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的中华再造善本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5收藏

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的中华再造善本,第1张

《中华再造善本》是教育部和国家图书馆赠送给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的极为珍贵的一部丛书。2002年5月,国家正式立项建设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即由国家投入2亿巨资,财政部、文化部共同主持,国家图书馆承办,集中国内一批顶尖学者共同参与,通过大规模的影印出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古籍善本的一项气势恢弘的系统工程。工程预计到2007年底结束,共推出古籍善本1300种左右,单是宋元版本就达750余种。

我国的雕版印书兴于中唐,成于五代,盛于两宋,旁及辽、西夏、金,延袤于元、明、清,时间跨度约为1300多年。在这一千三百年历史中,经历了无数次刀兵水火之灾,所藏文物古籍也随之经历了千难万劫。流存至今的唐、五代时期的版印实物,已成吉光片羽。两宋间刻书出版事业最为兴盛,据不完全统计,官私刻书有1万多种。印数则当以百千万计。据说明代权相严嵩被劾而抄家时,抄出的实物中还有宋版书籍6853部。可是到了几百年后的今天,中国所藏宋刻完轶、复本、残本通计超不过2000部,可谓万不一存。清嘉庆时著名版本学家顾广圻就曾呼吁:“举断不可少之书而墨之,勿失其真,是缩今日为宋元也,是缓千百年为今日也。”

善本的再造已并非首次。中国古代的私人藏书家寓藏于用,利用所藏宋元嘉本精心校勘,择善而从,覆刻本便起到了“再造善本”的作用。如明末清初的大出版家毛晋、清朝嘉庆年间收藏家黄丕烈曾经出版过小型的“再造善本”。中华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张元济先生主持石印了《四部丛刊》初编、续编、三编。此书最大的特色就是非常讲究版本,从宋元明旧刊及精校名抄本中选出477种影印出版。从1919年到1936年共出版了11921卷,3134册,232478页,规模宏大已经让主持者不由得产生“书囊无底,善本难穷,随时搜访,不敢自足”的感慨。

基于我国一贯保护和利用古籍的政策背景下,在经过慎重的调查研究和论证之后,由国家文化部和财政部牵头,国家图书馆于200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中华再造善本工程”。使分别收藏在国家图书馆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以及高校、科研系统图书馆,乃至博物馆的珍贵古籍善本得以利用现代印刷出版技术获得再生。这种办法既能将那些久已绝版而又传世孤罕的古籍善本化身千百,永无失传之虞;又可广泛传播,便于披览研读,从而达到“继绝存真,传本杨学”的目标。

本丛书编纂分《唐宋编》、《金元编》、《明代编》、《清代编》、《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凡五编。第一期选目选出唐、宋版本424种,金、元版本326种。明清时代的选目,即二期选目也已几经推敲,基本定稿。另外,还选择了一些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列入再造之内,以体现多民族共铸中华文明的辉煌史实。装帧采取传统的线装形式。正文用纸有两种:大部分用玉板宣纸。这种纸张以前是皇宫才用得起,偏碱性,防虫蛀,便于保管,称为千年寿纸。少数(如《庆赏升平》等)用瑞典进口蒙肯纸,全行彩印。书皮是仿库磁青纸,磁青纸在北宋辽代就已经有了,但是传到清朝的时候,清朝内府藏书的内阁大库也造磁青纸,叫库磁青。

据悉,全套《中华再造善本》共有1300多种、近万册,总价值319万元人民币。此套丛书仅限量发行200套,其中100套赠送给国内100所大学及公共图书馆。上海市获赠此套丛书的高校图书馆共有6家。每套书版均有标号,我馆于2005年4月接收到国家图书馆捐赠的第一批《中华再造善本》12箱100种,标号为034。以后陆续接收到5批。《中华再造善本》的收藏,不仅极大的充实了我馆珍藏阅览室所藏古籍资源,无疑还将提升我校人文学科的教学、科研实力。

