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兵事典籍档册汇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清代兵事典籍档册汇览,第1张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有用+1已投票

讨论

《清代兵事典籍档册汇览》是2005年学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茅海建。

作者

茅海建主编

9787800604133

定价

4600000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

装帧

精装

这是一部反映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清代军事类专书。它涉及清代军事学的军制、军法、工程、教育、陆军、海军、骑兵、防务、供给、及满、蒙、汉各族军事人员履历清册等内容。

《清代兵事典籍档册汇览》更注重清中晚期军事档案资料,兼顾清早期军事文献。它不仅具有研究价值赵芾简介,又有军事教科书作用。通过对它们的学习研究,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系统的专项信息。如对清末接受东西洋军事教育,使用现代军事装备,均有较集中和全面的资料。又如清末海军计划、装备、涉及到当时清海军实力的资料,再如:清廷对内外的战史也另有资料备用等。对学者研究清军事史或更具体到单一专科题目也有资料可获取,故本书编成后,才显其庞大 (100册)。

本丛书另一特点为“实用”。它只收录历史史料,而不收清学者对军事论述的著作及军占、谋略、诸家兵法类等著述。大概有以下内容:一、清代兵制。二、清代军事防务。三、清代战史。四、清代军事后勤保障。五、清代军事教育。六、清代兵事奏稿等。

《清代兵事典籍档册汇览》从现代研究视角出发,不仅收录有较高版本价值的资料赵芾简介,如《保障升平》、《雍正年抚标左营清册》、《光绪十年各省兵数册》、《兵法备遗》、《清咸同间军事史料》:又有彩绘本《奏定陆军制衣图说》、《北京南院武卫中军操演兵法阵图》展现了清军装备的精彩画面。该书所收各类历史文献,不仅有大量抄本、填写本、粘帖本外,也不乏稿本、彩绘本、及原本奏稿等,其抄写之精美,保存之完整,在国内图书馆界堪称绝无仅有。前贤曾言:“兵事为儒学之至精”,古今圣哲英雄,于兵事未稍疏忽。《清代兵要档案汇览》中的“兵法”、“兵案”等,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可为国内外从事清史及军事研究者提供镜鉴。

册数 书名 撰者 版本

1

旗务集览 (清)佚名撰 清抄本

八旗表 (清)佚名撰 清抄本

八旗官员俸米表 (清)佚名撰 清抄末本

福州驻防志 (清)新柱等纂 乾隆间外郎王鉴甘士发刻本

2

钦定军卫道里表(一) (清)鄂尔泰等纂 清乾隆八年刻本

3

钦定军卫道里表(二) (清)鄂尔泰等纂 清乾隆八年刻本

4

钦定军需则例 (清)阿桂、和坤等纂 清乾隆五十年刻本

鄂省满绿营汛州县驿传全图 (清)佚名绘撰 清刻本

5

奏销浙省各镇协营官兵马匹应支康熙五十四年分俸饷乾银米豆草束等项钱粮数目文册 (清)段志熙等编 清康熙五十四年原抄本

6

雍正十三年江南各营官兵马匹粮草折银支出清册 (清)赵国麟编 清乾隆二年抄本

7

乾隆九年浙江抚标左营官兵马匹粮草折乾银支出数目清册 (清)佚名编 清乾隆十年抄本

8

山东省抚、镇等标营嘉庆九年分实在官兵马匹俸薪饷乾米折等项支放过兵马钱粮数文册 (清)全保编 清嘉庆十年抄本

两江嘉庆十六年分督操两标各营马匹数目册 (清)百龄编 清嘉庆十七年稿本

安徽嘉庆十六年抚标左右两营马匹总数黄册 (清)钱楷编 清嘉庆十七年稿本

江苏嘉庆二十一年分苏州抚标左右两营并苏州营官兵马匹数目文册 (清)胡克家编 清嘉庆二十二年稿本

山东省嘉庆十一年官兵马匹钱粮数目之册 (清)杨志信编 清嘉庆十二年抄本

山东嘉庆十四年分官兵营员马匹等项数目文册 (清)吉纶编 清嘉庆十五年原抄本

山东省嘉庆二十四年分官兵马匹钱粮奏销清册 (清)钱臻撰 清嘉庆二十五年原抄本

嘉庆二十四年分漕标七营官兵马匹清册 (清)成宁撰 清嘉庆二十五年抄本

嘉庆二十四年分河标中右庙湾佃湖四营官兵马匹清册 (清)黎世序撰 清嘉庆二十五年抄本

武职廉俸章程 (清)佚名编 清抄本

行军纪事汇编 (清)佚名编 清抄本

9

保障升平 (清)佚名撰 清乾隆抄本

军储纪畧 (清)刘组曾撰 清乾隆四十五年刻本

10

兵法备遗 (清)佚名撰 抄本

11

武备挈要汇纂(一) (清)应自程编 抄本

12

武备挈要汇纂(二) (清)应自程编 抄本

13

武备挈要汇纂(三) (清)应自程编 抄本

14

武备挈要汇纂(四) (清)应自程编 抄本

15

武备挈要汇纂(五) (清)应自程编 抄本

16

训兵辑要 (清)薛大烈撰 清刻本

流寇琐记 (清)赵吉士撰 清抄本

杨中丞抚黔奏疏 (清)杨雍建撰 民国间存素堂绿丝栏抄本

17

乌里雅苏台事宜 (清)佚名辑 清松古斋朱格抄本

蒙古诸部述畧 (清)邓廷桢辑 清刻本

定边纪畧 (清)奕湘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柔远新书 (清)朱克敬辑 清光绪七年长沙刻本

新疆兵事志 王树枏撰 清末新疆官书局铅印本

阿尔台山情形暨筹拟防守节畧 (清)佚名卷 清末紫格抄本

18

靖海纪 (清)施琅撰 (清)施世纶辑 清木活字本

19

防海备览 (清)薛传源编纂 清嘉庆十六年望山堂刻本

20

台湾资料杂抄 (清)佚名辑 清末抄本

陈资斋天下沿海形势录 (清)陈伦炯撰 清咸丰间铜活字本

海防经略纂要 (清)章錀辑 清乾隆十八年会稽章氏锄经堂刻本

程督院奏酌筹台湾善后事宜各款奏稿 (清)程祖洛撰 清光绪间抄本

21

洋防辑要(一) (清)严如熤辑 清道光十八年安康张鹏飞来鹿堂刻本

22

洋防辑要(二) (清)严如熤辑 清道光十八年安康张鹏飞来鹿堂刻本

23

洋防辑要(三) (清)严如熤辑 清道光十八年安康张鹏飞来鹿堂刻本

24

洋防辑要(四) (清)严如熤辑 清道光十八年安康张鹏飞来鹿堂刻本

25 广东海防汇览(一) (清)卢坤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26 广东海防汇览(二) (清)卢坤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27 广东海防汇览(三) (清)卢坤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28 广东海防汇览(四) (清)卢坤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29 广东海防汇览(五) (清)卢坤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30 广东海防汇览(六) (清)卢坤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31

