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颋文言文阅读
1 文言文《苏颋》的翻译
苏颋,少不得父意②,常与仆夫杂处③,而好学不倦。每欲读书,又患无灯烛④,常于马厩灶中,旋吹火光⑤,照书诵焉。其苦学如此,后至相位⑥。
注释
①苏颋(tǐng)670-727,唐朝大臣、文学家。字廷硕,京兆武功(今今陕西武功)人。弱冠(即20岁)敏悟,举进士第,调乌程尉。武后朝,举贤良方正异等,除左司御率胄曹参军,迁监察御史,转给事中、修文馆学士,拜中书舍人。唐玄宗景云年间,袭封许国公,转中书侍郎。开元四年,进同紫微黄门平章事,修国史。八年,罢为礼部尚书,俄检校益州大都督长史。按察节度剑南诸州。从封泰山,还卒,诏赠右丞相。自景龙后,与张说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时号“燕许大手笔”。②不得父意:得不到父亲关心。③与仆夫杂处:和家中仆人住在一起。④患:苦于。⑤旋:把暗的灰烬再吹出火光来。⑥后至相位:苏颋后来做到右丞相。
译文 苏颋小时候得不到父亲的疼爱,常和仆人们住在一起。但是他喜欢读书,读起书来不知疲倦。晚上,他想读书时,没有灯光照明,他就到马棚里的炉灶边,把炉灰扒开,不停的吹,于是火有亮起来了,他就利用这火光,照着书来读。他就是这样刻苦读书,后来官做到丞相。
2 褚无量 字弘度 文言文阅读答案褚无量,字弘度,杭州盐官人。幼授经于沈子正、曹福,刻意坟典。家滨临平湖,有龙出,人皆走观,无量尚幼,读书若不闻,众异之。擢明经第,累除国子博士,迁司业兼修文馆学士。
中宗将南郊,诏定仪典。时祝钦明、郭山恽建言皇后为亚献,无量与太常博士唐绍、蒋钦绪固争,以为:“郊祀,国大事,其折衷莫如《周礼》。《周礼》冬至祭天圆丘,不以地配,唯始祖为主,亦不以妣配,故后不得与。又《大宗伯》:‘凡大祭祀,王后不与,则摄而荐豆笾,彻。’是后不应助祭。又内宰职‘大祭祀,后祼献则赞瑶爵。’祭天无祼,知此乃宗庙祭耳。巾车、内司服,掌后六服与五路,无后祭天之服与路,是后不助祭天也。惟汉有天地合祭,皇后参享事。末代黩神,事不经见,不可为法。”时左仆射韦巨源佐钦明,故无量议格。以母老解官。
玄宗为太子,复拜国子司业兼侍读,撰《翼善记》以进,厚被礼答。太子释奠国学,令讲经,建端树义,博敏而辩,进银青光禄大夫,锡予蕃渥。及即位,迁左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封舒国公。母丧解,诏州刺史薛莹吊祭,赐物加等。庐墓左,鹿犯所植松柏,无量号诉曰:“山林不乏,忍犯吾茔树耶?”自是群鹿驯扰,不复枨触,无量为终身不御其肉。丧除,召复故官。以耆老,随仗听徐行,又为设腰舆,许乘入殿中。频上书陈得失。
开元五年,帝将幸东都而太庙坏,姚崇建言:“庙本苻坚故殿,不宜罢行。”无量鄙其言,以为不足听,乃上疏曰:“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畯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则天人和会,灾异讫息。”帝是崇语,车驾遂东。无量又上言:“昔虞舜之狩,秩山川,遍群神。汉孝景祠黄帝桥山,孝武祠舜九疑,高祖过魏祭信陵君墓,过赵封乐毅后,孝章祠桓谭冢。愿陛下所过名山、大川、丘陵、坟衍,古帝王、贤臣在祀典者,并诏致祭。自古受命之君,必兴灭继绝,崇德报功。故存人之国,大于救人之灾;立人之后,重于封人之墓。愿到东都,收叙唐初逮今功臣世绝者,虽在支庶,咸得承袭。”帝纳其言,即诏无量祠尧平阳,宋璟祠舜蒲坂,苏颋祠禹安邑,在所刺史参献。又求武德以来勋臣苗裔,绍续其封。
初,内府旧书,自高宗时藏宫中,甲乙丛倒,无量建请缮录补第,以广秘籍。天子诏于东都乾元殿东厢部汇整比,无量为之使。因表闻喜尉卢僎、江夏尉陆去泰、左监门率府胄曹参军王择从、武陟尉徐楚璧分部雠定。卫尉设次,光禄给食。又诏秘书省、司经局、昭文、崇文二馆更相检雠,采天下遗书以益阙文。不数年,四库完治。帝诏群臣观书,赐无量等帛有差。无量又言:“贞观御书皆宰相署尾,臣位卑不足以辱,请与宰相联名跋尾。”不从。帝西还,徙书丽正殿,更以修书学士为丽正殿直学士,比京官预朝会。复诏无量就丽正纂续前功。皇太子及四王未就学,无量以《孝经》、《论语》五通献帝。帝曰:“朕知之矣。”乃选郗常亨、郭谦光、潘元祚等为太子、诸王侍读。七年,太子齿胄于学,诏无量升坐讲劝,百官观礼,厚赉赐。卒,年七十五。病困语人,以丽正书未毕为恨。帝闻悼痛,诏宰相曰:“无量,朕师,今其永逝,宜用优典。”于是赠礼部尚书,谥曰文,葬事官给。所撰述百余篇。殁后有于书殿得讲《史记》、《至言》十二篇上之,帝叹息,以绢五百匹赐其家。
始,无量与马怀素为侍读,后秘书少监康子原、国子博士侯行果亦践其选,虽赏赉亟加,而礼遇衰矣。
