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的“校”怎么念?谢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校尉的“校”怎么念?谢谢!,第1张

xiào

(1) ㄒㄧㄠˋ

(2)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园。~长。

(3)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4)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5) 郑码:FSOO,U:6821,GBK:D0A3

(6) 笔画数:10,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413434

参考词汇

--------------------------------------------------------------------------------

school check collate compare field officer

基本词义

--------------------------------------------------------------------------------

jiào

(1) ㄐㄧㄠˋ

(2) 比较:~场。

(3) 查对、订正:~勘。~订。~对。

(4) 郑码:FSOO,U:6821,GBK:D0A3

(5) 笔画数:10,部首:木,笔顺编号:1234413434

参考词汇

--------------------------------------------------------------------------------

school check collate compare field officer

详细注解

--------------------------------------------------------------------------------

jiào

〈名〉

(1) 古代刑具。枷械的统称 [fetters]

校,木囚也。从木,交声。——《说文》

屦校灭趾。——《易·噬嗑》。

何校灭耳。注:“若今枷项也。”

大校重牢,五木被体。——《新唐书》

(2) 栅栏 [railing]

天子校猎。——《汉书·司马相如传》。注:“以木相贯穿,总为栏校,遮止禽兽而猎取之。”

(3) 又如:校猎(用木栏遮阻而猎取禽兽。校:木栏)

(4) 校样 [proof]。如:一校;二校

(5) “校人”的省称。养马官 [horsekeeper official taking charge of horsekeep]

六厩成校。——《周礼·校人》

校正属焉。——《左传·成公十八年》。注:“主马官。”

(6) 又如:校人(周礼官名。马官之长)

(7) 古代军营的一种建制。亦指“军营” [barrack]

常护军傅校获王。——《汉书·卫青传》。注:“校者,营垒之称。”

五校大夫。——《战国策·中山策》。注:“军营也。”

(8) 又如:校队(古时军队的编制单位。亦指部队,队伍);校联(谓营垒相联);校骑(骑兵队伍);校垒(营垒)

词性变化

--------------------------------------------------------------------------------

jiào

〈动〉

(1) 订正,改正[文字中的错误] [proofread]

校,度也。——《广雅》

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汉书·张安世传》

年逾八十,犹乎自校书。——陈寿《三国志》

(2) 又如:校稿子;校一本书;校书(校对勘正书中的讹误;古代还指有文才的妓女);校理(校勘书籍而加以整理;唐宋官名。掌理校勘整理袐府藏书之事);校缀(将散佚的书籍加以校对整理,连缀在一起)

(3) 考核,考察 [examine;check]

比校民之有道者。——《国语·齐语》

以实校之。——《资治通鉴》

(4) 又如:校度(考察衡量);校官(古代专司探察情事的官吏);校事(三国时魏、吴均设校事,为皇帝刺探臣民的言行);校比(调查户口、财物;考核评定);校贯(核点经费);校数(数计)

(5) 较量 [contest]

校武票禽。——扬雄《长杨赋》

不与诸弟校竞。——李延寿《北史》

(6) 又如:校兵(交战);校武(考较武艺);较勇(较量勇力);校埒(比武场);校射(比试射技和武艺);校能(比试才艺);校棋(切磋棋艺)

(7) 对抗;抗衡 [oppose;resist]

韩 魏之强,足以校于秦。——《史记》

而与奥同盟之德国,示威胁俄,俄不敢校,而塞卒吞声。——梁启超《欧战蠡测》

(8) 计较;考虑 [fuss about]

犯而不校。——《论语》

其间得失何足校。——宋·欧阳修《寄圣俞》

(9) 又如:校怨(计较怨仇);校计(犹计较);校竞(犹计较);校短推长(校短量长。谓衡量别人的长处和短处)

(10) 装饰 [decorate]。如:校饰(装饰);校具(装饰的物品);校体(装扮自己)

(11) 计算 [calculate]。如:校计(计算,核算)

(12) 另见xiào

常用词组

--------------------------------------------------------------------------------

校测

jiàocè

[adjust and test] 校验;测试

校测功能

校场

jiàochǎng

[drill ground] 旧时操练、演习或比武的场地

校饬

jiàochì

[collate] 校核整理

正列其义,校饬其文。——《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校次

jiàocì

[number of the proof] 书稿、文章在出版前校对的次数

校点

jiàodiǎn

[check and punctuate] 校正、修订并加标点符号

校点古籍

校订

jiàodìng

[check against the authoritative text] 对照正确的资料修改另一份资料中的错误

校对

jiàoduì

(1) [proof;proofread]∶对照原稿校准

(2) [proofreader]∶专门从事校对工作的人

校改

jiàogǎi

[alteration;read and correct proofs] 在校样上标出与手稿或上次清样不一致的地方

校核

jiàohé

[proofread] 核查;校对

校勘

jiàokān

[collation] 搜集某书的不同版本,并综合有关资料,互相比较、核对,别其同异,定其正误

校验

jiàoyàn

[check] 校正并测试检验

校样

jiàoyàng

[proof sheet] 未出版的书、报等的样张,供校对用

校椅

jiàoyǐ

[an ancient folding chair] 一种可折叠的轻便坐具。又称“交椅”、“胡床”

校阅

jiàoyuè

(1) [read and revise]∶审阅校订

校阅书刊

(2) [check]∶检查;查核

校阅资财

(3) [inspect]∶检阅

壮六军之校阅

校正

jiàozhèng

[emend;rectify;proofread and correct] 进行校对,加以改正

校正资料

校注

jiàozhù

[check and annotate] 把书籍或文件中的错误校订后再进行注释

校准

jiàozhǔn

[adjust;correct;calibration] 校对机器,仪器等应具有的功能,使其符合标准

校准电动机的转速

基本词义

--------------------------------------------------------------------------------

xiào

〈名〉

(1) (形声。从木,交(jiào)声。(jiào)本义:古代拘囚犯人的刑具)

