恳求诸位批命大仙帮我准确地看个四柱、测一下八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真挚感谢!本人性别:男,出生于...
命主姓名:某人。
出生公历:1995年3月5日2时0分(北京时间),星期日。
出生农历:乙亥年 二月 初五日 丑时。
比 才 日元 食
乾造 乙 戊 乙 丁(日空辰、巳)
亥 寅 未 丑
藏干 甲壬 甲丙戊 乙己丁 癸辛己
劫印 劫伤才 比财食 枭杀财
地势 死 帝旺 养 衰
纳音 山头火 城墙土 沙中金 洞下水
节气:立春1995年2月4日15时13分,惊蛰1995年3月6日9时16分
起大运周岁:9岁 5个月 23天,每一交大运年 8月 28日起运(公历)。
)
食 伤 比 劫 枭 印 杀 官
大运 丁丑 丙子 乙亥 甲戌 癸酉 壬申 辛未 庚午
衰 病 死 墓 绝 胎 养 长生
岁数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年份 2004 2014 2024 2034 2044 2054 2064 2074
本八字亥未拱木,劫才格,对父亲克性大,父身体差,压抑,人缘较差,神气高傲,鲁莽,性格执拗不认输,个性矛盾,具双重性格,行事多以自我为中心,坚持己见,不容易妥协,所以有时很难与人和睦相处,很少有知心朋友。八字喜金,
命主姓名:xx 出生地:山东省鱼台县。
出生公历:1987年4月9日17时33分(北京时间),星期四。
出生农历:一九八七年 三月 十二日 酉时。
印 杀 日元 伤
坤造 丁 甲 戊 辛 (日空午、未)
卯 辰 子 酉
藏干 乙 乙戊癸 癸 辛
官 官比才 才 伤
地势 沐浴 冠带 胎 死
纳音 炉中火 佛灯火 霹雷火 古榴木
节气:清明:1987年4月5日15时44分,立夏:1987年5月6日9时6分。
起大运周岁:8岁 10个月 17天,每一交大运年 2月 26日起运(公历)。
排大运:
官 枭 印 比 劫 食 伤 财
大运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临官 帝旺 衰 病 死 墓 绝 胎
岁数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年份 1996 2006 2016 2026 2036 2046 2056 2066
排流年:
始于 丙子 丙戌 丙申 丙午 丙辰 丙寅 丙子 丙戌
1 丁丑 丁亥 丁酉 丁未 丁巳 丁卯 丁丑 丁亥
2 戊寅 戊子 戊戌 戊申 戊午 戊辰 戊寅 戊子
3 己卯 己丑 己亥 己酉 己未 己巳 己卯 己丑
4 庚辰 庚寅 庚子 庚戌 庚申 庚午 庚辰 庚寅
5 辛巳 辛卯 辛丑 辛亥 辛酉 辛未 辛巳 辛卯
6 壬午 壬辰 壬寅 壬子 壬戌 壬申 壬午 壬辰
7 癸未 癸巳 癸卯 癸丑 癸亥 癸酉 癸未 癸巳
8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 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9 乙酉 乙未 乙巳 乙卯 乙丑 乙亥 乙酉 乙未
止于 2005 2015 2025 2035 2045 2055 2065 2075
※胎元:乙未(沙中金) 命宫:甲辰(佛灯火)
终身卦:(用年干起)
干支: 丁卯年 甲辰月 戊子日 辛酉时
主变卦 火风鼎(离宫) 之 天风姤(乾宫) [空亡:午、未]
朱雀 ━━━ 兄弟巳火 ━━━ 子孙戌土
青龙 ━ ━×子孙未土 应 ━━━ 妻财申金
玄武 ━━━ 妻财酉金 ━━━ 兄弟午火 应
白虎 ━━━ 妻财酉金 ━━━ 妻财酉金
腾蛇 ━━━ 官鬼亥水 世 ━━━ 官鬼亥水
勾陈 父母卯木 ━ ━ 子孙丑土 ━ ━ 子孙丑土 世
吉神凶煞:
年柱 天医
月柱 太极 华盖 地网
日柱
时柱 桃花
☆星座:白羊座。 生肖:兔。 二十八宿:奎。
※提示:神煞是八字预测中的一个附加信息,是吉是凶,要看神煞的喜忌而定,不能单凭神煞的性情论判。在八字中,能起到反映事情类型、性质的作用。※
命局生克制化:
※五行个数(计入藏干): 2死水 3囚木 1休火 2旺土 2相金
五行个数(不计藏干): 1死水 2囚木 1休火 2旺土 2相金
五行力量:水41(127%) 木56(173%) 火36(111%) 土108(334%) 金82(254%)
己生助力量:144(446%) 克泄耗力量:179(554%)。 阴气:179(554%) 阳气:144(446%)。
※日主综合得分:37。 日元平和,喜用火,土(印枭、比劫)。忌仇水,金(财星、食伤)。
生于辰月,土旺、金相、火休、木囚、水死。
※此命局未入正格。
比肩 2位死(108,334%),劫财 0位死(000,00%),合计力量(108,334%)
食神 0位囚(000,00%),伤官 2位囚(082,254%),合计力量(082,254%)
偏财 0位休(011,34%),正财 2位休(030,93%),合计力量(041,127%)
七杀 1位旺(025,77%),正官 2位旺(031,96%),合计力量(056,173%)
偏印 0位相(000,00%),正印 1位相(036,111%),合计力量(036,111%)
※天干无合。地支有卯辰年月相害,卯子年日无礼之刑,卯酉年时相冲,辰子月日半三合水局,辰酉月时六合。
※提示:这一步给出了整个八字最有价值的信息,用数量化表示,容易理解把握,论命者要有意识的综合利用这些数据,切记!※
三命通会论断:
◆戊日辛酉时生,戊以乙为官星,以辛为伤官,相对酉而言,辛金健旺,戊土居沐浴状态,因此以身败伤官论,此命为人倨傲。年月中透出乙,为祸百端;如果柱中有乙,又行官旺运,刑伤破害,最为不利。如果生逢月令,且行北方运,即使不贵也富裕。
◆戊子日辛酉时生,生于巳酉丑月,伤官伤尽,如果行财旺运,从事武职,官至御史。
※提示:单以日时论命显然有失偏颇,但给出的断语可以为分析八字起提醒的作用,经典名著自有它的深意。※
穷通宝鉴-调侯用神参考:
戊日辰月生(甲、丙、癸)
(1)戊日、辰月生者,其时戊土司令,应先用甲木以疏土,次需丙火之太阳的热气,再须有癸水之滋润。甲丙癸均备时,则土厚,暖且杀气弱,就为富贵显达之命了。虽为常人,但其福泽亦厚,举一例如:
