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初始版本是怎样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2收藏

《老子》的初始版本是怎样的?,第1张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重要哲学著作。又称《老子》,共81章,5000余言,分上下篇。 相传老子修道德,著书上下篇。春秋末期已有老子其人。现在通行本《老子》,多数学者认为在孔子、墨翟之后,可能成书于战国中前期。王弼注本、傅奕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乙本,则上篇为“德篇”,下篇为“道篇”。在上下篇中分章次第,以及《道德经》的题名都是后人所加。 现存《老子》的版本,以帛书甲、乙本为最早。甲本文字,不避汉高祖刘邦讳,可证它是刘邦称帝以前抄写的。乙本避刘邦讳,但不避惠帝刘盈、文帝刘恒讳,可知它是刘邦称帝以后,刘盈、刘恒为帝以前抄写的。甲、乙本皆分二篇,乙本篇末标出《德》3041字,《道》2426字,合计5467字。甲本尾题残缺不明。两本都不分章次。 东汉时成书的《老子河上公章句》,分81章,上篇道经37章,下篇德经44章,河上本复于每章章次之首冠以“章题”二字。魏王弼《老子注》,只分81章,并无章题名称。唐初傅奕校定《道德经古本篇》,据宋代谢守灏《混元圣纪》记载:傅奕考核众本,勘数其字。项羽妾本,齐武平五年,彭城人开项羽妾冢得之:安丘望本,魏太和中,道士寇谦之得之;河上丈人本,齐处士仇岳得之。其中项羽妾本迄今仍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另尚有题为西汉末严遵撰的《道德真经指归》,章句颇与诸本不同,今存残本,但有人认为是后人伪托。 现存《老子》的版本,除汉初帛书本外,还有许多版本流传。约略统计,石刻14种,其中以唐太宋时虞世南校写的石刻《老子》为最古。其次为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唐写本《老子》残卷,散见于各地保存的敦煌经卷中,为数颇多。今见木刻诸本中,以宋刊《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为较古,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初编有影印本。明正统《道藏》搜集《道德经》本文及汉、 魏、 唐、宋、金、元、明众注本,总计有41种之多。 历代学者研讨和考释《老子》的著作不下千百家,但存者少佚者多。其中主要有:战国末年,喜黄老刑名之学的韩非,最早著《解老》、《喻老》,西汉《老子邻氏经传》、《老子傅氏经说》、《老子徐氏经说》以及《刘向说老子》等,均已散失。东汉时,道教成立,河上公《老子章句》宣扬练气可以久寿长存;《老子想尔注》强调学道练形,能致长生。魏晋时期,何晏作《老子道德经》,王弼撰《老子注》,阐发以虚为主、以无为本的玄学观念。南北朝时,佛学和道教并盛,佛门亦耽玄理,释氏注解《老子》的很多。据《隋书�6�1经籍志》著录:刘宋时,释惠琳、释惠严各注《老子道德经》2卷,释慧观撰《老子义疏》1卷。《旧唐书�6�1经籍志》著录:姚秦鸠摩罗什撰《老子注》2卷。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法,誓为佛门弟子,亦著《老子讲疏》6卷。 