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咽解毒颗粒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7收藏

利咽解毒颗粒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利咽解毒颗粒药典标准 21 品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性状 25 鉴别 26 检查 27 含量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2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74 测定法 28 功能与主治 29 用法与用量 210 注意 211 规格 212 贮藏 213 版本 3 利咽解毒颗粒中药部颁标准 31 拼音名 32 标准编号 33 处方 34 制法 35 性状 36 检查 37 功能与主治 38 用法与用量 39 规格 310 禁忌 311 贮藏 4 利咽解毒颗粒说明书 41 药品类型 42 药品名称 43 药品汉语拼音 44 药品英文名称 45 成份 46 性状 47 作用类别 48 适应症/功能主治 49 规格 410 利咽解毒颗粒的用法用量 411 禁忌 412 利咽解毒颗粒的不良反应 413 注意事项 414 利咽解毒颗粒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415 利咽解毒颗粒的药理作用 416 备注 附: 1 古籍中的利咽解毒颗粒 利咽解毒颗粒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lì yān jiě dú kē lì

2 利咽解毒颗粒药典标准 21 品名

利咽解毒颗粒

Liyan Jiedu Keli

22 处方

板蓝根、金银花、连翘、薄荷、牛蒡子(炒)、山楂(焦)、桔梗、大青叶、僵蚕、玄参、黄芩、地黄天花粉、大黄、浙贝母、麦冬

23 制法

以上十六味,薄荷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金银花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滤过,滤液与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40(80℃),加入蔗糖、淀粉或糊精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加入挥发油,混匀,制成1000g,或加入糊精适量,或加入糊精和阿司帕坦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加入挥发油,混匀,制成300g(无蔗糖),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棕**至棕褐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味苦(无蔗糖)或味苦,微甜(无蔗糖)。

25 鉴别

(1)取本品5g或3g(无蔗糖),研细,加甲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加盐酸2ml,加热回流30分钟,冷却,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用水30ml洗涤,取乙醚液,挥去乙醚,残渣用乙酸乙酯1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五个橙色荧光斑点;用氨蒸气熏后,日光下检视,斑点变成红色。

(2)取本品20g或6g(无蔗糖),研细,加甲醇4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5mI使溶解,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用乙酸乙酯浸泡溶解3次,每次5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酸乙酯—甲酸(6: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金银花对照药材05g,加水3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2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鉴别)(2)项下供试品溶液与上述对照药材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聚酰胺薄膜上,以乙酸乙酯—甲酸(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靛玉红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鉴别](2)项下供试品溶液及上述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三氯甲烷—丙酮(5:4:1)为展开剂,薄层板置氨蒸气预饱和10分钟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6 检查

应符合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C)。

2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2%磷酸溶液(43:5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500。

2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5μg的溶液,即得。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研细,取约1g或04g(无蔗糖),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5%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 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5%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袋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120mg。

28 功能与主治

清肺利咽,解毒退热。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咽痛、咽干、喉核红肿、两腮肿痛、发热恶寒;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29 用法与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4次。

210 注意

忌食辛辣及过咸食物。

211 规格

(1)每袋装20g(相当于饮片19g)  (2)每袋装6g(无蔗糖,相当于饮片19g)

212 贮藏

密封。

213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利咽解毒颗粒中药部颁标准 31 拼音名

Liyan Jiedu Keli

32 标准编号

WS3B232997

33 处方

板蓝根 30g 金银花 30g 连翘 10g 薄荷 10g 牛蒡子(炒) 10g 山楂(焦) 30g 桔梗 10g 大青叶 30g 僵蚕 10g 玄参 30g 黄芩 15g 地黄 20g 天花粉 20g 大黄 10g 川贝母 15g 麦冬 30g

34 制法

以上十六味,薄荷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金银 花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 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40(60~65℃)的清膏。取清膏1份,蔗糖2份,淀粉1份,制成颗 粒,干燥,加入薄荷油,混匀,即得。

35 性状

本品为深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36 检查

应符合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C)。

37 功能与主治

清肺利咽,解毒退热。用于急慢性扁桃腺炎,咽喉肿痛,口疮痄 腮症。

38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20g,一日3~4次。

39 规格

每袋装 20g

310 禁忌

禁食辛辣及过咸食物。

311 贮藏

密封,防潮。

河北省药品检验所 起草

4 利咽解毒颗粒说明书 41 药品类型

中药

42 药品名称

利咽解毒颗粒

43 药品汉语拼音 44 药品英文名称 45 成份 46 性状 47 作用类别 48 适应症/功能主治

清肺利咽,解毒退热。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咽痛、咽干、喉核红肿、发热恶寒;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见上述证候者。

