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铭是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崔铭是谁,第1张

崔铭

崔铭,女,1963年1月生于湖南南县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

中文名:崔铭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湖南南县

出生日期:1963年1月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湖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

代表作品:著作《大学语文(专升本)》、合著《苏轼传》、《欧阳修传》等

研究所职务: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领域:中国古代文学_唐宋文学

学历:研究生

职称:副教授

学位:博士

个人简介

1982年至1986年,在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本科课程,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6年至1995年,在湖南省益阳师专(今湖南城市学院)中文系任教;

1995年至2000年,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获文学博士学位,师从王水照先生;

2000年至2002年,在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2年至今,在同济大学中文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论文

1、《试论秦观词“变而不失其正”》,《中国诗学》第五辑

2、《对“以诗为词”创作倾向的新透视》,《复旦学报》98年第4期

3、《从熙宁到元丰:对黄庭坚拜师过程的解析》,《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4、《基本人生取向与人格理想:论苏轼与黄庭坚的内在契合》,《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日本早稻田大学《橄榄》杂志2001年12月号全文译载,《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5期全文转载

5、《从少公之客到长公之徒:论张耒与二苏的关系》,《求是学刊》2002年第3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2年第4期转摘

6、《泛道德思维与近代政治文明发展的冲突——对欧阳修政治言论的重新考察》,《中国学论丛》第36辑,高丽大学中国学研究所发行,KCI(KoreaCitationIndex)登载期刊,2012年5月

7、《论欧阳修理性包容的文化性格》,《第五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8、《跨越时空的群体性唱和——“苏门”晚期交游考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9、《“缶”文化含义考论》,《民族艺术》2011年第1期

10、《滁州:作为文学与文化的存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11、《论欧阳修以理性包容为特色的文化性格》,《上海大学学报》2009第4期

12、《雅兴、豪情与生命的喟叹——平山堂之于扬州的意义》,《扬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13、《哈佛公开课》的教育学观照》,《特区教育》2012年第7—8期

14、《民乐经典内涵的演变与文学意境的渗透——以〈春江花月夜〉为例》,《艺术学界》2011年1月

15、《苏轼与宋代市政建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0期

16、《以文章相称许——苏轼与苏门四学士的相识与相知》,《文史知识》2002年第10期

17、《黄庭坚是否参加了元_元年的学士院考试》,《古籍研究》2000年第2期

18、《〈黄庭坚年谱新编〉献疑》,《中国学研究》(济南出版社2001年5月)

19、《晁补之初入苏门考论》,《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5期

20、《试论“苏子瞻于四学士最善少游”》,《唐都学刊》2002年第2期

21、《苏轼初识秦观时地考辨》,《文学文化论》(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

22、《追忆:一种特殊的潜在交往——“苏门”晚期交游考述》,《中国韵文学刊》2004年第3期

23、《所收真伪辨》,《汉语教学与研究》(首尔出版社2011年11月)

个人编著

1、《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2、《欧阳修传:达者在纷争中的坚持》(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3、《大学语文》(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4、《大学生文学精品选读》(参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5、《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6、《历代文话》(参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7、《苏轼传》(与王水照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

8、《欧阳修传》(与王水照合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

主讲课程

本科:

1、中国古代文学史

2、中国文学经典

3、中国文学批评史

4、庄子导读

5、唐宋词研究

6、唐宋诗研究

7、中国古典诗学名著导读

8、文学与音乐

研究生:

1、中国文学文献学

2、古代重要作家研究

3、古代文论名著导读

4、中国戏曲史

5、古代戏曲史专题

6、中国文学专题

《正确理解“艺术起源于劳动说”》 《复旦学报》1982年第6期

《中晚唐间著名诗人张祜》 《文史知识》1984年第6期

《演化与革命:中国文化型态转换的临界点》 《反思:传统与价值》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4

《明代文人文学中的游侠主题》 《汕头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道南理窟”重围中的一次文化更新——试论郑善夫在明代中期福建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福建论坛》1991年第5期

《汉赋与赋诗制度》 《殷都学刊》1993年第2期

《锺惺万历己未在吴越交游考述》 《复旦学报》1995年第1期

《明“闽中十子”诗派论略》 日本早稻田大学宋代诗文研究会会志《橄榄》第4辑(日文);《中国诗学》第四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中文修订稿)

《晚明福建地区的城市诗人》 《中西学术》第2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论明代文学在日本的传播》 《东亚文明的共振与环流》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假晶现象:明代福建地区文化特征漫说》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第1期

