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善本最新成交价格值得关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古籍善本最新成交价格值得关注,第1张

“古籍善本 金石碑帖”专场推出298件精品,异彩纷呈。举槌后,广大藏家的热情让场上一直洋溢着热烈的气氛,成交率达80%,总成交48438万元。最让人惊喜的是,本场诞生了史上最贵《红楼梦》,康生旧藏程甲本《红楼梦》以24035万元成交,远远超出拍前估价。这说明藏家对于善本、对于文化价值的认识正在提升,尤其是对于在版本、学术和文学史等方面有如此重要地位的作品,给予了非常热情的回报。

康生 旧藏

程甲本《红楼梦》 一百二十回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萃文书屋活字本

4函32册 纸本

165×115cm

成交价:RMB24,035,000

“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过云楼旧藏《唐怀仁集王右军书三藏圣教序记》以4715万元成交。 此外,定武本《晋王羲之兰亭序帖》以2875万元成交,(明)胡正言辑《十竹斋书画谱》以1035万元成交,均成为本场亮点。

唐怀仁集

王右军书三藏圣教序记

宋拓本

1册 纸本

256×127 cm

成交价:RMB4,715,000

定武本晋王羲之兰亭序帖

宋拓本

1轴附盒 纸本

248×645 cm

成交价:RMB2,875,000

(明)胡正言辑

十竹斋书画谱

明胡氏十竹斋套色印本

2箱16册纸本

241×283 cm

成交价:RMB 1,035,000

“笔墨文章——信札写本”专场包含多组名家旧藏系列,深受藏家关注,共计200余件拍品引起激烈竞价,全场成交率达91%,总成交额1914万元。一如既往的高成交率,流露出买家对于这种文人学术、文房气息的热爱。其中,王国维《楷书 节录黄庭坚诗》无底价起拍,最终拍得1012万元,赵朴初《行书 弘一法师赞》863万元成交,超出最低估价十余倍。

王国维

楷书 节录黄庭坚诗

20世纪二十年代写本

1轴 纸本

80×405cm

成交价:RMB 1,012,000

赵朴初

行书 弘一法师赞

20世纪八十年代写本

1框纸本

1355×66 cm

成交价:RMB 862,500

另外,首次推出的“重要中国艺术品参考文献”专场也大受追捧,成交活跃,成交率达到88%。

1970-2016年苏富比、佳士得历年中国书画拍卖图录大套430册

1970-2016年香港、纽约、台北、伦敦等地出版

430册 纸本

尺寸不一

成交价:RMB253,000

文物鉴定要去第三方鉴定检测机构,陨石不要相信说给你去天文馆检测  骗人的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建社近五十年,其前身为古典文学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11月,1958年6月改组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78年1月易称今名。现有职工123人,有编审11,副编审等29人。设有七个编辑室、编审室、美编室、出版科、校对科、发行一、二科、宣传信息科及办公室、人事科、行政科、储运部等部门。

上海古籍出版社是一家专业出版社,以出版古典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科学技术、医学、军事、工具书、画册、大专教材等古籍的整理和学术研究著作为主,兼及普及传统文化的读物。累计出版图书6000多种。近年来初版品种每年约290种左右,重版图书约占出书总数的40%。经过多年不断探索、总结,确立了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以质量与品牌为中心,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提高文化品位适应读者的需求,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设与上海一流国际大都市相应的一流专业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认真贯彻社会主义的出版方针,坚持古籍整理和学术著作与普及传统文化读物并重,排印和影印并举,大中小型图书合理安排的出书框架。还注重出版物的文化含量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强多层次的标志性品种与扩大规模效应相统一,从而积极主动地贯彻适应市场,引导市场这一宗旨。

标志性的品种主要有以下块面。

一、 大型集成性文献丛刊与古籍整理形成规模。

《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已出:《俄藏敦煌吐鲁番文献》(全17册)、《法藏敦煌吐鲁番文献》(全34册)、《上海图书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全4册)《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全2册)、《北大藏敦煌吐鲁番文献》(全2册)、《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全7册),以及《俄藏黑水城文献》(已出11册),别外还推出《俄藏敦煌艺术品》(已出5册),《英藏黑水城文献》(全4册)等。