49 规格

每袋装20克(相当于原药材19克)

410 利咽解毒颗粒的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4次。

411 禁忌 412 不良反应 413 注意事项

1忌烟酒、辛辣、鱼腥及过咸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声嘶、咽痛初起,兼见恶寒发热、鼻流清涕等外感风寒者不适用。

4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扁桃体有化脓或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8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415 利咽解毒颗粒的药理作用 4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古籍中的利咽解毒颗粒 《验方新编》:[卷二十一痘症慈航]痘症慈航补遗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原料 4 用法 5 功效 6 出处 附: 1 古籍中的细茶叶 1 拼音

xì chá yè

2 概述

细茶叶以细茶叶为主要原料,用于毛虫螫伤发作,坚硬如肉痘,也可以用于治蜂螫伤,蜈蚣咬伤。

3 原料

细茶叶适量。

4 用法

沸水冲泡,然后取其汁洗搽患处,每日数次,连续数日,以愈为度。

5 功效

细茶叶用于毛虫螫伤发作,坚硬如肉痘,也可以用于治蜂螫伤,蜈蚣咬伤。

6 出处

《医疗保健汤茶谱》

古籍中的细茶叶 《验方新编》:[卷十小儿科痘症]痘后口角流涎

细茶叶末,白沙糖调服。又方∶盐姜、细茶叶、同嚼食。又方∶照口部口角流涎方治之。《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

《本草纲目拾遗》:[卷六木部]雨前茶

。先将茶叶煎至二碗半,再将治痞蜈蚣一条,用顶好细茶叶煎服,以身痒为度(医学指南)又家宝方治痞∶陈年

《奇方类编》:[卷上风瘫门]肩背筋骨痛

槐花子核桃仁细茶叶芝麻每样或五钱或一两,共为一处,用瓦罐盛入水六、七碗,熬折一半,热服神效。《奇方

《验方新编》:[卷三痰疾]下痰丸治一切风痰眩晕癫痴久不愈者

白矾一两,细茶叶五钱,为末,炼蜜丸梧子大。食远姜汤下五十丸,久服痰自大便出。《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

《验方新编》:[卷十四筋骨]肩背筋骨疼痛

1 一、患热病后忌食韭菜

传统中医学认为,患热病以后,人体正气耗伤,气阴两虚,从科学饮食调理的角度讲,大辛大热大寒之品,均应忌之。韭菜,则属于气味厚重之品。古代医学家孟诜指出:“热病后十日不可食韭,食即发困。”现代中医学认为,韭菜为发物,患者食用后,还可导致热病复发。所以,患热病后忌食用韭菜。

2 二、患疟疾、痧痘症忌食韭菜

传统中医学认为,疟疾为邪气外侵,法当祛邪,而不宜温补,痧痘后气阴两伤,食温热更耗气阴,故古籍《随息居饮食谱》中指出:韭菜“疟疾、痧、痘后均忌。”所以,患疟疾、痧痘以后忌食用韭菜。

3 三、疮疡疗肿患者忌食韭菜

传统中医学认为,疮疡疗肿均为火毒所生,治应泻火泻毒,食应寒凉之品,对身体大有益处,而不应食温热的食品。韭菜温热,故古医书《本草汇言》中指出:韭菜“疮毒食之,愈增痛痒,疗肿食之,令人转剧。”所以,疮疡疗肿患者忌食用韭菜。

4 四、胃热患者忌食韭菜

传统中医学认为,从科学饮食调理的角度讲,胃热之病患者,宜食寒凉之食品,而不宜食温热之食品,韭菜辛温,食之则胃热加重。古医书《本草经疏》中也指出:韭菜“胃气虚有热者勿服。”所以,胃热患者忌食用韭菜。

