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高尚的名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有哪些高尚的名人,第1张

季羡林,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在文革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季羡林先生备受关注的《病榻杂记》近日公开发行。在书中,季羡林先生用通达的文字,第一次廓清了他是如何看待这些年外界“加”在自己头上的“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的,他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四书五经(全三册)-宋.元人注- -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198511

常用古籍版本目录

一行居集-(清)彭绍升撰-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904

二程集-(宋)程颢、程颐撰-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17

人物志译注-柏原译注-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

人物志-(魏)刘邵撰-(北魏)刘昞注 任继愈断句-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9

十三经注疏(全四十册)- - -中华书局-195712

十三经注疏校记-孙诒让撰-雪克辑点-齐鲁书社-19839

习学记言序目(全二册)-(宋)叶适撰- -中华书局-197710

大众白话易经-秦磊编撰- -三秦出版社-19916

大同书-(清)康有为撰-周振甫、方渊点校-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68 19599

大学.中庸.论语-(宋)朱熹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

大易辑说-(元)王申子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大戴礼记解诂(十三经清人注疏)-(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 -

大戴礼记解诂(十三经清人注疏)-(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中华书局-19833

大戴礼记校补-(清)孙诒让撰-雪克点校-齐鲁书社-19881

仁学-(清)谭嗣同撰-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11

六十四卦经解-(清)朱骏声撰- -古籍出版社-19586

劝学篇.劝学篇书后-(清)张之洞等撰-冯天瑜、肖川点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7

太玄经(诸子百家丛书)-(汉)扬雄撰-范望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1

太玄校释-(汉)扬雄撰-郑万耕校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

孔丛子.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战国)孔鲋撰-汪晫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1

孔丛子.曾子全书.子思子全书(诸子百家丛书)-(战国)孔鲋撰-汪晫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1

孔记集解(十三经清入注疏)-(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92

孔子改制考-康有为撰- -中华书局-19589

孔子集语.文中子中说-孙星衍辑-王通撰 阮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3

孔子家语-(魏)王肃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1

孔子家语-(魏)王肃撰-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孔子家语(诸子百家从书)-(魏)王肃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9

孔子家语疏证-(清)陈士珂辑- -上海书店影印-19871

无何集-(清)熊伯龙撰- -中华书局-19799

王弼集校释(全二册)-(魏)王弼撰-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808

王廷相集(理学丛书)(全四册)-(明)王廷相撰-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899

长兴学记-康有为撰-陈汉才校注-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5

长兴学记.桂学答问.万木草堂口说(康有为学术撰作选)-康有为撰-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883

东莱博议-(宋)吕祖谦撰- -岳麓书社-198810

东坡易传-(宋)苏轼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911

东西均-(明)方以智撰-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11

乐育堂语录-(清)黄裳讲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北溪字义(理学丛书)-(宋)陈淳撰-熊国祯、高流水点校-中华书局-19838

古书疑义举例五种-(清)俞樾等撰- -中华书局-19561

古尊宿语录-(宋)赜藏主编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l991

古本周易参同契集注-(汉)魏伯阳撰-(清)仇兆鳌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2

叶适集(全三册)- -刘公纯、王孝鱼、李哲夫点校-中华书局-196112

四书读本(全二册)-王缁尘讲述- -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6

四书集注-(宋)朱熹撰- -岳麓书社-19853

四书集注-(宋)朱熹撰- -巴蜀书社-19862

四书集注-(宋)朱熹撰-陈戍国标点-岳麓书社-19876

四书集注(全二册)- - -中华书局-19578

四书集注(大学、中庸、上论、下论、上孟、下孟)- - -上海沈鹤记书局-1951

四书今译-夏延章等译注- -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9

四书评-(明)李贽撰-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5

四书全译-刘俊田等译注-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2

四书全译-张以文译注- -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5

四书五经-陈戍国点校- -岳麓书社-19917

四书五经(全三册)- - -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19887

四书五经(全三册)-宋.元人注- -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198511

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注- -上海书店-19871

四书章句集注(孔子文化大全)-(宋)朱熹撰- -齐鲁书社-19887

四书章句集注(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宋)朱熹撰- -中华书局-198310

四书章句集注(一函六册)-(宋)朱熹撰- -齐鲁书社-19895

四存编-(清)颜元撰-王星贤标点-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7519599

札记今注今译(全二册)-王梦鸥注译- -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19885

正蒙注译-喻博文注译- -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4

汉上易传-(宋)朱震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911

白虎通德论(诸子百家丛书)-(汉)班固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1

白话菜根谭-(明)洪自诚撰-多人校释-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6

白话论语- - -天津市古籍书店-19903

白话四书-黄朴民等注译- -三秦出版社-199011

白话四书-黄朴民等注译- -三秦出版社-1991

白话注解四书(中国传统语言文化普及丛书)-杨春霖、郗政民主编-郗政民校勘-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3

白话易经-南怀瑾、徐芹庭译注- -岳麓书社-19882

白话易林-(汉)焦延寿原撰-申必华等译-三秦出版社-19916

白话易林-(汉)焦延寿原撰-申必华等译-三秦出版社-19906

礼记-陈澔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73

礼记集说(全二册)-(元)陈澔撰- -巴蜀书社-19893

礼记集说(三函二十四册)-(清)郑元庆编撰- -文物出版社影印-198610

礼记正义校勘记(全二册)-潘宗周撰-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610

仲氏易-(清)毛奇龄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伊川易传.易翼传-(宋)程颐、郑汝谐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

关学编(理学丛书)-(明)冯从吾撰-陈俊民、徐兴海点校-中华书局-19879

刘子集校-(梁)刘勰撰-林其锬、陈凤金集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0

刘子校注(四川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丛刊之二)-(北齐)刘昼撰- -巴蜀书社-19884

吕祖全书-(唐)吕岩撰-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89

朱舜水集(全二册)- -朱谦之整理-中华书局-19818

朱子家训-朱柏庐原撰-李牧华注解-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3

朱子语类(全八册)-(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63

论语话解- - -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l9907

论语集辑(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中华书局-19908

论语今译-毛子水译- -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2

论语今译-唐满先译注- -江西人br> 癯霭嫔-198212

论语名句选译-周越等编撰-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1

论语浅解(中国古代文化要览小丛书)-钱逊撰- -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10

论语疏证-杨树达撰- -科学出版社-19553

论语注(康有为学术撰作选)-楼宇烈整理- -中华书局-19841

论语注疏.孝经注疏(附校勘记)-(魏)何晏等注-(唐)李世民注(宋)邢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