《竟陵派领袖锺惺》 《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4期

《论“锺伯敬体”的形成》 《中国文学研究》(湖南师大编)1999年第4期

《二十世纪竟陵派研究的回顾》 韩国《中国人文科学》第19辑,1999,12;《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高层论坛论文集》(西北大学文学院编) 中华书局2004,11

《论竟陵派形成、发展的四个阶段》 《中国文学研究》(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编)第2辑,2000,3

《关于中国早期历史上游侠身份的重新检讨》 《复旦学报》2001年第6期

《竟陵派诗歌评点之学中的传释论》 《中国学研究》第5辑 ,2002,6

《万历文坛“楚风”之崛起及其背景》 《中国文学研究》(湖南师大编)2002年第3期

《关于中世文学开端的一点想法》 《复旦学报》2002年第4期

《谭元春启、祯间交游考述——兼论竟陵派发展后期影响的进一步拓展》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泰纳的文学史观与早期中国文学史叙述模式的构建》 《中国文学》第40辑(韩国汉城大学),2003,11;《卿云集续编——复旦大学中文系八十周年纪念论文集》(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2

《曾毅〈中国文学史〉与儿岛献吉郎〈支那文学史纲〉之比较研究》 《中国语文学》第42辑(韩国岭南中国语文学会)2003,12;《罗宗强先生八十寿辰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09,10(修订稿)

《后李、何时代的文学变局》 《中国学研究》第3辑(韩国东国大学东西研究所),2003,12

《谭元春年谱》 《中国文学研究》第7辑(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编) 香港国际学术文化信息出版公司2005,5

《晚明文学变奏的政治考察——锺惺、谭元春与晚明党争关系平议》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韩国“汉学”向“中国学”转型之沉重一页——日据朝鲜时期京城帝国大学的“中国学”研究及其影响》 《韩国研究论丛》第12辑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

《元明之际宗唐诗风传播的一个侧面 ——以“二蓝”师法渊源为中心》 《中华文史论丛》第82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6

《竟陵派文学的发端及其早期文学思想趋向》 《复旦学报》2007第1期

《中晚明女性诗歌总集编刊宗旨及选录标准的文化解读》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年第1期

《鲍照诗风及其文学史意义的重新解读》 莫砺锋主编《谁是诗中疏凿手——中国诗学研讨会论文集》 凤凰出版社2007,7

《1946-1979:韩国中国文学研究格局的形成及其早期发展(上篇)》 《韩国研究论丛》第15辑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10

《明初闽诗派与台阁文学》 《文学遗产》2007年第5期

《张以宁诗歌创作历程考论》 《深圳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山林别响、闽派先声——元明易代际蓝仁、蓝智之诗歌创作论》 《闽江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946-1979:韩国中国文学研究格局的形成及其早期发展(下篇)》 《韩国学研究》第17辑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12

《晋安诗派:万历间福州文人群体对本地域文学的自觉建构》 《中国文学研究》第12辑(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编),2008,9

《晚清以来侠情小说的发达与“侠”观念的变迁》 韩国高丽大学《中国学论丛》第24辑,2008,9

《许筠与朝、明文学交流之再检讨》 《韩国研究论丛》第19辑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12

《黄人的文学观念与19世纪英国文学批评资源》 《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

《龚自珍与中国抒情文学的前现代转型》 《中国文学研究》第13辑,2009,6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本土与西方维度》 《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

《王慎中与闽学传统》 《文学遗产》2009年第4期

《小说家出于稗官说新考》 韩国中文学会《中国文学研究》第38辑,2009,6;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12辑,2010,3(修订稿)

《关于钟惺的〈诗经〉评点》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第9辑,2010,6

《明代文学东传与江户汉诗的唐宋之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第6期

《元明之际唐诗系谱构建的观念及背景》 《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第4辑

《刘大杰文学史思想的形成与日本》 日本九州大学《中国文学论集》第39号,2010,12

《关于斋藤木的<支那文学史>讲义录——东京专门学校文学科创立期的中国文学史讲义》 日本早稻田大学《中国文学研究》第36期,2010,12(日文);北京大学汉学家研修基地《汉学研究通讯》2011年第4期(中文)

《章培恒先生的中国文学研究》 《文汇报》2011年6月21日

《闽诗传统在明代的形成与展开》,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韩中言语文化研究》第28辑,2012,2

