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珅和纪晓岚的趣事
1、纪晓岚揶揄和珅
传说和珅建了一座亭子,请纪昀题写横额。纪昀挥毫写了两个大字“竹苞”。竹苞,竹笋也,出自《诗经》,是形容事物象雨后春笋一样破土而出。和珅想,这是说我在仕途上能飞黄腾达,于是十分高兴。
后来,乾隆探访,看到亭上大字,哈哈大笑,问是何人题写。和珅愣了愣,回答是纪晓岚。乾隆说,“竹”拆开是“个个”,“苞”拆开是“草包”。纪晓岚是骂你家“个个草包”呢!
2、一次,纪晓岚升了官当了侍郎,和绅(官尚书)向纪晓岚表示庆贺并请其吃饭,在吃饭时,和绅的下人牵来一只狗,和绅就问纪晓岚:“先生,你看这桌旁的东西是狼(侍郎)是狗呀?”
纪晓岚稍一思索便说:“这其实挺容易区分的,这狗的尾巴上竖,而狼的尾巴则下垂,所以上竖(尚书)为狗,下垂为狼!”和绅一时无语,面露羞愧之色。
扩展资料:
纪昀与和珅传闻二人结怨颇多,事实上,纪昀与和珅的关系就像是忘年交。年轻的和珅处世外向泼辣。年老的、处世逐渐内敛圆滑的纪昀会时时善意地提醒和珅。两人既有政见不同带来的争吵,也有默契的配合。
在工作中,更多的是和珅对纪昀的关照;在人际关系上,更多的是纪昀对和珅的帮助。同时,纪昀对自己的能力也非常了解,在文学上固然无人可比,但在治国和理财上远不如和珅。
而纪昀本身就只是一个御用文人,也就是说,纪昀与和珅不会有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两个人也是当时清朝最重要的两个支柱,乾隆最仰仗的两个大臣,如果真的斗的不可开交,那就不可能有康乾盛世了。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本文原载于1926年3月25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六期。现已编入被编入北师大七年级上期教材(五四学年段)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中文名
阿长与〈山海经〉
原作者
鲁迅
出版时间
1926年3月25日
属于
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
选自
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革命家。 人称“文教思革”。光绪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今绍兴市)东昌坊口。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笔名除鲁迅外,还有邓江、唐俟、邓当世、晓角等。小时享受着少爷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败变得贫困。青年时代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898年鲁迅从周樟寿更名为周树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此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此之前,他是一名医生,因战乱奋起改行为作家。鲁迅生平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1927年与许广平女士结合,生有一男名周海婴。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于上海。著作收入《鲁迅全集》,作品及《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有《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鲁迅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背景资料 阿长(1821~1899),鲁迅称她为长妈妈,浙江绍兴东浦大门楼人。她是鲁迅儿时的保姆。 长妈妈的夫家姓余,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叫五九,是做裁缝的,她有一个女儿,后来招进了一个女婿。 “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乡下叫做‘做妈妈'),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临死。”长妈妈患有癫痫病,1899年4月“初六日雨中放舟至大树港看戏,鸿寿堂徽班,长妈妈发病,辰刻身故”。 鲁迅对长妈妈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其实,这个来自东浦的长妈妈身材矮小,周家原先的保姆:章福庆的妻子阮氏——“庆太娘”才是真正的长妈妈,个子高大。更换保姆后因为叫惯了,也把东浦的那位叫做长妈妈。不过,笔者曾特地为此函询周树人夫妇,回答是否定的意见,周树人日记里的“章妈”也是东浦的那位长妈妈死后再雇请的。
1949年3月,毛泽东初进北京时,暂居香山。工作人员在他卧室安置了一张弹簧床,觉得这个床要比他在农村时睡的任何一张床都要高级,可毛泽东不领情,他看到这张床,高声责问工作人员:“为什么要给我买这样的床?这床比木板床要多花多少钱?为什么昨天能睡木板床,今天就不能睡了?我睡木板床已经习惯了,觉得睡木板床就很好,我不喜欢这张床。”他指示工作人员立即撤走弹簧床。
毛泽东发火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恐慌。毛泽东以前睡的木板床没有带来,临时到哪里找木板床呢?大家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劝毛泽东暂时先在弹簧床上睡一觉,第二天再想办法。毛泽东执拗地说:“弄了木板床来后我再睡!”于是工作人员赶快请木匠连夜为他赶做了一张大木板床,几个月后,这张木板床随着毛泽东搬进了菊香书屋。不久,根据毛泽东的嘱咐,工作人员对木板床进行了改造,做得出奇宽大,超出通常床铺的一半以上,板床前端略高,后端略低,整个床形略呈倾斜状态,上面铺着白色的床单,构成了书屋一个奇特的景观。这个板床,毛泽东一直使用了17个年头。
毛泽东为什么要把木板床加宽呢?因为毛泽东有躺在床上看书的习惯,床的东半侧是用来放书的。平时,毛泽东床上的书堆得足有一尺多高,看起来杂乱无序,实际上哪本书放在哪个位置上,毛泽东心里有数,且每本书夹有密密麻麻的白纸条,上面有的可以看到记录的铅笔字,有的书上留有红蓝铅笔的眉批和符号。一本《伦理学原理》,全书不过十万多字,他在书眉却写了一万二千多字的批语。
人们爱用“读书破万卷”“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博览群书和学识渊博,毛泽东应是当之无愧的。菊香书屋高橱林立,百余个书橱满是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的线装古籍,中外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著作,可谓汗牛充栋,墨香溢天。毛泽东大概要算“二战”以来各国***中最喜欢读史,也读得最多的一位。据说,美国总统的私人藏书没有一个超过5万册,而毛泽东藏书达92万多册,留有圈点、批注手迹的计1300余部(册)。整理这些藏书的工作由一个工作小组完成,从制卡、分类、打号、贴签,最后完成编制毛泽东藏书目录,用了整整三年时间。至于在建国前的几十年里,毛泽东阅读的书籍,则无以计数。因此,毛泽东一生读了多少书,恐怕谁都说不清楚。 毛泽东常说,书要多读、多写、多想、多问,在他的四卷《毛泽东选集》中就引用过《左传》《吕氏春秋》《礼记》《易经》《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列子》《孙子》《汉书》《山海经》《资治通鉴》等历史典籍;涉及的历史人物,既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如曹操、孙武、司马迁、朱熹、韩愈,也有奸相佞臣李林甫、魏忠贤,有中国的圣贤孔子、孟子和各朝各代的帝王将相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也有被统治者污蔑为“反臣逆贼”的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李自成、洪秀全。至于毛泽东在平时的讲话、诗文中引用的历史人物、成语、典故、传说、故事就更数不胜数了。综上所述,不难反映出毛泽东读史的博览广收和他的兴趣所在。 菊香书屋不仅是毛泽东生前读书写作之处,而且也是他运筹决策之地,著名的“乒乓外交”就是在这里作出决断的。毛泽东在书屋接待过许多来访的外国首脑。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当日,毛泽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会见尼克松和基辛格。基辛格回忆说:“我们来到毛泽东的书屋,这房间看去更像一位学者的隐居处,而不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全能***的会客室。”
