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避讳的联系
三、汉字与避讳
(一)什么是避讳
避讳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风俗和历史现象。所谓“讳”指的是帝王、圣人以及尊长的名字。人们在说话或书写文章时,凡遇到这些名字以及相同的字,必须设法避开或改写,这就叫避讳。
避讳是古代宗法制度的产物,是家天下和尊祖、敬尊的表现。在等级森严、礼仪繁褥的封建社会,避讳是一般臣民不可不懂的一门学问。否则,一旦犯讳,必将引来祸灾,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在古代人们十分重视它。
避讳作为一种习俗,大约起源于周代,但作为一制度则到秦、汉时才臻于完备。经过隋唐的盛行,到宋朝最为严格,明清达到极盛。延续长达两千余年,与中国封建社会相始终。
(二)避讳的种类
避讳,主要有三种:
1.避君讳,又叫避国讳,就是避本朝君主的名字。如汉高祖姓刘名邦,凡遇到“邦”字,要改成“国”。开国君主往往追谥他的祖宗为皇帝,这些名字也要回避。如宋太祖赵匡胤的祖父名“敬”,《宋史》中便把“敬州”改成“恭州”。赵匡胤的父亲叫“弘殷”,宋朝人便把“殷朝”的“殷”改成“商”。
君讳中包括皇后以及皇后的祖父和父亲的名字,也要回避。如汉高祖皇后姓吕名雉,汉人将“雉”改称为“野鸡”。宋真宗赵恒妻刘后,在真宗死后,仁宗天圣初年临朝听政,她的祖父名“延庆”,父亲名“通”,当时遇到这些字也都要回避。
国讳是封建王朝统治下的臣民,甚至皇帝本人也必须遵守的。就是在外交上,互相尊重对方的“国讳”,也是重要礼节之一。
由于国讳的普遍性,一旦帝王之名中有一个常见字,就会给政治和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又极易惹出麻烦,所以,许多帝王早就注意要避免这一点,在起名时坚持了“难知而易讳” 的原则,并尽量取单名。宋、明两朝皇帝的名字多冷僻之字,便是出于这种考虑。
2.避家讳。“家讳”是祖父母、父母亲的名字,对于这些尊长的名字进行回避,叫避家讳。如王羲之的祖父名“正”,为了避讳,他把正月写成“初月”。苏询的父亲叫“序”,他为别人的书写序时,把“序”改为“引”。《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母亲叫“贾敏”,读书时凡遇到“敏”字,不读出声来,非读不可的话,改读为“密”。避家讳是礼的内容之一,它体现着封建伦理道德。尽量仅限于亲属内部,但族外人与之交往过程中,也必须尊重别人的家讳。如唐朝白居易将刘禹锡和他的诗编成《刘白唱和集》,撰写序言时,为了不触犯刘禹锡父亲“刘绪” 的嫌名,将“集序”改称“集解”。
当然,也有触犯对方家讳的情况。如《世说新语》记载着这么一件事:王大看访桓玄,玄设酒招待。王大不能冷饮,连声呼唤“温酒来”。这一下触犯了玄父桓温的名讳,桓玄因之掩面而哭。虽说无意,但也是一种失礼行为,所以《曲礼》说:“入境而问禁,人国而问俗,人门而问讳。”这是很有道理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冒犯对方,以造成不应有的后果。
3.避圣讳。在我国古代,除了避君讳和家讳之外,圣人的名字也要回避。宋前没有官方统一规定,宋朝大中祥符七年明令“禁文字斥用黄帝名号叙事”;金代规定:“臣庶民犯古帝王而姓复同者禁之,周公、孔子之名亦令回避。”清雍正规定,孔孟名讳必须敬避,尤其是孔子之名“丘”,凡古书中有此字,必须改为缺笔字,姓名、地名中的“丘”必须改为“邱”字。
另外,在封建官场中,还流行着一种“宪讳”。所谓避宪讳,就是下级官吏回避长官的名讳。这种避讳没有形成制度,也没有条文规定,大多是出于阿谀逢迎。
以上所讲,除了回避本朝君主、自家尊长的名讳,还要回避圣人以及上级长官的名讳。这些都是出于善意,所以称为善意避讳。还有一种是因为厌恶仇敌,不愿提起他的名字,而作回避,这叫恶意回避,如安禄山叛乱反唐,给国家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唐肃宗即位后特别厌恶他,于是便下令把地名中的“安”字全部改掉,如把安定郡改为“保定郡”就是明显的一例。
(三)避讳的规定
在我国古代,避讳有种种规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朝代不断进行增补,总的说来是趋向严格。关于避讳的范围,上面已经作了介绍,下面主要说说可以不避的几条规定:
1.不避嫌名。所谓“嫌名”,是指字音相近和相同的字。如果遇到与本朝君主、本人尊长名字音近音同的字,可以不进行回避。如魏武帝名“操”,其子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中有“修坂造云日”的句子,“造”和“操”音近,可以不回避。
2.二名不偏讳。这是说如果名字是两个字,单涉一字不算犯讳。如宋太祖名赵匡胤,如果说话或者写文章,涉及到“匡”一个字不算犯讳;涉及到胤一个字,也不算犯讳。又如孔子的母亲姓颜名“徵在”,在《论语》中言“徵”不称“在”,言“在”不称“徵”,这是不犯讳的。
3.已祧不讳。“祧(tiao)”指的祖先牌位已迁出庙堂。古代祭祖一般是祭近祖,礼规定天子祭七祖。这样随着世系的延续,越出七世的祖先牌位要迁入另外的庙堂。那么,已祧的祖讳就不用再避了。
(四)避讳的方法