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 -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8619623

论语正义-(清)刘宝楠撰-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6

论语正义-(清)刘宝楠撰- -中华书局-19589

论语正义(全二册)(十三经清人注疏)-(清)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中华书局-19903

论衡-(汉)王充撰-陈蒲清点校-岳麓书社-19918

论衡-(汉)王充撰-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9

论衡(诸子百家丛书)-(汉)王充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1

论衡集解-刘盼遂撰- -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77 19599

论衡举正-孙人和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全四册)(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黄晖撰- -中华书局-19902

论衡校释(吴检斋遗书)-吴承仕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

论衡注释(全四册)-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 -中华书局-197910

两汉三国学案-(清)唐晏撰-关东民点校-中华书局-198612

伯牙琴-(宋)邓牧撰-张岂之、刘厚祜标点-中华书局-19599

何心隐集-(明)何心隐撰-容肇祖整理-中华书局-19609

初潭集(全二册)-(明)李贽撰- -中华书局-197412

吴廷翰集-(明)吴廷翰撰-容肇祖点校-中华书局-19842

困知记-(明)罗钦顺撰-阎韬点校-中华书局-1991

困知记(理学丛书)-(明)罗钦顺撰-阎韬点校-中华书局-19908

宋元学案(全四册)-(清)黄宗羲原撰-全祖望补修 陈金生、梁运华点校-中华书局-198612

宋本周易注疏(全二册)-(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康)孔颖达等撰-中华书局影印-19888

张居正集(第一册)-张舜徽主编-吴量恺等校注-荆楚书社-19879

张三丰全集-(明)张三丰撰-方春阳点校-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12

张太岳集-(明)张居正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2

张载集-(北宋)张载撰- -中华书局-19788

张子正蒙注-(清)王夫之撰- -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69 195912

张子正蒙注-(清)王夫之撰- -中华书局-19759

李觏集-(宋)李觏撰-王国轩点校-中华书局-19818

李卫公问对浅说(中国古代兵法通俗读物)- -吴如嵩、王显巨编-解放军出版社-19875

李卫公问对校注- -吴如嵩、王显臣校注-中华书局-19836

杨氏易传-(宋)杨简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评析本白话世说新语颜氏家训- -本书编委会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1

近思录集注-(清)江永注- -上海书店影印-1987

陆九渊集-(宋)陆九渊撰-钟哲点校-中华书局-19801

陈亮集(全二册)-(宋)陈亮撰-邓广铭点校-中华书局-19878

陈确集(全三册)-(清)陈确撰- -中华书局-19794

陈献章集(全二册)(理学丛书)-(明)陈献章撰-孙通海点校-中华书局-19877

周礼.仪礼.礼记- -陈戍国点校-岳麓书社-19897

周礼今注今译-林尹注译- -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2

周礼正义(全十四册)-(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中华书局-198712

周易-(宋)朱熹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73

周易稗疏.易图明辨(四库易学丛刊)-(清)王夫之、胡渭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本义-(宋)朱熹注- -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3

周易本义-(宋)朱熹撰-王昭洲点校-三秦出版社-19898

周易本义.书经集传-(宋)朱熹撰- -巴蜀书社-19894

周易补注-陈树楷撰- -天津市古籍书店-198812

周易参同契古注集成-(后蜀)彭晓等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6

周易传义附录-(宋)董楷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大传今注-高亨撰- -齐鲁书社-19798

周易大传新注-徐志锐撰- -齐鲁书社-19866

周易古经今注-高亨撰- -上海书店-1991

周易古经今注-高亨撰- -中华书局-19578

周易古经今注(重订本)-高亨撰- -中华书局-19843

周易会通-(元)董真卿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集解-(唐)李鼎祚撰-陈德述整理-巴蜀书社-19915

周易集解-(唐)李鼎祚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911

周易集解-李鼎祚撰- -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6

周易集解(全二册)-孙星衍编撰- -成都古籍书店影印-19887

周易集说.读易举要-(宋)俞琰等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集注-(明)来知德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今注今译-南怀瑾、徐芹庭注译- -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4

周易窥余-(宋)郑刚中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911

周易秘义-黎子耀撰- -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8

周易浅述(全四册)(四库全书选辑)-(清)陈梦雷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5

周易全译(中国历代名撰全译丛书)-徐子宏译注-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周易尚氏学-尚秉和撰- -中华书局-19805

周易述-(清)惠栋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外传-(清)王夫之撰-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627

周易玩辞-(宋)项安世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消息(一函十册)-(清)纪磊编撰- -文物出版社-198610

周易注疏-(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疏 陆德明音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

周易注疏(一函六册)(古逸丛书三编)- - -中华书局影印-1986

周易要义(山左名贤遗书)-(清)宋书升撰-张雪庵校点-齐鲁书社-19886

周易爻变义蕴-(元)陈应润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周易义海摄要-(宋)李衡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911

周易译注-黄寿棋、张善文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5

周易正文(一函六册)(嘉业堂丛书)-(唐)孔颖达等撰- -文物出版社影印-19827

周易正义(附校勘记)-(魏)王弼、魏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

周敦颐集-(宋)周敦颐撰-陈克明点校-中华书局-1991

呻吟语.菜根谭-(明)吕坤撰-(明)洪自诚撰-岳麓书社-19912

国朝汉学师承记(附国朝经师经义目录.国朝宋学渊源记)-(清)江藩撰-钟哲整理-中华书局-198311

国学概论-章太炎讲演-曹聚仁记录-巴蜀书社-19877

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康有为学术撰作选)-康有为撰-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879

孟子通译-陈器之译注- -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5

孟子选讲-刘鄂培编撰- -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

孟子选译(古代文史名著选译丛书)-(战国)孟柯撰-刘聿鑫、刘晓东译注-巴蜀书社-198810

孟子注疏(附校勘记)-(汉)赵岐注-(宋)孙囗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

孟子译注(全二册)-杨伯峻译注- -中华书局-19601

孟子字义疏证-(清)戴震撰-何文光整理-中华书局-196112

孟子正义-(清)焦循撰-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6

孟子正义(人二册)-(清)焦循撰- -中华书局-195710

孟子正义(全二册)(十三经清人注疏)-(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中华书局-198710