(2) 学堂,学校 [school;college;university]

校,教学之宫。——《集韵》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滕文公上》

郑人游于幺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郑国谓学为校。”

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汉书·平帝纪》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

(3) 又如:校序(古代称学校);校室(古代乡里的公共教育场所);校学(学校)

(4) 在将之下尉之上的军官 [field officer]。如:校官

常用词组

--------------------------------------------------------------------------------

校服

xiàofú

[school dress] 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

校歌

xiàogē

[school song] 学校规定的代表本校的歌曲

校官

xiàoguān

[field officer] 具有大校、上校、中校或少校军衔的军官

校规

xiàoguī

[school regulations] 学校所定的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

校花

xiàohuā

[the prettiest girl student] 旧指全学校中最漂亮的女学生(多指大学生)

校徽

xiàohuī

[school badge] 标明校名的徽章

学生入校要佩带校徽

校勘

xiàokān

[Xiaokan,officer] 宋代校订宫中藏书的官名

校庆

xiàoqìng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a school or college] 学校建校的纪念日

校舍

xiàoshè

[school house;school building] 即“学舍”。学校的房子。古代的学校;尤指小学校舍

红色小校舍

校训

xiàoxùn

[phrasal school regulations] 综合体现学校办学宗旨、学风的词语,对学生有指导意义

校医

xiàoyī

[school doctor] 给一个学校或全区各校的学生治病或定期进行体检的医生

校友

xiàoyǒu

[alumnus or alumna] 学校的师生称在本校毕业的人,有时也包括曾在本校任教职员的人

校园

xiàoyuán

[campus] 大学、学院或学校园中的各种景物及其建筑

校长

xiàozhǎng

(1) [headmaster;principal]∶中小学的领导者

(2) [president]∶大学的主要负责人

汉译英

--------------------------------------------------------------------------------

school check collate compare field officer

English

--------------------------------------------------------------------------------

Xi à o

Schools,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in specialized proceeding

Soldier a class of the title, at" will" under," 尉 " on

Ancient troops establishment unit

Ji à o

Comparison

Check to, establish correct text

school

check

collate

compare

field officer

刘琳,男,1939年1月生,贵州丹寨人,1959年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调校古籍整理研究所任副所长,《全宋文》两主编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与历史文献学,旁及四川地方史、西南民族史、沿革地理、道教史等,代表作为《华阳国志校注》。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刘琳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贵州丹寨 出生日期 :1939年1月 毕业院校 :四川大学 代表作品 :《华阳国志校注》 个人简介,主要科研成果,著作,古籍整理,主编,论文, 个人简介 刘琳,男,1939年生,四川大学古籍所教授,《全宋文》主编。主要代表作有《华阳国志校注》等。承担国家教委(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古籍整理学》研究专著的撰写。 主要科研成果 著作 1、《四川古代史稿》(合作)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 2、《现存宋人著述总录》(刘琳、沈治宏编著),巴蜀书社出版,1995年8月。 3、《中古泥鸿——刘琳史学论文自选集》,巴蜀书社,1999年9月。 4、《古籍整理学》(刘琳、吴洪泽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古籍整理 1、《四川郡县志》(校点,合作),成都古籍书店,1983年9月。 2、《华阳国志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7月;修订版,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6月。 3、《三国志选译》,巴蜀书社,1988年5月;修订版,凤凰出版社,2011年5月。 4、《黄庭坚全集》(共4册,刘琳、李勇先、王蓉贵校点),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 5、《范仲淹全集》(共3册,学术顾问),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主编 1、《全宋文》(曾枣庄、刘琳主编)第1—50册 巴蜀书社出版 2、《全宋文》(曾枣庄、刘琳主编)全360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 论文 1、离堆辨 《四川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2、高骈与成都罗城 《成都文物》1984年第3期 3、怎样研究地理沿革 《社会科学研究》1984年第5期 4、常璩评传 《中国史学家评传》1985年 5、一位文史兼长的学者——缪钺 《唐代文学研究年鉴(1984)》1985年 6、北朝艺文志简编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27辑(1985年) 7、北朝士族的兴衰 《魏晋南北朝史研究》1986年 8、化胡经上清派灵宝派无上秘要大洞真经 《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1987年 9、三张五斗米道的一部重要文献——正一法文经章官品 《古籍整理与研究》1989年第4期 10、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与宋代文化的发展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53辑(1991年) 11、唐宋之际北人迁蜀与四川文化的发展 《宋代文化研究》第2辑1992年 12、传世《审是集》是伪书 《宋代文化研究》第2辑1992年 13、缪钺先生的治学道路与学术特色 《四川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14、杨羲与许谧父子造作上清经考 《中国文化》1993年第8期 15、施子美与《施氏七书讲义》 《宋代文化研究》第3辑1993年 16、蔡襄年谱 《宋代文化研究》第4辑1994年 17、论刘备 《四川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18、明清几种《十六国春秋》之研究 《北朝研究》1995年第4期 19、固始迁闽考 《宋代文化研究》第7辑1998年 20、幸元龙与《松垣文集》 《四川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21、《黄庭坚全集》前言,《宋代文化研究》第十辑,线装书局,2001年9月,第281-295页。 22、《全宋文》笔谈·从《全宋文》的“全”看其学术价值,《四川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记载秦朝以前的历史古籍有以下一些:

《史记》、《资治通鉴》和《通志》等后世的通史,对先秦历史皆有记载。

《尚书》、《礼记》、《春秋》、《国语》、《世本》、《竹书纪年》、《穆天子传》等先秦的史籍。

《战国策》、《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后世整理和编著的记载先秦史实的著作。

《管子》、《孟子》、《庄子》、《晏子春秋》、《商君书》、《吕氏春秋》等诸子著作中亦有不少史料记载。

以上只是部分记载秦朝以前的历史古籍,还有部分史书未列举出来,如果需查阅全面的历史古籍,可咨询相关历史专业人士或者查询历史类资料。

  古籍整理作品的著作权是古籍出版者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正在进行的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再度引起业内人士对此问题的关注和讨论。业内人士围绕与古籍整理作品相关的修改草案第13条进行讨论,该条规定,“以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方式利用已有作品而产生的新作品为演绎作品,其著作权由演绎者享有。使用演绎作品应当取得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业内人士认为,应当明确古籍整理作品的著作权,加大古籍整理作品著作权的保护力度,建议在《著作权法》修改草案条款中增加注释权、整理权。那么,古籍整理是一种什么作品,是否应当赋予古籍整理者“注释权”“整理权”,如何加强对古籍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笔者就此阐述一些个人观点。

古籍整理作品的性质与著作权

在著作权法中,古籍整理作品属于演绎作品。整理作品一般是指对内容零散、层次不清,或者缺失格式要求的作品进行条理化、系统化加工而形成的新的作品。古籍整理作品是整理者通过注释、修改、审定、校勘等方式对古籍进行加工整理,而形成的便于现代人学习、欣赏或研究的新的作品。一方面,古籍整理作品围绕着古籍内容展开,无法脱离古籍内容而孤立存在,例如,整理加工应保留原作的思想、文字表达应体现原作的风格,因而古籍整理作品是对原作品的利用;另一方面,古籍整理作品是运用专业知识,花费大量时间物力,投入智力创造而产生的结果,整理所产生的新的作品是在已有作品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而产生的不同于原作的作品,即使是对同一部作品进行注释、整理,不同人的整理结果会有差异,整理者会因为各自的独创性而形成自己的作品,因而古籍作品具有独创性。

由此可见,演绎是一种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作活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等都是演绎创作的不同方式,各种演绎活动的结果都是产生一个独立于原作之外的新的作品,统称为演绎作品。所不同的是各种演绎方式适用对象有所区别,改编适用于任何类型作品,翻译适用于语言文字作品,注释、整理主要适用于进入公有领域的古代作品,也可适用于受著作权保护的现代作品。

演绎作品既然是作品类型的一种,其著作权必然体现“著作权属于作者”的基本原则,古籍整理作品的著作权属于古籍整理者,这是独立于原作者的著作权人,整理人对古籍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与其他作品的著作权没有什么不同,包括在作品上署名、保护作品完整等著作人身权,复制、发行、改编等著作财产权。著作权的实质是著作人控制对作品进行使用的权利,以改编权为例,此权利是著作权人控制他人“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倘若有人要把古籍整理作品改编成漫画、通俗读物出版发行,就受到改编权的控制,改编者应当经过古籍整理作品整理者的许可后方能从事上述行为。

演绎作品既依附于原作品,又独立于原作品的特性,使得著作权法对它的保护一分为二:演绎作品的著作权归演绎者享有,但演绎者演绎他人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时,应当尊重原作者的著作权,《著作权法》第12条:“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权利”,即是这一原理的立法体现。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13条规定,在坚持这一原则的前提下,以“演绎作品”统称之,使得此类作品的著作权地位更加清晰。一般演绎作品由于存在双重著作权,因此演绎者出版、发行、改编其演绎作品时还应当获得原作者的许可。但是,古籍均超过了著作权保护期而进入了公有领域。这就使得整理者可以不再受“原作者”的控制,自由地对古籍进行注释、整理和对古籍整理作品进行使用。古籍整理者因此比一般演绎作品的作者享有了更为完全的著作权。

古籍整理者“注释权”“整理权”是否必要

如上述,古籍整理者对古籍整理作品享有完整的著作权,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还有必要规定古籍整理者的“整理权”“注释权”呢

注释权、整理权同注释作品、整理作品和演绎权与演绎作品一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演绎权是原作者享有的自己演绎或授权他人演绎作品的权利,它体现的是对原作者的维护;演绎作品是演绎者在已有作品基础上创作的新的作品,体现对演绎者的维护。就古籍而言,注释、整理是使用作品的特定方式,而注释权、整理权是著作权人控制他人以此种方式使用其作品的权利,这里的“著作权人”即古籍的作者。不言而喻,古籍的作者早已作古,而古籍也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因此,为古籍作品设立“注释权”“整理权”,无异于让早已作古的先人来控制他们的作品“被注释”“被整理”,这样的权利实无必要,也是没有用途的。这也正是《著作权法》未明确列举注释权、整理权的主要原因。

对古籍工作者来说,增加注释权和整理权也不能使他们拥有某部古籍的专有权利去限制他人对该古籍的注释、整理行为。原因同样是,古籍已经进入了公有领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任何人都可以对古籍进行注释、整理。即便为古籍整理者设立注释权、整理权,也只能适用于一种情况:古籍整理者禁止其古籍整理作品被再注释、再整理。然而,这种情况不是绝无仅有也是非常少见的,试想:经过注释、整理已形成古籍整理作品的再注释、再整理,意义何在,有什么价值呢现代人对古籍整理作品的使用,主要用于教学研究、改编、翻译,这些使用方式受复制权、改编权、翻译权的控制,或者构成合理使用而不受著作权控制。因此对古籍整理作品的保护,将其规定为演绎作品而享有完整的著作权已经足够,无需再增设注释权、整理权。