戎马风涛集 (清)沉汝瀚撰 清道光十八年刻本

杨芳练兵奏疏 (清)杨芳撰 清道光刻本

32

防海辑要(一) (清)俞昌会编辑 (清)俞昌会撰 清光绪十一年星沙明远书局刻本

33

防海辑要(二) (清)俞昌会编辑 (清)俞昌会撰 清光绪十一年星沙明远书局刻本

34

防海辑要(三) (清)俞昌会编辑 (清)俞昌会撰 清光绪十一年星沙明远书局刻本

35 邓廷桢军政奏议 (清)邓廷桢撰 清道光间抄本

筹海策畧 (清)余含棻撰 清道光二十二年燕山泽存书屋刻本

36

道光元年分云南省各标镇协营官兵马匹支过奉饷马乾银米数目清册 (清)史致光撰 清道光二年抄本

道光二十二年分云南省各标镇协营官兵马匹支过俸饷马乾银米数目黄册 (清)桂良撰 清道光二十三年抄本

道光二十三年分漕标七营官兵马匹数目 (清)李湘棻撰 清道光二十三年抄本

督标五营原额官兵数目 (清)佚名编 清抄本

官兵借支行装银两花名底册 (清)佚名编 清道光间抄本

延绥镇统辖标协营汛官员兵丁数目册 (清)佚名编 清光绪间抄本

鄂省营制驿传汇集 (清)陈仲衡编 清光绪十五年刻本

37

钦定兵部处分则例(一) (清)伯麟等修,庆源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38

钦定兵部处分则例(二) (清)伯麟等修,庆源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39

钦定兵部处分则例(三) (清)伯麟等修,庆源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40

钦定兵部处分则例(四) (清)伯麟等修,庆源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41 钦定兵部处分则例(五) (清)伯麟等修,庆源等纂 清道光间刻本

