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咳的古籍中对喘咳症的论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喘咳的古籍中对喘咳症的论述,第1张

喘有寒、有热、有水病。寒喘遇寒则发,热喘发于夏,而不发于冬水病者,小便涩,胸膈满闷,脚微肿是也,更有肺热,有肺虚,有胃热,有肾虚,最宜分别。呼吸急促者,谓之喘,喉中有声响者,谓之哮,然痰盛而喘,则治痰为本,而利气为标,气实而喘,则气反为本,痰反为标,哮喘未发,以扶正为要,已发以攻邪为主,若自少腹下火气冲于上而喘者,宜补阴以敛之。

凡咳不得卧,其脉浮,按之虚而涩 者,为阴虚,去死不远,慎勿下之,下之必死,大宜补阴壮火,火归则为气为痰,俱不泛上矣。

久病肺虚而发喘者,必少气而喘,右寸脉微,或虚大无力,宜阿胶、人参、五味补之。新病气实而喘者,寸脉沉实,痰涎壅盛,呼吸不利,宜桑白皮、苦葶苈泻之。凡喘正发时无痰,将愈时却吐痰者,乃痰于生发之时闭塞不通,故喘甚。当于其时,开其痰路则喘易安也,宜桔梗汤及枳壳、栝蒌、杏仁之类,引出其痰,候痰出喘退,却调其虚实。 喘者,张口抬肩者是也。短气者,呼吸虽数,而不能相续,似喘而不摇肩,似呻吟而无痛者是也。戴复庵曰∶短乏者,下气不接,上呼不来,语言无力,宜补虚,四桂饮木香减半,加山药、黄 各一钱。东垣曰∶胸满少气短气者,肺主气,气不足乃尔气短,小便利者,四君子汤去茯苓加黄 。更曰,少气短气,治法各异。夫短气有虚有实,治法有补有泻,故曰,短气有属饮,脉必弦滑,宜苓术甘桂之类渗之,或从小便中去之,一属气虚,脉必不足,若少气则纯属不足也。治惟有补而已,中年人病后,气促痰嗽,腿足冷肿,腰骨大痛,面目浮肿,太阳作痛,悉属命门火衰,阳虚之候,用八味丸料佳。若作痰治立危。

第一 组 成

半夏(汤洗七次)、陈皮各150克、 白茯苓90克、炙甘草45克。

第二 用 法

上药为粗散。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生姜7片,乌梅1个,同煎至9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侯。

第三 功 能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第四 主 治

主痰湿内阻,脾胃不和,胸膈痞闷,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咳嗽痰多,苔白腻,脉象滑。

第五 应 用

男科临床适用于男性不育之少精子症、死精子症、精液酸碱度异常、精子过多症。性欲减退、阳痿。

第六 方 义

方中半夏燥湿化痰,和胃止呕;陈皮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行则痰化;痰由湿生,故以茯苓健脾渗湿;甘草和中益脾。煎加生姜,既制半夏之毒,又协同半夏、陈皮和胃祛痰止呕;少用乌梅,味酸收敛,配半夏散中有收,使其不致辛散太过。凡是痰湿为患,均可用本方增损治之。

第七 新 解

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药也。方中入脾经药2种有半夏、陈皮;入心经药2种有白茯苓、炙甘草。从药物功能分类来看,止咳化痰药1种有半夏,理气药1种有陈皮,渗水利湿药1种有茯苓,补气药1种有炙甘草。

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化痰,足太阴脾经药也,脾为生痰之源,喜燥恶湿,气顺则痰降湿运;茯苓渗湿健脾;甘草益气健脾。众药合用,则湿去痰化,脾得健运。

第八 按 语

本方是治疗湿痰的要方。湿痰之成,多因饮食生冷,脾胃不和,运化失健,以致湿聚成痰。大凡痰湿为患诸病,基本上是以此方为主加味治疗。

第九 原 文

二陈汤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半夏(汤洗七次)、橘红,各五两;白茯苓三两,甘草(炙)一两半。

上为㕮咀。每服四钱,用水一钱,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第十 文 献

《医方考》 :名曰二陈,以橘、半二物贵乎陈久耳。

《丹溪心法附余》 :此方半夏豁痰燥湿,橘红消痰利气,茯苓降气渗湿,甘草补脾和中。盖补脾则不生湿,燥湿渗湿则不生痰,利气降气则痰消解,可谓体用兼赅,标本两尽之药也。今人但见半夏性燥,便以他药代之,殊失立方之旨。若果血虚燥症,用姜汁制用何妨。抑尝论之,二陈汤治痰之主药也。

