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典籍文言文翻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爱护典籍文言文翻译,第1张

1 文言文翻译

交个朋友,帮你翻译一下吧。

自古以来圣明的帝王尚且需要勤奋学习,何况是普通的老百姓呢?学习从经史开始,我也不能说出那些是重点,姑且列举近代的要篇,以做启蒙之用。士大夫的子弟,到了一定年龄,都要接受教育,学的多的到《礼》、《传》,学的少的也至少学了诗、论。到了成年结婚的年龄,身体和性格都只稍稍定性,在这个时候,要加倍训导。有远大志向的,可以自我磨砺,去成就伟业;没有志向的,会自甘堕落、散漫,成为凡夫俗子。

分离容易再见难,这事古人看重的。江南饯行,哭着说离别。王子侯,梁武帝的弟弟,离开都城去东郡,与武帝告别,武帝说:我年纪大了,与你分别,感到非常伤感、难受。说着流下了眼泪。王子侯于是就秘密的告别,羞愧的走了。因为这个被责怪,在船上漂泊百来天,最后还是没有离去。北方的风俗,不屑于离别,在路口分道扬镳,笑着转身。然而还是有人很少流泪,虽然心里悲痛欲绝,但还是强颜欢笑;这样的人,不应该过分的责备。

借人家的书,要爱惜保护,有缺失损坏,要把书粘补好,这也是士大夫众多品行之一。济阳的江禄,书没读完,即使有急事,也一定等把书整理好才起身,所以书没有损坏,别人也不会怪他怠慢。有的人书桌上一片狼藉,书散了、丢了,大多是孩子、奴仆乱涂乱画,风雨蛀虫老鼠所毁坏,实在是有损德行。我每次读圣人的书,都肃然起敬;书上有五经的道理和贤达的姓名,我不敢弄脏了它。

梁孝元以前在荆州,有个叫丁觇的人,也就是洪亭民,比较擅长书法,尤其是草书和隶书;孝元写文案记录事件,都用他。军府的人认为这很轻贱,多数都不看重他,不让自己的孩子学习他的书法,当时有句话讲:丁觇写十幅字比不上王褒的几个字。我喜爱他的书法,经常当宝贝一样收藏。孝元曾经让典签惠编送丁觇的字给萧祭酒看,萧祭酒说:真是书法好手,是谁写的,怎么没听过他的名字?惠编如实回答。子云欢说:这个人在后生里无人可比,所以不被世人称赞,也是奇事一件了。听到这话的人对丁觇都有些刮目相看。不久升官做尚书仪曹郎,后来有做晋安王的侍读,跟随晋安王东下。西台沦陷后,丁觇的书法作品散佚,丁觇也死在了扬州;以前看轻丁觇书法的人,想要找丁觇一幅字也得不到了。

一字字打出来,只为更多的朋友喜欢文言文。毕竟老祖宗的东西,不能全丢了。

2 文言文《葛洪》翻译

原文

葛洪,丹阳人,贫无童仆,篱落不修,常披榛(zhen)出门,排草入室。屡遭火,典籍尽。乃负笈(ji)徒步,借书抄写,卖薪买纸,然火披览。所写皆反覆,人少能读之。(选自李贽《出谭集》)

译文

葛洪,是丹阳人,家中贫穷请不起仆人,家里的篱笆坏得不像样了也不修理,他经常用手拨开杂乱的草木出门,推开杂草回家。家里多次失火,收藏的典籍都被焚毁了,于是他就背起书箱步行,不怕千里之远,借别人家的书抄写。他卖木柴买纸抄书,点燃柴草翻阅书籍。(古代药物典籍里面)他所用的一张纸要使用多次,很少有人能阅读。

简介

葛洪(284~364或343)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

字词解释

葛洪:东晋人,研究炼丹术,似今之化学家

丹阳:古地名,今江苏丹阳市。

篱落:篱笆破损了。

葺(qi):修建。

排:推开

负:背

披:(1)用手分开(为本文中“披榛出门”的“披”释意)。

(2)翻阅(为本文中“披览”的“披”释义)。

榛:杂乱的草木。

负:背着。

排:推开。

典籍:古典文献著作。

笈:书箱。

然:同“燃”,燃烧。

薪:柴草。

披览:翻阅。

修:修理

寓意

葛洪(刻苦读书,宁可一日不吃饭,不可一日不读书。)刻苦学习,克服重重困难去求学。葛洪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下,不畏惧艰难险阻好好读书,而我们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更应该好好的学习。