42 武场条例 清兵部编 清同治间刻本

43 湖南苗防屯政考(一) (清)但湘良纂 清光绪九年蒲圻但氏湖北刻本

44 湖南苗防屯政考(二) (清)但湘良纂 清光绪九年蒲圻但氏湖北刻本

45 湖南苗防屯政考(三) (清)但湘良纂 清光绪九年蒲圻但氏湖北刻本

46 湖南苗防屯政考(四) (清)但湘良纂 清光绪九年蒲圻但氏湖北刻本

47 苗防备览(一) (清)严如熤撰 清嘉庆二十五年潊浦严氏刻本

48 苗防备览(二) (清)严如熤撰 清嘉庆二十五年潊浦严氏刻本

49

黔阳从军纪略 (清)程卓梁撰 清光绪三年刻本

团练乡守备要 (清)沉衍庆辑 清咸丰二年鄱阳县署刻本

乡守外编辑要 (清)许乃钊辑 清道光三十年刻本

荆州府江陵县团练清册 (清)积纶编 清抄本

50

禀定和州团练现办章程 (清)佚名撰 清刻本

保甲团练辑要 (清)易棠辑 清抄本

川东捐输团练志 (清)张正椿撰 清咸丰三年刻本

团练实纪 (清)闫汉璞辑 清同治四年刻本

湖北襄阳府团练章程 (清)佚名辑 清刻本

万县团练战守图标 (清)冯卓怀编 清咸丰十年刻本

广西团练事宜 (清)朱孙诒编 清咸丰十一年刻本

51

咸丰初年用兵上谕 清抄本

清抄奏稿 (清)佚名辑 清末抄本

52 清咸丰年间军事史料 (清)佚名辑 清抄本

53

清咸丰年奏疏钞 清咸丰间朱格抄本

海隅兵事纪 (清)佚名撰 清光绪十四年朱格抄本毛装

剿压太平军奏折 清咸丰十一年至同治元年兵部户部抄稿本

曾文正公水陆行军练兵志 (清)王定安纂 清光绪二十六年柏经正堂刻本

54

曾国荃剿匪疏牍折奏秘稿(一) (清)曾国荃奏 (清)吴汝纶辑 清同治抄本

55

曾国荃剿匪疏牍折奏秘稿(二) (清)曾国荃奏 (清)吴汝纶辑 清同治抄本

56

军兴本末纪畧 (清)谢兰生撰 清同治十一年活字本

锡金团练始末记 (清)华翼纶撰 清同治三年抄本毛装

皖南军务纪畧 (清)陈钟秀撰 清光绪二年刻本

寿州城解围奏折 清咸丰十年抄本

守蒙纪略 (清)贺绪蕃撰 清同治三年刻本

守岐纪事 (清)张兆栋撰 民国八年铅印本

57

东牟守城纪略 (清)戴燮元撰 清同治八年刻本

洋兵纪畧 清董恂朱格抄本

兵事 (清)赵芾辑 清末朱丝栏稿本

英法联军入京史料 清咸丰间抄本

襄理军务纪略 (清)佚名辑 清刻本

58

都下防军疏稿 (清)佚名辑 清朱格抄本

59

张公襄理军务纪畧 (清)丁运枢等编 清宣统元年石印本

60

咸同间有关捻军史料 (清)佚名辑 清咸丰同治间稿本

有关捻军信柬 清咸丰间稿本

武备固圉录 (清)沉汝瀚编 清光绪十年刻本

61

练勇秘诀 (清)佚名撰 清咸丰叶恩培抄本

兵书三种 (清)湖北官书处辑 清光绪二十一年湖北官书处重刻本

险异录图说合览 (清)豫师撰 (清)钱宝书绘 清光绪十四年石印本

62 豫军纪略(一) (清)尹耕云等纂 清同治十一年刻本

63 豫军纪略(二) (清)尹耕云等纂 清同治十一年刻本

64

楚军营制 (清)佚名撰 清刻本

彝军纪畧 (清)彭洵撰 清光绪十二年刻本

军务急迫应办要件 清抄本 毛装

各省奏报军需银两数目 (清)佚名编 清光绪间抄本

兵部公牍 (清)黄云鹄撰 清同治十一年刻本

兵差腰拨章程 (清)佚名编 抄本

65

历代兵制考 (清)朱墉等纂辑 清光绪二年岭南吉林辉发索绰络氏《重刊武经七书汇解》刻本

历代民兵考畧 徐炳龙撰 民国铅印本

皇朝兵制考略 (清)翁同爵纂 清光绪元年武昌节署刻本

步军统领衙门兵制沿革 佚名编 民国抄本

66

兵部武选司现行章程 清兵部编 清光绪十六年铅印本

67

光绪丙午三十二年京口驻防正白旗蒙古两甲之官兵闲散人等三代男丁数目档册 (清)佚名编 清光绪三十二年写本

68

前任广州汉军副都统升迁调补年月日清册 (清)佚名编 清光绪二年抄本

内札萨克六盟四十九旗王公等衔名单 (清)佚名编 清末抄本

外札萨克四部落及各路将军大臣所属札萨克汗王贝勒贝子台吉等衔名单 (清)佚名编 清末抄本

宣统元年京口驻防镶蓝旗蒙古两甲及身而止兵丁等数目名册 (清)京口副都统衙门编 清末写本

宣统元年京口驻防正黄旗蒙古两甲及身而止兵丁数目名册 (清)京口副都统衙门编 清末写本

宣统已酉元年京口驻防镶白旗蒙古两皿之官兵闲散人等三代男丁数目档册 (清)佚名编 清末写本

光绪十年各省兵数册 (清)兵部编 清抄本

清光绪二十八年贵州通省粮储兼巡贵阳等处兵备道移交册 (清)黄元善编 清光绪二十八年写本

李勉林中丞奏定江西军制 (清)李兴锐撰 清光绪木活字本

分防彰德营官弁衔名数目清册 (清)复俊编 清光绪三十四年原抄本

武职俸饷额数 (清)佚名编 清抄本

69

张学院奏四川东乡案一折稿 (清)张之洞撰 清光绪六年琉璃厂刻本

从军纪略 (清)杨玉科撰 清光绪十八年刻本

抚湘公牍 (清)卞宝第撰 清光绪十五年湖南刻本

70

清光绪间廷寄 清光绪间稿本

法国越南构衅交兵事宜谕旨 (清)佚名辑 剪贴本

各军驻扎处所 (清)佚名编 清光绪抄本

张李两中堂密奏征东疏 (清)张之洞、李鸿章撰 清光绪间刻本

策倭要略 (清)李岳蘅撰 清末抄本

71

甲午战争有关史料钞 (清)佚名辑 清末抄本

甲午山东威海倭警电报 (清)佚名撰 清光绪二十年稿本

72

旅顺失守后军务大概情形 (清)佚名撰 清末抄本

饶文卿太守言关东战事书 (清)饶恭寿撰 清末抄本

陕督奏报河湟军务购械造销案 (清)陶模等撰 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编 清光绪抄本

建昌行记 (清)佚名撰 清末铅印本

晋东防军纪略 (清)王耀焕撰 清光绪三十年刻本

大义从军躬行记 (清)绍元撰 清光绪二十六年稿本

鄂沪来往电稿存查 (清)佚名撰 清末抄本

黔边军务批稿 (清)佚名撰 清光绪三十年抄本

北洋练兵案 (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编 清光绪间原抄本

73

华州兵事志 刘东野撰 清宣统三年石印本

治兵私议 张謇撰 民国间朱格抄本

麟洲兵事刍议 (清)钱麟书撰 清光绪三十三年正谊书局铅印本

永城兵防禀稿 (清)杨葆昂撰 民国初年抄本

74

光绪十五年吉林将军奏折 (清)长顺撰 清末朱格抄本

各省关欠解本年并历年东北边防经费银两奏 (清)奕劻等撰 清末抄本

伊犁奏请将孳生羊厂变价同旧厂马价拨充军饷奏稿 (清)广福撰 清宣统二年抄本

惠远新城保甲办法 (清)佚名辑 清光绪间抄本

西宁军务节略 (清)佚名辑 清光绪二十三年石印本

筹藏刍议 (清)姚锡光撰 清宣统二年铅印本

75

升恭勤公藏印边务录 (清)升泰撰 清光绪间铅印本

蒙边新制或问 (清)张超宗撰 清宣统三年铅印本

76

筹边刍议 (清)姚锡光撰 清宣统三年抄本

滇西兵要界务图注 李根源撰 李根澐编 民国二十一年腾冲李氏曲石山房刻本

督办广西边防函电存稿 郑孝胥撰 清光绪二十九至三十一年稿本

77 伊犁将军马广奏稿(一) (清)马亮、广福撰 清末抄本

78 伊犁将军马广奏稿(二) (清)马亮、广福撰 清末抄本

79 伊犁将军马广奏稿(三) (清)马亮、广福撰 清末抄本

80 伊犁将军马广奏稿(四) (清)马亮、广福撰 清末抄本

81 军制 (清)佚名编,(清)李鸿章校 清稿本

82 新建陆军兵略录存 (清)袁世凯撰 清光绪二十四年石印本

83 淮军武毅各军课程 (清)佚名编 清末抄本

84

奏定北洋陆军武备学堂章程 (清)北洋陆军武备学堂编 清光绪刻本

条陈浙江武备学堂练兵稿 (清)联豫撰 抄本

防营将弁学堂试卷 (清) 佚名编 清末铅印本

奏定北洋练兵营制饷章 袁世凯撰 清宣统北洋官报局铅印本

筹办湖北练兵酌议饷章 (清)张之洞、端方撰 清光绪二十八年铅印本

奏定陆军营制饷章 (清)奕劻等编 清光绪三十年铅印本

奏定陆军审判试办章程 (清)荫昌等撰 宣统二年铅印本

奏定陆军行营礼节 (清)奕劻等编 清光绪铅印本

湖北制造步兵枪学 (清)佚名编 清光绪铅印本

军制学教科书 (日)贺忠良编 清光绪铅印本

85

兵要地理 军学编辑局编 民国铅印本

86

夜战通法 (清)伍士修编 清光绪石印本

野外战术记事录 (清)应雄图编 清光绪石印本

混成协战术 (清)寿永康编 清光绪石印本

奏定陆军游学毕业考试章程 (清)奕劻等撰 陆军部编译局刷印处光绪三十四年铅印本

广西常备军步队第一标规程 (清)佚名编 清抄本

山东调查陆军财政局试办宣统三年预算比较表 (清)山东调查局编 清宣统三年原稿本

87 沈文肃船工奏稿 (清)沉葆桢撰 清末抄本

88 船政奏议汇编(一) (清)左宗棠等撰 清福建船政局编 清光绪十四年刻本

89 船政奏议汇编(二) (清)左宗棠等撰 清福建船政局编 清光绪十四年刻本

90 船政奏议汇编(三) (清)左宗棠等撰 清福建船政局编 清光绪十四年刻本

91 船政奏议汇编(四) (清)左宗棠等撰 清福建船政局编 清光绪十四年刻本

92

筹议海防案 (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编 清抄本

筹议海防经费案 (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编 清抄本

北洋海军章程 (清)总理海军事务衙门编 清光绪十四年铅印本

93 海防新论 (清)知新馆主涂山氏辑 清光绪二十四年上海广学会刻本

94 中国江海险要图志(一) (清)陈寿彭译辑 清光绪二十七年经世文社石印本

95 中国江海险要图志(二) (清)陈寿彭译辑 清光绪二十七年经世文社石印本

96 中国江海险要图志(三) (清)陈寿彭译辑 清光绪二十七年经世文社石印本

97 皇朝边防纪要 (清)陶骏保编辑 民国初年抄本

98

筹海军别录 (清)姚锡光撰 清光绪三十四年稿本

筹海军刍议 (清)姚锡光撰 清光绪三十四年京师庽斋刻本

中国海军地理形势论 丁开嶂撰 民国元年北洋公报局铅印本

光绪三十三年海军调查表 (清)佚名辑 清光绪三十三年抄本

99 海军水师第一次统计表 (清)海军部主计处编 清宣统元年刻本

世界海军现状 (清)丁士源撰 清宣统二年铅印本

100 北京南院武卫中军操演兵阵图 (清)佚名绘 清末彩绘本

陆军衣制详晰图说 (清)奕劻等编 光绪三十一年石印本彩色套印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这问题。清朝(1644年—1911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满姓爱新觉罗。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建立王朝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都城为赫图阿拉(又名兴京、赫图阿喇、黑秃阿喇、黑图阿拉,满语“横岗”之意。在今中国辽宁省新宾县西永陵公社老城)。1636年(明崇祯九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陷北京,明崇祯帝自杀。清军乘机入关打败农民军,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清代自入关后,共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后金政权的建立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一直居住在今中国东北。和中原地区的汉族以及蒙古族和朝鲜族关系甚密。而直至明朝洪武时,由于蒙古族的残余势力被明朝压制,于是明朝在东北一带设立远东指挥使司,开始着手控制女真部的各个部落。