3 王复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王复,字初阳,固安人。正统七年(1442)考中进士。授予刑科给事中。声音洪亮,容貌壮美,善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上奏。提升为通政参议。也先侵犯京师,邀约大臣出去迎接上皇。众人不敢前去,王复请求出行。于是升迁为右通政,代理礼部侍郎,与中书舍人赵荣偕同前往。敌人露出刀刃夹道威胁他们,王复等人不为此而恐惧。返回后仍担任通政事务,再升迁为通政使。
成化元年(1465),延绥总兵官房能上奏追赶袭击河套部众,皇帝降旨奖励犒劳。王复认为七百里奔赴作战不恰当,并担心因企求意外成功而挑起争端,请敕令告诫晓谕,皇帝认为他说得对。晋升为尚书。
锦衣千户陈珏,本来是画工。到去世时,侄子陈锡请求继承百户。王复说:“世袭虽然是先帝的命令,然而不是战功,应不许可。”于是停止。
毛里孩侵扰边境,皇帝命令王复出京巡视陕西的边疆守备。从延绥到甘肃,观察地势,进言说:“延绥东起黄河岸边,西至定边营,萦绕二千多里。险要关口全在内地,而境外并无屏障,只凭墩堡来防守。军队反而驻扎在里面,老百姓却居住在外面。敌人一旦入境,官军还没有行动,老百姓已经被掠夺完了。再加上西南抵达庆阳,相隔五百多里,烽火不能连接,寇贼到了,老百姓还不知道。请迁移府谷、响水等十九个堡垒,置于接近边疆的重要之地。而从安边营至庆阳,从定边营至环州,每二十里筑墩台一个,共计三十四个。随着地势修建壕沟和城墙,以求声息相闻,易于防守抵御。”奏章呈上去后,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
改派王复到工部。王复严格遵守法令制度,声名超过在兵部。当时中官请求修筑皇城西北面的回廊,王复提议放缓这件事。给事中高斐也说灾害频繁,不宜役使万人作无益的事情。皇帝都不许可。中官率领腾骧四卫军的,请求发给棉上衣和鞋裤。王复坚持不许可,说:“朝廷制造这些东西,本来是给出征的士兵,使得即日出发,不用烦劳去缝制。京军则每年供给冬衣的布和棉花,这是已成的制度,怎能改变?”大应法王割实巴去世,中官请求建寺造塔。王复说:“大慈法王都只建了塔,没有建造寺庙。现在不应该创立这个制度。”于是只是命令建塔,还是派遣四千名士兵供其役使。
王复喜欢古籍爱好学习,遵守廉洁约束的准则,跟人相交没有城府,当官识大体,在工部任职十二年,碰上灾害变异,谏官说他衰老,王复请求退休。皇帝不许。过了两个月,谏官又弹劾王复。皇帝于是传旨,命令他辞官归乡。死后,被赠予太子太保,谧号庄简。
4 郝景春传文言文阅读答案译文供参考:
郝景春,字和满,江都人。乡试中举,授盐城教谕,因犯过失而罢职归家。启任陕西苑马寺万守监录事,后调为黄州照磨,代理黄安县事。到任刚三日,农民义军突然来攻城,景春等坚守八天八夜,义军撤走。
崇祯十一年(1638),升任房县知县。农民起义军领袖罗汝才率九营之众向熊文灿请降,文灿同意受降,而汝才又犹豫起来。景春单骑至义军兵营去劝说,并与汝才及其同党白贵、黑云祥歃血为盟。汝才到文灿军门投降,而所部诸营分驻于竹奚谷、保康、上津,自己与贵、云祥驻于房县城郊。当时,郧阳各县城墙都被破坏,只有房县有赖于景春安抚,大体上可以防守。然义军杂处其间,居民日夜不安。景春与主簿朱邦闻、守备杨道选一方面修理防御工事,一方面与义军诸营和睦相处。
崇祯十二年(1639)五月,张献忠在谷城举兵反明,约汝才一同行动。景春子郝鸣銮还是生员,有万夫不敌之勇,他对其父说:“房县城为敌攻击目标,仅疲惫瘦弱的士兵不过二百人,城何以守住?”便穿上铠甲去见汝才说“:你难道不念曾与我父亲烧香盟誓之言吗?希望你慎重,不要与张献忠一同作乱。”汝才假意允诺。鸣銮察觉出汝才的允诺并非真心诚意,回来与道选领兵登城防守,而献忠所遣前锋已至城下。鸣銮等斩义军将领上天龙,遣使向熊文灿求援,去了十四次,都未见到文灿。
不久,义军大队人马至房县城下,献忠兵打白旗,汝才的队伍打红旗。忽然两军合在一起并力围攻。义军将领白贵、黑云祥向城上高呼:“把城让给我们,保证无事。”献忠又令张大经来劝降。景春在城上大骂,鸣銮且守且战,坚持了五天五夜。义军损失不少,献忠左足受伤,其心爱战马也被杀死。守军指挥张三锡开北门放汝才入城,城被攻破,道选在巷战中牺牲。大经促使汝才劝景春投降,景春不肯。又问他府库财物何在,景春厉声道“:库藏若还有财物,你们也破不了城!”义军杀一典史、一守备来恐吓他,景春终不屈服,与其子鸣銮一道被杀。其仆陈宜和朱邦闻一家都死。朝廷闻知,赠景春尚宝少卿,建祠奉祀,后又改赠太仆寺少卿。
5 陈仲举礼贤文言文阅读答案原文: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薄白:“群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陈仲举的言谈是读书人的榜样,行为是世间的规范。
