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和核桃一起吃有什么好处
调查发现,脱发常见于喜吃肥肉、奶油、油炸食物、蜜糖以及经常饮用碳酸饮料和酗酒者中.补充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另外芝麻核桃也对头发很好.多吃坚果类食物,如核桃、松子一类,这些食物里的油份多,而且对头发有保护作用。另外 ,脱发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导致的,所以补充维生素B是养护头发的好方法!花生,核桃.玉米,鸡蛋,牛奶,宜补充铁质,多食黄豆,黑豆,蛋类,禽类,带鱼,虾,熟花生,菠菜,鲤鱼,香蕉,胡萝卜,马铃薯等。
核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脂肪中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甘油酯,食后不但不会使胆固醇升高,还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因此可作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的滋补品。此外这些油脂还可供给大脑基质的需要。核桃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锌和锰是脑垂体的重要成分,常食有益于脑的营养补充,有健脑益智的作用 黑芝麻富含生物素对身体虚弱,早衰而引起的脱发有奇效,对药物性脱发和某些疾病引起的脱发效果也不错 对于年轻人来说,睡得晚,吃得辣,滥用染发剂,过多使用去屑洗发水是当今脱发的最主要原因,你要少吃油腻食物,饮食以清淡为主,会好起来的
核桃的保健作用
核桃不但能健脑、美容,最新研究还发现,常吃核桃可以降低人体胆固醇,保护心血管。核桃主要富含脂肪,其所含脂类有亚油酸甘油脂、亚麻酸及油酸甘油脂,对减少胆固醇在血中升高有益,有利于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病患者的保健。
中医自古就把核桃称为“长寿果”,认为核桃能补肾健脑,补中益气,润肌肤、乌须发。核桃最适合脑力工作者,尤其是白领女性吃,因为这部分人往往用脑过度,很耗伤心血,常吃核桃能够补脑,改善脑循环,增强脑力。同时还有乌发、使皮肤光润的作用,因为“发者血之余”,血旺则发黑,而且核桃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可以提高人体皮肤的生理活性,所以对女性而言是美容佳品。
现代营养学研究认为,核桃除去约50%的壳等废弃物后的净仁,含有63%的亚油酸、164%的亚麻酸,以及丰富的蛋白质、磷、钙和多种维生素,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强化脑血管弹力和促进神经细胞的活力,提高大脑的生理功能。而且,核桃含磷脂较高,可维护细胞正常代谢,增强细胞活力,防止脑细胞的衰退。在日本,有的营养学家倡导学龄儿童每天吃2~3个核桃,对那些焦燥不安、少气无力、厌恶学习和反应迟钝的孩子很有帮助。
要注意核桃的吃法和宜忌。首先应该适量、长期、坚持服用,核桃仁所含的脂肪,虽然是有利于清除胆固醇的不饱和脂肪酸,但脂肪本身具有很高的热量,如果过多食用又不能被充分利用的话,就会被人体做为胆固醇储存起来,结果适得其反。一般来说,每天服用核 桃仁的重量,应在40克左右,大约相当于四五个核桃。同时应该适当减少其它脂肪摄入,以避免热量摄入过高。中医上讲,核桃火气大,含油脂多,吃多了会令人上火和恶心,正在上火、腹泻的人不宜吃。很好的一种吃法是把核桃仁和红枣、大米一起熬成核桃粥喝,因为核桃可以补“先天之本”,大米、红枣可以补“后天之本”,这样搭配起来,保健效果最佳
香喷喷的芝麻,或作点心吃,或榨油食用,均是佳品。芝麻的营养丰富,含有脂肪油、蛋白质、蔗糖、卵磷脂等多种营养成分
芝麻也是一味古老的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即巳记载。沿用至今,仍作为滋养强壮药,具有补血、润肠、乌发、通乳等多种功效;
芝麻有黑白两种,性能大致相同,但入药多用黑芝麻。
《医方集解》所载名方桑麻丸,就是用桑叶和黑芝麻制成的,主治阴虚血亏、头晕眼花、大便结燥等症,可用于贫血和神经衰弱病人。
芝麻富于油脂,对肠中缺乏津液的大便秘结,有润肠通便的功效。民间用黑芝麻15克,研粉,开水冲服;或用芝麻、蜂蜜各30克,拌匀,蒸熟食之。以上两方均可用于习惯性便秘和老年人便秘。
治疗早年白发,或发枯易落,民间用等量的黑芝麻与制首乌混台研成细末,加蜂蜜制成丸剂,早晚各服 9克,连服数月。本方对于因贫血、虚弱引起的脱发或须发早白,都有一定效果。
