海南岛。李挺获此信息,迅速搭乘便船赴海南岛的琼州(今海口)探察。前后走访了一个多月,足迹深入到南端的崖州,确实看到一艘破损的阿拉伯船。其间有人告诉他,曾看到一位貌似建文帝的年轻人,在崖州等候搭乘通往印尼的便船。建文帝可能坐船到海外去了。

待李挺向明成祖汇报后,明成祖就令其同郑和一起下西洋,继续寻找建文帝。郑和下西洋曾经来过泉州,这已是泉州大部分文史专家的共识,有圣墓的郑和行香碑等实物为证。

如果这是史实为何开元寺无记载?

台湾学者陈水源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两书中的记述权威可信吗?

据陈水源书中介绍,有关建文帝的记载他是从一美国学者处获悉的,而这位美国学者则是从日本书籍《大航海》中获得。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的《郑和下西洋》则没有标明出处。“但是这是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出版肯定有其历史价值可考。”刘志成认为。

对此疑问,记者13日到泉州开元寺拜访了几位专家和高僧。

大家表示,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明代建文帝到过泉州开元寺当和尚”这一说法。泉州文史界专家对此也持怀疑态度。一方面,开元寺里没有相关的记载;另一方面,这一说法必须建立在否定“建文帝自焚说”的基础上。但永乐帝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据说又有一定的历史根据。

记者13日连同几位高僧一同翻查了《开元寺志》,并未发现与此事有关的记载;就连《杰出航海家郑和》中提到的明永乐元年间的开元寺住持念海和尚,也没有找到相关记载。对此,刘志成表示:“《开元寺志》是明朝时写的,主要记载唐、五代及其宋、元开元寺的高僧,对明代的高僧并无多少记载。”

泉州佛教博物馆的李悌仁老人拿出他近日重新增补的《开元寺志》,里面补充了明代之后的开元寺高僧的名单,及《泉州府志》、《晋江县志》《闽书》等曾记载过的高僧。“应该说,这些资料已经很全面了,开元寺里的高僧基本上都不会遗漏。”李老伯说得肯定。但是仍没有念海的名号。“所以,念海和尚是否确有其人,还要打个问号。”李老伯说。

而无法确证念海此人,又怎能让人相信有关建文帝在泉州当和尚的事是事实呢?

古渡、帆影、长街、神庙、老榕……这些景象构成了泉州刺桐古港的一幅画卷。是的,那是存在我脑海中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最经典的画面。

如今,古渡已寂寞,帆影已远去,长街已不在,只有海神庙前的那棵古榕仍守护着晋江那个出海口。

潮汐起落,丝海浮沉,时光极易把一切淘洗得苍白。站在泉州文兴古渡边,看晋江水迤逦东去,泉州湾缥缈依稀。我极力地搜索着那些与丝海相关的往事,却发现所有情节都变得那么恍惚,所有面目都变得那么模糊。

都说泉州是丝路之起点。何谓起点?那应是海船扬帆的地方,那应是海船落碇的地方。文兴古渡位于晋江入海口,古刺桐港之畔,一千多年前便是远航帆船的起锚地,那自然是丝路起点的起点了。人们喜欢用钩沉两字去解读历史,那么,在这处真正意义上的丝路起点,或许更容易留下一些历史碎片,更容易去钩沉起一些关于丝海的遗存吧!

此时,海潮退去,古渡与江海拉开了长长的距离,中间露出大片的黑色海泥,那厚积的海泥几乎把古码头湮没殆尽。于是,让人很是怀疑这里曾经樯桅如林,这里曾经万商云集。古渡边立着一座五层的宋代宝箧印经石塔,石塔孤寂地守望着江海交汇处,它曾是晋江入海口的一座航标塔,又是船舶出洋的一座祈愿塔。宋元时期,泉州港与亚非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频繁的海上贸易往来,文兴古渡就是泉州古城东南郊的一处水运转运枢纽。石塔四面各雕有一月光菩萨佛像,佛像因岁月久远,风雨侵袭,面目难辨。但我依然感觉得到,佛像深邃的目光正凝望着大海的方向,这目光曾牵动过丝海上的片片风帆,这目光曾见证过丝海中的兴衰浮沉。

在闽南一带,一个古渡往往伫立着一座古庙,一座古庙往往依偎着一棵古榕。文兴古渡北侧的石头山上就屹立着一座真武古庙,古庙前是一座明清时代的牌坊式砖石山门,楣梁上悬挂“武当山”匾额一方,沿着二十四级布满青苔的古石阶拾步而上,便见浓荫下的古庙,古庙殿前悬有一方“真武圣殿”的木刻匾额。庙前站立着一棵参天老榕,没人知道这棵老榕究竟有多老,但凭那苍劲伟岸的枝干,盘根错节的根虬,以及那繁盛茂密的浓荫,便能确定古榕已栉风沐雨了千百个春秋。

