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大青楼名女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6收藏

古代十大青楼名女子,第1张

  中国古代十大青楼女子

  用“红颜未老恩先断”这句话来形容那些才情、品行、忠贞不逊任何良家女子的青楼女子再贴切不过。即使那些被世人传颂的女子,那些被帝王将相争夺的女子,她们的命运也难逃这句伤感的句子。

  第一名 巾帼英雄 须眉比之竟折腰--梁红玉

  梁红玉,宋代楚州(今淮安)北辰坊人,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父亲行伍出身,后征方腊战败获罪被杀,红玉由此沦为京口营妓。

  她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强弓,在京口宴会上认识卓尔不群的名将韩世忠,两人惺惺相惜,随成眷属。北宋灭亡后,金军继续南下,在京口与韩世忠的部队遭遇。

  梁红玉英姿飒爽,红妆披挂,挥动金山战鼓,以少于敌军十倍的兵力大败金兀术,并围困金兵于黄天荡达四十八天之久,由此名震华夏,威扬夷狄。

  后来韩世忠、岳飞、刘俊三路北伐,梁红玉随率一女兵队伍,屡败金人、屡立奇功。而“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也由此而起。

  纵观中国历史,真正能让须眉折腰的女子,无非花木兰、武则天、粱红玉而已,昭君、貂禅走的是“曲线”救国的道路,根本与前三者不可比拟,而历史上有无花木兰其人,还待考证。

  一位风尘女子,能在历史上取得如此辉煌的地位和成就,以“武妓”迥然不同于其它九位文妓的经历。

  这样一位不输须眉、为国为民且有勇有谋胆识过人的“侠之大者”,如若她甘为第二,那谁可堪当第一?

  第二名 倾城名花 薄命红颜 钱塘名妓--苏小小

  苏小小出身于钱塘一户殷实人家,她家先世曾在东晋朝廷为官,晋亡后举家流落到钱塘。苏家利用随身携带的金银珠宝为本钱,在钱塘作买卖。到了苏小小父母这一代,已成为当地的富商。苏小小是父母的独生女儿,所以自小被视为掌上明珠,因长得玲珑娇小,就取名小小。

  苏家虽是商贾之家,但沿袭了祖上香书遗风,聪明灵慧的苏小小深受薰染,自小能书善诗,文才横溢。可惜好景不长,她十几岁时家道中落,苏小小,最终沦为南齐钱塘名妓。

  她能歌善舞,公艺倾绝当时,然而造化弄人,在西泠与阮朗相遇,一见钟情,结为伴侣。不幸被阮郁始乱终弃,后小小又累遭官府中人欺辱。

  她年方十八,偶遇风寒,贾姨娘劝她自重,她却自觉无可留恋,不再进药,芳年逝世,独留春香芳影于人间。一代薄命红颜,终于含恨夭折风流,用生命唱出了一曲凄美的哀歌。

  难怪后世文人咏之不绝。清初诗人袁牧更以与苏小小同为乡亲为荣,刻一印“钱塘苏小是乡亲”。

  苏小小的生可谓古典唯美主义的绝唱,她结交的既不是帝王将相,也不是什么英雄名士,死后却为历代文人墨客,或以诗词凭吊,或以文章作传,有着浓烈的苏小小情结。

  在中国的艳史上留下了千古不摧的芳名,所以把她排在第二位,应不为过。

  第三名 空谷幽兰 艳冠群芳 传奇才女--董小宛

  自古江南多才俊,秀水青山育红颜。晚明之际,这里诞生了一位名扬江南、技压群芳的才女——董小宛。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金陵人(今江苏南京)。名白,号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生于南曲青楼之中,天资巧慧,容貌娟妍,能歌善舞,琴棋书画莫不知晓,诗词文赋样样精通,喜欢旅游,醉心于山水之乐。

  董小宛出生烟花,阅尽人间的悲欢冷暖,但却有着超然脱俗的清秀与灵气,她聪慧绝伦,才艺超群,引得无数才子佳人惊奇赞叹。

  董小宛善刺绣,工曲艺,被称为“针神曲圣”,还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厨之一,著名的如皋“董糖”即由她亲手创制,精美菜肴“董肉”也属于她的发明专利。董小宛有“古往今来第一妾”的美誉,著有《奁艳》一书传世。

  她重情有义,度尽劫波,终得与如意郎君,长相厮守;她气节凛然,助夫胥奔走民族大业。虽然年仅二十八岁即花名凋零,然“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传奇一生。 董氏如此多才多艺,屈居第三,犹为可惜。

  不过也有版本说,此董小婉就是被洪承畴献给顺治为妃的董鄂妃。她是被皇太后赐死,导致顺治转而消极厌世,竟去五台山出家为僧的第一女主角。

  如若果真如此,她的确未与如意郎君私守而是后被赐予顺治帝,那我觉得她的排名就不会屈居第三了。因为如若这样,那么她就是又一改变历史的女子,在加上她自身的才艺及经历,当越于苏小小之前才可。

  不管实情如何,对于董小婉我一直为其可惜也尤为欣赏。

  第四名 才貌双全 传奇一生 北宋名妓--李师师

  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象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师师。过了一年,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她又邻居抚养长大,渐渐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肤白皙,被经营妓院为业的李媪将她收养,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一时间李师师成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最后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亲芳泽。 高俅、杨戬自然怂恿宋徽宗,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走漏消息。

  一见到李师师,宋徽宗就觉得这些年简直是白活了。李师师不卑不亢、温婉灵秀的气质使宋徽宗如在梦中。李师师与高俅早就相识,见位高权重的高大人竟然对这位陌生的客人毕恭毕敬,心下疑惑,但可以确定这也是得罪不得的达官显贵,于是殷勤侍奉。

  第二天天还没亮,宋徽宗急忙穿好衣服,与高俅杨戬赶回去上朝。从此宋徽宗对后宫佳丽视若无睹,隔三差五就以体察民情为由,出宫来李师师这里寻欢作乐,有时还叫着大学士王黼同去。李师师渐渐也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万岁爷驾临,怎敢不百般奉承!如今的李师师可非往日可比,身份虽然仍是名妓,却也“名花有主”,有权势的王公贵族也只能望“师”兴叹。

  可是偏有武功员外郎贾奕以前与李师师交情深厚,一日偶遇李师师,便去她家中留宿,酒后不免醋意大发,写了一首讽刺宋徽宗的词:闲步小楼前,见个佳人貌似仙;暗想圣情珲似梦,追欢执手,兰房恣意,一夜说盟言。满掬沉檀喷瑞烟,报道早朝归去晚回銮,留下鲛绡当宿钱。宋徽宗听说后大怒,差点杀了他,最后还是贬到琼州做了个参军。

