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装书局是一家独立的出版社还是哪个出版社挂的副牌?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1收藏

线装书局是一家独立的出版社还是哪个出版社挂的副牌?,第1张

线装书局是一家独立的出版社,,以下是有关它的详细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993年在北京成立了第一家

线装书专业出版社———中国线装书局。目前,这家出版

社已出线装书近二十种。

众所周知,我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源地。雕版印

刷书由隋唐五代发其端,至北南宋而鼎盛。雕版书的装帧

由开始的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到背包装,宋

以后出现了线装书。一书多本的线装书还用纸板青布糊制

成“函”收装,配以象牙别子。这种装帧,便于翻阅,不

易破散,在我国书籍传统装帧技术上是最进步的,叶根友它一直

流行了几百年。“线装书”也成了我国古籍的别称。

近十几年,线装书有了较大量的出版。中国书店每年

出版线装书二三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江苏扬州广陵书

局每年也出不少线装书。

线装书的大量印行,究其原因,首先在于这种装帧本

身的艺术魅力和实用性。中国线装书局总编辑谢云先生认

为:“用料、印刷、装帧是印刷物的三大要素,与印刷物

的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统一整体。线装书一般用宣纸或

毛边纸采用特殊方式印刷,用这种传统的印刷装帧形式能

够别具一格地体现学术、艺术价值和书籍装帧印刷的特色

。”正因为线装书装帧形式传递着古色古香、浓厚典雅的

文化气息,所以在现代依然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著名学者邓云乡在谈到线装书时说:“中国传统文化

的根本,首先在于它的载体线装书,没有线装书,无处看

线装书,不会看线装书,那就差不多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根本。”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加速,中国传统文化

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扩展,线装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

要载体日益受到欢迎。在琉璃厂一些书店的店堂里,常常

可以看到成捆的线装书待发海内外。可见,我国源远流长

的线装书业将再放异彩。(2002年1月1日《经济参考报》

叶根友文)

历史往往被一些偶然的细节所改变。最早出现在中国的虽然是造纸和印刷,但真正的 "发扬光大 "是在19世纪的欧洲,造纸和印刷再次回归中国,造纸技术从西方传来的平版印刷、油印、烫印技术,引起了技术和思想上的宏大的现代文化革新,彻底改变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现有局面。

1619年(明朝万历四十七年),耶稣会士Genique带着7000本印刷书籍从欧洲抵达澳门。由于历史原因,这些书中只有少数被翻译成中文。两个世纪后,新教传教士马礼逊首次将《圣经》翻译成中文。他还编撰了第一本汉英词典,并创办了第一份中文报纸。他也是第一个将汉字做成现代字体印刷的人。字架上的东西排列整齐,位置符合字典要求,没有一点杂乱。

正是在这群 "洋人 "的努力下,古老的汉字第一次踏上了机械化印刷的道路。早在一个世纪前,中国人柳亚扁就因为教外国人学习汉字而被清政府处决。如果你面对近70卷的古籍,如《敬一高》,要想制作纸盒,尤其是手工制作,就得费一番功夫。如果你回到二十岁的时候,那就很容易了。你有车间里的所有工具。做一个金属盒子很容易。它不是原来的样子。我认为定制的纸箱要比买现成的书好得多。锻炼。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有的,任何书籍都有被盗版的可能,只要这个书籍存在这经济价值,那么就很容易的出现一些盗版,毕竟盗版的制作成本低,很多经销商拿不到正版授权,或者正版的利润没有盗版的高,就容易铤而走险,选择去销售盗版的。

线装书目前市面上还是比较少见的,大部分还是装订版的居多,一般只有一些古籍书会有线装版的,因为这个是历史保留的原因,有些历史文物景点的旅游店就很容易出现这种书籍,我记得15年在北京逛故宫的时候,里面有个店就有这种书籍销售,主要介绍故宫历史,而通常而言线装书,比较不利于保存的,很容易散落,没有装订版的那么牢固,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作者比较习惯这种风格,特意印刷这种线装书。

