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研究古籍保护缺少的条件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对研究古籍保护缺少的条件,第1张

资金不足、专业人才不够等等。

1、资金不足。古籍保护需要大量资金进行,包括古籍修复、数字化保存等多个环节。但是由于预算限制或者其他原因,许多机构无法投入足够的资金来保护古籍。

2、专业人才不足。古籍保护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进行,如古籍修复师、文物鉴定师等。但是由于行业发展不足,许多机构无法招聘到合适的专业人才。

杨琳,1961年9月生,甘肃临夏市人。1982年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兼任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语语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民俗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训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杨琳 出生地 :甘肃临夏市 出生日期 :1961年9月 职业 :教师 毕业院校 :西北师范大学 研究方向 :为辞汇学、训诂学、文献学 人物经历,研究方向,主要贡献,著作,论文,文献研究,文化研究,获奖记录, 人物经历 1982年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8年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史硕士研究生毕业。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兼任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语语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民俗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训诂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字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辞汇学、训诂学、文献学、文字学、文化语言学、民俗学等。 主要贡献 出版学术著作8部,发表论文240多篇。 著作 1 新型古代汉语(副主编) 巴蜀书社1993 2 语言与文化探幽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 汉语辞汇与华夏文化 语文出版社1996 4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5 小尔雅今注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6 古典文献及其利用 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4;第2版,2010;第3版,2014 7 天津民俗(主编)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 8 重阳 北京:三联书店2009 9 训诂方法新探 商务印书馆2011 10古代汉语(与董志翘共同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第2版,2014 11汉字形义与文化 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论文 一 语言文字研究 1风马牛不相及又一解 语文学习1987:2 2 《说抱薪救火》商榷中国语文天地1987:5 3 “昭假”新解四川大学学报1988:4 4 论“唯S是(之)P”句型烟台大学学报1989:1 5 释“取与”“负”“论”中国语文天地1989:4 6 “其”字的一种特殊用法 古汉语研究1989:3 7 也谈人称代词“其”中国语文1990:1 8郭锡良等编《古代汉语》的释义问题烟台大学学报1990:1 9 马王堆汉墓帛书重文号释例 文献1990:3 10 “疑问词及指示代词+其”释例烟台大学学报1991:1 11 论“V于(乎)O”结构烟台大学学报1992:2 12 古书的国语今读问题 语文建设通讯(香港)36期(19926) 13 古汉语词语杂考古汉语研究1993:3 14 汉语系词研究评议烟台大学学报1993:4 15五笔号码检字法图书馆学研究1994:4 16汉语拼音文字方案中国人文科学(韩国)13辑(199412) 17 成语另解二则 辞书研究1994:6 18 东州考 文献1995:2 19 建立统一的古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大可不必中国语文1996:1 20 汉语辞汇复音化新探烟台大学学报1995:4 21 成语正义二则 古汉语研究1995:4 22 《汉语大词典》中存在的问题 清华学报(台湾)1995:2 23 万物何以称为“东西” 文史知识1997:7 24 辞汇规范应以从众和需要为根本原则 语文建设1997:5 25 论闻一多的《诗经》研究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辑(19987) 26 《金瓶梅》词语拾诂烟台大学学报1997:4 27 何为“垂天之云”?