当然,注释作品、整理作品不仅仅是针对古籍的,现代作品也有注释、整理的情况。但是现代作品需要注释、整理才可理解和阅读的情况实属罕见。也正因为如此,《著作权法》在著作财产权中为列举注释权、整理权,而在有关条款如第35条、第37条等提到注释、整理,其意义就在于,如果使用的作品是注释、整理有著作权作品而产生的,使用人应当取得注释、整理作品和原作品著作权的双重许可。

古籍整理作品著作权保护的着眼点

古籍整理作品是整理者投入了大量的创造性劳动的智慧结晶,对于学习、研究古代文化经典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古籍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使得整理者的劳动得到尊重,利益得到保护是著作权法司法和行政执法所面临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目前古籍整理作品保护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

第一,加强司法保护。司法上对构成演绎作品的古籍整理作品,应切实维护整理者享有的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制止抄袭古籍整理作品行为,惩治复制盗版古籍整理作品的行为。古籍的校点、补遗等不产生演绎作品的,应当根据版式设计权保护出版者的利益,使非法盗版行为得到应有制裁。

第二,加大古籍整理作品盗版者的法律责任。古籍整理作品的创作过程周期长、投入大,而购买群体特定、受众小。有组织的盗版活动,特别是近年来出来的数字化盗版对于正版古籍整理作品的出版和销售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对此,应根据古籍整理作品的特殊性,适用法定赔偿来加大民事赔偿力度,并运用行政处罚震慑多次从事古籍整理盗版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结论

古籍整理作品是一种演绎作品,整理者对其享有完整的著作权。古籍的“注释权”“演绎权”属于早已作古的先人。古籍整理的著作权保护是鼓励整理者创作出不同的古籍整理作品,繁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著作权法》修改草案进一步明确了注释作品、整理作品属于演绎作品,从而为古籍整理作品提供了充分的立法保障。当前,保护古籍整理作品的重点在于行政执法和司法。古籍整理形成演绎作品的,整理者对该演绎作品享有完整的著作权,有权控制他人对其作品的使用。古籍的校点、补遗不产生演绎作品的,按照版式设计权保护出版者的利益。

(作者单位系中国政法大学)

《宋会要辑稿》是清嘉庆年间由徐松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宋代官修《会要》之文。徐松(1781-1848),字星伯,清代著名地理学家。著有《西域水道记》12卷,《〈汉书·地理志〉集释》《〈汉书·西域传〉补注》《新疆赋》等。清嘉庆中上编《全唐文》,徐松入馆任“提调兼总纂官”,借《全唐文》之名,从《大典》中辑出《宋会要》500卷,为保存宋代原始文献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宋会要辑稿》全书366卷,分为帝系、后妃、乐、礼、舆服、仪制、瑞异、运历、崇儒、职官、选举、食货、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释等17门。内容丰富、卷帙浩大,堪称宋代史料之渊薮。但是,由于辑录稿文字错误繁多,向来难读。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所长刘琳表示,这部书也是中国最难整理的古籍之一。其抄稿之断裂、散乱、重复、错简比比而然,其文字之讹、脱、衍、倒满篇皆是。现在,经过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的专家历经数十年点校整理,可供学界予以研究利用。

20世纪90年代,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与美国哈佛大学、台湾地区的“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合作,由川大古籍所负责校点,出了一部电子版的《宋会要辑稿》点校本。2009年,川大古籍所与上海古籍出版社达成合作协定,由川大古籍所以上述电子版为基础,进行增订改造,精校、精点、精加工,以期成为一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古籍整理著作。电子版《宋会要辑稿》约有校记近15万条,而校点本《宋会要辑稿》则达到33万余条,对原来的校记也作了很多增删改写。