3 文言文 帮忙翻译翻译

魏掞之在家中生活,重视丧祭和礼法。他有一个客居南方的叔父,不远千里迎接奉养,死后按亲生父母的礼节送葬。每当遇到荒年,他就熬粥给饥民吃。请求把官米借给百姓,到了冬季再收取储存进仓库。部使者向来敬重魏掞之,拿出一千多斛米借给他,他年年都收发谷米,百姓依靠这得到救助,渡过难关。

附译文:

魏掞之,字子实,建州建阳人。从小就志向远大。他拜胡宪为师,与朱熹交往。以举人身份参加礼部考试,没有考中。魏掞之曾经客居在衢州太守章杰那里。赵鼎因贬谪死去,他的儿子赵汾扶持灵柩经过衢地。章杰一向就怨恨赵鼎,又为了迎合秦桧的意愿,就派遣翁蒙之带领士兵出其不意地夺取赵鼎平时同老朋友的往来书信。翁蒙之提前派人告诉赵汾,让他焚烧了这些信件,等到翁蒙之到后一无所获。章杰大怒,就治翁蒙之的罪,把赵汾拘捕在兵营,并且把这件事汇报给秦桧。魏掞之就写信斥责章杰,作揖后径自回到家中。建造房舍用以读书,书房匾额为‚艮斋‛,从这以后,人们都称他为艮斋先生。

乾道年间,朝廷下诏各地举荐遗落民间的贤能之士。建州刺史芮烨上表称赞他的德行,朝廷特地下诏征召他,魏掞之坚决拒绝。当时的宰相陈俊卿,是福建人,向来了解魏掞之,竭力邀请他。魏掞之就凭平民的身份进入朝廷谨见皇上,尽力上言国家的当务之急,要意是劝勉皇上把修养德行、修正民心、培养士人节操作为复兴国家的根本。皇上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赐给同进士出身,让他担任太学录。

在他以前,学官都重视虚名,自高自大,不与学生接近。魏掞之任职以后,每天都亲自教授课程,对他们加以教诲,还增修学舍,学生都受到感动激励。魏掞之请求废止王安石父子的从祀资格,追加程颢、程颐爵位,并把他们列入从祀之中,这一请求没有得到回复。他又进言说‚太学的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和经学知识,其次是让学生学习治理国家的知识。现在国家却专以空谈选人‛,又没有得到答复。于是他就请求离开朝廷。魏掞之反复上疏进谏,并称病闭门不出,同时给陈俊卿写信,责备他不能纠正制止这种歪风邪气,语气非常急迫。于是他又以迎养父母为借口请归故里,走了几天后,被罢为台州教授。魏掞之在朝廷任职不到半年,回到乡里后,感慨叹息说:‚皇上的恩德如此深厚,可是我的学识却不能够感动皇上。‛于是就天天生活在艮斋,整理往昔的典籍,来寻求自己还未曾涉猎的知识。

魏掞之在家中生活,重视丧祭和礼法。他有一个客居南方的叔父,不远千里迎接奉养,死后按亲生父母的礼节送葬。每当遇到荒年,他就熬粥给饥民吃。请求把官米借给百姓,到了冬季再收取储存进仓库。部使者向来敬重魏掞之,拿出一千多斛米借给他,他年年都收发谷米,百姓依靠这得到救助,渡过难关。

魏掞之与他人交往时,善于表扬他人优点,补救他人不足。对于按礼节来拜访的后生,只要他有一点长处,一定加以提拔举荐,从而成全他。以至有人诋毁他追求好的名声,他就局促不安地说:‚假使人们都回避这种嫌疑,做善事的途径就会因此而断绝。‛病重后,母亲去探望他,他不戴好头巾就不会见母亲。写信让朱熹来,把后事托付给他后与他诀别。去世时,五十八岁。 后来,皇上考虑到他正直诚信,要征召起用他,大臣说他已经去逝,就追赠他直秘阁一职。

