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散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嵩崖尊生》卷十五 21 组成 22 主治 3 《袖珍小儿》卷八 31 组成 32 主治 33 太和散的用法用量 34 制备方法 4 《御药院方》卷九 41 组成 42 功效 43 主治 44 太和散的用法用量 4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太和散 1 拼音
tài hé sǎn
2 《嵩崖尊生》卷十五 21 组成紫苏、陈皮、香附、羌活、枳壳、苍术、厚朴、山楂、神曲、麦芽、炙草各等分。
22 主治小儿感冒、伤食相并。
3 《袖珍小儿》卷八 31 组成干地黄、当归、人参、地骨皮、赤芍药、甘草各等分。
32 主治小儿疮疱及伤寒时气,病后余邪不解发热。
33 太和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1钱,水煎服。
34 制备方法上锉散。
4 《御药院方》卷九 41 组成梧桐律半两,生干地黄半两,白茯苓半两,华阴细辛3钱,川芎3钱,升麻3钱,香白芷3钱,麝香半钱,青盐1钱,猪牙皂角(烧存性)2钱。
42 功效去疳牢牙,定疼止痛。
43 主治牙齿动摇,龈肉浮肿,虫蚛发痛。
44 太和散的用法用量每用药少许,以指蘸药擦牙病处。
45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青盐、麝香另研,拌匀。
古籍中的太和散 《寿世保元》:[卷八]伤食一论内伤乳食。肚腹胀痛。外感风寒。头痛发热。宜服太和丸紫苏陈皮香附羌活苍术川芎枳壳山楂神曲(炒)麦芽
《医学纲目》:[卷之三十七·小儿部心主热]痘寒热太和散治疮痘后寒热往来,嗜卧,顿闷躁乱。生地当归地骨皮人参甘草(炙)白芍药(各等分)上咀,每服一钱
《婴童百问》:[卷之十]疮疹第一百问云∶为末,每服二匙,沸汤调,细细呷入口内含下。太和散治小儿疮,及伤寒时气,病后余邪不解发热。生地黄
《普济方》:[卷七十牙齿门]牙根动摇芎(各半两)寒水石白茯苓(各二两)细辛胡漱津吐太和散治牙齿动摇。龈肉浮肿。虫发痛。胡桐律白茯苓生干
《中国医籍考》:[卷四十四]方论(二十二)《圣济总录》卷六十四方名前胡饮组成前胡(去芦头)、赤茯苓(去黑皮)、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人参、半夏(汤洗7遍,去滑)、枇杷叶(炙,去毛)、旋覆花等分。主治痰饮呕逆,头目不利。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生姜7片,煎取7分,去滓,食后良久温服。制备方法上锉,如麻豆大。《圣济总录》卷八十二方名前胡饮别名前胡汤组成前胡(去芦头)半两,生姜(切,焙)半两,羚羊角(镑)半两,半夏(汤洗7遍)半两,大黄(锉,炒)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枳壳(去瓤,麸炒)3分。主治脚气攻心,腹胀满,呕吐不下食。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下朴消1钱匕,搅匀,空腹温服。制备方法上细锉,如麻豆大。附注前胡汤(原书卷八十三)。《圣济总录》卷八十七方名前胡饮组成前胡(去芦头)1两,人参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桂(去粗皮)1两,柴胡(去苗)1两,桔梗(炒)1两,生干地黄(焙)1两,黄芩(去黑心)1两,玄参1两,旋覆花1两,甘草(炙,锉)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2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半夏(汤洗7遍,焙)1两半,白术1两半。主治暴急成劳,痰盛喘嗽。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半,入生姜7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粗末。《圣济总录》卷一五四方名前胡饮组成前胡(去芦头)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甘草(炙)半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烟出7遍)半两。主治妊娠恶阻,食即吐逆,头痛颠倒,寒热。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加生姜1分(切),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1日2次。制备方法上为粗末。《圣济总录》卷二十四方名前胡饮组成前胡(去芦头)1两,桔梗(炒,锉)1两,旋覆花(炒)1两,玄参1两,人参1两,桂(去粗皮)1两,生干地黄(焙)1两,甘草(炙,锉)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半夏(汤洗去滑,焙)2两。主治肺脏
详见百科词条:前胡饮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4:51:24 共105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早在东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就记载:药有“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强调了区分药材的产地、讲究道地的重要性。在《神农本草经》中所载的365种药材中,有不少从药名上就可以看出有道地色彩,如巴豆、巴戟天、蜀椒、蜀漆、蜀枣(山茱萸)、秦椒、秦皮、秦瓜、吴茱萸、阿胶、代赭石(山西代县一带)、戎盐等。巴、蜀、吴、秦、东阿、代州都是西周前后的古国名或古地名。 《五十二病方》中的242种药材中,名称上反映出产地者有蜀菽、蜀椒等。