《移植与调适:近代学科体制下的文学史形态——林传甲〈中国文学史〉成因及其性质的再检讨》,《复旦古籍所学报》第1期,2012,6

《<列朝诗集>闰集“香奁”撰集考》,韩国中国语文学会《中国语文学志》第39辑,2012,6

《“古文辞”沿革的文化形态考察》,《文学遗产》2012年第4期

《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朝鲜版装<空际格致>版本及其价值初探》,早稻田大学《中国文学研究》第38期,2012,12(日文)

《关于明诗话整理的若干问题》(与侯荣川合作),《复旦学报》2013年第1期 《胡适如何认识〈老残游记〉》(日)樽本照雄 《近代文学研究》第1辑,1993

《道德之旅:张衡的<思玄赋>》(上)(美)David R Knechtges 《古典文学知识》1996年第6期

《道德之旅:张衡的<思玄赋>》(下)(美)David R Knechtges 《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1期

《酒中趣》(日)荒井健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第2期

《八景现象考》(日)内山精也 (与益西拉姆共译) 《新宋学》第2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

《联系刘铁云与李伯元的纽带》(日)樽本照雄 《中国学研究》第八辑2005,12

《祁彪佳社交界中的园亭:晚明的财富与价值观念》(美)Joanna F Handlin Smith 《中国文学研究》第9辑,2007,4

《白行简与〈李娃传〉》(日)内山知也 《中国学研究》第十二辑 2009,6 《锺惺年谱》(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明代福建地区城市生活与文学》(博士学位论文,1990,未刊)

《侠的人格与世界》(与汪涌豪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竟陵派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文学史的文化叙事——中国文学演变论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文本、史案与实证:明代文学文献考论》(台湾学生书局,2013)

编著《历代小品选》(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中国诗学》(第二卷,与郑利华、归青合著)(东方出版中心,1999)等

校点《锺惺集》、《谭元春集》(均为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等 《一个中国人的文学观——周作人的文艺思想》(David E Pollard)(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参加《中国文学史》(前野直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隋唐小说研究》(内山知也)(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等翻译。

《汉语日历》(兴膳宏)(与潘德宝合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1、《明“闽中十子”诗派论略》获1994-1995年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2、《中国诗学》(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获第12届中国图书奖(2000)(汪涌豪、骆玉明主编,本人为第二卷第一作者)。

3、《关于中国早期历史上游侠身份的重新检讨》获2000-2001年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4、《泰纳的文学史观与早期中国文学史叙事模式的构建》获2002-2003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5、《明初闽诗派与台阁文学》获2006-2007广东中华文化王季思古代戏曲古代文学研究学术基金《文学遗产》优秀论文奖。

6、《小说家出于稗官说新考》获2010-2011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7、指导硕士学位论文《王思任年谱》(作者:吕明)获2006年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

8、指导博士学位论文《明代中央文官制度与文学》(作者:叶晔)获2010年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并获201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方言与中国文化》(周振鹤、游汝杰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

《西汉政区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

《体国经野之道》(百家文库),香港:中华书局,1990年9月。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11月;商务印书馆,1998年11月。

《中华文化通志·地方行政制度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

《方言与中国文化》(周振鹤、游汝杰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总论 先秦卷》(周振鹤、李晓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体国经野之道》,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3月。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中国读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年1月。 《周振鹤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

《学腊一十九》,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长水声闻》(三十年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随无涯之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11月。

《逸言殊语》,浙江摄影出版社,1998年6月。

《中人白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知者不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7月。

《逸言殊语》(增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余事若觉》,中华书局,2012年3月。 《王士性地理书三种》,周振鹤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4月。

《圣谕广训:集解与研究》,周振鹤撰集、顾美华点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3月。

《汉书地理志汇释》,周振鹤编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明)王士性撰:《五岳游草·广志绎》,中华书局,2006年7月。 《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

此外还主编有《上海历史地图集》、《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来华基督教传教士传记丛书》。 1汉武帝朝鲜四郡考,历史地理第四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象郡考,中华文史论丛,1984年第3期

3方言地理与历史行政地理的关系,复旦学报,1984年第3期(合作)

4湖南省方言区划及其历史地理背景,方言,1985年第4期(合作)