女真族建州部猛哥帖木儿(努尔哈赤六世祖)时为建州卫左都督,北方的部族势力强大,南下压迫建州。猛哥帖木儿被杀,建州部被迫南迁,最终定居于赫图阿拉。

南迁后,建州部与中原地区来往更为密切,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八旗制度随即建立,而此时正是努尔哈赤担任建州部首领。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袭封为指挥使,以祖、父遗甲十三副,相继兼并海西四部,征服东海女真,统一了分散在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

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大金(史称后金),改元天命。

▲清军入关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明崇祯帝自杀。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打败农民军,同年,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清廷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南明抗清武装,逐步征服了全中国。

▲康雍乾盛世

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但这个所谓盛世仍停留在小农经济阶段,加上民族压迫、封建集权、闭关锁国的落后政治制度,为日后中国的衰弱埋下了隐患。与此同时,欧洲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阶段,并在全球范围殖民扩张,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迅速超越了中国。 这么多字,我也不愿意看,您可以去这个网战下载<清史稿>,

abadacn

其它的如各朝实录我手机也没法发给你有些论坛可以参考

1wwwourjgcom

2清史论坛

3康雍论坛

整理了《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十三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当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经、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部44类66属。

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1、《气血内经略论》(清•冯梦龙)

2、《清代家庭秩序史》(清•刘学森)

3、《清代社会经济史》(清•姚贞钗)

4、《三国编年史》(明•朱棣)

5、《元史》(元•朱棣)

6、《明史》(明•司马光)

7、《明清宗法史》(清•李林甫)

8、《明清财经史》(清•李林甫)

9、《清续史》(清•李鸿章)

10、《清代史料论集》(清•韩南吉)

11、《清代史学文献论》(清•马立新)

12、《清代政治思想史》(清•蔡洪章)

13、《清代礼制史》(清•蔡洪章)

14、《清代思想史》(清•梁溪藩)

15、《清史文集》(清•赵向荣)

16、《清代汉文学史》(清•赵向荣)

17、《清代儒学史》(清•梁实秋)

18、《清代儒学文献论》(清•梁实秋)

19、《清代书法史》(清•章学诚)

20、《清代文学史》(清•张维迎)

21、《清代文学文献论》(清•张维迎)

22、《清代诗赋汇编》(清•吴稚晖)

23、《清代古籍编纂史》(清•吴稚晖)

24、《清代新书编纂史》(清•吴稚晖)

25、《清代文字考》(清•杨慎)

26、《清代印刻史》(清•冯友兰)

27、《清代教育史》(清•郑大宝)

28、《清代绘画史》(清•祝允明)

29、《清代音乐史》(清•林立夫)

30、《清代舞史》(清•陈崇仁)

望采纳

1)《四库全书总目》,清初纪昀、永容主编

2)《贩书偶记》及《贩书偶记续编》,清末孙殿起及其弟子所著

3)《古今图书集成》,清代陈梦雷、蒋廷锡等编纂

4)《书目答词》,清末张之洞撰;《书目问补正》,清末范希曾著

收藏是一种生活乐趣。对于纸质的藏品,一般藏家会以字画为主;而藏古书者,大多沾染着文人气息,带有一份浪漫色彩。收藏古籍的人,坊间将其分成三大类:第一类以学者为主。他们把古籍当作史料来收藏,更贴切地说,他们算不上是藏家。第二类以“玩家”为主。这类人多从古籍的经济价值考虑,出于投资的心态来收藏。第三类是真正的藏家,他们对古籍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专业知识,对版本、纸质、内容等有深入研究,并执着于其中细节。 古籍的收藏圈很稳定,收藏者需要一定经济实力,有爱好,同时具有文化功底。要满足这三个条件并不容易,尤其是第三点。如果没有古文、历史功底,有些东西根本看不懂,何谈收藏地域文化的特性在古籍收藏上有明显的分别,在藏家淘书的过程中,遇到没有牌记的情况十分多。所谓没有牌记的古书,指的是缺少年代或者作者资料的书,按现在的话说,就是书籍缺少了“身份证明”。遇到这种情况,古籍“发烧友”就要对作者,乃至纸质、墨色、印刷水平、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讨论,从而推算书籍的年代,以作价值判定。 在收藏古籍的圈子里,藏家都知道古籍内容含金量非常重要。俗话说:“一页宋版,一两黄金”。宋元时期是雕版印刷的顶峰,雕刻精美、字体端庄、纸墨考究、校勘质量高。从明中叶起,宋元版本就成为藏家追逐的热点,近年来,宋元时期的精品刻本非常少见。 明代是中国古代印刷史上的全盛时期,其印刷技术较前代更加成熟,图版刻印更为精良。许多收藏家看到明刻本就毫不犹豫地出价,对于品相,则不如以前那样讲究,太挑剔的话,根本不可能淘到‘宝’。 清代及民国时期的精刻本,以质优价廉更受普通投资者关注。一些书友虽然热爱收藏古籍,但未必懂行,总要找人为其“掌眼”(指找识货的朋友帮忙看货),以免“用买人参的价钱买了萝卜”。  名人尺牍也在古籍收藏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一封现当代名人的信札在千元以上,明清名人的信札动辄上万、几十万元。如果有特殊历史意义,价值更是大幅攀升。比如颇受广大中山收藏家关注的《孙中山致任鹤年信札》,是孙中山于1923年讨伐桂系战役时致任鹤年的秘密信件,收录于《孙中山全集》,极为珍贵。在2007年举行的上海嘉泰秋拍会上,预估价在40万—50万元之间,最终以44万元成交。 作为一名古籍收藏家,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比如要了解某个年代出版过什么代表书籍,这个年代的纸质、字形、油墨都有何特点;原刻本、影刻本、复刻本等不同形式的古籍应该是什么样子。当然,光有这些也不够,还需要多看细看,还要多向行家请教、参加展览会、拍卖会了解行情。 初入门者,建议多学多看古籍入门书,如陆昕的《闲话藏书》、田涛的《田说古籍》、谢其乐的《古书收藏》。 需要注意的,并非所有古籍都有投资价值,一些当时发行量很大、做工不是很精细、存世数量很多的古旧书籍,价值不是很高。这就需要买家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不要高价买了便宜货。 “新手”淘书秘诀 :  1寻找“书源”。古玩市场、旧书市场是淘货的主要场所。  2重存世量。存世量越少的古籍就越珍贵,淘书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3看品相。品相就是古籍的外表,没有破损、霉烂、虫蛀,保存完好的古籍,都属于品相佳。  4寻藏书印。古籍上若寻到古代著名藏书家的藏书印,身价便提升不少。  收藏古籍先辨真假。  由于古书收藏升温,不少不法商人伪造古书,欺骗外行人。一般来说,用茶染旧纸张,冒充旧纸来作伪古书是常用的手法,在古书市场尤为常见。新手可从装订线、书口颜色等方面入手辨真伪。书口颜色比书页深的,一般用的就是染了茶的纸。此外,可以闻闻书中的油墨味,新印和旧印的差别很明显。  保养古籍有诀窍 :  古籍经过岁月磨练,外表一般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破损、霉烂或虫蛀,要尽量使古籍完好保存,有几点要注意:  1保持藏书环境的空气流通,注意防潮。  2避免阳光直射,要将书摆放在阴凉位置,并不时翻动一下。 3在每册书中,平均放3—4片灵香草祛虫,切忌用樟脑丸代替,否则会使纸质变脆,容易风化。 希望对你有帮助