孟子-(宋)朱熹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3

孟子今译- -刘方元译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8

学记今译-顾树森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7

学记评注-高时良编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

学记释义-刘震编撰- -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11

学记注译评-张应宗、张守基撰- -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12

学记译述-傅任敢撰- -新知识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新1版-195712 19629

学易笔谈(附三种)-(清)杭世骏撰- -天津古籍书店-198812

尚书引义-(清)王夫之撰-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627

帛书周易校释-邓球柏撰-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11

明儒学案-(海王村古籍丛刊)-(清)黄宗羲撰-中国书店影印-199010

明道编-(明)黄绾撰-刘厚祜、张岂之标点-中华书局-19599

明儒学案(全二册)-(清)黄宗羲撰-沈芝盈点校-中华书局-198510

明夷待访录-(清)黄宗羲撰- -古籍出版社-195512

易汉学易例-(清)惠栋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易经释疑-沈子复撰- -学苑出版社-199012

易林注-(汉)焦延寿撰-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12

易小传.周易通解(一函七册)-(宋)沈该、(清)卞斌编撰- -文物出版社-198610

易书诗礼四经正字考.论语注(一函三册)-(清)钟麟等编撰- -文物出版社影印-1991

易数钩隐图.大易象数钩深图.易图通变.易筮通变-(宋)刘牧撰 (元)张理撰 (宋)雷思齐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

易图明辩-(清)胡渭撰-王易等整理-巴蜀书社-1991

易学启蒙-(宋)朱熹撰- -中国书店影印-19919

易原.复斋易说-(宋)程大昌、赵彦肃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易纂言.易纂言外翼-(元)吴澄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法言义疏-()汪荣宝撰- -中国书店影印-19916

法言义疏(全二册)(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汪荣宝撰-陈仲天点校-中华书局-19873

经法(马王堆汉墓帛书)-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 -文物出版社-19765

经解入门-江藩编注-方国瑜校点-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19906

经学历史-(清)皮锡瑞撰-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195912

经学通论-(清)皮锡瑞撰- -中华书局-195410

经学系传谱-(清)赵灿撰-杨永昌、马继祖标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7

诚斋易传-(宋)杨万里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述学(附:校勘记,遗文抄)(全二册)-(清)汪中撰- -四川人民出版社-1957

思辨录辑要(一函六册)-(明)陆世仪撰-(清)张伯行辑-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影印-19879

思问录.俟解-(清)王夫之撰-王伯祥点校-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69 19599

春秋董氏学(康有为学术撰作选)-楼宇烈整理- -中华书局-19907

春秋董氏学(康有为学术撰作选)-楼宇烈整理- -中华书局-1991

春秋繁露-(汉)董仲舒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9

春秋繁露(全三册)(大字本)-(汉)董仲舒撰-(清)凌曙注-中华书局-19759

胡宏集(理学丛书)-(宋)胡宏撰-吴仁华点校-中华书局-19876

荀子-(战国)荀况撰-(唐)杨倞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9

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战国)荀况撰(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中华书局-19889

荀子简释-(战国)荀况撰-梁启雄撰-古籍出版社-195611

荀子简释-(战国)荀况撰-梁启雄撰-中华书局-19831

荀子简注-(战国)荀况撰-章诗同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7

荀子新注-(战国)荀况撰-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注-中华书局-19792

荀子诂译-(战国)荀况撰-杨柳桥撰-齐鲁书社-19852

訄书-章炳麟撰-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3

退溪书节要-(朝鲜)李滉撰-张立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适可斋记言-(清)马建忠撰-张岂之、刘厚祜点校-中华书局-19604

原本周易本义 朱文公易说-(宋)朱熹撰-朱鉴编- -

原善.孟子字义疏证-(清)戴震撰-章锡琛标点-古籍出版社-19567

晁错集注释-(汉)晁错撰-《晁错集》注释组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6

校雠通义-(清)章学诚撰-刘公纯标点-古籍出版社-195612

盐铁论-(汉)桓宽撰-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6

盐铁论-(汉)桓宽撰-张之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1

盐铁论(诸子百家丛书)-(汉)桓宽撰-张之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0

盐铁论读本-(汉)桓宽撰-郭沫若校订-科学出版社-19576

盐铁论简注-马非百注释- -中华书局-198410

盐铁论校注-(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4

盐铁论校注(全二册)(增订本)-(汉)桓宽撰-王利器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12

盐铁论要释-杨树达撰- -科学出版社 中华书局新1版-19571219639

盐铁论札记-王佩诤编撰- -商务印书馆-19586

袖珍本四书集注-(宋)朱熹注-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10

袖珍本四书集注-(宋)朱熹撰-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诸天讲(康有为学术撰作选)-康有为撰-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91

诸天讲(康有为学术撰作选)-康有为撰-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904

读四书大全说(全二册)-(清)王夫之撰- -中华书局-19759

读易会通-丁寿昌撰- -成都古籍书店影印-19887

贾谊集-(汉)贾谊撰-上海人民出版社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6

康南海政史文选-沈茂骏主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11

康有为早期遗稿述评-黄明同、吴熙钊主编- -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5

康子内外篇(外六篇)(康有为学术撰作选)-康有为撰-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888

推易始末.春秋占筮书.易小帖(四库易学丛刊)-(清)毛奇龄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梁启超选集-梁启超撰-李华兴、吴嘉勋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11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撰- -中华书局-195410

清懦学案(海王村古籍丛刊)-(清)徐世昌撰- -中国书店影印-19909

清儒学案(全八十册)-徐世昌编- -中国书店-1959

章太炎全集(三)-章炳麟撰- -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19847

续焚书-(明)李贽撰- -中华书局-195912

船山师友记-罗正钧纂- -岳麓书社-19829

船山全书(第九册)-(明)王夫之撰-船山全书编辑委员会编校-岳麓书社-19897

船山全书(第七册四书训义上第八册四书训义下)-(明)王夫之撰- -岳麓书社-1991

船山全书(第一、二、十册)-(明)王夫之撰-《船山全书》编辑委员会编校-岳麓书社-198812

船山全书第七册:四书训义上-(清)王夫之撰- -岳麓书社-19908

菜根谭-(明)洪应明撰-杜守华、吴晓明佼注-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1

菜根谭-(明)洪应明撰-毛毳、宗君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2

菜根谭-(明)洪应明撰-李牧华注解-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4

菜根谭-(明)洪应明撰-张风点校-三秦出版社-19886

菜根谭(白话注释)-(明)洪应明撰-郗政民注译-华岳文艺出版社-19893

菜根谭(处世修养篇)-(明)洪应明撰-汪乾初校-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4

菜根谭(新编)-(明)洪应明原撰-张熙江整理编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11

菜根谭注释-(明)洪应明撰-王同策注释-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9

菜根谈-(明)洪应明撰-梅伯春注释-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4

菜根谈-(明)洪应明撰-袁庭栋校注-巴蜀书社-19891

黄书.噩梦-(清)王夫之撰-王伯祥点校-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69 19599