5秦汉宗教地理略说,中国文化第3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

6西汉县城特殊职能探讨,历史地理研究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1

7唐代安史之乱与北方人民的南迁,中华文史论丛,1987年2-3期

8从北到南与自东徂西——中国文化地理差异的考察,复旦学报,1988年第6期

9中国历代移民大势与汉语方言地理关系,国外人文地理,1988第1期

10秦一代为四十八郡说,历史地理第8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1现代汉语方言地理的历史背景,历史地理第9辑,1990

12行政区划改革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民政,1990年第4期

13方志所见16-19世纪上海方言,顾颉刚纪念论文集,巴蜀书社,1990

14新闻史上未被发现与利用的一份重要资料——评介范约翰的《中文报刊目录》,复旦学报,1992年1期

15王士性地理学思想及其影响, 地理学报,1992年第1期

16明代卫所屯田的典型实例,中华文史论从,第51辑,1993

17一九一三年俄人波列伏依的中文报刊目录,出版史料,1993年第3期

18汉郡再考,文史集林,第1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19地戏起源臆测,道儒佛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0日本外务省对中国近现代报刊的调查资料,复旦学报,1994年第6期

21假如齐国统一天下,二十一世纪,1995年第2期

22新旧汉简所见县名和里名,历史地理,第1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3历史上行政区划的等第变迁,中国方域,1995年第2期

24中央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中国历史代地方政府层级变迁的分析,复旦学报,1995年3-4期

25别琴竹枝词百首笺释——洋泾浜英语研究之一,上海文化,1995年第3期

26从汉代“部”的概今来理解县乡亭里制度,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27正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纪念徐继畲诞辰二百周年,中国研究,1996年第1期

28客家源流异说,学术月刊,1996年第3期

29秦汉风俗区划浅议,历史地理,第13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0“存史”应是评判方志质量的主要标准,上海修志向导,1996年第4期

31 中国古代划分行政区划边界的两大原则,中国方域,1996年5-6期

32十九二十世纪之际中日欧语言接触研究——以历史、经济、封建三译语为说,传统与现代化1996年6期

33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幅员的伸缩变化,中国方域,1997年1-2期

34日本文化的幸与不幸,复旦学报,1997年第3期

35从“九州异俗”到“六合同风”——两汉风俗地理区划的变迁,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4期

36 县制起源三阶段说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3期上,后收入1999年出版的《周振鹤自选集》

37官绅新一轮契约——论清末的废科举兴学堂的社会文化背景,复旦学报,1998年第4期

38同时代的人对容闳的看法,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39晚清上海书院西学与儒学教育的进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40《遐尔贯珍》中的一些过渡性的地理学术语,词库建设通讯(香港)第19辑,1999年3月

41澳门与MACAO得名缘由,辞海新知,第2辑,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6月

42建构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设想,历史地理,15辑,1999年10月

43家谱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国牒谱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

44《六合丛谈》综述,中华文史论丛,第6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45行政区划史研究的基本概念与学术用语刍议,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46早稻田大学所藏《西域水道记》修订本,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第1期

47行政区划史研究的重要意义,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48历史学:在人文与科学之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49《二年律令·秩律》的历史地理意义,学术月刊,2003年第1期

50中国洋泾浜英语最早的语词集,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51从明人文集看晚明旅游风气及其与地理学的关系,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52秦代洞庭、苍梧两郡悬想,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53持渡书在中日书籍史上的意义——以《戌番外船持渡书大意书》为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54东西徘徊与南北往复——中国历史上五大都城定位的政治地理因素周振鹤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55“脱亚入欧”的虚与实——对日本前近代社会的断想,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56中国印刷出版史上的近代文献述略,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第2期

57和刻本汉籍与准汉籍的文化史意义,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年第1期

在通向抗日流亡的路上,一个雨夜,静默中的林徽因夫妇突然听到一阵悠扬的小提琴声。循着声音而去,原来是一群穿着空军军服的少年,他们都是空军航校的学生,即将毕业上场杀敌。

流亡路上他们和林徽因夫妇互相扶持。每个周末,这群少年都会到林家作客。他们把林徽因叫"长姐″,总是围着林徽因诉说理想和乡愁。因为他们的家乡都己陷落,他们就把林徽因夫妇当作自己的"荣誉家长"。并把林徽因夫妇的名字登记在学校的家长名册上。