百越又称为百越族,是居于现今中国南方和古代越人有关之各个不同族群的总称。文献上也称之为百粤、诸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过秦论》“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药》“诸越则桃李冬实”。在先秦古籍中,对于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常统称之为“越”。如吕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则曰越”。在此广大区域内,实际上存在众多的部、族,各有种姓,故不同地区的土著又各有异名,或称“吴越”(苏南浙北一带)、或称“闽越”(福建一带)、或称“扬越”(江西湖南一带)、或称“南越”(广东一带)、或称“西瓯”(广西一带)、或称“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因此,“越”又称被称为“百越”。百者,泛言其多。

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越与粤,古音读如Wut、Wat、Wet。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语音,越是“人”的意思。百越的百是多数、约数,而不是确数。百越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夏朝称“于越”;商朝称“蛮越”或“南越”;周秦时期的“越”除专指“越国”外,亦同样是对南方诸族的泛称。周朝称“扬越”、“荆越”;战国称“百越”。《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曰:"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战国以前,《周礼:职方氏》中最早出现“七闽”名称。闽即古代东南地区越族的名称。许慎《说文解字》说:“闽,东南越,蛇种”。《汉书 · 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记载淮南王安谏伐闽越书说:“越非有城郭邑里也,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以地图察其山川要塞,相去不过寸数,而间独数百千里,阻险林丛弗能尽著。”“夹以深林丛竹,水道上下击石,林中多蝮蛇猛兽。”从这些记载来看,古代百越民族多聚邑结寨散居于山川要塞、深林丛竹之中,溪谷之间,而且数目众多。《周礼,冬官考工记》又出现“吴、粤”名称。《逸周书·王会解》又有“东越”、“欧人”、“于越”、“姑妹”、“且瓯”、“共人”、“海阳”、“苍梧”、“越区”、“桂国”、“损子”、“产里”、“九菌”等名称。宋朝人罗泌的《路史》又具体解释了百越的族称有:“越常、骆越,瓯越、瓯皑,且瓯、西瓯,供人,目深、摧夫、禽人、苍吾、越区、桂国、损子、产里、海癸、九菌、 稽余、北带、仆句、区吴,是渭百越。(参考黄现璠撰《试论百越和百濮的异同》、《壮族通史》 )

现在居住在中国南方属于壮侗语系和苗瑶语系的各个民族,不论是在语言上,或者是在文化习俗上,都与古代的百越族有一定程度的渊源关系。此外,也有某些学者认为,在现今中南半岛的一些民族,比如说泰国的泰族、老挝的佬族、缅甸的掸族、越南的京族和芒族、甚至属于南岛民族的台湾原住民,也都和百越族有相当程度的密切关联。

起源

根据有关文献的记载,早在商、 周时期,就有被称之为“越”的古民族(古代中国人泛称东南方蛮族为“越”,北方蛮族为“胡”),生活在现今中国的东南及南部地区(王东 2003,3)。根据目前考古学的证据,距今70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很可能就是古越族所创造出来的文化。河姆渡遗址发现了稻谷、稻草和稻壳的堆积,是当时世界发现最早的稻作文化,后来在黄河流域的裴李岗遗址、贾湖遗址和长江中游流域的彭头山遗址等地发现了更早的稻作文化。此外,现在的考古学家也普遍认为,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各地的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可能也是由古越族所创造出来的。最近数十年来的考古发掘表明:这种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在时间上从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商周秦汉时期,在空间上则遍布于中国东南地区及岭南一带(王东 2003,3)。

历史

和“古越族”相关的最早文字记录涉及“于越”,于越是春秋时期之越国的前身,最早在商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虽然没有参加武王伐纣,但至少曾经北上当周成王的宾客。该国传至勾践 (500 BC)的时候,他试著向北扩张,曾经沿著江苏的海岸北上胶州湾。古越族和汉族早期的关系主要在贸易,越人以象牙、玳瑁、翠毛、犀角、玉桂和香木等奢侈品,以交换北方的丝帛和手工产品(钟伦纳 2004)。