生年 甲 午
生月 戊 辰
生日 戊 申
生时 丙 辰
以上之命,生时上有丙火显现,其土性既厚且暖,又有甲木使土疏通。申辰之中又有壬癸之水财,可滋甲的弱杀,故为一显达之命。
(2)此月生者,三神齐全时.为上格之命。甲癸共见时,癸水能生扶甲木,故是显达之命。丙透出而滋补甲木时,是清贵之命。丙透甲藏,且无癸水之助,为小富之命。有癸水,则需有贵人相助,方能有所发达。即甲丙癸三者缺一之时,即不为发达之命。
(3)戊日、辰月生者,日干通报,我身很旺,则气势调和。有甲之杀及癸之时透出时,财可助杀,可逞权威,即身杀两神均等。甲癸透出,则社会地位显达,地支中甲癸隐藏来现,则家业兴隆,亦为一亩裕之命。
(4)丙火多但无癸水的滋润,则如同春苗失水。丙火为太阳之烈火,癸水为雨露之水,火多而水少,则田烟枯,虽先富而后贫亦至。若命中逢壬癸之水,则如枯麻逢甘霖,必可勃然兴隆,即先贱而后贵之命。
(5)命中火多,或地支成寅午戌之火局时,必须有壬癸之水其中一项来扶助.得癸水则可自然富贵,得壬水则需努力而后方能致富。癸水为雨露之水,自天而降,故可自然得杨力,壬水为溜溉之水,故需以劳力致富,这是自然的道理。
(6)命中木气多,有木之方合或成三合木局时.则杀星重,若无比肩、印绶之星,便可构成“从杀格”.乃大富大贵之命。若有印肩、印绶时,则可依官杀去留法来推命。即以庚金去木之官杀,便成小富贵之命。无庚则福禄浅。有火泄宫杀时,虽有钱财,但屡遭灾厄。无水、无火、无金之时,称“上木自战格”,腹中有疾,为忧愁艰苦之命。
(7)杀印相生格,举一例如左:
生年 己 未
生月 戊 辰
生日 戊 寅
生时 甲 寅
以上之命,辰月生者,日干之戊土得月令.其土性旺盛则我身旺,时上有甲之独杀透出,寅中有丙火可泄木气,土过旺则喜逢木运,则高命通达无疑。
※提示:这里对命局生克关系有较好的论述,不失为找用神的一个点醒之笔,给出了实际命例,论命者可对照研究。※
十神定位论断:
年干为正印,生于富贵家,读书学业佳。年支为正官,受祖荫力大,易少年得志且学业佳,若有二德临之,以己力成名,或生于富贵之家。
月干为七杀,适于抛头露脸,出风头之业,若有合杀带羊刃者,或食神伤官制之者,当为贵命。月支为比肩,上有兄姐,或为养子,有独立分家或创业之倾向,四柱如果无官星,性暴乱。
日支为正财,多得配偶相助,若坐将星,与名门之家结亲。
时干和时支都是伤官,子缘薄,子顽愚不孝,女多子少,晚运凄凉。
※提示:分宫论断,可反映出一些信息,但要综合用之,不可执一而断。※
八字重量:
5两1钱 年07两、月18两、日17两、时09两。
袁天罡断:一世荣华事事通,不须劳碌自丰享,兄弟叔侄皆如意,家业成时福禄宏。此命为人做事有能力,且能随机应变,性燥能知其轻重,交朋结友如兄弟,气量宽宏,见善不欺,逢恶不怕,平生正直,无大难刑险,只是少招祖业,初限衣禄无亏,子息晚招可实得,四十至五十,末限通达昌吉,福禄无亏,财源稳定,丰衣足食,高堂大厦,妻宫友好,二子两女送终,寿元八十岁,卒于九月中。
※提示:这是一种神奇的断命法,依据的原理已无从查考,可大体看出一生的命运轮廓,可参考。※
性格特征:
★阳土主人敦厚朴实,重信讲义,宽大包容,乐于助人。易流于反应迟钝,不懂变通。
★从日主旺衰看你:从心理学上说,沉着坚定,态度持重,交际适度,善于忍耐,恪守纪律,富于毅力,不爱作空泛的清谈,不为无谓的动因分心,但较刻板,有一定的惰性。
★比肩之人为人性情刚毅,处事稳重,有豪迈的气概,对朋友很讲义气,遇事果断。但有时过于主观,显得倔强而固执,好与人争财夺利。
白羊座的你任何困难都能克服过去,不过有时不能瞻前顾后,容易卷入事务的漩涡里去。
★阴阳二气平衡,性格刚柔相济,做事会分轻重缓急,公正之人。
★命带桃花,为人风流儒雅,聪明有才华,但生性过于散漫,对两性关系过于放纵。
★命有华盖,为人聪明、孤高,喜欢神秘的事物。容易堕入幻想的世界,远离现实,显得头重脚轻。
★柱逢太极,喜神秘,对易学较有兴趣,喜欢理论思辩,但较易脱离实际。
※提示:个人性格除禀受天赋外,与后天环境的影响也有很大的关系,包括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等。※
职业财运:
★具争财、理财的才能,喜欢商业活动,适于经商。惟中年前财运不佳,以后逐渐好转,可独立创业,避免合作。一生财运呈波浪形,钱财较不稳定,平时宜多储存,以备不时之需。
★从你的喜用神看:利于从事与火有关之行业,比如:灯饰、炉具、眼镜、电子、爆竹、电焊、煤炭、天然气、美容美发、加工、百货业等。
或与土有关之行业,比如:矿产、陶瓷、房地产、水泥、畜牧业、建筑、土产、饲料、仓储、供书等较固定之行业。
★从你的命局趋势和性格来看,你适于从事与他人合作的事业,可在服务业或者比较自由的职业干一番事业,这样能发挥你的特长,取得成绩。
※
※财星为仇忌神,求财不易,不可强求,否则容易因财生灾。
※日元坐财星,因夫妻相助而致富。
※日元中平,大财无福可得,偶有小财。
★偏财信息:天干不透。地支不藏。
★正财信息:天干不透。地支 2藏,得时而旺。暗藏入库。
※地支藏财,钱财可流住,不会虚花多有积蓄。
※财星有库,财多丰厚,发则能存,岁运冲之,可能有发大财之机。
※食伤为财之原神,今食伤不旺,财源不广或不好,大财难求。
※提示:职业和财运密切像关,有什么样的职业就有什么样的财运,偏财旺可从偏业、投机性行业得财,正财旺可从正业、传统行业得财。※
功名官运:
◆官星中平,即使为官,也难有较高职位。
◆日元平和,官星中平,高级职位不可求。
◆年柱有官星,如能当官,往往年轻便为官。
★七杀信息:天干 1透,失时无力。地支不藏。
★正官信息:天干不透。地支 2藏,失时无力。暗藏入库。
◆七杀透干,好表现喜出风头,有威势有管理能力。
◆官星干透支藏,如为命中之喜,可以为官贵。
◆财为官之原神,今财星不旺,升迁较慢。
◆印星透干,主人聪明多智,读书学业佳。
◆官印相生,文武双全,命佳者为官有实权。
※提示:财能生官,印能护官,两者对官运也是很重要的。有大灾大难者,格局生得好,好运临之,却能大富大贵。伤官有制,反变成扬名之星。※
婚姻择偶:
命主与亥、未年生者三合,与戌年生者六合,也就是属相为猪、羊、狗的人婚配较为有利;与辰年生者相害,与酉年生者相冲,和此二年生者婚配不利,也就是属相为龙的人较不利,与属鸡的人相冲,除此以外不必顾虑。