他为官上任,就有革新政治的志向。他出任豫章太守时,一到任,就打听徐孺子在哪儿,想先去拜访他。主簿禀告说:“大家的意思是希望您先到官俯去。”他说:“周武王得到天下后,垫席都没坐暖,先去贤人商容的住处去表示敬意,我礼敬贤人,不先进官属,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陈仲举是积极投身于民间低层去礼贤的人 这是陈太守的不等闲处
6 蒲松龄《聊斋志异任秀》的文言文阅读及答案选文
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①也。相传先生居乡里,落拓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不求于人。作此书时,每临晨携一大磁罂②,中贮苦茗,具淡巴菰③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蒇④。故笔法超绝。 (邹弢《三借庐笔谈》)
注释
(1)[左史、龙门]指左丘明和司马迁。左丘明著《左传》,司马迁生于龙门。②[罂(yīng)]大腹小口的瓶或罐子。③[淡巴菰]烟草的旧音译名。④[蒇(chǎn)]完成。
练习
1、解释文中带点的词。
居( ) 于( ) 置( )
语( ) 是( ) 方( )
2、比较下列各组词的不同意义。
①为 为村中童子师( ) ②故 故笔法超绝( )
凡为足下道者( ) 温故而知新( )
3、用文的话概述《聊斋志异》的特点:
4蒲松龄“笔法超绝”的原因是什么?
阅读提示
本文叙述了蒲松龄先生写《聊斋志异》时搜集素材的故事。
答案:1。在; 向; 放置; 动词,说话; 这样;才
2为:担任,动词;
向,介词。
故:所以,副词;
旧的(知识),名词。
3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非仅抗于左史、龙门也
4长期大量的从民间搜集整理素材
译文
蒲松龄在作此书的时候,每天携带一个大瓷器,里面装满浓茶,并带一包烟草,放在行人路过的大道旁,下面用芦席垫着,他自己坐在上面,将烟草摆在席子旁边。见到走路的人经过,必定要拉住(他),和他说话。搜集奇异(的故事),讲说离奇(的事情)。随便(经过的)人们知道什么(都可以);(路人)渴了,则恭恭敬敬地请人喝茶,或恭敬地奉上烟草,一定要使路人尽兴方才让其停止。偶然听到某一件事,回家以后就加以粉饰加工。像这样经历了二十余年,《聊斋志异》这本书才告完成。
7 殷云霁文言文阅读理解答案译文
明武宗正德年间,殷云霁(寿张人,字近夫)任清江知县。县民朱铠死于文庙西边廊下,不知道凶手是谁,但有一封匿名信,说:“杀死朱铠的是某人。”某人和朱铠有旧仇,大家都认为很可能是他。殷云霁说:“这是真凶嫁祸他人,要误导我们的调查。朱铠左邻右舍谁和他亲近?”都回答说:“姚姓属吏。”殷云霁就将所有属吏聚集于公堂说:“我需要一个字写得好的人,各呈上你们的字。”属吏之中,姚明的字最像匿名信的笔迹,殷云霁就问他:“为什么杀朱铠?”姚明大惊,只好招认说:“朱铠将到苏州做生意,我因贪图他的财物,所以杀他。”
注释
①缓治:延缓破案。
②狎:亲近。
8 文言文阅读 《 窦威》抱歉,网上没有阅读题。我从旧唐书里面找到了窦威传,手打翻译出来,希望能够有所参考。
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陆人,太穆皇后从父兄也。父炽,隋太傅。威家世勋贵,诸昆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隋内史令李德林举秀异,射策甲科,拜秘书郎。秩满当迁,而固守不调,在秘书十余岁,其学业益广。时诸兄并以军功致仕通显,交结豪贵,宾客盈门,而威职掌闲散。诸兄更谓威曰:"昔孔子积学成圣,犹狼狈当时,栖迟若此,汝效此道,复欲何求?名位不达,固其宜矣。"威笑而不答。久之,蜀王秀辟为记室,以秀行事多不法,称疾还田里。及秀废黜,府僚多获罪,唯威以先见保全。大业四年,累迁内史舍人,以数陈得失忤旨,转考功郎中,后坐事免,归京师。高祖入关,召补大丞相府司录参军。时军旅草创,五礼旷坠。威既博物,多识旧仪,朝章国典,皆其所定,禅代文翰多参预焉。高祖常谓裴寂曰:"叔孙通不能加也。"武德元年,拜内史令。威奏议雍容,多引古为谕,高祖甚亲重之,或引入卧内,常为膝席。又尝谓曰:"昔周朝有八柱国之贵,吾与公家咸登此职。今我已为天子,公为内史令,本同末异,乃不平矣。"威谢曰:"臣家昔在汉朝,再为外戚,至于后魏,三处外家,陛下隆兴,复出皇后。臣又阶缘戚里,位忝凤池,自惟叨滥,晓夕兢惧。"高祖笑曰:"比见关东人与崔、卢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及寝疾,高祖自往临问。寻卒,家无余财,遗令薄葬。谥曰靖,赠同州刺史,追封延安郡公。葬日,诏太子及百官并出临送。有文集十卷。