肺虚咳嗽,干咳无痰,久咳不愈的,民间用黑芝麻4份、冰糖 l份,捣烂混匀,早晚用开水冲服15—30 克;或将芝麻、核桃仁各500克捣烂,加入500克蜂蜜制成丸剂,每日早晚各服10克。以上两方适用于肺结核和干咳少痰的支气管炎患者。
民间还用黑芝麻250克,炒后研末,以猪蹄汤冲服,每次15克,日服3次。用于治疗产后奶水不足,有一定催乳功效。
作者生平
袁枚少有才名,擅长写诗文。
乾隆四年(1739年),24岁参加朝廷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大司寇(刑部尚书)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得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乾隆七年(1742年),外调做官,曾任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推行法制,不避权贵,颇有政绩,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
乾隆八至十年(1743年-1745年),任沭阳知县。
乾隆十年,袁枚离任沭阳时,百姓夹道送行,攀车饯酒,洒泪话别。
乾隆十四年(1749年),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好友钱宝意作诗颂赞他:“过江不愧真名士,退院其如未老僧;领取十年卿相后,幅巾野服始相应。”袁枚亦作一副对联:“不作高官,非无福命祇缘懒;难成仙佛,爱读诗书又恋花。”自此,袁枚在随园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他在给友人程晋芳的信中说:“我辈身逢盛世,非有大怪癖、大妄诞,当不受文人之厄。”袁枚晚年游历南方诸名山,与诗友交往。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袁枚由于为人正直,厌恶官场倾轧,40岁时便辞官不做,定居江宁(今南京市),住小仓山下,建随园,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安于闲情逸致的生活中。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73岁的袁枚,受沭阳知名人士吕峄亭的邀请,又来沭阳作客,沭阳各界,一部分人曾趋前30里迎接。袁枚面对如此拥戴他的民众,写下了情意真挚的《重到沭阳图记》。袁枚在这篇短文中深有感受地说:“视民如家,官居而不能忘其地者,则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官爱民,民爱官,此真不失为一方父母官的范例。
嘉庆二年(1797年),袁枚去世,享年82岁,葬在城中百步坡。
主要作品
袁枚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散文 ,尺牍等30余种。
袁枚收录了许多鬼怪故事,以简洁明了的笔法,写成笔记小说《子不语》,与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齐名。
袁枚亦工文章,散文如《祭妹文》、《峡江寺飞泉亭记》等,骈文如《与蒋苕生书》、《重修于忠肃庙碑》等,传为名篇。
袁枚《致尤荫手札》
江苏古籍出版社已出版《袁枚全集》共八卷。其中《小仓山房集》中的《黄生借书说》收录到上教版初二语文第一学期(第22课)。
《致尤荫手札》是写给好友尤荫(字贡父)的手札,内容为谢尤赠画,并赞其画,记述朋友间切磋画艺及朋友间相互激赏、互赠礼物之韵事。
书法灵动清雅,不事雕琢,自然闲适,正合于袁枚“性灵”之主张。虽法度稍欠,然才情横溢,亦为佳构。
主要成就
袁枚是清代中叶最负盛名、最有影响的诗人,居“乾隆三大家”之首,执诗坛牛耳近50年。也是一位颇有贤名的县令。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袁枚还是一位美食家,写有著名的《随园食单》,是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
袁枚与赵翼、张问陶(船山)并称乾嘉性灵派三大家。袁枚生平喜称人善、奖掖士类,提倡妇女文学,广收女弟子,为当时诗坛所宗。
袁枚写诗主张抒写性情,反对儒家诗教。部分诗篇对汉儒和程朱理学进行了抨击,并宣称“六经尽糟粕”。袁枚文学思想还广涉文论及文学发展、文体作用等各个方面,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袁枚在考据成风的乾嘉时期,在重经学、重学问的诗坛上,以充满创造精神、洋溢着天才之气的诗作,独树一帜,非同凡响。袁枚的古体诗长期以来更是受到重视。实际上,古体诗创作集中体现了袁枚诗歌的天才特色,激情澎湃,纵横恣肆,充满生命力和创造性,呈现出不同于近体诗创作的美学特征。