清朝的后宫情形是:皇后(大太太),其次为皇贵妃(大姨太) 其次为贵妃(二姨太,二人),其次为妃(三姨太,四人),其次为嫔(四姨太,六人),其次为贵人(五姨太,人数不定),其次为常在(六姨大,人数不定),其次为答应(七姨太,人数不定),最后为宫女。宫女最特别,她们的地位是丫鬟,除非被皇帝看中,并且“幸”过,她们到了二十五岁,可以退回本家,另行出嫁,同时期官女的平均数目,在清朝最少,约两千以下。在这方面,清朝比起来最有“仁政”。因为,比起唐玄宗的四万宫女来,当然是“仁政”。宫女可以升级,但很难跳级。婢作夫人,要慢慢来。选进来的秀女就不同。宫女要升到贵人或嫔,得经过做答应和常在的阶段,秀女则一进来,便可做到贵人以上。例如宣宗道光皇帝的和妃,就是由宫女科班出身的;文宗咸丰皇帝的贵妃(后来的慈禧大后),就是由秀女一做便是贵人,由贵人升为嫔,做嫔时候生了儿子(后来的穆宗同治皇帝),皇帝一高兴,再把她升为妃,以至贵妃(大家称为懿贵妃)。

除宫女以外,其他的都是皇帝正式姨太太,永远不能脱离宫廷。她们中间,嫔以上分居东西十二宫,各有专房,贵人以下就分配给她们一起住。宫女名额按地位来分,一般情形是:皇后分到宫女十人,皇贵妃、贵妃分到宫女八人,妃嫔分到宫女六人,贵人分到宫女四人,常在分到宫女三人、答应分到宫女二人。

清朝宫廷选美,即所谓秀女,首先必须是血统纯洁的官员的女子,以保持满洲贵族的尊严和特权。在保证血缘和社会地位高尚的情况下,才讲女子的美貌与素质。在八旗子女内部“选秀女”形成定制以后,每三年都有一批年轻的旗籍女子被选到宫中,不仅皇帝的后妃要从这些女子中挑选,有的秀女还有可能要配给皇帝的近支宗亲。选择作为后妃的秀女有严格的条件。清制规定秀女一般从满、蒙八旗中遴选,凡年龄在13至16岁,身体健康无残疾的旗籍女子,都必须参加阅选。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以前,甚至公主下嫁所生之女也得经过选秀女这一关之后,才能论及婚嫁。秀女年满十三岁称“及岁”,超过十六岁称“逾岁”。“逾岁”者一般不再参加挑选。如因故未能阅选者,则必须参加下届阅选,否则虽至二十余岁亦不能出嫁,违者将受惩处。凡应选的旗女,在未阅选前私自与他人结婚者,也将由该旗都统参查治罪。即便是因为残疾不具备选秀女的条件,也要经过各旗层层上报,最后由本旗都统呈报给户部,再上奏皇帝认可后,才能免选。凡届挑选秀女之期,由户部行文各旗都统,将应阅女子年岁等,由参领、佐领、骁骑校、领催及族长,逐一具结呈报都统,然后汇报户部,户部上奏皇帝,皇帝批准何日选看秀女后,户部马上再行文各旗都统,各旗造具秀女清册。由参领、佐领、骁骑校、领催、族长及本人父母或亲伯叔父母兄弟之妻,亲自带秀女送至紫禁城的神武门,依次排列,由户部交内监引阅。这算是第一次挑选。凡经太监挑选被记名的,须再行选阅。这是第二次挑选,凡不记名者,听本家自行聘嫁。如各旗官员女子,因有事故,不及与选者,下次补送选阅。未经阅看之女子及记名之女子,私相嫁聘者,自都统、参领、佐领及本人父母族长,都要分别议处。被选秀女的年龄,必须是13岁至17岁的未婚女子。经太监两歇挑选后,最后报皇帝选定,或被纳为妃嫔,或指婚给亲王或王子为妻。选中被记名的秀女,在记名期内(一般为五年)不许私相聘嫁,违者上至都统、副都统、参领、佐领,下至旗长及本人父母,都要受到一定的处分。选中留牌子的秀女久不复选,而记名期已过,那么,这样的女子只得终身不嫁了。

选秀女由户部主办。三年一次的选秀女时间一到,由户部行文八旗各都统衙门、直隶各省驻防八旗及外任旗员,将适龄备选女子呈报备案。每届入选日期,均由户部奏准,然后通知各旗,具备清册,准备入选引看之日,秀女们都在神武门下车,按顺序排列,由太监引入顺贞门,让帝后们选看。

史料中曾记有嘉庆、道光年间选秀女的经过情况:挑选八旗秀女时,每日选两旗,以人数多寡匀配,不序旗分也。挑选之前一日,该旗参领、领催等先排车,如挑正黄、镶黄两旗,则正黄之满、蒙、汉分三处,每一处按年岁册分先后排定,然后车始行。首先是正黄之满洲,继而蒙古、汉。接着是镶黄之满、蒙、汉军,贯鱼衔尾而进。车树双灯,各有标识。日夕发轫,夜分入后门至神武门外,候门启,依次下车而入。其车即由神武门夹道出东华门,由崇文门大街直至北街市,还绕入后门而至神武门,计时已在次日巳午之间。选毕者,复依次登车而出,各归其家。虽千百辆车,而井然有序,俗谓之排车……应选女子入神武门至顺贞门外恭候,有户部司官在彼管理。至时太监按班引入,每班五人,立而不跪,当意者留名牌,谓之留牌子,定期复看,复看而不留者,谓之格牌子。其牌子书某官某人之女,某旗满洲人(蒙古、汉军,则书蒙古、汉军)。入选秀女,凡获得皇帝封号者,至死不得出宫另嫁。

皇帝选美,三年一次,也太长了一点,还有一年一次选宫女活动,主要为挑选宫女,以服侍内宫各位后妃。它挑选的范围是内务府所属三旗一般人家的女子,内务府三旗,即清朝起家时由皇帝自领的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内务府三旗所有年满13岁的女子,都要经过挑选,凡选定的,大部分到宫中做宫女。在做宫女期间,如果被皇帝看中,还可升为妃嫔。如果皇上看不上,须要服役至25岁,然后才能放出宫,可以婚嫁。被选入宫的宫女,少数被选为妃嫔,那就身价百倍了。但是除个别得到皇帝宠幸,其他也多是久居冷宫,守活寡过日子。多数未被选为妃嫔的秀女,那就是唯恭唯谨待侯后妃等各主人手下,稍不如意,便鞭打责罚,甚至被逼致死的。