1.改字:即凡是遇到需要避讳的字时,改用与它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例如:秦始皇的父亲名“子楚”,《史记》上称“楚”的地方,后人改为“荆”。秦始皇本人名“政”,历法中的“正月”改为“端月”。汉景帝名‘启”《史记》中的“微子启”改成“微子开”,历法二十四节中的“启蛰”改为“惊蛰”。唐高宗名“治”,把“治”改称“理”。康熙皇帝名“玄烨”,清朝出的什三经注疏》中将郑玄改为“郑元”。光武帝名“刘秀”,在东汉秀才改为“茂才”。
2.省字:即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把它省掉不写。如南朝时齐国人薛道渊,因避齐太祖萧道成偏讳,将自己名字去掉“道”宇成为薛渊。又如观世音菩萨,为避唐太宗讳省去“世”字成为“观音菩萨”。
3.空字:即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时,空一格不写,或用“某”、“讳”或“□”来代替。如《史记·孝文本纪》:“元年正月‘子某最长,纯原慈仁,请建以为太子。”’其中的“某”即汉景帝刘启。
4.缺笔:即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时,要缺写它的最后一笔。如孔丘的“丘”写成“ ”,汉文帝刘恒的“恒”写成“ ”,清康熙帝玄烨的“玄”要写成“ ”等。
5.改音:即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时,要改变它的读音。如秦始皇名政,为了避讳,人们把政治的“政”读成“征”。宋仁宗名祯,人们读“祯”要改读“正”。《红楼梦》里,林黛玉因她母亲名“敏”,所以,她读书时每遇到“敏” 字,便读成“密”。
与宗教信仰有关。据陈垣先生史讳举例载:晋王羲之子知名者五人:曰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献之嗣子静之,祖孙父子皆以子为名,不以为嫌也。宋王弘之僧达,孙僧亮、僧衍,从子僧谦、僧绰、僧虔,从孙僧祜,叔侄皆以僧为名,不以为嫌也
宋书卷四二载刘棉之长子虑之,中子式这,少子贞之。卷四五也载王谦之子应之。父子皆以子为名,不以为嫌。之所以出现这种父子不嫌同名的现象,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和宗教信仰有关
陈寅恪先生在其天师道与滨海地区之关系一文中指出:六朝人最重家讳,而之、道等字则在不避之列,所以然之故虽不能详细,要是与宗教信仰有关。王鸣盛因齐梁世系道、之等字之名,而疑梁书、南史所载梁世系倒误,殊不知此类代表宗教信仰之字,父子兄弟皆可以命名,而不能据以定世系也
据此,王羲之父子应为信奉道教之世家。晋书卷八十王羲之传云:曾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次凝之亦工草隶,仕历江洲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孙恩之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靖室请祷,出语诸将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
既不设备,遂为孙恩所害
可见,王氏父子都信奉道教。又据南宋周密齐东野语避讳记载:王羲之父讳正,故每书正月为初月,或作一月,余则以政字代之
又可见其很注重家讳,从而可以更加肯定其家庭不避之字与信仰道教有关
至于南朝宋王弘家庭,据宋书卷四二王弘传载:王弘字休元,琅琊临沂人也。曾祖导,晋称丞。祖洽,中领军。乃南朝有名的世家大族,理应注重家讳。但据高僧传卷七宋京师龙光寺竺道生传载:王弘、范泰、颜延之,并挹敬风猷,从之问道
同传又载:王微以生比郭材宗,乃为之立传,旌其遗德
高僧传卷八齐上定林寺释僧达传载:琅琊王僧达才贵当世,藉远风素,延止众造寺
高僧传卷十三齐东安寺释昙智载:宋孝武、萧思话、王僧虔等,并深加识重。僧虔临湘州,携与同行
可见,王弘之家族与佛教有密切关系,为信佛之世家,其宗教也反映到名字之中,用和佛教相关的这,如僧、昙等字来命名,长幼都可为之,毫不以为讳。而且这种以僧、昙和佛教相关的字来命名的现象,在当时社会比较普遍
由此可见,南北朝之时,世人常用与其宗教有信仰相关的字来命名,信仰道教之人常用道、之、灵等字;信仰佛教之人常用僧、昙、惠等字来命名,父子等长辈、晚辈都皆可为之,即便是世家大族也不以为讳
与民族出身有关。西晋灭亡之后,北方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地区,因此在北方可能还流行着少数民族的语言。道武帝时,晃懿言音类帝,以善北人语,为黄门侍郎
魏末于谨因能解诸国语而受到重用。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篇云:齐朝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言及弱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