不过随着现在电子书的出现和发展,很多的人都不太会去买纸质的书籍了,基本都会购买一些电子书来看了,除非是一些比较权威的、或者没有电子版的就容易回去购买纸质版的,不然一般就很少,而且现在的人们都比较习惯快餐文化,很少人愿意拿着厚的纸质书籍去啃了。所以也容易导致对书里的内容记得不深,很容易忘记,从书中吸取的营养不多。

而且我个人看书还是挺推崇纸质书的,认为看纸质书才有味道,而且纸质书是比较容易让你沉醉其中的,也容易进入到作者构造的那个精神世界里去,整个人也容易比较快的安静下来。

按照出书宗旨,线装书局陆续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版本价值、收藏价值的古籍书和当代著作,在国内外受到读者的欢迎。其中较有代表性的线装书有:《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影印丛书》、《南京图书馆孤本善本丛刊——明刊孤本方志专辑》、《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宋元珍影印丛刊——汉书》、《资治通鉴》、《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早期稀见家谱丛刊》、《史记》、《永乐北藏》;中英文对照丝绸版《孙子兵法》、《道德经》、《宋词一百首》;当代线装书有《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毛泽东诗词手迹》、《毛泽东选集》(全四卷)、《邓小平文选》(全三卷);精装书《中国二十世纪通鉴》、《古籍珍本游记丛刊》、《清代边疆史料抄稿本汇编》、《中华历史人物别传集》等。这些经典、学术著作的出版,丰富了我国的文献宝库,使之版本品类更丰富,中国特色更浓,成为收藏之珍本、善本书。

线装书局为传播、积累、保存民族文化遗产,抢救孤本善本,正在全力推出三项大型影印工程:一、《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宋元版汉籍影印丛书》;二、《省市图书馆古籍善本集成》;三、《高校图书馆古籍善本集成》。

2023年扬州中考切分线,如下所示:

2023年扬州市直中学中考录取分数线:扬州中学录取总分最低分739(语数外总分排序分418),扬大附中录取总分最低分717(语数外总分排序分410),新华中学录取总分最低分699(语数外总分排序分398),扬大附中东部分校公办学位录取总分最低分677(语数外总分排序分393)。

1、扬州中学:江苏省扬州中学建有400米标准田径场、室内体育馆、实验教学楼、篮球场6个、排球场4个、图书馆、综合楼、理化生数字实验室、可寻址校园广播系统、学生用计算机180台、电子阅览室计算机120台。

图书馆总面积2304平方米,分成6个厅室,包括学生书库、阅览室、生共享书库、教师书库、教师资料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图书馆共有402个阅览座,馆藏图书12万册,其中古籍线装书3838册、过刊合订本一万余册。

2014年5月,江苏省扬州中学动工兴建“慕林楼”,建成后该楼将成为集图书馆、传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数字体验中心、移动学习体验中心、各学科数字学习教室为一体,全区域无线覆盖的学习中心。

2、扬大附中:扬大附中是首批办好的省重点中学。扬大附中师资力量雄厚,可谓高手云集,明星荟萃,其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音乐教师2人。

省特级教师14人、江苏省首批名教师2人、省中青年专家1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市级特级教师9人、扬州市中青年专家6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90人,在扬州市首屈一指。

扬州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6名,赴国外进修、交流教师、学者30多名,硕士层次人才66名。他们担负着学校、扬州市乃至江苏省教育教学以及教科研领域的引领、示范重任。

 从总体看来,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分为抄写本、刻印本两类,抄写本即人工抄写的图书,那古书的收藏知识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古书收藏知识,希望对您有用。