翻译:窦威,字文蔚,是扶风平陆人,太穆皇后继父的哥哥。父亲 窦炽,曾经是隋朝的太傅。 窦威一家累世都有功勋,他几位兄弟崇尚武艺,但是窦威喜欢文学和历史,他为人耿直,恪守本心。兄弟们都笑他,说他是"书痴"。隋朝内史令李德林科举考试大捷,射箭和策略都是第一名,做了秘书郎。官期满了准备迁调,但是他一直留任,在秘书一共干了十来年,他的学业也有所进步。当时窦威的兄弟们都通过军功当了大官,交结了达官显贵,宾客充满了他们一家,然而窦威的官清闲。兄弟们更加笑话他说:"以前孔子读书做了圣人,在当时依旧很狼狈,你学他,又是想干嘛呢?官位不大,很正常啊。"窦威笑笑不回答。都来蜀王秀贬为记室,因为秀做事不守法,他借生病的理由辞官回乡。到了秀被贬后,一同的官员大多获罪,只有窦威有先见之明得以保全自己。大业(年号)四年,多次升官做了内史舍人,因为进谏触犯皇帝,迁调到了考功郎中,后来又因为某些事情没有办,他又回到了京城。唐高祖进了虎牢关,召集、补全大丞相府司录参军。当时战事连连,规章制度都破坏了。窦威知识渊博,知道以前的规章制度,他就重新指定了这些,禅代文翰也大多参与其中。唐高祖多次对裴寂说:"叔孙通这个人没有比他更好的了。"武德(年号)元年,做了内史令。威窦上奏时仪表端庄,引经据典,唐高祖很欣赏他,有时带他到卧室,经常坐着聊。皇帝又曾经说:"以前周朝有八位国家栋梁,我与你家就差不多。现在我已经是天子,你是内史令,根本上是一样的,只是等级不同。"窦威谢皇上,说:"我家在汉朝时,是皇帝的亲家,到了后魏,三次做了皇帝亲家,陛下您德高望重,再比和皇后一家。我们又快要是亲家,官位这么高,早晚都很恐惧啊。"唐高祖笑笑着说:"想关东人和崔、卢为结婚,攀上了达官贵族,自己发达了,就开始骄傲,你代代都是皇帝的亲家,不也特别的显赫吗!"到了窦威重病时,唐高祖亲自去看望。不久窦威就死了,他家没有多少钱,他的遗言也是简单的办个葬礼。朝廷谥号他作为靖,追赠他是同州刺史,追封他为延安郡公。下葬那天,皇帝诏令太子和文武百官一起出去送行。他有文集十卷。
9 李文定报德文言文阅读答案李文定家中贫寒,与他住同一条巷的姓李的书生,时常给他钱来接济他。
李文定感谢他的好意,与他结拜为兄弟。后来李文定考取了进士,李生派人给他送了一封信,同他拉拢关系,李文定仅仅在嘴上说谢谢,没有回信。
书生很生气,说李文定忘恩负义,然后不再通信。 十年后,李文定当上了左丞相,向皇上禀奏书生旧日周济体恤的恩情,想给他一个官职来报答他的恩情。
皇上下诏授予姓李的书生以左班殿直的官职。李文定命人制作袍笏(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给州将写了一封信,让州将把书生送到上任的地方。
李文定与他共叙旧日的友谊,并且感谢他说:“以前接济我,一直不敢忘记,有幸获得恩典,才实现报答你的愿望。” 这样众人被李文定宽广的胸怀折服,不是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的人所能达到的。
历史上的朱高炽和《大明风华》中的朱高炽并不一样。在《大明风华》这部电视剧里面,朱高炽被描绘成了一个胆小怕事畏畏缩缩的人,看起来特别老实软弱,有时还会装傻充楞。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朱高炽是一个沉稳持重的人,做事情谨慎细心,绝对不至于畏畏缩缩。
历史上的朱高炽因为仁厚而深得他的爷爷朱元璋的喜爱,一次朱元璋要朱高炽检阅军队,朱高炽很快就回来了,朱元璋很好奇问为什么。朱高炽回答,现在天气寒冷,我要士兵们吃完早饭再检阅,我先回来复命。朱元璋听后开心大笑,并且对朱高炽的治国才能特别赞赏。
据记载朱高炽因为先天的原因长得特别胖,平时需要两个人在身边搀扶才能够起身,也是因为这一点被朱棣所不喜。但是朱高炽的能力特别地强,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炽奉命守卫北京。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进攻北京,正是因为朱高炽的坚守,朱棣的大本营才没有丢掉,这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之役最亮眼的一笔。永乐二年朱高炽就被立为太子
朱棣的二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燧对朱高炽被立为太子一直都心存不满,一抓到机会就会在朱棣面前诽谤朱高炽。不过朱高炽却并没有怨恨他的兄弟们,甚至在朱棣要处死三子朱高燧时还出来为其求情,由此可以看得出朱高炽的仁厚。