学语文1998:5 28 古汉语词语辨析三则 古籍研究1999:1 29 解释古籍须多方斟酌 古汉语研究1999:3 30 “画饼充饥”如何画?学语文1999:6 31 论训诂学的学术原则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2辑(20001) 32伍子胥事迹的新发现社会科学战线2000:4 33 “杜撰”语源考 古汉语研究2000:3 34 “子”为尊美之称探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3辑(200010) 35 “解手”与“胡豆”释名辞书研究2001:1 36 “二百五”与“不管三七二十一” 寻根2001:1 37 《语文学论集》阅读札记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4辑(20013) 38 《小尔雅》异文研究 文字学论丛第1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8 39 《小尔雅》文字讹误辩正语言研究2002:1 40 《小尔雅》疑难义训溯源烟台大学学报2002:2 41 箭靶中心何以称“鹄”?中国典籍与文化2003:1 42 何为“偏讳”?烟台大学学报2003:3 43 论词例求证法语言研究2003:4 44 《汉语大词典》词义溯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6辑,巴蜀书社200311 45 从《说文》看《小尔雅》之本字 说文学研究第1辑,湖北:崇文书局20041 46《小尔雅》研究史纲清华学报(台湾)新33卷第1期,20044 47《说文》辨证五则中国文字研究第五辑,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11 48“亚父”为古代楚方言称谓说刘叔新先生七十华诞纪念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12 49 释化 汉字研究第一辑,学苑出版社20056 50 谈义源研究的价值南开语言学刊2005:1 51 论语境求义法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八辑,巴蜀书社200512 52 论对文求义法长江学术2006:2 53 论异文求义法语言研究2006:3 54 龟鸭王八语源考中国文化研究2006:2 55《说文通训定声》评议 说文学研究第2辑,湖北:崇文书局20066 56 煤的词义演变与古代民俗文化学刊2006:2 57 枢之本义考汉语史学报第六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2 58 《说文》小札中国文字学报第1辑,商务印书馆200612 59 论文化求义法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十辑,巴蜀书社20079 60“胡”的胡须义的由来及出现时代 南开语言学刊2007:2 61临夏话中叠音词的音变现象 金秋集——刘叔新先生南开执教五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62 论因声求义法长江学术2008:3 63 汉语词源求证举例 民族语文2008:5 64“亚父”即“阿父”说——兼论词头 文字学论丛第四辑,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 “阿”的出现时代 65论因形求义法中国文字研究第十辑,大象出版社2008 66训诂方法的现代拓展:异语求义法 南开语言学刊2008:2 67《〈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译注》献疑汉语史学报第八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9 68析疑解惑求真务实——评《古诗文词义训释十四讲》文化学刊2009:6 69《史记》疑难词语解诂 古汉语研究2009:4 70词例求义法新论——兼谈相因生义说的问题 南开语言学刊2009:2 71论名字求义法励耘学刊2010:1 72论方言求义法燕赵学术2010春之卷 73《汉语大词典》光碟版与纸质版的区别 辞书研究2010:4 73古汉语外来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南开语言学刊2010:1 74“黄花闺女”与“露马脚”探源 民族艺术2010:4 75说“文”红树林(中学生版)2010:12 76说“年” 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1-2 77论连文求义法长江学术2011:1 78说“天” 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4