袁枚活跃诗坛40余年,有诗4000余首,基本上体现了他所主张的性灵说,有独特风格和一定成就。袁诗思想内容的主要特点是抒写性灵,表现个人生活遭际中的真实感受、情趣和识见,往往不受束缚,时有唐突传统。在艺术上不拟古,不拘一格,以熟练的技巧和流畅的语言,表现思想感受和捕捉到的艺术形象。追求真率自然、清新灵巧的艺术风格。其中较突出的佳作主要有两类:即景抒情的旅游诗和叹古讽今的咏史诗。
袁枚把“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习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的追求。袁枚并不一概地反对诗歌形式的声律藻饰、骈丽用典等讲究,只要求从属于表现性灵。
袁枚的性灵说较公安派前进了一步,全面而完整,被认为是明、清性灵说的主要代表者。
文学主张
袁枚
袁枚为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倡导“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主张“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这样才能将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创作出佳品,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主张文学应该进化,应有时代特色,反对宗唐宗宋。
袁枚讥讽神韵派是“贫贱骄人”,格调派是“木偶演戏”,肌理派是“开骨董店”,宗宋派是“乞儿搬家”。
袁枚反对沈德潜的“温柔敦厚”说,认为“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主张骈文和散文并重,认为骈文与散文正如自然界的偶与奇一样不可偏废,二者同源而异流,它们的关系是双峰并峙,两水分流。诗歌清新隽永,流转自如。写景诗飘逸玲。其中,和他的诗歌主张与风格相似的诗人还有郑燮、赵翼、张问陶和黄景仁。
袁枚的文学思想有发展的观点,对封建正统文学观点及形式主义思潮有冲击作用。另外,他强调骈文作为美文学的存在价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的诗多叙写身边琐事,多风花雪月的吟哦,缺少社会内容,有些诗趋向艳俗,不免浅薄甚至浮华。
袁枚提出“性灵说”,对儒家诗教提出异议。部分诗篇对汉儒和程朱理学发难,并宣称“《六经》尽糟粕”。
袁枚手铸铜洒金钵式炉
袁枚主张直抒胸臆,词贵自然,反对泥古不化,强调自创精神,这在我国文学史上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袁枚论诗主张抒写性情,继明公安派之后揭橥“性灵说”。这种文学论调与当时的吴敬梓、曹雪芹、郑燮、张问陶等人的进步文学思潮、哲学思潮、史学思潮相互对应着。
袁枚认为诗必须有诗人不失赤子之心的“真我”,反对儒家传统诗论,认为艳诗可作。袁枚的诗论为清代诗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对扫除拟古之作有积极作用。其诗多抒发个人的闲情逸致或叹古讽今,往往随性而发,富于情趣与意境,追求明白晓畅、清新灵巧的艺术风格。散文思想颖锐,部分作品直接揭露现实黑暗与官场腐败。抒情作品则情感真挚,富于感染力,具有清新自然,文笔生动的特点。
袁枚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肌理派是“玲。
袁枚又是乾、嘉时期主要诗论家之一。继明代公安派、竟陵派(钟谭派)而持性灵说。《随园诗话》及《补遗》、《续诗品》是他诗论的主要著作。《随园诗话》除阐述性灵说以外,对历代诗人作品、流派演变及清代诗坛多有评述。《续诗品》则是仿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作,立36目,用四言韵文简括诗歌创作过程、方法、修养、技巧等具体经验体会,即所谓创作“苦心”。
与公安派相比较,袁枚的性灵说更有反道学、反传统的特点,指出诗并非说教的手段,而要抒写性灵。
袁枚以文学为终身事业,是清代的文学家,性灵派创作理论的提倡者。性灵即性情也。他以为“诗者,人之性情也,性情之外无诗。”又说:“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他认为诗歌是内心的声音,是性情的真实流露。文章以骈体最为擅长,颇得六朝体格,享文章之盛名数十年。其为人亦如作文,坦白率真,讨厌矫情,却极重情义,其友沈凤司死后,因无后嗣,袁枚每年为他祭坟,三十年未曾间断,对友人的情义深重,令人感动。
养生美食