唐代,因皇帝与老子同姓李氏,故大力提倡道教,设置崇玄学,令生徒论习《道德经》,道俗学人,先后注《老子》的名家有孙思邈、傅奕、尹知章、成玄英、唐明皇、李荣、强思齐、杜光庭等。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20卷,以唐明皇御注并疏为主,集河上公、严君平、李荣注,成玄英和强思齐疏,弥补了成玄英《老子疏》已亡之缺。 宋代注解《老子》亦多名著,道士陈景元撰《道德真经藏室纂微》10卷,范应元撰《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2卷,有《续古逸丛书》影印宋刊本,明《道藏》未收,元明以来亦少引用,是书搜罗古本旧注颇多,亦足珍贵。司马光著《道德真经论》,第一章无名、有名、无欲、有欲,皆于“无”与“有”字下断句,与先儒不同。王安石喜读《老子》,作《老子注》,第一章句读与司马光相同,但王安石阐释“道”时,认为“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冲气运行于天地之间”,以气一元论解释“道”。司马光则认为“道生一”,道是虚无,即自无入有。王安石子王雱、同党吕惠卿、陆佃、刘仲平皆有《老子注》。彭耜撰《道德真经集注》18卷,所引注本,或存或亡。其胪列解老者诸姓名,亦为珍贵的史料。到了元代,吴澄作《老子注》,更定为68章,独成一家言。他在第一章,以无名、有名、常无欲、常有欲断句,与王安石、司马光不同;在第三十五章注“道生一”一节时说:“道自无中生出冲虚之一气,冲虚一气生阳生阴,分而为二,阴阳二气,合冲一气为三,故曰生三”。在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时又说:“万物以气聚而有形,形生于气,气生于道,气形有而道则无。”这些解释大抵合于《老子》本义。明代焦竑撰《老子翼》,采集韩非以后解《老子》者64家,并附以焦氏《笔乘》,共成65家,各取精语,于诸家注中推为博赡而有理致。并附《考异》,识其异同。清代毕沅撰《老子道德经考异》,以唐傅奕授定本为底本,参校河上公、王弼、顾欢、陆德明、彭耜、《永乐大典》、焦竑《考异》等,间有不合于古者,则折衷众说,以定所是。但毕沅《考异》,详于宋元诸本,忽于唐本。近人罗振玉针对毕沅这个缺陷,撰《道德经考异》,他根据景龙本、开元御注本、广明本、景福本等4个唐石刻本以及六朝和唐写本残卷10种撰成。他说,上下二经81章中,未见唐抄者才4章耳。唐以后诸本,不复阑入,期与毕书相辅而行。这是该书的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老子》的版本和文字考据方面,可谓成就斐然。中华书局除刊印王弼注本外,属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就有:马叙伦《老子校诂》,高亨《老子正诂》,朱谦之《老子校释》。此外,容肇祖《王安石老子注辑本》、蒋锡冒《老子校诂》、张舜微《老子疏证》等,也都是这方面的力作。1973年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种帛书《老子》写本。一种写本的字体介于篆、隶之间,称甲本。另一写本用隶书抄写,称乙本。是目前能见到的最完整的古老版本(1976年3月,文物出版社予以刊行)。1993年10月,湖北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楚墓出土了804枚竹简,共约一万三千字,包含15篇文献古籍的内容,而两千余字的《老子》,引人注目。根据竹简的长度、形状、编线槽数、编线间距等,考古学家把楚简《老子》分为甲、乙、丙三组。