  其实在所有的客人中,李师师最中意的是大才子周邦彦。有一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彦趁着这个空儿前来看望李师师。二人正在叙阔之际,忽报圣驾前来,周邦彦躲避不及,藏在床下。宋徽宗送给李师师一个新鲜的橙子,聊了一会儿就要回宫,李师师假意挽留道:“现已三更,马滑霜浓,龙体要紧。”而宋徽宗正因为身体没全好,才不敢留宿,急急走了。

  周邦彦酸溜溜地添了一首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岂知宋徽宗痊愈后来李师师这里宴饮,李师师一时忘情把这首词唱了出来。宋徽宗问是谁做的,李师师随口说出是周邦彦,话一出口就后悔莫及。宋徽宗立刻明白那天周邦彦也一定在屋内。脸色骤变,过了几天找借口把周邦彦贬出汴京。

  李师师为其送行,并将他谱的一首《兰陵王》唱给宋徽宗听: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宋徽宗也觉得太过严厉了,就又把周邦彦招了回来。

  宋徽宗玩物丧志,对边境上的危机满不在乎,终于在靖康之难成了俘虏。金军本想连李师师一起俘虏,但没有成功。宋朝南渡后,李师师的下落不明,有人说她捐出家产抗金,自己遁入空门。有人说她被金军掠走,吞金自杀。也有人说她随便嫁了个商人,后来在钱塘江淹死了。

  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女子,虽然没有梁红玉卫国为民的作为,没有苏小小的人气,没有董小婉的哀怨,但她的才情却与她们不相上下。再加上她与皇室的渊源,屈居第四尢为可惜。

  第五名 才情斗八高胆识过须眉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

  柳如是,生于1618年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如云佳丽中的一朵奇葩,秦淮八艳之一,浙江嘉兴人。本名杨爱,杨影怜,后改姓柳,名隐,又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芜,因读辛弃疾词: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

  她十岁那年因家庭窘迫被卖入娼寮。娼门卖俏所必备之技艺,便是她人生的第一章,因天资聪慧,容貌俏丽,诗文丹青出色,颇负声名柳如是虽为妓女,却非常憎恶卖笑生涯。

  她,一适周道登,再爱宋徵舆,三适陈子龙,最终与钱谦益白头偕老,敢爱敢恨,视封建礼法如无物;豪迈不让须眉,忠心为国,明亡时力劝丈夫殉节,自己投水以殉国;胆识过人,伉俪情深,为救夫君愿以身代死。

  一代风流,玉殒香消,钱谦益和柳如是分葬与常熟虞山故宅的拂水山庄,两墓相距约二十米,钱谦益的墓碑上写“东涧老人之墓”,柳如是墓前石碑上书“河东君之墓”。钱、柳二墓自康熙三年归葬,至今已三百三十多年,今保存完好。钱谦益在世之时曾作诗赞颂:从行赴难有贤妻!

  她才华横溢,秦淮名妓中堪称第一,诗文雄健浑达,神奇妙旷,脱尽红粉闺气·····柳如是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传奇!

  这位风尘女侠气节铮铮,足以令无数须眉汗颜,如出污泥之白莲,为世间留下不尽清芳。

  第六名 冲冠一怒为红颜争得娥眉匹马还--陈圆圆

  明清鼎革,风云变幻。刚愎自用的崇祯、趋炎附势的田弘遇、反复无常的吴三桂、骄傲自大的李自成、粗俗狂妄的刘宗敏、阴险狡诈的牛金星,专权好色的多尔衮。。。。

  这些权重一时,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男人分为三方,书写了一段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历史。然而,一位乱世佳人突然出现于这一舞台上,顿时成为这个男人世界的焦点,起到了所有男人起不到的作用,使历史法码失去了平衡,让这些男人,不失时机、不惜代价地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于是风云突变,改变了他们自己的归宿,更改了中国的历史。

  陈圆圆,这位秦淮河畔的绝代佳人,竟引江山易色,地覆天倾;帝星殒落,霸王为僧,当世枭雄,为之搏命;生灵涂炭,倾国倾城。。。。

  这是大多版本对陈圆圆的评说,可我个人比较同意“陈氏因帝王而声名鹊起,亦因帝王而才情泯灭,历史有陈亦如是,历史无陈复如是。”这种说法。

  也对很多为陈圆圆平反的说辞比较欣赏。毕竟那样动荡的年代不是一个女子可以改变的,她所起的仅仅是“推波助澜”的作用吧!就像“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一样。我认为貂蝉之于吕布和董卓,只是一个借口,因为两个强者在同一个平台只能留一个,而古代那些美女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一个合适的理由罢了。况且还有版本说吴三桂本就是清朝一史官的舅舅。。这里也不探讨真假了。。。。而我把陈圆圆排在第六位也不负于她“倾国倾城”的红颜吧。

  第七名 红笺才女不长传奇唯一的一朵--薛涛

  薛涛,唐代女诗人。字洪度,一作宏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生于成都。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

  后家道中落,16岁堕入乐籍,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在唐朝,歌舞坊很多。一个弱女子,歌舞坊的日子是不是一种煎熬,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剑南节度使韦皋镇蜀,惜薛涛之才,准备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虽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已不胫而走,遂成为成都著名营伎。

  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歌儿就在耳边温柔地飘。 薛涛亦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后退隐于成都西郊之浣花溪,创红色小八行纸“薛涛笺”。其书法笔力峻激,无一点胭脂气;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有《锦江集》5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

  然而到了后世封建文人那里,她却蒙受了“轻薄桃花逐水流”的不白之辱。

  “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薛涛之诗恰如其人,质朴如白衣处子婷婷独立毫无俗态,表白其胸襟,荡荡然如一泓清水。 对于我个人来说,欣赏薛涛之才情尤甚,屈居陈圆圆之后很是可惜。

  第八名 诗画双绝--马湘兰

  马湘兰,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金陵(今南京)人。名守贞,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人称“四娘”。

  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号“湘兰”。她的兰花图和兰花诗堪称一绝,是当时文人雅士争相收藏的宠物。曾撰有《湘兰子集》诗二卷。另有传奇剧本《三生传》,今佚。

  她的绘画在国外一直被视为珍品,现在北京故宫的书画精品中也收藏着马氏的兰花册页。

  做为一个青楼女子,马湘兰与当朝书香大雅,一代名士王稚登有着三十多年的生死恋情,她写给王稚登的书信都收藏在《历代名媛书简》中。在王70大寿时,马氏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置酒祝寿,“宴饮累月,歌舞达旦”,归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浴以礼佛端坐而逝,年57岁。