配偶方向选在自己住宅的东方或西方为佳。
日支为正财配偶之人为人勤劳节俭,诚实过于保守,注重现实利益,有时表现得有些势利。不喜诗书等理论性的事物,占有欲强。
日支对命主而言为忌主配偶甚少帮助或关系较疏远。
※日干支相克,夫妻之间偶有矛盾。
※日支为子午卯酉,主配偶外表漂亮。
※官星中平,女命逢之,丈夫多为普通人。
※提示:看婚姻除看个人八字外,还须合看双方八字,才能下最终判断,大致喜生和,不喜克害。※
家庭子女:
◆你父亲较为平常,属普通老百姓阶层,一生平和,事业上较难取得重大成绩。
对命主而言为喜用神,主多有帮助或关系密切。
◆你母亲较为平常,属普通老百姓阶层,一生平和,事业上较难取得重大成绩。
对命主而言为闲神,主关系一般。
◆你兄弟较为平常,属普通老百姓阶层,一生平和,事业上较难取得重大成绩。
对命主而言为闲神,主关系一般。
◆你姐妹较为平常,属普通老百姓阶层,一生平和,事业上较难取得重大成绩。
对命主而言为喜用神,主多有帮助或关系密切。
◎头胎生女孩。
◆你儿子较为平常,属普通老百姓阶层,一生平和,事业上较难取得重大成绩。
对命主而言为仇忌神,主甚少帮助或关系较疏远。
◆你女儿较为平常,属普通老百姓阶层,一生平和,事业上较难取得重大成绩。
对命主而言为仇忌神,主甚少帮助或关系较疏远。
※提示:年上父母,月上兄弟姐妹,时上子女,可分宫论判,也可以十神为准。※
体质健康:
日主中和,平生身体不很健壮,偶尔有小病,但都没什么事。
你八字中土气过旺容易得胃、脾、肋、腹、背、胸部、肚子等部位的病。
你八字中火气过于偏枯小肠、心脏、肩、血液、脸部、牙齿、腹部、舌等部位容易感染疾病。
※提示:八字阴阳五行平衡,人的身体就康健无病。过旺或过衰都容易诱发疾病,所主的五行往往是病根之所在。※
有利选择:
☆以出生地或居住地为中心,你的住屋、办公室、坐位、睡姿头部、就业、就学、求医等朝向南方、中央为吉利。
☆创业时机、出门远行等办事时间选在夏季、四季可事半功倍。
☆衣着、首饰、家具、装潢等宜采用红色、**。
☆门牌、车牌、电话号码、抽奖、楼层、房号等选择有数字3,4。或有5,6。比较幸运。
☆朋友上选择丑、未年生的人,因为他是你的天乙贵人,是能给你帮助的人,命主与亥、未年生者三合,与戌年生者六合,和这三年生的人相处较融洽。
●丁卯年生:为望月之兔,一生手足不停,身心不闲,衣禄可以,可算富贵,女命好静,一生有福之命。
●三月出生的人,前年六月受胎,清明节后出生。人心不凡,宽怀大量,忍耐,为人有志,意向坚定,头脑精明,擅交际,有手腕,胸怀宽大厚,重色情,喜社交,爱情亦难专一,提防桃花为患,欢场烟消云散花之地勿近为佳,中年运防水月镜花,错过良机,有名无实,晚年能守,福泽可期,乃倒啖甘蔗先苦后甜之命。
●十二日,此日生人,为人温柔,刻苦耐劳,勤奋节俭,博学且才高,但惜早运不隆,难有父业,少年多波折,中年始称佳,末限可卜有所成就,乃一波三折之命也。
●酉时生人: (下午五时至七时)天皇星入命,报晚长随月,起舞独争先,为人忠孝仁慈,性格良善,一生财禄丰足,多招是非,可取四方之财,幼年辛苦,兄弟分离,乏子宜行善,六亲不相和,男女多情惹灾,善守机密,自尊心强,争强好胜。诗曰:酉时衣禄旺,文武足才谋,居家反不利,父母更担忧。乃福寿双全之命。
适业: 化学、记者、教员、政法、军人、新兴事业、加工业、工矿业等金水事业,忌火土类。
吉凶年: 十九、二十五、三十二、四十九、七十、七十七岁。
出生时间: (公历) 1977年 3月 7日 22点
(农历) 丁巳年 正月 十八日 亥时
八字: 丁巳 癸卯 癸亥 癸亥
五行: 火火 水木 水水 水水
纳音: 沙中土 金箔金 大海水 大海水
本命属蛇,沙中土命。五行水旺缺金缺土;日主天干为水,生于春季。
(同类水金;异类土火木。)
正月生 此月生人,前年四月受胎,立春节后出生。为人忠厚,富有侠义心,仁德待人,同情心深,牺牲自己,成人之美。但带有神经质。利官近贵,可富贵增荣。然大事小成,凡事仔细,若不失机,能招四方之财。幼年平常,中年运开,晚年荣富。无刑克之命。
诗曰:相貌端正前缘,早年衣禄自安然。贵人接引鸿运路,夫妇团圆过百年。
十八日生 此日生人,智能可畏,自作聪明,不容他人,性格过刚,与人不和,独立自好,父兄无缘,晚景大运,中年平平,普通之命。
亥时时生 (下午九点起下午十一点止为猪时辰)
意志坚强,沉着热心,不文际人,手艺特精,女人性刚,易努解,天生勤劳。财帛大旺。
适业:外科医,僧侣、旅馆、支配人,艺术、古董、五金。忌人类。
凶年:二一岁、廿六岁、卅六岁、卅九岁、四十九岁、五十六岁、七十八寿终。
亥时头生:时头生人先克母,性宽手足情疏远,六亲少力初年苦,子息二三衣禄归。
亥时中生:时中生人父母全,为人聪明性情急,亲戚兄弟多有分,女秉家权末限生。
亥时末生:时末生人先克父,性燥心慈六亲疏,兄亲难为早年劳,男娶双妻女克夫。
命造简批:
经商下海做生意
在事业方面,可以受到师长、上司的帮助
妻子贤淑,能得内助之力而成功。
一生奔波,但有旅行,转移或出国的喜事
家中主权在父,或幼年为养子。
晚年幸福,子孙富贵,且孝顺。
性情刚直而不屈服之特性。
较守不住祖业,失去家庭教育。
生在富贵之家,祖先富裕。
此人聪明,但多性暴好斗,有英雄气概且常能见义勇为,为民除害。
为人聪明伶俐,有功名之分,夫妻能和顺,作事如意,牛田有分,女人衣食不少,贤良待人,男人多出风头,善有计谋,英敏之才,福厚之命。