春秋晚期至战国前期,越族曾在今江浙一带建立强大的越国,共传8代,历160多年,与当时中原国家会盟,雄视江淮地区,号称“霸主”(请参见“勾践”条目;陈国强 2000)。有学者根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的描述,认为越族是夏禹的后代。不过,研究百越族的中国学者宋蜀华认为:“勾践的祖父夫镡以上至夏少康庶子无余,世系不清楚;夏少康经商至周敬王共60余代,两者世系相差近1000年,把越王勾践说成是夏少康的后裔,实难信服”(引自龚佩华 nd)。此外,宋蜀华也认为夏文化和越文化截然不同,因为:“夏人活动地区从未发现过‘印纹陶文化’,而‘印纹陶’流行地区也从未发现过‘二里头文化’”(引自龚佩华 nd)。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兴兵伐越,大败越国,尽取吴越之地。自此,越人流散到南方一带,分化成众多的支系。故而,从这个时候开始,文献中便出现了“百越”这一个新的称谓。战国后期,除了有百越这个名称以外还有“扬越”的名称即扬州地区的越族。扬州包括今淮南、长江下游和岭南的东部地区,有时又包括整个岭南地区。所以扬越实际也是战国以来至秦汉对越人的另一种泛称(王东 2003,3;陈国强 2000)。

秦汉时,相关史籍则泛称中国南方的民族为“越族”,史称“北方胡、南方越”。由于历史的发展和变化,至迟在汉朝初期,百越族已经逐渐形成几个较强盛而明显的部分,即“东瓯”(东海)、“闽越”、“南越”、“西瓯”、以及“雒越”(骆越)。东瓯在现今浙江省南部的温州一带;闽越在今福建省福州一带南越在今广东省境,后来又发展到广西以及以南地区西瓯则大概分布在今广东西部、广西南部及以南地区骆(雒)越主要分布在现今的越南北部。这些部分都形成了当时该地的政治中心,比如说闽越第一代君主无诸、东海第一代君主驺摇、以及南越王赵佗,都曾经叱咤风云过一段不算短的时间(陈国强 2000)。

越族所建立的这些政治中心,后来都被汉武帝征服,改为汉朝的郡县。此后,百越这个名称就不见于史载,越族之名也十分罕见(陈国强 2000)。

文化特点

百越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生活、文化特点。百越语为黏著型,不同于汉语的单音成义,故百越语译成汉语时一字常译为两字,如爱为“怜职”,热为“煦虾”。有人认为越语与今壮侗语系的语言十分接近。

百越族的生活、风俗习惯也有特点,主要是凿齿; 断发纹身;契臂为盟;多食海产;巢居;善使舟及水战;以及善铸铜器,如青铜剑、铜铎(大铃)等。

文化影响

虽然在今天已经找不到一个名字叫做“百越族”的民族或族群,不过,百越文化事实上却透过种种不同的方式,在很多不同民族的文化里面留下了种种痕迹。以下是一些比较值得加以探讨的议题。

〔对于当今某些民族语言的影响〕

现有的一些语言学研究均指出,在百越族被汉化以后,其所使用的很多字词,却依旧遗留在不少民族现在的语汇当中,比如说属于侗壮语系和苗瑶语系的中国某些少数民族,被归为汉语方言的一些南方方言,甚至包括印尼、马来西亚、夏威夷、新西兰等地的南岛民族,其语言中都可以找到属于古越语的“同源字”(卢溢棋 1997)。比如说古越语的“蜘蛛”(lakwa)一词,就可以在鹤佬语(发音为laaqiaa)、客家话(发音为lakia)、畲语(发音为laukhoe)、马来/印尼语(发音为lawa、lawa-lawa、labah-labah)、夏威夷语(发音为lanalana、nananana)以及新西兰毛利人的拉巴怒伊语(Rapanui)(发音为nanai)等语言当中找到类似的发音(Hokloorg nd)。