古书收藏知识

 古籍的装帧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图书是抄写的缣帛和纸张上,采用长卷形式,阅读时展开,平时卷起。这一时期的图书只能是卷轴装。韩愈《送诸葛亮觉往随州读书》诗称:"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欧阳修《归田录》也说:"唐人藏书皆作卷轴。"雕版印刷普及以后,由于书版各自成块,卷轴装已不适用,古籍装帧改进为册页形式,先后出现旋风装、经折装、包背装、线装几种形式。线装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

 卷轴装 又称卷子装,早期的图书装帧形式。与装裱好的书画相似。在长卷帛书、纸书的左端安装木轴,旋转卷起(图1)。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大批唐五代写本图书,都采用这一方式。据记载,古代宫廷收藏的卷轴装图书十分考究,《隋唐经籍志》描述秘阁藏书:"上品红琉璃轴,中品绀琉璃轴,下品漆轴";《唐六典》描述内府藏书:"其经库书,钿白牙轴,黄带红牙签;史库书,绿牙轴,朱带白牙筌。"进入版刻时代,图书改为册页形式,仍有一些采用卷轴装,如《开宝藏》、《赵城金藏》等。

 旋风装 在一素纸长卷上面依次粘贴书页,每页正反两面书写文字,展开长卷可翻页阅读。守张邦基《墨庄漫录》形容其"逐叶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这种装订特点是外表仍为长卷,里面却是错落有致的书页,实为介于卷轴装和经折装之间的一种装订形式。大约盛行于唐代。故宫博物院藏有唐写本《刊谬补缺切韵》五卷,即是采用这种旋风装。

 经折装 又叫梵夹装、折子装。将图书长卷按一定宽度左右折叠起来,加上书衣,使之成为可以随时展读的册子。历代刊刻佛经道藏,多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古代奏折、书简也常采用这一形式。

 蝴蝶装 将每页书在版心处对折,有文字的一面向里,再将若干折好的书页对齐,粘贴成册。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外表与现在的平装书相似,展开阅读时,书页犹如蝴蝶两翼飞舞,故称为蝴蝶装。蝴蝶装是宋元版书的主要形式,它改变了沿袭千年的卷轴形式,适应了雕版印刷的一页一版的特点,是一重大进步。《明史艺文志》序称秘阁书籍皆宋元所遗,无不精美。装用倒折,四周外向,虫鼠不能损。"但这种版心内向的装订形式,人们翻阅时会遇到无字页面,同时版心易于脱落,造成掉页,所以逐渐又为包背装取代。

 包背装 将印好的书页版心向外对折,书口向外,然后用纸捻装订成册,再装上书衣,由于全书包上厚纸作皮,不见线眼,故称凶背装。包背装出现于南宋,盛行于元代及明中期以前。清代宫廷图书如历朝实录、《四库全书》也采用这种装订方式。包背装改变了蝴蝶版心向内的形式,不再出现无字页面,但未解决易散脱页的缺点,所以后来又发展为线装形式。

 线装 线装书是传世古籍最常用的装订方式。它与包背装的区别是,不用整幅书页包背,而是前后各用一页书衣,打孔穿线,装订成册。这种装订形式可能在南宋已出现,但明嘉靖以后才流行起来,清代基本采用这种装订方式。其特点是解决了蝴蝶装,包背装易于脱页的问题,同时便于修补重订。

 从以上可以看出,古籍的装订有一个发展演进过程。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形式,了解这一进程,对古籍的年代鉴定十分重要。传世宋版书多经过后人重新装修,或改为包背装,或改成线装,但仔细观察,仍能在版心处发现粘贴痕迹,书页外沿则有磨损痕迹。