适合的职业:外科医、僧侣、旅馆、支配人、艺术、古董、五金。忌火类。应该注意年限:十一岁,廿六岁,卅六岁,卅九岁,四九岁,五六岁,七八岁。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七方之薄荷茶处方薄荷30叶,生姜1分,人参半两(去芦头),石膏1两(捣碎),麻黄半两(去根节)。制法上锉。功能主治伤寒。鼻塞头痛,烦躁。用法用量先以水1大盏,煎至6分,去滓,分2次点茶热服。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七《医疗保健汤茶谱》方之薄荷茶薄荷茶以薄荷叶、绿茶、白糖为主要原料,具有提神醒脑,排气,利尿的功效,用于夏季感冒,老年人腹胀者。原料薄荷叶2克,绿茶3克,白糖适量。用法将薄荷叶、绿茶、白糖都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随意饮服。功效薄荷茶具有提神醒脑,排气,利尿的功效。适用人群用于夏季感冒,老年人腹胀者。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详见百科词条:薄荷茶 [ 最后修订于2016/8/24 20:54:47 共27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八字: 时 日 月 年 1 → 10 甲子 柱 柱 柱 柱 10 → 20 乙丑 : : : : 20 → 30 丙寅 比 食 正 30 → 40 丁卯 肩 神 印 40 → 50 戊辰 辛 辛 癸 戊 50 → 60 己巳 卯 亥 亥 申 60 → 70 庚午 乙 甲壬 甲壬 戊壬庚 70 → 81 辛未 偏 正伤 正伤 正伤劫 81 → 91 壬申 财 财官 财官 印官财 81 70 60 50 40 30 20 10 1 伤 比 劫 偏 正 七 正 偏 正 官 肩 财 印 印 杀 官 财 财 壬 辛 庚 己 戊 丁 丙 乙 甲 申 未 午 巳 辰 卯 寅 丑 子 戊壬庚 乙丁己 己丁 庚戊丙 癸乙戊 乙 戊丙甲 辛癸己 癸 正伤劫 偏七偏 偏七 劫正正 食偏正 偏 正正正 比食偏 食 印官财 财杀印 印杀 财印官 神财印 财 印官财 肩神印 神 辛金日主,生于亥月卯,水旺木相,亥卯又会木局,未免财旺身弱,得辛金比肩以扶之,差堪振作,惟力量尚薄,独喜阳金,而土无用,遇木火更差。 现行戊土大运,流年庚寅,戊生庚旺,庚旺能擘木,所以今年会比上年好,8月8日立秋后更明显。明年辛卯,辛金柔软,比今年稍逊,2012水旺泄金,2013-14火旺克金,总结是今明两年好,后三年差。
今年工作运
小人当道
异性为患
不可言吉
但你有一定位置
请善用你的工作 职权
今年你必有不愉快事 财运你倒是不错 出年大好
伏吟时柱正合用 myblogyahoo/little_buddha_eye/ 黎卓坽
妻财子绿--是很广阔的-请写下想问的是那一样或其他问题
参考: 本人是八字亥学的硏学者
嘉业堂《二十四史》书箱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正史”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清代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正史”一称即专指“二十四史”。按《四库全书》的规定,正史类“凡未经宸断者,则悉不滥登。盖正史体尊,义与经配,非悬诸令典,莫敢私增”,即未经皇帝批准,不得列入正史。
二十四史总共3249卷,约有4000万字。它记叙的时间,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中的黄帝起,到最后一部《明史》记叙到明崇祯17年(公元1644年)止,前后历时4000多年,用统一的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二十四史的内容非常丰富,记载了历代经济、政治、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事迹。
编辑本段
二十四史的发展
商务印书馆百衲本《二十四史》三国时期社会上已有“三史”之称。“三史”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国志》,称为“前四史”。
历史上还有“十史”之称,它是记载三国、晋朝、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朝十个王朝的史书的合称。后来又出现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记》、《汉书》、《后汉书》和“十史”。
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明代又增以《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总名“二十二史”。后来又增加了《旧唐书》,成为“二十三史”。后来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旧五代史》也被列入正史,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乾隆四年至四十九年武英殿刻印的《钦定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最完整的一次大规模汇刻。
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脱稿,民国十年(1921年)大总统徐世昌以《新元史》为“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二十五史”。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1]
编辑本段
主要版本
毛泽东点评二十四史明南京国子监刻“二十一史”(南监本)
明万历北京国子监刻“二十一史”(北监本)
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十七史”
清乾隆武英殿刻“清乾隆武英殿本二十四史”
清同治光绪间五省官书局合刻“二十四史”
民国商务印书馆印张元济辑“百衲本二十四史”
中华书局排印“点校本二十四史”
“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
编辑本段
相关评价
梁启超评价二十四史
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点校本二十四史评价
点校本二十四史,底本选择精当,点校体例谨严,点校确当,版式设计,清晰便览。