基本介绍 书名 :宋会要辑稿(全16册) ISBN :9787532573011 定价 :3200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开本 :16开 点校本简介,原本,辑出整理,历史过程,区别,徐松,影印本, 点校本简介 《宋会要辑稿》由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学人校点,刘琳、刁忠民、舒大刚、尹波等专家审稿,历时8年编纂、16册的校点本《宋会要辑稿》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宋会要辑稿》是宋代三大资料宝库之一 校点本《宋会要辑稿》,是《巴蜀全书》现有成果中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之一。它是宋代各类史料分类纂集,由清代学人徐松从《永乐大典》中收录的宋代官修“会要”中辑录而成,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制度、礼乐、教育、选举、科技以及其他历史文化信息。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舒大刚说,《宋会要辑稿》与《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构成三大宋代资料宝库。《宋会要辑稿》内容丰富、卷帙浩大,但因错误繁多,使得宋史研究者对它又爱又恨。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王云海先生为首,国内主要宋史研究者就曾酝酿重新整理《宋会要辑稿》,甚至都印出了整理方案和样稿,但未能展开。 本世纪初,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与美国哈佛大学、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合作,对《宋会要辑稿》进行初步校点,形成了电子版的《宋会要辑稿》。后来在《巴蜀全书》工程推动下,形成了现在的1400余万字的校点本《宋会要辑稿》。 校点本树立了三大标杆 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刘琳介绍,本次校点特别注重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纠正年月日错误。《宋会要辑稿》在辑录、转抄的过程中,年月日的错乱极其严重,专家们将纠正年月日的错误作为校勘的重点之一,全书共改正年月日的错误2800余条(处)。第二,鉴别非“会要”之文。专家们通过纪日表述方式、记事的体裁与风格、所记的时代与地域,以及其他抄录他书的痕迹进行辨别。第三,移正错简之处。专家们发现并移正的错简的地方有59处,少的地方有10余字,多的有3000余字,总字数达3万余字。第四,勘正错误的行款。《宋会要辑稿》中的行款错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条不当,正文、注文互混,标题混乱。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陈祖武认为,校点本《宋会要辑稿》的整理与出版树立了三个标杆。第一,参与校点本《宋会要辑稿》编纂的专家们,严格校勘,一丝不苟,为古籍整理与出版工作树立了标杆。第二,参与的专家们不仅从事文本校对,而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梳理,为宋史研究,尤其是宋代典章制度史研究树立了标杆。第三,校点本《宋会要辑稿》的完成,为如何开展国家资助的重大项目、如何打造精品,树立了标杆。 原本 宋代官修本朝《会要》,后人称之为《宋会要》。“会要”属政书类的断代典志体史书,是专门记载一代典章制度的史学著作。唐代苏冕所撰《会要》与崔铉、杨绍复等所撰《续会要》草创了这一史书体裁,但它们皆非严格意义上的一代会要。直到五代、宋初的王溥在苏、崔两家会要的基础上,续修唐宣宗以后至唐末部分,撰成《新编唐会要》,于北宋建隆二年(961)进奏朝廷,自此,方确立完整一代的“会要体”。 宋代特设会要所,人员、印记、提举宰臣等方面与国史日历所大体相当。先后修纂有10余部会要,总计3000余卷,包括《庆历国朝会要》(宋绶、王洙等修纂)150卷、《元丰增修五朝会要》(王珪、李德刍等修纂)300卷、《政和重修会要》(王觌、曾肇、蔡攸等修纂)111卷、《乾道续四朝会要》(汪大猷等修纂)300卷、《乾道中兴会要》(陈骙等编类)200卷、《淳熙会要》(施师点、赵雄等分三次编修奏进)368卷、《嘉泰孝宗会要》(杨济、钟必万总修)200卷、《庆元光宗会要》(京镗等奏进)100卷、《今上皇帝(宁宗)会要》(陈自强、史弥远分三次奏进)325卷、《淳祐宁宗会要》(史嵩之等奏地是50卷、《嘉定国朝会要》(张从祖类辑)588卷。后李心传奉诏依历朝会要编成《国朝会要总类》(即《十三朝会要》)588卷。《宋史·度宗纪》载,曾奉安有《理宗会要》,今《宋会要辑稿》中未见。上述这些会要,除《国朝会要总类》曾刊行于蜀中外,其余均无刊本,仅有少量抄本流传于世。 德祐二年(1276)二月,宋恭帝奉表出降,元军入临安,董文炳受命收图书典籍,“乃得宋史及诸注记五千余册,归之国史院”(《元史·董文炳传》),后经海道运往元大都。明洪武初年,“太祖定元都,大将军收图籍,致之南京”(《明史·艺文一》)。永乐十八年(1420)迁都北平,又将“文渊阁所贮书籍,自一部以至百部之多者,各取其一,置于燕都”(《明史·艺文一》)。由于宋代会要大都没有刻本,岁月浸久,时势动荡,史籍散佚,势所难免。明初修《永乐大典》时,《宋会要》已十失其一。宣德年间,文渊阁大火,藏书大半被焚,《宋会要》亦不曾幸免。杨士奇于正统六年(1441)所编的《文渊阁书目》中着录“《宋会要》一部,二百三册,阙”。可见,此时的《宋会要》已是一残本。弘治以后,《宋会要》的散佚情况益发严重。万历年间,张萱等编定《新定内阁藏书目录》,其中已经不见《宋会要》的踪迹,可知此书于万历之前已彻底散失。另外,在明代的其他书目中,如叶盛所编私家《菉竹堂书目》,又或焦觉《国史经籍志》,虽皆有著录《宋会要》之文,却不过是据目抄入而已,并非实有其书。 辑出整理 明初编修的《永乐大典》将《宋会要》采入,使得后人还能一睹散入有关字韵事目中的《宋会要》。时至清嘉庆十五年(1810),徐松以翰林院编修出任全唐文馆提调兼总纂官。他利用职务之便,在签注《永乐大典》中的唐文的同时,将包括《宋会要》在内的一批资料一一标出,亦签作“全唐文”,命书吏录出。所以,在影印的徐氏原稿中,卷首第一行顶格及各页版心鱼尾之上,多有“全唐文”的字样。徐松日积月累,抄得有五六百卷之多。从现存的《永乐大典》及《宋会要辑稿》(二百册)的各方面情况来看,当时《宋会要》是分门辑入的,或选一门,或摘数句,随韵列目,摘取编入,并附入二十多种南宋晚期至明初的书籍。加之《宋会要》辑稿本身的篇幅庞大,因此辑稿的整理,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徐松在此后的余生里,一直为《宋会要》辑稿的整理不断努力,甚至一度期望得到当时著名学者严可均、李兆洛的协助,然而最终未能如愿。