既然在北方流行着胡语,那么汉文化所特有的避讳文化,如果少数民族统治者汉化程度不高,也不会太重视。据陈垣先生史语举例所讲:前秦苻坚字永固,而其长子又字永道;北魏献文帝名弘,其子孝文帝名宏,皆不避家讳,甚至有的名字完全相同,如安同父名屈,同长子亦名屈。细考其民族出身,可以发现他们是胡人。苻坚祖苻洪略阳临渭氐人也
卷一一二苻坚传)
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在进入中原后,随着登级称帝,汉化程度的加深,也要讲究避讳。清朝周广业经史避名汇考卷十一云:贾思勰齐民要术注兰香者,罗勒也,中国为石勒讳改,今国以名焉,且兰香之国,美于罗勒之名,故既而用之
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统治者对其先辈也要避讳,而且有的还极为严格。北齐高祖高欢,父名树立。据北齐书杜弼传云相府法曹辛子炎谘事,读署为树,高祖大怒曰:小人都不知避人家讳杖之。弼进曰:礼,二名不偏讳,子炎之罪或恕
高祖骂之曰:眼看人,乃复牵经引礼
叱令出去
和家族出身有关。一般说来,世家大族如无特殊情况都很注重家讳,颜氏家训卷二风操篇云:近在扬都,有一士人讳审,而与沈氏交结周厚,沈与其书,名而不姓,此非人情也
又云:尚书王元景兄弟,皆号名人,其父名云,字罗汉,一皆讳之,其余不足怪也
这样之人,肯定不会让子孙与其长辈犯嫌名与偏讳之事
而陈垣先生史讳举例云:南齐萧道成,字绍伯,其父承之字嗣伯,父子同字,不以为嫌也。且萧道成父名承,而其第六子又封承安王,父子祖孙不避嫌名也
又云:宋明帝名,其子废帝名昱,父子不避嫌名也
但据南齐书卷二高帝纪下载:召司徒褚渊、左仆射王俭,诏曰:吾本布衣素族,念不到此,因藉时来,遂隆大业
南史卷一宋本纪上第一云:刘宋建立者刘裕乃彭城县绥舆里人,姓刘氏,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一世孙也。彭城楚都,故苗裔家焉。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皇祖靖,晋东安太守。皇考翘,字显宗,郡功曹
又云帝素贫,时人莫能知,唯琅琊王谧独深敬焉
可见,宋、齐皇室出身并非世家大族,对避讳有时要求也不会太严格
总之,南北朝时期父子不嫌同名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有其特殊的时代和环境背景的,但在后来的封建社会,特别是唐宋以后,这种现象就比较少见了。
1 禁忌语及其起源
禁忌语,英文单词为“taboo”,直译成汉语为“塔布”。Taboo所指的就是这种现象。18世纪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JamesCook)首先发现了汤加群岛居民的禁忌习俗,并将该词引入英语。在现代英语中其含意为“an inhibition or ban resulting from social cus2tom or emotional aversion”;对应到现代汉语中,这个词的意思是“被禁止或忌讳的言行”。长期以来,英美人士一直以为,回避禁忌是他们社会文明的象征,其实,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只是禁忌的内容和形式不同而已。在中国,“禁忌”一词的历史更为悠久。西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阴阳家》云:“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可见,“禁忌”一词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在一些史料典籍中了 。
2 禁忌语产生的原因
2 1 封建社会的等级特权和宗法礼教
封建社会,宗法礼教森严,禁忌就像一个古老而无形的法律,严重束缚着人们的言行,人们必须严格遵守。例如皇帝的姓名是不能直呼的,就连普通人的名字、自然现象或物体名称中的某个字的音节与皇帝的相同或相近也必须避讳。例如为避讳秦始皇父亲庄襄王名字中的楚字,秦代文献改“楚”为“荆”,楚国亦称为荆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根深蒂固,晚辈对长辈不仅惟命是从,而且对父、爷及所有长辈的名字也要避讳,这叫“避家讳”。又如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才华横溢,但因其父名“敬肃”,“敬”与“进”音近,终
生不能参加进士考试。
2 2 封建的迷信思想
封建社会由于认识的局限和迷信观念的影响,人们错误地认为某些灾难是因为讲话用词不注意引起的,由此就产生了各行各业的忌讳用语。例如旧社会戏班最忌讳“散”字,凡与“散”字同音的,戏班都忌讳,因为“散伙”对戏班来说是灭顶之灾,所以,把“雨伞”改叫“雨盖”“雨挡”“雨遮”“雨栏”,现在的广东话仍把“雨伞”称作“雨遮”
3 禁忌语的范围
3 1 姓名称谓的禁忌语