《古今名医方论》 :李士才曰,肥人多湿,湿挟热而生痰,火载气而逆上。半夏之辛,利二便而去湿;陈皮之辛,通三焦而理气;茯苓佐半夏,共成燥湿之功;甘草佐陈皮,同致调和之力,成无己曰,半夏行水气而润肾燥,《经》曰,辛以润之是也。行水则土自燥,非半夏之性燥也。

《张氏医通》 :此方本《内经》半夏汤及《金匮》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等方而立,加甘草安胃,橘皮行气,乌梅收津,生姜豁痰,乃理脾胃,治痰湿之专剂也。

《医林纂要》 :痰者,水湿之滞而不行也,半夏之辛,本润肾补肝,开胃泻肺,去湿行水之药,而滑能通利关节,出阴入阳,是能治水滞下行,故主为治痰君药;水随气运,水湿之滞而成痰,以气不行故也,橘皮之甘苦辛温,主于行气,润命门,舒肝木,和中气,燥脾湿,泻肺邪,降逆气,故每合半夏为治痰之佐;痰本水也,水渍土中则为湿,湿积不化则为痰,茯苓生土中而味淡,专主渗土中之湿;脾不厚不能胜湿,故甘草以厚脾,然不多用者,以甘主缓,过缓则恐生湿也;生姜之辛,亦以行湿祛痰,非徒以制半夏毒也。

《时方歌括》 :此方为祛痰之通剂也。痰之本,水也,茯苓制水以治其本;痰之动,湿也,茯苓渗湿以镇其动。方中只此一味是治痰正药,其余半夏降逆,陈皮顺气,甘草调中,皆取之以为茯苓之佐使耳。故仲景书风痰多者俱加茯苓,呕者俱加半夏,古圣不易之法也。今人不穷古训,以半夏为祛痰之专品,仿稀涎散之法,制以明矾,致降逆之品反为涌吐,堪发一叹。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86;2:40):乌梅滋阴敛肝,佐甘草合和,取其酸甘化阴以滋胃津。方中夏、橘虽贵在陈久,仍不失劫阴之弊,伍以乌梅兼制半夏之燥性,使半夏之燥性尽失,而无伤阴之虞,乌梅生津而无滋腻之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乌梅之功厥伟,其功不可泯也,为方中画龙点睛之处。二陈汤中乌梅滋养胃阴,收敛肝气之功,后世多忽而不察,失其制方之本旨。

目录 1 拼音 2 治痰茯苓丸的别名 3 处方 4 制法 5 功能主治 6 治痰茯苓丸的用法用量 7 注意 8 摘录 9 《百一》卷五引《全生指迷方》 91 方名 92 治痰茯苓丸的别名 93 组成 94 功效 95 主治 96 治痰茯苓丸的用法用量 97 制备方法 98 用药禁忌 99 治痰茯苓丸的临床应用 910 各家论述 911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治痰茯苓丸 1 拼音

zhì tán fú líng wán

2 治痰茯苓丸的别名

茯苓丸(《妇人大全良方》卷三)、《指迷》茯苓丸(《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3 处方