真武庙在古榕掩映下显得静穆而神秘,这是奉祀第二代海神真武大帝的地方。宋元时期,泉州郡守每年春秋两季都在此举行祭海仪式,泉州古代海上交通史上两项盛大的公祭仪式是祈风与祭海,九日山祈风祈的是第一代海神通远王,真武庙祭海祭的是第二代海神真武大帝,海上风涛变幻莫测,先人只能祈求海神庇护出海平安了。古籍《西山文集》收有南宋泉州太守真德秀的一篇祭海祝文,文章就记载了真武庙的祭海盛事。那天,我坐在古榕下,面向晋江入海口,海风徐来,涛声隐约,我竟有些恍惚,我似乎听到了祭海的喧天鼓乐,我仿佛看到了那盛大的仪仗队列,还有那扬起的片片风帆……

走进真武庙里,我虔诚地敬上三炷香,袅袅香烟中升腾着我虚无缥缈的心绪。殿台上的真武大帝披发仗剑,足踏龟蛇。庙里有方巨匾“掌握玄机”,这是清乾隆年间提督马负书所书,意为海神可镇风涛,可庇船只,有掌握风云变幻的玄机。庙前岩石上立着一方明代石刻,上题“吞海”两字。咀嚼这两个字,意味悠长,海能吞纳万物,而能吞海者,非海神莫属!这两字又常常被人解读为泉州航海人的恢宏气魄:所谓“海能吞船,我能吞海!”这又是泉州人爱拼敢赢的一种精神体现。

大殿有一门联颇有机趣:“脱紫帽于殿前,不整冠而正南面;抛罗裳于海角,亦跣足以莅北朝”。这是清道光年间进士庄俊元所撰写的。“紫帽”与“罗裳”是晋江对面的两座山,“不整冠”与“亦跣足”形神兼备地刻画了真武帝的神仙形象,此联既描景又写人,真是妙不可言。

其实,此联更妙的地方还在于隐藏着另一个故事,这故事牵扯着一个朝代的命运,也牵扯着丝海的兴衰。南宋末年,元军一路南下,幼主宋端宗在张世杰、陆秀夫等一帮宋室遗臣的护送下,跌跌撞撞地从福州坐船逃到泉州刺桐港。时任泉州市舶司提举的蒲寿庚见一行人狼狈模样,知道南宋气数已尽,便采取“闭城不纳”的策略,任由一群本该锦衣玉食的皇室遗族在北风凛冽的晋江上挨饿受冻。元兵很快追杀到泉州,小皇帝一帮人又一路踉踉跄跄地从泉州逃到漳州,又从漳州逃到了广东崖山,最终又一起投海殉国,演出了一幕南朝末日的大悲剧。这联颇有嚼头,脱紫帽于殿前,抛罗裳于海角,不整冠与亦跣足,表面是刻画真武大帝的神态,实则隐喻幼主的狼狈,为肃然的海神庙增添了一段心酸的趣闻。因小皇帝曾在庙里住过一宿,故当地人习惯称真武庙为圣殿,算是沾上了皇家的贵气,虽说那是一个没落朝代的小皇帝。

不管怎么,这事对泉州影响深远。或者可以说,泉州的丝路因此而兴,并达到了巅峰,也因此而衰,从此一蹶不振。1276年冬,元军攻占南宋都城临安,南宋孤臣陆秀夫、文天祥和张世杰等人拥立幼主端宗,成立小朝廷,意图为南宋保个半壁江山。泉州得海丝之膏腴,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有数千宋室宗子移居泉州,朝廷便在泉州设立南外宗正司,以管理皇族宗室事务,那时的泉州简直有临安陪都的气象。身任闽广招抚使兼市舶提举的蒲寿庚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丝海枭雄,他既拥有显赫的权力与财力,又掌控着海上的交通与贸易。宋端宗此行目的很明确,就是想傍一次蒲寿庚这棵大树,意欲“作都泉州”。

蒲寿庚毕竟是生意场上的人,他一生惯于见风使舵,见宋室正陷于风雨飘摇中,暗自揣想:仅凭一己之力,恐难扶南宋于危难之中,再说自己血液中流的又不是中国人的血,也不必忠于哪个君主。于是,他嘿嘿一笑,深闭泉州城门,拒小皇帝与一帮臣子们于寒风嗖嗖的晋江之中。无奈之下,小皇帝与臣子们躲进真武庙暂避风雨,一进庙里,抬头一看,神龛上真武大帝竟也是蓬头跣足,不整衣冠,与自己的狼狈模样倒有几分相似,不禁凄然一笑。