袁枚也是一位美食家,写有著名的《随园食单》,是清朝一部系统地论述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该书出版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全书分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杂素菜单、点心单、饭粥单……茶酒单等十四个方面。在须知单中他开宗明义地说:“学问之道,先知而后行,饮食亦然,作须知单。”此篇可作为饮食通则,而戒单云:“为政者兴一利不如除一弊,能除饮食之弊,则思过半矣,作戒单。”此篇值得一提的是“茶酒单”一篇,此篇对于南北名茶均有所评述,此外还记载着不少茶制食品,颇有特色。
其中有一种“面茶”,即是将面用粗茶汁去熬煮后,再加上芝麻酱、牛乳等佐料,面中散发淡淡茶香,美味可口;而“茶腿”是经过茶叶熏过的火腿,肉色火红,肉质鲜美而茶香四溢。由此可以看出袁枚是一个对茶、对饮食有相当研究的人。
一戒耳餐,即图虚名也。二戒目食。所谓目食,指贪多。让客人不以口食,只从垛盘叠碗的热闹上感其诚。三戒穿凿。指为图新奇,乱出点子。四戒停顿。菜点好吃,全在一出锅便“极锋而试”,稍有停顿,就成了“霉过衣裳”,虽是锦绣绮罗,色泽也晦闷了,“旧气可憎矣”。五戒落套。袁才子以文喻之:“唐诗最佳,而五言八韵之试帖,名家不选,何也?以其落套故也。诗尚如此,食亦宜然。”当时官场宴客菜单,名号有十六碟、八簋(音guǐ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两耳)、四点心之称,有满汉席之称,有八小吃之称,有十大菜之称,“种种俗名皆恶厨陋习”。
勤政爱民
罗聘绘《袁枚像》
乾隆八至十年,正是所谓“乾隆盛世”,但在沭阳民间,却是万户萧疏、悍吏横行的现实。一个沭阳县,竟有“饥口三十万,饿死者不计其数”。
袁枚面对这“路有饿殍、哀鸿四野”的惨状,拿起蘸着血泪的笔抒发感慨:“百死犹可忍,饿死苦不速,野狗衔髅髑,骨瘦亦无肉,自恨作父母,不愿生耳目。”袁枚以犀利的笔尖,对那些“苛政猛于虎,悍吏虐于蝗”置人民生死于不顾的贪官污吏,进行无情的挞伐。他要“纾国更纾民,终为百姓福”。因此到任不久,就开仓赈灾,减免赋税,率民治水,筑有名的六塘子堰。采取多种抗灾措施,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较快地取得了成效。
袁枚还严厉管束家属、下属、衙役,不准扰民害民。在讼狱处理上,据史载,袁枚“为政,终日坐堂”,凡“吏民百事,有小讼狱立判无稽留”,大案也从速结案,加上治理有方,社会秩序较前稳定。袁枚与耕夫、蚕妇、工匠、商贩、书生皆有交往,不但关心农事百业,还跻身市场,“关心米价问江东”,心系民生。在封建时代,由于阶级的局限性,袁枚能做到这样,已是难能可贵的了,百姓皆称他为“大好官”。
端午节简介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纳西族、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族、普米、鄂温克、裕固、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节由来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类似还有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端午节诗选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 令门端 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 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端午节的活动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端午节正式被韩国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获得成功,这对我们中国人本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重午、午日,此外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端午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迎涛神,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龙的节日,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恶日,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 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夏至,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兑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纪念女诗人秋瑾:秋瑾字睿卿竞雄,号鉴湖女侠,小字玉姑,浙江绍兴人,幼年擅长诗、词、歌、赋,并且喜欢骑马、击剑,有花木兰、秦良玉在世之称。