点校本动员了全国史学家许多学有建树的专家学者和古籍整理工作者,历时二十余年,于1978年全部出齐,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二十四史版本。
编辑本段
二十四史内容
史记
汉·司马迁著,130卷。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候,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公羊春秋》、《古文尚书》。汉武帝元朔三年,司马迁二十岁,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调查,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于是,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庇护开脱,贬责汉武帝的爱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三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诸于世。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史记》序中写道,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汉书
东汉·班固著,100卷。
继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后,班固撰写了《汉书》。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汉书》的体例与《史记》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史记》是一部通史,《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史记》。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易。
《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食货志》是由《平准书》演变来的,但内容更加丰富了。它有上下两卷,上卷谈“食”,即农业经济状况;下卷论“货”,即商业和货币的情况,是当时的经济专篇。
《汉书》八表中有一篇《古今人表》,从太昊帝记到吴广,有“古”而无“今”,因此引起了后人的讥责。后人非常推崇《汉书》的《百官公卿表》,这篇表首先讲述了秦汉分官设职的情况,各种官职的权限和俸禄的数量,然后用分为十四级、三十四官格的简表,记录汉代公卿大臣的升降迁免,详细的展现了当时的官僚制度和官僚的变迁。
从思想内容来看,《汉书》不如《史记》。班固曾批评司马迁“论是非颇谬于圣人”。这集中反映了两人的思想分歧。所谓“圣人”,就是孔子。司马迁不完全以孔子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正是值得肯定的。而班固的见识却不及司马迁。从司马迁到班固的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汉时期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已在史学领域立稳了脚根。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著,120卷。
《后汉书》九十卷,南朝宋范晔撰。范晔字蔚宗,顺阳人。出身于一个世族家庭。他的祖父范宁曾任晋豫章太守,著《谷梁集解》一书。《十三经注疏》中的《谷梁传注疏》就是以《谷梁集解》为基础写成的。他的父亲范泰官拜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是宋武帝刘裕的得力助手。他博览群书、潜心著述,作《古今善言》二十四篇。所以范晔有很深的家学渊源,一直以名门之后自居,生性孤傲,不拘小节,仕宦不甘居人后,著述也不甘居人后。以此成名,也以此丧身。
元嘉九年,范晔在为彭城太妃治丧期间,行为失检得罪了司徒刘义康,被贬为宣城太守,范晔郁郁不得志,就借助修史来寄托他的志向,开始写作《后汉书》。元嘉二十二年,当他完成了本纪、列传的写作,同时又和谢俨共同完成《礼乐志》、《舆服志》、《五行志》、《天文志》、《州郡志》等五志的时候,有人告发他参与了刘义康的篡位阴谋,因此下狱而死。谢俨怕受牵连,毁掉了手中的志稿,使《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
在范晔《后汉书》之前,已问世的有关东汉历史的重要著作不下十部,范晔以《东观汉记》为基本史料依据,以华峤书为主要蓝本,吸取其他各家书的长处,删繁补缺,整齐故事,超越众家,后来居上。所以到了唐代,范晔《后汉书》取代《东观汉记》,与《史记》、《汉书》并称“三史“,盛行于世。而诸家《后汉书》,除袁宏《后汉纪》外,都相继散亡。于是范晔《后汉书》成为我们现在研究东汉历史的最基本的依据。范晔《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三国志