中国出版史上规模最大的工程《续修四库全书》,1800册于2002年全部出齐。

大型集成性资料《上海道契》,这是研究上海开埠史乃至中国近代经济史、社会史的第一手资料,全套30册于2004年出齐。举世瞩目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是近百年来所发现,战国商牍中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文物史料。目前《上海博物藏战国楚竹书》已出4册(另2册也即将出版)。本书的出版为研究先秦的思想史无疑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原始资料,已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作为文学古籍整理的大型骨干工程《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历经二十余年已出版85种,全套丛书100种将于世纪之交出齐。此丛书是经重新整理的规模最大、最系统的古代文学家别集丛书。

二、 学术著作的新格局

我社已出《中华学术丛书》、《海外汉学丛书》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中华学术丛书》汇集海内外一流专家的研究论著,《海外汉学丛书》译解日、美、欧洲汉学家经典性的古籍类论著,分别出版了10多种,《晚清民国学术书系》等均为学界重视而屡获嘉奖。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1997年整套推出,荣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标志着我社传统形态的学术论著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8年将继续推出版郭预衡先生耗时十余年的力作《中国文学史》(全四册),也以慎密精当为基本特色。《中西纹饰比较》、《谥法研究》、《求索真文明》、《夏商周青铜器研究》、《恩辨录》、《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上海史研究译丛》等论著更以崭新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学术研究的新成果。

三、 高品位、系列化的普及读物

近几年来普及读物市场泡沫书泛滥,而我社按照"普及读物要出精品"的指导思想,近年来出版了《中华古籍译注丛书》中《周易译注》、《仪礼译注》、《孟子译注》、《论语译注》等,在译注热中以精审编校,确保质量而独树一帜;《二十五史新编》更集全国各地二十四位专家,在保留旧史基本构架的基础上,兼取通史之长,删重补缺,并吸纳其他史乘乃至考古资料,以新的视角进行新编、新撰、新评,使五千年的中国历史跃然于读者眼前。《二千年前的哲言》从数百万字的系统资料中反复研究筛选出561则语录,既集中体现了先秦哲人的主体精神,又构成切合时代需要的可读可诵的少而精的新体系,被青年学生誉为通向中华文化殿堂的门户,李岚清副总理为此书题词。《新世纪文史哲经典读本》自2002年起陆续出版了40种,着重介绍了古代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名家与名作,为深入浅出的基本读物。《唐诗三百首》图文本系列10余种,以译文精当,通俗易读,版式新颖,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民俗文化丛书》10种和《文化中国经典旅程》5种,均以适合当代青年的笔调,系统介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

四、 大中型画册与工具书,形成个性与规模

大中型画册是我社近几年来开拓的新项目。以有高度的文化价值并具独占性的项目,与文物收藏、鉴定、欣赏相结合的系列画册为主。数年来已形成鲜明的个性与规模。如《中国古代军戎服饰》、《追忆--近代上海图史》、《上海360°》、《古玩真赝对比系列》、《十九世纪中国市开风情》《大清帝国城市印象》、《中国大佛》等,以内涵的独占性与编撰的丰富文史价值为读者喜爱。《中国瓷器鉴定与欣赏》、《中国家具鉴定与欣赏》、《中国书画鉴定与欣赏》、《中国紫砂鉴定与欣赏》和《中华奇石》实用而高雅,兼具工具书性质。 权威性的古代工具书与集成性的今人编纂工具书是本社工具书出版的重点。前者以《说文解字注》、《王引之校改康熙字典》为代表,因版本精良,版面设计清晰,索引细致准确,长销不衰。后者先有《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后有《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等规模宏大,倾注了一代专业人员的心血,为学人所必备。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图书在海内外学术界、读书界产生良好的影响。1978年来共有300多种图书分获国家图书奖、全国古籍整理优秀图书奖、金钥匙奖、上海市优秀图书奖等。其中《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分获第一、第三届国家图书奖,《续修四库全书》获第六届国家图书荣誉奖;《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全祖望集汇校集注》、《朱子全书》(与安徽教育社共同出版)分获第一、第二、第三届、第五届、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中华奇石》、《中国古代军戎服饰》、《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戴敦邦新绘全本红楼梦》分获第九、第十届、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你可以直接找出版社邮购。比如你要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你就打电话问他们如何邮购,他们会告诉你有没有货、如何付账等等。这样从出版社直接购得的,肯定是质量比较好的正版。有的出版社的官方网站上也有说明,自己勤快点,多搜搜网页。