英汉两种语言在姓名称呼上的习惯与禁忌迥然有别: 中国有重等级次序、尊上敬上、讲究礼貌的传统,这样的观念在姓名称谓上也有所反映。在古代,平辈之间或下对上,不能称名道姓,只能称字或号,以示尊敬;对尊亲和帝王官吏的名讳也绝不能称说,要回避,要用别的字眼来代替,否则就会被视为“大不敬”或有所冒犯而要受到惩处, 这就是所谓的“避讳”。如今,平辈之间,或下对上,多以姓加职务、职称相称,或在姓前冠以“老”字或“小”字。例如,对长辈的称呼是辈分称谓,如:“爷爷”“婶婶”;对上级的称呼在其姓后加职位或职称,如:“张经理”“王教授”;同事或朋友之间在相互称呼时在姓前加“小”或“老”,如:“老李”“小徐”。而在西方英语国家,尤其是美国,由于其社会价值观提倡平等自由,‘All menare created e - qual’这一观念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文化心理中,于是对于关系较为亲近的人,即使是长幼辈与上下级之间也是直呼其名的 。
3 2 生老病死的禁忌语
3 2 1 生
中西方对女性的怀孕、生育有一定的避讳。在英语表达中,女性如果怀孕了,不说“p regnant”,而会委婉地说:“She is expecting”,“She is in a delicate condi2tion”,“She is about to have a blessed event”,“She isabout t obe in a family way”,“ahole out in one”,“eat2ing for two”等。在这方面,中西方的说法不谋而合。汉民族十分重视后代繁衍,中国民间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因此,生子添丁是大喜之事。在汉语表达中,要是说到某女子怀孕了,人们通常会说“她有喜了”“她快要做妈妈了”,表现出一副其乐融融的神情。
3 2 2 老
在西方,人们很少谈年龄这一敏感的问题。在西方人看来,“老”就意味着“不中用了”,“该退休了”,所以“old”也就成了他们忌用的词,而用“seasoned2man”“elderlypeop le”,“seniorcitizen”来代替。如果用“old”一词来表示称呼上了年纪的人,他们就会感到不快,觉得尊严受到损害。因此就用gettingonyears(年岁增长) , advancedinage (高寿) , seniorcitizens (年长的公民) , pastone’sp rime (过了鼎盛期)和reacho2nesgoldenage (进入黄金年华)等来替代老字。也就是说,询问西方国家女士的年龄是相当不礼貌的事,像“Howoldareyou”之类的表达是不宜在正式交际中出现的。相反,在这一点上,英文与汉文化大相径庭。中华民族是一个敬老、爱老的民族,认为老年人有一生的宝贵经验可以传授给年轻人,长者是智慧的化身。中国有句俗话叫作:“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汉语中“老”除表示年龄大外还象征着智慧、权威、受人尊敬等。如果称一个人为“老先生”,那么这样的称谓就包含着两层含义: 一是此人年龄可称得上“老”;二是此人有文化、有涵养,表达了说话人对此人的尊敬。此外,汉语中还有些词带有“老”却不表示年龄大而表示尊敬的,最典型的就是“老师” 。
3 2 3 病
生病是一种不幸和痛苦。人们向往健康,忌讳生病,也忌讳谈病。这是世界各地不分种族的人们的普遍心理,所以各种疾病,特别是那些不便直接谈论、常引起心理负担的疾病、绝症和不便启齿的性病等都属于禁忌语。如当代生殖系统的疾病不少是不洁的性行为所致,常常因违背传统的社会道德规范而令人羞于启口,因而加以讳饰。在西方国家人们往往把这种不光彩的病推到别国去,把病名说成是外国来的,如英国人称“西班牙痘”,法国人称“尼亚波利特病”,东欧人称“法国病”等。中国人对于疾病的避讳,比西方则有过之而无不及。早期的中国,由于人们对病因不明了,加之宗教方面的因素,人们一旦生病,就认为是触犯了神灵,甚至连疾病的名称也十分忌讳 。
3 2 4 死
死是人类最忌讳的,因为“死”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生理现象和社会现象,因此,人们在死亡面前感到有一种不可解释的超人(陈原, 1983: 344)力量。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对它怀有强烈的恐惧感,极不愿意提及与其有关的字眼。人们忌讳谈论死亡,在语言交际中总是回避“死”字,尽量用其它词语来代替。西方人在交际时很少直截了当地说“Hedied”,取而代之的是“pass away”,“end one’searthly career”,“fal lasleep ”,“become one with na2ture”,“go west”,“pass over to the great beyond ”(Webster’sNewWorldThesaurus)等。这种情形在汉语中也有,中国民间有“说凶即凶,说祸即祸”的禁忌,为趋吉避凶,汉语涉及“死亡”的委婉语多达两百余种 如封建皇帝的死叫“大行”“弃群臣”“驾崩”“千秋万岁后”等 。
3 3 有关宗教的禁忌语