林徽因突然有了这样一群弟弟,非常开心。夫妇作为"荣誉家长″参加了这群孩子的毕业典礼。

然而,战事正酣,孩子们没有一个活下来,都牺牲在长空,一张张最灿烂的笑脸消失了。而他们的遗物又不断地寄到他们的"荣誉家长″手中。每一次接到遗物,林徽因都放声大哭。

这时候的林徽因己身患重病,贫病交加。由支气管炎引发的肺炎折磨着他。她的美国好友屡次邀请她到美国治病和教学,林徽因都断然拒绝。她说 :"我们的祖国正处危难中,我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她,要死也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她对儿女们说, "爸妈不怕死,更不怕日本人"。 对于日本人的多次工作邀约和稿约,林徽因嗤之以鼻。

这就是林徽因,民国最美的天使和最硬的骨头。在日本人逼近北京之际,林徽因和梁思成毅然放弃北京宽敞舒服的四合院,携着简单的行囊,带着林母和一双儿女,追随国民政府的脚步,走向了大后方的流亡之路。

一:刚烈才女的宋人风骨

林徽因出身名门,她的父亲林长民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曾任民国司法总长,"五四运动"就是林长民和梁启超点燃的。她的叔父林觉民和林尹民,是黄花岗72烈士之一,我们中学教科书上的《与妻书》就是林觉民所作。

一门忠烈的林徽因,也把这种爱国情愫注入到亲属的信仰中。他的弟妹和小姑都曾冲锋在抗日救亡的最前沿。三弟林恒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因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被军警毒打和关押;小姑梁思懿作为燕京大学的学生领袖,也因参加救亡运动差点惨遭毒手。

日本人不断邀约林徽因夫妇出来做事,日伪的《联合亚洲先驱报》向林徽因约稿,并提出了让人无法拒绝的稿费。林徽因断然拒绝。

北京显然不能久留,林徽因一家决定开始流亡,奔向完全陌生的大后方。

一路颠沛流离的林徽因,身体受到极大摧残。本来寻常的支气管炎,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硬拖成肺病,落下了病根。剧烈的咳嗽没日没夜,使她失去了 人形

此时,梁思成也遭到了疾病的袭击,由扁桃体脓毒引发的牙周炎,使得梁启超不得不拔掉了满嘴牙齿。

在流亡的中途长沙,林徽因一家又遭到空袭,死里逃生。梁启超抱着女儿、林徽因抱着儿子从寓所向外狂奔。轰炸形成的气浪把林徽因母子冲到半空。

1938年1月,林徽因一家抵达昆明,与好友张兆和、沈从文、金岳霖等人会合。林家开始有了短暂的笑声。然而,林徽因夫妇没有片刻停留,又开始了学术上的艰苦创作。

贫穷又开始袭击他们。孩子们穷得没鞋穿,除了冬天,其他时间都不得不打赤脚。家里唯一的奢侈品是两盏菜油灯,一盏给梁启超写作,一盏给孩子做作业。黑暗中的林徽因一边不停咳嗽,一边协助梁启超写作,查阅《二十四史》中的资料,并对作品作出修订。

这对中国建筑学的开山鼻祖,他们写的作品就是中国建筑学史上的巨著《中国建筑史》、《图像中国建筑史》(英文版)等。在《营造法式》一书中,他们用现代工程图共同绘制了宋代建筑法,并对晦涩的术语加以注释。病中的林徽因半躺在床上,一边剧烈咳嗽,一边翻阅古籍,为作品补充、润色和修改。

为了补贴家用,林徽因拖着病体到云南大学给学生补英语课。梁启超也没闲着,他忍受着扁桃体炎引发的脊背剧痛重组了营造学社。营造学社的一批学员刘致平、刘敦桢、陈明达等人开始与林徽因夫妇重新集在了一起,对中国西南地区的古建筑进行了全面调查。

1941年,林徽因最疼爱的三弟、空中上尉林恒在一次同日本军机的作战中壮烈殉国,林徽因悲痛欲绝,在写给三弟林恒的悼亡诗《笑三弟恒》中,林徽因这样说:

二:以德报怨保护奈良

日本建筑学界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中国没有唐代木质建筑,只有日本奈良保有唐式木质建筑珍品。

如何反击这一说法?关健是中国学界对建筑学很陌生,更不懂其价值。 梁思成夫妇毕业于美国宾州法尼亚建筑学院,从学院毕业后,林徽因又到耶鲁大学进修美术。 可以说,梁林二人是中国建筑学上的栋梁之才。所以,反击日本建筑学界的任务只能交给林梁二人了。

