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痈再补散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肺痈再补散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肺痈再补散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肺痈再补散 1 拼音

fèi yōng zài bǔ sǎn

2 处方

大连珠2粒,冰片2钱半,台麝香1分半,象皮3钱,朱砂3钱,生白芍3钱,川贝母3钱,清半夏3钱,白及3钱,乳香3钱,生耆2钱。

3 制法

上为细末,最后兑入台麝、冰片。

4 功能主治

清痰益肺,芳香化浊。主肺痈吐脓血,呼吸时有臭味,咳嗽喘促,胸胁隐痛。

5 肺痈再补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开水送下。

6 摘录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古籍中的肺痈再补散 《痰火点雪》:[卷二肺痿肺痈]肺痈主方

治肺痈咳嗽,脓血咽干,便淋,咳而烦满,心胸甲错,食生豆不腥者,宜此主之。桔梗(二钱,排脓养血,补内

《针灸逢源》:[卷五证治参详]肺痿肺痈

反有浊唾涎沫。为肺痿之病。肺俞(灸三壮)气户太渊肺痈咳嗽吐臭痰。胸中隐隐痛。自汗喘急。呼吸不利。便是

《医灯续焰》:[卷十四肺痈脉证第七十五]附方

下脓血便愈。济生排脓散治肺痈。得吐脓后,以此排脓补肺。生绵黄二两,细末。每二钱,水一碗,煎五分服。

《外科集验方》:[卷下]肺痈论

治。若脉短涩及面白者,此肺气未损也,故可治。治当补肺泻火,止嗽定喘为佳。若不得卧者,可用葶苈大枣泻

《丹台玉案》:[卷之六痈疽门]附肺痈

目录 1 拼音 2 《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21 方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25 鱼腥苇茎汤的用法用量 26 加减 27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鱼腥苇茎汤 1 拼音

yú xīng wěi jīng tāng

2 《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21 方名

鱼腥苇茎汤

22 组成

鱼腥草30g,苇茎30g,冬瓜仁30g,苡仁30g,桃仁9g,银花30g,桔梗9g,黄芩12g,红藤15g,甘草6g。

23 功效

清热解毒,化瘀消痈。

24 主治

肺痈(热毒壅肺,血瘀成痈型)。

25 鱼腥苇茎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6 加减

上方治肺痈可酌加连翘、蒲公英、败酱草、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药;热盛烦躁,咯痰黄稠、恶臭,可加黄连、山栀、桑白皮、地骨皮、海蛤壳、淡竹沥、胆南星以清热化痰;热毒瘀结,痰味腥臭者,合犀黄丸解毒化瘀;咳嗽痰多,胸胀喘满,可加瓜蒌皮、贝母、淡竹沥、葶苈大枣泻肺汤以泻肺涤痰去壅;烦渴者,胃液受损,以知母、天花粉、石斛清热生津;高热伤阴,损入血络见心烦咯吐脓血,可加百合、麦冬、阿胶;胸痛,加全瓜蒌、枳壳、丹参、乳香、没药、赤芍、玄胡、郁金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大便秘结为瘀热入腑可加生大黄清热通腑。

27 各家论述

鱼腥草解毒排脓,苇茎(芦根)清肺泄热,为治肺痈之要药;冬瓜仁涤痰排脓;苡仁清热渗湿排脓;桃仁活血祛瘀行滞;双花清热解毒;红藤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黄芩清肺中热;桔梗、甘草宣肺祛痰,排脓消痈,善开肺中郁闭,通肺气之壅滞。本方对于热壅血分,瘀热瘀血互结成脓,无论将成及已成者均可服用。

古籍中的鱼腥苇茎汤 《证治准绳·杂病》:[第八册七窍门下]皮肤

。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苇茎汤主之。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饮也。针灸皮肤索泽,取足少阳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七·肺大肠部皮肤]皮肤索泽

,则病体无膏泽,视盛虚热寒陷下取之也。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饮也。(全文见诊法。)《医学纲目》明楼

《本经逢原》:[卷二隰草部]芦根

中空,专于利窍,善治肺痈,吐脓血臭痰。《千金》苇茎汤以之为君,服之热毒从小便泄去最捷;芦花煮汁治干

《本草易读》:[本草易读卷四]芦根一百

陈皮茯苓水煎,取汗。治骨蒸肺痿。(诸方第一。)苇茎汤芦茎(二升,水入煎汁五升)入桃仁(五十粒)薏仁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皮肤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胃脘痈 5 三焦痈 6 肠痈 7 小肠痈 8 心痈 9 肝痈 91 肝痈的病因 92 肝痈的症状 93 肝痈的治疗 10 脾痈 11 肺痈 12 肾痈 13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内痈的方剂 2 治疗内痈的穴位 3 治疗内痈的中成药 4 内痈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内痈 1 拼音

nèi yōng

2 英文参考

internal carbuncle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abscess of internal ans

vusceral carbuncl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内痈(internal abscess)为病名[1]。出《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是指生于脏腑的痈[2]。

《诸病源候论·内痈候》卷三十三:“内痈者,由饮食不节、冷热不调,寒热客于内,或在胸膈,或在肠胃。寒折于血,血气留止,与寒相搏,壅结不散,热气乘之,则化为脓,故日内痈也。”

历代医家认为脏腑生痈,在本经募穴处先隐痛微肿,形寒身热,日渐酿脓,脉洪数者为脓已成,脉迟紧者为脓未成或有瘀血,以此作为诊断内痈的一个依据[1]。

内痈的病名因病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如胃脘痈、三焦痈、肠痈、小肠痈、心痈、肝痈、脾痈、肺痈、肾痈等[1]。