为了收藏这批极其珍贵的图书,图书馆领导极为重视,专门在武川路总馆筹建珍藏阅览室,并专门为其量身订做了32个书橱,以收藏这些远来的客人。李笑野馆长还欣然为此室题字“博雅书堂”,现悬挂于书室正中。过去深藏秘室难得一见的珍惜秘本,如今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对我校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提供了丰富的古版本实物参照,欢迎广大师生前往参观和阅览。

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出,两岸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各有特点,但北京故宫不仅数量上远远多于台北故宫,精品也远远多于台北故宫。昨日,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一行抵达北京,将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进行交流。

对比显示,北京故宫有藏品150万件,其中,古籍特藏、殿本书书版等有50多万件,其余的百万件是书画、器物等。台北故宫现藏品65万件,其中,约55万件是明清档案、古籍善本,书画器物约10万件。

郑欣淼介绍,以古书画来说,北京故宫书画有14万件之多,收藏的种类较全面,而台北故宫书画藏品有9400多件,其山水画很有影响,宋元帝后和一些历史名人的肖像画亦颇具特色,其书法亮点是一批唐人摹晋的书迹及唐宋文臣的真迹。青铜器方面,两岸故宫青铜器都以传世品为主,台北故宫收藏品的总量和精品数量都较少,但毛公鼎、散氏盘、宗周钟等重器则十分有名。在宫廷类文物中,北京故宫具极大优势,从代表皇权的典制文物到皇家日常生活用品文物,无所不藏。

对于有人认为北京故宫“有宫无宝”,台北故宫“有宝无宫”,郑欣淼指出,北京故宫面积巨大,游客光看宫殿就很费劲,再看展览往往就没时间了,所以很多人只对其宫殿建筑印象深刻,而对典藏品状况并不清楚,故而有此一说。(耀文)

通过以上的文章可以看出,2个故宫馆藏最多的居然是:古籍特藏、殿本书、明清档案、古籍善本!这对我们奥运收藏是不是也有所启发呢?

目前只出了四种

《陶庵梦忆》

紫禁城出版社

2011年11月版

《嫏嬛文集》

故宫出版社

2012年5月版

帝京景物略 平装 – 2013年3月1日

浮生六记 平装 – 2013年7月1日

下面的文章道出了出版社背后的详细经过

 这是一个发生在微博上的读书故事,说不上多特别,但在各种唱衰阅读的言论环伺之时,却能传达出一种暖意。更重要的,故事里传达出的几点信息值得出版人注意:一是当下读者对阅读体验而非内容本身的需求,已经足以形成商业价值;一是出版商与读者的直接沟通甚至更大规模的沟通,已经成为可能。做书的人,能否从这个小故事当中体味一二呢?

  一、惊艳

  今年四月,我买了一本紫禁城出版社的《陶庵梦忆》。

  一翻开,就惊艳了。这是迄今为止,在大陆新出版的古典文学类图书中,我见过的,最美的一本。从纸张的质感到排版的疏朗,从正文的字体到评注的套色,更不要提配的全彩印十竹斋笺谱。之清秀,之隽丽,之古雅,之精致……只是那种精致是清淡宜人的,没有浓妆艳抹的宣传装帧书腰封,是轻描眉浅梳妆的美人。

  在看多了近年以节约成本的宗旨下出版的书籍之后,这本书简直就是给一个吃了多日白水青菜豆腐的人,突然上了一碟色香味俱全的珍馐佳肴;简直就是让一个整日在无盐东施中混迹的人,突然看到了翩若惊鸿的洛神;简直就是白居易笔下的“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后来细细品读,栾保群老师的评注别具风格自不必提,让我惊喜的是:连配的每一幅十竹斋笺谱都不是随手一摘,而是尽量和每一篇文字两相呼应的。

  惊艳的结果就是后来我又买了一本,第一本随手评注已经快要写满了,第二本用来收藏,装在盒子里供在书架上。

  也许有人要问,有这么好吗?有这么值钱吗?我想说:也许没有古籍善本值钱(不过许多年后谁又知道呢?大浪淘沙,总是只有精品留下来。)但这本《陶庵梦忆》让我看到的,是出书人对书本的倾心,对读者的用心。那份倾注的心意,作为一个读者,我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了。当然作者多是用心的,但出版和市场又是另一回事。

