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参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独参汤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独参汤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辨证录》卷二:独参汤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独参汤的用法用量 34 摘录 4 《校注妇人良方》卷三:独参汤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独参汤的用法用量 44 摘录 5 《医方类聚》卷一五○引《劳证十药神书》:独参汤 51 独参汤的别名 52 处方 53 功能主治 54 独参汤的用法用量 55 注意 56 各家论述 57 摘录 6 《医学集成》卷二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独参汤的用法用量 7 《保婴撮要》卷十七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独参汤的用法用量 8 《医钞类编》卷十三 81 方名 82 组成 83 功效 84 主治 85 独参汤的用法用量 9 《种痘新书》卷十二 91 方名 92 组成 93 功效 94 主治 95 独参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独参汤 1 拼音
dú shēn tāng
2 《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独参汤21 处方
大人参20~30克(去芦)
22 制法上药叹咀。
23 功能主治补气固脱。主诸般失血与疮疡溃后,气血俱虚,面色苍白,恶寒发热,手足清冷,自汗或出冷汗,脉微细欲绝者。
24 独参汤的用法用量
用水300毫升,枣子5个,同煎至150毫升,随时细细服之。令患者熟睡一觉。
25 摘录《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
3 《辨证录》卷二:独参汤31 处方
人参3两,附子3分。
32 功能主治久痢之后,下多亡阴,阴虚而阳暴绝,一旦昏仆,手撒眼瞪,小便自遗,汗大出不止,喉作拽锯之声。
33 独参汤的用法用量煎汤灌之。
34 摘录《辨证录》卷二
4 《校注妇人良方》卷三:独参汤41 处方
好人参2两或34两,炮姜5钱。
42 功能主治元气虚弱,恶寒发热,或作渴烦躁,痰喘气促;或气虚卒中,不语口噤;或痰涎上涌,手足逆冷;或难产,产后不省,喘息。
43 独参汤的用法用量水煎,徐徐服。如不应,急加炮附子。
44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三
5 《医方类聚》卷一五○引《劳证十药神书》:独参汤51 独参汤的别名
人参汤
52 处方大人参2两(去芦)。
53 功能主治劳证止血后,用此药补之。主大汗大下之后,及吐血、血崩、血晕诸症。
54 独参汤的用法用量人参汤(《十药神书》周杨俊注)。
55 注意咳嗽去之。
56 各家论述陈修园:失血之后,脏阴太虚,阴虚则不能维阳,阳亦随脱,故用人参二两,任专力大,可以顷刻奏功。但人参虽有补虚之功,而咳嗽者忌之。乘此大血甫止之际,咳嗽未作,急急饮之。若得熟睡一夜,则血从心脏而生。
57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引《劳证十药神书》
6 《医学集成》卷二 61 方名
独参汤
62 组成高丽参。
63 主治喉证,亢阳飞越,痰如拽锯。
64 独参汤的用法用量浓煎,加姜汁、竹沥冲服。
7 《保婴撮要》卷十七 71 方名独参汤
72 组成好人参1两,生姜5片,大枣5枚。
73 主治阳气虚弱,痘疮不起发,不红活,或脓清不满,或结痂迟缓,或痘疮色白,或嫩软不固,或脓水不干,或时作痒,或畏风寒;失血或脓水出多,血气俱虚,恶寒发热,作渴烦躁。
74 独参汤的用法用量上以水2钟,煎8分,徐徐温服,婴儿乳母亦服。
8 《医钞类编》卷十三 81 方名独参汤
82 组成人参不拘多少,炒米、煨姜、红枣。
83 功效急救元阳。
84 主治大惊卒恐,气虚气脱。
85 独参汤的用法用量浓煎服。
9 《种痘新书》卷十二 91 方名独参汤
92 组成白花蛇(焙干,为末)。
93 功效止痒。
94 主治痘痒塌陷。
95 独参汤的用法用量上以人参煎汤调服。
古籍中的独参汤 《续名医类案》:[卷三十六]杖伤而行之。若血去多而烦躁,此血虚也,名曰亡血,以独参汤补之。有损伤稍轻,别无瘀血等症,但瘀痛不止者,
《续名医类案》:[卷十二]吐血,及如桃胶蚬肉者三四升,腹痛乃止。虚倦异常,与独参汤饮之,三日而血减六七。服十全大补汤,百余日而痊
《疡医大全》:[卷三十六跌打部]跌打损伤门主论。如胎下而去血过多,昏闷欲绝,脉大无力,用浓浓独参汤冲童便服之。小产本由气血大虚,今当产后,益虚其
《杂病广要》:[身体类]厥、术、地黄、枸杞、大补元煎之属,甚者以回阳饮、独参汤之类主之。(按∶《医方考》曰∶行立之间,暴眩仆