  马湘兰“姿首如常”而能名冠当时,流芳后世,成为名噪青史的“秦淮八艳”之一,其才情可见一斑。

  我个人对马湘兰本人并无太多了解,可能现在的时代对于她的传颂比较少,大概与她与皇家无任何牵连有关吧。不过她即与皇室及名人都不太多牵连却能被诸多书集记载,可见其才情不是一般。排在第八位应不为过。

  第九名 乱世名姬柔肠侠骨--李香君

  李香君是秦淮河畔媚香楼里的红姑娘,媚香楼在秦淮河畔属于那种比较高级的妓楼,这种妓楼里的姑娘多是卖艺陪笑不卖身,李香君便是这种典型。

  李香君体态娇小玲珑,肤色莹白如玉,绰号“香扇坠”,在秦淮八艳中,她没有陈圆圆那样的艳丽妩媚,也没有柳如是、马湘兰那样超群的诗画才情,但传剧《桃花扇》一出,“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香君忠贞刚烈之名,几乎举世皆知,在秦淮群芳中赢了最高声誉。

  她忠于爱情,矢志为侯方城守贞;忠肝义胆超越男儿,在魏逆权臣阮大铖面前公然唱出“于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宁不教须眉愧煞。其凛然正气如寒冬傲梅,足以令杜牧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由此改写!

  虽然她不像梁红玉那样有勇有谋,巾帼不让须眉,但我个人对她的“凛然正气”很是敬佩。虽然她并不是为国为民,但单凭她敢在权臣魏的面前公然唱出那一句“于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她就堪当十大名妓之一。

  第十名 倾倒西东方的清末名妓--赛金花

  寒金花名噪大江南北,更倾倒西方,是晚清大名鼎鼎的人物。她一生姻缘分分合合,极富传奇色彩,由妖冶风流的妓女,到状元郎之妾,钦派公差夫人,又沦为青楼名妓,可谓几度沉浮。

  赛金花的魅力在于:当与赛金花同时代的慈禧高坐庙堂让她的大臣们白天跪倒她的三寸小脚跟前时,赛金花却接着侧卧暖床让这帮人晚上继续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连李鸿章这个国家“上梁”都难以幸免,其它那些衙门里的“下梁”们就可想而知了。什么封疆大史德晓峰对赛金花是一见“重”情,什么户部尚书立山以千两纹银买与赛金花“来日方长”等等。

  然而,赛金花最重要的一位情人却是与她的首任丈夫兼状元公洪钧出使欧洲四国的时候认识的德国驻俄陆军中尉瓦德西。若干年后,时任联军司令的瓦德西率领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时,赛金花以旧情人的身份力促瓦德西整饬纪律,制止士兵*乱抢掠,大量保全北京城百姓们的生命财产,并使北京城的治安保持了良好的状态。以致于有诗云:“九城芳誉腾人口,万民争传赛金花。” 另外,赛金花对当时和议的达成,八国联军退出北京城一事出力尤多。以致于成了:朝局之转变,民生之利钝,不在衮衮诸公之手,而系在一妓女手中。真是千古之未有、世界之奇谈。

  赛金花一生中嫁过三人:先嫁同冶年间状元公洪钧,后嫁沪宁铁路总稽查曹瑞忠,最后嫁的是民国政府参议员的魏斯灵。魏斯灵死后,为魏家所逐,闭门寡居,叹别苦影,孤守余生。凄苦度日十五年余。

  死后,家乡人集资了其后事。 这真是:"救生灵于涂炭,救国家如沉沦,不得已色相牺牲,其功可歌,其德可颂;乏负廓之田园,乏立锥之庐舍,到如此穷愁病死,无儿来哭,无女来啼。"

  赛金花详细事迹也可参见《孽海花》、《彩云曲》等书。

  虽然我很欣赏那样牺牲自己的色相去帮助男人去做事情的女子,但博大的中国,就算在古代,这样的女子也该举不胜举。虽然也可算救国救民,但多数还是为那一个自己依靠的男子。而赛金花能被我排于榜上,确与传言中她的美貌有关。

  附一:一代画魂深谷幽兰艺坛奇葩—潘玉良

  这一位“美”的富有者,她的人生道路是艰难而又曲折的:孤儿——雏妓——妾——艺术追求者——中国最高学府的教授——世界艺坛的著名艺术家!这就是她漫漫一生的经历。与潘赞化的相遇相恋是原名张玉良一生的转折点,而与刘海粟的相相知则是潘玉良事业的启明星。世事变迁,一代画魂潘玉良最终没有回到她的祖国。

  1977年,60岁未到的潘玉良在法国巴黎的医院中停止了呼吸, 安眠于城外的一座墓地,在她宏伟的黑色墓碑上刻着一行用中文镌刻的碑文:世界艺术家潘玉良之墓!

  附二: 不信美人终薄命自古侠女出英雄民国侠妓--小凤仙

  小凤仙生于贫苦家庭,根红苗正,对封建社会资本主义有天生的阶级仇、民族恨,为了实现山青青,水碧碧崇高的革命理想,忍辱负重,投身于妓女行业,为什么,一辈子,在乡下当农妇,能干出一番革命事业吗?不能!周恩来、邓小平此时在国外寻求革命真理,老毛也走出了韶山冲,到北京大学,当了个图书管理员,奋不顾身在杨校长之女儿身上撒播革命火种。小凤仙此时也随革命滚滚洪流,来到了北京,在作为红灯区的八大胡同陕西巷“云吉班”妓院挂牌上岗。

  八大胡同在当时可谓誉满京华,尽管是红灯区,但政府高官云集,妓女跟高官,而且是现任的高官关系十分密切。洪宪帝制时,“娼妓请愿团”与“六君子请愿团”赫然同列,便是例证。

  小凤仙为什么要进京当妓女,是因为一辈子在家当农村妇女,是见不到的什么大人物的,只有在做了妓女之后才能见到,小凤仙在挂牌上岗后,就见到云南都督蔡锷将军,这下好了,人生难得一知已,千古知音最难觅,弹琴吹箫,小凤仙欣喜若狂找到真正的革命对象了。

  蔡锷战后赴日本就医,不治逝世。“九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怜他忧患余生,萍水相逢成一梦:十八载北地胭脂,自悲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小凤仙静坐船头,愤拨瑶琴,思念知音。“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颂如歌如赞礼,赞的是将军拔剑南天,我愿作长风绕战旗”。小凤仙如泣如诉如悲啼,投湖自尽。

  http://qsohucom/forum/20/topic/4305436

  想知道她们的更多生平之事 请上 互动百科 维基百科!