徐松虽未能完成整理工作,但他对稿本的分类及所批按语,对于后人的整理,提供了帮助。 徐松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去世,“同治初年,其书散出”(缪荃孙《艺风堂文续集》卷六《宋太宗实录跋》),所辑《宋会要》稿本辗转流茖到北京琉璃厂书肆,为缪荃孙购得。缪氏与两广总督张之洞交好,遂将稿本交予由张氏在广州创设的广雅书局。广雅书局对《宋会要》辑稿的整理工作,由缪荃孙、屠寄负责,但具体工作则以屠寄为主。屠寄在徐松整理的基础上,从稿本编排,到文字校订、年月调整,甚至誊录清稿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虽然他只整理出一部分,但却为后来嘉业堂的整理创出先例。在屠氏已成的清稿中,职官一类,直接为嘉业堂采用,成为清本《宋会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1911年,辛亥革命广州起义之前,张之洞、屠寄已先后离开广雅书局,《宋会要》辑稿的整理工作未能完成。不久,书局提调王秉恩将藏匿下来的《宋会要》稿本分两次卖与吴兴刘承干。于是,徐辑原稿及广雅书局清稿转归刘乐嘉业堂所有。刘我先后聘请刘富曾、费有容等进行整理。刘、费二人在徐松原稿的基础上,大体遵循广雅书局的整理体例,成初编291卷,续编75卷。刘富曾又参考各书,移改旧史实,增入新史料,录成清本,共得460卷。 1931年,北平图书馆从嘉业堂买去经剪裁的徐氏原稿,并将广雅书局所修清本借来,由该馆编纂,叶渭清对照研究。叶氏认为,徐氏原稿已被痛加删并,不复原来面目;但仍有不少篇幅是出于《永乐大典》而不见于徐氏抄本者,故而清本仍有可参证之处。 根据叶氏的研究,以陈垣为首的编印委员会认为,清本与原稿实有合印并行之必要,然因经费所限,遂于1935年委托上海大东书局印刷年,将原稿先行影印,名之曰《宋会要稿》,以线装200册行世。1957年中华书局以四合一版再度影印,名之曰《宋会要辑稿》,以精装8大册发行。1964年,台湾世界书局以《宋会要辑本》之名,以《中国学术名著》第六辑,影印装成16册发行。1976年,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又以四合一版影印装成8册本发行。 历史过程 《宋会要辑稿》(以下简称《辑稿》)分帝系、后妃、乐、礼、舆服、仪制、瑞异、运历、崇儒、职官、选举、食货、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释等17类。其中礼、职官、选举、食货等类篇幅尤大。类下分门。各门篇首有简短的序言加以概括,然后按年、月、日顺序,摘取有关诏令、奏章等等。如此,不仅遐眉目清晰,而且处置政务的事例,以及典章制度的得失兴废,均分类归纳,使得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利弊得失及不同意见,都得以较为完整地反映出来。《辑稿》较之原书,虽已大有残阙,但它保存了大量的元修《宋史》诸志及其他有关史籍所不载的宋代史料,如食货类“限田杂录”,“造水硙”,“修理堰、闸、渠、斗门、堤岩”,“各路产物买银价”,“量衡”,“诸郡进贡”,“船战船附”,“民产杂录”,“置市”诸门,皆为《辑稿》之独有。以《宋史》诸志与《辑稿》的卷数相比,前者合计不过162卷,而后者则为376卷。《宋史·职官志》仅12卷,《辑稿》职官粝为83卷;《宋史·食货志》仅14卷,《辑稿》食货类则有70卷。可见,《辑稿》所保存的宋代史料,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宋史》诸志。《辑稿》所载史事,一般均详于《宋志》,其记述具有较为原始而详细的特点,且往往能够校订《宋史》各志的纰谬与疏略,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由于《辑稿》卷帙浩大、残缺零乱、问题繁多,因此,各种带有研究成果性质的检索工具书应势而出。1932年,汤中出版了《宋会要研究》一书。1939年,日本学者江田忠在汤中《宋会要研究》的基础上,编撰了《徐辑〈宋会要〉稿本目录》。1937年,小沼正则编制了《宋会要食货目录》。1958年,法国学者Etienne与Balazs将《辑稿》的食货、职官、刑法、方域四类,编成《宋会要目次》出版。1970年日本东洋文库宋代史研究会在前人的基础上编制了《宋会要研究备要》。1980年,台湾大学王德毅《宋会要辑稿人名索引》出版。1982年,日本东洋文为宋代史研究会再度出版了《宋会要辑稿·食货索引》。1984年和1986年,王云海先后出版了《宋会要辑稿研究》和《宋会要辑稿考校》。1995年,陈智超《解开〈宋会要〉之谜》出版。这些著作和工具书的出版,对《宋会要辑稿》的使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但是,由于《辑稿》本身的缺憾,使得使用及检索时,产生诸多障碍。首先,《辑稿》的残阙问题相当突出。《辑稿》中大致完整的篇幅,一般皆起自太祖迄于宁宗,计十三朝。但就是在这其中,很多篇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缺。有些篇幅甚至是整门缺失,例如职官类无枢密院门,兵类无禁军门。其次,《辑稿》中存在大量重出篇幅。《永乐大典》以字韵次第编排事目,所以会将《宋会要》同一篇文字编入不同的字韵事目中,故而形成重出复见的情况。第三,由于《辑稿》在整理过程中的编排失当,使得重出多门、前后倒置、时序相错等情况不时而见。第四,《辑稿》本身乃一尚待整理的未完成稿,故而并无目录,这一点也给检阅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不便。第五,《辑稿》自清代中期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后,长期处于草稿状态,虽有影印本行世,但因未作彻底整理,从中找寻相关史料较为繁难。 区别 通行的《宋会要辑稿》与宋会要原本已有很大不同。 第一 ,从内容上看,《辑稿》己较原本为少。一、自宋末至明初,历经变乱,原本恐已不全。前面说过,宋修会要,共有十次,应有十部,但现在《辑稿》中注明者只有七部。二、修《永乐大典》时,将整部会要分入各韵,难保没有遗漏。三、徐松自《永乐大典》中辑《宋会要》时,《大典》已经散失一千余册,并非全帙。四、书手从《大典》中抄录时,又有遗漏。有人用残存的《大典》与《辑稿》对照,已发现若干条佚文。五、在刘富曾整理徐松辑本过程中,辑本又有遗落。当时有人将刘富曾清本与徐松辑本对比,即发现少数条文清本有而辑本无。 第二 ,从形式上看,辑本己非原本的本来面目。原本《宋会要》,各本分类稍有不同,分门更有差异。辑本合为一本,门类全部打通。 第三 ,经过多次转抄,脱、衍、误、倒之处,触目皆是。 尽管《宋会要辑稿》有上述种种问题,但它仍然是现存宋代史料中最原始、最丰富、最集中的一部,因而也是史料价值最高的一部。 徐松 徐松(1781年-1848年),字星伯,原籍浙江上虞人。