朱高炽继位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靖难之役中的罪臣平反,恢复了许多人的爵位和官位。可惜朱高炽只当了十个月的皇帝就去世了,不过他这十个月的当政为之后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天使,其英文名称Angel,源自于希腊文angelos = 使者
在基督教传说中,天界分为七重括号内为《神曲》天堂篇的记载第一天,称为Shiamaim,由加百列掌管。 驻守此地的天使群也负责 管理星星、气象等等。(月球天:最接近尘世的天界,信仰不坚者的居住地。) 第二天,称为Akira,大天使拉斐尔的领地、部份受惩天使的禁闭所亦设于此。 (水星天:第二重天,力行善事者,死后灵魂居于此天。) 第三天,Sagoon或Shehkim,支配天使为权天使Anael。在伊斯兰教中, 死亡天使Azrael领有此一天界。(金星天:多情者的灵魂居所。) 第四天,Zeble或Mahanon,还有数种不同称呼,由大天使米迦尔支配。 启示录中所记载的天上耶路撒冷城,便坐落于太阳天, 以诺书亦声称生命之树长在太阳天的义人之园中。 (太阳天:智者与圣者被安置于此重天。) 第五天,Mahon,此天之北部为荒凉废墟,设有天使的牢狱, 南方则是舒适宜人。火星天的支配者一说为Metatron的双生子 Sandalphon,一说为堕天使Samael。详见下文 ( 火星天:殉教者的灵魂被赐居此天。) 第六天,Zebel或Maccon,天使学习智识的所在, 智天使的大本营。日与夜分别由Zeber、Saabs掌管。 (木星天:明君的居所,介于炎热的火星和寒冷的土星之间,因此气侯宜人。) 第七天,Arabot,神的御座设于此,诸天使环绕飞行,为充满荣光的所在。 (土星天:隐士、清心寡欲者的灵魂住在这里。)
而希伯来人的传说则是将“天”分为九层, 这一三元组构成了一个真正的、成员之间平等的单独阶层体系。后来根据大致上公认的天使学说《天阶体系》---(狄俄尼索斯)的记载, 神的御座前围绕著九层天使军团。此并非是圣经的原文,而是中世纪神学家哈尔罗修斯提出的。这九阶级之说于教皇格雷哥里一世(Gregory Ⅰ) 时代被罗马梵蒂冈认可。每三个阶层又可归类为一个群组。 炽天使存在于最内层,是纯粹光的存在、最接近神,愈往外圈,光的力 量愈弱,渐次物质化。低级的天使通过上一层的天使来获得上帝的启示。 而低级的天使又可以通过领悟来提升他们的阶层体系,一级一级地向上层靠拢。这三组九阶级兹列举如下:
上三级---神圣的阶级
炽天使 Seraphim
智天使 Cherbim
座天使 Ofanim
中三级---子的阶级
主天使 Dominions
力天使 Virtues
能天使 Powers
下三级---圣灵的阶级
权天使 Principalities
明太祖洪武十一年(1378)七月二十三日,朱高炽出生于朱元璋的老家、明朝的中都凤阳。此时,他的父亲燕王朱棣19岁,母亲燕王妃徐氏17岁。作为父母的长子,朱高炽一出生便欢喜了整个家庭的气氛。
那时,他的姥爷魏国公徐达还在世,爷爷朱元璋、嫡亲奶奶马皇后(马皇后是朱棣的嫡母,却未必是生母)也在,家,还是完整的,也是幸福的。
青少年时期的朱高炽是快乐的。三岁那年,他随父母来到了北平,父王朱棣正式就藩。母亲知书达理,是大家闺秀,父亲也很重视对他的教育,延请名师教导,他用心学习,并在学习中逐渐的长大。
(朱元璋)
朱元璋、朱棣父子都是马上天子,均有着传统的尚武精神。可是,朱高炽自幼接受的却是儒家的文教,加之,他宅心仁厚,不喜言刀兵,显得有些文弱。
也许正是由于朱高炽文弱,朱棣有点儿看不上他,器重的是崇尚武力、喜欢舞枪弄棒的二儿子朱高煦。可是,看不上归看不上,但朱高炽毕竟是长子,又没犯什么大错,且三个儿子都是嫡母徐氏所生,将来的王位还是得传给嫡长子。
洪武二十八年(1395),朱高炽被册立为燕王世子,正式确立了他的继承人身份。这年,朱高炽十八岁。
建文元年(1399),朱棣发动所谓的靖难之役,向侄子建文帝公开宣战,要夺取皇位。此时,江山还是人家建文帝的,所以朱棣这边毫无疑问是叛乱,燕王军是叛军。
(朱棣)
此时,明朝政府军在耿炳文带领下与叛军作战,刚战败于真定,建文帝以李景隆替换耿炳文,率军五十万直扑燕王叛军的后方巢穴——北平城。当时,朱棣正率军北上,收编宁王的军队为己所用,所以北平城守备薄弱。
作为燕王世子的朱高炽,责无旁贷的担起北平城保卫战的重担。他在老将顾成的辅佐下,发动城中百姓上城迎敌,主动深入民众中间嘘寒问暖,争取民心、军心,一次又一次以万余人的兵力击退有五十万人的明军进攻。
明军人多势众,料定叛军不敢出战,便在夜里安心睡觉。为了骚扰政府军,朱高炽派人夜里出城,到明军营中放火,使其无法安眠。
一次,瞿能父子率军攻破了彰义门,正要杀进去,却被指挥无方的李景隆喊停,说待大军到后一起入城,白白贻误了战机。
