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楼基本介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大观楼基本介绍,第1张

大观楼属于昆明人文景观的著名旅游去。

大观楼,又称近华浦,在昆明城西南,濒临滇池草海北滨。清同治五年(1866年)马如龙《重建大观楼记》载:昆垣多山而少水,故滇池称巨浸焉,池之湄有浦,曰近华,因其近太华而名。

近华浦开拓于何时,明末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南纪要》载:西湖,在府城西,即滇池上游也,亦名积波池,俗曰草海子,又曰青草湖。周五里,蒲藻常青,为游赏之胜。万揆一先生在《昆明古城拾遗》一书中说:在云南古地名中,云南府城(昆明)也有个西湖,明万历《云南通志》记载:西湖在(云南)府治西,周四里,即滇池上流,蒲藻长青,人多泛舟,俗呼为草海子。中有黔国莲池,匾曰水云乡。证实了滨临近华浦的草海在明代又称西湖,明代世袭黔国公沐氏曾在此建水云乡莲池。

何时开挖大观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舒藻《创建重建大观楼碑记》载:国朝,以吴三桂为平西王镇滇,乃由近华浦东向会城,开挖一河,计长十里有奇,曰运粮河,复于会城小西门外里许,开一塘,曰篆塘。塘之前建盖仓廒,粮船由滇海进运河,直抵篆塘,粮米入仓甚为便捷也。由是迤西州县沿海一带,官商客旅楫楫而来,帆帆而去,荟萃于篆塘,称巨津焉。其实,清初吴三桂疏浚运粮河之前,这条河可以通船却是事实,明崇祯年间徐霞客《游太华寺山记》载: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两岸平畴夹水。十里田尽,萑苇满泽,舟行深绿间,不复知为滇池巨流,是为草海。

关于楚僧乾印和尚创建观音寺的时间,也有两种说法:一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舒藻《碑记》称:前明有楚僧卓锡于此,结茅讲经说的是明代。一是清雍正《云南通志》载:观音寺在城西近华浦,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楚僧乾印始创庵一区,讲妙法莲华经,听者常千人这里明确说是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道光戴_孙《昆明县志》载:近华浦为观音寺,先是康熙二十一年楚僧乾印始建茅庵一椽。清同治五年(1866年)马如龙的《重建大观楼记》载:其地在清康熙时,为楚僧乾印结茅讲经处,未尝有楼也。以上资料都一致说乾印结茅讲经是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近华浦内的大观楼始建于哪年?一说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一说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余嘉华先生主编的《云南风物志》载: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巡抚王继文巡察四境,路过此地,看中这里的湖光山色,命人鸠工备材,修建亭台楼阁因取名大观楼。经考证,大观楼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是确切的。

大观楼、涌月亭、澄碧堂建成以后,周围添筑外堤,夹种桃柳,点缀湖山风景,从此高人韵士,选胜登临者无虚日,遂成省城第一名胜,达官显贵临湖宴饮,骚人墨客登楼歌赋。清乾隆二十五年进士、临安知府王文治在《秋日泛舟近华浦》诗中写道:忆偕诗太守,高宴集朋辈。丝竹贯珠玑,篇章出瑰怪。吟咏近华浦的诗词,有的描绘山光水色,有的粉饰太平盛世,有的歌功颂德,不外吟风弄月,离愁别恨。布衣寒士孙髯翁,一扫俗唱,挥就惊世骇俗的180字长联。上联写登大观楼骋怀,所见到五百里滇池的四围风光,下联抒发对云南数千年往事的无限感慨,情景交融,对仗工整,气魄宏大。清道光年间五华五子中之戴_孙评价长联浑灏流转,化去堆垛之迹,实为仅见。长联问世以来,被誉为海内外第一联,海内长联第一佳者。长联由昆明名士陆树堂行书书写刊刻。现存陆书拓本摹刻联。清嘉庆年间,迤西道宋湘撰联: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十四字联高度概括了髯翁的长联。孙髯翁长联问世,大观楼跻身中国名楼。