28岁时参加革命,影响极大,在策划起义时为清兵所捕,至死不屈,于光绪三十三年六月五日在绍兴轩亨口英勇就义。后人为敬仰她的诗,哀悼她的忠勇事迹,于是,与诗人节合并来纪念她,而诗人节又是因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定为端午节。
纪念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屈原。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有了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相关习俗有下列几:
(一)吃粽子
是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餵鱼、虾。
(二)喝雄黄
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瘟疫渐多,雄黄具有消除疫病的功用;也是因白蛇传的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所以民众则起而彷效,希望收到去邪的功能。
(三)挂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徵却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伸为「蒲剑」,可 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於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 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做为主要成分 ,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 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日鸡未鸣 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 户上,可禳毒气。」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也有地方习 俗是挂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虫毒;山丹方剂治颠狂,榴花悬门 避黄巢, 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石榴皮为一常见的中药。而石榴花和黄巢的关系,还有一段故事。黄巢之乱的时候,有一次黄巢经过逼个村落,正好看到一个妇女背上背著一个较大的孩子,手上牵著一个年纪较小的,黄巢非常好奇,就询问原因。那位妇人不认识黄巢,所以就直接说因为黄巢来了,杀了叔叔全家,只剩下这个唯一的命脉,所以万一无法兼顾的时候,只好牺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黄巢听了大受感动,并且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就可以避黄巢之祸。
(四)悬钟馗像
因为民间传说为抓鬼大帝,所以钟馗像有辟鬼的能力,据说唐明皇曾梦到一个大鬼和一个小鬼,小鬼在偷吃东西,大鬼便把它捉到吃了。唐明皇问大鬼说:「你是什麼人?」大鬼说:「我叫钟馗,是终南山的进士,因为面帽丑陋,应考时没被录取,我就自杀了。现在我誓为陛下除去天下妖魔。」明皇醒后,就叫画家吴道子照他梦中所见,绘出钟馗像来除邪。原来钟馗像是在岁末时才挂的,明朝画家文徵明还画过「寒林钟馗」,端午挂钟馗像可能是到明末或清初才有的习俗,台湾较少有此一习俗。
端午节,这个节日对于你来说意味着什么?除了吃一口香甜的粽子外,她还让你想起了什么?在各种洋节日趋火爆的现代社会,端午节是否也像部分传统节日一样,逐渐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符号?
一端午节起源: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二粽子的南北风味:
于各地的饮食习惯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其中比较著名的粽子有:
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大多数是糯米粽。在农村中,仍然习惯吃大黄米粽。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
广东粽子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广东粽子与北京粽子相反,个头较小,外形别致,正面方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品种较多,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用咸蛋黄做成的蛋黄粽,以及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冬菇、绿豆等调配为馅的什锦粽,风味更佳。
三粽子的一些包法:
又是一年端午节,家家户户少不了吃粽子。盛夏闻艾叶香,包上粽子过端午。虽然现在超市里有速冻的粽子,但吃起来总觉得缺少点什么,还是自己动手包粽子,想吃什么口味全凭自己作主,也许一代名粽就会在你的手上诞生。
1原料的预加工1糯米、绿豆、花生米的泡制:
将纯糯米淘洗后,用60℃的水浸泡5小时,或用冷水浸泡12小时。
绿豆淘洗后,加滚水浸泡35小时,或用冷水浸泡12小时后去皮,效果最佳。
花生米加滚水浸泡3小时,或冷水浸泡5小时后去皮。
2葱姜油的制作方法:把葱末、姜末、精盐少许放在25克猪油中炒成金**,出香味后,捡去葱姜末,即成葱姜油。
3糯米绿豆瓣:将泡好的糯米、绿豆瓣,以3∶1的比例混合拌匀后,加点碱(3公斤糯米,10克碱),再拌入葱姜油,即成糯米绿豆瓣。
4陈皮咸肉的制法:
用料:五花猪肉250克糖少许盐1汤匙葱白适量姜丝20根陈皮2块切丝料酒少许。
制法:把肉洗净,切成手指粗细的条、把糖、盐、料酒调好,搓在肉条上,然后放入葱丝、姜丝、陈皮丝拌匀。腌渍10小时后,捡去葱丝、姜丝。
5腐乳咸肉制法:
用料:五花猪肉250克糖1汤匙葱结、姜丝适量料酒少许。
制法:把肉切成手指粗细的条,把糖、料酒、葱结、姜丝调好,搓在肉条上,腌渍10小时,捡去葱、姜,放腐乳碾碎,拌入腌渍肉条的味料,再腌渍1小时即可。
6陈皮牛肉制法:
用料:牛腱子肉500克糖2汤匙酱油100克葱1根花椒粉1小匙料酒少许小茴香30粒(以纱布包好)陈皮两片小苏打少许
制法:将洗净的牛肉,切成手指粗细的条,用小苏打搓匀,放入适量滚开水中,再依次放白糖、葱、料酒、花椒粉、小茴香、煮一会儿即放酱油,煮至八分熟即好。
7腊肉的制法:
用料:五花猪肉500克甜面酱250克料酒少许葱1根姜15克另有塑料绳毛头纸(窗户纸)。
制法:将肉洗净,切33厘米左右长、33厘米宽、33厘米厚的条。将料酒、葱花、姜末放甜面酱中拌匀。把肉条放甜面酱中浸2小时。用窗户纸分别把每一条肉包严,用绳扎好,挂在阴凉处风干,约10天左右即好。
8腊肠的制法:
用料:猪的肥瘦肉1公斤料酒半肠匙白砂糖3汤匙精盐1汤匙葱2根姜25克肠衣3条喜欢陈皮味的,可放些陈皮丝腌渍,或放味精也可。
制法:将猪肉切1厘米见方的丁,用上述调味料腌渍10小时。用50℃的水将肠衣泡5~6小时即软,再用水灌进肠内输通备用。将肉丁(捡去陈皮丝、葱姜)用漏斗灌入肠衣,边灌边分节,挂在阴凉处阴干,约1星期左右便可。
9叉烧肉的制法:
用料:肥瘦兼有的猪肉500克五香粉1汤匙料酒半汤匙白糖50克葱丝和鲜姜丝少许,高级酱油100克油适量。
制作:把猪肉切成33厘米宽、67厘米长、27厘米厚的长条,用上述调味料腌制24小时,将肉条用文火油煎至八分熟,切丁待用。
10豆沙的制法:
将煮烂的豆子,放在小竹筛中,筛底下放一小盆水。用手在筛底上揉搓豆子,豆沙筛入水盆中,将豆沙水倒入豆包布口袋中,挤落水分,即成豆沙。
11各类粽子的具体包法:
火腿肉粽用料:配制好的糯米绿豆瓣750克火腿丁50克冬菇或香菇25克猪肉末50克精制淀粉10克麻油5克猪油25克葱末、姜末、精盐适量白糖1汤匙竹叶、马莲。
制法:用猪油将葱末、姜末炒黄,除去葱姜末后,依次放放火腿肉丁、猪肉末、冬菇丁白糖、盐炒30秒钟,勾芡,淋上麻油,即成馅料待用。
取2片泡好的粽叶,折成斗状,填进糯米绿豆瓣,把馅料夹在糯米中间,上面盖好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扎紧后上蒸锅,码紧,放冷水,没过粽子为便。煮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即好。若用压力锅,煮25分钟,离火再焖5分钟即好。
如没有竹叶,苇叶也行。每边三片苇叶,折成斗形。
陈皮咸肉粽用料:泡制好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50克陈皮咸肉条250克竹叶、马莲。