 几部古籍版本著作比较谈

 版本学的研究与探讨源于宋代。汉、唐虽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古书校勘、注释、编目,但印刷业尚未形成,零星的版本记载仅限于正经正史的修订。南宋尤袤著《遂初堂书目》开创了一书兼载数种版本的先例;(宋)岳珂著《刊正九经三传沿革例》,被后世称为第一部系统记录版本知识的著作。明代视宋版为珍稀之物,藏书家、校勘家逐步摸索各种版本的特征、优劣,可惜这些版本学史料只散见于笔记、杂记中。清代学者开始罗列诸本、考证源流、登录刻工、详论纸墨。钱曾著《读书敏求记》奠定了古籍版本鉴定的基本原则。《天禄琳琅书目》及它的《后目》已把版本学的核心——善本书的收藏与鉴定推到了极致。清代学者对版本学贡献最大的当属专门记载版本状况的各种题跋记,尤以“顾批黄跋”为最。后人汇集成书的有为顾千里著的《思适斋书跋·书跋辑存》,为黄丕烈著的《士礼居藏书题跋》、《续记》、《再续记》,《荛圃藏书题识》等。

 近现代是版本学集大成的时代。叶德辉著《书林清话·书林余话》是古籍版本学第一部专门著作;张元济著《中国版本学》(1916年)与孙毓修著《中国雕板源流考》(1918年)把版本学从史学中独立出来;钱基博著《版本通义》总结了前人的成就,把版本学列入学术研究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介绍版本知识的书,有毛春翔的《古书版本常谈》(1965年初版,1977年再版)。此书已是收藏品,配有插图,通俗易懂,可惜明代部分较凌乱,清代部分过于简单;陈国庆著《古籍版本浅谈》于版本学名词解释简明扼要,但不全面,适于入门者;魏隐儒著《古书版本鉴定丛谈》(1984年初版),体例较完备,也有实际经验的总结,只是不谈价格,宜专业人员参考;李致忠著《古书版本学概论》、《中国古代书籍史》,刘国钧著《中国书史简编》,曹之著《中国古籍版本学》,张绍勋著《中国印刷史话》等,都是从史的角度论述版本学、目录学、内容系统可靠,又有最新史学发现佐证,惟厚古薄今,实用性差些。

 在谈到版本学专门著作时,不能不谈到两部流传稀少的油印品:一是北京大学陈宏天教授的《古籍版本概要》(1987年讲义稿),其特点是专业性、系统性强,表列详尽,论断精到,清代部分尤为各书所不及;可惜重学术、轻市场,非专业人员不感兴趣。二是北京中国书店编《古籍版本知识》(上、下),1980年油印本。书出于古籍鉴定大师雷梦水、张宗序手笔,在内部流传。笔者珍藏此书初版本,且有雷梦水先生签名,捧读二十年,收益最大。该书列举资料极为丰富,如清代武英殿刻书、官书局刻书、民国精刻本等都是各书所论不及的。关于版本鉴定方面,该书也极富特色,真假俱呈,详辨优劣,特别是从价格上来判断版本取舍,“实战”性极强;当然系统性、条理性就不够了。从价值、价格上判断版本的著作,最具参考性,爱好者也颇关心,但学者们却言之甚少。笔者醉心古籍收藏多年,有几本书在论及版本价格方面很实用,也很具史料价值,一并开列出来,供书友参考:

 《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1983年商务初版,详列1912年至1947年古籍善本收集价格及善本影印、复制印刷史话;

 《艺风堂友朋书札》(上、下),1980年上海古籍初版(中华文史论丛增刊本),详载缪荃孙先生等七十人清末民初收售善本价格及藏书聚散史话;

 《弢翁藏书年谱》,李国庆编,2000年黄山书社出版,详载藏书家周叔弢先生六十年购书、访书、藏书史料,价格精准,详备。

 目前北京中国书店联合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上海国拍、上海朵云轩、上海敬花等各大拍卖公司合作整理出版九年来《中国拍卖古籍文献目录》(2002年1月上海书店出版)及《续集》(2002年8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详载百余场(2000年底前)拍卖实况,极具市场参考价值。书中对拍品的断代、提要、说明等都经专家审核、把关,恐怕这就是最新的版本学参考资料了。

 版本目录与鉴定古籍

 我国古代,虽自图书诞生之日起,藏书管理者就开始编制图书目录,但是直到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后,人们才真正开始重视编制藏书的版本目录。