清道光八年(1828年),云南按察使翟觐光重修大观楼,将原来的二层增建为三层,观音寺僧净乐重修观音寺时,又于寺后建华严阁五间三层,高于大观楼丈馀。净乐善诗联,华严阁落成时撰刻一副长联,世称净乐长联:

叠阁凌虚,彩云南现,皇图列千峰拱首,万派朝宗,金碧联辉,山河壮丽。视晴岚掩翠,晓雾含烟,升曙色于丹崖,苍松鹤唳。挂斜阳于清嶂,石厂猿啼。暂息烦襟,凝神雅旷,豁尔讴歌叶韵,风月宜人,性静幽闲,互相唱和,得意时指点此间真面目。

层楼映水,佛日西悬,帝德容六诏皈心,百蛮顺化,昆华聚秀,宇宙清夷。听梵呗高吟,法音朗诵,笑拈花于鹫岭,理契衣传。侪立雪于少林,道微钵受。久修净行,释念圆融,历然主伴交泰,凡圣泯迹,心源妙湛,回脱根尘,忘机处发挥这段大光明。

净乐长联上下联各92字,全联184字,文采境界虽不及孙髯翁长联,但也指点湖山,写景清逸,修行忘机,悟世超尘,颇有为读孙髯翁长联者指点迷津之禅意。

清咸丰五年(1855年),咸丰帝奕_为大观楼题赐:拔浪千层匾。马如龙有跋叙述赐匾经过:咸丰丁卯(1855年),兵部侍郎何彤云侍南斋日,蒙文宗显皇帝垂询滇池湖势,彤历陈大观情形,仰荷御书拔浪千层匾额,颁立斯楼,猗欤休哉。

清咸丰六年(1856年)前,近华浦中大观楼与华严阁巍然南北对峙,澄碧堂、涌月亭亭台廊榭掩映绿柳碧波,观音寺殿宇禅房鳞次栉比,风鬟雾鬓,香烟氤氲,高人韵士登临无虚日,僧侣游人往来不间断。近华浦乃昆明山光水色绝佳之胜境。

清咸丰六年(1856年)云南回民起义反清,大观楼、华严阁等皆毁于战火。同治三年甲子(1864年)仲冬,云南署提督马如龙操兵演练,舟过近华浦,见岛屿蔓草荒烟,一片凄凉,垂询海滨父老,答以大观楼被毁原委。公太息弗已,不惜出捐重资构材饬工重建。经始于同治三年(1864年)仲冬,落成于同治五年(1866年)季春,仅及年余,瓦砾之场依然金碧之区,仍复省城第一名胜,此马公之重建大观楼也。(舒藻《碑记》)马如龙重建大观楼后,在近华浦门楼撰有楹联:曾经沧海难为水;欲上高楼且泊舟。

清光绪二年(1876年)近华浦大水,两廊皆圮,楼亦倾斜,光绪九年(1883年),总督岑毓英重修。(《光绪志》),重修大观楼时,士民同住持僧性田续修东西厢房十六间。(见《新纂云南通志》),光绪十四年(1888年)岑毓英请赵藩楷体重书孙髯翁的长联,刊刻悬挂。

民国三年(1914年)云南省民政长李公鸿祥创建马路,增修亭榭。(见赵鹤清《彩云崖观音大士石厂记》)可见,篆塘沿大观河至近华浦的马路,系1914年修筑。

民国八年(1919年)唐继尧修葺大观楼及公园券拱牌坊式大门,将孙铸(字铁舟)同治年间榜书大观楼三字的石刻板,嵌于园门,并为孙铸所书题写了跋识,叙述了马如龙请孙铸楷书楼匾之经过。(见《会泽唐继尧识》)

民国十九年(1930年),云南省主席龙云嘱时任昆明市长庾恩锡修葺近华浦,庾恩锡聘请造园大师赵鹤清协助。仿西湖之白堤、苏堤,则三桥鼎峙,修筑长堤,环浦可通人行。增一榭,如秋月平湖,大观楼前峙三塔如三潭印月。(见庾恩锡《鼎建大观公园碑记》)