《杂病广要》:[诸血病]咳血(挟痰)目录 1 拼音 2 《瑞竹堂经验方》 21 处方 22 来源 23 功能主治 24 八珍汤/八珍散的用法用量 25 备注 附: 1 古籍中的八珍汤/八珍散 1 拼音
bā zhēn tāng /bā zhēn sǎn
2 《瑞竹堂经验方》 21 处方人参30g 白术30g 白茯苓30g 当归30g 川芎30g 白芍药30g 熟地黄30g 炙甘草30g
22 来源方论吴昆《医方考》卷3:“血气俱虚者,此方主之。人之身,气血而已。气者百骸之父,血者百骸之母,不可使其失养者也。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甘温之品也,所以补气;当归、川芎、芍药、地黄,质润之品也,所以补血。气旺则百骸资之以生,血旺则百骸资之以养。形体既充,则百邪不入,故人乐有药饵焉。”
《瑞竹堂经验方》卷4:“脐腹疼痛,全不思食,脏腑怯弱,泄泻,小腹坚痛,时作寒热。”
23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气血两虚证。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耳眩,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悸怔忡,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大无力。(本方常用于病后虚弱、各种慢性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属气血两虚者。)
24 八珍汤/八珍散的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通口服(现代用法:或作汤剂,加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若以血虚为主,眩晕心悸明显者,可加大地、芍用量;以气虚为主,气短乏力明显者,可加大参、术用量;兼见不寐者,可加酸枣仁、五味子。
25 备注本方是治疗气血两虚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气短乏力,心悸眩晕,舌淡,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古籍中的八珍汤/八珍散 《外科枢要》:[卷二]论翻花疮(二十一),此肝脾郁怒,气血虚而风内动。用加味逍遥前散并八珍汤而愈。一男子项患肿,痰涎涌甚,用散坚行气等剂,
《保婴撮要》:[卷十四]汤火疮血滞也,用六君子加芎、归而愈。后因劳役寒热,以八珍散加升麻、柴胡、白芷而痊。一小儿火伤腿,用寒凉之
《保婴撮要》:[卷十七]发热口渴烦躁不止之症功散(二方见痘灰白色)参四圣散(方见腹胀气促)八珍汤(方见顶陷灰白色)《保婴撮要》明薛铠公元136
《外科精要》:[卷下]痈疽经验杂方四君加芎、归。脾虚者,补中益气汤。气血俱虚者,八珍汤、大补汤。若用寒凉消毒则误矣(治验见《外科枢要
《女科撮要》:[卷下]产后腹痛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加减肾气大补汤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加减肾气大补汤 1 拼音
jiā jiǎn shèn qì dà bǔ tāng
2 处方熟地8钱,萸肉4钱,怀山4钱,茯芩3钱,丹皮2钱,泽泻2钱,制附4钱,肉桂2钱,牛膝2钱,黄耆4钱,归身4钱,栀子4钱,丝饼4钱。
3 功能主治产后气血虚弱,督脉不通于脑,髓海空虚,风寒乘入,以致头痛畏风,久则鼻流黄涕,稠粘腥臭,脑痛如破者。
4 加减肾气大补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巅痛,加川芎1钱5分,藁本1钱5分,北细辛7分;两太阳痛,加荆芥、防风、*羊霍各1钱;牵引两目疼痛,加炒僵蚕1钱,灵仙1钱5分,蝉蜕1钱;面上起块如饼,加全蝎梢8分,海桐皮1钱5分,煅石决明2钱,干蟾蜍1只;面上红肿如游风,加白头翁、牛茅子各2钱,独活、羌活各1钱,钩丁2钱;眼目红沿出泪,加谷精1钱,冬桑叶10片,干蟾蜍1只(香油炙酥),研末,药汁送下。
5 摘录
《胎产秘书》卷下
古籍中的加减肾气大补汤 《保婴撮要》:[卷九]肿胀
汤(方见寒吐)五苓散(方见五淋)八珍汤(即十全大补汤去黄、肉桂,方见自汗)六君子汤(方见内钓)加减
《古今名医汇粹》:[卷七辑选薛立斋各证医案四十六条]脾胃亏损小便不利肚腹膨胀等证、补中益气,月余自能转侧,又两月而能步履。却服大补汤、还少丹,又半载而康。后稍失调理,其腹仍胀,服
《内科摘要》:[卷下]三、脾肾亏损小便不利肚腹膨胀等症丸、补中汤,月余自能转侧,又两月而能步履,却服大补汤、还少丹,又半载而康。后稍失调理,其腹仍胀,服
《明医杂着》:[卷之一]化痰丸论也,宜用补中益气汤为主,中气既健,其痰自运化;若肾气亏损,津液难降,败浊为痰者,乃真脏之症,宜用六味
《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泄泻本文2023-08-04 03:54:0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