毛泽东菊香书屋藏书既丰,自然需有藏书的印章。1945年,柳亚子赠送给毛泽东两方印章。1948年,人称“篆刻王”的谢梅奴用家藏上乘的寿山石料,为毛泽东刻制了两方印章。一方是白文“毛泽东印”,印文是回文排列的,具有汉印风格。另一方是朱文“润之”,细文粗边,仿周秦小玺。这两方石印于1951年由湖南省人民政府送往北京,献给毛泽东,现藏于国家博物馆。北京和平解放后,齐白石为表示对毛泽东的崇敬之情,精心刻制了印文为“毛泽东”的朱白文印章各一方,托当时接管中央美术学院的军代表、诗人艾青转交。1963年,中央办公厅委托陈叔通请篆刻家、上海博物馆的吴朴堂刻了一方铁线朱文“毛氏藏书”印章。此印深得毛泽东的喜爱,后来菊香书屋的所有藏书上,均印着此藏书印章。 在菊香书屋,毛泽东除了读书之外,最大的爱好就是书法。他最喜欢王羲之、怀素的草书,常利用休息时间临摹、琢磨,经过长期的练习和研究,毛泽东的书法博采众长,形成自己刚劲雄健、流畅奔放的独特风格,人称“毛体”。他爱抄写诗词,直到晚年还是既练字又写诗。
为了永久保存这些藏书,如今,除了在菊香书屋留有少量书籍以外,其他悉数搬至中央档案馆,专辟毛泽东藏书库,所有书籍按当年的原样陈列。
溪南籍翰林陈春英●文/余泮浩
一、史志记载
潮州为岭南文化古城。自唐代宰相常衮、文学家韩愈刺潮,兴学育才,人蒙其教之后,名贤辈出,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潮州城内,牌坊林立,学宫右侧(旧作域坊)有清代海阳知县冯笏建造的潮州解元坊,坊中刻有历代解元名字,其中就有澄海县苏湾都东岱美乡的陈春英。
清·光绪二十六年刊本,卢尉猷修、吴道鎔编纂的《海阳县志》卷三十九·列传八载:“陈春英,字华澄。生而颖异,读书目下十行,一览辄记。弱冠补员,康熙辛卯领乡荐第一,授内阁中书;选庶常,授检讨;丁酉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戊戌分校礼闱,所得皆名下士。时词官多以搏蒲、燕饮矜风雅。春英澹泊宁静,退朝,门无杂客,斗室绳床,手一编不辍。或欣然有得,作绳头小书注其旁。积日累月,架上书注几遍。考据精核,为文兴会,伸纸疾书,起伏变化无定态。辛丑以甄别罢职。一肩行李,飘然出都门,怡如也。归里后,杜门却轨,不交当事,惟日以汲古注书为乐。”又载:“陈春英,由澄海学,翰林院检讨。”这些文字,是
陈春英生平事迹最具真实性的历史记载。
二、搬家游学
斥地迁界,是清初者为割断东南沿海和郑成功的
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康熙元年,兵部尚书苏纳海被朝廷派至闽粤勘迁事宣,东南五省的沿海纵深五十里内被划为无人区,筑小堤为界,限三日之内在无人区界内百姓必须内迁完毕,逾期不迁者杀无,有敢逾越过界者也同样杀无赦。
潮油地区直接受其祸害有饶平、澄海、潮阳、惠来四县。澄海辖地狭而小,纵深没有一处地段超过五十里。本应在诏令公布之日全县栽撤。因当时澄海南洋出了一个许龙,官拜水师提督,人们尊称其为“许总爷”,他不忍家乡流离失所,设词抗命不迁。至康熙五年六月,因为有司迫迁甚急,南洋一隅也保不住了,终被裁撤进士陈春英的祖父陈延喜便在这个时候举家从苏湾都东岱美乡迁往意溪居住,时春英才两岁。陈家遂迁潮州,但其籍贯依然在老家,故陈春英长大后,读书应试都以澄海籍贯入学。光绪《海阳县志》载:陈春英“生而颖异”“一览辄记”,聪明于常人,书看一遍,便能全部记之脑海。且好学不倦,四处游学,寻师访友学习心得,弱冠之年便取得县学生的资格,俗称秀才。嘉庆版《澄邑南砂林氏大宗重修族谱·遂溪记》载:“庚午秋,余承命为遂邑司训。道由省会,见夫场事方殷,未遑赴邑,权坐任于五羊。越十月,至遂而视事焉。始至之日,公堂圮毁,取其旧署而。前创草堂,后仍寝室,凿井改路,而处其中。方此之时,寂寥甚矣。忽阍者报有二士至,接之,乃陈、蓝二君也。夫遂去潮二千余里,山川悠远,乃亲朋罕至之地也。即至矣,必为亲眷而来,不肯越境一步,以波及亲末也。今二君顾余二千里外,虽地邻石城,而其意气俱足千古矣。余时欢甚,命童仆取酒同酌,作歌而形骸两相忘也。”这段记载是南砂乡贤林青门所撰的,“陈、蓝二君”之陈者,即是陈春英,庚午年为公元1690年,此距离他中解元还有二十多年之久,“二君谓谁,中表之亲蓝君元振,先友陈钰侄孙春英是也。”此说明林青门是陈春英祖辈的故交。此次游学,主要是拜访本地先贤取经的,正如文中所述:“夫君子读数十年书,畀得一位,以行道于天下耳。位之大者,道及于方内;位之小者,道及于一邑。今遂庠虽小,还有诸生之可教焉。朴鲁者,泽以尔雅:浇薄者,诲以淳厚。庶变其风俗,同于上国,而吾道可行也。”尔后,鼓励陈、蓝二君说:“今二君以