《武威药方》(公元25~88年)中所载的66种药材中,就有秦艽、蜀椒、代赭石等具有产地、道地的中药。
《内经》从理论上阐明了道地药材的含义,指出:“岁物者,天地之专精也,非司岁物则气散,质同而异等也”。
《伤寒论》中的方剂有112首,涉及的中药材80余种,其中记载的道地药材阿胶、蜀漆等被广泛地用于临床。
《本草经集注》总结了前人的药学成就,进一步论述了“道地”的重要性:“诸药所生,皆有境界。多出近道,气力性理,不及本邦。所以疗病不及往人,亦当缘此故也。蜀药北药,虽有未来,亦复非精者。上党人参,殆不复售。华阴细辛,弃之如芥。”又云:“自江东以来,小小杂药,多出近道,气为性理,不及本邦。”该书中对40多种常用中药的道地性采用了“第一”、“最佳”、“最胜”、“为佳”、“为良”、“为胜”等词来描述。
到了唐代,道地药材的概念更加强化了。《新修本草》对道地药材做了精辟的论述:“窃以动植形生,因方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该书对30余种中药的道地优劣进行了补充和订正。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特别强调药材的产地,指出:“用药必依土地”,这可能为后世正式专用“道地药材”的术语奠定了基础。
大约抄就于隋唐埋藏的敦煌医学卷本《张仲景五脏论》、《不知名医方》中,记载的中药名冠以道地者,如河南牛膝、江宁地黄、商州枳壳、华山覆盆子、原州黄芪、潞州菟丝子、澜州蒺藜子等。这是临床用药讲究道地药材的进一步发展,为宋本草全面记载以产地加药名来标记药材质量奠定了基础。
宋代的医药学家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历代道地药材的经验,并在理论上进行了阐述。如《证类本草》对道地药材的记载较汉、唐时期丰富,尤其附图的图题均冠以产地名称,如:“齐州半夏”、“成得军狗脊”、“银州柴胡”等,所记载的道地药材有250余种。
寇宗奭在他的《本草衍义》中提出:“凡用药必须择州土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
李东垣在他多年的临床经验中总结出:“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失其地则性味少异。”
明代,“道地药材”专用术语已正式见于本草和文学书籍。《本草品汇精要》一书载药916种,明确记载道地药材268种,其中包括32种川药,27种广药,8种怀药。
“陈嘉谟在《本草蒙荃》中强调:“各有相宜地产,气味功力自异寻常,一方土地出一方药也。”
李时珍的道地药材观点更为明确,如:“性从地变,质与物迁,……沧击能盐,阿井能胶,……将行药势,独不择夫水哉”他在每味药材项下虽不像《本草品汇精要》那样专列一项,但在每味药材项下对道地的论述很多,如麦冬项下言“浙中来者甚良”。
到了清代,医家从临床上发现药物疗效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道地”问题。徐大椿曾在《药性变迁论》中指出:“当时初用之始,必有所产之地,此乃本生之土,故气厚而力全。以后移种他地,则地气移而薄矣。”“……当时所采,皆生于山谷之中,元气未泄,故得气独厚,今皆人工种植,既非山谷之真气,又加灌溉之功,则性平淡而薄劣矣。”
《本草纲目拾遗》虽多收录民间草药,但对具道地气息的中药,如浙贝母、川姜、白术、抚芎,以至东洋参、西洋参、银柴胡、角沙参等均有较详尽的叙述。
建国以前,中医药处于被消灭的地位,中医药界奋起斗争,视中医药的疗效为生命,各有名的大药店所经营的中药材都择优质道地药材,饮片加工和中成药制备精益求精,故产品的质量声誉较高,创建了许多百年以上的名牌药店,如北京的同仁堂、哈尔滨的世一堂、杭州的胡庆余堂、重庆的桐君阁、苏州的雷允上、广州的陈李济等。
建国以后,建立了中国药材总公司,对名贵紧缺的药材品种实行“统管”的政策。中央以下设一、二、三级批发机构,促进了中药商品的正常流通。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上海市药材公司合编的《药材资料汇编》,按西怀类、山浙类、川汉类、南广类等不同道地品对药材进行了分类,它反映出了20世纪“道地药材”的风貌。
详细地观察和研究道地药材在引种或野生变家植后的生长形态变化、有效成分的消长规律或药材中各种成分的动态积累,是深入研究道地药材的必由之路。
目录 1 拼音 2 《不知医必要》卷二 21 组成 22 功效 23 主治 3 《丹溪心法附余》卷一 31 组成 32 主治 33 芎归饮的用法用量 4 《丹台玉案》卷五 41 组成 42 主治 43 芎归饮的用法用量 5 《直指》卷二十一 51 组成 52 主治 53 芎归饮的用法用量 54 加减 55 制备方法 56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芎归饮 1 拼音
xiōng guī yǐn
2 《不知医必要》卷二 21 组成川芎2钱,当归3钱,红花1钱,桃仁(杵)12粒。
22 功效散血兼补。
23 主治饱食用力,或因持重,努伤脉络,失血涌吐,或跌扑打伤,令人大吐者。
3 《丹溪心法附余》卷一 31 组成芎、当归(去芦,酒浸)、防风(去芦)各等分。
32 主治
中风后人事虚弱。