宫女的家属,每月准许进宫看望自己的女儿一次。顺贞门外甬道有一排又小又矮的小屋子,那就是宫女会见家属的地方。除了最得宠的宫女昼夜不离地伺候主子外,一般宫女,并不是天天都出来当差的。有三天一次的,有五天一次的,大概越红的,当值越勤,由每月当差的班次,也可以看出宫女的红黑。宫女因为当值,过的都是紧张生活,动辄得咎的,所以轮到休班的时候,大都尽量轻松一番。最显著的,就是早上起床后,搽把脸漱漱口就算,既不搽粉弄脂,更不描眉画鬓,穿的也是随便极了,要强的宫女,学刺绣、写字、书画,喜欢玩儿的就打上纸牌了。

满族入关以后,为表示不分彼此,首先表示满汉可以通婚。第一个皇帝清世祖,在顺治五年(一六四八)宣布,汉族官吏的女子“欲婚满洲者”,可以登记。清世祖自己,为了以身作则特地讨了汉人户部侍廊滦州石申的女儿做妃子。《永平府志》记载这位**颇得恩宠,因为她被赐居永寿宫,可以穿汉式冠服,她母亲石申妻赵淑人来看她的时候,还可以在附近下轿——“乘肩舆入西华门至内右门下舆入宫”!清朝第二个皇帝清圣祖康熙的后宫中,也有汉姓。这种情形,在皇宫中就已开始普遍。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五个皇帝仁宗嘉庆,他的生母孝仪皇后本姓魏,是他父亲高宗乾隆的三个皇后之一(魏后)。据《清实录》,她在嘉庆二十三年(一八一八)被儿子特谕于五碟内改书“魏佳氏”,这好像特地掩饰当今圣上已有一半血统是汉族。

在紫禁城内的隆宗门外,坐落一组以慈宁宫为主体的建筑群。有人把它称做紫禁城中的寡妇院。因为这里原主人便是先皇的后、嫔、妃们。她们当中主要是通过选秀女而入宫的。明清两代皇帝虽不象唐代“后宫佳丽三千”,但人数并不算少。皇后、皇贵妃、嫔、妃、贵人、常在、答应等,她们都住在乾清宫两侧的东西六宫。一旦皇帝驾崩,按祖制她们都要搬到慈宁宫居住。这里的生活可以说是与欢笑无缘,只有在“红颜暗老白发新”的清寡单调的生活中了此一生。慈宁宫偶尔也有欢乐,如给皇太后上徽号,册立后妃以及元旦、冬至、皇太后万寿节等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只有这时清王朝的遗孀们济济一堂,饮酒作乐。但这样的活动毕竟一年只有几天。慈宁宫建筑群中的佛堂很多,这些太后、太嫔、太妃们在百无聊赖的守寡期间,焚香礼佛,试图从那虚无缥缈的佛界中寻求精神安慰和寄托。

还是清朝职官与衙门的设置 ?

一、清朝内阁与军机处的设立

1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废除

清统治者入关前,曾有“议政王大臣会议”,由八旗的诸王和总理旗务大臣组成,凡朝廷的军国大政,都要由它讨论和决策。这说明,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满洲贵族控制朝政、维护自己利益的特权机构,这必然同封建的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发生矛盾和冲突。所以清王朝统一中国后,封建皇帝便通过允许蒙、汉大臣参加议政和设立内阁等办法,逐步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并最终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明令正式予以裁撤。

2清内阁的设立

清朝入关前,朝廷设有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分掌记注皇帝起居、编立史册、撰写实录、草拟国书制敕及为皇帝进讲等。内三院设大学士、学士等,可参预国家机要。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朝改内三院为内阁,设大学士,加殿阁头衔,满汉各半。并且仿照明朝制度,规定凡各处官员上呈的奏章,先由内阁代拟批旨(替皇帝拟出几种处理意见),再进呈皇帝;对于皇帝的诏令,也由内阁下达六部等衙门执行。开始时,由于规定大学士仅为五品官,至使内阁的权势反而低于原内三院。但是由于清朝皇帝利用内阁抑制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势,使内阁的地位不断得到提高。雍正时,内阁大学士的官位品级升为正一品,成为朝廷的最高级官员了。不过,自军机处成立后,取代了内阁的许多职权,内阁官员也只是处理一些例行公事了,这时的“大学士”也成了文臣的一种荣称。

3关于南书房

南书房在乾清宫的南庑,原是康熙皇帝读书之处,后来又选召翰林等官入内当值,称为“南书房行走”。康熙皇帝在闲暇时,便由他们陪侍赋诗作画等,进而参预机务,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令,一度成为发布政令之所在。不过,南书房只在康熙帝时才具有这种特殊地位。

4军机处的设立

雍正七年(1729年),正值清军在西北与准噶尔部作战,为了能及时处置军情,遂在内廷设军需房,直接转达前线军情及皇帝旨意,这样既可省去内阁的复杂手续,而且不易泄密。后又称军机房,雍正十年(1732年)正式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其职权也扩大为参预全部军国大政。由于军机处转达皇帝旨意、处置政务效率高,使得皇权专制达到最高峰,所以尽管它不是正式官署,却一直保留下来,并在清朝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军机处设军机大臣,称为“军机处行走”、“军机大臣上行走”,无定员,多者六、七人,一般以特选的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充任,清末也有亲王入选。领班的军机大臣叫作“首揆”。

军机大臣在军机处轮班值日,准备皇帝随时召见,商议军国大政。军机大臣也要根据皇帝意见拟定谕旨,发布到有关部门,叫作廷寄。当时,内阁发出的各种文件叫“明发”,相比之下,军机处的廷寄较明发具有勤、速、密的突出特点。

对于资历浅的军机大臣,授予“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其地位稍低,班次在后。军机大臣的僚属称为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主管军机处的日常文书工作、撰拟谕旨、文稿等。

二、其它中央行政机构

清朝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和职掌,如六部、九卿、五寺、二监等,都和明朝一样,只是理藩院为清朝所特设。

理藩院,设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专门掌管蒙古、西藏及新疆各地少数民族事务。此外,理藩院也分管部分外交、通商事务,如设俄罗斯馆等,直至咸丰时才把外交、通商等职掌划归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三、清朝的都察院

清朝的都察院同明朝一样,是全国最高监察机构。以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正、副长官。明朝作为独立的监察机构六科给事中,在清朝归并入都察院。

清朝把全国划分为十五道监察区,都察院设十五道监察御史分掌稽核各道的刑名案件等,并且有权稽察在京各衙门事务。

都察院还在京城设五城察院,分东、西、南、北、中五城,每城设一衙门,以巡城御史为长官,专察京城地方的机构和官员。

此外,清朝督察院还设有宗室御史处,专门稽察宗人府事务;设稽察内务府御史处,专门稽察内务府事务。

四、清朝的地方官制

清朝的地方行政机构一般可分为省、府(州、厅)、县三级。

省一级的最高军政长官为总督、巡抚。总督和巡抚在明朝都是属于都察院的差遣职官,在清朝则成为正式的地方高级官员了。

总督一般管辖两省至三省,但四川总督就只管四川一省。总督例兼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右都御史衔,这就使他掌握了数省的行政、军事、监察大权。总督又可称为“制军”、“制台”。