城进不了,那借船一用总可以吧。可蒲寿庚还是嘿嘿一笑,一拒了之,他似乎听到了元兵的铮铮铁骑正从城外呼啸而来。有时,恰到好处的拒绝便是一条绝好的退路。借船被拒,张世杰感觉颜面丢尽,一言不和便下令抢船,于是停泊在晋江的数千艘船舶被抢大半,那些抢不走的就放火烧掉,那可是蒲氏家族的身家财产啊!望着晋江上的冲天烟火与鱼贯而去的船只,蒲寿庚恨得咬牙切齿。

此时,泉州城内的南外宗室成员们正蠢蠢欲动着想与城外来个里应外合。于是,蒲氏下令紧闭城门,“杀尽南外宗室”。顿时,泉州城内,血雨腥风,哀鸿遍地;泉州城外,烟火漫天,江水呜咽。船队载着一群落魄的君臣从浓烟滚滚的晋江入海,宋端宗怆然望着茫茫大海,面前波涛汹涌,海雾迷惘,残阳似血,那应该是刺桐港最为凄美的一个画面吧。

景炎元年(1276年)十二月,降元后的蒲寿庚走向了他人生的高峰,他既提举泉州舶司,又任福建行省中书左丞,并 “镇抚濒海诸郡”,擅“番舶利者三十年”。终元代一朝,蒲氏家族垄断海上贸易,独霸市舶,“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没有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蒲氏家族究竟有多少海船,仅被张世杰一次牵走的海船据说就有一千多艘!元初,蒲氏家族海上贸易发展迅猛,海船数量当在两千艘之上,那数千艘海船就停泊在刺桐港之畔,那该是怎样的一种船只塞江风帆蔽天的场面啊!就单凭刺桐港这排场也可跻身世界大港之列了。

丝海兴于蒲氏家族,也败于蒲氏家族。蒲氏第三代蒲崇谟热衷仕途,就把市舶事务交由蒲家女婿那兀纳管理,而正是这位叫那兀纳的海獠,在泉州掀起了一场史书上叫“亦思巴奚之乱”的战争。这场持续十年之久的战乱,波及惠安、仙游、莆田、福清和福州等地,把一个号称东方第一大港的城市毁于一旦,从此泉州丝海一落千丈,繁荣不再了。

真武庙前曾存在过一条石头街,古街曾经一端连着文兴古渡,一端系着真武古庙。几年前,因城市建设,古街被夷为平地。那天,我走在那遍地瓦砾碎石的废墟上,感觉犹如踩在一具被文明蹂躏过的城市残骸上。古街未拆之前,我喜欢流连在幽深的古街老巷中,走在那些早就被踩磨得异常光滑的石头路面上,走着走着就有追溯流逝时光的感觉。那成片的闽南古大厝,那幽静的**梳妆楼,那寂寞的木板老店铺,虽然被时光打磨得斑斑驳驳,却都刻满着泉州与大海的诸多印记。我又走到了寂寞的古渡,那帆影已远去,而心中的涛声依然在回响。

首先我们先说说什么是港口

港口是位于海,江,河,湖,水库沿岸,具有水路联运设备以及条件供船舶安全进出和停泊的运输枢纽,是水陆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工农业产品和外贸进出口物资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装卸货物、上下旅客、补充给养的场所。

也就是说港口主要是通过水运陆运的交汇处。

水运主要包括,海运,河运,湖运。

影响力主要是,海运和河运。海运主要是国际贸易,河运主要是国内贸易与运输。

首先说说海运

1广州港,这是从秦汉一直到现在都是我国重要的港口,这是南海,珠江交汇处的重要港口,从地理位置说明其重要性。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2泉州港,泉州港古代称为“刺桐港”,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起于南朝时期,兴于宋元,衰与明清。

3宁波港,是一个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古老港口,是我国海岸线中部上的一颗明珠,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4琅琊港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碣石(今河北秦皇岛)、转附(今山东烟台)、琅琊(今山东黄岛)、会稽(今浙江绍兴)、句章(今浙江宁波)五大港口之一,并以琅琊港的名声最为显赫。唐代,琅琊港为南方通往北方的主要港口,胶南市张家楼镇东安子村曾出土两件唐中期长沙窑烧制的瓷器。

5登州港,位于蓬莱城北海滨,黄、渤海交汇处,蓬莱阁东侧,是古代海上交通重要口岸之一。早在汉代,该地就为山东半岛至辽东航线的主要进出港。汉武帝及隋、唐等王朝用兵去朝鲜,曾在此造船、出海。宋庆历二年(1042年)置刁鱼巡检,屯战舰驻水师于此。明洪武九年(1376年)在蓬莱阁东侧建成备倭城,俗称水城,用以训练水军。是中国早期的军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亦曾作为客货港口。为适应大吨位船舶停靠要求,1966年改在老北山西侧建港。