人物生平

张尔岐自幼聪颖好学,熟读经史,兼及诸子百家,旁及太乙、奇门之学。晚年精研“三礼”(《仪礼》、《周礼》、《礼记》),造诣尤深。《仪礼》即礼经,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前人为礼经所作的传、注、疏很多,因年湮代久,经文多有脱漏,而且传与注也有许多混淆之处,致使后人难以读懂。张尔岐经苦心研读,除将传、注分清外,还删削了疏中繁琐附会的文字,并重新进行断句,纂成《仪礼郑注句读》一书。又为监本(官定本)《礼记》石经(刻在石碑立于太学中)《礼记》勘正脱误共300余处。张尔岐于济南讲授《仪礼》时,偶尔为当时著名学者顾炎武听到,顾十分敬佩其见解精辟,翌日绝早即登门拜访,谈论欢洽,遂订交为友。后来,顾炎武在谈师论道时曾说:“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

人物评价

张尔岐品德高尚,为时人所称颂。明末应科举考试,有人送他制艺(八股范文)作备考捷径,他不予理会。张尔岐一生寒素,耿介自持。其门人艾元徵时为康熙刑部尚书,每有重礼馈赠,必婉言谢绝,平时更无所干求。曾应与修《山东通志》,事毕不受酬礼而归。事亲至孝,因老母多病而研习医道,术成后乡领纷至求诊,必细心施治,不惮劳烦。与两弟分居,自择劣等田产;其二第残疾(盲人),甘愿代其承担赋役30余年,临终还嘱咐儿子们为叔父代承赋役。张尔岐的家庭、出身、经历、个性,决定了他一生交游的范围和层次根本不能与同时代的其他学者如顾炎武、李二曲等人相比。他在顺治十三年四十五岁以前,交游的圈子基本不出济阳县,论学质疑的对象也只能是同县的几个师友;顺治十四年,他与顾炎武定交后,交游的局面始有改观,论学质疑,有了一个良师益友,人品学问始为外界所知;康熙十二年至十四年,张尔岐受聘参与山东省志修纂,交游为之日广,局面为之日廓,朝夕相处切磋学问者除顾炎武外,还有薛凤祚、李焕章、刘孔怀等饱学之士。张尔岐与人交游,除了基于地缘、机缘的因素外,更基于相同或相近的身世、遭遇、思想和感情。

人物贡献

明清更迭,社会处于“天崩地解”之势。面对这一历史巨变,社会各层作出不同的回应。就知识界而言,为维护文化传统和矫挽晚明王学空疏之弊,“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学术取向一时成为潮流在此潮流酝酿之下,礼学的兴起成为有清一代经学复兴的先导其中, 大儒张尔岐对《仪礼》所做的句读、考辨,以及对礼意的阐发,倡清代仪礼学之先声。张尔岐为学路向的确立,以及其对《仪礼》研究的疏理,奠定了他在礼学研究领域和在清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张尔岐以乡里塾师身份参与到明清之际的思潮中,形成了其学守程朱,有因循、有创新的思想体系。从崇实黜虚着眼,顺应反王学思潮,宗程朱,注重内外本末兼修,“尊德性”与“道问学”相为并重,穷经体道。修正了程朱的理气观,提出了本体论上的“气本”、“气机”说。为矫空疏之弊与晚明以来的道德沦丧,提出了“六经皆礼”说,注重据礼显理,循名责实,重申儒家传统的道德精神与修养。其思想代表了当时的一个学术方向。

人物事迹

张尔岐于济南讲授《仪礼》时,偶尔为当时著名学者顾炎听到,顾十分敬佩其见解精辟,翌日绝早即登门拜访,谈论欢洽,遂订交为友。其门人艾元徵时为康熙朝刑部尚书,每有重礼馈曾,必婉言谢绝,平时更无所干求。曾应聘与修《山东通志》,事毕不受酬礼而归。事亲至孝,因老母多病而研习医道,术后成乡邻纷至求诊,必细心施治,不惮劳烦。与两弟分居,自择劣等田产;其二弟残疾(盲人),甘愿代其承担赋役30余年,临终还嘱咐儿子们为叔父代承赋役。

《老子》研究

山东大儒张尔岐的《老子》研究在明末清初老学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其《老子说略》以焦f《老子翼》为解读参照,对宋明儒家在解老过程中大量使用“性命”理论的传统做出反动,转而重新注意《老子》的政治价值,体现出新的诠释风格。他的《老子》学思想,特别是《说略》一书表达的老学观点,代表了儒家学者在老学领域清除“心性”之学的影响,并试图重新发掘《老子》政治实用价值的努力,体现出老学在明末清初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新变,在老学史上应有一定地位。 张尔岐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个历史转关时期,家国之恨激发和塑成了他的志士人格和儒学品格。张尔岐不仅为亡明守节不仕,而且反思了明朝之亡在学术思想上的原因。他深切批评晚明“心性”之学,以程朱理学为指归,而又能跳出其樊笼,开清代朴学之先风,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 明亡之后,以儒家学者为代表的中国政治思想界对《老子》的解释史进行反思,形成了老学研究中反传统的倾向。儒家学者对儒释道三家关系进行调整,从重视三者的相容共通转向强调它们具有本质差异,并进而彰显儒学的特殊地位。他们对宋明以来大量使用“性命”理论的老学传统提出异议。