79说“案” 红树林(中学生版)2011:5

80论连文求义法 长江学术2011:1

81古代诗文中“车轴”的喻义, 古典文学知识2011:6

82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索隐 汉语史学报第11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12

83为什么说“黄花菜都凉了” 咬文嚼字2012:3

84物品称“东西”探源 长江学术2012:3

85“也”有女阴义 寻根2012:3

86赤条条、光棍、吊儿郎当、二郎腿、吊膀子考源 励耘学刊2012:1

87释“字”“船”“盛” 中国文字学报第4辑,商务印书馆2012

88辞汇生动化及其理论价值——以“抬杠”“敲竹杠”等词为例 南开语言学刊2012:1

89论文例求义法 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报第18期,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90”棒“与”老板“考源 南开语言学刊2012:2 91谐声字以谐韵为原则说 中国文字研究第17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92“结裹”与“结果”的源流及纠葛 语言研究2013:1 93汉语新词语的规范问题 华夏文化论坛第9辑,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 94俗语词研究概说 文化学刊2013:5 95“烧包”考源 励耘学刊2013:1 96俗语词的流变规律 文化学刊2013:6 97“吹牛皮”“拍马屁”考源 南开语言学刊2013:2 98“骨董”考源 长江学术2014:1 99“华佗”之名来自外语吗?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1 100“调包、捣包、捣鬼、日鬼”等词考源 励耘语言学刊2014:1 101中古辞汇研究的坐标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212 102《兰亭集序》:“怏然自足”还是“快然自足”? 古典文学知识2014:4 103文化语言学论纲 文化学刊2014:5 104二百五与二五眼考源 南开语言学刊2014:1 105“张致”与“失张失致”考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8辑,巴蜀书社2014 106“皮草”与“布草”考源 澳门语言学刊2014:1 107“草”之雌性义考源 燕赵学术2014年秋之卷 108《汉语复音词研究新探》序 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 109“野狐禅”非佛源考 文学与文化2015:1 110发昏章第十一·不管三七二十一考源 文化学刊2015:6 111“扒灰”考源 文化学刊2015:7 112“马百六”与“拉皮条”考源 文化学刊2015:8 113“之乎者也”没有迷 文学与文化2015:2 114“猫腻”考源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9辑,巴蜀书社2015 115“毛病”考源 文化学刊2015:9 116上当·卖当·打当考源 文化学刊2015:11 117方言词“尕”“玍”的由来 南开语言学刊2015:1 118论相邻引申 古汉语研究2015:4 119“抬杠”与“顶缸”考源 文化学刊2015:12 120楚简《老子》男阴之“鸟”考释 中国文字研究第22辑,上海书店出版社2015 121“侃大山”“摆龙门阵”考源 历史语言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15 122半吊子·三脚猫考源 文化学刊2016:2 123“赧郎”新解 古典文学知识2016:2 124“露马脚”考源 文化学刊2016:3 125辞汇生动化与俗语词的理据考索 辞汇学理论与套用(八),商务印书馆2016 126拖油瓶考源寻根2016:2 127“装蒜”“一 债”考源 文化学刊2016:4 128《金瓶梅词话》中的三种“语言指纹”中国典籍与文化2016:2 129“盂兰盆”考源文化学刊2016:6 130“吃醋”考源励耘语言学刊2016:1 131倒霉·倒灶·刷子考源汉语历史语言学的传承与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132俗语词“停烛·停灯”考源南开语言学刊2016:1 133“顶呱呱·呱呱叫”考源长江学术2016:3 134“铜斗、泼天、泼天閧、拨天关、泼家私”考释文献语言学第3辑,中华书局2016 135察只子·变复·偶语解证文化学刊2016:10 136悬橙·捉出·悬米·嬴胜辨正文化学刊2016:11 137“动弹”“动换”考源向熹先生九十华诞纪念文集,上海三联书店2016 138《说文》段注辨证七则宏德学刊第5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 139“跳槽”考源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6年秋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文献研究 1冯延巳还是冯延己 文献1989:4 2 《平水韵》的得名及成书时间考 文献1993:4 3 《东皇太一》与《东君》当为一篇考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7:4 4 《登徒子好色赋》的语文学证伪 文献1998:4 5 古代文献辨析二则 古籍研究2000:1 6 典籍书名及作者辨误 古籍研究2001:4 7 《小尔雅》考实 文史2002年2辑,总第59辑 8 胡世琦及其《小尔雅义证》考述 文献2003:2 9 典籍辨误五则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2 10数位化古典文献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4 11道藏纂修简史 世界宗教文化2004:3 12两篇古代韵文的解读文学与文化第5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12 13《大唐类要》失传了吗?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1 14评《四库大辞典》的优点和缺点 辞书研究2005:1 16莫栻《小尔雅广注》考评 古籍研究2005卷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6 17从五杂组诗到杂俎文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4 18《举秀才》民谣的复原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7:1 19文献字形讹误的判定原则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1 20大陆古籍数位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届中国古籍数位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9 21理想电子古籍的标准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9:4 22天下第一奇联之我见 寻根2010:1 23“黄河远上”与“黄沙直上”的是非 古典文学知识2010:6 24敦煌文献《春联》校释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1 25《大唐新定吉凶书仪·节候赏物第二》校证 敦煌研究2011:1 26古人名字辨正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2:3