嫌麻烦的话你就直接去当当、卓越、京东、苏宁、淘宝等等网上商城。很多冷门书其实在网上都有卖的。按说,当当和卓越应该是最齐全的,不过有那么一回,我苦苦寻觅一本书,想不到最后竟然在苏宁才找到,实在是诧异。总之就是要耐得烦。

“谁园”藏书

张瑞玑不像山西当时的其他藏书家那样著名。但无论从他藏书的数量或质量上看,他应当是山西近代的一位当之无愧的藏书家。

张瑞玑的藏书,自述约有“十五万卷”之多。自陕西回来时,“载书百竹箱”,已初具规模。

1912年袁世凯派卢永祥率兵进攻山西起义军。克娘子关,占太原,而后南下进攻,陷赵城,纵兵焚烧抢劫。赵城人民以及张瑞玑的家中惨遭焚掠,“城无市,邻无炊烟,鸡犬无声,家无门户窗棂,箱笥无一缕……书籍图画无整幅……”,张瑞玑藏书的一部分应毁于此时。

对卢永祥及其军队的暴行,赵城人民以及张瑞玑恨之入骨,以致事后赵城绅民仿西湖岳飞庙前下跪的秦桧铁像,铸卢永祥双膝跪地捧元宝铁人像置于赵城南门,背后镌刻着张瑞玑撰写的铁像铭:汉族之贼,满清之奴,厥名永祥,其姓曰卢,山东巨盗,袁氏走狗,贪财好色,亡赖游手……镌字在背,不磨不灭,唾骂千秋,冤哉顽铁。此铁人跪像在南门外长达数年之久,风吹日晒,万人唾弃。卢永祥托人说情,欲将铁像除去,张瑞玑终不予毁,后来还是卢永祥派人趁夜毁掉的。从这件事上,可以感受到藏书人对卢永祥掠抢毁书痛心疾首的程度。

嗣后,张瑞玑又陆续购置书籍储藏,晚年号称“又得十万卷储之”,告诫其子曰:所以遗汝亦足矣。1928年张瑞玑病故,这份丰厚的遗产由他惟一的儿子张小衡(尔公)继承。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几次战争和风风雨雨,很不容易地保存了下来。

张小衡捐赠了张瑞玑的藏书后,当时原单位前辈们曾经有过初步整理,留下了宝贵的书目。从书目里可以感到,张瑞玑穷其毕生精力收藏大量古籍,不是滥藏,而是在藏书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的知识有选择地收罗,不乏孤本、精品;他也不是食古不化的书痴,他的藏书中也有部分是记载现代知识和技术的平装书籍。

据不完全统计,他的藏书中,经部大约有92种,5542卷,1604册;史部大约有272种,13522卷,3428册;子部大约有105种,1929卷,1297册(另外还有平装书137种,703册);集部大约有465种,12506卷,4475册(另外还有平装书105种,606册);丛部大约有84种,14464卷,3894册;佛经大约有53种,159卷;此外还有碑帖字画一箱(品种、数量不详)。