宗教和宗教信仰是禁忌语存在的一个重要领域。中西方宗教信仰有着巨大的差异。英美等西方国家信奉基督教,上帝的名称Jehovah (耶和华)便是最大的禁忌语。随便提及,即为亵渎神灵。据《旧约·出埃及记》记载,上帝规定必须遵守的“十戒”( TheTenCommandments)中的第三戒即为“Thoushaltnotspeakmynameinvain ”(尔等不可妄称我的名字)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在论及禁忌语时曾经说过,英语中的各种宗教词语,像God (上帝) 、devil (魔鬼) 、heaven(天堂) 、hell (地狱) 、Christ (基督) 、Jesus (耶稣) 、damn (该死)等词语只有在严肃的讲话中使用才是合适的。违反这条规定将会受到人们的责备或遭到人们的回避(B loomfield, 1933: 155) 。于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使用这类词语,一般用golly, gosh来代替God, 用OldNick, HisSableMajesty 来代替thedevil,即使是forChrist’sake (看在基督的面上) ,也用forgoodnesssake或forcryingoutloud来代替[ 9 ] 。中国的宗教崇拜范围也极为广泛,因此,人们对崇拜的对象产生了诸多禁忌。同时由于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孔子的儒家传统影响深远,于是相对于西方简单避讳上帝名称的做法,中国对于宗教信仰方面的禁忌语就显得复杂许多了。孔孟之道最讲究崇尚礼仪,要求人们在社交中言语适度,不可妄言。因此,在中国, 信奉佛教和道教的人都忌“妄语”。“出家人不打诳语”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句佛家名言。此外,有些地方视某些动物为自己的保护神,常年供奉,对其尊崇有加,或寄托美好的愿望,或期冀得到其保佑。
不仅是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就算他驾崩了,只有唐朝还在,就必须避他的讳。
记得中学课本中有一篇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最后一句话是:
明明是“民风”,柳宗元却写作“人风”,没错,这便是避李世民的“民”字讳。
唐朝,是一个把避讳制度玩出天际的朝代,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讲过,它不遵循“二名不偏讳”的原则。
所谓的“二名不偏讳”是在《礼记》上的避讳准则,李世民,只需要避“世民”二字即可,拆开了“世”或“民”都不用避的,但显然,唐朝并不遵守这样的准则。
不仅是写文章要避讳,连传统神仙的名字也要跟着修改,比如我们熟悉的观世音菩萨,唐朝是直接叫做观音菩萨,以至于现如今也有很多人一直沿用这个叫法。
避国讳避李世民的名字的讳,叫做避国讳,对于大唐治下的所有臣民都要遵守,即避开皇帝本人和祖先的名字。
比如我之前文章提到的,隋末名将韩擒虎,为避李世民曾祖父李虎的讳,被改成了“韩擒兽”。
李虎的名字恰好还和老百姓对尿壶的称呼重名,在唐代以前,尿壶一度叫作“虎子”。
这怎么可以,于是唐朝不允许管尿壶叫虎子,感觉好像是在先祖的小名一样,被改成了“马子”。
马子的称呼后来就演变成我们今天的马桶。记得九十年代的时候,好多人学港台腔介绍女朋友就是“这是我马子”,有点文化的都知道这不是啥好话。
除了李虎,李世民的爷爷叫李昞,老爹是开国皇帝李渊,所以天干的“甲乙丙丁”,被改为“甲乙景丁”,陶渊明的名字被改成了“陶泉明”。
往后的皇帝也没闲着,比如复姓淳于,愣生生的为了避唐宪宗李纯的讳,被改成了单姓“于”。
避家讳除了避开国君以及先祖的名讳,家讳也是压在唐朝臣民头上的大山,国讳虽然比较苛刻,但毕竟注意一点就没事了,不影响生活和前途,但是家讳就不一样了。
比如唐朝的大诗人李贺,本来打算应考进士科,结果被人一句话怼了回来,放弃了考试。
原来,李贺的父亲叫李晋肃,进士科犯了李贺家讳“晋”,被人家发现后,才华横溢的李大诗人只好打消了考取进士科的念头。
最过分的是,地方长官的家讳,在他管辖的地界都要避他的家讳,所以别以为“州官放火”是笑话。
日本圆仁法师在唐朝游历的时候,就写过这样的笔记,有一天他到达扬州,官府便告诉他,此地节度使名叫李德裕,家讳为:府、吉、甫、云。原来,节度使的父亲叫李吉甫,祖父叫李栖筠。
当然要避讳。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的第9天,他本人就下达了关于如何避讳自己名字的圣旨。
根据《旧唐书·太宗纪》的记载:
武德九年六月令曰:依礼,二名不偏讳。近代以来,两字兼避,废阙已多,率意而行,有违经典。其官号、人名、公私文籍,有“世民”两字不连续者,并不须讳。
这段话的意思是,今后在官府公文和民间的文书中,遇到“世民”两字连着的时候,都需要避讳。反之,如果单独出现“世”、“民”的时候,就不用避讳。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这个时候的李世民还没有登基做皇帝,只是才刚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上位。
等到他当了皇帝以后,情况就大为不同了。
举例来说:
李世民在太原晋祠亲撰的《晋祠之铭并序》碑,在碑阴长孙无忌等七大臣署名中,将其中之一的李世勣的名字亲自改成了“李勣”。
换言之,李世民自己违背了自己当初说的话。李世勣的名字并没有“世民”连续出现,本来不需要避讳,李世民让他避讳了。
此外,根据《旧唐书·职官志》的记载:
查:李世民去世于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也就是说,他刚一去世,儿子唐高宗就把避讳给加满了。