  二、式微

  从收了这本《陶庵梦忆》开始,我就心心念念等着紫禁城出版社,要把这套《明清美文十种》收齐。

  几个月后,等来了《嫏嬛文集》。依旧是张岱著,依旧是栾保群注,只是出版社的名字,从紫禁城,换成了故宫。

  还是竖排繁体,单排夹注。只是装订从锁线变成了胶背,没有了套色,没有了彩色的配图,只有扉页和末页留了两幅彩色的十竹斋,如果《陶庵梦忆》是一个美梦,《嫏嬛文集》就是刚醒来时欲断未断似醒非醒的一个梦影。

  我买了,继续等后面的,剩下八本即使只和《嫏嬛文集》一样,我也会买的。因为即使这样,也比市面大多数书好多了。大概《陶庵梦忆》只是一个梦,大概理想总是要遇到现实和市场的冲击。我能理解出版社有它的不容易。

  书还没等到,前两天,我在微博上认识了@故宫钱传强先生。简介是故宫出版社发行部主任。

  微博就是这点好,这个平台让你可以和以前没有机会接触的人和机构直接建立联系,比方出版社,在有微博之前要联系他们,我印象中好像只能发一封几乎得不到回复的邮件。

  于是我兴致勃勃地去请教他,《明清美文十种》的下一本什么时候能问世呢?

  结果得到了一个冷水浇头的回复:“最快能出来的一本是《浮生六记》,但不是栾保群注了,内文也改成简体横排了。”

  简!体!横!排!

  我憋了好久才回复:“我觉得,从这套书的第一本到第三本,我看到了理想的式微……”

  三、转折

  我老公对我的评价是:毫无侠力,空有侠气。这个侠气主要表现在:心里存不住话,看到不平事不发表点意见会憋出痘来。但要动真格的,连杀只鸡的本事都没有。

  所以我一个忍不住,滔滔不绝地说了下去:

  “《浮生六记》我已经有了,相信大多数读书人架上也都有,再买的人,多在追求一些除了内容以外的东西。市面上这些书的普及版已经有了许多个版本,如果你们做出来的不是像“陶庵”一样有特别的设计或者评注,而是市面上无数个普通简横版中的一本,干吗还要费精力去出?我们又干吗还要费钱去买呢?……当然,我只是一个普通读者,想必你们也不会因为一个读者买不买就改变思路。我只是觉得好可惜……”

  说的时候我只是一吐为快,本没有期待能有什么反馈,更不期待此事还能有什么变化。

  即使钱先生对我说,会再和责编沟通一下的时候,我依然觉得他只是说说而已,只是给一个热心的读者一个礼貌性的回复。因为他告诉我,《浮生六记》已经三校了,很快就要面世。推翻前面的所有工作重新改版,你以为人家出版社是慈善机构啊?

  所以当他告诉我,已经和责编达成共识,此事大有希望的时候,我真是不小地吃了一惊。

  第二天,他又发来私信:“出版社已经决定,《明清美文十种》全部按着之前出版《陶庵梦忆》等的设计思路,繁体竖排。”

  我简直是要欢呼雀跃了。

  这个结果,实在是太出人意料。这意味着:出版社要承担更多的成本;钱先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因为把一本已经三校的书从设计到排版全部推翻重来,那么做此决定者必须要负责因为这个改变可能造成的销量减少。而这一切损失,不过是因为考虑到部分普通读者的喜爱和感受。

  在大多数单位都以利润赚钱为全部意义,弃良知社会责任为敝屣的如今,我颇有点不太适应的唏嘘感。

  我别无它途,只有以购书来表达,我对故宫出版社全部的敬意。□照影的阳光

《中华再造善本丛书》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分为五编进行,自唐迄清为《唐宋编》、《金元编》、《明代编》、《清代编》、《少数民族文字文献编》,每编下以经、史、子、集、丛编次。《中华再造善本》一期首先推出750种兼具文物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的古籍善本影印出版