他的善本书中,有宋本《道德经》一函二册二卷、《庄子》三函二十三册十卷、列子一函八册八卷以及广胜寺经卷。还有一部抄本《红楼梦》四十册八十回,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整批书籍捐赠整理后,这部抄本《红楼梦》即由当时的一位副省长带往北京,不知所踪。我当年分析该书可能是藏于国家图书馆的《红楼梦》甲辰本。理由不多:看国图的藏书书目,该版本的入藏时间与张小衡捐赠的时间相仿佛,嗣后功夫不到家,资料检索不够,没有细追下去。最近卫洪平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考证得出:这部《红楼梦》就是乾隆甲辰梦觉主人序本!1953年由分管文教工作的山西省政府副主席王世英,亲自带着甲辰本进京,将它送到国家文物的最高行政机关,交于郑振铎,后存于北京图书馆。这证实了张瑞玑的收藏眼光,证实了我单位前辈的鉴定眼光,同时也证明了当时分管文化工作的王世英的眼光!

1978年,全国古籍善本书普查开始后,在1981年编定的《山西省古籍善本书书目》子部宗教佛教类中,收录的山西省博物馆馆藏经卷有六种,其中三种就是张瑞玑收藏的,它们是:赵城藏一卷(金刻),妙法莲花经方便品第三妙法莲花经第一(北宋刻),五灯会元二十卷(存二卷明刻本傅山批点)。另据不完全统计,在他藏书的经史子集部分中,其他善本书大约有119种,5756种。

他的藏书,也有实用的部分。如他曾经任职过的陕西周边地方兴平县、咸宁县、龙门县、洋县、长安县、东乡等县的县志;也有山西晋南临汾一带,如洪洞等县的县志,还有《石膏山志》、《霍山志》的地方志;以及山西其他地区和他感兴趣的全国其他省的一些县志。此外,还有部分琴棋书画、茶道医药、阴阳五行等方面的书籍,足见他个人的兴趣之广泛。

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藏书中竟然有一批近代军事方面的书籍,如《鱼雷学4种》、《军事教程》、《军事常识》、《军队教育计划案》、《武学》、《训练操法详晰图说》、《陆军大条课本》、《战略战术详解》、《射击精理》、《野外要务详解》、《局部战术》、《数线阵地战之研究》、《战术笔记》、《兵器学笔记》等等,从这些书目中,可以看到一个爱国文人的胸怀和志向。

1952年,张小衡将张瑞玑藏书捐给人民政府。省政府委托当时的洪赵县委员会代表接收,而后运回太原。文化主管单位山西省文教厅把这批书交给当时的山西省图书博物馆,存放在库房。同年12月,山西省图书博物馆有关人员初步整理了这批藏书,并编有《谁园书目》。

1953年7月,山西省图书博物馆与太原市文物馆合并,10月改称山西省博物馆,原馆藏线装书仍由博物馆图书股保存。1957年山西省政府决定以博物馆图书部藏书和省文史馆藏书为基础,筹备建设山西省图书馆,1960 年山西省图书馆新馆建成开馆。但在筹建过程中,博物馆方面留存了张瑞玑的部分藏书,其中大部分是善本、珍本,虽经省图书馆筹备组一再交涉,要求接收博物馆留存的那部分,一并保存管理,无果!由是,囿于当时有关领导的水平和认识,致使张瑞玑的藏书现在不能完整地收藏于一处,以饕读者欣赏研究,实为憾事!

张瑞玑一生,收书不辍;其子张小衡又继承父志,含辛茹苦地把这批藏书保存了下来,张氏父子二人为保存祖国的文化遗产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谁园藏书琳琅满目,珍品杂陈,虽然这批藏书现在身居二所,但幸运的是化私为公,终得其所,为山西文化传承做出了贡献。追述这段历史,对保管和利用这批宝藏,是不无裨益的。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在以文为业、以砚为田的读书生涯中,书房既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仕途的起点,更是他们寻找自我的归途。

  “百间朗朗”、“插架三万”,乃藏书家气派,却不是读书人平常可得。有屋一间,无论大小,一桌一椅一卷书,一灯一人一杯茶,便有了于日常中沉思静悟、安顿心灵的所在,即文人的书房。

今天咱们就穿越时空,看看古人的书房。古人的书房里有什么?