御纂周易折中-(清)李光地等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御纂周易折中(一函十册)-(清)李光地撰- -学术期刊出版社影印-19888

景宋本礼记正义(四函廿四册)- - -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1985

温公易说.横渠易说-(宋)司马光、张载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1

焚书-(明)李贽撰- -中华书局-19613

焚书.续焚书-(明)李贽撰-夏剑钦校点-岳麓书社-1991

焚书.续焚书-(明)李贽撰- -中华书局-19751

焚书.续焚书(古典名撰普及文库)-(明)李贽撰-夏剑钦校点-岳麓书社-19908

焦氏易材注-尚秉和注- -中国书店影印-19907

焦氏易诂(一函四册)- - -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印-1986

童溪易传-(宋)王宋传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1

新定三礼图(全二册)-(宋)聂崇义集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856

新论-(汉)桓谭撰-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6

新序今注今译-卢元骏注译- -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6

新学伪经考-(清)康有为撰- -古籍出版社 中华书局-19563 19599

新语.潜夫论-(汉)陆贾撰-(汉)王符撰-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1

新语.潜夫论(诸子百家丛书)-(汉)陆贾、王符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09

新语校注(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王利器撰- -中华书局-19868

潜夫论-(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4

潜夫论笺-(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 彭铎校正-中华书局-19794

潜夫论笺校证(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 彭铎校证-中华书局-19859

潜书-(清)唐甄撰- -古籍出版社-195512

潜书注-(清)唐甄撰-《潜书》注释组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9

戴东原集(附年谱一卷,札记一卷)(全六册)-(清)戴震撰- -四川人民出版社-1957

稷下钩沉-张秉楠辑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5

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8

颜氏学记-(清)戴望撰-刘公纯标点-中华书局-195812

颜元集(全二册)(理学丛书)-(清)颜元撰-王星贤等点校-中华书局-19876

薛瑄全集-(明)薛瑄撰-孙玄常等点校-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8

戴震集-(清)戴震撰-汤志钧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5

戴震全集(第一册)-(清)戴震撰-戴震研究会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4

戴震文集-(清)戴震撰-赵玉新点校-中华书局-1991

戴震文集- -赵玉新点校-中华书局-198012

参考资料: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7882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今本《道德经》第五章。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刍狗 chú ɡǒu 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 橐龠:风箱 天地不分别仁与不仁,视万物平等,圣人不分仁与不仁,视百姓皆平等。天地之间就好像一个风箱。鼓噪的越频繁引起的反应越巨大,了解的越多越走向穷途,不若守中。 自古以来,很多人都批评老子这句话为阴险、刻薄,看事情太透彻。因为他们解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地无所谓仁不仁,生了万物,又把万物当刍狗来玩弄。这是对老子思想的误解和曲解。这里的“刍狗” ,本意是草做的狗。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牺牲(因为用不起猪、牛、羊等大的牺牲)。随着社会风气的演变,人们渐渐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只狗形来代替(就相当于后来在拜祀的时候,用面做的猪头来代替真的猪头一样)。刍狗做好以后,在还没有用来祭祀之前,大家对它都很重视,碰都不敢随便碰;等到举行祭祀以后,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天地生了万物,它没有居功;天地给万物以生命,它没有自认为荣耀;天地做了好事,使万物生生不息,凡是能做的,做了就做了,没有条件。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更没有想从万物那里取回什么报酬。而人之所以对万物差,甚至人帮助了人,往往都附带了条件,希望有所回报,是因为人的自私的观念使然。所以,老子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这是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真正意思。 出自《道德经》老子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天地(对待万物和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崩山裂石、椎心泣血的汶川大地震之后,《老子》的一句话不胫而走,这句话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们的理解大概是:“天老爷,你真不仁,竟然如此糟践百姓!”这种理解符合《老子》的原意么?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出自今本《老子》第五章。传说中的河上公(有人以为是汉文帝时人)有注:“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天地生万物,人最为贵。天地视之如刍草、狗畜,不责望其报也。”“圣人”句注仿此。其意是说天地不讲仁恩,只是任自然,将万物看作草和狗。王弼注:“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仁者必造立施化,有恩有为。造立施化,则物失其真。有恩有为,则物不具存。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载。天地不为兽生刍,而兽食刍;不为人生狗,而人食狗。无为于万物而万物各适其所用,则莫不赡矣。若慧(通惠)由己树,未足任也。”