27”金学“基础有待夯实——以《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校释为例 文学与文化2012:4 28藏书于山的传统与《史记》的藏之名山 文学与文化2014:1 29《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的两点疑惑 古典文学知识2015:2 30新发现的一册“永乐大典”述略 寻根2015:3 31《新刻增校切用正音乡谈杂字大全》考述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5:4 文化研究 1 “云雨”与原始生殖观 社会科学战线1991:1 2 龟由贵反贱的民俗心理民间文学论坛1992:1 3 仓颉的传说及索隐 民间文学论坛1993:1 4 履迹生子观念的解析东方丛刊1993:1 5 巫山神女原型新探 文艺研究1993:4 6 四方神名及风名与古人的四方观念中国民间文化1993:4 7 食色关系论 东方丛刊1993:4 8 耽耳习俗与猪神崇拜东方丛刊1994:1 9 《释名》“雨,羽也”的民俗内涵 民间文学论坛1994:4 10中国古代雕刻作品析疑二则 社会科学战线1995:5 11韩国采风当代韩国1995:4 12韩国印象记人民日报(海外版)19951027第8版 13韩国教育观感当代韩国1996:2 14 清明节考源 寻根1996:2 15 左右尊卑文化现象的研究中国文化研究1996:2 16 《诗经》中马的比兴意蕴探析 第二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96 17 冥钱考 文献1997:3 18 漫话冥钱 世界宗教文化97年夏季号 19 中秋节的起源 寻根1997:4 20 社神的源流 文献1998:1 21 古代社主的类型中国典籍与文化1998:3 22 诗歌赏析应关注民俗 文史知识1998:4 23 话说重阳糕 文史知识1998:11 24 七夕节的起源 学术集林第15卷( 1999) 25 《诗经》文化阐释中的泡沫现象东方丛刊1999:2 26 务实与创新的结晶(与叶明合作)聊城师范学院学报1997:2 27 社之功用考述 文献1999:4—2000:1连载 28 古代袜子考述 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3 29 社神与树林之关系考述 民族艺术1999:3 30 “数九”应从何日数起? 民俗研究1999;3 31 春联起源考 文博1999:6 32 爆竹二题 寻根1999:6 33马王堆帛画《社神护魂图》阐释 考古与文物2000:2 34 斗神的祭祀及演变 民族艺术2000;2 35 高丽松扇非摺叠扇 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4 36 唐诗的民俗学解读 古典文学知识2001:2 37《山海经》“浴日”“浴月”神话的文化底蕴 民族艺术2002:3 38 漫说中国古代扇子 寻根2002:4 39 神话研究绝非神话新编——评何新《龙:神话与真相》,2002海峡两岸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台湾200312 40中国古代袒露礼俗研究 民族艺术2004:3 41驱鬼的桃板 世界宗教文化2004:1 42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使用贺年卡的国家 文博2004:5 43论古代社会的袒露礼俗中国文化研究2005:1 44天津民俗文化寻根 寻根2006:4 45扫帚的俗信及膜拜 民族艺术2006:3 46扫帚的起源及礼俗 文化学刊2006:1 47对中医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文化学刊2006:2 48中国古代的扇子文化学刊2007:1 49长寿面与寿星崇拜 寻根2007:6 50西安发现的“儿童玩具”不是“磨喝乐” 考古与文物2007年增刊 51重阳节应列为法定节日文化学刊2008:1 52剪纸艺术“扫晴娘”的源流 民族艺术2008:2 53为民俗语言学开疆拓土 理论界2008:7 54“二月二”风俗谈 寻根2009:1 55古代生日礼俗的沿革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11辑(2009) 56中国古代的冥寿礼俗文学与文化第9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57化生与摩侯罗的源流中国历史文物2009:2 58张大帝信仰的源起与流变 民族艺术2009:3 59宗教信仰与环境保护 The Journal Performative Humanities,Vol40 No1,2010,Hanyang University,Seoul 60战国楚墓神秘脚印的文化蕴涵 寻根2011:1