西晋·陈寿著,65卷。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时期的历史。作者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生于汉后主刘禅建兴十一年(233年),死于晋惠帝元康七年(297年)。他在蜀汉做过官,三十岁时,蜀汉政权灭亡,入晋后做过晋平令、著作郎。陈寿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如王沈的《魏书》,鱼豢(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等。《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材料,编写蜀史。《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采集和编次的。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资利用的他人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文献档案。我们阅读《三国志》时,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陈寿没有编写志。我们要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寿可以同《史记》、《汉书》相媲美,可惜的就是内容太少。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一直流传到现在。
晋书
唐·房玄龄等著,130卷。
《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唐太宗是一位有所作为的君主,他非常重视史书的撰修工作,而在唐太宗以前,有关晋代的史料,没有一家令人满意的。唐太宗在修晋书诏中对各家史著逐一进行了批评。撰写一部系统、完整、旨趣较高的晋史,是唐太宗的一大心愿。贞观二十年他下诏让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担任监修,组织编写《晋书》。
众人撰写《晋书》,从受命到成书,仅历时两三年。成书时间之所以较短,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晋书》由于有政府作后盾,人力、物力、财力和图书档案资料都有保证,这些条件,是私人修史无法比拟的。二是有多种晋史著述可供参考。由于有蓝本作为依据,成书自然较为容易。
《晋书》在取材方面,不十分注意史料的甄别取舍,喜欢采用小说笔记里的奇闻轶事,《搜神录》、《幽明录》中一些荒诞不经之谈也加以收录,有损于它的史料价值。另外,书中有记事前后矛盾和疏漏遗脱的地方。《晋书》的执笔人,大多数擅长诗词文赋,撰史过程中,有片面追求词藻华丽的倾向。因此,后人批评它“竞为绮艳,不求笃实”。这也是《晋书》的缺点之一。
宋书
南朝梁·沈约著,100卷。
《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实,为沈约所撰。全书一百卷,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作者根据何承天、徐爱等所著宋史旧本,旁采注纪,撰续成书。
纪传部分成于南齐永明六年,诸志当成于隆昌元年之后。全书以资料繁富而著称于史林,为研究刘宋一代历史的基本史料。
各志工程巨大,内容详备,篇幅几占全书之半。志前有《志序》,详述前代修志情况,并上溯各志所记制度源流,可为考补前史缺志之助。《州郡志》记三国以来地理沿革并及东晋以来侨州郡县情况,有补于史事考证。《律历志》全载景初、元嘉、大明三历文字,为历法学的珍贵资料。
《乐志》记叙汉魏及两晋乐府情况,乐府诗章有分类开录,并保存有汉魏以来大量乐府诗篇及乐舞文辞,其中“古辞”多为汉代遗篇,是研究乐府及诗史的重要文献。纪传叙事详密,列目入载二百三十余人。纪传中收录的大量诏令、奏疏、书札及文章,虽冗长,但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
《宋书》的作者沈约,是南朝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声律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人。父沈璞,刘宋时为淮南太守,元嘉末年于皇族争权夺位之乱中被害,沈约时年十三岁。少年时代,沈约横遭家难,潜窜流寓,家境孤贫。他笃志好学,读书昼夜不倦,遂博通群籍,善属诗文。天监十二年卒,年七十三岁,谥曰“隐”,后世亦称“隐侯”。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著,59卷。
《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原名《齐书》,至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所著《北齐书》,改称为《南齐书》,撰著者为萧子显。
萧子显,字景阳,南朝历史学家、文学家。出身皇族,萧子显博学多识,长于写作,又是自齐入梁的贵族人物,对南齐许多史事、王室情况是熟悉的或是亲自经历过的,加之梁朝取代南齐,未经重大战乱,许多图书文籍得以保存,都为萧子显撰著史书提供了有利条件。
《南齐书》现存五十九卷,其中帝纪八卷,志十一卷,列传四十卷。所缺一卷为《自序》。
梁书
唐·姚思廉著,56卷。
《梁书》记载自梁武帝萧衍建国至梁敬帝萧方智亡国共五十六年间的历史,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辛勤撰写完成的。
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南朝历史学家。历经梁、陈、隋三朝,于陈朝任秘书监、领大著作、吏部尚书等职,于隋朝任秘书丞。入隋后于文帝开皇九年又受命编撰梁、陈两代历史,未竟而卒。临终时遗命,嘱其子姚思廉继续完成撰史工作。
姚思廉,字简之,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旧稿。自贞观三年至贞观十年,历时七年最终完成了《梁书》与《陈书》的撰写工作。
姚察及姚思廉父子虽为史学家,但都有较深厚的文字素养,于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简洁朴素,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继承了司马迁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是难能可贵的。