制法:包法与煮制时间同火腿肉粽,只是馅心改用陈皮咸肉条。
腐乳咸肉粽用料及制法、煮制时间同火腿肉粽,只是馅心换成陈皮牛肉。
咸鸭蛋粽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熟咸鸭蛋黄5个竹叶、马莲。
制法:包法与火腿粽相同。包成,上蒸锅煮1小时后,移文火煮10分钟即好。
腊肉粽子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腊肉丁250克白砂糖2汤匙竹叶、马莲。
制法:包法与煮制时间与火腿粽子相同,只是馅心改为腊肉即可。
腊肠粽子用料、包制、煮制时间均与火腿粽子相同,只是将馅心换成腊肠丁即可。
叉烧肉粽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叉烧肉丁250克冬菇或香菇丁25克猪油25克白糖1汤匙精制淀粉10克麻油5克马啼丁50克葱结、姜片适量。
制法:用猪油把葱结、姜片炒香,除去葱姜,依次放入叉烧肉丁、冬菇丁、马蹄丁、白糖、适量腌叉烧肉的酱油,炒30秒钟,勾芡,淋上订油、即成粽馅。将两片竹叶折成斗状,填进糯米绿豆瓣,把馅夹在糯米绿豆瓣中,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扎紧后上锅码紧,放冷水与粽齐,煮1小时后,再用文火煮30分钟即可。若用高压锅,煮25分钟,离火再焖5分钟即好。
小蚝粽子用料:配制过的糯米绿豆瓣750克花生瓣25克鲜嫩肥美的小蚝(淡菜)75克猪肉末100克嫩笋丝25克精制淀粉1汤匙葱花、姜末、白胡椒粉少许猪油(或素油)、精盐、白砂糖适量。
制法:用猪油煸炒猪肉末,出香味时放入小蚝、葱花、姜末、白糖、精盐、炒1分钟,放白胡椒粉,炒匀后,勾芡,即成粽馅。
包法与煮制时间与叉烧肉粽相同。干小蚝须用冷水发3小时左右。
以上的9种咸粽,吃时可蘸红酱油。
澄沙粽子用料:泡制过的糯米1公斤绿豆沙或乌豆沙500克白砂糖250克猪油250克精盐、糖桂花适量。
制法:将豆沙用猪油炒匀炒透,加糖(绿豆沙加白砂糖,乌豆沙加土制红糖,亦叫板糖),出锅后放点糖桂花。将两片苇叶折成斗形,填进糯米,豆沙馅,上面再盖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扎紧后,装锅,码紧,放冷水,没过粽子为宜。煮50分钟,离火焖4分钟即熟。
果仁桂花粽用料:糯米750克黑白芝麻仁各50克(破开2/3)生猪油100克白砂糖250克盐少许糖桂花50克精制淀粉1汤匙竹叶、马莲。
制法:把白糖、盐、黑白芝麻仁混合均匀,拌入生猪油中(捡出猪油中的丝状物),边拌边倒湿淀粉,最后放入糖桂花,拌匀后即成馅。
包制与煮制时间同澄沙粽子。
百果粽子用料:糯米750克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红丝各15克白砂糖300克。
制法:先将青梅、菠萝肉、冬瓜条各用白糖水煮,沥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渍24小时,同以上各料包入糯米中。包法与煮制时间同果仁桂花粽。
四与粽子有关的文章:
1粽子食趣 笑说厨娘藕复松
又快到端午节了,端午节吃粽子是一个很古老的传统了,这里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清代乾隆皇帝,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
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清代诗人吴曼云,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篇:
“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
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我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也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异,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由于饮食文化的传播,早在古代时,我国制作粽子的技术就传到国外,因而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有吃粽子的习俗。
秘鲁人是在圣诞节的吃粽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欢庆圣诞节,一边吃粽子,甚至一些已经出嫁的女儿,在这天,也要赶回娘家,再来尝尝母亲制作粽子的风味。