(据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中华书局1999年版)王弼之意,也是以为天道任自然而已,并不加惠于物。而万物各自有所用,如兽吃草,人吃狗之类。 名满天下的胡适先生,其《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商务印书馆1919年初版)中,有对《老子》这句话的解释,提出了两种说法:第一种,就是王弼说,那就是将仁解释为慈爱;第二种,则作了哲理上的推阐,说: 仁即是“人”的意思。《中庸》说:“仁者,人也。”《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刘熙《释名》说:“人,仁也;仁,生物也。”不仁便是说不是人,不和人同类。古人把天看作有意志,有知识,能喜怒的主宰,是把天看作人同类,这叫做天人同类说。老子的“天地不仁”说,似乎也含有天地不与人同性的意思。 接着,胡适又说:“人性之中,以慈爱为最普遍,故说天地不与人同类,即是说天地无有恩意。”这就把两种不同的说法统一起来了。最后,胡适盛推他理解的老子的这个观念,说:“老子这一观念,打破古代天人同类的谬说,立下后来自然科学的基础。” 1922年,梁启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前论第二章“天道的思想”附录二“天道观念之历史的变迁”中,也认为老子的话表现了对天的信仰的动摇,开启了后来荀子的天论思想。 锺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第一编第三章有附文《〈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解》(商务印书馆1929年初版),对此有所驳正。云:“吾统观《老子》全书,知其说之出于穿凿,未足据为定论也。”其下就从三方面来阐述:首先,从语言上来看,所谓“仁者,人也”的说法,是求其语源,不是等义。“‘人’字乃抽象名词,非具体名词也。故以人为仁之训则可,而以人易仁则不可。”而且依胡适之说,也只能说“非仁”,不能说“不仁”。何况此句之下又有“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之语,总不能理解为“圣人不是人”吧?其次,从《老子》全书来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都是《老子》之言。所以要认定老子打破天人同类的谬说,证据是不足的。再次,胡适之误,是信了王弼关于“刍狗”的误说。王弼之说,分刍与狗为二物,说天不为兽生草,而兽吃草;天不为人生狗,而人吃狗。这里含有天以万物为草芥之意。实则刍狗是一物。《庄子·天运篇》载师金之言曰:“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斋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意思是:刍狗扎成而未祭献时,用盒子盛着,上面用精美的绣巾覆盖着,尸祝斋戒了来送它到祭坛上。等到祭献以后,就废弃了,走路的人就践踏着它的头颅和脊背,拾柴草的人就捡起来烧火)“以万物为刍狗”是说将万物看作刍狗,用时尊荣,用后即弃之如弊屣,顺其荣华至衰败的发展过程。这自然是不讲仁恩了。 应该说,锺先生的说法是比较正确的。但是,刍狗到底是什么,做什么用,其生灭过程如何?锺先生也没有说清楚,如说刍狗就是刍灵之类。在其所著《庄子发微》中还展开来说:“以茅草扎作人形,以殉葬,则谓之刍灵;以祭祀,则谓之刍狗。后世画神像于纸,以竹为骨而张之,谓之纸马,即刍狗之变。纸马非马,知刍狗非狗矣。李颐云:‘结刍为狗。’非也。……盖自秦以后,刍狗之制已不存。故魏、晋间人已不知刍狗为何物,而各以其意说之。不知狗之为言苟也,以其暂制而用之,故谓之苟,岂象狗形者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324页) 实际上,“刍狗”就是扎草为狗形,疾疫时用于求福禳灾,此时要文饰妆扮一番。祈祷之后,侍祭者可享用祭品,而刍狗即便弃置,人踏车轹,随后就将它当做柴草,一烧了事。我们看汉、魏、晋文献中的记载,就可以明白。《淮南子·齐俗篇》说刍狗和土龙刚刚做好的时候,用青**来文饰,蒙上绮绣,缠着红线,尸祝穿着纯黑色的祭服,大夫戴着礼帽来迎送它们。等到用完之后,土龙不过成了一堆土壤,刍狗不过成了一堆草芥罢了,有谁看重它们呢?许慎在其下注:“刍狗,束刍为狗,以谢过求福。土龙,以请雨。”很显然,刍狗就是用草扎成狗的样子,土龙就是用泥土做成龙的模样。刍狗是用来谢过求福的,土龙是用来求雨的。《说山篇》也说“刍狗待之而求福”。《说林篇》又说:“譬若旱岁之土龙,疾疫之刍狗,是时为帝者也。”这就说得更清楚了,刍狗的一个大用处,是瘟疫流行之时,用来祭神求福的。这时,它的位置,俨然是帝王一般。自然,用后就扔了。刍狗祭祀之前,位置尊崇,极尽荣华,祭祀之后,立即废弃,车轹火烧,已如上述。而《三国志·魏志·周宣传》说三梦来展现刍狗祭祀后的三个过程,也很有意思。说的是周宣善于占卜,有人就故意来考考他,说是梦见刍狗了,周宣说将会得到美食。不久出行,果然遇到丰膳。后来又说,又梦见刍狗了,周宣说:“你要小心,会堕车折脚。”不久,果如其言。第三次又说梦见刍狗,周宣说:“特别要注意呀,你家将失火。”家里真的很快遭到火灾。问的人后来说:“其实我三次都没有梦到刍狗,为什么这么灵验呢?”周宣说:“这是神灵让你说的,和真梦没什么不同。”问的人说:“我三次都说梦见刍狗,为什么结果很不同呢?”周宣说:“刍狗,是祭神之物。祭祀初毕,祭品可以分人,所以得到美食。祭祀结束,刍狗为车所碾压,所以会堕车折脚。这之后,就要将残碎的刍狗拿去烧火了,所以会失火。”(宣曰:“刍狗者,祭神之物。故君始梦,当得余食也。祭祀既讫,则刍狗为车所轹,故中梦当堕车折脚也。刍狗既车轹之后,必载以为樵,故后梦忧失火也。”) 这些材料,将刍狗的形状,所用的材料,用途,生住异灭(借用佛家语)的过程说得很清楚了。这个过程,是自然的过程。用时显贵,用后废弃,天地万物,莫非如此。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天地并不施仁恩,只是让万物如刍狗那样走完自己由荣华到废弃的过程而已。下文“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也是这个意思。这里,并没有糟践百姓的含义。 李伟国先生在《“人定胜天”语义的演变》一文(载《文汇报》2008年7月20日)中,又将《老子》的“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弗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今传本第七十三章)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视作对待着的双方,解释说:“天地不仁,亦犹《诗经》之‘视天梦梦’。‘天道善胜’,则犹《诗经》之‘靡人弗胜’。……老子的这些话,应该是申包胥所熟知的,也可视为‘人众胜天,天定胜人’的一个来源。”将“天地不仁”理解为天地之道闭塞,正理泯灭,虽然有宋代林栗《周易经传集解》卷十二的话“方其未复也,天地闭塞,万物摧残,贤愚易其位,善恶乖其应,若无天理,惟人自为耳。故老耼氏有‘天地不仁’之说,而申包胥有‘人众胜天’之语。方此时也,天地之心,何自而见哉”作依据,但林栗这样的理解是在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不合《老子》原意。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最早将这句话加入小说之中的是著名作者黄易,出现于《破碎虚空》和《覆雨翻云》两部作品中,萧鼎极有可能是借鉴这里。 而这句话也是萧鼎著名小说《诛仙》中的中心思想,就是道德经中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这本小说里的解释是,天与地是没有感情的,不会理会人间的恩怨情仇,把人间万物都当做草做的狗而已! 这句话是使《诛仙》成为了2006年最有名的网络小说之一的原因之一。

