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到蒙元时期的平水本有什么特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金代到蒙元时期的平水本有什么特点?,第1张

金元时期以临汾为中心的刻书业的兴盛,也带动了金河东南路、元平阳路辖区内属平水本系的刻书业的繁荣。这也是后来的版本学者把金、元两代临汾及相关周边区域所属平水本系所刻的书籍统称为“平水本”的重要原因。

平水本,是历代最为藏书家、学者所珍视的宝若宋刻。金代平水本,国内现存实物为7种,见历代公私书目提要及著述采访著录的为11种、刻图2幅,平水本系其他区域刻本实物或见于著录的共计4种。元代平水刻本,国内现存实物为6种(外加《毛诗注疏》残叶)。见于历代公私书目提要及著述采访所著录的平水刻本计12种,平水本系其他区域刻本计2种。

金代中期之后到元代中期之前,平水成为当时黄河以北地区的刻书中心。同时金“平水书籍”和元“经籍所”的设置,意味着金元两代国家对这一地区雕版印刷业兴盛的极大重视,也显示了官管民营这种管理模式的优越性。与南方浙刻、蜀刻、闽刻等相呼应,作为北方金、元两代雕版印刷业的代表——平水刻本自然在中国雕版印刷史上占据了一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地位。

在刻书的规模、种类、价值上,跟其他区域相比,平水本也绝不逊色,自有它独到之处可与比肩相抗。金代《金藏》和蒙古时期《玄都宝藏》之刻,均为六、七千余卷之大型工程,可证其规模之宏大。金、元两代现知书坊为近30家,可见其当时之繁盛。王氏中和轩绵延百余年,又可见书业世代相传之历史。次及种类,经、史、子、集之外,兼涉释、道二藏方外之书,也是种类齐全,全面发展。论及平水本之价值,在金、元两代平水刻本流传稀见的今天,其价值不言而喻,赵万里先生“金本相当于宋本”、“平水文化代表两个时期:金、元”之说,无疑是最确切的定论。

关于平阳雕版印刷技术的质量,按照《中国版刻图录》的说法,是“字画刚劲”、“纸墨精莹,刀法遒劲”,尤其“平水书肆晦明轩主人张存惠刻印的《证类本草》和《通鉴详节》,纸墨刻工,比过去平水本精美得多,达到当时雕版印刷的最高峰。”

中国雕版印刷术除去早期所雕小块佛像宣教画外,平水书坊是较早刻印民间招贴画的地方,中国版画艺术的发展实肇始于此。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江西省义宁州(今修水县)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通晓二十余种语言。1969年10月7日逝世。陈寅恪长期致力于教学和史学研究工作。他热爱祖国,治学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在史学研究中写出了高水平的史学著作,为人们开拓了历史的视野,对我国史学研究做出了贡献。有《诗存》问世。其平生著作,经过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蒋天枢的整理、校勘,一套二卷、二百万字的《陈寅恪先集》已于1979年编纂成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推荐《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哦,而且云声网有档短节目《闻人墨刻》,专门告诉你大家的故事,欢迎收听哦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