缅甸人也爱吃粽子,他们在端午节时,用糯米作主料,将熟香蕉和椰蓉作馅,这种粽子香气诱人,软酥酥,甜滋滋,别具风味。
日本的端午节是阳历的五月五日,他们的粽子主料是米粉,其粽子形状酷似钟形。
马来西亚人包的粽子形状,很像我国广东的粽子,其特点是个头大、除鲜肉粽、火腿粽外,还有一种豆沙粽、椰蓉粽,食之非常可口。
菲律宾的粽子是长条形,风味与我国浙东的粽子相同,粽子还是菲律宾过圣诞节时必不可少的食品。(文/傅治宇)
2喝茶吃粽子 端午过得有滋味
粽子不是人人都爱吃,但端午吃粽子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气氛。今天告诉你就着粽子喝茶,配对了茶,粽子味道会更好呢。
超甜的粽子,如枣泥、豆沙等,相配的茶有薄荷茶、绿茶。超甜的粽子需要助消化的茶品,清淡的绿茶和薄荷能增进葡萄糖的代谢,不让过多的糖分停留在体内。这两种茶属寒性,适合燥热的甜腻粽。超油的粽子,如鲜肉、火腿、香肠等,相配的茶有普洱茶、菊花茶、山楂茶。油腻的粽子适合重口味的茶水,去除口感上的油腻,普洱茶是上乘的选择,因为它属性甘冷,去脂效果好,菊花茶能降火气。山楂茶则能促进胃酸分泌,帮助肠胃消化。咸甜的粽子如椒盐,蛋黄等可配乌龙茶,和超甜、超油的粽子比起来,咸甜的口味比较清爽,喝乌龙茶是不错的考虑。因为乌龙茶是半发酵茶,不如绿茶来得生涩,有温润的美感,能衬出咸甜口味的思古幽情。清淡的粽子:如赤豆、白粽子等可搭配稍有味道的茶品。在一壶玫瑰花茶里加一颗酸梅,就能衬出玫瑰的香气,还能带出淡淡的甜味,此时再咀嚼清淡不腻的粽子感觉特别好。玫瑰花茶还能调理血液循环,对女性尤佳,抹茶的儿茶素则具有抗癌抗老的效果,以上两者都适合重视健康的养生族。以上绿茶、红茶、花茶系列,在南京华联商厦一楼食品柜均有销售,端午节期间,购各种茶叶均有一定幅度的折扣。(文/晓燕)
3吃粽子与赛龙舟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我国各地都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人们都知道,这种世代相传的古俗是为了纪念屈原的。可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纪念屈原呢?原来在屈原故乡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
屈原投汨罗江之后,有天夜里,屈原故乡的人忽然都梦见屈原回来了。他峨冠博带,一如生前,只见面容略带几分忧戚与憔悴。乡亲们高兴极了,纷纷拥上前去,向他行礼致敬。屈原一边还礼,一边微笑着说:"谢谢你们的一片盛情,楚国人民这样爱憎分明,不忘记我,我是死而无憾了。"话别谈旧间,众人发现屈原的身体已大不如过去,就关切地问道:"屈大夫,我们给你送去的米饭,你吃到了没有"谢谢",屈原先是感激,接着又叹气说:"遗憾哪。你们送给我的米饭,都给鱼虾龟蚌这般水族吃了。"乡亲们听后都很焦急:"要怎样才能不让鱼虾们吃掉呢?"屈原想了想说:"如果用箬叶包饭,做成有尖角的角黍,水族见了,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去吃了。"
第二年端午节,乡亲们便用箬叶包成许多角黍,投入江中。可是端午节过后,屈原又托梦说:"你们送来的角黍,我吃了不少,可是还有不少给水族抢去了。"大家又问他:"那还有什么好法子呢?"屈原说:"有办法,你们在投放角黍的舟上,加上龙的标记就行了。因为水族都归龙王管,到时候,鼓角齐鸣,桨桡翻动,它们以为是龙王送来的,就再也不敢去抢了。"角黍,就是现在的粽子。
从此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的习俗,就由屈原的故乡传向全国,由古代传到今天
椒盐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宋《东京梦华录》记载“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粽,汩罗之遗风也”。据梁朝吴钧《续齐谐记》记载:“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汩罗而死,楚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到了唐宋时代,粽子已成为大众化的节日食品了,唐明皇的诗曾写道:“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人姚合的诗中也记载有当时的民俗民风:“渚闹涣歌响,风和角粽香”。说明在古代,宫廷和民间在端午之时都食用粽子。
时至今日,端午食粽的风俗遍及我国南北东西,甚至还流传到新加坡、马
本文2023-08-03 22:34:5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