目录 1 拼音 2 《小儿痘疹方论》:蟾蜍丸 21 蟾蜍丸的别名 22 处方 23 制法 24 功能主治 25 蟾蜍丸的用法用量 26 摘录 3 《普济方》卷三八○引《傅氏活婴方》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蟾蜍丸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蟾蜍丸 1 拼音

chán chú wán

2 《小儿痘疹方论》:蟾蜍丸

21 蟾蜍丸的别名

虾蟆丸

22 处方

蟾蜍1个(夏月沟渠中取,腹大不跳不鸣,身多(疒品)者)。

23 制法

取粪蛆1杓置桶中,以尿浸之,却将蟾蜍跌死,投与蛆食,1昼夜,用布袋盛蛆置急流中,1宿取出,瓦上焙干为末,入麝香1字,粳米饭丸,如麻子大。

24 功能主治

一服虚热退,二服烦渴止,三服泻痢愈。主小儿无辜疳症。

25 蟾蜍丸的用法用量

虾蟆丸(《普济 方》卷三八三)。

26 摘录

《小儿痘疹方论》

3 《普济方》卷三八○引《傅氏活婴方》 31 方名

蟾蜍丸

32 组成

蟾蜍1两,大皂角(同烧存性,为末)1两,青黛(研)1钱,芦荟1钱,麝香(研)1钱,朱砂1钱,莪术1钱,槟榔1钱。

33 主治

小儿诸疳。

34 蟾蜍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饮汤送下。

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巴豆7粒,去壳并心膜,以猪胆4个,取汁同巴豆蒸5次,去巴豆,取胆汁为丸,如麻子大。

古籍中的蟾蜍丸 《张氏医通》:[卷十一婴儿门上]疳

渴。齿龈溃烂。爪黑而黧。尻耳生疮。或耳出水。用蟾蜍丸以去疳。地黄丸以补肾。其无辜疳。用保元汤、蟾蜍

《保婴撮要》:[卷十八]风邪搏于肌肉患疳蚀之症

痘后,遍身津*作痒,此兼因疳为患,用大芜荑汤及蟾蜍丸而愈。后作渴,口中作痛,用蟾蜍丸、人中白散而安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一谟集小儿则(下)]五疳证(三十)

,便利脓血,壮热羸瘦,头露骨高,宜用大芜荑汤、蟾蜍丸。丁奚者,手足极细,项小骨高,尻削体痿,腹大脐

《保婴撮要》:[卷八]疳症

以生金。脑疳,亦用地黄丸。无辜疳,用大芜荑汤、蟾蜍丸。丁奚、哺露,用肥儿丸、大芦荟丸。走马疳,敷雄

《保婴撮要》:[卷十八]痘疮生痈毒之症

目录 1 拼音 2 《种福堂方》卷三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油胭脂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油胭脂 1 拼音

yóu yān zhī

2 《种福堂方》卷三 21 方名

油胭脂

22 组成

生猪板油(去筋膜)1两,黄占5钱,白占3钱,银朱5分,黄丹5分。

23 主治

冬月手足开裂。

24 油胭脂的用法用量

敷之即愈。

25 制备方法

用生猪板油入锅熬净,再入黄占、白占,同化清,次入银朱、黄丹,搅匀,以软能摊开为妙。

古籍中的油胭脂 《本草纲目拾遗》:[卷九器用部]油胭脂

药性考∶油胭脂平,豕膏合就,润肤裂,活血点痘。西北风高,涂舒面皱,不龟手药,古名非谬。一名碗儿胭脂

《疡医大全》:[卷三十三痘疹部(下)]痘疹门主方

调服。拔疔丹治痘疔雄黄朱砂白芷(各等分)乳细,油胭脂调用,银针挑破搓之。实肠汤治痘泄泻白术(土炒一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六·心脏部四痘疮(下)]痘疔

以此点之。雄黄(二钱)紫草(三钱)上,研末。用油胭脂调。敷方痂后痘疔溃烂成坑,内见筋骨,以此敷之。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六·心脏部四痘疮(下)]痘疔