总而言之,唐朝时这两个字是要避讳的。在李世民活着的时候,虽然还不怎么严格,但已经有这种迹象存在了。
提到李世民避讳问题,最典型的就是要讲唐朝开国大将徐世绩名字的叫法了。
徐世绩因为战功,李世民赐他姓李,且李世民在位时规定:世和民二字不连用即可。所以徐世绩应该叫李世绩。
李世民死后,李治为了纪念父亲,规定世和民都得避讳,李世绩又改叫李绩。
李绩的孙子李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又被武则天下令剥夺赐姓,李绩符合规定的名字又变成徐绩了。
家有家讳,家讳又叫“私讳”。唐代避家讳,一般要避三代之讳,不仅要避自己的父亲,还有祖父和曾祖父,在户籍中要注明三代之名,从小就接受避讳方面的教育。杜甫写诗极多,诗中却无“闲”字,只因“闲”是杜甫的父名。李贺的“不得举进士”,在唐朝并非特例,他的英年早逝,与“不得举进士”之间也并非有必然联系,只不过才子佳人早逝总是让人扼腕叹息。
李贺
唐朝的法律也并非不近人情,《唐律疏议》中有规定,倘若所任官职冒犯了父祖之讳,可提出申请,调任他职。另外,唐代举子还应避讳考官。表示对父祖和官职的尊敬,需时时牢记在心。
国有国讳。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臣民须要给予绝对的尊敬,皇帝的名字绝对不可言、不可书,遇到必须回避,这种行为称作“国讳”或“公讳”。
国讳不仅包括在世的皇帝,还包括已入土的,还包括古代圣人,就连遇见宗庙也要回避,因宗庙是国家的象征。另外,太子储君的名也要避:唐高宗立李忠为太子,于是乎,中书舍人就改名为“内史舍人”,以避开“忠”。如原六部之一的“民部”因避李世民的“民”,被换成了“户部”。干支年号、地名、官名也需要避讳。
李世民
王勃在赫赫有名的《滕王阁序》中开头写有“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到了唐代宗当政之后,便不再出现,而是被替换成了“南昌故郡”,为了避讳唐代宗的名字李豫,这就是地方的避讳,故而滕王阁内的石碑、苏轼的手书都写作“南昌故郡”。而南昌,为汉豫章郡治,滕王阁就在南昌市。
《唐律疏议》规定,但凡直呼皇帝之名的,可是犯了“大不敬”大罪,是当时最严重的“十恶”罪之一。
《唐律疏议》明文规定:“官文书误,不请官司而改定者,笞四十。知误不奏请而行者,亦如之。……诸上书若奏事,误犯宗庙讳者,杖八十。口误及余文书误犯者,笞五十。……即为名字触犯者,徒三年。若嫌名及二名偏犯者,不坐。”
笞,是用鞭杖或竹板抽打脊背或臀腿的刑罚。
所谓“嫌名”,就是像“禹”与“雨”,“丘”与“区”。所谓“二名”,是指说“徵”便不再说“在”,说“在”便不说“徵”这类的。即名字是两个字,只需避讳其中一个字就可以了。
避讳的方法有很多种:用形近字避讳,改用同音字,或者干脆另造字来避讳。也可直接把要避讳的字删除,空着不写,这是唐人创造的新避讳方法,唐初名将李世绩就因此被改名为“李绩”。还可以把要避讳的字缺笔少画地写,一直沿用至清朝。当然最好是在一开始取名时,就直接避开所有名讳。
在大唐,无人敢说“虎”字,倒不是唐人怕大老虎,而因李世民的曾祖父叫李虎。于是唐人把虎叫做大虫,一直流传至今。和李世民一起打下天下的虎牙将军,只能叫“武牙将军”。而姚思廉写《陈书》中提到韩擒虎,只能把“虎”去掉,以避开忌讳。
姚思廉
有忌讳,"户部"就是由"民部"改为"户部"。户部是六部之中的一个重要官职,户部是掌管国家财赋、户口的官职,它在朝廷中的地位也很高。相比较于其它六部,户部的存在时间更长。清末新政的时候,户部也没有被取消,相反,它还被作为是新政改革的重要部分。户部掌管钱粮,是朝廷的钱袋子,皇帝一般对其也很倚重。
你这个提问就挺离谱,让我觉得他不在位同样避讳这个字
观世音还叫观音,民部改叫户部。
典故:“黄金台”是用战国时燕昭王曾筑台置千金于其上以延揽人才的典故,玉龙,唐人用以称剑。燕昭王礼贤下士,筑黄金台,终遂所愿,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奈。
出处:《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所作。
原文: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
扩展资料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
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颈联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像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
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
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
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
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早岁即工诗,见知于韩愈、皇甫湜,并和沈亚之友善,死时仅二十六岁。