古诗 “古诗”的原意是指古代学者所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远古至近代诗歌不知其几千万万,因种种原因失传了的除外,保存下来的仍可说是浩如烟海。诗歌也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有一个萌牙、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弹歌》"断竹、续竹,飞士、逐肉"据说是黄帝时代的歌谣,公认是原始社会诗歌,是二言诗之始。《诗经·有骈》"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是三言诗之始。《周易》"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四言诗之始。卜辞"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五言诗之始。《诗经·卷耳》"我姑酌彼金(三个田字上面,下加缶字),我姑酌彼凹觥"六言诗之始。《诗经·鹿鸣》"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七言诗之始,《诗经·十月之交》"我不敢效我友自逸"八言诗之始。《诗经·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九言诗这始。杜甫诗"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也是九言诗。李白"黄帝铸鼎于荆山炼丹砂,丹砂成骑龙飞上太清家"十言诗之始。 意义 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说诗□语》)晋、宋时,这批“古诗”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西晋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东晋陶渊明、宋代鲍照等,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到了梁代,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更从理论上总结评论了“古诗”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探索了它们的作者、时代及源流,并大体确定它们是汉代作品。同时,萧统《文选》,以及陈代徐陵《玉台新咏》又从诗歌分类上确定了“古诗”的范围:凡无明确题目的作品,有作者的称“杂诗”,无名氏者为“古诗”。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一个专题名称。 古风 古诗体,又称古风。  俗话说:唐诗、宋词、元曲,可见唐诗多么重要!

  唐代以前的古诗体是一种不讲究格律,也没有字数句数限制的诗体。唐以后,由于近体诗的产生,诗人为了将古体诗与新兴的格律诗相区别,便有意模仿汉魏六朝古诗的写法,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定,从而形成了唐代古体诗的固定模式。其结果就是把唐以前完全自由的诗体,变成一种处于格律诗与自由诗之间的半自由诗。

  古体诗的字数和诗行:

  古体诗没有固定的诗行,也不会有固定的体式。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所以古体诗仍以五言、七言为代表。

  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

  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所以,七言股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

  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都是字数整齐的古体诗。另有一类杂言古诗,诗行里的字数长短相杂,参差不齐。

词包括以下内容 从时间上说指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词是宋代人的发明,又叫长短句。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古体诗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唐代以及其后的诗人仍有写古体诗的。 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

  近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律诗共有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绝句又叫"截句"。绝句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是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则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

  以下是一些经典古诗:

    古诗歌的常识:

  1韵脚:韵文句末压韵的字,如李白《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光霜乡是韵脚。

  2押韵:诗歌辞赋押韵使音调和谐优美,如李白《静夜思》押ang韵。

  3律诗的结构:共八句,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4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从句式上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五字为二、二、一;七字为二、二、二、一、

  从意义上看,有时因表意需要也有特殊情况如:势拔|五岳|掩|赤城,这样就成了

  二、二、一、二式。

  5因为古诗原没有标点(标点是后人添加上的),所以一行为一句。 古诗体式简谈兼对中学课本两处诗体说法的商榷

  我国古代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因为,从形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但是,从古代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容、手法、风格特色的区别,对它们有约定俗成的称呼。

  人教版八年级(下)在《诗五首》的“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中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

  又九年级(上)知识短文《怎样读书》中说:“杜甫的《石壕吏》格律教宽,叫古风……”

  这里的叫法,不符合习惯。人们习惯上把杜甫的《茅屋》一诗叫做“七言古体诗”,而把岑参的《白雪歌》叫做“七言歌行体”,编者也明显看到了两诗的“异”,所以出了这样的问题。而杜甫的《三吏》《三别》虽然在形式上与“古风”同为五言,但习惯上人们把《石壕吏》叫做“新乐府”,而不叫“古风”。为了说清这个问题,需要对我国古代诗歌体式作一简要回顾。

  我国最早的诗体是四言的“诗经体”,接着出现了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体”(也叫“骚体诗”),后者用连词“之”和语气助词“兮”将句式变长,如“帝高阳之苗裔兮”(《离骚》)、“操吴戈兮披犀甲”(《国殇》),这为后来的五、七言诗提供了先例。因此,《诗经》与《楚辞》成为我国诗歌之源。

  至汉代,出现了专门负责搜集各种诗歌、民歌的机构“乐府”,它所搜集的最有影响的是民间诗歌,这就是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汉乐府民歌”。它最大的特点是现实性强,通俗明快,形式上以五言为主。如教材八年级(上)中的《长歌行》及高中课本中的《饮马长城窟行》《十五从军征》等,即是“正宗”的“汉乐府”。汉乐府民歌的内容体式影响了当时及后世的文人诗歌创作,至东汉末年,代表文人五言诗成熟的《古诗十九首》出现,其中吸收了乐府民歌的许多特点,这对古诗体式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及唐代,汉乐府的发展衍变形成两种主要的形式。

  一种是文人以模拟为创作的“古题乐府”(也叫“旧题乐府”),它借用“汉乐府”的题目,写新的内容,犹如“旧瓶装新酒”,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七上)、杨炯的《从军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九下)、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高中)等。这些诗歌的特点是虽沿用了汉乐府的题目,但写的内容是新的,不过与原题有一定的联系,如“从军行”与军队军事有关,“雁门太守行”与边塞有关。文人模拟乐府在内容上从汉乐府的叙事为主转变为以抒情为主;在形式、手法上,则借鉴其通俗明快而又加以“雅化”,增添了文人色彩,提高了艺术品位。“古题乐府”有五言与七言两种形式。七言的古题乐府,今能见到最早的是三国时曹丕的《燕歌行》,至南朝齐梁时的鲍照始大力为之,写出了《拟行路难》(18首)等。乐府诗可以歌唱,而七言乐府体主要是以吟诵为主,在内容篇幅上,一般比较长,吟诵时如行云流水,一气而下。它可以自由转换韵脚来极尽内容多变、结构转折、气势壮阔、感情跌宕多姿之妙,这种诗体适宜于承载较大思想内容、抒发激越奔放之情,既有古乐府通俗明快的特点,又以文人抒情言志为主,形式以七言句式为主,间有杂言,文采飞扬,读来抑扬顿挫,所以人们又称之为“歌行体”。