论学指意

张尔岐为学,走的是经学、理学的路子。经学、理学并重,由经学人,而落脚于理学,两方面皆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他研治经学,采用 治经的方法,从句读开始,首先读懂经书,然后思索其理。这是后来清代汉学家的方法。然而,当时并无汉学之名,与张尔岐晚年订交的顾炎武是清代汉学的开山祖,故他对张尔岐的句读学大加赞赏。但是,张尔岐并不以此自限,他要进一步追寻经书中内含的那个天人性命之理,他认为程朱理学仿佛得之,于是他对程朱理学三致其意,拳拳服膺,从而张尔岐之为学又具备了宋学的特点。汉学重实事求是,宋学重理论思维,张尔岐兼备两者之长。比较而言,张尔岐博闻多识不及顾炎武,而抽象思维能力又高于顾炎武。这是赵俪生、杨向奎先生早已指出的。可以说,既有汉学的细密工夫,又擅长宋学的理论思维,这是张尔岐为学的基本特点。张尔岐认可并提倡为己之学,认为为学的目的在于充实自己的学养,成就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境界,而不是沽名钓誉,以博学炫耀于人,以多闻夸示于人。他为学注重心性修养,讲究切合实际,反对无病 ,更反对人云亦云,喜欢创新,敢于创新。即使在从事科举、习作八股文的时候,他也不肯袭用他人成说,而是独立思考,自出新意。每临考试,不改初衷,“胜负得失,一不介于怀,唯以深思独喻为愉快而已。”(张尔岐《自订〈书义〉序》)无怪乎其屡试不中。

哲学思想

张尔岐是学问家,也是思想家。他为学不仅主张笃志力行,也重视理论思维。他与顾炎武论学时,顾炎武认为理学家言心言性那一套多涉空虚,殊不可取,多少含有轻视形上学的意味。张尔岐不同意顾炎武的看法,他认为天人性命之学不可不讲,事事物物都有一个理,不认识一事之理,很难说对一事有了充分的认识,心、性、命、天等等也是如此。性命之理虽然是抽象的,但未尝不散见于日常生活之中,如果能够见微知著,默而识之,验之于己,用心体会,优裕渐积,必会有所自悟。学人的本分不仅仅在于认识外在的世界,还要认识你自己。即使穷尽了天下事事物物之理,也不能说已经圆满完成了认识的任务,因为还有一身之理未曾涉及。一身之理是心性之理,是生命之理,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天下事事物物之理。不认识一身之理,知有未至,其行未必能够尽善,以此修身,人皆知其不可。张尔岐进一步指出:如果儒家学人轻视甚至放弃认识你自己这一任务,对心性之理置若罔闻,“将令异学之直指本体,反得夸耀所长,诱吾党以去。此又留心世教者之所当虑者也。”(张尔岐《答顾亭林书》)此处所谓“异学”,当指佛教而言。张尔岐分别从学理和教化两个层面充分肯定了言心言性的形上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张尔岐重视理论思维,也擅长于运用理论思维,赵俪生先生曾经举出两个例子加以说明,其中一个例子是:张尔岐在《周易说略序》中,用“影似”这个概念说明卦、爻象对天下之人、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统摄,说:“天下之人物与人物之一切动静,质言之,则不可胜穷。而拟其影似,则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而可毕者。质言则专,专则滞,故愈详而愈多失。拟其影似,则略于事而言理,略于理而言理之象。于是乎事所不得兼者,理得而兼之。此之理不得兼彼之理者,理之象则无不得而兼之也。”(张尔岐《周易说略序》 )

作品赏析

(一)壬寅春访元明先生张隐君归赋

绣水云湖间,距城近十里。爰有石隐人,诛茅于此。我欲访幽踪,披衣凌晨起。徐步乘春风,云树互迤逦。道旁问耕夫,云此草庐是。榆柳翳柴扉,竹石森阶鳌K剐胂壬出,白发短覆耳。骨更神完,古意见冠被。询名各嗟讶,入坐略诺唯。烹茗发清言,纷纶具玄理。夕阳在树杪,欲去情不已。挥手寻归途,苍茫暝色里。