61金瓶梅民俗摭谈 文学与文化2012:1

62“落帽”龙山今何在 文史知识2012:5 63“落帽”龙山今何在 文史知识2012:5 64丹书铁券的左右问题 古典文学知识2013:2 65寿图源流 寻根2013:3 66姚黄魏紫各千秋 文化学刊2013:4 67亥为吉日文化之谜的破解 青海社会科学2013:5 68临夏砖雕 寻根2013:6 69中国古代的扫帚星信仰 [日]石冢晴通编:敦煌学·日本学续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 70文史札记三则 文化学刊2014:1 71论先秦一车驾三马之制 考古2014:5 72兵器殳的历史演变 南方文物2014:4 73勺形司南未可轻易否定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3 获奖记录 杨琳 曾获中宣部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首届学术著作奖二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天津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奖励。

沈文倬

沈文倬,字凤笙,江苏吴江市人。礼学宗师、著名经学家、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被喻为“今世治礼经者之第一人”。

中文名:沈文倬

别名:字凤笙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吴江

出生日期:1917

逝世日期:20091021

职业:教师

主要成就:解决了历史上很多悬而未决的难题

代表作品:《〈礼〉汉简异文释》《宗周礼乐文明考论》

职称:教授

人物介绍

沈文倬(1917-20091021),字凤笙,江苏吴江人,原本家中让他去钱庄学经商,但他对经商毫无兴趣,不及半年,就逃回家要求读书。沈文倬先后师从沈昌直、金天翮、姚廷杰三先生受文史之学,最后从前清翰林院编修、湖北存古学堂经学总教、吴县曹元弼先生专攻“三礼”之学。曹元弼被誉为清代最后的杰出经学家,十三经的经文、注文烂熟于胸,沈文倬仰慕其学问高深,成了他的关门弟子。不久,日寇入侵,为避战火,也为了沈文倬便于求学,沈家迁居苏州宝林寺前,与曹翰林家毗邻,恰如汉末郑玄筑精舍于马融宅外一般。

社会评价

沈文倬是勤奋的。几十年来,他几乎每天至少读经半卷。他的一位学生回忆:“每次上门请益,先生几乎一无例外,总是坐在那间简陋的书房里,而桌上总是摊着书。他那一摞线装的《四部备要》本《仪礼正义》,原本就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黑字,又被他批满了密密麻麻的红字。”沈文倬读古书喜加标点和批注,以为这是读书的好方法,故标点过的古籍为数不少。沈文倬又是从容的。那位学生还忆及:先生讲课慢条斯理,写作字斟句酌,未必每年有文章定稿,有了也未必肯马上发表。他的学术地位是由数量有限的论文确立的。“直到1999年,年登耄耋的先生才出版第一部个人著作《宗周礼乐文明考论》写作跨度逾40年,而总数才14篇。”

高吸入低产出是沈文倬的特点。他的文章不靠量的堆积,而是以质取胜。他的每一篇文章都解决了历史上悬而未决的问题。《〈礼〉汉简异文释》证明了康有为“古文经为刘歆伪作”实系浮词虚说;《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揭示了“礼典的实践早于文字记录而存在”的历史事实,由以阐明了礼典与礼书的关系;《黄龙十二博士的定员和太学郡国学校的设置》对汉代建立经学博士的复杂史实条分缕析,正皮锡瑞《经学历史》之误,纠王国维《汉魏博士考》之偏,从而详判武、昭、宣三代各经博士官的兴废增缺,成为研究汉代经学必须参考的文献

其实,沈先生并不像外人以为的那样,只是个一味埋首故纸堆的“老古董”;恰恰相反,他的思想很开明、很活跃,年轻时对新学也颇为了解。老先生当年还曾写过不少新诗和小说,尤其是古诗词的功底非常扎实。有诗词学者说,沈先生的功底绝不逊于那些整日吟哦不已的诗人。沈先生自言“予年轻时好诗古文辞,率意咏唱,但多未留存专攻‘三礼’后,难得作诗填词”,现存有小部分诗作编成《槐圩集》,压在箱底,至今未予发表。凭着老先生的文学才情和古诗词功底,凭着他下了决心绝不回头的治学态度,一直走下去,成为一个诗词学家甚或小说家,也并非不可能。他喜欢诗词和文学,但他更钟情和执著于“三礼”。他知道,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是面面涉猎,其结果定是面面不精。为了专攻“三礼”,他强抑兴趣,与心仪的诗古文辞分手。“为避诗名便废吟”的诗句道出了他的惋惜,也表露了他研究礼学的决心。从此,沈先生一头扎进“三礼”,不求闻达,“治经、礼六十余载”,“为往圣继绝学”。