注意看图中右下角处,此处PDF高清格式的中华再造善本全套

《中华再造善本-金元编》部分目录

ZHSY000443 十三经注疏 元刻明修本

ZHSY000444 魁本大字详音句读周易 元至正十二年梅隐书堂刻本

ZHSY000445 周易 元相台岳氏荆溪家塾刻本

ZHSY000446 伊川程先生周易经传 元刻本

ZHSY000447 晦庵朱文公易说 元刻本

ZHSY000448 周易程朱传义音训 元至正六年虞氏务本堂刻本

ZHSY000449 周易程朱先生传义附录 元延祐二年圆沙书院刻本

ZHSY000450 程朱二先生周易传义 元至元二年碧弯书堂刻本

ZHSY000451 东古郑先生易翼传 元大德十一年庐陵学官刻本

ZHSY000452 易学启蒙通释 元刻明修本

ZHSY000453 周易象义 元刻本

ZHSY000454 周易本义启蒙翼传 元刻本

ZHSY000455 易纂言外翼 元刻本

ZHSY000456 周易系辞述 元刻本

ZHSY000457 周易本义集成 元刻明修本

ZHSY000458 学易记 (元)李简撰 元刻本

ZHSY000459 周易经传集程朱解附录纂注 (元)董真卿撰 元刻本

ZHSY000460 周易经义 (元)涂溍生撰 元刻本

ZHSY000461 周易郑康成注 元至元六年庆元路儒学刻本

ZHSY000462 尚书注疏 蒙古刻本

ZHSY000463 书集传 元至正十一年德星书堂刻本

ZHSY000464 书集传 元刻本

ZHSY000465 书集传辑录纂注 元延祐五年建安余氏勤有堂刻本

ZHSY000466 朱子订定蔡氏书集传 元刻本

ZHSY000467 尚书通考 元至正刻本

ZHSY000468 书义矜式 元刻本

ZHSY000469 直音傍训尚书句解 元敏德书堂刻本

ZHSY000470 详音句读明本大字毛诗 元至正二十七年盱南孙氏刻本

ZHSY000471 魁本大字详音句读毛诗 元刻本

ZHSY000472 附释音毛诗注疏 元刻明修本

ZHSY000473 诗集传 元刻本

ZHSY000474 诗童子问 元至正三年建安余志安勤有堂刻本

ZHSY000475 诗集传附录纂疏 元泰定四年建安刘君优翠严精舍刻本

ZHSY000476 诗集传通释 元至正十二年建安刘氏日新书堂刻本

ZHSY000477 明经题断诗义矜式 元刻本

ZHSY000478 诗经疑问 元至正七年建安书林刘锦文刻本

ZHSY000479 直音傍训毛诗句解 元刻本

ZHSY000480 诗经旁注 元罗祖禹刻本

ZHSY000481 诗经旁注 元罗祖禹刻本

《中华再造善本-唐宋编》部分目录

ZHSY000055 春秋集注 宋宝祐三年临江军庠刻本

ZHSY000056 春秋集注 宋德祐元年卫宗武华亭义塾刻本

ZHSY000057 春秋繁露 宋嘉定四年江右计台刻本

ZHSY000058 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论语 宋刘氏天香书院刻本

ZHSY000059 论语集说 宋淳祐六年湖頖刻本

ZHSY000060 孟子或问纂要 宋刻本

ZHSY000061 中庸辑略 宋刻本

ZHSY000062 四书章句集注 宋嘉定十年当涂郡斋刻嘉熙四年淳祐八年十二年递修本(论语孟子)及宋淳祐十二年当涂郡斋刻本(大学中庸)