时值隆冬季节,朱高炽赶紧带人提水浇城,一夜间,北平城成为一座冰城,更难攻打。无能的李景隆手握几十万大军,竟连一座有万余兵力防守的城池都打不下来,后果是严重的。待朱棣带着收编的军队归来,在北平城,里应外合之下,明朝的政府军被叛军击败,狼狈而逃。
建文四年(1402),朱棣带领的叛军攻入南京城,建文帝下落不明,二位年幼的皇子朱文奎、朱文圭被囚禁,朱棣坐上了皇位。朱高炽由王子、世子,摇身一变,成为了皇子。
炽热主要是描述温度或情感的词语,也做动词使用。
炽热的释义三种:
1、形容温度极高;极热:炽热的暑假;炽热难熬。
2、(情绪等)热烈:炽热的心;情绪炽热。
3、根据现代汉语第五版,炽热解释为:极热。
炽热的拼音:chì rè
扩展资料:
炽热释义的三种解释运用语句表达:
1、极热,温度极高。 吴辰旭 《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您把笑声投进炽热的炉膛,钢花怒放,铁水奔流!”
2、感情或情绪热烈。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十:“为什么在我的身边,在爱人的身边,在爱情炽热的时候,却只想回家去哭?” 秦牧 《序》:“从许多同志炽热的眼光中,你都可以体会到这种无声的语言。”
3、烧热。 蔡东藩 《五代史演义》第七回:“外用炭火炽热,令他煨毙。”
炽热的同义词:
火热、酷热、炽烈、炙热、灼热、炎热、酷暑
炽热造句:
1、在炽热的炼钢炉前,炼钢工人不时用毛巾擦拭面颊上的汗水。
2、夏天,烈日当头,太阳就像个炽热的大火炉,晒得人头昏脑胀。
3、她用炽热的感情,温暖了他那颗心灰意冷的心,使他获得了生活下去的勇气。
4、火炉里掉出一块炽热的煤把地毯烧了。
5、尽管火焰已灭, 余烬仍然炽热。
-炽热
克鲁鲁。
在终结的炽天使中,除了人类和吸血鬼,还有一个特别的存在,那就是鬼。他们附身于鬼咒武器之中,充当着人类对抗吸血鬼的巨大力量。附身于优一郎鬼咒武器中的阿朱罗丸就曾说过,鬼是吸血鬼的最终姿态。那么吸血鬼要如何才能成功地变成鬼呢?
首先根据设定,我们知道只有高级吸血鬼才有变成鬼的机会。因此在众多吸血鬼之中,只有部分吸血鬼才能够成功变成鬼。那么既然知道了哪些吸血鬼能够变成鬼,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变成鬼的三个方法。
在动画中,克鲁鲁为了拯救米迦尔,给他喝了自己的血。但是我们都知道,米迦尔的内心一直是拒绝变成吸血鬼的,他根本不愿意去吸食人血,这个时候克鲁鲁就曾对他说过,如果吸血鬼因不喝血而暴走,是很有可能会变成鬼的。
当然米迦尔之所以没有暴走,也没有变成鬼,这一切都是克鲁鲁的功劳。那时克鲁鲁真的很宠溺米迦尔,他不愿意吸食人类的鲜血,克鲁鲁就用自己的血来供养米迦尔,因此米迦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真正变成吸血鬼。直到后来吸食了优一郎的血,他才真正地成为了吸血鬼。
此外,如果吸血鬼死了,也会有变鬼的可能。我们都知道,吸血鬼基本上就是不老不灭的种族,他们的年龄越大,实力也救越强,想要消灭他们更加不容易。可是一旦消灭他们,他们就有可能会变成鬼。毕竟从一开始我就说过,鬼是吸血鬼的最终姿态。
再来就是失去心脏的时间过长了。漫画中处理克鲁鲁疑似背叛一事时,众多上位始祖都从各自的领地来到了日本,当时的费里德就被第三位始祖雷斯特无情地夺走了心脏,那时雷斯特就曾说过,过不了多久费里德就会变成鬼。果然随着费里德身上的血一点一点的流失,费里德的脸上就出现了明显的鬼化现象。如果不是第二位始祖乌尔德发话,雷斯特也不会立刻将心脏还给费里德。估计那时费里德就成功变成鬼了
截至目前,可以确定由吸血鬼变成鬼的人就是阿朱罗丸。阿朱罗丸现在附身于优一郎的鬼咒装备,之前归柊真昼所有。他曾是吸血鬼的时候,名字叫亚瑟拉采佩西,是克鲁鲁的哥哥,在家族没落之后,被卖给了奴隶商人,后来被第一始祖买走,并将他变成了吸血鬼。当初也是第一始祖将亚瑟拉从克鲁鲁身边带走,并给他取了一个鬼的名字,就是阿朱罗丸。
我们并不知道阿朱罗丸是如何变成鬼的,可能和以上的三种方法息息相关。也可能是被真祖用其他的方法变成的。毕竟我们对第一始祖的了解并不多,他为什么将亚瑟拉变成鬼,他又为什么藏身于筱娅的鬼咒武器中,化身四镰童子。这一切的一切我们都还不清楚。
在已知的剧情中,反派克鲁鲁就是一位始祖,她是第三始祖统领着吸血鬼占领地球,可是很少见她出手,也就是米迦临死的时候,对第十始祖出手过一次,直接斩断了第十始祖的手臂,甚至可以轻易杀死他。
可是在后面剧情便没有任何出手,在召唤出天使的时候,被费里德偷袭吸食了她的血,也不知她还活着没有。
在女王昏迷不醒的时候,费里德用女王大人的身体宣布了她的反叛,然后女王就不见了,可以给导演寄刀片了。