同年,龙云嘱鹤清垒石为山,名曰彩云崖,因彩云见于白崖为云南得名之始,故以颜之,爰于崖顶建石厂(音罕,石窟),祀奉观音大士。(见赵鹤请《彩云崖观音大士石厂记》)庾恩锡1930年主持修建大观公园,以西湖十景为蓝本,近华浦形成现在所见的主要景观。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8月,云南省政府在意大利为唐继尧铸戎装骑洋马铜像,海运至越南海防,由海防经滇越铁路运抵昆明,1937年4月,吊装安置在近华浦广场中央,1959年拆除铜像。

民国年间,近华浦东面、南面临草海湖滨,建有一批中西合壁式私家花园别墅,大的别墅有民国十六年(1927年)庾恩锡兴建的庾庄及鲁道源兴建的鲁园。还有李园、丁园、柏园、邱园、陈园等。这批私家别墅花园,1950年军事接管后人民政府均划入大观公园,形成大观公园近华浦东南面的东园、南园景区。

1961年郭沫若登大观楼,即兴题诗一首:

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

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

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1998年,为迎接99世界园艺博览会,省市政府投资2500万元,征用近华浦西面1974亩土地,开辟大观西园。鱼池柳堤,溪流石桥,芦苇芙蓉,芳草萋萋。至此,大观公园总面积478公顷,其中陆地231公顷,水面247公顷。大观公园以长联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游览区,分为近华浦文物古迹景区、南园中西合壁园林景区和西园现代园林景区三大部分,是滇池草海北滨的大型风景名胜区。

同治壬寅年是哪一年

山东峄县李氏家族谱

山东峄县大石门李氏族谱班辈:“同治三年岁次甲子春二月,二德字辈以下续起行班:德、蕴、其、懋、修、建、有、道。”

1962年自“福”字辈排起到先字辈二排完再续:福,延,钦,佩,典,传,家,忠,厚,贤,百,朝,兴,正,瑞,为,法,则,孝,先。请我族人严格以此取名,以使我族行辈分明,上下有序,传承永远。

同治三年岁次甲子春二月

1962年壬寅年三月暮春

没有续上家谱的,有机会私聊,续家谱是人一辈子更大的事。

以上就是与同治壬寅年是哪一年相关内容,是关于同治的分享。看完清光绪壬寅年是哪一年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同县有一个废弃的村落叫大王村,这个地方因为其荒芜、因为其颓废成了文人墨客经常寻找灵感的地方,当然到这个地方寻幽访古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来凭吊一位名人——这里是清代三朝元老、中国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老师李殿林的故居所在地。

村子很宁静,整个村落到处是坍墙碎瓦,从那众多的残垣断壁中可以看得出当年村庄的规模。时间在这里是停滞的,只有那些不知孤寂的蜜蜂嗡嗡地这家进那家出显露出生命的痕迹。眼前的一切,好似一张敝旧的古画一样斑驳破损,只有偶然散落在地上的古石碑残片在提示着,这里曾经是一个声名显赫的地方,也是一个倍受人关注的地方,只是现在只有荒草冷月与大王村相伴。村口有两株腊梅,据说是李殿林亲手种下的,它还在固执地等待主人。

据史载,李殿林字荫墀,清朝同治甲子年间进士,并被钦点翰林授庶吉士。从翰林院庶吉士开始步入政坛一直做到了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礼学掌院大学土之职,一生辅佐了三代帝王。据大王村的老人们讲,李殿林之父叫李增桂,李家共有五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李殿林在李氏门中排行第六,故而,当地乡亲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六大人”。六大人虽然身居高位,却清正廉明。据史料记载:山西巡抚向英国人出卖矿权,留日学生李培仁蹈海明志,李殿林集合在京的同乡上书争辩,迫使清政府备银赎矿。山西文水、交城等县的官宦,在禁烟中戕杀无辜,激起民众叛乱,李殿林派出人员调查,遂制止滥伤枉杀。他在任期间整顿吏治,革除积弊,使国家财政收入骤增,自己却两袖清风,一尘不染。辛亥革命时期,清朝已衰微,李殿林上书辞官,于1912年2月8日离职回到原籍大王村闲居。李殿林一生著述颇丰,《铨政管见》、《云中草堂诗文集》、《江左校士录》等书,前两部书的手稿和后一书刊印本,现都在山西省图书馆收存。