孔子咏兰

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

不为困穷而改节。

<九歌>屈原楚

绿叶兮素权,芳菲菲龚余。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离骚》屈原

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佩。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怨篇》张衡

猗猗秋兰,植彼中阿。

有馥其芳,有花其黄。

虽曰幽深,厥美弥嘉。

之子云远,我劳如何。

《猗兰操》韩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觐。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兰确铭》王淑之

兰既春敷,菊又秋荣。

芳薰百草,色艳群英。

孰是芳质,在幽愈馨。

《新栽蕙兰》刘禹锡

上国庭前草,移来汉水浔。

朱门虽易地,玉树有馀阴。

艳彩凝还泛,清香绝复寻。

光华童子佩,柔软美人心。

惜晚含远思,赏幽空独呤。

寄言知音者,一奏风中琴。

崔涂《幽兰》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见国香衰。

白露沾常早,春风每到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题杨次公春兰》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 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次韵答人幽兰》苏辙

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薪。

《答琳长老寄幽兰》苏辙

谷深不见兰生处,追逐微风偶得之。

解脱清香本无染,更因一嗅识真如。

《谢友人送兰》朱熹

幽独尘事屏,宛晚秋兰滋。

芬馨不自媚,掩抑空相思。

晤对日方永,披丛露未曦。

修然发孤咏,九畹陈悲歌。

《咏兰诗》张羽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清刘灏《广群芳谱》

泣露光偏乱,含风影自斜。

俗人那解此,看叶胜看花。

《题子昂兰竹图》吴师道

湘娥清泪未曾消,楚客芳魂不可招。

公子离愁无写处,露花风叶共萧萧。

《峭壁兰花图轴》郑燮(板桥)

峤壁兰垂万箭多,山根碧蕊亦婀娜。

天公雨露无私意,分别高低世为何?

《破盆兰花》郑板桥

春雨春风洗妙颜,一辞琼岛到人间。

而今究竟无知已,打破乌盆更入山。

《半盆兰蕊》郑板桥

盆是半藏,花是半含;不求发泄,不畏凋零。

《白墨》区金策

墨者不白,白者不墨。

墨者其名,白者其实。

墨而能白,人浊我清。

涅而不缁,兰德斯馨。

《咏兰》朱德

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旁。

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

《兰》陈毅

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

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余同麓咏兰诗

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

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唐•施肩吾

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

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

陈子昂咏兰诗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百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杨杰春兰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邓拓题画兰

天涯何必订同心,一卷离骚到处吟。

行看江南春草绿,莫愁空谷少知音。

朱德《游越秀公园》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潘志沐咏兰诗

自古人称王者香,深居幽谷顶冰霜。

扎根石窟涓尘坧,争与灵均比洁芳。

清郑燮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清郑燮

峭譬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摘不得。

清郑燮

兰草与三台,无人敢笔栽。

取得新奇法,墨香吹出来。

清郑燮

元日画兰竹,远寄郭云亭。

万水千山外,知余老更新。

清蒋士铨

鉴空无我相,水静波亦止。

手拈幽兰花,妙香乃如此。

清智永

一片空山石,数茎幽谷草。

写寄风尘人,莫忘林泉好。

清黄任

何来尔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独。

清黄任

沅澧多所思,远道我心。

纸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清黄任

磁斗寄绮石,源清者香远。

君从辋川来,而得此粉本。

清马骀

丛兰发幽崖,托根近霄汉。

泉水自流出,天风吹不断。

清曹寅

冬草漫碧寒,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箐纱。

清姚燮

香粟佛天饭,蕊珠仙界衣。

托名应自贵,含蕾再难微。

荡子甘心与,村娘愧发稀。

一春清素愿,消受露华霏。

清何绍基

蕙抱兰怀只自怜,美人遥在碧云边。

东风不救红颜老,恐误青春又一年。

清谭嗣同

雁声吹梦下江皋,楚竹湘起起暮涛。

帝子不来山鬼哭,一天风雨写离骚。

清孔尚任

过雨江城湿,探梅野寺寒。

往来敦古处,吟啸慰闲官。

不信诗全警,常愁字未安。

相将情话久,臭味比幽兰。

清孙原湘

离骚一种旧根苗,湘水湘云绿共摇。

认取春风双影子,不闻香气也魂销。

《空谷幽兰图》清汪士慎

兰草堪同隐者心,自荣自萎白云深。

春风岁岁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清李方膺

问天莫笑总无知,也惜幽兰鬓渐丝。

当户已愁锄已尽,入山又恐负芳时。

清黄任

如画山城小滨,楼台一半枕通津。

纵然不达潇湘路,香草名溪更感人。

清李友棠

憔悴江潭赋九歌,枫林叶下洞庭波。

蛾眉自古伤谣诼,独采秋兰吊汩罗。

清郑燮

春雨春风写妙颜,幽情逸韵落人间。

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

清马骀

昨日街头卖菜翁,见我写兰说写葱。

我有株葱曾失却,被君偷入画图中。

清•郑燮

此是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清•郑燮

屈宋文章草木高,千年兰谱压 。

如何烂贱从人卖,十字街头论担挑。

清•郑燮

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

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清•郑燮

秋兰一百八十箭,送与焦山石屋开。

晓月敲门传简帖,烟帆昨夜过江来。

清•郑燮

一片青山一片兰,兰芳竹翠耐人看。

洞庭云梦三千里,吹满春见不觉寒。

清•郑燮

东风昨夜入山来,吹得芳兰处处开。

唯有竹为君子伴,更无花卉许同栽。

清•郑燮

日日临池把墨研,何曾粉黛去争妍。

要知画法通书法,兰竹如同草隶然。

清•郑燮

此花不是世间花,好与青山翠竹遮。

借问画工何妨佛,先生心地发灵芽。

清•郑燮

挥毫已写竹三草,竹下还添几笔兰。

总为本源同七穆,欲修旧谱与君看。

清•郑燮

兰竹芳馨不等闲,同根并蒂好相攀。

百年兄弟开怀抱,莫谓分居彼此山。

清•郑燮

石上披兰更披竹,美人相伴在幽谷。

试问东风何处吹,吹入湘波一江绿。

清•郑燮

老夫自任是青山,颇长春风竹与兰。

君正虚心素心客,岩阿相借又何难。

清•郑燮

昨宵神女降云峰,折得花枝洒碧空。

世上凡根与凡叶,岂能安顿在其中。

清•郑燮

乌皮小几竹窗纱,堪笑盆栽几箭花。

楚雨湘云千万里,青山是我外婆家。

清•郑燮

身在青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清•郑燮

一盆兰草一盆芝,心地栽培几许时。

挂取竹枝何用处,拂尘洒露最相宜。

清•郑燮

习得沙壶花正开,化为空谷不凡材。

耳闻鼻臭同心语,先在王朝御史台。

清•郑燮

叶少花稀根亦微,风前也有暗香飞。

何人种我砂盆钵,固本添泥雨后肥。

清•郑燮

芳兰才向盆中植,便有灵芝地上生。

寄语青阳司节候,好春先送济南城。

清•郑燮

峭壁垂兰万箭多,山根碧蕊亦婀娜。

天公雨露无私意,分别高低世为何?