(二)列仙诗

紫庭夜降玉晨君,面授灵威鸟迹文。指示分明方悟得,嵇康未是解书人。

一颗冰桃落汉家,群仙争妒锦宫霞。当时不信元君诳,今日东风正著花。

汉宫衰草夕阳寒,泪滴铜人久不乾。举手摩挲相慰语,海沤生灭本漫漫。

注《老》争传河上公,文皇虚访拟空同。乘云瞥地呈灵幻,何怪文成与少翁。

(三)送张非闻还里

生世苦违异,退守诗书残。寥寥古人中,默求心所安。出语遭疑讪,孤踪良独难。吾兄自逆旅,坦然委肺肝。片言质要妙,曲折颇有端。视君方寄食,殊不忧饥寒。冥获或自笑,心战亦寡欢。内胜足天机,身穷中愈宽。时月一过从,开襟意为殚。虑余摇异说,发药相钻。往往切余心,惭汗同露溥。白璧陈座席,自觉多垢瘢。相资八年余,如镜正衣冠。忽闻当别去,朝夕越河干。北堂有慈命,于理难盘桓。惜此良友远,致词不觉繁。愿各励终始,莫变青与丹。

作品介绍

张尔岐一生著作很多,除《仪礼郑注句读》外,其重要者尚有《易经说略》、《诗经说略》、《书经直解》、《老子说略》、《春秋三传驳义》、《蒿庵闲话》、《弟子职注》等,多由后人及弟子刻版问世, 曾参加编修《山东通志》,与顾炎武订交。宗程、宋朱学,后治《仪礼》,撰有《仪礼郑注句读》、《周易说略》、《老子说略》、《蒿庵闲话》等。

张尔岐墓

位于济阳县店子乡前陈王寨东,1956年曾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0年迁移到张稷若村东北300米处。

相关链接

1、《蒿庵闲话》 作者:(清)张尔岐撰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2、《风角书》 作者:(清)张尔岐撰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3、《蒿庵集三卷附录一卷》作者:(清)张尔岐撰 出版社:齐鲁书社

4、《蒿庵集三卷附录一卷》作者:(清)张尔岐撰 出版社:齐鲁书社

5、《蒿庵闲话二卷》 作者:(清)张尔岐辑 出版社:齐鲁书社

光明网02-23 13:53

《老子》版本之芜杂,在中国学术界罕有出其右者。王弼注本、河上公注本、严遵《老子指归》、傅奕本合称传世本中的四大体系。其中王弼注本和河上公注本的影响尤其广泛。河上公本多被道教人士和下层民众所推崇,王弼本则广为文人学士所喜好。此外,还有唐代景龙碑本等版本也有一定影响。20世纪以来,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郭店竹简本、西汉竹书本(又名北大竹简本)等文献资料先后问世,为老学研究增加了新材料,带来了新活力。以下依据学界现有研究成果,撮其要点加以综述,旨在为初学者提供一个参考坐标。

《汉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句》。河上公又称河上丈人,姓名不详,其生活的时代有秦、西汉、东汉、魏晋诸说。“详其词旨,不类汉人,殆道流之所依托欤?相传已久,所言颇有发明,姑存以备一家可耳。”(《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34页)《老子河上公章句》把《老子》分为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合称为《道德经》,并在每章的前面冠以章题。这是现存最早的《老子》注本。今传有敦煌六朝唐写本、宋刊本、明刊本、道藏本等,通称河上本。现有中华书局“道教典籍选刊”本。河上公注中用“气”来充实“道”,其中多有神仙思想,如第六章注“谷神不死”曰:“谷,养也。人能养神则不死。”第十三章注“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曰:“使吾无有身体,得道自然,轻举升云,出入无间,与道通神,当有何患。”反映了东汉黄老思想的特征。

推荐阅读:(汉)河上公注,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2009年。

严遵《道德经真经指归》。严遵(或曰严尊),字君平。汉成帝时成都人。生平事迹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此书又名《老子指归》《道德指归论》,史籍多有著录,然卷数、版本颇有差异。《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分别著录为十一卷、十四卷、十四卷、十三卷,宋以后则多为十三卷。据《君平说二经目》可知,此书原分《老子》为上下篇、七十二章;《德》经四十章在上,《道》经三十二章在下。此书融通《易》《老》,不仅以阴阳之数裁制经文,亦以《易》理解之。……旨在劝诫天下君臣、父子尊道行德,无为守分,以使上下玄通,四海平和。”(傅璇琮主编《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59页)