相关履历

1946年

抗战胜利后,沈文倬在上海《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了《说高_》、《“蜡”与“腊”》等礼乐文章,引起了顾颉刚的注意,顾先生慧眼识人,不因其没有大学毕业的正规学历而犹豫,毅然破格聘其为副编审。沈文倬一进入国立编译馆,就校点整理经籍、编撰经籍提要、草拟经学词典。解放后国立编译馆解散,沈文倬校点整理和撰作的经籍、书稿仅存留《孟子正义》,其他全部散佚。随后他来到上海图书馆,负责编纂《中国丛书综录》,三年即告完成。在上海图书馆的十二年间,沈先生熟悉了古籍目录版本之学,他将此视为做学问的凭藉。

1959年

时代也给予了沈文倬难得的机遇。1959年,从甘肃武威出土了一批汉简,其中就有《仪礼》九篇,1965年《武威汉简》摹影本正式出版。这是清代学者无法比拟的条件,也确定了沈文倬的《仪礼》研究轨迹,即通过汉简本与经文对比勘正,考订文本,解决礼学疑问。

沈文倬还特别重视新的研究方法,王国维所说的“取外来之观念与故有之材料相参证;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的遗文相释证”,一直也是沈先生所秉持的方法。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观念和方法也极为重视,据沈_回忆,中学时沈先生就让她学习《自然辩证法》,“而父亲自己还认真学习了《资本论》、《反杜林论》和不少中外哲学名著。他老人家看似埋首故纸堆里,却以唯物史观指导研究工作;他对武威汉简的研究成果以及对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批判等,都是鲜明的实例”。

不料,正当一切准备就绪时,“文革”爆发,知识分子成了“牛鬼蛇神”,许多书籍被判为“毒草”,“牛鬼蛇神”被赶进“牛棚”,特别是古书统统在焚烧之列。沈文倬以前完成的文章以及搜集的卡片被付之一炬。

书是知识分子的灵魂,灵魂飞天,空留躯壳。有人舍弃躯壳与灵魂同飞,有人空留躯壳形同木偶。沈文倬呆在“牛棚”里悠然与灵魂神交。冲击最厉害的那几年,白天劳动或挨斗,深夜还花二三个小时考查武威汉简和礼经文本。

1963年2月

他奉调到杭州大学新成立的语言文学研究室,一心从事学术研究。

1974年

沈文倬被安排赴安吉参加杭州大学最后一期“五七”干校“农林班”,白天成了鸭司令,晚上却漫步于礼学的殿堂。再后来,沈文倬被派往中文系资料室担任图书管理员,白天参加政治学习,晚上抓紧研究和撰作。因为当时读书“无用”,知识越多越“反动”,有些跟他一样遭遇的学者纷纷放弃学问,他却不为所动。由于礼学被视作“封建糟粕”,因此只好私下研究,幸好同寝室的老师颇为通情达理,使得沈先生能够放心挑灯夜战。他人缘颇好,大家有问题都爱向这位“图书管理员”请教,发现他原是一本“活字典”,并乐于陈述其精到的见解。此时,生活虽然清苦,扣发后所剩的40元工资要养四口之家,但研究总归是做下去了。