陈书
唐·姚思廉著,36卷。
《陈书》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文帝灭国首尾三十三年间的史事,由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撰写的。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姚思廉,字简之,陈亡后,迁家关中,为万安人。两人事迹已于本书《梁书》前言中作了介绍,可以参阅。
《陈书》中的帝纪六卷,列传三十卷,共三十六卷,无表志。
陈朝封建政权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特别的建树,或许与此有关。《陈书》内容比不上《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都过于简略。
魏书
北齐·魏收著,130卷。
《魏书》,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三卷,实共一百三十卷。北齐魏收撰。
鲜卑族是我国古代东北大兴安岭东麓一个古老的民族。公元一世纪末,随着匈奴帝国的解体,鲜卑族逐渐向西迁徙,成为大漠一个强大的民族集团,公元三世纪初,鲜卑拓跋部首领猗卢在塞北建立了代国,公元376年,代政权被氐族建立的前秦消灭。公元386年,拓跋鲜卑各部复拥拓跋珪为代王,重建政权。拓跋珪解散了拓跋鲜卑原有的部落组织,定居农耕,迁都平城,于公元398年改称魏,史称北魏。由于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北魏国力日益强盛,终于在公元439年统一中国北方,结束了十六国时期的动荡局面。公元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改姓元氏,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到宣武帝元恪时,北魏达到鼎盛时期,在西边夺取汉中,进窥巴蜀,在东边巩固了洛阳周边的防御,并与梁朝争夺淮南,但不久就由于政治腐败和人民的反抗而崩溃,分为东魏和西魏两个对峙的政权。《魏书》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
拓跋时就曾命令邓渊撰《代记》十卷,按年月编次本朝史事。太武帝拓跋焘神嘉二年,诏撰《国记》,由崔浩定为编年体,成书三十卷。
《魏书》在流传过程中亡佚甚多,本纪缺二卷,列传缺二十二卷,此外又有三卷残缺不全,分别由后人取其它史书补足。
魏收,北齐钜鹿下曲阳人,字伯起,小字佛助。他机警能文,与温子升、邢子才号称三才子,但生性轻薄,人称“惊蛱蝶”。他奉命著《魏书》时曾声称:“何物小子,敢共魏收作色,举之则使上天,按之则使入地。”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
北齐书
唐·李百药著,50卷。
北魏末年,北方六镇发生声势浩大的反叛浪潮,后出身于怀朔镇低级武官的高欢获得了对二十余万鲜卑人的领导权,控制了北魏朝政。公元534年,高欢所立的孝武帝元修被逼西奔长安,高欢于是另立孝静帝元善见,迁都邺城,史称东魏。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废孝静帝自立,建立北齐。东魏、北齐统治区域南至长江,与梁、陈两朝先后对峙,西边在今山西、河南、湖北,与西魏、北周分界。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吞并。
《北齐书》本名《齐书》,宋时才加一“北”字而成今名。它虽以记载北齐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李百药(公元565--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河北安平)人,出身仕宦之家。李百药从小好学,博览经史著作,隋初曾任太子舍人,袭父爵为安平公。贞观二十二年卒,享年八十四岁。
北齐政权中,皇族内部叔侄、兄弟相互残杀,使这个二十年的短命王朝换了六个皇帝。《北齐书》对封建统治者之间的权势争夺有较多的叙述。《北齐书》在流传过程中残缺严重,现在只有十七卷保持原貌,其他都是后人用《北史》等著作增补,这使《北齐书》的价值大大降低。
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著,50卷。
《周书》,五十三卷,其中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唐令孤德主编,参加编写的有岑文本和崔仁师。
北魏末年,政治动荡,乱事遍起。出身于北魏北方六镇中武川镇的宇文泰,率领一批以武川镇人为主的鲜卑族军队,联合关陇地区的汉人豪族武装,建立起西魏政权。后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觉在公元557年代魏建周,史称北周。西魏、北周这两个前后相续的政权,统治区域大致包括今天陕西、宁夏、甘肃和四川的大部,山西西南部、湖北西部及河南西部。与东边的东魏、北齐和江南的梁、陈成鼎足之势。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公元581年,杨坚代周,建立隋朝。
《周书》虽以“周”题名,但实际上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
《周书》由于根据的资料贫乏,再加上它所记载的人物多是本朝显官的祖先,因而显得单薄而不尽合事实。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权的建立,建立后三个封建政权之间的战争,以及宇文政权上层集团内部斗争的情况,是研究和了解西魏、北周历史最基本、最原始的一部史书。
隋书
唐·魏征等著,85卷。