以此点之。雄黄(二钱)紫草(三钱)上,研末。用油胭脂调。敷方痂后痘疔溃烂成坑,内见筋骨,以此敷之。

《验方新编》:[卷十小儿科痘症]痘疔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方之紫草膏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5 《留涓子鬼遗方》卷五方之紫草膏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之紫草膏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7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四方之紫草膏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8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方之紫草膏 81 方名 82 组成 83 功效 84 主治 85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86 制备方法 9 《痘症精言》卷四方之紫草膏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96 附注 10 《天花精言》卷六方之紫草膏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卫生鸿宝》卷五引《女科要诀》方之紫草膏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12 《幼幼新书》卷十八引郑愈方之紫草膏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功效 124 主治 125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126 制备方法 127 用药禁忌 128 附注 13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四方之紫草膏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4 《外科学》方之紫草膏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145 出处 15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紫草膏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功效 154 主治 155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156 制备方法 157 用药禁忌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方之紫草膏 161 组成 162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163 功效与主治 17 紫草软膏(紫草膏)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 172 处方 173 制法 174 性状 175 鉴别 176 检查 177 功能与主治 178 用法与用量 179 贮藏 1710 版本 18 紫草膏药品说明书 181 药品类型 182 药品名称 183 药品汉语拼音 184 药品英文名称 185 成份 186 性状 187 作用类别 188 适应症/功能主治 189 规格 1810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1811 禁忌 1812 紫草膏的不良反应 1813 注意事项 1814 紫草膏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1815 紫草膏的药理作用 1816 备注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紫草膏 紫草膏相关药品说明书其它版本 1 拼音

zǐ cǎo gāo

2 英文参考

zicao soft plaster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zicao gao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紫草膏为方名,同名方剂约有13首。

中成药紫草膏的主要成分为紫草、当归、防风、地黄、白芷、乳香、没药[1]。具有化腐生肌,解毒止痛的功效。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溃疡,症见疮面疼痛、疮色鲜活、脓腐将尽。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紫草膏的药典标准。

4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方之紫草膏 41 方名

紫草膏

42 组成

紫草2两(去无色枝杆,捣末),马肠根1两(捣末),杏仁1两(汤浸,去皮,研),吴茱萸1分(捣碎),雄黄1分(细研),清麻油8两。

43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方之紫草膏治小儿头疮。

44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每用先以盐浆水洗疮令净,拭干,以膏涂之。

45 制备方法

上件药,先以麻油于一净铛内煎,下杏仁、茱萸入于铛中,徐徐煎23沸,即去火,以生绢滤去滓,次入紫草、马肠草等末,又煎至7沸,再滤去滓,看膏稀稠得所,入雄黄末,搅令匀,用瓷盒盛。

5 《留涓子鬼遗方》卷五方之紫草膏 51 方名

紫草膏

52 组成

紫草3两,黄连1两,女青1两,白芷1两,矾石3两(烧令汗出),苦酒5合,生地榆根1两。

53 主治

《留涓子鬼遗方》卷五方之紫草膏治小儿头疮并恶疮。

54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敷疮上。

55 制备方法

上7味,纳3味矾石、紫草、黄连为末,入诸药煎,白芷黄膏成。

6 《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之紫草膏 61 方名

紫草膏

62 组成

僵蚕(酒洗)5钱,全蝎(去首尾,酒洗)1两,麻黄(去节)1两,紫草1两,人中白5钱,白附5钱,蝉蜕3钱,蟾酥1钱,穿山甲3钱,无价散5钱。

63 主治

《种痘新书》卷十二方之紫草膏治痘紫黑陷井痘热发惊。

64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初热,用败毒散煎汤化下;初热发惊,以薄荷、灯心、葱白汤化下;痘紫黑陷,以紫草煎汤化下;痘色淡白伏陷,以人参煎汤入酒数匙化下即起。

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另将紫草2两煎,去滓,熬成膏,再加蜜2两,入好酒半盏,炼过,与紫草膏调匀,和前药末为丸。

7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四方之紫草膏 71 方名

紫草膏

72 组成

紫草1两,桂心1两,芎1两,赤芍药1两,白敛1两,川大黄1两,防风1两(去芦头),黄芩1两,莽草1两,当归1两,木香1两,甘草2两。

73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四方之紫草膏治一切肿毒,肉色不异,时时牵痛,经年肿势不消。

74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及热涂熁肿处,1日2次。

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每用散2两,酒2升,于铛中煎令成膏。

8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方之紫草膏 81 方名

紫草膏

82 组成

香油2斤半,当归4两,紫草4两,白芷2两,红花2两,黄蜡8两。

83 功效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方之紫草膏具有凉血活血,解毒之功效。

84 主治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方之紫草膏治淋巴腺结核。

85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直接涂患处。

86 制备方法

炼膏去渣。

9 《痘症精言》卷四方之紫草膏 91 方名

紫草膏

92 组成

紫草5钱,犀角3钱(磨细),羚羊角3钱(磨细),珍珠4分(研细),劈砂5钱(飞净),牛黄2分,青黛3钱(水澄),川贝3钱(炒净),琥珀3钱(细研),羌活3分(炒),冰片(梅片)1分,明雄5钱,乳香3钱(去油),没药3钱(去油),元参5钱(或晒燥,或瓦焙。上为细末,包好勿动),银花2两,地丁2两(拣净),核桃肉2两(捣烂),甘草1两,甘菊1两。