忆及那些被焚毁的文章,他惋惜,却不耿耿于怀,“文革”中依然专心撰作。“文革”十年,恰恰是沈先生成果较丰硕的阶段。他曾这样写道:“既而丁阳九之_,被高密之锢,作苦余晷,昏灯暝写,十年如一日,所得乃倍于曩所_者。”在这十年中,他完成了《〈礼〉汉简异文释》、《〈礼〉汉简七篇为古文或本考》、《汉简〈服传〉考》、《〈礼〉汉简非庆氏经本辨》、《__述礼》等论文;确定了《仪礼》成书的上限与下限年代,解开了这一历史上纷争不止的“公案”;考订了《仪礼》中的上千处异文,为之正本清源;对经学的源流也有了相当明确的描述。当时,顾颉刚先生看到这些长篇文章后,欣喜万分,赞沈文倬“实为今世治礼经者之第一人也”;却又不禁叹息,这些宝贵的成果,不知道要何时才能面世。

1976年

随着1976年拨乱反正,沈文倬的命运有了可喜的变化。他回到了科研岗位,

1982年

开始招收硕士生,1986年开始招收“先秦礼制与《仪礼》”研究方向的博士生。他的论文也陆续在《文史》等刊物上连载发表,在学术界掀起阵阵巨浪。

1997年

他被聘为杭州大学终身教授,后转任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至今。

逝世

2009年10月21日,先生在上海寓所逝世,享年九十三岁。

学术成就

解放后,先生在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后分配在上海市文管会——上海图书馆工作,曾任编目部副主任。《中国丛书综录》编辑组组长,八个人用一年多的时间,编纂了具有全套检索手段和全国四十余家图书馆联合书目功能的《中国丛书综录》。1963年调入杭州大学语言文学研室工作。不久,被评定为副研究员,1981年开始带硕士研究生,并在《文史》、《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

1983年,杭州大学创建古籍研究所,是就文研室扩充而成的,同年,先生被提升为教授;1986年开始带博士研究生,先后讲授了广校雠学、《说文解字》研究、两周青铜器铭文研究、古器物学、群经研读、“三礼”精读等课程。

先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七个方面:一、《古经汉学论》、《黄龙十二博士的定员和太学、郡国学校的设置》、《从汉初今文经的形成说到两汉今文经的传授》、《略论礼典的实行和仪礼、书本的撰作》等,分别发表于《文史》等刊物中;二、《武威出土礼汉简考辨四种》、《汉简服传考》(《文史》第25、26辑)、《礼汉简异文释》(《文史》第33至36辑)等;三、《__述礼》:其中四十余篇已发表于《中华文史论丛》、《学术集林》、《古文献研究》等刊物中;四、《宗周礼乐文明》:《宗周岁时祭考实》、《略论宗周王官之学》等,分别发表于《学术集林》等刊物中;五、古文字考释:《执驹补释》、《对扬补释》、《有关〈对扬补释〉的几个问题》等,分别发表在《考古》等刊物中;六、其他:《对“士丧礼既夕礼所记载的丧葬制度”的几点意见》、《清代学者的书简》、《孙诒让周礼学管窥》等,分别发表于《考古学报》、《文物》等刊物中;七、古籍整理:《习学纪言序目》、《孟子正义》(中华书局出版)、《苏舜钦集》、《王令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红雨楼序跋》(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等。先生的经学研究,尤其是“三礼”学的研究在学术界颇具声望和特色,目前是我国唯一的一位以“先秦礼制研究”为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

据网上搜索知: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

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包括现代的语言和古代的语言。例如对《诗经》的研究中,不但可了解古人如何运用文字,运用语言叙事抒情,还可了解到许多现在已经消失或者不常接触的植物名、动物名、生产生活方式、重要的祭祀活动等等;面对一个词语或者成语,除了现今的意思和用法,还可以知道其来源、典故等。事实证明语言学的研究是引领人们了解历史,思考未来语言发展的明灯。

学科交叉研究法是把多种学科引进语言学,把语言学引进别的学科的指导方法。即立足语言学,与其他学科多向交流,吸取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分析方法。科际交流,尤其表现在方法的借鉴与习得上。这个方法的特点是多种方法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如融会语言学上的共时描写法、历时分析法、社会学上的社会调查法、阶层分析法,以及其他学科的统计法、历史研究法等等。这一研究方法的领域十分广阔。