巡抚为一省的最高军政长官,例兼兵部侍郎、都察院有副都御史衔,这样便有权统管全省的行政、军事、监察等大权了。巡抚又可称为“抚军”、“抚台”。

督、抚之下设布政使,掌管一省的财赋、民政。布政使又可简称藩台、藩司。

又设按察使,掌管一省的司法、监察以及驿传事务。按察使又可简称臬台、臬司。

清代对于督抚、布政使、按察使,可合称三大宪。

清初,布政使下设左右参政、参议,驻守在某一地方,称为守道;又按察使下设副使、佥事等,可去分巡某一地方,称为巡道。乾隆时裁撤上述参政、副使等官,专设分守道、分巡道,带兵备衔,管辖府州,成为省和府州之间一级机构,叫作道员。在名义上,道应是省的派出行政机构。清朝还设立一些专业道员,如负责河务的,负责盐、茶、粮等。

省下设府,以知府为行政长官,掌管一府的政务及所属州、县的赋役、诉讼等事。此外,顺天府和奉天府,分别是京城和陪都,地位较一般府要高,设府尹为其长官。

还有与府同级的直隶州,直属于省,以知州为其长官。有属县。又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有直隶厅,直属于省,以同知、通判为长官。

府下设县和散州。县是地方行政的基层组织,长官为知县。散州多是因地而特设的,也以知州为其长官。

五、清朝末年的官制改动

清朝后期,西方帝国主义闯进了中国的大门,他们借口通商,一步步侵夺中国的主权。这时一些人想通过变法维新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新的形势迫使清政府对封建的职官制度不得不做某些调整。政府部门有增有减,有的改名。但是已经丝毫不能挽回整个封建制度的垂死命运了。

六、清朝的爵禄品级和官员服饰

1清朝的封爵

清朝的封爵分为王爵与世爵两套。王爵也称为显爵,是封给满族宗室的,最初为十二等,乾隆时增为十四等。当然表中出现的只是体现了名号上的等级差别,并非实指。另一套世爵是封给功臣贵戚的。这些爵位中,有的又再分为一、二、三等。清朝取消了勋,有些勋名用于爵名了。

2清官的品阶

清朝文武官员都分为九品,每品有正、从,共十八级。清朝的文武散官官阶也是十八级。由于品级的不同,朝廷授官的规格、使用的授予文书形式也不同。 见本公子楼下的满清官职一帖。

3清官的俸禄和服饰

清朝官员无论满汉、文武,其俸禄一律按品级定高低,以俸银和禄米发给。在外武官不支禄米,折合薪银发给。官员们除了正俸外,还有皇帝赏赐的“恩俸”以及养廉银等。

清朝官员的服饰与过去有较大区别,官员的服色不分品级,只有皇子和特别赐允的亲王、郡王可用金**,百官袍服一般为石青色或绀(深青带红)色。清朝官员服饰的重要区别在于“顶子”和“补子”。顶子是指帽顶上的帽珠。不同品级的官员,所用帽珠的质料也不同。当官员被罢免时,首先要摘去头上的帽子,因为帽珠是他的身份的重要标志。

清朝官员在袍服外面要罩一件襟褂,叫作补褂。补褂的前胸和后背各有一块绣成的方形图案,称为补子。补子的图案是文官为鸟类,武官为兽类;御史监察系统的官员则不分官品,都绣獬豸(音谢致),因为传说这种神兽能辨曲直。

此外,清朝高级官员帽顶后面还拖着一束孔雀翎毛,称为花翎。翎上的圆圈状花纹叫眼,于是又以眼的多少显示等级,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

自唐朝以来,明**(淡黄)成为皇帝的专用颜色,这是出于五行说以中心属土,色尚黄的理论。

由于清统治者信奉佛教,佛教的念珠也影响了清朝官员的服饰。清朝规定,官员在穿朝服时,都要在颈项上佩带108颗圆珠,称为朝珠。不同品级官员的朝珠质料与穿珠丝线的颜色也都不同。

或者是清代内务府?

许多学者都认为清代的制度大体而言,是沿袭着明代的制度而来的,这可以说是极为笼统的的说法。中国历朝历代兴衰亡替,表面上看来虽是政权的彼此交替,制度的大体规模也没有剧烈的改变,但是其中仍然有因革与创新的区分。清代对于中国汉人本位中心的史观而言,是一个外来民族的政权,或称之为部族政权[1]。但为史者不宜有过份主观的史观,就客观的人口数字而言,满族之于汉族是少数对于多数,因此在本文里俱称清代政权乃为一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

清代内务府是清代宫廷为服事皇室而设立的机构,最高总理机关是总管内务府衙门(在京),最高主管是总管内务府大臣,直属于皇帝,而出任此职务者多为皇帝亲自简任之亲信,亦或为八旗贵族与宗室。衙门设有内务府堂可办理事务,其下辖有七司三院等多处部门,参照光绪朝的《大清会典》,内务府主要的机构有:广储司、都虞司、掌仪司、会计司、庆丰司、慎刑司、营造司等处,此外还有不少附属机构,如三织造处、内三旗参领处等。整个机构的规模相当庞大,几乎就像是推动整个清朝国家事务六部机关的缩影。曹宗儒在其《总管内务府考略》中,对内务府的职掌有一番评判:“……总管内务府衙门拟内阁,内务府大臣拟阁揆,广储司拟户部,都虞司拟兵部,掌仪司拟礼部,庆丰司则因清代起于游牧,故甚重之;而会计司拟税关与丁粮之税收,营造司拟工部,慎刑司拟刑部,至于吏部铨选之事,则归之于坐办堂郎中,”[2]

相对于六部而言,而内务府更参杂了少数民族的特权基本考量,清朝在入关之前,清太祖努尔哈赤已经建立了八旗制度来管辖于今东北地区的民族及人口,经过太宗朝的改革,旗制已趋完备。在汗(或皇帝)及八旗的旗主之下,有一部份专供旗主役使的人,满语称作包衣[3]。包在满语是家的意思,衣是的、之字的意思,包衣是对皇室及八旗旗主直接负责办事的一个特殊阶级。孟森先生言道:“其初八旗本无别,皆以固山奉职于国,包衣奉职于家。”[4]八旗各有各自的包衣,而皇帝因拥有上三旗[5],也就独自拥有上三旗之下的包衣。内务府官员主要是由上三旗包衣所组成的,因此上三旗包衣亦常被称为内务府三旗或是内三旗,而相对于内三旗之外,八旗等一般旗分即被称为外八旗。而上三旗的包衣属于天子御下[6],身份特殊,又因有内外旗之分,学者常有将其与八旗旗制弄混的情形。据陈国栋考证,内三旗在八旗制度中并不是独立的旗分,只是上三旗各旗满洲都统管辖下的一部份[7]。由于这些人虽然对皇帝自称奴才,但他们其中却有一部份在朝中及地方均任有要职,显然他们并非是真正具有严格奴仆地位阶级者,而是满族因应其民族特色所发展的产物。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清代内务府官用包衣人不用汉人是考虑到信任的因素,满族刚入关时发生了不少满汉冲突,民族彼此间的矛盾情结,使满汉之间也不能顿时互相了解结合,因此用入关前已有的旧人与旧制,一方面为便利起见,一方面则是皇帝用包衣旗远比用外八旗与汉人更为信任。曹宗儒亦言:“顾帝王之家事,委之宫监小人,既恐蹈明代之覆辙,而朝臣外人又难与闻。惟三旗人员,世为禁旅,俨若家丁,虽自称为奴才,而内可为部郎,外可寄疆宇,其身份自非宫监可比。康熙帝既欲改革旧制,于朝臣及宦竖之外,自以此项人员为宜。”[8]诚斯言哉!