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有些作品情调阴郁低沉,语言过于雕琢。有《昌谷集》。
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涉及到的异闻大概很少有人不知道,其字面意思为允许当官的放火胡作非为,却不容许百姓夜晚时必须的点灯照明。其相关的故实是,北宋时常州太守名叫田登,很是专制蛮横,那些邪门歪道的穷讲究还多。这不,因为他的名字里有个“登”字,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登”字同音的字,而“灯”“登”同音,治下百姓于是也跟上遭罪,无论如何不能说出口,这也就是“不许百姓点灯”的真正来历和指向。总之,只要是与“登”字同音(“登”本字那就更不用说了),都要其它字来代替。谁要是触犯了这个土包子的私家忌讳,便要被加上“侮辱地方长官”的罪名,重则判刑,轻则挨板子。即便是官府吏卒,也得小心翼翼地遵守此独家规定,否则一样处罚。
词人陆游知此事后,也颇觉不可思议,遂将其记载进《老学庵笔记》卷五。《红楼梦》第七十七回里,“可是你‘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我们偶说一句妨碍的话,你就说不吉利。”感觉上去已然是普通人随口而来的成语了——可见田登之事其影响之大。
着实说,这个家伙固然固执蛮横,但不少人遭到板子打甚至判刑的结果也不能全然归结到其人头上。为嘛?咱数千年的文化传统里——甚至民间禁忌里本就有这些霸道讲究。
犹记小时上学,有个同学他已然过世爷爷的名字叫“和尚”——应该是小名吧,否则后世何来——那他人对着该同学如叫出此二字,那就相当于骂祖宗了(直呼对方父母的名字即为詈骂)。小孩子之间嘛,由动口而动手,那是稀松寻常事。问题是,“和尚”直接作为人名具有相当的稀缺性,于是到小孩子这里,反倒出来挑衅对方的理由,好玩呀,刺激呀。至第三代人这里仍旧如此忌讳,那上一代即孩子他爸那辈人那里呢那就更在意了,合家上下不言“和尚”二字那是必须的,他人呢若有意拐弯抹角叫出“光头”,“光毬”,“光溜溜”,“光不流湫”,便一无例外都被视为取笑和笑骂,自然是一种挑事的节奏。
哈,与千年前的“田登”很相似吧。
千真万确,它是我们的文化传统。《礼记·檀弓》云:"卒哭而讳”,意思是,家中长辈过世,晚辈在下葬之前的灵前哭过一场后,该长辈的名字就不能被后人随便提及了。如果非涉及不可呢,那就以一种避讳的方式来。
于是,下列的真实情形便出现了:鼎鼎大名的司马迁写《史记》,因其父名"谈",所以把"赵谈"改为"赵同",把本与家父大名毫无关联的"李谈"改为"李同"。六朝时,有人为避家讳"桐"字,把梧桐树改称作白铁树。岳飞的后代忌“飞”而作“翔”。清朝刘温叟,因其父名"岳",竟终身不听"乐",哈哈,那是父亲在天之灵的冒犯哪。可见历代家讳之严。直至现时,子女仍然禁忌直呼长辈的名字,更不能叫长辈的乳名,与长辈名字相同或者同音的字也有所避讳。不但家族内长幼辈之间是如此,师徒关系长幼辈之间也是如此。俗话说的"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师讳"就是此意思。
总之早先点的人在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此类忌讳也很多。除了必须避忌与祖先、长辈之名同字、同音之外,还要考虑命相克妨等等。比如,命中缺金,忌讳以火或火旁字命名。总之,命相八字不得以相克之字命名。小孩儿又有小名,据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云:"幼小之名谓之小名。长则更名,而以小名为讳。"至今此仍盛行不衰。在敝乡,小名只长辈和关系亲密的同辈可以叫;别说晚辈,即便同龄人,倘彼此不咋熟络,呼对方小名绝对是公然的不尊重。村里的一些老封建则认为,晚辈呼长辈小名,会被鬼神听去,其魂会被鬼摄去,所以坚决避忌,严阵以待。
元朝法典中"回避字样"竟多达一百六十个,再加上"随音旁避"的嫌名嫌字,就更多不胜数了。“回避”什么呢,帝王及王公贵族的姓名字号哪。明清讳禁之严,可谓登峰造极。触犯讳禁成为文字狱案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动辄因此而被杀头的事经常发生。避讳的方式有换字、避音、空字、缺笔等等。众所周知,清代文字狱之厉害,其形成的主要因素便是忌讳思维。
在民间,婴儿取名时,还须注意另外的一些因素,诸如"出恭"、"解手"、"方便"、"如厕"、“屎尿”之类最好打一开始就远离。《清稗类抄》云:"北人骂人之辞,辄有蛋字,曰浑蛋,曰吵蛋,曰倒蛋,曰黄巴(王八)蛋,故于肴馔之蛋字,辄避之。鸡蛋曰鸡子儿,皮蛋曰松花,炒蛋曰摊黄菜,溜蛋曰溜黄菜,煮整蛋使熟曰卧果儿,蛋花汤曰木犀汤。木犀,桂花也,蛋花也色黄如桂花也。蛋糕曰槽糕,言其制糕时入槽也。而独于茶叶所煮之鸡蛋,则不之讳,曰茶鸡蛋。"(北方人骂街时多带一“蛋”字,比如浑蛋,操蛋,倒蛋,王八蛋等。按,蛋本指男人睾丸,是男性生殖器,故在骂语里也就有了亵渎、诅咒之意。延伸之后,饭桌上的“蛋”也跟上下课了,鸡蛋不叫鸡蛋而叫为鸡子儿,皮蛋则叫松花,炒蛋呢叫摊黄菜,溜蛋叫溜黄菜,煮整蛋使熟叫卧果儿,蛋花汤叫木犀汤木犀的另一名叫桂花,蛋花也色黄如桂花也,所以如此叫。蛋糕叫槽糕,言其制糕时入槽也。而只有茶鸡蛋没有改名)。瞧瞧,食品名称尚且如此在意,那人的名字里若有个“蛋”字,那岂不是等同于要了命?