几十年来,林徽因夫妇实地勘察了数千处古建筑,写下了数十篇论文和跋。考察之路极为艰辛,特别是对林徽因这样的大**来说。那时的交通条件非常糟糕,古建筑又多在险阻处。林徽因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鞋,脚底也不知磨起了多少水泡。有时候,洞窟中的蝙蝠翅膀会拍到林徽因的脸上,蝙蝠的屎臭更让人寸步难行。

终于,林徽因夫妇有了他们一生中最重要最骄傲的发现: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狠狠地打了日本人的脸。

该寺建立于公元857年,即唐大中十一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唐朝木质建筑。寺内建筑艺术之华美,集魏齐唐宋风格于一体,保留了唐石经幢、金建文殊殿、壁画饰带等等无数艺术珍宝。被梁思成称之为中国第一国宝。

林徽因兴奋异常,她在给胡适的信中说:

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发现确实震动了日本学界。但更震动日本学界的是,二战中,梁思成向美国军方建议不要轰炸奈良古城,从而保护了这座古都。我们知道,林徽因的二弟是在抗击日寇中牺牲的…

结语

建国后的林徽因肺病已经极其严重,但仍拖着病体,开始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型以及国徽的设计。

刚烈的她为了保护北京古城墙,怒斥北京市长吴晗。她指着吴晗的鼻子,带着病体,用沙哑激动的声调高声说:"你是 历史 学家,你该懂,别人不懂也就算了。拆掉的古董再修复就是假古董,你们将来会后悔的!″

会议室内鸦雀无声,没有一个人敢支持她,因为拆古城墙是上面的意思。上面放话说,"建筑学家为北京城墙哭鼻子,这是政治问题!"

帽子扣得很大,孱弱的林徽因嘴唇发抖,一个人无助地颤栗。考古学家郭沬若公开批评林徽因,并表示支持对古城墙的拆除。

八百年 历史 的古建筑几乎拆光,留给今人的是泣血的叹息。林徽因也因此彻底病倒。

林徽因夫妇曾力保日本奈良古城,如今,祖国的古城也没保住,他们心中的痛楚可想而知。

1955年4月1日,天才建筑学家、当代最美丽的女人之一林徽因先生与世长辞,留给世人的印象只有柔美,却忘却了她的刚烈。

世间再无林徽因…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1-2] 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学士学位。[3] 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4] 1958年创作的《宋诗选注》,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开始写作《管锥篇》。[5] 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6]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人物生平编辑

1910年10月20日,钱钟书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教育世家,伯父钱基成,父亲钱基博(子泉),叔父钱基厚(钱孙卿)。

1925年,钱钟书十五岁返家度暑假,乃得知《古文辞类纂》《骈体文钞》《十八家诗钞》 等选

钱钟书先生(2张)

本,从此开始系统阅读,是一生治学之始。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入校不久就名震校园,不仅因为他数学只考了15分,更主要的是他的国文、英文水平高到让同学拜服的地步,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录取。[8]

1932年,在清华大学古月堂前结识杨绛。

1933年,与杨绛订婚。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

1935年,以第一名成绩(8795分,为历届中美和中英庚款平均分最高)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学,与杨绛同船赴英。

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学士学位。之后随妻子杨绛[9] 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女儿钱瑗出生。

1938年秋,与杨绛乘法国邮船回国。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

在湘西两年。完成《谈艺录》最初部分,约相当于《谈艺录》初稿的一半。完成《围城》 的布局、构思,有《中书君近诗》一册。有论文《中国诗和中国画》。此文后来收入了《开明书店二十周年纪念文集》《旧文四篇》和《七缀集》。

1941年,由广西乘船到上海,珍珠港事件爆发,被困上海,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校,其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散文随笔集《写在人生边上》由开明书店出版,是“开明文学新刊”之一。写作《围城》。其时困顿于上海沦陷区时期的经历和情绪,对《围城》题旨和书名的确定有重要的影响。

1945年,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其短篇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诗文评《谈艺录》得以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1947年,长篇小说《围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

钱钟书相册(16张)

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

1949—1953年内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并负责外文研究所事宜。1953年院系调整,清华改为工科大学,文科部分并入北京大学。钱钟书摆脱教务,在文学研究所工作。

1955—1957年,在郑振铎、何其芳、王伯祥等人的支持下,穷两年之力完成了《宋诗选注》,选注了宋代81位诗人的297首作品。

1957年因父病到湖北省亲,有《赴鄂道中》五首绝句,寄寓了对当时形势的感受。此年父亲钱基博病逝。

1958年,《宋诗选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列入中国古典文学读本丛书。

五十年代末成立《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定稿小组。[10] 袁水拍任组长,乔冠华、钱钟书、叶君健任组员。小组的工作至文化大革命爆发暂时中断。