93 主治

《痘症精言》卷四方之紫草膏治已痘未痘,诸般恶疮恶毒。

94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1岁上下者服1丸,3岁上下者服2丸,蜜水送下。

95 制备方法

后5味,先入长流水5碗,用砂锅慢火煎至一半,取滓绞汁,滤清,入炼蜜盏许,桑柴熬至滴水不散,入前15味药为丸,重3分。

96 附注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紫草丸”。

10 《天花精言》卷六方之紫草膏 101 方名

紫草膏

102 组成

紫草5钱,真麻油4两,乳香5钱(研细),没药5钱(研细),黄蜡2两。

103 主治

《天花精言》卷六方之紫草膏治凡痘有犯大小恶形者。

104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以此调化毒散贴之。

105 制备方法

将紫草入真麻油内滚数次,去滓,再入乳香、没药、黄蜡,共熬成膏。

11 《卫生鸿宝》卷五引《女科要诀》方之紫草膏 111 方名

紫草膏

112 组成

紫草2两(麻油4两浸3日,去滓,将白蜡1两,入油熬烊),白芷1钱,降香3钱,松香3钱,枯矾2钱(研细),轻粉2钱(研细)。

113 主治

妒乳、吹乳,成脓溃陷者。

114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将后药末入前油膏内搅匀,候冷。以小筌子挑1块,刮入陷中,上盖膏药。内服参、耆、苓、术、归、桂、乳、没等药,排托收功,则 无损,日后有乳。

12 《幼幼新书》卷十八引郑愈方之紫草膏 121 方名

紫草膏

122 组成

紫草1钱,白附子1钱,麻黄(去节)2钱,甘草(炙)2钱,全蝎10个,僵蚕(炒)2个。

123 功效

《幼幼新书》卷十八引郑愈方之紫草膏具有退斑起痘之功效。

124 主治

《幼幼新书》卷十八引郑愈方之紫草膏治麻痘不快。风痫。

125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用紫草汤化下,续用黄耆散调治。

126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蜜1两,酒半盏,入紫草煎数沸后,令旋施,同和前药为丸,如皂角子大。

127 用药禁忌

如泻,忌服。

128 附注

①《万氏家抄方》有红花,无甘草。②《医学入门》有蟾酥。

13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四方之紫草膏 131 方名

紫草膏

132 组成

紫草茸半两,黄连半两,黄柏半两,漏芦半两,赤小豆1合,绿豆粉1合。

133 主治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四方之紫草膏治热疮。

134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日3敷,常服黄连阿胶丸清心。

1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入麻油为膏。

14 《外科学》方之紫草膏

本方为经验方[2]。

141 方名

紫草膏

142 组成

乳香、没药各30g,当归60g,白芷、寒水石、牡丹皮、大黄、冰片各45g,生地黄90g,紫草、黄柏各21g,黄蜡250g,麻油2500g[2]。

乳香1两,没药1两,当归2两,白芷1两5钱,寒水石1两5钱,牡丹皮1两5钱,大黄1两5钱,冰片1两5钱,生地3两,紫草7钱,黄柏7钱,黄蜡半斤,麻油5斤。

143 主治

《外科学》方之紫草膏治烧伤。

144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先熬油,滚开后加入诸药,去渣过滤,下黄蜡,冷后放入冰片即成,搽患处,或浸入纱布成油膏纱布,外敷包扎[2]。

先熬油,滚开后加入诸药,去滓过滤,下黄蜡,冷后放入冰片即成。搽患处,或浸入纱布成油膏纱布,外敷包扎。

145 出处

《外科学》(武汉医学院)