卸任时按规定李殿林完全可以享受清廷老臣的待遇,可他却执意告老还乡。闲暇时看夕阳晚照,日出时触摸清风朝露,享受平淡人生的惬意。李殿林回乡后曾在西册田村桑干河铁索桥北岸亲笔书写普济桥碑文。石碑正面“普济桥”三个大字,字体雄浑有力,气势宏伟。

1917年,李殿林因病去世,已退位的溥仪深表哀悼,溢号“文僖”,追赠相国,其墓葬在大王村村北。

只是在文革时李殿林墓被挖,其随葬物品被劫掠一空。1989年大阳地震时,大王村被毁,大王新村就建在李殿林墓的四周。只是已被人为毁坏的墓并没怎么修复,坟堆好似沙丘,石碑支离破碎,散落于坟墓周围。据村里人讲,每年清明,还有不少人远道而来祭奠六大人。

公元前2697年至公元前2638年的60年,是甲子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转世。

公元前2637年-公元前2578年是甲子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转世。

公元前2577年-公元前58年是甲子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转世。

公元前57年-公元3年,是中国历史上甲子的第45世转世。

公元4-公元63年是中国历史上甲子的第46世转世。

公元64年-公元123年是中国历史上甲子的第47世转世。

公元124年-公元1923年是中国历史上甲子的第48世转世。

1924-1983年是甲子在中国历史上的第78次转世。

1984-2043是甲子在中国的第79世转世。

2044-2103年是甲子在中国的第80个轮回。

2104-2163年是甲子在中国的第81世转世。

最近甲子年:1924,1984,2044。

中国历史上的甲子年

黄帝元载甲子61载甲子。

晋帝载甲子二十一年,甲子八十一年。

莱文皇帝拥有甲子58年,高辛皇帝拥有甲子40年。

姚笛抱甲子二十一年,抱甲子八十一年。

舜帝41岁佳子夏中康3岁佳子

杀帝叶二十二年甲子怀帝四岁甲子。

不是,皇帝的四岁甲子是皇帝的五岁甲子。

孔甲皇帝二十三岁,桂皇帝二十一岁。

上佳十七拜甲子,太康十五拜甲子。

中宗太武祭甲子21,钟鼎祭甲子6。

《祖心》十祭甲子,《祖定》二十九祭甲子

盘庚甲子祭二十五,武定甲子祭八

祖家四儿家伍兹一四儿家子

甲子在周康王被周信拜了十八年。

周昭王三十六年甲子,周穆王四十五年甲子。

周十三年,四十二年。

的五年甲子,周的三年甲子

周二十年甲子周十年甲子。

周八年甲子,周四十三年甲子。

周伟烈的甲子九岁,周先旺的甲子十二岁。

周赧王甲子十八年,秦王政甲子十年。

文帝甲子三年,汉元帝甲子六年。

汉丰元年甲子,汉元四年甲子。

韩永平七年甲子和韩三年甲子

东汉钟平元年甲子和蜀汉颜夕七年甲子

永兴元年甲子,兴宁二年甲子。

南宋靖平甲子与南宋齐永明甲子

十年甲子于南部大同,四年甲子于隋仁寿。

唐林德元年甲子,唐开元十二年甲子

唐元元年甲子与唐会昌四年甲子

唐天佑元年甲子,宋乾德二年甲子

宋天圣二年甲子,宋元丰七年甲子

绍兴十四年宋甲子,宋嘉泰四年

宋五年甲子与泰文元年甲子

吴明十六年甲子,明郑桐九年甲子

弘治十七年甲子,明嘉靖四十三年。

明天启四年甲子,清康熙二十三年甲子

乾隆九年甲子,清,嘉庆,清嘉庆。

清同治三年甲子,民国十三年甲子

1984年的共和国甲子。

到2014年,黄帝共有79甲子,78631=4711年。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