茯苓30克 枳壳(麸炒,去瓤)15克 半夏60克 风化朴消75克

4 制法

上药四味,共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5 功能主治

祛痰化湿。治中脘停痰,臂痛难举,或四肢浮肿,脉沉细。

6 治痰茯苓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生姜汤下。

7 注意

便溏者勿服。

8 摘录

《百一选方》卷五引《全生指迷方》

9 《百一》卷五引《全生指迷方》 91 方名

治痰茯苓丸

92 治痰茯苓丸的别名

茯苓丸、消痰茯苓丸、指迷茯苓、千金茯苓丸、世传茯苓丸、茯苓指迷丸、指迷丸

93 组成

茯苓1两,枳壳(麸炒,去瓤)半两,半夏2两,风化朴消1分。

94 功效

潜消痰积,燥湿导痰。

95 主治

痰浊内阻,手臂酸痛或抽掣,不能举物,肢体麻木,眩晕,梅核气,癔病,及妇人产后发喘,四肢浮肿。

96 治痰茯苓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生姜汤送下。

97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98 用药禁忌

非大实者不可轻投。

99 治痰茯苓丸的临床应用

1手臂抽掣:累有人为痰所若苦,夜间两臂常若有人抽牵,两手战灼,至于茶盏亦不能举,只以此药治之,皆随服随愈。

2肢体麻木:冯某,女,50岁,右侧腓肠肌外缘麻木三个月,面积约有4×6cm。查患者舌象正常,脉滑实,乃痰客经络,血脉失养所致,疏方指迷茯苓丸,服12剂获验。

3梅核气:赵某,女,36岁,咽嗌不适半年,如物堵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经耳鼻咽喉科检查无异常,脉滑,苔白,遂断为“梅核气”,方投指迷茯苓丸,服10剂后病愈。

4癔病:陈某某,女,46岁,因家务事发生口角后,遂至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寡言少语,食欲减退,呕吐痰涎,时而胡言乱语,曾用西药氯丙嗪、谷维素、安定等不效。患者表情淡漠,语无伦次,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滑数,自感胸中有物堵塞。此留饮为患,疏指迷茯苓丸方加减:茯苓12g、枳壳12g、半夏9g、芒消12g、远志12g、石菖蒲12g、生姜3片,进2剂,大便通利;诸症遂减,食欲有增。后减芒消为9g,继进3剂而愈。

910 各家论述

1《医方考》:半夏燥湿,茯苓渗湿,湿去则饮不生;枳实削坚,风化消软坚,坚去则痰不固。

2《成方便读》:方中以半夏化其痰,茯苓行其湿,枳壳破其气,而以姜汁开之,芒消下之,用法之周到,佐使之得宜,其痰有不去者乎。

3《中医治法与方剂》:本方以小半夏加茯苓汤为基础,加枳壳和风化消而成。小半夏汤为著名的燥湿祛痰,降逆止呕剂。本方用之以燥湿浊而祛痰涎,配枳壳调畅气机,气行则痰湿亦行;又以茯苓利水渗湿,导水湿痰浊从前阴而出;风化消软坚涤痰,导痰浊从大便而出,共呈燥湿行气,消解顽痰功效。

911 附注

茯苓丸(《妇人良方》卷三)、消痰茯苓丸(《直指》卷十八)、指迷茯苓丸(《玉机微义》卷四)、千金指迷丸(《医学入门》卷七)、世传茯苓丸(《准绳·女科》卷二)、茯苓指迷丸(《不居集》上集卷十七)、指述丸(《金鉴》卷四十一)。

古籍中的治痰茯苓丸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十九颤振候]治法

。《纲目》∶人常抽掣而战掉,至于盏物不举,以治痰茯苓丸服之立愈。又治臂痛如神。《古今医统大全》明徐

《杂病广要》:[内因类]痰涎

《杨氏》芎黄丸,无皂角,出《大便不通》中。)治痰茯苓丸,本治臂痛,具《指迷方》中(按∶原文此详载臂

《景岳全书》:[卷之五十四书集·古方八阵]和阵

血三个,和药末内加糊为丸,如前服。(《指迷》)茯苓丸治人有臂痛,手足不能举,或时左右转移。此伏痰在

《丹溪心法》:[卷二]痰十三

两)上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八九十丸,姜汤下。茯苓丸(出《千金方》,《百一选方》同)半夏(四两)茯

《世医得效方》:[卷第四大方脉杂医科]痰饮

目录 1 拼音 2 《何氏济生论》卷五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治老痰丸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治老痰丸 1 拼音

zhì lǎo tán wán

2 《何氏济生论》卷五 21 方名

治老痰丸

22 组成

天冬1两,黄芩(酒炒)1两,海粉(另研)1两,芒消(另研)1两,蒌霜(炒去油)1两,香附(盐水浸,炒)5钱,连翘5钱,青黛2钱,橘红2两。

23 主治

老痰。

24 治老痰丸的用法用量

为丸服。

古籍中的治老痰丸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一历世圣贤名医姓氏]皇明

饮而已。若老痰痰火,则非所宜,而反致其害。故制老痰丸方,深得痰火之旨。惜乎过谓人参杀人,劳怯断不可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四十三痰饮门]治法