天下,而意气待余,不让古人。如此行将推其所学,致君而下,以
福国,以意气及人,扩民胞物与之怀。大酬素志,是余所厚望之也。二君其勉之哉。”此次之行,二人可谓得益匪浅,为陈春英今后仕途帮助不少。
三、科考趣闻
陈春英举家迁居潮州意溪,其家庭并不宽裕。据说他中秀才后,几度赴乡试皆未遂愿,况家境贫寒,故终日郁郁不乐。某年,科期又将至,亲友们都鼓励他再去搏一搏。因有过几次失败,对功名信心不足,时澄海人有来山顶公台露宿、求公托梦的习俗。于是,为碰运气,春英决定到山公台圆梦,依据梦兆再作是否赴考的决定。那夜模糊之中,忽翁告诉他:“海底捞针日,功名成就时。”醒后,他细细揣摩梦境,“海底捞针?”岂不是预兆希望渺茫?一时他觉得心灰意冷,遂把赴考之事置之脑后。一天,陈春英的一件长褂破了,要妻子蔡氏缝补一下。其时,蔡氏正在剁猪菜,脱不开身,便说:“破一个,你自己动手吧。”陈春英也觉得有理,便问:“针线在哪里?”蔡氏说:“插在门板上。”原来,他的妻子上次缝补后怕针线失落,便插于门板的对联纸上。陈春英上前寻针,见针不偏不倚插在“福如东海”的那个“海”字中间。这时,他猛然想起山上得到的梦兆:“海底捞针日,功名成就时。”这不是应兆了?他欣喜万分,取下针,对妻子说,多谢娘子相助。由于家况不佳,没有盘路,一时苦无良策。那怎么办呢?据清·嘉庆《澄海县志·隐德》载:“银砂乡陈华,字文长,苏湾都人,监生,质直好义。当济人之急。康熙年间迁界,负母携弟寄居郡城。及展复,亲故中有困顿者,悉周恤之,俾得同归。其乡族侄春英,幼聪颖好读书,家贫几不能卒业,助其资脯,遂得捷南宫,授馆职。人以此多之。邑令张鲤书:‘齿德俱尊’以旌其庐。”这样,陈春英终于有盘省城应试了,且一举夺魁,中了解元。《国朝科场取士名册》载:“康熙五十六年辛卵科,主考张为经,山东人,吏中;金璞,顺天人,中书。”本次取土七十七名,第一名陈春英(澄海):第二名萧宸捷(大埔)……因有以上圆梦趣闻,故在本地便流传有“大海捞针”的。
四、洁身自好
陈春英于公元1711年“领乡荐第一”,中“解元”头衔,并于“癸巳成进士”。时为康熙癸已年。
陈春英以三甲第二十二名进士的身份,参加朝考,成功晋级,进入翰林院学习,散馆后“授检讨”。丁酉(公元1717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再于戊戌(公元1718年)分校礼闱,这是礼部主办的会试。
在朝为官时,“春英澹泊宁静,退朝,门无杂客,斗室绳床,手一编不辍。或欣然有得,作绳头小书注其旁。积日累月,架上书注几遍。考据精核,为文兴会,伸纸疾书,起伏变化无定态。”这比起那些“以蒲(古)、燕饮(宴会)矜风雅”的来说,可谓天壤之别。那些在翰林院任职的,多以及宴饮,或以吟诗作对为风雅之事。唯独他洁身自好,认真钻研学问。一书在手,便会不停顿地读下去,每有所得,便用小楷毛笔批注在字里行间。日子久了,书架及床几上都摆满经过他批注的书籍,并且反复考证,把
分析得很透彻。在批注上,书法不拘一格,书写尽致,起伏变化没有固定的形态。
陈春英在“辛丑以甄别罢职”。此因他年老体衰,不能再任职,故“一肩行李,飘然出都门,怡如也。”时为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
五、创办书院
“归里后,杜门却轨,不交当事,惟日以汲古注书为乐。”陈春英回来后,不与地方上的来往,每天阅读古籍进行校注,以著书为乐事,研习学问,有诗文集。家乡宗亲闻知春英回潮,族老们商量之后,请他为本族—恪祖派撰辈序诗。晚年的陈春英,在居住地意溪建有一座二进式灰瓦结构的“文昌阁”,前殿文昌帝君,后面作教授学生、培养人才的场所。可惜现在已面目全非,被重新盖房不能窥其原貌。现意溪中心小学的前身,是他在雍正初年(约1724年)创办的“意溪书院”历经变迁而来的。在澄海溪南上岱美村,现尚存其祖居“太史第”。陈春英卒于雍正戊申年(公元1728年),享年64岁。