推荐阅读:(汉)严遵著,王德有译注,《老子指归译注》,商务印书馆,2004年。该书注释详细,便于阅读。

《老子想尔注》。该书作者一说是张陵,一说是张陵之孙张鲁。《老子想尔注》早已散失,《隋书·经籍志》和新、旧《唐书》都未记载,《道藏》中也未收录。清末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古本典籍中,有《老子道经想尔注》残本,全本共五百八十行。注与经文连写,字体不分大小,章次不分,过章不另起一行。据考证,它是六朝钞本。此残卷在1905年失窃,现收藏在大不列颠博物馆,编号为斯氏(斯坦因)六八二五。该残卷始自《老子》第三章“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终至第三十章“无欲以静,天地自止(正)”,大致反映了《想尔注》的基本思想内容,是研究早期道教思想的珍贵资料。今人饶宗颐据《河上公注本》分章排列整理。

推荐阅读: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王弼《老子注》。王弼(226—249),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金乡一带)人。魏晋玄学家。《隋书·经籍志》:“《老子道德经》二卷(王弼注。梁有《老子道德经》二卷,张嗣注;《老子道德经》二卷,蜀才注。亡。)”王弼的《老子注》也分为81章,但没有章题,现在的传本也是在古本基础上经后人加工调整过的版本。学界认为从版本的角度看,王弼本与河上公本区别不太大,王弼本的字数虽然多于河上公本,但多出的字主要是虚词。河上公注以修身炼气为本,王弼注以谈玄说虚为主。王弼不是通过文字训诂力求恢复《老子》的本义,而是创造性地提出了名教本于自然的基本原理,进而成功地构筑了一个玄学化的老学体系。

推荐阅读:王弼著,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或王弼著,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中华书局,2011年。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唐初傅奕据北齐时项羽妾墓出土的“项羽妾本”,与几种流传版本参合校订,组合成《道德经古本篇》,人称“傅奕本”,学界称之为善本。傅奕本保存了较多的古句、古语、古字。傅奕本有许多优点,但因其是根据几个旧本参校的,这些旧本本身就存在不少讹误,且傅奕本在流传过程中,被后人改动的地方也很多,存在讹文、衍文、脱文、倒置的情况,且有些篇次及文章内容也非《老子》原貌。

推荐阅读:傅奕《道德经古本篇》,见刘笑敢《老子古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景龙本《道德经碑》。唐代道观中流行刻立《道德经》,现存最早的是唐景龙二年(708)河北易州龙兴观的《道德经碑》。该碑简称景龙碑本、景龙本、碑本、易州本。此碑正面(阳面)刻道经,阴面刻德经。严可均《铁桥金石跋》谓:“世间真旧本,必以景龙碑本为最。其异同数百事,文谊简古,远胜今本者甚多。”

推荐阅读: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该书在选本方面以唐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文为主,次取敦煌写本与遂州碑本参订。此外还参考旧抄本、佚本、正统《道藏》本诸刻本共100余种。本书校勘精审,训诂严谨。

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宋范应元字善甫,号果山,又号谷神子。此书依范氏所藏古本《老子》作注,其经文上《道》下《德》,作八十一章,各章次序与通行本相同。该书征引古本及前人音训注释凡40余家,附以范氏本人的见解。其内容体现由精气至性命,最后归结为修心的解《老》思路。此书《道藏》失收,焦竑《老子翼》采摭时也没有涉及。现存版本有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续古逸丛书》所录宋刻本等。