〔对于当今某些民族之习俗的影响〕

所谓的“洗骨葬”,或称“二次葬”,在中国长江以南各地,比如说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台湾的汉人,以及很多少数民族,比如说壮族、藏族,都有这种习俗。事实上,一直到现在,台湾的鹤佬人和客家人也都还采用这种丧葬仪式,在土葬数年后开棺取骨,然后将全副骨骼一一置入一称为“金斗”的陶瓮当中。

这种洗骨葬的习俗,事实上并不是汉族所固有的,而是环太平洋原始民族中普遍分布的一种文化特质,广及中国大陆、东南和东北亚洲、南太平洋诸岛、以及南北美洲。根据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学者凌纯声的研究,整个洗骨文化圈里诸民族所采行的洗骨文化,基本上均为来自相同起源的一个文化习俗,而这个习俗最早的起源地,正是百越族所分布的华南地区。

[编辑本段]地域情况

百越包括现在的闽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大部分地方,在春秋以前的百越景象可以用两句话来表达:白虫遍野,千里荒居。是一个放眼万里无一户人家的地方,野兽经常出没,后来由于战争、天灾、疾病等原因促使大量的汉人南迁并开始在当地演化出更多的生活文化内容。但最新迁入的族群并不是春秋战国中任何一个国家的百姓,而是上古时期炎黄部族中炎帝的部下蚩尤,他的迁入给后来的人们做了榜样使人们懂得成群南迁可以避免野兽、疾病侵袭的危险。如今在江西、湖南、广东等地的许多地方仍旧保留了许多以寨或姓氏族人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相关书籍

百越民族史研究会,1982,百越民族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百越民族史研究会,1988,百越民族史资料选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陈国强,1999,百越族与台湾原住民。台北:幼狮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陈国强等,1988,百越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董楚平,1988,吴越文化新探。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

董楚平,1998,吴越文化志。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何光岳,1989,百越源流史。南昌市:江西教育出版社。

蒋炳钊、吴绵吉、辛士成,1988,百越民族文化。上海市:学林出版社。

林惠祥,1936,中国民族史‧百越系。上海:商务印书馆。

宋蜀华,1991,百越。长春市:吉林教育出版社。

王懿之、李景煜主编,1989,百越史论集,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昆明市:云南民族出版社。

魏桥编,1994,国际百越文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朱俊明主编,1987,百越史研究,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编。贵阳市:贵州人民出版社。

陈桥驿教授共出版著作70余本,共2000万字,另有点校古籍及外文翻译作品10余种,发表各类文章400余篇他主要的著作有:

1、通识地理学部分

1、《淮河流域》(陈桥驿编著) 春明出版社 195210

2、《黄河》(陈桥驿著) 益智书店 195312

3、《中国地理基础知识》(胡夫编著) 春明出版社 1954

4、《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地理》(陈桥驿编著) 地图出版社 195309

5、《祖国最大省份新疆省》(陈桥驿编著)地图出版社 195404

6、《江淮流贯的安徽省》(陈桥驿编著) 地图出版社195405

7、《民族融洽的贵州省》(陈桥驿编著) 地图出版社 195409

8、《祖国的河流》(陈桥驿编著) 新知识出版社 195408

10、《英国》(陈桥驿编著) (上海)新知识出版社 195504

11、《日本》(陈桥驿编著) (上海)新知识出版社 195605

12、《高中外国经济地理》(陈桥驿编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5709

13、《小学地理教学法讲话》(陈桥驿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5806

14、《世界煤炭地理》(陈桥驿编著)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005

15、《印度农业地理》(世界农业地理丛书)(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0616、《中国运河开发史》(陈桥驿主编) 中华书局 200809

17、《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谭其骧、史念海、陈桥驿主编)

科学出版社198201

2、郦学部分

1、《郦道元与〈水经注〉》(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09

2、《郦道元评传》(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04(1997年重印)

3、《郦道元》(著)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004

4、《郦学札记》(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009

5、《水经注撷英解读》台湾三民书局201001

6、《水经注研究》(著)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5 05

7、《水经注研究二集》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709

8、《郦学新论——水经注研究之三》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2 01

9、《水经注研究四集》 杭州出版社 2003 04

10、《水经注论丛》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10

11、《国学四十讲》(郦学部分)(卞孝萱、胡阿祥主编) (陈桥驿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01