清代于康熙朝时确立了内务府的大体规模之后,即由这些包衣职管宫廷事务,但不能去除统治者的基本心态,清朝的制度仍然沿袭了一部份明朝的遗产-宦官。中国的朝代早在周朝时就有用宦者(即阉割过的人)以供服事天子[9],但因这些宦官是最贴近君王的一批人,也是最容易影响君王的一批人,而这些“刑余之人”,体气不全,若是君王性格易受宦官摆弄,常对国家的政局造成不良影响。历史上宦官为祸最烈的几个朝代,首推东汉、唐朝与明朝。明朝东厂与司礼太监之用事,诚可谓为祸剧烈。黄宗羲于《明夷待访录‧奄宦上》中坦言明代用宦官之失:“今夫宰相六部,朝政所自出也,而本章之批答,先有口传,后有票拟。天下之财赋,先内库而后太仓,天下之刑狱,先东厂而后法司,其它无不皆然。则是宰相六部,为奄宦奉行之员而已。”[10]清承续了明朝的政统,又因是军事上的胜利者,对明代的弊政可说是甚为熟悉。大体而言整个清代,是将宦官并入内务府体系下,由内务府的敬事房(后改为宫殿监)来统管,并且制订严格的条例来管制宫中的宦官,以防他们掌权生乱,沦入明朝故事。虽然清代初期曾设有专用宦官主事的十三衙门,但为时短暂,至康熙朝复立内务府掌理宫廷事务,并且吸收了十三衙门的规制。值得附带一提的是,在研究清代的政府机构时,不难发现于其中多有满汉融合的情形,而尤以内务府为最。由此观之,研究内务府对清代史或是满学都是很有助益的,值得学者投下心力爬梳史料,以期对清代的“内务府体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二、研究内务府的首要问题——档案

研究内务府问题,最首要解决的是如何运用庞大的史料。有清一代,去古未远,是以档案的保存也最为完善,官方与民间的史料多如牛毛。但大体而言,内务府的档案仍以官方史料最多也最为翔实,尤其是近年来档案的陆续开放,使史学工作者能加以运用,对研究清史者而言,更是论点的主要参考资料来源。以往学者对于内务府的研究多无法有进一步突破,部分原因即根基于所能运用的史料有限,多半只能以官书如《大清会典》、《清朝文献通考》与《清实录》等为主,进而再运用清人笔记,或是遗老掌故轶闻等作为辅证。尽管清史先辈如孟森、郑天挺等能利用官书做出对史事的翔实考证,但若后进想要超越他们,实有困难之处,唯有另辟蹊径。今日两岸的档案皆在逐渐开放中,内务府昔日不为民间所窥的密档亦渐显于世。笔者为求对内务府作更进一步的了解,特大体概述有关清代内务府的档案。

档案是研究历史所需的直接史料,大体而言多数的档案是未经过改纂,仍可看出事件原貌的。档案虽是直接史料,但直接史料并不能称之为档案,这是有区别的。至于何以有档案的名称出现,据单士元的考证,明代以前公文等仅有案卷之名,不见档案之名。但清康熙时人杨宾著有《柳边纪略》一书,其中载:“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曰牌子,以削木片若排也。存贮年久曰档案,曰档子,以积累多贯皮若档也。”推知这可能与清朝满人的习惯称呼有关。又在康熙十九年的起居注残稿上有一段记事:“上问马哈喇之父与叔父皆殁于阵,……皆系松上等处事,部中无档案。”可进一步推知档案此一名称,在清朝确实是宫中记事所运用的[11]。

清代内务府的档案,在辛亥革命后,处于皇城区所属机构的档案多已经散佚。但因其后溥仪仍住在紫禁城中,内务府堂的档案仍大体保存了下来,档案专家单士元在整理清代档案时,将内务府档进行了分类,大体有:

1.上谕档类:总管内务府大臣所奉谕旨及奏事官员宫殿监领侍等所宣传的谕旨由堂主事笔帖式承接后再由坐办堂郎中查明交各司院抄出的副本。

2.题本:奉朱批的题本因内容主要多为钱粮经费的统计,后改名为奏销档。

3.绿头牌档:用以上报紧急事件。

4.红本档:为抄录奉有朱批奏折档簿。

5.白本档:为抄录无朱批档簿。

6.奏折:存内务府堂备查的奏折。

7.奏稿、奏案、奏底:内务府所上奏折之原稿。

8.行稿:经内务府堂官审画、发出至其它机关之公文。通常由大臣阅以后,于上面写上一“行”字发出,因以为名。

9.黄册:为题本之附件,为奏销银物之事,以黄棱为封面为名。

10.日行公事筒档:是清代一种特殊形式的档案,只见于内务府档案中,简称事筒档。在内务府堂经办事务的官员,将每日经办事务总汇,将有关文件装在筒式的纸袋中,是历史档案中最原始的史料。

11.堂谕档:为内务府对其僚属所下的指示。

12.织造缴回案卷:三织造的密折。宫廷交下三织造的有关等纺织事务,一般由内务府下达。内务府大臣虽为其长官,织造官可向皇帝径上密折,这是其特殊的包衣身份所致。

13.呈稿档:内务府所属机构在奏报前,呈给内务府审查的案稿。

14.咨文:咨文为平行机关相互往来文书之名,此类档案多附有册簿附件。

15.谱牒:为内务府所辖上三旗户口谱系簿。

16.造办处档:乃记有清一代宫中珍奇巧器的档案,惜今日所存者不多。

17.膳底档:是宫中每日用餐的饮食单。[12]

以上所列举的文件名称,是单纯对文件名称所做的解释,如就档案的分类,则可就今日内务府所藏档案的分类来作说明,以期对内务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大体而言,今日内务府的档案主要收藏在下列数个档案馆中,海外也有一部份,但不若中国大陆收藏种类齐全。

(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1.内务府堂人事类:内容如八旗佐领户口人丁户口册、管理三旗银两投充丁档、八旗各地驻防兵丁户口清册、盛京内务府庄头户口册、八旗各军营披甲名册、皇宫及园林差役兵丁等名册、六部衙门差役腰牌花名册、内务府各司保送名册、管理三旗银两处庄头名册、投充家谱、总管内务府造送京察官员履历册。

举一个杜泽逊老师在视频里举的例子——陈新先生通过《四库全书》中邵雍《击壤集》有挖补行为(最后一首诗挖下来,补在第一首的位置,第一首去了,最后一页修好)论证了“寓禁于征”的说法不客观。是后来要改,才修补的。

所以,第一,有《四库全书》的原稿,是可以观察修补痕迹的。

第二,《四库全书》一共有七部,分藏七处,他是中国18世纪最大的文献集成,但《四库全书》不等于全部图书,不是说世间所有的书只剩下《四库全书》了,他是集成,但民间还有留传,还有私人藏书家,收藏了很多善本。戚继光是明朝人,他的诗《四库全书》不收录,但也不妨碍他的诗流传啊。

而且中国在近代战乱时期,还有很多古籍流传海外,中国实力强盛后,文化部,文物局和国外博物馆,图书馆交流,也能影印一些或者获得其电子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