33 芎归饮的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钟,煎至半钟,不拘时候。
4 《丹台玉案》卷五 41 组成当归2两,川芎1两。
42 主治产后恶血冲心,发狂跳跃。
43 芎归饮的用法用量水煎,临服加童便1杯。
5 《直指》卷二十一 51 组成川芎半两,当归半两,华阴细辛半两,辣桂3钱,石菖蒲3钱,白芷3钱。
52 主治耳鸣。
53 芎归饮的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紫苏、生姜、大枣,水煎服。
54 加减如虚冷甚者,酌量加生附子。
55 制备方法上锉细。
56 附注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芎归汤”。
古籍中的芎归饮 《医宗金鉴》:[卷四杂病心法要诀]失血治法气血虚弱不见火象,宜用人参养荣汤,加麦门冬也芎归饮6饱食用力或持重,努破脉络血归芎,呕血漉漉声
《杂病心法要诀》:[卷二]失血治法若气血虚弱不见火象,宜用人参养荣汤加麦门冬也。芎归饮饱食用力或持重,努破脉络血归芎,呕血漉漉声上逆
《医宗金鉴》:[卷四胎前诸证门]胞阻证治之经曰:有故无陨是也胶艾四物汤方见首卷加味芎归饮 导赤散 五苓散9胞血受寒少腹疼,参吴胶艾草
《妇科心法要诀》:[卷三胎前诸证门]胞阻证治曰“有故无陨”是也。胶艾四物汤(方见首卷)加味芎归饮导赤散五苓散胞血受寒少腹疼,参吴胶艾草归芎。尿
《本草简要方》:[卷之三草部二]芎目录 1 拼音 2 《辞典》:韭根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韭根的别名 24 来源 25 化学成份 26 性味 27 功能主治 28 韭根的用法用量 29 注意 210 附方 211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韭根的方剂 2 古籍中的韭根 1 拼音
jiǔ gēn
2 《辞典》:韭根21 出处
《别录》
22 拼音名Jiǔ Gēn
23 韭根的别名韭黄(《纲目》)。
24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韭的根及鳞茎。
25 化学成份韭菜的根含硫化物、甙类和苦味质。
26 性味辛,温。
①《纲目》:"温。"
②《医林纂要》:"甘辛酸,热。"
27 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散瘀。治胸痹,食积腹胀,赤白带下,吐血,衄血,癣疮,跌打损伤。
①《别录》:"主养发。"
②《本草拾遗》:"捣根汁多服,主胸痹骨痛不可触者。"
③《纲目》:"功用与韭叶相同。"
④姚可成《食物本草》:"治诸癣。"
⑤《医林纂要》:"大补命火,去瘀血,续筋骨,逐陈寒,疗损伤;加酒服之,回阳救急。"
⑥《分类草药性》:"治风热,消食积,明目清昏,补遗精,止鼻血,清虚火,搽疳疮,熏喉蚁痒。"
⑦《现代实用中药》:"治吐血及衄血,又捣汁涂漆疮。"
28 韭根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29 注意阴虚内热及疮疡、目疾患者忌服。
210 附方①治少、小腹胀满:韭根汁和猪脂煎,细细服之。(《千金方》)
②治赤白带下:韭根捣汁,和童尿露一夜,空心温服。(《海上仙方》)
③治鼻衄:韭根、葱根同捣,枣大,内鼻中,少时更著。(《千金方》)
④治五般癣疮:韭根炒存性,捣末,以猪脂油调,敷之,三度差。(《经验方》)
211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韭根的方剂 韭根汁
zhī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卫生总微》卷十四:韭根汁:处方:韭根汁、猪脂。功能主治:少小腹胀满。用
韭根散n方出《圣惠》卷五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三○八:韭根散:处方:韭根1握(去土),麝香1钱。制法:同研
韭根丸、大川乌(去皮,微炮)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用韭根取汁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元阳虚,头痛如破,
柴胡梅连散150毫升,乌梅1个,猪胆汁10毫升,猪髓1条,韭根15克,水200毫升,同煎至245毫升,去滓温
韭根汤拼音:jiǔgēntāng处方:韭根(晒干)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1两,野李根1两,蛇床子
更多用到中药韭根的方剂古籍中的韭根 《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六卷菜之一]韭
小腹绞痛,头重眼花,宜鼠屎汤煮之∶用鼠屎十四枚,韭根一大把,水二盏,煮七分,去滓再煎二沸,温服,得汗
《普济方》:[卷三百六诸虫兽伤门]犬啮)青黛(半两)华阴细辛(三钱半)上为细末水。蝇子韭根散(出圣惠方)治犬咬人。疼痛不止方。豉(一合)雄
《本草易读》:[本草易读卷六]韭叶二百二十第二。)喘息欲绝,取汁饮之。(第三。)每夜盗汗,韭根四十九根,水煎服。(第四。)疹痘不发,韭根煎服。
《普济方》:[卷三百八诸虫兽伤门]蜘蛛蜈蚣咬方)用枣叶一合。入麝香末半钱。麻油调涂之。立愈。韭根散(出圣惠方)用韭根一根。去土。入麝香一钱同研。
《普济方》:[卷五十头门]须发堕落(附论)本文2023-08-04 05:01:2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6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