1.植物花草。书房又称“芸窗”、“芸馆”,是因为“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芸,香草也,今人谓之七里香是也。” 芸窗里摆放植物花草,清新怡人。

2.鱼。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这样描述书斋环境:“窗外四壁,薜萝满墙,中列松桧盆景,或建兰一二,绕砌种以翠芸草令遍,茂则青葱郁然。旁置洗砚池一,更设盆池,近窗处,蓄金鲫五七头,以观天机活泼。”

3.书桌与文房四宝。宋代苏易简撰写了《文房四谱》一书,包括“笔谱”二卷,“砚谱”、“纸谱”、“墨谱”各一卷,共计五卷,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是首倡“文房四宝”的典籍,因而后人提到文房四宝,必会谈到《文房四谱》。这部书也是宋初文房清玩风尚的发端。

  4.香炉。古人书房中常设香炉,篆香缭绕,将人引入高山流水的冥想,带入旷远澄澈的境界。据载,有好事者在山中囊云而归,在书斋中放出。暂不论效果如何,其行为真是憨得可爱。烟云是书房的清韵,本不可强求的。古书名画、四时花草、茶酒谈笑,都会散出烟云。

5.古玩。文人好古,读先贤书,重历史经验,发思古幽情,追求会古通今的乐趣。书籍和器物,越古越有意思。书画真迹、碑帖原拓、古籍善本自然是书房的珍品,那些文房用具也最好有些古意。明清文人珍藏宋元版书,用旧窑或古铜的器物,成了一种雅趣。

6.书架。书房是为人设,而不是为书设,其实意不在书,而更在于它的环境、气氛、境界。除了书斋中的必备之书,可用画卷、墨迹各若干幅来充实书架。独坐于书斋之中,或对日吟诵,或秉烛夜读,于书斋里享受一份清福,是人生难得之快乐。

看看那些著名书斋什么样?

三希堂

三希堂,位于故宫博物馆养心殿的西暖阁,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 

“三希”有两解;一曰“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一曰 “三希”(古文“希”同“稀”),即三件稀世珍宝,因为收藏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而得名。

三希堂面积不大,却大气、肃穆,窗明几净,皇气逼人。几案左首是玉如意,右首是铜暖炉。墙壁上有一副对联:“怀抱观古今,深心托豪素”,为乾隆皇帝亲笔,联语平起仄收,天然古朴。

阅微草堂

阅微草堂是清乾隆年间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纪晓岚的书房,面阔五间,进深五檩。相传故宅中前院的藤萝,后院的海棠,均为纪晓岚亲手栽种。

纪晓岚以才名世,一生精力悉付《四库全书》,亲手删定润色而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凡200卷,并奉命创编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20卷。

聊斋

“聊斋”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书斋名。相传,在书斋中,蒲松龄专设一茶棚请人来喝茶,伺机询问一些奇闻异事,然后把听来的这些事情加工润色记录下来。“志”便产生了(记录),“异”当然就是旨在说明自己所记录的事情都是奇闻异事。《聊斋志异》便由此而生。

静香书屋

静香书屋是为纪念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而建。书屋坐北朝南,是三间开的青砖瓦房,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檐下“静香书屋”四字集自金农字,其特点是体形瘦长、横粗竖细、撇钩飘逸、墨色乌黑,犹如漆成,故称漆书。正门两侧有郑板桥所题对联:“飞塔云霄半,书斋竹树中”。书房内有松林梅的木雕罩格,条几上供桌屏、花瓶,书桌上置文房四宝,多宝架上摆放线装古书,圆桌上一盘围棋,古色古香,令人驻足其间,回味无穷。

潇湘馆

潇湘馆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住所及书房。据书中描述,这里“龙吟细细,凤尾森森”,“小小的三间房屋,一明两暗,回廊曲折,翠竹掩映,婆娑玉立,石子漫路,小溪潺潺,绕阶缘房”。如诗如画的景致,加上林黛玉的品格与才情,使潇湘馆成为大观园中最为清新脱俗之所在。影视作品为我们还原了这里的雅致与清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