12、《中国史学名著评介》(水经注评介部分)(仓修良主编)(陈桥驿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

13、《科技巨著》(水经注评介部分)(林德宏主编)(陈桥驿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年7月

3、吴越文化部分

1、《绍兴史话》(陈桥驿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09

2、《绍兴地方文献考录》(陈桥驿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311

3、《吴越文化论丛》(陈桥驿著) 中华书局 199912

4、《绍兴历史地理》(陈桥驿、车越乔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06

5、《绍兴简史》(陈桥驿、颜越虎著) 中华书局200409

4、方志学部分

1、《浙江分县简志》(陈桥驿参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3年

2、《浙江省地理》(陈桥驿、臧威霆、毛必林合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6

3、《浙江灾异简志》 (编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103

4、《浙江地理简志》(陈桥驿主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5年

5、《浙江地名简志》(陈桥驿参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12

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辞典浙江省》(陈桥驿主编) 商务印书馆 198808

7、《杭州市地名志》(陈桥驿主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04

8、《浙江古今地名词典》(陈桥驿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109

9、《中日两国地方志的比较研究》(陈桥驿主编)

慈溪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编印199302

10、《陈桥驿方志论集》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701

11、《文化浙江》(4册)(陈桥驿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5、城市历史地理部分

1、《中国都城辞典》(陈桥驿主编)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9

2、《中国六大古都》(陈桥驿主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3年

3、《中国历史名城》(陈桥驿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608

4、《当代世界名城》(陈桥驿主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12

5、《当代中国名城》(陈桥驿主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05

6、《中国七大古都》(陈桥驿主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110(200501重印)

7、《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谭其骧主编,吴应寿、邹逸麟、陈可畏、陈桥驿副主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608

6、点校、翻译作品

1、(武英殿本)《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点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09

2、《越中杂识》((清)悔堂老人著,陈桥驿点校)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301

3、《水经注校释》(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校释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904

4、《水经注》(注释)(简化字本) (北魏)郦道元撰,陈桥驿注释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101

5、《水经注图》(校释) 郦道元原著,汪士铎图,陈桥驿校释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305

6、《水经注校证》(点校、注释) (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正

中华书局 200707(2008年再版)

7、《水经注全译》(陈桥驿主译)(简化字本)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509

8、《水经注全译(上下册)》(合作)(题解本)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610 (2008年9月再版)

9、 《水经注》(陈桥驿译注,王东补注),中华书局,200910

10、《水经注疏(上、中、下册)》((北魏)郦道元著,(民国)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 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06

11、《尼泊尔地理》((尼泊尔) NBThapa、DPThapa著,马孟超等译,陈桥驿校)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7810(内部发行)

12、《马尔代夫共和国》(陈桥驿等编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7912 (内部发行)

13、《不丹——自然与文化地理》((美)普拉德扬纳著,马孟超等译,陈桥驿校)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006

14、《湘湖——九个世纪的中国世事》((美)萧邦齐著,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 杭州出版社200507

15、《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美)斯坚雅著,陈桥驿译校) 中华书局 200012

李白是什么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告诉你。

关于李白的“胡汉之争”,历史由来已久,至今未曾有定论。反正咱们可以确定地是,至少不是韩国人。

个人认为,咱们唐代的浪漫主义大诗人,“诗仙”李白,应该是真真正正的 。

李白是胡人之说,来源于国学大师也是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陈寅恪大师在《李太白氏族之疑问》中提出了李白是胡人的两大论据:

第一、李白并非出生在中国,而是出生于西域。具体地点是西域碎叶城,也就是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是中亚人。

第二、李白的父亲李客,“客”在胡人之中意指“胡客”,说明李白的父亲乃是胡人。而古人在文学中对于君主或者父亲的名讳多有避讳,但是李白的诗词中却没有体现出这么一点。从这点来说,“李客”并非是李白父亲真名,自然李白无须避讳。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陈寅恪先生是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国学大师,著名历史学者,学界地权威啊。他老人家的观点我虽然不能苟同,但也不敢反驳。所以我找出了一些证明李白是 的历史实料,用干货说话,才是最好的答案。至于孰是孰非,这个大家就见仁见智了。