根据推测女王大人应该不会死,毕竟吸血鬼死后会变成灰,所以推测女王大人应该没事,凭借女王大人的实力,应该不会有危险,大家就不要担心了,可小优和米迦就危险了,他们已经被人知道进行过禁忌研究,小优更是凭借自己召唤出来了天使盐之王,就更加危险了,真替他们感到担心。
不过现在动漫迟迟没有出来,我们只能期待第三季了,相信第三季更加精彩,费里德叛变后,克鲁鲁就不再是始祖,相信她和米迦会有一段故事的。
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一、古籍书页版式
古籍版式指古籍版刻的样式。包括版面、大小题名、版框(亦称边栏)、界行、天头、地脚、版心、行款、字数、鱼尾、象鼻、书耳、书牌、条记、句读、插图等等。版式的概念出现在雕版印刷行世之后,但明显保留了雕版印刷之前的简策、手写帛书等装帧形式的特点。
古籍版式图
1。版框:也称为边栏,指每版内围框文字的四周边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两旁叫“左右栏”。单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双线的叫“双边”或“双栏”。一般比较粗黑,给人稳定感。四周只印一道粗黑的边线,称为四周单边。四周粗黑线内侧再刻一细黑线,称四周双边。如果仅左右粗黑线内侧有细黑线,称为左右双边。不仅有规范、整齐版面的作用,而且保留了简策、帛书的遗风。
2。界行:也称界格。指在版面内分割行字的直线。两道隔线间的条格叫界格,是竹木简书籍的流风余韵。在鉴定和著录时,人们习惯以半叶计算,叫做“半叶× 行×字”,有的径称“×行×字”,若每一行中有两排字(通常为大字的注解),叫做“小字双行每行×字”。若双行字数与单行正文相同,就不再注出。这种著录和说明方式,称为行格,又称行款。
3。天头:版框外空白纸的上方叫天头。
4。地脚:版框外空白纸的下方叫地脚。
5。版心:也称“叶心”,或简称“心”, 指古籍书叶两半叶之间、没有正文的一行。为折装整齐,版心多刻有鱼尾、口线等,为便检索,也常记有书名、卷数、页码、每卷小题、刻工姓名等文字。因为这一行居于两版的中心,故称版心。 版心通常有用作对折准绳的黑线和鱼尾形图案。
6。书口:又称版口,或简称口。指书籍装订成册后开合一侧的端面,有白口、黑口等款式。就书版而言它是版心。对于以包背装或线装的方式装订起来的书籍而言,这一部分为书可以翻阅的开口,故称书口。
7。鱼尾:版心中间的图形︻,因其酷似鱼尾,故名。刻于距版心上边大约四分之一之处。有时版心上下方都有鱼尾。一个鱼尾为单鱼尾,两个鱼尾称双鱼尾,个别有三鱼尾。鱼尾刻印出花样的称花鱼尾。鱼尾的作用是用作标示中缝线,作为折叶的标准。
8。象鼻:鱼尾上下到版框有一条线,叫做象鼻。象鼻为一条细黑线的叫细黑口或小黑口,象鼻为一条粗黑线的称为粗黑口或大黑口,无象鼻者为白口。
9。书耳:版框外左上角的空格,里面刻有简单的篇名,因为形状象耳朵,所以称书耳。书耳中的题名叫耳题、耳记。
10。墨钉:又称墨等。指版面上常有文字般大小的黑墨块,形状似钉帽。出现的原因是文稿雕版时未定的文字,等待校勘后写上去再印。
11。书牌:又称牌记,与现在的版权页类似,常常镌有书名、作者、镌版人、藏版人、刊刻年代、刊版地点等。明清时期的书牌作用多为表示特色和所有权,明清以前则更多是刻书题记,讲刻书缘起,选用底本,校本,甚至多少具有广告宣传作用。
12。大题:指一种书的题名。
13。小题:指一种书内各篇卷的题名。
14。行款:又称“行格”,指正文之行数与字数。通常以半叶计算。同一种书,不同时期有不同刻本,行款也往往不同。故行款为鉴别版本依据之一。
15。朱丝栏 乌丝栏:行格界栏以红色印的称为朱丝栏,以黑色印的称为乌丝栏。主要见于唐以前写本。明清时期,专有印刷各种颜色笺格的作坊,用不同颜色界栏笺纸抄写的古籍,通常直接著录为红格、黑格、蓝格、绿格等等。
二、古籍装订版式
单叶装订成册,就成为一部古籍。现存古籍以线装居多。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有其特定的名称。
古籍结构图
1。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
2。书衣:为保护书在书的前后加的封衣,也称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3。书名叶:在封皮之后,题有书名的一叶,又称封面、封、面叶、内封面。书名叶的后面一般加上一张空白纸,叫护叶或扉叶。
4。书脑: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叫书脑。
5。书脊:也称书背,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称为书脊。