除了著名的海港,还有很多内河港口

1杭州港,著名的京杭运河的港口,连接中国东西两大河,长江与黄河的南北通路,使得中国内陆南北形成运输干线,使得可以南北漕运。

2武汉港,明清以来,汉口商业繁剧,既聚集各路商帮,又中转各色货物,武汉港遂逐渐形成规模。

以上简要列举了中国古代一这些著名的港口。

泉州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座古老城市,与台湾一水之隔,人杰地灵,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是我国首批的历 史文化名城。

  泉州古港实是泉州人民的生命线。“港口兴,泉州兴”,在大自然的精心雕琢下,形成了由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构成的古刺桐港(亦称泉州港)。东面沿海的刺桐港是宋元时期我 国和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为我国古代中外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凭借大自然的恩赐,泉州的先民打开了城门,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合作,南朝(520至527年)间,天竺(今印度)高僧拘那罗陀,到南安九日山延福寺翻译梵文佛经,是迄今已知泉州最早的海外交通、文化交流之例证。八世纪后期,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兴起,注重从海上经兰竺和我国进行贸易。唐代,泉州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出现"市井十洲人"的繁荣景象。五代时,闽王王审知为“资公用”,和泉州统治者重视"招徕海中蛮夷商贾",用钢铁、陶瓷交换蕃商66金贝、珠宝、香料,因而泉娼,梅交外贸继续发展,为宋元时期泉州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宋代泉州有三条海外航线:东北线为泉州——明州(宁波)——高丽(今朝鲜)——日本;东南线为泉州——澎湖——麻逸(今菲律宾民多洛岛)——渤泥(今印尼加里曼丹);西南线为泉州——西沙——占城(今越南中部),其中一路至渤泥,另一路自占城抵三佛齐(今苏门答腊),越过马六甲海峡,经细兰(今斯里兰卡)--印度故临——波斯湾沿阿拉伯海西行至亚丁湾和东非的弼琶罗(今索马里)——层拔(今桑给巴尔)。当时泉州与日本、高丽、古城、渤泥、 真腊(今柬埔寨)、暹罗(今泰国)、马六甲(马来西亚)、蒲甘(今缅甸)、天竺、细兰、波斯、大食、弼琶罗、层拔等57国家和地区有海交贸易关系,泉州港呈现“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蕃商都居住在泉州东南隅的“蕃人巷”。他们运来犀象、珠玑、玻璃、玛瑙、香料、胡椒,运去丝绸,瓷器、茶叶。1974年泉州湾后渚港出土的南宋古船,反映了宋代泉州湾对外贸易的繁荣。这艘南宋末年的帆船,载重量约200吨,船上遗物很多。除有香料木、胡椒及其他贵重药物外,还有木牌、木签、贝壳、桃、李、橄榄、荔枝等果核,以及唐宋钢铁钱、宋代陶瓷器等。这对我国与世界的海上考古,具有重大价值,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是艰难曲折的。南宋嘉定年间,真德秀知泉州时,正是泉州海外贸易衰退的时期。他针对时弊,重振泉州经济和海外贸易。三年间,来泉蕃舶大增,再现泉州海外贸易之雄风。

元初,世祖忽必烈委任弃宋投元的阿拉伯人后裔蒲寿庚招徕蕃商互市,“各从所欲”。蒲氏后裔任福建行省左丞,受命招谕南海诸国蕃商。此后,元朝政府几次重大的招谕活动,都从泉州港启航,且主要由泉州当局负责,并有蒲氏亲信参加。元朝年间,泉州多次设行省,恢复市舶司,与98个国家、地区有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海外贸易处于鼎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海港之一,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并驾齐驱。1292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泉,说泉州港比埃及亚历山大港还要繁荣,港湾中有许多印度的大船,是世界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1347年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来泉;也说泉州“为世界最大港口,港中有大船百余,小船不可胜数”。宋元时期泉州港的繁盛,为泉州、福建的经济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友好往来作出了重大贡献。

元末,泉州陷入10年战乱。明清两代实行闭关俄国政策。明中晚期,倭寇严重扰乱和殖民者东来,清初禁海迁界,晋江日渐淤塞,加上官吏贪赃舞弊,使泉州海外贸易逐渐衰弱。晋江安平(安海)港距府城较远,有较好的通商基础,在郑芝龙家族的努力下,发展成为私商海港,为中国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较早的地区之一。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