15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紫草膏 151 方名

紫草膏

152 组成

当归3钱,防风3钱,生地3钱,乳香3钱,白芷3钱,没药3钱,紫草1两。

153 功效

化腐生肌。

154 主治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方之紫草膏治疮疡已溃,疼痛流水,久不收敛。

155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涂敷患处。

156 制备方法

将乳香、没药2味另研细粉过罗,其余当归等5味除紫草外,用香油4两炸枯,过滤去渣,再兑入紫草(用温水闷湿)微炸,至油呈紫红色为度,再加入黄蜡,夏季用1两4钱,冬季用1两2钱成膏,候温,然后加入上列乳香、没药细粉混合均匀即得。

157 用药禁忌

忌食发物。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2000年版)方之紫草膏 161 组成

紫草500g,当归、防风、地黄、白芷、乳香、没药各150g[2]。

162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软膏剂,每用适量摊于纱布上贴患处,隔一二日换药一次[2]。

163 功效与主治

紫草膏功能化腐生肌[2]。治疮疡、痈疽已溃[2]

17 紫草软膏(紫草膏)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

紫草软膏(紫草膏)

Zicao Ruangao

172 处方

紫草500g、当归150g、防风150g、地黄150g、白芷150g、乳香150g、没药150g

173 制法

以上七味,除紫草外,乳香、没药粉碎成细粉,过筛;其余当归等四味酌予碎断,另取食用麻油6000g,同置锅内炸枯,去渣;将紫草用水湿润,置锅内炸至油呈紫红色,去渣,滤过。另加蜂蜡适量(每10g麻油加蜂蜡2~4g)熔化,待温,加入上述粉末,搅匀,即得。

174 性状

本品为紫红色的软膏;具特殊的香气。

175 鉴别

取本品10g,加石油醚(60~90℃)80ml使溶解,用2%氢氧化钠溶液振摇提取2次,每次30ml,合并提取液,滴加盐酸使液面浮有红色油状物,加乙醚80ml振摇提取,分取乙醚液,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左旋紫草素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中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5:0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紫红色斑点;喷以10%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斑点变为蓝色。

176 检查

应符合软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R)。

177 功能与主治

化腐生肌,解毒止痛。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溃疡,症见疮面疼痛、疮色鲜活、脓腐将尽。

178 用法与用量

外用,摊于纱布上贴患处,每隔1~2日换药一次。

179 贮藏

密闭,遮光。

1710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8 紫草膏药品说明书 181 药品类型

中药

182 药品名称

紫草膏

183 药品汉语拼音 184 药品英文名称 185 成份 186 性状 187 作用类别 188 适应症/功能主治

化腐生肌。用于疮疡,痈疽已溃。

189 规格 1810 紫草膏的用法用量

外用,摊于纱布上贴患处,每隔1~2日换药一次。

1811 禁忌 1812 不良反应 1813 注意事项

1忌食辛辣 性食物。

2本品为外用药,禁止内服。

3孕妇慎用。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疮疡溃后仍有全身发热等症状时应到医院就诊。

5用药后局部出现皮疹等过敏表现者应停用。

6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8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815 紫草膏的药理作用 1816 备注

目录 1 拼音 2 《同寿录》卷末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软坚散的用法用量 25 加减 26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软坚散 1 拼音

ruǎn jiān sǎn

2 《同寿录》卷末 21 方名

软坚散

22 组成

海石1两,黑栀(炒)1两,南星1两,山药(炒)1两,昆布(焙)5钱,海藻(焙)5钱,土贝母1两。

23 主治

瘰疬。

24 软坚散的用法用量

以鸡蛋清调敷。

25 加减

如大人生痰核,可加生香附1两。

2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古籍中的软坚散 《本草求真》:[上编卷一补剂]温中

(卵生)蜂白蜜和胃润肺通结赤蜜性凉降火蜂房清热软坚散结解肠胃毒蜜(专入脾肺。兼入肠胃。)本花木精英。

《张氏医通》:[卷十三·专方]疟门

亦恐发泄太过。即以牡蛎收敛阴津。仍取其性入阴。有软坚散结之功也。用甘草者。令以协和中外。则胃气有权。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痘疹药性主治合参卷四十八人部]紫河车

爪者,用之外应筋之余也,得肝气疏散之能,有甘咸软坚散热之力,故为去翳障,散乳痈,下胞衣之用,独取怀

《要药分剂》:[卷七泻剂下]瓦楞子

消血块。(丹溪)归经入肝经。兼入肺脾二经。为软坚散结之品。前论吴瑞曰。瓦楞消痰。其功最大。凡

《本经逢原》:[卷四介部]牡蛎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