清代著名地理学家。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生于浙江绍兴,随父移居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县)。少年得志,自举人而进士,曾入直南书房,派入全唐文馆,又充文颖馆总纂,但嘉庆十五年(1805年),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受人劾奏,戍守伊犁,为期六年。徐松谪戍伊犁,可以说因祸得福,受到伊犁将军孙筠的重任,继续清初著名的西北史地学人祁韵士编写《伊犁总统事略》的工作,并且能够实地调查,“先生于南北两路,壮游殆遍。每所之适,携开方小册,置指南针,记其山川曲折,下马录之。至邮舍,则进仆夫、驿卒、台、通事,一一与之讲求。积之既久,绘为全图。乃偏稽旧史方略及案牍之关地理者,笔之为记。……孜孜不倦,十年成书”。调查最终成就了他的《西域水道记》等边疆之书,以西域五大水系(流域)为纲,综合记载了沿途山脉、城堡、史迹、民族语言及风俗等等,详实可信,而成为他的代表之作。新疆归来,徐松除短暂的离京出外做官外,便几乎居京治学,在这群学者当中,他可以说在京时间最长,而且因亲历边疆实地考察,成就边疆著述,又积极召集志同道合者探讨边疆问题,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研治边疆学问的氛围,聚集同好,而奠定了他的“核心”地位。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赦还。官至礼部郎中。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卒。 嘉庆十四年(1809年)入全唐文馆,主编《全唐文》;又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宋会要辑稿》500卷,《河南志》,《中兴礼书》,又撰写《唐两京城坊考》,《登科记考》,后由翰林督学湖南。 影印本 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影印宋会要辑稿缘起 一 宋时会要,除李心传所编国朝会要总要(当即十三朝会要之节本)曾刊版于蜀中。至官修原本,宋时从未刊行,惟 许可臣民自由传抄;故南渡后国史散佚,程俱申请就知桂州许中家抄政和会要。而陈振孙书录解题中亦得著录会要有五种之多也。(李心传国朝会要总要即其中一种。)宋时秘阁所藏北宋纂修之传抄本,及南渡后纂修之正本,德祐之变。当尽为元兵劫入燕京。元修宋史时,即据为修史原料之一。吾人今日所见宋史之志,实脱胎于宋会要。虽两相比较,详略之殊,有如霄壤,然宋会要之轮廓,宋志固全得之矣。明修永乐大典时,文渊阁所藏之宋会要残本二百零三册。当即元人所见之本。文渊阁藏书,明宣德间毁于火者大半。故万历间张萱孙能传重编阁目时,已无其书。赵宋一代故实,至此遂扫地以尽。明以后人欲求宋会要之踪迹,不得不诉诸宋明人所著之类书,职此故耳。 二 明初纂永乐大典,将宋会要史事分隶于各韵,计有国朝会要,续会要,政和会要,乾道会要,中兴会要,光宗会要,宁宗会要等七种。亦有泛称宋会要而不冠以乾道中兴等字样者。知当时已十亡其三。故杨士奇所编文渊阁书目,仅载二百零三册,下注阙字。焦竑国史经籍志,虽列宋会要之名,然有目无书,不足深究。至箓竹堂书目所收,实即文渊阁书目之化身。叶水东时,决无得见是书之理,此可断言者也。 清嘉庆十四年,大兴徐星伯(松)入全唐文馆,任提调兼总纂官。时永乐大典已佚去一千余册,然所存尚得十之八九。徐氏签注大典时,遇有宋会要,即另纸标以全唐文三字。盖徐氏力不能置写官,不得不借公济私,假托宋会要为纂修全唐文之资料,以授写官为之录副也。如是日积月累,据俞正燮宋会要辑本跋引徐氏之言,所得无虑五六百卷。卷帙之巨大,可以想见。徐氏未及排比整理而卒。卒后其稿流落北平琉璃厂书肆,为江阴缪荃孙所得。旋归广雅书局,时张之洞督两广,聘缪氏及武进屠寄任校勘,拟付剞劂,仅成职官一门而止。所有原稿,为书局提调华阳王秉恩所藏匿。民国四年,王氏藏书散出,吴兴刘翰怡先生以重金购归,以原稿部类不明,先后杂厕,乃延仪征刘富曾吴兴费有容重加厘订,而纠纷亦自此起矣。 刘富曾氏首将全部徐氏原稿痛加删并,成初编二百九十一卷,续编七十五卷。 帝系八卷 后妃四卷 礼九卷 乐八卷 与服六卷 仪制十三卷 崇儒六卷 运历二卷 瑞异三卷 职官七十九卷 选举三十四卷 食货六十卷 兵二十九卷 道释二卷 方域二十一卷 蕃夷七卷 以上初编。 帝系三卷 凶礼十六卷 吉礼十九卷 嘉礼十四卷 军礼一卷 宾礼三卷 崇儒一卷 食货十卷 刑法八卷 以上续编。 自此以后,原稿面目,不可复见。刘氏又参考宋志通考玉海等书,移改旧史实,增入新资料,录成清本,为四百六十卷计。 (一) 帝系十二卷(卷一至卷十二) (二) 后妃六卷(卷十三至卷十八) (三) 礼七十六卷(卷十九至卷九十四) (四) 乐八卷(卷九十五至卷一百二) (五) 与服七卷(卷一百三至卷一百九) (六) 仪制十八卷(卷一百十至卷一百二十七) (七) 崇儒九卷(卷一百二十八至卷一百三十六) (八)运历三卷(卷一百三十七至卷一百三十九) (九)瑞异四卷(卷一百四十至卷一百四十三) (十) 职官九十五卷(卷一百四十四至卷二百三十八) (十一) 选举四十卷(卷二百三十九至卷二百七十八) (十二) 道释二卷(卷二百七十九至卷二百八十) (十三) 食货九十八卷(卷二百八十一至卷三百七十八) (十四) 刑法二十卷(卷三百七十九至卷三百九十八) (十五) 兵二十九卷(卷三百九十九至卷四百二十七) (十六) 方域二十三卷(卷四百二十八至卷四百五十) (十七) 蕃夷十卷(卷四百五十一至卷四百六十) 如以刘氏新编之清本,与被裁减之原稿较,吾人宁取原稿而舍清本。盖原稿纵有误文误字,乃永乐大典编者或全唐文馆中写官之过,与他人无涉。且一字一句,尽是大典原文,吾人尚可据以推定原来之次序。至所谓清本,总类子目,离合无端,杂引他书,不注所本,有窃改兰台漆书之嫌,只能供读原稿者比勘之用,不足据为典要,是则有负刘氏一番苦心矣。 三 民国二十年,本馆因董授经先生介绍,斥巨资四千元,从刘翰怡先生处,购归徐氏原稿。复假得刘富曾氏改编本(即所称为清本者),以便互相比勘,俾明刘氏改编之旨趣,由本馆委托兰溪叶左文先生,从事研究,结果证明,改编本分类隶事,颇多失检。且发现有少数篇幅,确系大典原文,见于清本,而复检原稿,遍觅不得者。如立夏祀荧惑星一则,见清本乐六;赴任二则,见清本仪制十二;三官告一则,见清本仪制十一。淳熙九年五月二十六日条,见清本兵十二;是必刘氏剪裁后无意中随手弃去,幸已录入清本,故左文先生得发其覆。由此知清本与原稿,实有合印并行之必要。然经费所限,不得不先印原稿,以偿百余年来史学界之宿愿。如有余力,当再谋印清本,以供得读原稿者之参考。 民国二十二年一月,本馆委员会以编印宋会要,事关流通故籍,因延请傅沅叔、陈援庵、章式之、余季豫、徐森玉、赵斐云、叶左文诸先生,为编印委员会,专司其事,并推定陈援庵先生为委员长。筹备数载,至去年秋季,始以原稿委托上海大东书局印刷所代为影印。哈佛燕京社以此举关系宋史学之研究至钜,特补助美金二千五百元为印费,于是全书得溃于成。兹于书成之日,略述印书缘起如右,俾览者详焉。 民国二十五年十月国立北平图书馆识。