酒痰用天花粉、黄连、白术、神曲。痰因火盛逆上者,治火为先,白术、黄芩、石膏之类,中气不足加参、术。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四十三痰饮门]药方

一盏半下二药同煎八分,温服,未利再服。(节斋)老痰丸润燥开郁,降火消痰,治老痰郁痰结成粘块,凝滞喉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四十三痰饮门]治法

润肺金而消化凝结之痰,缓以治之,庶可效耳。故制老痰丸,用黄芩、海粉、桔梗、栝蒌、天门冬之类,则二陈

《校注医醇剩义》:[卷三痰饮]伏饮

目录 1 拼音 2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 21 方名 22 痰火方的别名 23 组成 24 功效 25 主治 26 痰火方的用法用量 27 加减 28 制备方法 29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痰火方 1 拼音

tán huǒ fāng

2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 21 方名

痰火方

22 痰火方的别名

痰火神丸

23 组成

广陈皮(去白)1两,好白术2两(陈壁土炒),黑枳实1两(麦麸炒),天花粉2两,陈枳壳1两(麦麸炒),前胡2两,山楂肉1两,生甘草4钱,大半夏2两(用姜汁泡3次,1次约用姜3两,捶碎,用水1碗熬滚,入半夏炮;如此者三。共要炮1日,取起,晒干用),大黄5两(用上好锦纹大黄1斤,将好水白酒5斤,入铁锅内煮,酒干为度,晒干,切片,再入锅内微火炒黑,细细夹碎,晒极干,同前药磨为末用)。

24 功效

清痰降火,止嗽定喘。少年服之无痨怯吐红之患,老年服之亦无中风痰厥之忧,解日用饮食煿炙五脏六腑之毒,兼消酒积,去皮里膜外湿痰。

25 主治

男妇老幼一切痰火。

26 痰火方的用法用量

每服6070丸,不拘清晨、晚间,用启滚汤送下。

27 加减

春月,加白芍药2两;夏月,加黄连2两(姜汁炒,秋冬不加)。

28 制备方法

上药共为末,用老米作羹为丸,如梧桐子大。

29 附注

痰火神丸(年氏《集验良方》卷四)。

古籍中的痰火方 《奇效简便良方》:[卷二杂症]半身不遂

半身自头至足敷满,盖被睡一觉,愈。又半身不遂及痰火方新生鸡蛋将小头磕开取出蛋清,去黄,将清仍放壳内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公选良方内外科]咳嗽

绵纸封固,饭上蒸熟,日间吃其药,临卧吃此梨。治痰火方∶咳嗽吐痰,面鼻发红者,一服即愈。青黛(水飞极

《校注医醇剩义》:[卷二火]实火

咽干,明明是气分之火而不是痰火,从异点上着眼,故此方与痰火方无一味药相同。祖怡注。《校注医醇剩义》

《寿世保元》:[卷四劳瘵]补遗

五十斤桑柴。慢慢文火煮烂。不拘时食之。一论久嗽痰火方生姜汁生藕汁白果汁萝卜汁梨汁荸荠汁以上各汁七钱

《程杏轩医案》:[初集]庄炳南兄素禀火体病治与众不同

温胆汤是《备急千金要方》中的一张名方,主要用来治疗”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原方由竹茹、枳实、半夏、生姜、陈皮、甘草六味药组成。

从温胆汤的药物组成来看,本方属于化痰清热,和肝胆,除虚烦,定惊悸的方剂,作用在于清而不在于温,与温寒暖胆的方剂明显有别。那为什么不把本方叫做“清胆汤”,反而叫“温胆汤”呢?中医认为肝属刚脏,性喜条达而忌抑郁,胆喜宁静而恶烦扰。

《备急千金要方》说:“胆腑者,主肝也。肝合气于胆,胆者中清之腑也”,可见肝胆在生理上是相互沟通的。由于肝胆之气具有生、升的特点,以舒畅条达为平,古人将肝胆之气比类如春气之温和,温则胆气乃能条达。如果痰热邪气客于肝胆,则肝胆失其温和则发病。欲复其性,必先去其痰热,痰热去则胆气自和而温,因此用“温胆汤”作为方剂的命名。