一、文物证据

近二十年来,李白的出生地“江油大匡山”陆续出土了几批历史文物,这些极具研究价值的历史文物,为李白是 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佐证。

出土的文物分别有:

第一、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并序碑

碑中记载:“李白旧宅位于青莲乡,后在戴天山读书。”

第二、敕赐中和大明寺住持记碑

碑中记载:“李白,字太白,翰林学士,少时为当县小吏。”

这些记录在古代碑文中的珍贵文字,如果碑文的年代足够久远,其实是要比史书单纯的文字记载要更加具有说服力。因为史书可以篡改,碑文总不能再刻吧

所以这是极其有力的证据,证明了李白出生在江油。如果当年能早些出土,陈寅格先生能够看到,他估计也会怀疑自己的理论吧。

二、古籍证据

唐代宗宝应元年,李白在生命垂危之际,李白请族叔李阳冰为他的《朝堂集》作了一个序,这个序可以看成是经过李白自己确认的。在序中李白提到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九李暠世孙。……中叶非罪谪居条支,神龙之始,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

这一段,我们可以看作是李白的自述,而李阳冰只是代为执笔而已。李暠是何许人也李白为什么会自认为是他的子孙呢其实不但李白认他为祖,连李渊也认他为祖。隆安四年,李暠自称李广十九世孙建立西凉,是为凉武昭王,被李唐王朝认为先祖。

就算不是李白所述,仅仅当作是李阳冰的一家之言,那可信度也是非常高的。李阳冰是李白的至亲,李白曾为李阳冰养老送终,他在《朝堂集》中描写了李白一家从西域逃回四川的一幕,证明了李白出生在中国。

而“逃归于蜀”这句话非常值得玩味,“归”在古代指“回归”。证明了李白一家都是四川人,但曾经由于某些原因而迁徙到西域,在唐中宗年间又举家逃回四川的这一事实。

李白的铁杆粉丝兼忘年之交魏万,在《李翰林集》中写道:“李翰林,身既生蜀。”意思是“我的偶像李白大帅哥出身在四川。”

《李翰林集》是李白嘱托魏万编写的,可信度也是极高。

三、李白自述

当然了,别人说得再多,不如李白自己承认,李白曾在《上安州斐长史书》中提到“少长江汉”。汉江位于四川的嘉陵江和岷江之间,这证明李白从小在四川长大。

还有李白在一诗中提到“家本紫云山”,紫云山就是四川江油的青莲镇。

四、李白眼中的胡人

李白在乐府《上云乐》这样描述胡人的相貌:

"金天之西,白日所没,康老、胡雏,生彼月窟;巉岩容仪,戌削风骨。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华盖垂下睫,嵩岳临上唇。不睹诡谲貌,岂知造化神"

大意是说,胡人长着一对深蓝色的眼睛,一头金**的卷发,长长的鼻子都按着厚厚的嘴唇,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怎么会相信会大自然有如此出神入化的杰作

假如李白是胡人,怎么在描述胡人相貌时这样大惊小怪呢只有 才会有这样的奇异感受,才会有点调侃的意思在作品里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李白的确是 ,出生在四川。即使李白出生在碎叶,那也不能说他就是胡人啊,他不过就是生在胡人地界的 罢了。那里远离中原华夏文化核心区,但是李白家族来到蜀地之后,就算是回国了啊。这就好比一对在国外工作的夫妇,在外国生了孩子,他们就不是中国人了吗

就算是美国,那人家也只是说出生在美国有选择美国国籍的权力而已,并不是生下来就是美国人了。

其实我们认为李白是什么人完全不重要,关键是李白自认为他是哪的人。李白从始至终都没有认为自己和胡人有任何关系,他在《永王东巡歌》中写道:“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帝宠贤王入楚关,扫清江汉始应还……南风一扫胡尘境,西入长安到日边”。李白在安史之乱后一直想要沙场建功,一扫胡尘,可见他内心里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和胡人有任何关系。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