1966“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揪出”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经受了冲击。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钟书轻蔑领袖著作,所幸钱钟书作为“先遣队”去河南省罗山县的“五七干校”,一度担任过信件收发工作。

1969年11月,钱钟书作为“先遣队”去河南省罗山县的“五七干校”。不久,“五七干校”迁至淮河边上的河南息县东岳。1970年7月,杨绛也来干校。在“五七干校”,钱钟书一度担任过信件收发工作。1970年6月,女婿王德一被逼含冤自杀。

1972年3月,六十二岁的钱钟书返回北京,开始写作《管锥篇》。

1975年,海外误传钱钟书的死讯,在港、台、日本等地引起了一阵悼念活动。

此误传于1977年前后被澄清。《管锥编》初稿完成,此后又陆续修改。

1976年,由钱钟书参与翻译的《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出版。诗作《老至》寄寓了对形势的感受。

1979年4月至5月,六十九岁的钱钟书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赴美国访问。访问了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贝克莱分校等,大受欢迎。《管锥编》 1—4册由中华书局相继出版。《旧文四篇》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收有《中国诗和中国画》《读〈拉奥孔〉》《通感》《林纾的翻译》等4 篇文章。《宋诗选注》重印。

1980年11月,赴日本访问。在早稻田大学作《诗可以怨》的演讲,《围城》重印。[11]

1982年,创作的《管锥编增订》出版。

1983年,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身份主持中美比较文学双边讨论会,并致开幕词。《人兽鬼》和《写在人生边上》被列入上海抗战时期文学丛书。[12]

1984年,钱钟书的《也是集》由香港广角镜出版社出版。[13]

1985年,《七缀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此书包括《旧文四篇》和《也是集》上半部的3篇文章,共7篇文章。

1989年,《钱钟书论学文选》由舒展编成,由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此书包含有钱钟书新补手稿约20余万字的内容。

1990年12月,电视连续剧《围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获得普遍好评。

1991年,全国18家电视台拍摄《中国当代文化名人》,钱钟书为首批36人之一,但他谢绝拍摄。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0PwPOc6nAGinlqJ5vndIfGXcvRkgo9mk56IwQo0-9F7uHNisAzmclWD27Mzu2YUGBPUW52YCbs8BQPaC902CRq

性别:男

出生:1957年

职称:教授 、博导

所在部门: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法治与管理、文献信息资源检索、文献目录学、古籍资源数字化

教育背景:

1982年初进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师从朱天俊教授。1984年9月留校任教至今。期间,1995-1996年日本早稻田大学交换研究员。2000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师从王锦贵教授。

1887年9月12日生于浙江吴兴。

1904年,18岁的他在湖州剪了辫子,和朋友们捧着《湖州白话报》。封面上只写“陈佳年”,不写光绪三十年,以示不追清。

1906年赴早稻田大学求学任教,与章太炎、秋瑾等人交往。次年入团。

1908年开始跟随鲁迅、黄侃等人学习国学,学习音韵学、训诂学和《说文解字》。

1910年回国后,历任中学教师、浙江省教育总局教育司巡视员、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编者、北平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等职他率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给陈独秀的白话文信,并力劝他人用白话文写作。

辛亥革命后的1911年,钱在杭州教育署任职员兼巡视员。

1913年赴北京,在北京师范大学及其附属中学任语文、经学讲师。

1915年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学文献学教授。

1917年至1927年,他还在国立北京大学研究院担任国学导师。同年向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杂志投稿,倡导文学革命,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成为倡导新文化、抨击封建主义、民主主义和科学的战士。

钱从1913年开始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了二十多年的专任教授。他教的课程主要是音韵学,还有《叙事学》、《经学史》、《周至唐、清代思想概论》、《先秦古籍真伪简论》。长期担任中国文学部主任。

1917年加入民国国语研究会,任会员,会长为蔡元培。该协会的目的是研究各国语言的选择标准,以供教育界采用。他还是教育部全国语言文字统一筹备委员会常任主任,致力于国家语言文字运动。他在《新青年》上发表《对文学刍议的反应》,激烈反对作文中的“典故”。他说:“无论谁用典故,无论他多么笨拙,都是他们写作中的一个缺陷。”他提出“文学文本中,典故被用作借口;如果是常用的写法,一定要老老实实的讲,老太太能听懂。如果白用典故,用意象代替事实,那就特别不好。”