 所谓版本目录,就是指著录图书的篇目和主要内容,并详细著录图书的作者或编者,以及出版者、出版年代等情况的书籍,是著录和记载版本简况的专用工具书。南宋初年尤袤编制的《遂初堂书目》,被公认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本目录。

 明清时期,是著述版本目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公私藏书版本目录,对版本的著述更加详细,不仅记载了图书的篇目、主旨、作者、出版者,还简略记述了版本的特征、源流等情况。但明代的版本目录学术价值不大,而清代的则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参考价值。如钱曾的《读书敏求记》、于敏中等的《天禄琳琅书目》、纪昀等的《四库全书总目》等,著录古籍版本最为翔实,在藏书界影响很大,是权威性很高的版本目录书。

 民国以后,著名版本学家孙殿起所著的版本目录《贩书偶记》及《贩书偶记续编》,是近一内蒙最实用和常用的版本目录工具书。新中国建立后,国家专业古籍出版社陆续编辑和出版了《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上海图书馆善本书目》、《中国古籍善本书提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重要版本目录工具书,成为当代图书馆、藏书家及古籍藏书爱好者最好的参考书。

 古籍版本目录的编制,按不同标准有如下分类:一是按国家目录、私人目录、史志目录3种;二是按学术内容分类,有综合性目录和专科目录2种;三是按编篡目的分类,有举要目录、缺书目录、辨伪目录3种;四是按收录范围分类,有丛书目录、地方目录、个人著述目录、善本目录、知见目录等。

 版本目录与古籍鉴定紧密联系。因为从古至今的版本目录,系统揭示了各个时代古籍图书的存佚状况,著录了历代古籍不同版本的源流、特征及概况,成为鉴定古籍版本真伪及其价值的重要依据。具体来说,版本目录对于古籍鉴定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帮助了解古籍概况。我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这些典籍分别著录在历代正史艺文志、经籍志、官修书目、私藏书目等目录中。阅览这些目录,能使我们较清楚地了解到各个朝代古籍的刊流、流通、收藏及存佚概况,从而便于比较、鉴定新近发现和收藏到的古籍。如果你看到一部古籍实物,可先对其外观、纸张等等进行初步鉴定,然后再与相应年代的版本目录进行对照。如果古籍实物与版本目录著述相符,即可做出鉴定结果;如果实物与著录不符,则要进一步查找资料,弄清是非,不能轻易下结论。

 第二,便于识别版本真伪。凡对版本目录了若指掌的人,都能详细了解古籍的书名、篇卷、作者、版刻、函册、提要的等情况,从而可以具体考证和辨别古籍的真伪。如汉代刘向父子所著《七略》,在《隋书经籍志》与《新唐书艺文志》两部目录书中均有著录,而在《宋史!艺文志》中却不见著录,说明《七略》一书在唐宋间已经失传。如果在宋代以后发现署名《七略》的古籍,除辑佚本外,其余可判定为伪本。

 第三,公正审定版本价值。当你发现收集到一部古籍时,可通过查阅《四库全书总目》、《贩书偶记》等版本目录,了解该书的递藏、传承等情况,从而可以正确判定其收藏价值;如果该书在以上版本目录中没有著录,则会有两种可能:一是伪书,二是海内孤本。到底属于哪种情况,则需进一步查阅其他古籍鉴定工具书,或请教有经验的鉴定人员协助鉴定。运用各种方法验明其正身后,就可以准确判定其价值。

 历代古籍版本目录有时也难免出现一些讹误。所以,利用版本目录鉴定古籍,还要有清醒的头脑和主见,不可盲从,以免出现错误。

 古籍的收藏与辨伪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藏书的传统,在书房内放大镜置几册古书,既能显示出儒雅的生活情趣,又能体现出藏书者的文化修养。如今太平盛世,收藏风日渐趋浓,继字画、瓷器等收藏品之后,古籍又成为收藏者收藏投资的一个新热点。尤其是在拍卖会上,线装古籍连连拍出令人吃惊的高价后,更是激发了人们对古籍收藏的兴趣,同时,引得深藏民间的古籍纷纷浮出水面。近日,记者就古籍的收藏采访了南昌的古籍收藏家王令策和周海鹰先生。