清•郑燮

唯君心地有芝兰,种得芝兰十倾宽。

尘世纷纷谁识得,老夫拈出与人看。

清•郑燮

乌衣子弟何其盛,酷似南朝王谢家。

百岁老人多种德,自然九畹尽开花。

清•郑燮

九畹兰花江上田,定来八畹未成全。

世间万事何时足,留取栽培待后贤。

清•郑燮

山顶兰花早早开,山腰小箭尚含胎。

画工立意教停蓄,何苦东风好作媒。

清•郑燮

天上文星与酒星,一时欢聚竹西亭。

何劳芍药夸金带,自是千秋九畹青。

清•郑燮

银鸭金猊暖碧沙,瑶台砚墨带烟霞。

一挥满幅兰芽茁,当得君家顷刻花。

清•郑燮

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天魔冷眼看。

门径有芳还有秽,始知佛法浩漫漫。

清•郑燮

兰花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

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

清•郑燮

兰花不合到山东,谁识幽芳动远空?画个盆儿载回去,栽他南北两高峰。

清•郑燮

相思无计托花魂,飘入西湖叩墓门。

为道老夫重展笔,依然兰子又兰孙。

清•郑燮

宿草栽培数千年,根深叶老倍鲜妍。

而今归到山中去,满眼名葩是后贤。

清•郑燮

万里关河异暑寒,纷纷灌溉反摧残。

不如归去匡庐阜,分付诸花莫出山。

清•郑燮

山中觅觅复寻寻,觅得红心与素心。

欲寄一枝嗟远道,露寒香冷到如今。

清•郑燮

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

出谷送香非不远,那能送到俗尘中。

清•郑燮

写得芝兰满幅春,傍添几笔乱荆榛。

世间美恶俱容纳,想见温馨淡远人。

明•李日华

从风不猎香,俯溪自怜影。

空山狼藉春,半属野樵领。

明•李梦阳

采兰湘北芷,搴木澧南浔。

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

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

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明•李日华

江南四月雨晴时,兰吐幽香竹弄姿。

蝴蝶不来黄鸟睡,小窗风卷落花丝。

明•陈献章

阴崖百草枯,兰蕙多生意。

君子居险夷,乃与恒人异。

明•文彭

偶培兰蕙两三栽,日燠风微次第开。

坐久不知香在堂,开窗时有蝶飞来。

明•李日华

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

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明•陈继儒

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

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

明•董其昌

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

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

明•史鉴

国香零落佩空,芳草青青合故宫。

谁道有人和泪写,托根无地怨东风。

明•董其昌

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

多少朱门贵公子,何人消受静中缘。

明•徐渭

绿水唯应漾白苹,胭脂只念点朱唇。

自从画得湘兰后,更不闲题与俗人。

元•揭斯

幽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

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

沧海一笑任逍遥~~

杨浩山远 (杨浩山远)

天下闻名

UID 887937

精华 0

积分 199800

帖子 9989

活跃 9988 点

龙币 0 个

阅读权限 80

注册 2004-4-17

状态 离线

#2

大 中 小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6-11-18 03: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兰棘同芳图》元•李祁

幽兰既丛茂,荆棘仍不除。

素心自芳洁,怡然与之俱。

墨兰 元•元梅

飞琼散天葩,因依空岩侧。

守墨聊自韬,不与众芳碧。

元•倪瓒

伙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元•张翥

鹈鸪声中花片飞,楚兰遗思独依依。

春风先自悲芳草,惆怅王孙又不归。

宋•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 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宋•苏轼

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辞中。

幻色虽非实,真香亦竟空。

云何起微馥,鼻观已先通。

幽兰花》苏辙

李径桃蹊次第开,穠香百和袭人来。

春风欲擅秋风巧,催出幽兰继落梅。

珍重幽兰开一枝,清香耿耿听犹疑。

定应欲较香高下,故取群芳竞发时。

《兰》刘克庄

深林不语抱幽贞,赖有微风递远馨。

开处何妨依藓砌,折来未肯恋金瓶。

孤高可把供诗卷,素淡堪移入卧屏。

莫笑门无佳子弟,数枝濯濯映阶庭。

两盆去岁共移来,一置雕阑一委苔。

我拙扶持令叶瘦,君能调护遣花开。

隶人挑蠹巡千匝,稚子浇泉走几回。

亦欲效颦耘小圃,地荒终恐费栽培。

幽兰 宋•释文兆

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

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

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

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

《咏兰》刘克庄

萧艾荣枯各有意,深藏芳洁欲奚为。

世间鼻孔无凭托,且伴幽窗读楚辞。

幽兰 宋•释文兆

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

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

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

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

兰 宋•丁谓

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

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

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

《兰》陆游

南岩路最近,饭已时散策。

香来知有兰,遽求乃弗获。

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

无心托阶庭,当门任君锄。

《兰花》杨万里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

江篱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

《咏兰》杨万里

健碧缤缤叶,斑红浅浅芳。

幽香空自秘,风肯秘幽香。

《朱朝议移法云兰》王安石

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闼婆。

宋•张咏

种萧芳兰中,萧生兰亦瘁。

它日秋风来,萧兰一齐败。

自古贤者心,所忧在民泰。

不复梦周公,中夜独慷慨。

宋•晏殊

红白薇英落,朱黄槿艳残。

家人愁溽暑,计日望盂兰。

宋•释重显

极目生晚照,幽情眷兰芷。

白苹叶里风,不在秋江起。

宋•梅尧臣

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

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

宋•梅尧臣

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

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

杨浩山远 (杨浩山远)