ZHSY000063 经典释文 宋刻宋元递修本

ZHSY000064 尔雅 宋刻本

ZHSY000065 尔雅疏 宋刻宋元明初递修公文纸印本

ZHSY000066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解 宋庆元六年浔阳郡斋刻本

ZHSY000067 群经音辨 宋绍兴九年临安府学刻宋元递修本

ZHSY000068 说文解字 宋刻元修本

ZHSY000069 新集古文四声谱 宋刻本

ZHSY000070 隶韵 宋刻拓本

ZHSY000071 隶韵 宋刻拓本

ZHSY000072 龙龛手镜 宋刻本

ZHSY000073 广韵 宋刻本

ZHSY000074 钜宋广韵 宋乾道五年建宁府黄三八郎刻本

ZHSY000075 集韵 宋刻本

ZHSY000076 切韵指掌图 宋绍定三年越州读书堂刻本

ZHSY000077 韵补 宋刻本

ZHSY000078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宋绍定三年藏书阁刻本

ZHSY000079 押韵释疑 宋嘉熙三年禾兴郡斋刻本

ZHSY000080 紫云先生增修校正押韵释疑 宋刻本

ZHSY000081 史记 宋乾道七年蔡梦弼东塾刻本

ZHSY000082 史记 宋淳熙三年张杅桐川郡斋刻八年耿秉重修本

ZHSY000083 史记 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

ZHSY000084 汉书 北宋刻递修本

ZHSY000085 汉书 庆元建安刘元起刻本

ZHSY000086 汉书 宋蔡琪家塾刻本

ZHSY000087 汉书 宋嘉定十七年白鹭洲书院刻本

ZHSY000088 后汉书 北宋刻递修本

ZHSY000089 后汉书 北宋刻递修本

ZHSY000090 后汉书  江南东路转运司刻本

ZHSY000091 后汉书 宋王叔边刻本

ZHSY000092 后汉书 宋白鹭洲书院刻本

ZHSY000093 后汉书 黄善夫本

ZHSY000094 三国志 宋衢州州学刻宋元明递修本

ZHSY000095 三国志 宋刻本

ZHSY000096 晋书 宋刻本

ZHSY000097 宋书 宋刻宋元明递修本

ZHSY000098 南齐书 宋刻宋元明初递修本

ZHSY000099 梁书 宋刻宋元明递修本

ZHSY000100 陈书 宋刻宋元递修本

ZHSY000101 魏书 宋刻宋元明递修本

ZHSY000102  北齐书  宋刻元明递修本

ZHSY000103 周书 (唐)令弧德棻撰 宋刻宋元明递修本

ZHSY000104 南史 (唐)李延寿撰 宋刻本

ZHSY000105 北史 (唐)李延寿撰 宋刻本

《中华再造善本-明清编》部分目录

├─明清001-050

│      五经文字+(唐)张参撰+清初席氏酿华艸堂影宋抄本pdf

│      仪礼+(汉)郑玄注+明嘉靖吴郡徐氏刻三礼本pdf

│      六艺论+(汉)郑玄撰(清)陈鱣辑+清乾隆四十九年陈氏裕德堂刻本pdf

│      剪绡集+(宋)李龏撰+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pdf

│      吴中水利通志++明嘉靖三年锡山安国铜活字印本pdf

│      周礼+(汉)郑玄注+明嘉靖吴郡徐氏刻三礼本pdf

│      唐中兴闲气集+(唐)高仲武辑+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pdf

│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宋)黄升辑+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pdf