4 胃脘痈

胃脘痈为病名[3]。出《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又名胃脘内痈、胃痈[3]。指痈生于胃脘者[3]。《医学入门》卷六:“胃脘痈因饮食七情火郁,复被外感寒气所隔,使热浊之气填塞胃脘。”初起腹部中脘穴处隐痛微肿,疼痛连心,身发寒热,脉迟紧者,为瘀血凝聚脓未成,宜急服清胃射干汤,若身热不退,咯吐脓血,脉洪数,为脓已成,宜服赤豆薏苡仁汤,或三仁汤[3]。

5 三焦痈

三焦痈为病名[4]。指位于丹田处的痈[4]。《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丹田隐隐而痛者,三瞧疽也。上肉微起者,三膲痈也。”由湿热遇寒凝结而成[4]。证为寒热往来,二便秘涩[4]。

6 肠痈

肠痈(intestinal abscess)为病名[5][6]。出《黄帝内经素问·厥论》。又称缩脚肠痈、绞肠痧[6]。是指发于肠腑的痈[2]。以发热,右少腹疼痛拘急,或触及包块为主要表现[7]。其发生部位不一,有大肠痈、小肠痈、直肠痈的不同[5]。肠痈为外科常见急腹症,以持续伴有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肌紧张、反跳痛为特征。可发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

肠痈包括西医的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病[5]。急性阑尾炎、慢性阑尾炎可参考本证治疗。

详见肠痈条。

7 小肠痈

小肠痈为病名[8]。《疡科心得集》卷中:“小肠痈者,少腹肿而硬,按之则痛,左足屈而不伸,溲数似淋,时时汗出复恶寒,身皮甲错,腹皮急则腹胀大。”治法:脉迟紧者脓未成,宜牡丹皮汤下之;脉洪数者脓已成,宜薏苡仁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薏苡仁五两、牡丹皮、桃仁各三两、瓜瓣仁四两)[8]。气血虚者,可用八珍汤加减化裁[8]。

8 心痈

心痈为病名[9]。指位于巨阙穴处的痈[9]。巨阙穴为心之募穴,故名[9]。《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巨阙隐隐而痛者,心疽也。心上肉微起者,心痈也。”由心火炽盛,兼平素过度饮酒或贪食辛热,积热化火而成[9]。症见寒热身疼,头面色赤,口渴引饮[9]。宜服凉血饮,酒毒为病者,可服升麻葛根汤[9]。

9 肝痈

肝痈(liver abscess[10][7])为病证名[11]。出《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是指发生于肝脏,以急起发热,右胁腹部疼痛拒按,右胁下肿块为主要表现的痈[2]。

《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肝雍,两肱满,卧则惊,不得小便。”

肝痈包括西医之肝脓疡、肝包虫、化脓性胆囊炎及胆管炎[11]。

91 肝痈的病因

肝痈多因愤郁气逆积湿生痰蕴蒸而成[11]。

92 肝痈的症状

肝痈初起期门穴处微肿隐痛,牵引胁肋,拒按,或便溺则疼痛加重,或侧卧咳嗽,脉弦数,常见恶寒发热[11]。

继则局部胀痛加剧,胁肋胀满,身热不退[11]。

如迁延失治则脓肿破溃,可咳吐或下利脓血,呈褐色且带臭秽[11]。

93 肝痈的治疗

肝痈的治疗宜清肝宣肺,解毒涤痰,可选用柴胡清肝汤、化肝清毒汤、宣郁化毒汤、疏肝涤痰汤[11]。

脓成则宜于清肝泻火方中佐以排脓之品[11]。

脓溃之后宜清肺清肠,补益脾肾[11]。

外治参见肠痈,必要时应行手术治疗[11]。

愈后宜用四物汤等调理[11]。

10 脾痈

脾痈为病名[12]。指位于章门穴处的痈[12]。章门穴为脾经之募穴,故名[12]。《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章门隐隐而痛者,脾疽也。上肉微起者,脾痈也。”此证由过食生冷兼内蕴湿热,或瘀血滞于脾经而成[12]。症见腹胀、咽干、小便短涩[12]。治宜利下攻瘀,用大黄汤、赤豆苡仁汤二方合用,腹胀全消宜六君子汤补脾调理[12]。

11 肺痈

肺痈为病名[13]。指肺部发生的痈疡[13]。《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一名肺雍[13]。多由外感风热邪毒,或风寒化热蕴肺,肺受热灼,热壅血瘀,郁久腐败化脓所致[13]。《医门法律》卷六:“肺痈由五脏蕴祟之火,与胃中停蓄之热,上乘乎肺,肺受火热熏灼,即血为之凝,血凝即痰为之裹,遂成小痈。”症见发热振寒,咳嗽,胸痛,气急,甚则咳喘不得平卧,吐出腥臭脓性粘痰,或咳吐脓血等。治宜清肺化痰,解毒排脓等法[13]。选用《备急千金要方》苇茎汤、清金饮、麦冬平肺饮、葶苈大枣泻肺汤、元参清肺饮等方[13]。咳吐脓血者,用排脓散、《金匮要略方论》桔梗汤,酌加鱼腥草、野乔麦根等药[13]。如日久伤及气阴,治宜养阴益气,清热化痰,可用桔梗杏仁煎、《严氏济生方》桔梗汤等[13]。本病与肺脓疡、肺坏疽等相似[13]。

12 肾痈

肾痈为病名[14]。指生于京门穴处的痈[14]。京门穴为肾经之募穴,故名[14]。《圣济总录》卷一百二十八:“京门隐隐而痛者,肾疽也。上肉微起者,肾痈也。”由肾虚不足,房劳太过,外夹寒邪所致[14]。初起面白不渴,少腹及肋下膜胀塞满,渐至令人寒热往来[14]。治宜温肾散寒,初服五积散加细辛;寒尽痛止,继用桂附地黄丸调理[14]。

13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