6。书首:书脊的最上端,称为书首,又称为书头。
7。书脚:书脚是书的底部,有些藏书家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存而将书名写上去。
8。书根:书脚中简单记载卷册的部~
朱高炽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口碑比较好的皇帝,时朱棣与徐皇后所生长子,性格端庄稳重,喜好读书,在朱棣起兵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高炽在北京以万人抵抗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围攻,免除了朱棣的后顾之忧,朱棣即位后,任其为太子。
在位期间,一改朱棣时期的苛政,实行开明政治,休养生息,停止了永乐年间大规模用兵,为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础,唯一的遗憾是,朱高炽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8月)登基,结果洪熙元年(1425年5月)就去世了,在位仅仅九个月,实在是让人感觉比较震惊。
关于朱高炽的死亡原因,一直有多种说法,其中就有太子谋害说。
朱高炽的太子就是朱瞻基,也是《大明风华》中朱亚文饰演的皇太孙,从剧中也能够看出朱瞻基是一个不安分主。
朱棣很不喜欢朱高炽,而特别喜欢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朱棣想要换掉太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朱瞻基的缘故,换太子之事才作罢。但是无论怎么说,朱瞻基都是朱高炽最后能够登基的加分项。
在清朝时期,康熙的儿子各个出息,因此出现九子夺嫡的政治斗争,最后康熙选择了并不太出众的皇四子胤禛为皇位继承人,也就是雍正帝,很多人猜测,皇帝之所以选择胤禛接替自己的位子,很大程度上就是喜欢胤禛的儿子乾隆,他想要把皇位传给乾隆,所以过度给了雍正。
这种说法还需要历史的考证,但是无论是康熙还是朱棣,他们的孙子都很优秀。
假如朱高炽真的是一个无能之辈,而朱高炽又早点想上位,所以谋害朱高炽倒也说得通。因为国人有阴谋论的情节,所以太子谋杀说就大行其道。
其实,就历史资料来看,朱瞻基谋害说完全是恶意揣摩,没有任何实锤证据。
我倒是更倾向于朱高炽因为疾病而去世。
根据史料记载,朱高炽本身就是一个大胖子,虽然没有推测朱高炽到底有多胖,但是有专家推测其有三百多斤,胖子多病是正常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纵横作为一个一百八十斤的小胖子,深感身体素质之差,体力也不行,跑起步就哈哈的喘气还恶心,以前学校组织一千米测试的时候,跑完就吐,我还没到30岁,只有一百八十斤就这个德行,朱高炽三百斤,而且当时已经四十六岁,其身体状况可想而知。
其实,朱高炽身体素质不好,在《明史》中多处都有记载,在《明史·朱高煦传》中记载,当时朱高炽与朱高煦前去明孝陵拜谒,结果:“仁宗体肥重,且足疾,两中使掖之行,恒失足。”
在《明通鉴·卷十三》中,朱棣早在靖难之役的时候就对朱高煦说过“勉之!世子多疾。”可见,朱高炽的身体并不是一天垮下去的,早在靖难之役时或者之前就出现问题,以致让朱棣找好了备胎,一旦朱高炽像朱标早逝,朱棣就会让朱高炽的弟弟朱高煦即位。
也正是朱高炽身体有问题,虽然才让朱高煦有了夺嫡之心。
朱棣即位皇帝后喜欢南征北战,实际上是经常性让朱高炽“太子监国”,将繁杂琐碎的国事都交给他处理,这就导致朱高炽在永乐二十年里每况愈下,除了身体上的压力,也有来自朱高煦想要夺嫡的心理压力。
千万不要小瞧这种压力,很多太子都受不了,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就因为受不了李世民偏爱李泰,最终选择了造反。
等到朱棣去世后,交给朱高炽的担子更重了,与此同时,据说朱高炽还纵欲过度,结果很快身体就吃不消了,明朝时期并非朱高炽一个在位时间不足一年的皇帝,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朱常洛,在位仅仅一个月就一命呜呼了,相对于朱高炽这个更神奇。
实际上,古代皇帝排除自然死亡,平均年龄可能都达不到四十岁,朱高炽四十六岁的年纪也不算小了。
本文2023-08-03 23:24:1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3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