│      唐秦隐君诗集+(唐)秦系撰+清影宋抄本pdf

│      回回馆译语+清初刻本pdf

│      大元圣政国朝典章++清影元抄本pdf

│      大明一统志+(明)李贤、万安等纂修+明天顺五年内府刻本pdf

│      大明会典+(明)徐溥等纂修+明正德六年司礼监刻本pdf

│      字鉴+(元)李文仲编+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元抄本pdf

│      孝经列传+(明)胡时化编集+明万历刻本pdf

│      小学五书+(宋)张时举编+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pdf

│      建文朝野汇编+(明)屠叔方撰+明万历刻本pdf

│      新刊眞楷大字全号缙绅便览++明万历十二年北京铁匠衚衕叶铺刻蓝印本pdf

│      新刊金文靖公前北征录新刊杨文敏公後北征记+(明)金幼孜撰(明)杨荣撰+明弘治十七年刘氏安正堂刻本pdf

│      春秋国华+(明)严讷辑+明万历活字印本pdf

│      春秋存俟+(明)余光余颺撰+明弘光元年文来阁刻本pdf

│      李羣玉诗集+(唐)李羣玉撰+清道光四年黄氏士礼居影宋抄本pdf

│      梅花衲+(宋)李龏撰+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pdf

│      楚辞+(汉)王逸章句(宋)洪兴祖补注+清初毛氏汲古阁刻本pdf

│      武经七书++清影宋抄本pdf

│      殿阁词林记+(明)廖道南撰+明嘉靖刻本pdf

│      毛诗稽古编+(清)陈启源撰+清抄本pdf

│      汗简+(宋)郭忠恕撰+明弘光元年冯舒抄本pdf

│      汴京遗迹志+(明)李濂撰+明嘉靖二十五年自刻本pdf

│      河防一览+(明)潘季驯撰+明万历十八年自刻本pdf

│      班马字类补遗+(宋)李曾伯撰+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pdf

│      皇明职方两京十三省地图表+(明)陈组绶撰+明崇祯九年刻本pdf

│      碧云集+(南唐)李中撰+清道光四年黄氏士礼居影宋抄本pdf

│      台阁集+(唐)李嘉祐撰+清初影元抄本pdf

│      虚斋乐府+(宋)赵以夫撰+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pdf

│      西湖游览志+(明)田汝成撰+明嘉靖二十六年严宽刻本pdf

│      西番译语++清初刻本pdf

│      诗外传+(汉)韩婴撰+明沈氏野竹斋刻本pdf

│      读易馀言+(明)崔铣撰+明崔氏家塾刻本pdf

│      通雅+(清)方以智撰+清康熙五年姚氏浮山此藏轩刻本pdf

│      郑学十八种+(汉)郑玄撰(清)孔广林辑+清抄本pdf

│      酒边词+(宋)向子諲撰+清光绪十四年王□刻宋名家词本pdf

│      重续千字文+(宋)葛刚正撰并篆注+清影宋抄本pdf

│      雕菰楼易学+(清)焦循撰+稿本pdf

│      鸡肋编+(宋)庄季裕撰+清初影抄元抄本pdf

│      高昌馆课++明抄本pdf

│      高昌馆译书++清初刻本pdf

│      髙常侍集+(唐)高适撰+清初影宋抄本pdf

│      鲍氏集+(南朝宋)鲍照撰+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pdf

│      黑鞑事略+(宋)彭大雅撰(宋)徐霆疏证+明嘉靖二十一年抄本pdf

  故宫博物院总共收藏超过186万件(套)文物,这些可移动文物,包括陶瓷、玉石、青铜、碑帖、法书、绘画、珍宝、漆器、珐琅、雕塑、铭刻、家具、古籍善本、文房用具、帝后玺册、钟表仪器、武备仪仗、宗教文物等,共25大类69小项(不包括建筑)。在全国国有文博单位馆藏珍贵文物(一、二、三级)中,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珍贵文物约占4198%,而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又呈倒金字塔结构,一级文物最多,二级次之,三级再次之。所以有人说,故宫文物,几乎件件是国宝,这算不上夸张,因为每一件文物都是不可替代的。

  从时间上看,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上迄新石器时代,跨越了夏、商、周、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等中国古代王朝,又历经了20世纪的历史风云,一路抵达今天。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但故宫博物院的收藏不只是明清两代,而是涵盖了新石器时代以来近8000年的历史岁月。尤其当我们面对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玉器,不只是“一眼千年”,甚至是一眼越过近万年时光,难怪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郑欣淼先生说:“故宫是一部浓缩的中华8000年文明史。”这些文物所亲历的时间尺度,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我们眼前的每一件文物,背后都隐藏着弘丽丰富的传奇。