1918年《新青年》也是在他的倡议和影响下用白话出版的。同年,钱先生成为《新青年》的轮值编辑之一。期间动员鲁迅写文章《新青年》。鲁迅小说《狂人日记》是钱催他写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第一次用鲁迅作为笔名。

1919年成为“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委员,任驻官。同年,民国国语研究会出版了《国音字典》,最终由教育部作为教育标准出版,钱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1920年2月1日,钱发表了第6卷第3号《新青年》篇,提出:“为汉字之改良常用字要选3000左右,笔画复杂的,他应该有比较简单的写法。”钱抄的简化字大多是固有的“p

1922年,在统一国语筹备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钱提出《减省汉字笔画的提议》,成为省汉字委员会委员。

1925年,钱与创办并主持《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1928年国家语言统一筹备委员会改组为筹备委员会,1935年改组为国家语言推广委员会。他已经是常委了。同年,坚持要钱起草《国语周刊》。可以说,建国后,文字改革有三大任务: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实施《第一批简字表》。早在半个世纪前,钱就做了大量扎实的基础工作,堪称文字改革的先行者。

1928年,钱任字典部国音字典室主任。1928年7月12日,国民政府学院邀请钱、为全国语言统一会议的组织者,改组全国语言统一预备会议。9月26日,中华民国大学正式公布“国语罗马字”。12月,国家语言文字统一筹备委员会更名为“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统一筹备委员会”,钱、陈茂之、王毅、白振英、魏为常委。

1931年,钱被任命为国音字母训练所所长。

1932年,由钱、主编0755至79000。

1934年,钱提出《汉语拼音方案》,自己起草了《第一批简化字表》,共2300余字。

1935年,大学出版其中324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批正式出版的简化字。此外,钱还提倡使用新的标点符号、阿拉伯数字、纪年方法和汉字书写。

1939年1月17日,钱因右脑突发出血,在北京一家德国医院病逝。

反儒家经典

钱出生于晚清一个旧官宦家庭,深受封建礼教的影响。他最痛恨三纲五常之类的旧礼教,反对最坚决,多次发表激烈言论。他是一位敢于向旧礼教宣战的先锋将军。

自称“疑古疑玄”的钱,对历代大师始终持坚决否定的态度。20世纪20年代初,钱与大学刚毕业的顾颉刚讨论今天的古文,以《中国大辞典》年的故事为例,说明他们那一代学者在治学上应有的态度:

书生桑桑先后接受了两个女人。这两个不安分的女人总是互相攻击,一个说对方是鬼,一个说对方是狐狸。桑桑一开始以为他们只是吃醋,说说玩玩。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他们发现其中一个是鬼,另一个是狐狸。事实证明,两位女士都是对的。

这个故事正好可以用来面对古代中国人和现代中国人之争:“现代作家攻击中国古代作家造假是真的;古代作家抨击现在的作家不忠于孔子也是事实。今天要用古代作家的话来批判现代作家,也要用现代作家的话来批判古代作家,一起撕掉他们的面具。”

顾颉刚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尖锐透彻的批评,是一个打破玉链的解决方案:“我的眼睛仿佛打开了一扇门,让我们可以进去,对一个两千多年学术史上的大公案做最后的了结。”

提倡一夫一妻制

旧社会文人嫖娼纳妾是常事,钱先生从不嫖娼。有人建议他的妻子许娶一个妾,理由是她身体不好。钱老师严词拒绝,说:“《搜采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提倡一夫一妻制,没理由打自己嘴巴。”钱老师也说过,“三纲就像三根麻绳,缠在我们头上。祖宗缠着祖宗,祖宗缠着孩子。”儿女缠着孙子,一代一代缠着,缠了两千年。新文化运动以来,一直在呼吁解放,绕在这个头上的三根麻绳都被解放了。我们再也不会把这三根麻绳绑在孩子头上了!但是不要把麻绳从我们自己的头上解开,至少不要从新文化积极分子身上解开,至少我自己永远不会解开。为什么?如果我理解的话,那些反对新文化,维护旧礼教的人会说,我们之所以呼吁解放,是自私的。如果我们提倡新文化是自私的,新文化有什么信用呢?另一个效果是什么?价值是什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