 哪些古书具有收藏价值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古籍拍卖会场场火爆,且价格越拍越高。书价大幅提升是否等于所有古籍都能升值王令策认为,善本古籍和版画古籍的增值潜能较大。

 善本古籍主要指具有历史文物、学术资料和版本艺术价值的版本书。它包括内府刊刻的殿版书,海内外绝无仅有的孤本,内容好、书法精的明清抄本,以及清初以前的精美刻本。年代越久远,书品就越珍贵。往往衡量私人藏书是否达到藏书家水平,也经常以收藏多少善本书为标准。

 宋版书一向被认为善本书之佼佼者,有“一页宋版,一两黄金”之说。由于宋版书弥足珍贵,有宋版书的人大都不愿意轻易出手,特别是收藏家手里的宋版书,别说让他出让,甚至从不示人。所以,一旦有缘与宋版书相遇,只要财力允许,下决心买下定是一条增值财路。元版书虽不能同宋版书相提并论,但收藏界一向认为,宋元本同属珍稀善本,爱好者值得关注。现在随着时光的流逝,许多年代较近的古书便自然升华,明版乃至清初版本,凡是具有文献价值和刻印精美的古籍,也已步入善本行列。王令策说,目前明清善本尚不难寻,价格也不算太高,但增值潜力颇大,收藏者值得关注。

 王令策告诉记者,善本的古籍有以下9种代表性:

 ①元及元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②明刻本和明抄本(刻印模糊和流传较多的除外);

 ③清代乾隆以前的流传较少的刻本和抄本;④太平天国及历年农民政权所刻印的图书;⑤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⑥辛亥革命以前反映某一时期、某一领域或某一事件资料方面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

 ⑦有名人学者亲笔批校、题跋、评论的刻本;⑧在印刷上能反映我国古代印刷技术发展,代表一定时期技术水平的各种活字印本、套印本,或有较精版画的刻本。

 ⑨明代的印谱、清代的集古印谱、名家篆刻的印谱(有特色又系足本或有亲笔题记)。

 版画古籍

 在收藏者关注善本古籍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版画古籍的收藏了。王令策说,从历次书刊拍卖会的图录看,无不将漂亮的版画画面精印拍卖图册中,哪怕书中只有一幅也从不放弃。我国版画古籍很多,诸如《芥子园画谱》、《芥子园画传》、《晚笑堂画传》、《百孝图说》、《红楼图咏》、《唐诗画谱》、《鸿雪因缘图记》、《三才图绘》、《孔子圣迹图》、《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诗》以及《耕织图》、《棉花图》和《蝴蝶秋斋所藏画册》等。最为精美的要属明末画家胡正言的版画力作《十竹斋书画谱》和《十竹斋笺谱》,这两套版画古籍不仅在于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而且还开创了木版水印先河,解放初年,一部明版装裱成册的《十竹斋书画谱》仅售10元,如今它的价值已经超过10万,可见版本好,刻印精美,书品完整的版画古籍,都值得投资收藏。

古书收藏方法

 古书有“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经济)价值”,但不是所有的古书都“值大钱”。李洪啸总结说,总的来说所有藏品的通则是讲究“真、精、新”。因为自古以来,好东西会被精心爱护,很多好的古玩,看起来就像新的一样。除此以外,还有古书收藏的特有原则:

 年代是古书收藏的重要因素,现在宋版书论页拍卖,明版书论册拍卖。明版书普遍刻印较精美,万历前的书少而更珍贵。清光绪之后的受西方印刷技术冲击,书普遍质量下降。带画的书比纯文字的好,多色印的比黑的好。