在潮州意溪陈春英旧居门前,原有旗杆二副,现已看不到,据说旗杆石被迁移后,筑于原意溪公社灰窑的围墙之中。这两副旗杆石,应是陈春英本人和他的孙子陈颐璧中举人或进士所竖的。现陈家尚存《皇清检讨陈西岩先生墓志铭》石刻残碑,上面刻字如下
皇清检讨陈西岩先生墓志铭
赐进士出身,诰授资政大夫,抚湖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前巡抚陕西等14地方理军军务,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变部右侍郎总督仓场,户部右侍郎詹事府侍讲学士,提管顺天等处学政,国子监祭酒,充丙辰科会试同考官,右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局洗马兼翰林院修撰,国子监司业,充□□□□□□□□□□□□
日讲官起居注,丁未会试同考官,翰林院编修,丙午科福□副主考,翰林院庶吉士□□□□受纪顿首百□□□□
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讲学士充己未科会试同考官前翰林院庶吉士门下晚生吴泰顿首百□□
吏□□□江西□□乙□□同□□官□□门下□□生□□大小□□又一分□□士人。
还有一残块呈三角形,上面的文字难以辨认,有待进一步研究。
六、书香世家
陈春英之孙陈玉许,乳名典,讳颐璧,号藻堂,于康熙戊戌年二月十六日(公元1718年)出生,配智全王氏。他在1750年中举人,二年后联捷进士,卒于公元1770年,享年53岁。陈家可谓科甲联芳,人才辈出。
陈春英生一子,传二孙,长孙一家后返故乡苏湾都东岱美乡居住,现人口50多人,出了几个大学生:次孙即陈颐璧,仍居住于意溪,现有人口也是50多人。陈春英六世孙,人称“庭丰”的陈敬三先生(“武”字辈),一生以教书为业,颇有建树。此外,有在湖南工作的陈正先工程师及的陈绍先先生。居住于意溪寨内灰埕头祖屋的陈壮先老人一家,从事手工业工作,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并自1982、1983、1984年起,连续三年被评为意溪镇“文明和睦家庭”、潮安县“和睦家庭”、潮州市“五好家庭”。陈壮先老荣获1982年度潮安县“劳动模范”称号。正是“书香门第春常在:文明家庭世泽长。
七、渡口轶事
在陈春英的后人陈五嗳家中,有一份《东里溪大渡序》文。原件纸质,高10公分,横24公分,折页线装本,共六页,以绳头小楷毛笔书写。中载“东里溪大渡系私渡,载之邑乘,船号江陈和,乃十二世族祖春英公与市乡江解臣等公共物产,康熙五十三年,江解臣等将名下应得一半物产,契卖与春英公子,嗣后东里溪大渡,归为春英公己业,有红印契,“永为子孙执据照管”。又““过客每人捌文,十三乡内异姓一半,族人及市的江姓均免收(备注:因陈春英系市之外甥,其祖二房围内女,故享受与陈族免收渡资同等待遇”。)因有此规定,外乡人为省钱,常有人冒认宗亲浑水摸鱼。艄公不可能与每位搭渡者都认识,因此逢生客,艄公必先询问,诸如“乡何处?姓甚,名谁?”因十三乡以陈姓为主,被问者若不是十三乡陈姓,便会露怯。为不让识破,搭渡者总会冒充姓陈。应付追问时,则会含糊其词:“是唉……吓唉……怎呢唉”。“人在舟中,舟行水中,未几靠岸,各自西东”。于是,摸混搭渡过溪者习以为常,而撑渡者以渡人过溪为己任,“唉呀唉,三句唉挨便过溪”便成当地人一则笑话而流传下来。《东里溪大渡序》又载:“至春英公墓在梅浦、颐璧公墓在市,每年选定农历十二月十四,全日祭扫,各佃户于十二月初十,先备七兑银共壹拾元,交派下子孙办祭品之用,该银系作祭业,不得先支,以防变异主佃永远照行,其子孙不得减办失祭,其佃户不得借口推诿,子孙备办酒席棵品桌面香帛茶烛,先期请族内各房绅士,每房于此日自举一人,诣墓谒拜,既午在山赴席。”这段记载说明陈春英公孙的墓在今溪南界内,并在过去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十四日活动。在潮州意溪陈春英的后人家中,现尚存残破族谱一本,所载与《东里溪大渡序》所载相同,这些发现,对研究本地的人文历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参考资料:
本文2023-08-04 03:20:3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5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