一、病因病机主治

痰气郁,肝胆失于疏泄,久而化热生火以致痰、气、火三者交郁,就形成了“温胆汤”证。

温胆汤临床运用十分广泛,涉及多种病证,但根据临床所见,其主要脉证是:头目眩晕或疼痛,失眠,心烦,恶心,呕吐,胸胁胀满或疼痛,胆怯易惊。舌质红绛,舌体胖大,苔黄白而腻,脉弦滑或数。

此外,痰为百病之母,更兼火性肆虐,病在少阳枢机不利,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各种兼挟证比较多见,或挟湿热;或挟食滞;或挟阳亢;或挟风阳入络等证。

二、临床运用特点

凡用温胆汤,一定要掌握其加减变化的基本规律,这是临床上运用本方治疗多种病证而取效的关键。

1)柴芩温胆汤 :治疗少阳气郁化火,经气不利比较严重,如胸胁苦满或疼痛,口苦,目赤,偏头疼痛或气窜作痛等,加柴胡、黄芩,布达少阳气郁,发越少阳而能利少阳枢机。若胁下痞硬,加生牡蛎、川楝;胸胁疼痛引背者,则加片姜黄、南红花。

2)黄连温胆汤 :治疗痰热扰心而热势较重,以心烦不安或失眠为主。火热重者再加黄芩,清泄胆腑火热之邪。

3)归芍温胆汤 :治疗少阳痰热而兼阴血亏虚。肝为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气郁化火,最易耗损肝血,血虚不荣则见头皮或肢体麻木,肢体拘急痉挛或肢颤,或周身窜痛,舌质红绛少苔或有裂纹,加当归、白芍滋养肝血;若头晕或头痛以月经期间为甚,上方再加白薇、党参;头胀痛者加夏枯草,巅顶头痛加川芎、白蒺藜,后脑痛加桂枝;阴虚严重而舌质光绛者,可加生地、乌梅。

4)龙牡温胆汤 :治疗胆气虚怯,心神不宁所致的惊怖而夜寐不安,加龙骨、牡蛎可以敛神定志,同时加大茯苓剂量,以加强其安神的功效。严重者,可再加夜合花、夜交藤与龙齿。

5)桃红温胆汤 :治疗少阳痰热而挟有血瘀脉阻,出现神呆或健忘,舌质有瘀斑,加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而通利血脉,严重者可再加川芎、赤芍。

6)丹栀温胆汤 :治疗痰热内蕴,少阳相火郁勃,出现心烦不安或烦热汗出等,加丹皮、山栀以泄少阳相火。若五心烦热,加知母、黄柏;午后低热或盗汗加青蒿、地骨皮。

7)郁蒲温胆汤 :治疗痰热蕴于胸膈,痹阻气机而见胸闷胸疼等,加郁金、菖蒲豁痰利气以开痹。若善太息或心中懊侬者,加佛手、香附;若由于痰湿上蒙心窍而出现神呆不语或语言不利者,也可加此二味豁痰开窍,严重者加远志、珍珠母、胆星、天竺黄等。

8)苍柏温胆汤 :治疗痰热挟湿热下注,而见腰膝疼痛,尿黄短不利,妇女带下多等,加苍术、黄柏以清下焦湿热。带下黄秽加土茯苓、椿根皮;湿邪重而厌食油腻者,加茵陈、滑石。

9)黛蛤温胆汤 :治疗少阳痰热,相火郁勃而扰心犯肺,出现躁烦神狂多梦,或咳嗽痰多者,加青黛,海蛤壳清肝凉血,涤痰化结。痰多加瓜蒌仁、枇杷叶;吐痰不爽加海浮石。

10)羚钩温胆汤 :治疗少阳痰热而挟肝阳上亢动风,眩晕耳鸣或昏仆,腰膝酸软,或肢麻、肢颤,加羚羊角、钩藤平息肝风。

11)蚕蝎温胆汤 :治疗痰热动风入络而见肢体麻木,项强疼痛或肢体拘急痉挛者,加全蝎、僵蚕虫类搜剔之品以通经活络。

12)硝黄温胆汤 :治疗少阳痰热而挟有胃家实滞者,症见腹胀满,大便干结或不爽,加大黄、芒硝或风化硝通腑泄热,以和胃气。

以上所举的12种兼挟证,常常伴随着主证而出现,主证与兼证在病机上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果能将以上所说的各种证治规律及特点熟记于心中,临证时审察病机之所变,病证之所偏重而加减变化不拘一格,则用方投药,多能取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