在农村,认干亲,指腹为婚,由累世通好而约为儿女亲家等等的故事特别多。说兄弟结拜吧,一般说,“二哥”的地位肯定不如“大哥”对吧?而在山东则正好相反,争作“老二”而忌称"大哥",稍一思索便知“武大郎”“武二郎”的不同遭遇有关。此外,孩子取名,"王八"、"乌龟"、“鳖”、“蛇蝎”、“猪”、“驴”等以及相近的意象和读音,也须尽量远离。
教学目标:
把握诗歌风格,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欣赏,领会诗歌内涵。
教学重点:
1、探讨李贺诗的风格
2、在反复诵读中把握诗风,体会诗意。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涵咏 探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堂导入:
在唐诗里,有许多写音乐的诗词,其中有三首最为著名,一首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一首是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还有一首就是李贺的这首《李凭箜篌引》了。清人方扶南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琴师,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说这首诗足以泣鬼,主要是因为诗人构思的奇特。那么诗人李贺是怎样的人,这首诗又奇特在什么时候地方,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诗人李贺和他的诗。
二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人,人称“诗鬼”。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他继承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从汉魏六朝乐府及萧梁艳体诗多所汲取,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要凌驾大自然而创造出新奇幽美的艺术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独创风格,并对中晚唐某些诗人发生了一些影响。
三题解:
李凭是是供奉宫廷的梨园弟子,以弹奏箜篌名躁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其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引,与歌、行一样,表明这是乐府诗。《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XX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四涵咏诗韵,初步感知:
1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感悟朗读。
2读后生生互评,注意把握情感。
教师指导点拔:因为此诗是描写音乐感受的,所以在诵读时要注意诗句间的起承转合,诗中纷繁的意象蕴含着音乐的情感变化,诗的情感基调与音乐的情感基调基本上相同。
此外,这首诗每句都七言,格律严密,四次换韵,句句用韵,节奏很快,所以要注意划分句群,找诗中情感的起伏脉络,把握诗歌的节奏。
3叫一学生再次朗读,把握情感基调。
本诗的主色调凄怆激昂,但也有哀婉柔和的情绪,甚至有稍纵即逝的情绪。
4学生齐读。
五赏析诗文: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虽然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是一种真情实感。“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第五联,诗人又从天庭描写到神山。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教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以上八句以形写声,摄取的多是运动着的物象,它们联翩而至,新奇瑰丽,令人目不暇接。结末两句改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象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
六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七、作业:
1背诵全诗。
2《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从摹写音乐的不同手法方面比较鉴赏分析。
南园古诗带拼音版如下:
nán,yuán , lǐ ,hè。
南园 ,李贺。
fāng,lǐng,huì,dài,shé,jiǎo,jīn,
dù,ruò,yǐ,lǎo,lán,tiáo,chūn。
方领蕙带折角巾,杜若已老兰苕春。
nán,shān,xuē,xiù,lán,yù,hé,xiǎo,yǔ,guī,qù,fēi,liáng,yún。
南山削秀蓝玉合,小雨归去飞凉云。
shú,xìng,nuǎn,xiāng,lí,yè,lǎo,
cǎo,shāo,zhú,shān,suǒ,chí,hén。
熟杏暖香梨叶老,草梢竹栅锁池痕。
zhèng,gōng,xiāng,lǎo,kāi,jiǔ,zūn,
zuò,fàn,chǔ,zòu,yín,zhāo,hún。
郑公乡老开酒尊,坐泛楚奏吟招魂。
“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诗中或写景,或抒情,抒发韶华易逝、抱负难酬的感叹,语言清新,诗情隽永,耐人寻味。同时这组诗是了解、研究李贺居乡期间的思想和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李贺简介:
李贺,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早岁即工诗,见知于韩愈、皇甫湜,并和沈亚之友善,死时仅二十六岁。
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有些作品情调阴郁低沉,语言过于雕琢。有《昌谷集》。
本文2023-08-03 23:37:0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4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