帛书《老子》甲乙本。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帛书《老子》甲乙本。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3号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有两种抄本,分别被称为甲本和乙本。专家认为:两种抄本内容大体相同。甲本不避讳“邦”字,其抄写年代应在刘邦称帝之前;乙本避讳“邦”字而不避汉惠帝刘盈之讳,其抄写年代应是刘邦在位之时。甲、乙本皆分二篇,乙本篇末标出《德》3041字,《道》2426字,合计5467字。甲本尾题残缺不明。两本都不分章次。帛书《老子》保留了许多虚词。马王堆本虽是全本,但残破较甚,在甲、乙两本可互为补充的情况下,仍有不少残缺的文句。西汉时期,《老子》中《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有人认为道上德下出自西汉刘向之手。西汉时期的《老子》乙本无分章,甲本有划分章节的符号。此时的《老子》并非八十一章。到了西汉时期,《老子》文本基本定型。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序》曰:“帛书《老子》甲乙本在当时只不过是一般的学习读本,皆非善本。书中不仅有衍文脱字、误字误句,而且使用借假字也极不慎重,出土时又因自然损坏,经文均有残缺,但是,它的珍贵,主要是抄写的时间早,近古必存真,因而较多地保存《老子》原来的面貌。尤其是同墓出土两个来源不同的古本,不仅可相互印证,而且同时用两个古本一起勘校今本,对订正今本讹误,更有价值。”(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

推荐阅读:高明《帛书老子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该书将甲、乙两本的文字,逐句与王弼注本及敦煌卷本、道观碑本、历代刊本(共33种)相互参校,最后复原帛书甲、乙本《老子》,堪称这一版本研究的压卷之作。

楚简《老子》摘抄本。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村一号楚墓出土三种《老子》摘抄本。专家认定:墓主人入葬于战国中期,大约为公元前300年左右。郭店楚简《老子》书写于形制各异的甲、乙、丙三组竹简上。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看见的《老子》一书的最原始的文本。郭店楚简本的简文不分章,次序和文字与通行本有较大差异。郭店本的内容仅为传世本的五分之二。思想上并不激烈地抨击儒家的仁义观念。郭店楚简本是战国时期《老子》的三种全文本的摘录本呢?还是当时并没有完整的文本?在今天依然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当时已经有完整的《老子》全文本,也有人认为,今天我们看到的《老子》,在起始阶段只有一些简单的格言,后人慢慢添加,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全文本。真相究竟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推荐阅读:《郭店楚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8年。廖名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李若晖《郭店竹书老子论考》,齐鲁书社,2004年。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增订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西汉竹简本。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是北京大学于2009年1月接受捐赠的一批从海外回归的西汉竹简。据介绍北大简本《老子》经拼缀后共有完整简218枚,保存近5300字,对理解文意有影响的阙文仅占全书篇幅的百分之一。其中还保存了“老子上经”和“老子下经”的篇题,“上经”相当于传世本《德经》,“下经”相当于传世本《道经》。北大简本《老子》每章之前均有分章符号,其章节划分与传世本有所不同,为探讨古本《老子》分章问题提供了最为齐备的资料。西汉竹书约抄写于汉武帝时期。

推荐阅读:韩魏编《北京大学西汉竹书(老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二十世纪以来,我们有幸发现了帛书本竹简本和西汉竹简本等出土文献,对于《老子》研究来说,值得庆贺。在看到出土文献与传世本的不同之时,也要看见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对于《老子》研究而言,探寻不同版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同样重要的。

20世纪以来,众多学者赓续传统进行考据释义的工作,出现了一大批《老子》整理本和译注本,例如马叙伦的《老子覈诂》和《老子校诂》、杨树达的《老子古义》、高亨《老子正诂》和《老子注译》、蒋锡昌《老子校诂》、于省吾的《老子新证》、任继愈的《老子今释》、严灵峰的《老子达解》和《老子章句新编》、陈鼓应的《老子今注今译》(后改为《老子注译及评介》)、陆永品的《老子通解》、王凯《老子〈道德经〉解释》、牛贵琥《老子通释》等。

推荐阅读: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中华书局,2015年。该书是一本经过作者数十年反复打磨的老学著作,已行销四十余年,成为人们研习老子的经典读本。该书先后多次在台湾商务印书馆、北京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出版。原文部分以中华书局张氏所刊王弼注本为底本,参照帛书及郭店本等做了校对。对于初学者是一本入门的必读书,对于老子和道家思想研究者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参考书。需要说明的是该书附录三为“《老子》校定文”。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构建一个理想的文本,作为《老子》研究的定本,其想法可以理解,其做法让人钦佩,但所谓理想的定本目前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作者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