天下闻名

UID 887937

精华 0

积分 199800

帖子 9989

活跃 9988 点

龙币 0 个

阅读权限 80

注册 2004-4-17

状态 离线

#3

大 中 小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6-11-18 03: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宋•赵湘

紫兰红蓼簇香盘,晓逐金壶下太官。

朝罢三宫归已晚,日华明丽雪消残。

唐•王勃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

唐•唐彦谦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

唐•唐彦谦

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

朱熹

秋至百草晦,寂寞寒露滋。

兰皋一以悴,芜秽不能治。

端居念离索,无以遗所思。

愿言托孤根,岁晏以为期。

朱熹

秋兰递初馥,芳意满冲襟。

想子空斋里,凄凉楚客心。

夕风生远思,晨露洒中林。

颇忆孤根在,幽期得重寻。

《咏蕙》朱熹

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

《兰涧》朱熹

光风浮碧涧,兰杜日猗猗。

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

朱熹

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香到晚清。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秋思 唐•马戴

亭树霜散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芳兰 唐•李世民

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褚朝阳

中禁仙池越凤凰,池边词客紫薇郎。

既能作颂雄风起,何不时吹兰蕙香。

感遇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兰 唐•无可

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

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

兰 唐•李峤

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

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

幽兰 唐•崔涂

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

白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

兰溪 唐•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唐•刘禹锡

西北秋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

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诗合掌看。

唐•刘商

万倾荒林不敢看,买山客足拟求安。

田园失计全芜没,何处春风种蕙兰。

唐•刘谷

兰蕙芬芳见玉姿,路傍花笑景迟迟。

苎萝山下无穷意,并在三乡惜别时。

韩愈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幽兰》宋•释文兆

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

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

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

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

唐•施肩吾 兰渚泊

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

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

唐•马戴 秋思

亭树霜散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宋•张咏 萧兰

种萧芳兰中,萧生兰亦瘁。

它日秋风来,萧兰一齐败。

自古贤者心,所忧在民泰。

不复梦周公,中夜独慷慨。

唐•马戴 秋思

亭树霜散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

明•李梦阳 湘妃怨

采兰湘北芷,搴木澧南浔。

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

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

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清•马骀 兰

丛兰发幽崖,托根近霄汉。

泉水自流出,天风吹不断。

清•孔尚任

过雨江城湿,探梅野寺寒。

往来敦古处,吟啸慰闲官。

不信诗全警,常愁字未安。

相将情话久,臭味比幽兰。

清钱谦益

新妆才罢采兰时,忽见同心吐一枝。

珍重天公裁剪意,妆成敛拜喜盈眉。

清秋瑾 兰花

九畹齐栽品独优,最宜簪助美人头。

一从夫子临轩顾,羞伍凡葩斗艳俦

张学良《咏兰》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妍不浮华。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邓拓——《题画兰》

天涯何必订同心,一卷离骚到处吟。

行看江南春草绿,莫愁空谷少知音。

齐白石《兰》

一春谷口雨如麻,水洗风吹叶倒斜。

移入室中须坐久,自闻香气胜群花。

陈毅——《幽兰》

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

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朱德《咏兰》

幽兰奕奕待冬开,绿叶青葱映画台。

初放红英珠露坠,香盈十步出庭来。

仙人洞下产兰花,觅得依山小道家。

采上新名三五棵,洞前小憩看红霞。

朱德《咏兰》

春日学栽兰,大家都喜欢。

诸君请动手,每人栽三盆。

朱德《咏兰》

尖峰岭上产幽兰,古木林中草树边。

多费专家勤采掇,新种移出认人观。

幽兰吐秀乔木下,仍自盘根众草傍。

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

朱德《咏冬》

东方解冻发新芽,芳蕊迎春见物华。

浅淡梳妆原国色,清芳谁得胜兰花。

朱德《游越秀公园》

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

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

杨浩山远 (杨浩山远)

天下闻名

UID 887937

精华 0

积分 199800

帖子 9989

活跃 9988 点

龙币 0 个

阅读权限 80

注册 2004-4-17

状态 离线

#4

大 中 小

使用道具

发表于 2006-11-18 03: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鲁迅——《咏兰》

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

岂惜芳馨遗志者,故乡如醉有荆榛。

杨杰——《蕙花》

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词中。

杨杰——《春兰》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杜牧——《蕲州兰溪》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白居易——《问友》

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

根亥相交长,茎叶相附荣。

香茎与臭叶,日夜俱长大。

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

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

觉吟意不决,问君合何如?

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赞府》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李白——《赠友人》

兰生不当户,别是闲庭草。

夙被霜露欺,红荣已生老。

谬接瑶华枝,结根君王池。

顾无馨香美,叨沐清风吹。

馀芳若可佩,卒岁长相随。

李白——《孤兰》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陈子昂——《感遇》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百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李世民——《芳兰》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屈原咏兰诗

绿叶兮素权,芳菲菲龚余。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据说莲藕原产印度,是多年生的水生植物。莲藕移栽到我中、南部,究竟已有多长的历史了?尙不得而知。但是,在2至3千年以前,湘中已种植莲藕,这似乎是有根据的。战国时期有,著名爱国诗人,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在《离骚》中就曾写道:“帛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这大概可以算作文字依据了。但因莲花历史悠久,历朝历代文人雅士,各地各方对莲花俗名雅称不胜枚举,我们穷经古籍,皓首杂史,将莲名凡例98种辑录如下以飨网友。

  

  荷 即莲花。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生浅水中,夏日开花,有红、白等色。《尔雅》:“荷 ,芙蕖,别名芙蓉,江东呼荷。”释文云:“荷之言何也,负荷言其叶大。”

  

  芙蓉 1、莲花的别称。《尔雅》:“荷,芙蕖,别名芙蓉,亦作夫容。”《说文》:“芙蓉花未发为菡萏,已发未为夫容。”李时珍《本草纲目 》:“芙蓉,敷布容艳之意。”2、指拒霜花。南朝陈·江总《南越木 槿赋》:“千株芙蓉讵相似,百枝灯花复羞燃。”宋代苏轼《和陈述古 拒霜花》:“千株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为有别于莲花亦称芙蓉,又称木 芙蓉、地芙蓉、木槿花。

  