刘知几对于历史与史学更革变化的认识是多方面的, 在整个中国古代学者中间也是十分突出的, 因

此研究他在这一方面的思想认识对于理解古代学者的历史观有着非常典型的意义。

一、刘知几史学变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 对于中国史学变革大势的认识, 从《尚书》、《春秋》到唐代, 刘知几把它大体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以《五经》为代表的先秦史学。这个时期, “文之将史, 其流一焉”, 文与史混然为一。二是以三史为代表的两汉史学。这一时期历史著作不多, 为文初尚丽词, 然尚能据实而书, 《史记》《汉书》、《东观汉纪》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三是两晋南北朝迄于隋唐的史学, 刘知几常以

“近古( 或近代) 诸史”名之。

( 二) 提出“今古异同, 取叶随时”的主张

历史在不断变化, 史学著作要能反映这种变化,沟通古今, 让后人对前人有一个真实的了解。他认为“盖取叶随时, 不籍稽古”, 能反映历史变化的真实情况才是正着。《史通?一书中有许多这方面的论述, 撮其要者约为二端。

其一, 用当时语言, 直书其事。其二, 前史之所未安, 后史之所宜革。

( 三) 师古而不泥古, 才能有利于史学的更新发展

刘知几一方面强调历史著述“取叶随时”、“不籍稽古”; 另一方面又提出模拟古人, 即“师古”问题。

二、刘知几史学变革思想的形成

( 一) 千古史学纳诸胸中, 为其讨论史学变革、变化奠定了基础

刘知几总角之年即开始习史, 对历史的爱好使他“耻以文士得名, 期以述者自命”, 勤勤于史学大半生。所谓学富才能汇通, 汇通之中才能见出变化。这是他史学变革思想形成的基础。

( 二) 区分类聚的研究方法, 有利于排列史事、总结得失、对比古今、见出递变

刘知几的区分类聚首先是从具体分析入手, 弄清每一史书的细节内容, 得失利害, 然后在大量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排比综合, 条分类归, 勒成一个个事目, 叙述从古代一直到唐代的演变情况。

( 三) 敢述前非的批判精神, 帮助他找到史学变革的突破口

中国学术思想一向强调继承性研究, 所谓有容乃大, 而批判性研究则不大为人所称道。《史通》作

为史学批评性著作, 充分体现了刘知几追求真理、敢于批评的精神。

( 四) 时代为他史学变革思想的提出提供了契机

刘知几所处的时代正是史学走向自觉反省的时期。刘知几适逢其时, 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 对整个中国史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为以后史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三、对刘知几史学变革思想的评论

第一, 从整个史学发展上看, 刘知几的史学变革思想在中国旧史学家中间是很突出的, 对史学变革

加以研究总结, 并且颇有建树, 他应该说是第一人。

第二, 刘知几讨论史学变革特别注意与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这种认识比之商鞅、韩非子等人随便说到上古、中古、当今之类, 不仅自觉性强, 而且具体, 又有认真细致的比较分析, 其进一步发展就是今日所谓的历史发展阶段论了。

第三, 以批评为史学变革的手段。刘知几讨论史学变革问题都是通过批评以往史学的方式完成的, 这构成了他史学变革论的又一个明显特点。

当然, 对刘知几的史学变革论我们也要看到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刘知几过多地强调写史要遵循成

例, 批评别人唯以其例评断是非, 缺少变通精神。

好。

1、工作量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研究室员工除了每天都需要做的基本工作之外,没有什么格外的任务,工作量不多而且很固定,所以不累。

2、奖金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研究室不仅享有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并有带薪休年假待遇。

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只开设中国史专业,具体如下。

吉林大学中国史专业2015年考研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专业代码:060200

研究方向

01历史文献

02先秦史、先秦文献

03秦汉魏晋南北朝史

04古文字学

05古代铭刻学与书法(原书法文献学)

考试科目

01-03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78中国古代史基础

04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20中国古文字学

05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21书法文献与书法史

复试科目、复试参考书

复试科目:

专业综合课。

同等学力及跨学科加试:

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文学科不属于跨学科)。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