  另一种则主要是借鉴了“汉乐府”叙事为主、反映现实的内容特点和浅显平易通俗的表达特点,用它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引起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它并不再借用“汉乐府”的原有题目,而是根据反映事件的不同内容而命名,所谓“即事命篇,无复依傍”。唐朝的杜甫关心国事,用笔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写了许多这样的诗,如《兵车行》(高中)专写唐王朝穷兵黩武的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写“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痛苦等。这些诗,主要是在实质上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传统,形式上与五言古体诗无异。稍后的元结、顾况等诗人也写过这样的诗。至中唐时,白居易、元稹等现实主义诗人为了挽救当时国家的衰落,用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弊端,以引起统治者的注意,遂大力提倡杜甫、元结这些诗歌形式,并冠之于“新乐府”的称号,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他们自己也写了不少的“新乐府”,形式上五言、七言都有。如白居易的《观刈麦》(九上)、《卖炭翁》《新丰折臂翁》《杜陵叟》等,都是叙事性强、平易通俗的“新乐府体”。《竹林答问》中说:“古诗、乐府之分,自汉、魏已然。乐府音节不传,唐人每借旧题自标新义。至少陵,并不袭旧题,如《三吏》《三别》等诗,乃真乐府也。”(《清诗话续编》222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概要地指出了新乐府诗的特点。

  文人学习“汉乐府”的还有另一类情况,主要是将乐府诗平易通俗的特色引入抒情古体诗中,体现出与以往五言古体诗质朴古奥不同的特色,代表作是李白的《古风》(58首)组诗。 “古风”从形式外表上看,与五言古体诗没有什么区别,但在抒情内容和方式上,却有区别。清代赵执信《声调谱》中在回答乐府与古体诗之间区别时说:“音情迥别,于此悟入,思过半矣。”(《清诗话》13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音情”指的就是内容感情风韵方面的区别。《瓯北诗话》中更进一步指出:“盖古乐府本多托闺情女思,青莲深于乐府,故亦多征夫怨妇惜别伤离之作,然皆含蓄有古意……蕴藉吞吐,言短意长,直接国风之遗。少陵已无此风味矣。”(《清诗话续编》1142页,1983)由此可见,虽同受“汉乐府”影响,杜甫的“新乐府”与李白的“古风”是有区别的。在唐人诗集中,直接标以“古风”题目的很少。“古风”、“五言古体”、“新乐府”在形式上自由,不讲格律,所以也没有“格律较宽”的问题。

  七言歌行体发展到唐时,也出现了两种情况。因为唐时出现了“格律诗”(也叫“近体诗”,以区别以前不讲格律的“古体诗”),所以,一种是有意把格律诗的一些句法、手法引入古体诗中,一种是有意避开格律诗的句法、手法。习惯上,人们把前一类叫做“七言歌行体”,后一类叫做“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

  初唐的一些诗人在继承南朝齐梁诗歌的华丽铺陈基础上,尝试将七言格律诗的句式和对仗等手法引入歌行体中,于是出现了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著名诗篇,形成篇幅雄壮、气势宏肆,散句中杂以格律、对仗等句式,以反映广阔社会现实内容见长,读来抑扬顿挫,跌宕多变,为人称道,人称“初唐体”,遂使七言歌行体面貌一新。至盛唐,高适、岑参等用此体式写了大量的边塞诗,如高的《燕歌行》及岑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八下)、《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九下)等,这些诗充分发挥了“初唐体”的特色,内容丰富壮阔,感情奔放激越,形象雄壮奇丽,手法技巧多样,语言骈散结合、优美多姿,读来令人意气昂扬。至中唐白居易等人,又在这种体式中融进叙事成分,写出了名篇《长恨歌》《琵琶行》等,七言歌行体又出现了新的发展。直至清代初期,吴伟业(号梅村)用这种诗体写出了《圆圆曲》《永和宫词》《萧史青门曲》《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等名篇,以诗咏史,形式上更讲究技巧,辞藻富艳,用典精切,形成多姿多态的艺术风貌,优美动人,脍炙人口,更将七言歌行体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人称“梅村体”。到了清末民初,王国维等人还用这种体式写出了《颐和园词》等诗。

  而杜甫、韩愈等诗人则在七言乐府体中有意识地避开律诗的句法句式,以体现出古奥、质朴的风格特色,多用散句,多用“三平”、“三仄”收尾(如“三重茅”、“长林梢”、“沉塘凹”、“入竹去”、“自叹息”、“冷似铁”等),多用奇崛古朴的语言,以体现折拗郁勃的特色,这在律诗中是不允许的。在内容风格上,这类诗往往以现实主义的题材、深刻沉郁的感情为主,与前一类歌行体的浓郁浪漫主义色彩不同。但讲究内容的壮阔、气势情感的奔放激越,结构的转折多变,又符合七言歌行体的总体特色。像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下),李益的《登天坛夜见海》,韩愈的《山石》《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卢仝的《月蚀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等,都具有这样的特色,习惯上被称为“七言古体”。

  关于七言歌行体与七言古体诗的区别,前人论述非常多,刘熙载的《诗概》中是这样区分两类特点的:“七古可命为古、近两体。近体曰骈、曰谐、曰丽、曰绵;古体曰单、曰拗、曰瘦、曰劲。一尚风容,一尚筋骨。此齐梁、汉魏之分,即初、盛唐之所以别也。”(《清诗话续编》2436页)这里所说的“古”指的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样的七言古体,它继承了汉魏古诗的古朴质实的特点;“近”则是指“初唐体”发展而成的七言歌行体,它继承了齐梁尚巧求丽的特点。可以说,这是在汉魏六朝七言乐府诗的大树上结出的两个不同风味的果子。

  以上大概是我国古体诗的基本概况,它与唐代出现的格律严整的近体诗(格律诗),成为我国古诗的基本形式。

  《润物》一书中有许多经典诗词。古诗就是这样子的。

   诗体 古诗体式简谈兼对中学课本两处诗体说法的商榷

  我国古代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因为,从形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但是,从古代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容、手法、风格特色的区别,对它们有约定俗成的称呼。

  人教版八年级(下)在《诗五首》的“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中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

  又九年级(上)知识短文《怎样读书》中说:“杜甫的《石壕吏》格律教宽,叫古风……”