 同一时代版本的看内容,古书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除了佛教道教带图的经书外,儒家的经类不值钱。“史”多是“够古不够玩”,价值居中。而“子”和“集”中,则不乏珍贵之物。越是冷门,生僻,少见的越珍贵。

 同内容的看印刷,在版本上,初印本最珍贵,一般只有几本,是红色印刷,用来校对和主人自留。其次是蓝本,一般也就10来本,送朋友。最后才是大批量印刷的黑本。黑本里,字迹清晰的版本较好。印刷到最后,版已被磨损,甚至断裂,此时书籍印刷模糊,价值较低。

 此外,特殊内容(如禁书)、知名度高的书的早期印本、精印本及殿刻本、官刻本、名家刻本等较珍贵。名家批校本或收藏本价值高。白纸比黄纸价值高。

四川省图书馆 是全省的总书库,馆藏丰富独特,拥有460万册藏书。最具特色的部分有:隋唐时代的手写经卷、宋元明清著名文人重要诗词集、历代四川珍贵地方志书、中国古代医学典籍、近代文化名人手稿、民国暨抗战时期文献等,共计70余万册。建国以后,四川省图书馆分别以呈缴本、选购、国内外交换、捐赠与调拨、复制等手段,逐步建立了以大型综合性、研究性人文学科为基础的核心文献体系。

资源导向

1、中文古籍线装书:650000册。其中善本5000种60000种,属国家级品995种。另有2000种50000册地方志。

2、中国家谱:共约520种近5000册。其中涉及20个省市、122个姓氏。

3、旧平装图书:已编目的有130000册。

4、近现代报纸:共有400种。

5、近现代杂志:

已编目的有8700种87000册,1949年10月前出版的各类杂志共约8700种87000册。

其中最具特色的一类文学类期刊如《笔阵》等,画报类刊物如《通俗画报》等、社会科学类期刊如《社会科学学报(成都)》等。

6、地图:共约320种373幅

但近几年以来,随着年代的渐远,“文革”期间的浩劫,数量锐减,以及古籍版本拍卖业的兴起,晚清刻本的价值也渐渐凸现,人们才开始留意关注收藏晚清刻本的线装书,并愈来愈为藏书家所看好。

晚清在中国印刷、版本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此前中国书籍的主要形式是雕版印刷的线装本,晚清时期现代印刷技术自西方传入中国,出现了石印与影印本,这些书在装帧上多半仍然采用线装形式,随之铅字排印本的“洋装本”也大量出现,晚清一度线装书和平装书并存的短暂现象。其发展的趋势,自然是线装走向没落,平装趋向盛行,晚清的线装书成了中国版本史上的“最后晚餐”。晚清版的书伴随着岁月的自然损耗,人为的战争、动乱的破坏,如今已不多见,只是偶尔还能在古旧书店里见其露面,但其价格已不菲了,每套书的价格至少在六七百元以上,比我30年前所见的线装书的价位上涨了百倍。记得1973年,当年我从上海古籍书店购入的晚清版《康熙字典》、《日知录集释》、《钱牧斋文钞》、《六一居士文集》等线装书,每套价位都在六七元左右,如今这几套书的每套拍卖价都在千元或数千元以上,上涨了近千倍。我估计价位上升还有空间。物以稀为贵,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尤其是人们认识的提高,晚清版本地位和价格必将进一步提升。因此我认为,当今爱好书的藏家,可以抓住时机有选择的做一些收藏,其前景见好。

但选购晚清线装书,要学会懂得选择,我建议收藏时要遵循以下五条原则:其一,所购之书必须是宣统三年(1911年)之前版的雕刻版线装书;其二,书的作者最好是清朝名人学者;其三,以初次刻印的原刻本为好,通常原刻本校勘精确,内容贴近于原稿;其四,所收书的品相至少在六成新以上,便于以后收藏;其五,如今收入价一般掌握在数百和数千元之间较为合适,但收入价的确定,得靠自己的经验、眼光和悟性。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