  芙蕖 荷花的别称。《尔雅·释草》:“荷、芙 蕖。……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疏:“皆分别莲茎、叶、华、实之名。芙蕖,未发为菡萏。”汉王褒《九怀·尊嘉》:“抽蒲兮陈坐,援芙蕖为盖。”魏曹植《洛神赋》:“迫而察之,灼灼芙蕖出绿波。”晋潘岳《莲花赋》:“游莫美于春台,华莫盛于芙蕖。”刘宋傅亮《芙蓉赋》:“考庶卉之珍丽,实总美于芙蕖。” 莲 原指莲子结实之子和莲蓬。《尔雅·释草》:“荷、芙蕖,……其实莲,莲谓房也。”《说文》云:“夫蕖之实也。”郭云“莲谓房者,房即其壳,此户相连,莲之犹连也。”《本草纲目》:“莲者,连也,花灾相连而出也。”《古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古乐府·采莲曲》:“采莲者,窈窕舞佳人。”都是指的莲子与莲蓬。到南北朝时便开始指莲花及其全株。如梁武帝萧衍《子夜夏歌 》:“江南莲花开,红光照碧水。”梁元帝萧绎《折杨柳》:“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

  

  藕花 即荷花。谓由藕所发之花。唐张籍《送从弟之苏州》诗:“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宋曹勋《八音谐·赏荷花》:“望处藕花密,映烟汀沙渚。”宋陆游《同何元立赏荷 花追忆镜湖旧游》:“三更画船穿藕花,花为四壁船为家。”

  

  水芙蓉 即荷花。《群芳谱》:“荷花亦称作芙蕖、水芙蓉。”因木本拒霜花花艳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莲”之称,为明其区别,故又称荷花为水芙蓉。称拒霜花为木芙蓉。

  

  草芙蓉 莲花。《广群芳谱》“荷 花:荷 花芙蕖花,一名水 芙蓉。”注云:“杜诗注云:产于陆者曰木芙蓉,产于水者曰草芙蓉。”

  

  水花 即莲花。亦作水华,华古通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莲花”释名:“芙蓉、芙蕖、水华。”宋朱熹《圭父为彦集置酒白莲沼上,彦集有诗,因次其韵呈座上诸友》诗:“共怜的白乐”水花净,并倚离 披风盖凉。”

  

  水芝 莲之别称。普崔豹《古今注》下“草木”:“芙蓉一名荷华,一名水目,一名水芝,一名水花。”《本草纲目》:“《本经》谓莲子为'水芝丹'。”金元好问《泛舟大明湖》:“晚凉一棹东城渡,水暗荷深若无路。江妃不惜水芝香,狼藉秋风与秋露。”鉴湖女侠秋瑾《独对 次清明韵》诗:“喜散奁资夸任侠,好吟词赋作书痴。浊流纵处身原洁,合把前生拟水芝。”

  

  泽 芝 莲之别称。《类聚》82引晋郭璞《尔雅图赞 ·芙蓉赞 》云:“芙蓉丽草,一曰泽芝,……”《古今注》亦载莲别名泽芝。刘宋鲍照《芙蓉赋》:“访群英之艳绝,标高名于泽芝。”刘宋颜延之《碧芙蓉颂》:“泽芝芳艳,擅奇水属。”梁江淹《莲华赋》:“若其华璞各名,根叶异辞,即号芙蕖,亦名泽芝。” 灵草 莲花之别称。魏曹植《芙蓉赋》:“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吴闵鸿《芙蓉赋并序》:“乃有芙蓉灵草,栽育中川。”故有“灵草”之称。

  

  玉环 莲花之别称。《本草经》载:“荷花又名玉芝。”

  

  君子花 即莲花。北宋周敦颐著《爱莲说》,谓莲为花中之君子,故 莲又称“君子花”。黄宅中《希濂堂留诗》:“是时夏六月,莲沼吐 芳 芬,我爱君子花,遗花如甘棠。”清湖南宝庆知府李益阳《爱莲池》诗:“劫后亭斯在,花闲犹是莲,此花号君子,其人 斯在焉。”清释敬安《咏莲》:“濂溪一赏后,君子德弥芳。”清蒲松龄《锦边莲》:“花中表之为君子,羞被六郎步后尘。” 六月花 即莲花。莲花盛天在六月,民间将名月最盛之名花按月排列,莲花为六月花。如湘潭民歌《十二月花》:“……三月桃花朵朵红,四月石榴在园中,五月栀子配绿叶,六月荷 花塘中歇……”宋辛弃疾《卜算子·荷花》:“红粉 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金赵沣《荷花》:“谁离玉滥泻天光,占断人间六月凉。”

  

  水宫仙子 莲之别称。因莲生水中,莲花亭亭玉立于水面,好似仙女飘然而行,故名。宋张耒《鸡叫子·荷花》:“平地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轻摇柄,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潜波踏明镜。”

  

  净友 莲花之别称,又称净客。莲花洁净不染,因此人们称其为净友。明都印《三余赘笔》载:宋代曾端伯择十种花为友,并各赋以雅号,称为花友。荼蘼为韵友,茉莉为雅友,瑞香为殊友,荷花为净友,岩桂为仙友,海棠为名支,菊花为佳 友,芍药为艳友,梅花为清友,栀子为禅友。后有人以兰花为芳友,蜡梅为奇友,蒲桃为禅友,而无茉莉、芍药、栀子。唐代孟浩然《大禹寺主公禅诗》:“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宋代陈亮《新荷叶》词:“艳态还幽,谁能洁净争研。”宋代刘过《贺新郎》词:“水浴芙蓉净。”王十朋《点绛唇·清香莲》:“藕花簪水,清净香无比。” 子莲 1、指以结子为主要用途之莲花。莲之用途分类,大类分为子莲、藕莲、花莲三类。子莲结子为主,适宜于湖泊浅处、农田中栽种。全国以湖南 湘 莲、福建建莲、浙江宣莲称为中国三大莲子。其中又以湘 莲中的湘 潭寸三莲最优。有“湘莲甲天下,潭莲冠湘”之誉。

  2、指小莲花。清代吴仪《徐园秋花谱·子莲》中,“子莲”指用莲子所种,茎叶花朵细小的莲花,即今所称之缸莲、盆莲、碗莲。

  

#日志日期:2005-1-9 星期日(Sunday) 晴

评论人:时区 评论日期:2005-1-9 19:43

  

  藕莲 以产藕为主要用途的莲种。藕莲中又有以脆嫩见长的水果藕和含粉量多的制粉藕,脆粉适中的菜藕。藕莲在钱国分布面积很广,各地均有自己长期栽培的传 统品种。较有名的有:湖南汉寿的毛节、玉臂莲;杭州近郊出产的白花藕(又称三家村)菜藕;湖北孝感出产的泡子;武汉沙湖出产的青毛节;安徽庆市潜出县城内雪湖出产的雪湖贡藕;苏州市 郊出产的苏州塘藕;广东出产的海南州藕。