  这里的叫法,不符合习惯。人们习惯上把杜甫的《茅屋》一诗叫做“七言古体诗”,而把岑参的《白雪歌》叫做“七言歌行体”,编者也明显看到了两诗的“异”,所以出了这样的问题。而杜甫的《三吏》《三别》虽然在形式上与“古风”同为五言,但习惯上人们把《石壕吏》叫做“新乐府”,而不叫“古风”。为了说清这个问题,需要对我国古代诗歌体式作一简要回顾。

  我国最早的诗体是四言的“诗经体”,接着出现了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体”(也叫“骚体诗”),后者用连词“之”和语气助词“兮”将句式变长,如“帝高阳之苗裔兮”(《离骚》)、“操吴戈兮披犀甲”(《国殇》),这为后来的五、七言诗提供了先例。因此,《诗经》与《楚辞》成为我国诗歌之源。

  至汉代,出现了专门负责搜集各种诗歌、民歌的机构“乐府”,它所搜集的最有影响的是民间诗歌,这就是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汉乐府民歌”。它最大的特点是现实性强,通俗明快,形式上以五言为主。如教材八年级(上)中的《长歌行》及高中课本中的《饮马长城窟行》《十五从军征》等,即是“正宗”的“汉乐府”。汉乐府民歌的内容体式影响了当时及后世的文人诗歌创作,至东汉末年,代表文人五言诗成熟的《古诗十九首》出现,其中吸收了乐府民歌的许多特点,这对古诗体式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及唐代,汉乐府的发展衍变形成两种主要的形式。

  一种是文人以模拟为创作的“古题乐府”(也叫“旧题乐府”),它借用“汉乐府”的题目,写新的内容,犹如“旧瓶装新酒”,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七上)、杨炯的《从军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九下)、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高中)等。这些诗歌的特点是虽沿用了汉乐府的题目,但写的内容是新的,不过与原题有一定的联系,如“从军行”与军队军事有关,“雁门太守行”与边塞有关。文人模拟乐府在内容上从汉乐府的叙事为主转变为以抒情为主;在形式、手法上,则借鉴其通俗明快而又加以“雅化”,增添了文人色彩,提高了艺术品位。“古题乐府”有五言与七言两种形式。七言的古题乐府,今能见到最早的是三国时曹丕的《燕歌行》,至南朝齐梁时的鲍照始大力为之,写出了《拟行路难》(18首)等。乐府诗可以歌唱,而七言乐府体主要是以吟诵为主,在内容篇幅上,一般比较长,吟诵时如行云流水,一气而下。它可以自由转换韵脚来极尽内容多变、结构转折、气势壮阔、感情跌宕多姿之妙,这种诗体适宜于承载较大思想内容、抒发激越奔放之情,既有古乐府通俗明快的特点,又以文人抒情言志为主,形式以七言句式为主,间有杂言,文采飞扬,读来抑扬顿挫,所以人们又称之为“歌行体”。

  另一种则主要是借鉴了“汉乐府”叙事为主、反映现实的内容特点和浅显平易通俗的表达特点,用它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以引起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它并不再借用“汉乐府”的原有题目,而是根据反映事件的不同内容而命名,所谓“即事命篇,无复依傍”。唐朝的杜甫关心国事,用笔反映“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写了许多这样的诗,如《兵车行》(高中)专写唐王朝穷兵黩武的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写“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巨大痛苦等。这些诗,主要是在实质上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传统,形式上与五言古体诗无异。稍后的元结、顾况等诗人也写过这样的诗。至中唐时,白居易、元稹等现实主义诗人为了挽救当时国家的衰落,用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弊端,以引起统治者的注意,遂大力提倡杜甫、元结这些诗歌形式,并冠之于“新乐府”的称号,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他们自己也写了不少的“新乐府”,形式上五言、七言都有。如白居易的《观刈麦》(九上)、《卖炭翁》《新丰折臂翁》《杜陵叟》等,都是叙事性强、平易通俗的“新乐府体”。《竹林答问》中说:“古诗、乐府之分,自汉、魏已然。乐府音节不传,唐人每借旧题自标新义。至少陵,并不袭旧题,如《三吏》《三别》等诗,乃真乐府也。”(《清诗话续编》222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概要地指出了新乐府诗的特点。

  文人学习“汉乐府”的还有另一类情况,主要是将乐府诗平易通俗的特色引入抒情古体诗中,体现出与以往五言古体诗质朴古奥不同的特色,代表作是李白的《古风》(58首)组诗。 “古风”从形式外表上看,与五言古体诗没有什么区别,但在抒情内容和方式上,却有区别。清代赵执信《声调谱》中在回答乐府与古体诗之间区别时说:“音情迥别,于此悟入,思过半矣。”(《清诗话》13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音情”指的就是内容感情风韵方面的区别。《瓯北诗话》中更进一步指出:“盖古乐府本多托闺情女思,青莲深于乐府,故亦多征夫怨妇惜别伤离之作,然皆含蓄有古意……蕴藉吞吐,言短意长,直接国风之遗。少陵已无此风味矣。”(《清诗话续编》1142页,1983)由此可见,虽同受“汉乐府”影响,杜甫的“新乐府”与李白的“古风”是有区别的。在唐人诗集中,直接标以“古风”题目的很少。“古风”、“五言古体”、“新乐府”在形式上自由,不讲格律,所以也没有“格律较宽”的问题。

  七言歌行体发展到唐时,也出现了两种情况。因为唐时出现了“格律诗”(也叫“近体诗”,以区别以前不讲格律的“古体诗”),所以,一种是有意把格律诗的一些句法、手法引入古体诗中,一种是有意避开格律诗的句法、手法。习惯上,人们把前一类叫做“七言歌行体”,后一类叫做“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

  初唐的一些诗人在继承南朝齐梁诗歌的华丽铺陈基础上,尝试将七言格律诗的句式和对仗等手法引入歌行体中,于是出现了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等著名诗篇,形成篇幅雄壮、气势宏肆,散句中杂以格律、对仗等句式,以反映广阔社会现实内容见长,读来抑扬顿挫,跌宕多变,为人称道,人称“初唐体”,遂使七言歌行体面貌一新。至盛唐,高适、岑参等用此体式写了大量的边塞诗,如高的《燕歌行》及岑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八下)、《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九下)等,这些诗充分发挥了“初唐体”的特色,内容丰富壮阔,感情奔放激越,形象雄壮奇丽,手法技巧多样,语言骈散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