我们要首先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中文在头一开始就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古籍没有标点符号。其实标点符号的流行,也就是近两三百年的事。

那么自然而然的,我们就会在心头升起这样一种疑问,“没有标点符号,古人怎么读文章?”

古人采用“句读”的读书方法。

古人读书的时候,第一件要搞懂的事情就是“句读(judou)”。句读就是读古文的方式,俗称“断句”。在《三字经》里对学生就有明确的要求:“明句读”。《师说》里也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的句子。

就好像很多人一辈子都《红楼梦》每一次都能读到不一样的意思。古人反复读一本书,却每次都能读到同一个意思。这也就是因为他们长期接受”句读“读书法的锻炼结果。

”句读“的读书方法究竟为何物?

句读的断句方法在汉代以前的古书,多为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而表示感叹、疑问等语气就交给了专属的语气词。比如“知”、“乎”、“者”、“也”、“焉”等。

汉代之后的古文,由于大量引用的句式减少,格式更加灵活。则通过“通读全文了解大概意思;抓住关键中心;理清脉络,点断句子;最后通读。”这种方法来读。

其实在活字印刷术出来之后,明清时期的古文刻本,开始用“句读”标注。也就是说一句话没有说完,那么在字的后面都要加上一个“、”。当一句话说完了之后,在旁边画上“。”。这就是我国最初标点符号的起源。

在古代不明句读是要闹出笑话的。

古人因为不明句读的笑话,最常被引用的也就是“下雨天留客”了。

说的是有个人去朋友家玩儿,不巧下起了雨,客人回不去,那么就只能留在房子主人家。可是房子主人却不欢迎人留下,于是就写了“下雨天留客 天留人不留”这几个字。想让客人看到字知趣而退。

当然我们都知道,后来客人非常聪明,拿起笔在这句话上加了几个标点,改为“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就安心的留了下来。一句话因为拆解方式的不同,变成了完全相反的意思。这句话也作为句读重要性的经典案例广为流传。

标点、段落、章节的出现:

说完了“句读”这种读书方法,我们再探求一下标点符号的推广。因为不光是中文,英文、法文、拉丁文和希腊文再头一开始也都是没有标点符号的。

标点符号的产生其实是一种商业行为的结果。在五六百年前,欧洲出现了古登堡印刷术。这个时候书籍大量印刷,变成了一种商品。

但是很快问题出现了:书很难读,很难被大众轻松接受并广泛购买。为了使读书更简单,欧洲市场发明创造了标点,并在全球广泛应用。

演化到后来,分段和章节也出现了。这使得普罗大众读书效率倍增。因为在最开始,古人的书是没有分段的,也没有章节。虽然听起来骇人听闻,但事实确实如此。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本书,不光没有标点符号,没有段落,甚至章节也没有。那读起来想必是异常艰辛的。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