  

  花莲 莲共分类之一种。花色艳丽多样,有 粉红、桃红、紫红、白、淡绿、淡黄、金黄、黄绿等多种颜色。花形多姿,有单瓣、重瓣、并蒂、三蒂、四面等,有植株细小的盆莲、缸莲、碗莲。多不结子或结子少,莲子质量低,藕质亦劣,主要以花卉供观赏,故称花莲。现我国已有花莲品种160多种。传统品种有千叶、重台、并蒂、品字、四面观音、碧莲、锦边、金莲等。在培育的品种中有中国科学院武汉16片左右的“黄飞舞”等。

  

  盆莲、缸莲 可在花盆、花缸中栽种的植株较小的莲花。此品种我国晋时已培育出。东晋王羲之《柬书堂帖》载:“……敝宇 今岁植得(莲花)千叶者数盆,亦便发花,相继不绝,今已开十十余 枝矣。” 这是我国最早盆栽莲花的记载。因缸栽、盆栽莲花能够搬动,适宜造景,故成为近全国荷花展览中的主要品种,现我国已有160多个品种,花径12—14厘米,花瓣有数十,数百乃至二、三千不等。其中较突出的有“西子争妍”、“波焰”、“春晖”、“飞红”、“红千叶”、“绮丽”等。 碗莲 花株小,可在小盆或碗中栽种的莲花。碗莲的品种在现代科技栽培下,日益增多,有锦碗、红碗莲、菊红、绛莲、小夜菊、贵妃、绯碗、娇容、艳阳浮酒、佳蕾、小天使、圆舞曲、皎洁、花神如意、玉碗、厦门碗莲、小舞妃等数十种。花径一般8—12厘米,花瓣多为复瓣,从15—17瓣(小舞妃)或110瓣(红碗莲)和125瓣(玉碗)不等。

  

  百叶莲 即重瓣莲花,古为奇异品种。晋崔豹《古今注》载:“芙蓉,一名荷华,华中最 秀异者也。大者华百叶。”现在我国花瓣超过百叶者达数十种。如“绮丽”,红色,花瓣126片左右;“丹焰托珠,”红色,花瓣135片左右;“红台莲”,花红色,花瓣在200片左吉;“扬州碗莲”,花粉红色,瓣在143片 左右;“白雪公主”,花白色,花瓣在145片左右。

  

  千叶莲 又名千瓣莲,指花瓣多的莲花。佛教以此作为宝莲。《楞严经》:“光中生出千叶宝莲。”唐李群玉《题金山寺石塘》诗:“千叶红莲高会处,几曾龙女献珠来?”千叶莲品种我国晋时已有,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柬书堂帖》载:“……敝宇今岁植得(荷 花)千叶者数盆,亦便发花,相继不 绝。”我国夏天时所谓的千叶莲,并非莲瓣实达到片,而是指花瓣很多的重瓣莲花。如名为“红千叶”的莲花,花瓣132片左右;“粉千吉”花瓣116片左右;“白千叶”花瓣118片左右。花瓣实数超过千叶者,只今江苏昆山培育的“千瓣莲”,花红色,杯状,花瓣达2000至3000片,花径18至21厘米。

  

  五种天华 佛教对各种莲花的总称。佛教中的莲花含义是广义的,包括不同属的睡莲等。佛经上对莲花的颜色,分为白、青、红、紫、黄五色,称为“五种天华”,其中白、青两色最为尊贵。并说片五种莲花为五大虚空藏菩萨所坐,佛经说:

  东方福智虚空藏,坐青莲花,乘银牛;

  南方能满虚空藏,坐赤莲花,乘金象;

  西方施顾虚空藏,坐白莲花,乘琉璃马;

  北方无垢虚空藏,坐紫莲花,乘狮子;

  中央解脱虚空藏,坐黄金莲花,乘水晶龟。

  

  七宝莲花 汉译佛经中对七种莲花的总称。印度梵文及巴利文佛典中莲花的含义是广义的,对今天的科学分类 不同,包括不同属的睡莲等。实际上“七宝莲华”中只有两种现在分类的莲花,即红莲与白莲,其余五种指睡莲。莲花与睡莲的显著区别是:莲花的花与叶高出水面,睡莲的花与叶浮在水面。

  

  人华 佛教中以花瓣多少所分的莲花品种,此指花瓣仅十余瓣的莲花。

  

  天华 佛教中指花瓣达数百片的莲花。

  

  菩萨华 佛教中指花瓣多达数千的莲花。这是佛教最尊崇的千(瓣)莲花,即所谓佛国莲华,也就是佛的象征。

  

  优钵罗 梵语音译莲花的佛教名称,简称优钵,作乌钵罗、沤钵罗、优钵刺。意译为青莲花、黛华、红莲花,又为龙王之一。

  

  千叶白莲 即多瓣白莲花,梵文音译为芬陀利,此花最大,花瓣数百,又名“百叶华”。佛经说:此花生于佛国阿耨达池中,人世间难以见到,故又 称“稀有之花”。佛祖释迦牟尼称它为“人中好华”。佛经中说:释迦牟尼的舌根中闪出千道金光,每道金交化作一朵千叶白莲花,每朵白莲花坐着一位盘脚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所以千叶白莲便是佛的象征。宋苏辙《千叶白莲花》诗:“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临池见千叶,谪堕问何故?空明世无匹,银瓶送佛所。清泉养芳洁,为我三日住。蔫然落宝床,应返梵天去。”现在我国花瓣超过百叶的白莲花,有“白千叶”、“白雪公主”、“云蕾”、“玉碗”等多种。

  

  青莲花 莲花品种之一,因色青而得名。梵文音译为'优 体罗',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青白分明,形似眼睛,佛教以其象征菩萨佛眼,故称佛与菩萨的眼睛为“莲眼”。梁简文帝《佛像铭》:“满月为面,青莲在眸。”即是以青莲喻佛眼。佛教又以其作僧和寺的代称,唐代陈子昂《酬晖上人夏日林泉》诗云:“闻道白云居,窈窕青莲宇。”即是以青莲喻佛寺。唐杨巨源《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诗:“因投竹林寺,一问青莲客。”便是以青莲喻僧人。青莲花在我国唐代已经出现。唐柳宗元《礼部贺白龙并青莲花合欢莲子黄瓜等表》言:“伏见今月日内出……又出西内定礼池中青莲花。”

  

  碧莲 莲花品种之一。《长物志校注》卷37“藕花”注7:“碧莲—碧莲花,为荷花品种之一,花被呈白绿色。”《花镜》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