宋刻本,指宋代刻印的古籍。宋刻本印书多用皮纸或麻纸,文理坚致有韧性。版式疏朗雅洁,版心下方往往有刻字工人姓名和每版的字数。在古籍善本市场上,宋刻本无疑是皇冠上的钻石。自明代中后期以来,宋刻本一直受到学者、藏书家的特别重视。早在明朝,宋刻本已有“寸纸寸金”之说。明末崇祯年间,著名刻书家、藏书家毛晋,其家藏图书达89000多册。他为搜寻宋刻本,在其藏书楼“汲古阁”门前,悬挂征求启示。据统计,今天在整个中国所能找到的宋刻本,总量不会超过1200部,多数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宋刻本之所以被誉为是中国古籍中的瑰宝,除其存世稀少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明清所刻印五代以前的书籍,差错讹误甚多。不少学者借助宋刻原版,校正明清以来所刻古籍的讹误,恢复古籍的真实面貌。宋版的版式设计堪称精致。文字的分布极为讲究,板框的高广与行格的多寡,都以事先设计要求的字体大小及每行字数的比例而定,大字本每半页七八行,每行约十五六字以下;小字本每半页十三四行,每行约二十三四字以上。如今流传最多的是每半叶九到十二行,每行十八到二十二字的中字本刻书选用字体,各地风格不同。浙本多用秀丽俊俏的欧体字;蜀本多用雄伟补拙的颜体字;建本字体介于颜、柳之间,横轻竖重。印书用墨也很讲究,色泽清纯匀净。官刻书多在卷末镌校勘人衔名,私刻和坊刻本多在卷末镌刻书题记或牌记。宋代,政府对校勘十分重视,甚至由皇帝亲自过问,聘请专家把关。为了保证刻书质量,官方还采取若干措施。如规定刻板前需要进行三次校正,即校勘官校完,送复勘官复校,再送主判管阁官三校,这样才可以拿去刻板。而刻板完成,对版样还要再校对。此外,还要在卷末刊载经手校勘的人的名字,以示责印书的纸张,多就地取材,采用桑树皮、楮树皮、竹子为原料。就其质料来说,多数都是皮纸和竹纸(采李致忠说)。宋代刻印之书,由工于书法的人缮写上版,字体既美,校刻亦精,字体大都采颜、柳、欧阳笔法,其风格北宋质朴,南宋挺秀。所谓“纸坚刻软,字画如写”(明高濂《遵生八笺》)则是宋刻本的共同特色

定级标准例举 1、玉器——时代确切,质地优良,遗存稀少,在艺术上和工艺上有特色或有研究价值的;有确切出土地点、款识或其他重要特征,可作为断代标准的;具有明显地方特点能代表一个区域作坊的;能反映某一时代风格和艺术水平的有关民族关系和中外关系的代表作。

2、陶器——能代表某一文化类型,其造型特殊,器形完整;有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标准的;三彩中造型优美、色彩艳丽而器形完整的。

3、瓷器——时代确切,遗存稀少,在艺术上或工艺上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有年款或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标准的;造型、纹饰、釉色等能反映时代独创风格和浓郁民族色彩的;有文献记载的名瓷、历代著名窑别的代表作;元、明、清时期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民窑瓷;著名工匠的代表作。

4、铜器——造型、纹饰精美,能代表一个时期工艺铸造技术水平的;有确切出土地点可作为断代依据的;铭文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的;书法艺术优美的;传世稀少并在工艺发展史上 有重要地位和科学价值的。

5、金银器——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工艺水平高超,造型或纹饰十分精美的。

6、石刻砖瓦——时代较早,有代表性的石刻;刻有年款或物主铭记可作为断代依据的造像碑;能直接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神态生动、造型优美的石雕;技法精巧、内容丰富的画像石;有重要史料价值或艺术价值的碑刻墓志;文字或纹饰精美,历史价值重大的砖瓦。

7、书法绘画——元代以前比较完整的书画;唐以前艺术水平较高、首尾齐全有年款的写本;宋以前经卷中有作者或纪年且书法水平较高的;宋、元时代有名款或虽无名款而艺术水平极高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历史名人手迹;明清以来重要艺术流派或著名画家的精品。

8、甲骨——所记内容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龟甲、兽骨完整的;所刻文字精美或具有特点,对甲骨能起断代作用的。

9、符牌印章——文字精美、质料珍贵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或很高艺术价值的玺印、封泥和符脾;明、清篆刻中主要流派或主要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历代重要历史人物的印章。

10、货币——在中国货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且存世数量极少的或成套的货币以及钱范和钞版;具有重要影响的农民政权发行的货币中的珍品。

11、牙雕——时代确切,遗存稀少,在雕刻艺术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典型反映民族工艺特点和工艺发展史的;各个时期著名工匠或艺术家的代表作。