《隋书》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纪五卷,列传五十卷,志三十卷。本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总知其务”,并主编《隋书》。《隋书》的作者都是饱学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
《隋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
首先,它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下令修隋史的唐太宗亲历了灭隋的战争,在执政之后,他经常谈论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确提出“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的看法。汲取历史教训,以史为鉴就成了修隋史的指导思想。其次,《隋书》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品评人物较少阿附隐讳。主编魏征刚正不阿,他主持编写的纪传,较少曲笔,不为尊者讳。如隋文帝之“刻薄”专断,“不悦诗书”,“暗于大道”,隋炀帝矫情饰貌,“锄诛骨肉,屠剿忠良”等情况,都照实写来,了无隐讳。再次,《隋书》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
南史
《匆匆》
作者: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 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 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扩展资料
赏析
《匆匆》写于1922年3月,恰逢“五四”运动落潮期。
《匆匆》表现青年知识分子对未来的求索。作者身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感受着时代跳动的脉搏。朱自清的内心充溢着苦于找不到出路的迷茫。 作者所流露的不仅是个人的无奈, 也反映了当时一部分青年热爱生活、追求进步, 然而又不无惶惑、苦闷的时代情绪。
但是朱自清在彷徨中并不甘心沉沦, 作者站在他的“中和主义” 立场上执着地追求着。尽管当时的社会是千孔百疮, 他经过思想的挣扎后仍坚持走自己的人生之路, 也许前方不一定有光明, 但是坚决不停留于现实的黑暗中。在当时的社会, 有多少知识青年就如作者一样坚持追求光明和希望, 在人生的路上勇敢地赶路, 留下匆匆的身影。
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的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写燕子、杨柳、桃花,还是写太阳,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处处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无奈和惋惜。
国内出土的4大逆天文物,酷似现代手机、玻璃杯、游标卡尺、路由器,每件都像是“穿越”。
文物一:远古石铲
在国内考古挖掘的历史中,其中极为重要的部分要数史前遗址了,而通过发现的史前古墓遗址,考古专家可以研究出古人类的生活习惯,以及历史上的一些未解之谜。而在国内出土的史前遗址的文物里,一件距今13万年的“石铲”文物,可以说是相当的珍贵了,现存于国家博物馆中,被列为一级文物。
很多人在看这件文物的时候,心中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分明就像是现代的智能手机啊,真的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了吗?实际上,这件酷似手机的文物,在古人的眼里只是一把石铲而已,是他们的劳动工具,石铲上面的2个孔是用来衔接木棍的。这就证明了,早在一万多年前,国内区域的古人就已经开始改造自然了。
文物二:战国水晶杯
这件文物看起来非常神奇,因为其外形和现在常见的玻璃杯别无二致,但实际上,这是一件战国时期的水晶杯,而且由于其重要性和研究价值,被国家列为了禁止出境展览的名单。很多人看到这件文物之后,还调侃是不是项少龙穿越了带去战国的。
文物三:青铜卡尺
王莽在历史上有着很大的争议。王莽是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在朝野素有威名。后世的很多人觉得他虽然礼贤下士,谦恭俭让,但实际上是沽名钓誉之辈。西汉末年,在汉哀帝早亡、皇权旁落的状况之下,王莽乘机夺取大权,而他创立的新朝仅仅存在了15年,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短命的朝代之一。
王莽在位期间,他推崇的改革制度和现代极为接近,因此有人怀疑他是现代人穿越到了古代,搞起了惊天的改革。王莽留下的文物众多,现代考古也在其中发现了一件很逆天的文物,就是“王莽卡尺”,因为这把青铜制成的卡尺和现代的游标卡尺非常相似,所以后人称王莽为游标卡尺的始祖。
文物四:云纹五柱器穿越路由器
1959年,安徽省屯溪市的西郊在修建飞机场时,施工队无意间挖出一些青铜器。考古专家赶到后发现,这里有两座来自西周末期的古墓。在墓中,考古队挖掘出一个造型非常现代的青铜器,根据专业的碳14检测,至少已经存在了2700多年了,被学者称为“云纹五柱器”。比较独特的一点是,这件青铜器造型非常像是现代的路由器,下面是一个方形的凸台,上面有五根相互平行的棍子,就像是路由器的天线一样。对于用途,有人认为是古代用来祭祀的,那五根天线相当于焚香了;也有人认为一种管弦乐器,上面那几根棍子是用来吹奏音乐的管子。然而,这件文物当时具体到底是做什么用的,我们至今还不得而知。
本文2023-08-03 22:28:5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