12、竹雕——时代确切,在竹雕工艺史上有独特风格或特征的;款识准确,可作为断代标准的;制作精巧、工艺水平极高的;著名工匠或艺术家的代表作。

13、漆器——款识准确,遗存稀少,能代表某一历史时期典型漆工艺品种的;造型、纹饰、雕工、色调、工艺水平高而完整无缺的;著名工匠的代表作。

14、珐琅——款式准确,遗存稀少,具有鲜明时代风格的;造型、纹饰、釉色、掐丝等工艺水平高而又完好的。

15、织绣——遗存稀少,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早期实物或实物印痕;时代较早,有准确的纪年及产地的;基本保持原色能代表一 个历史时代工艺技术水平的;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具有典型时代 特征的;历代名人使用、保存下来的的精品,著名工艺家的代表作。

16、古籍善本——宋、金、元旧刻;宋、元旧抄;明及明以前稿本及著名学者或藏书家抄本;明清著名学者或藏书家批校题跋;明刻、清抄中内容、版本、印刷技术上有特色或具有其他特点的稿本。

17、碑帖拓本——元代以前的碑帖拓本;明代整张拓片和罕见的拓本;早期初拓精本、多字本,原物重要且已佚失,拓本流传极少的清代或近代拓本。

18、武器——在重要战役(包括起义中)使用的、具有重要历史情节、数量稀少的某些武器;能代表一个历史阶段军械水平的武器;历代名人使用过的武器。

19、宣传品——反映民主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或由中共中央、地方党政组织印发、内容重要、数量稀少的传单、标语、宣传画、捷报、号外等。

20、证物——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政策,数量稀少,与各地区、各党派团体有直接关系,具有特殊历史情节的旗帜、印章、证件等。

21、文件——中国***重要会议文件原件;重要文件原件不存在的存世稀少的早期翻印件或具有特殊意义的早期翻印件;反映各党派团体的有关重要会议,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件。

22、名人遗物——已故中国******、各党派团体***、著名爱国侨胞、社会知名人士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手稿、信札、题词、题字、签署件;或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生活用品。

宋代盛行的金石考古学,把铜器、古玉器和古陶瓷器称为“古物”或“古器物”,明代流行叫“古董”,清代中期又流行叫“古玩”,而我们现在习惯上说的“古玩”已经把字画、古籍善本和古典家具、竹刻牙雕、文房四宝、钱币、织绣等包括在内,其内涵较原先的“古董”、“古玩”要扩大。

民间收藏古玩从类别上分大致就是以上的十大类,其中每类又可细分成很多。如铜器类有商周青铜器、戈矛剑矢、弩机、汉代铜鼎壶、历代铜镜、铜佛、带钩、车马饰等,其中尤以商周青铜器最为珍贵,但现在在古玩市场已极少见到。

陶瓷类可分为古陶器、原始瓷和瓷器,唐三彩应归为陶器。瓷器按窑口分则类别众多。宋代的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和明成化斗彩都是极品,价高量少,已至绝迹。市面上最多见的都是明、清两代的民窑瓷和近现代的仿制品。

玉石类有新石器时代玉器,商周古玉,汉唐至明清各代玉雕等。现在市场上则以挂佩件的装饰玉和摆件以及仿古玉为多。

字画因为不易保存,宋元真迹已属凤毛麟角,明清书画也稀少,所以眼下字画收藏大多以近现代书画家的作品为主。

古籍善本亦以明清版本留存稍多。清代、民国时好的碑帖价格往往高于名家字画十倍,现在却正好相反。

古典家具以明式和清式硬木家具为贵。上世纪末期曾身价百倍,国内市场上几乎被搜罗一空。现今多以杂木家具和仿制家具为主。

古代钱币可按历史年代分类,因存世众多,价值相对较低。

竹刻木雕也以近现代物品为多,若是明、清的雕刻件则属老货了。

至于文房四宝以收藏古砚为多,价格相对低廉。织绣类的收藏家较少,故价值较小。

民间古玩收藏除此十大类外,尚有金银器、乐器、法器、鼻烟壶、度量衡和古旧钟表等几十项,在此不——一赘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