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痛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少腹痛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少腹的位置 5 少腹痛的治疗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少腹痛的穴位 2 治疗少腹痛的方剂 3 治疗少腹痛的中成药 4 少腹痛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少腹痛 1 拼音

shǎo fù tòng

2 英文参考

hypogastric pai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pain of the lower abdome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pain in lateral lower abdome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少腹痛为病证名[1]。出《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

4 少腹的位置

少腹为体表部位,其位置有2种说法:

1少腹指腹的下部,又称小腹,位于脐与骨盆之间[2]。《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㿉疝,妇人少腹肿。”

2小腹指下腹的中部[3] 。少腹指脐下腹部两旁,见《伤寒直格》卷上[2]。 《医学从众录·心痛续论》:“小腹两旁谓之少腹”

所以少腹痛亦有2种说法:

《中医大辞典》(2版):少,通小[1]。小腹痛又称少腹痛,指下腹部疼痛[4],亦指小腹两旁疼痛[1]。

《中医药名词(2004)》:少腹痛指脐下偏左或偏右部位疼痛,小腹痛专指脐下正中痛[5] 。

5 少腹痛的治疗

如气滞用四磨汤;血瘀用手拈散;寒郁以二陈汤加干姜、吴萸、苍术、厚朴;热郁以四逆散加黄连、山栀、香附、黄芩;沉寒以理中汤加附子、肉桂、吴萸、茴香;气陷以二陈汤加升麻、柴胡、干姜、当归;若醉饱行房,小腹胀痛,用当归、芍药、川芎、柴胡、青皮、吴萸、甘草之类[4]。

《医学从众录·心痛续论》:“小腹两旁谓之少腹,少腹痛者,乃厥阴肝脏之部,又为胞中之血海。盖胞中之水,主于少阴,而胞中之血,主于厥阴也。痛者,厥阴肝气,不合胞中之血而上行也。肝脏不虚者,当疏通以使之上;肝脏虚者,当补益以助其下。”

《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病源流》:“若少腹痛,疝病为多,然有不尽由于疝者,其为症可辨。如痛而喜按,虚也,宜温补汤。痛不可按,实也,宜温气汤。痛而小便不利,湿热也,宜五苓散加大黄、滑石。痛而胀急,小便反利,死血也,宜和血汤。痛连 ,按之则止,肝血虚也,宜补血清热,用当归、生地、白芍、艾草、牛膝、麦冬、丹皮、童便、甘菊。有汗加人参、黄芪、枣仁、五味子。痛如绞急,不可忍耐,小便如淋,诸药不效,酒欲过度也,宜黄芩、木通、甘草三味,煎服立止。痛而按之有块,时胀闷,其痛不移处,瘀血已久也,宜延胡索、肉桂、香附、归尾、桃仁、砂仁。”

6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小腹的位置 5 小腹痛的治疗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小腹痛的穴位 2 治疗小腹痛的方剂 3 治疗小腹痛的中成药 4 小腹痛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小腹痛 1 拼音

xiǎo fù tòng

2 英文参考

hypogastric pai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lower abdominal pai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小腹痛为病证名,又称少腹痛[1]。出《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

4 小腹的位置

小腹的位置有2种说法:

1小腹指下腹部[2] 。小腹痛又称少腹痛,指下腹部疼痛[1] 。《医林绳墨·腹痛》:“若自脐以下而腹作痛者,名曰小腹痛。”

2小腹指下腹的中部[3]。小腹痛指脐下正中部位疼痛[4] 。少腹指脐下腹部两旁,见《伤寒直格》卷上[5]。少腹痛指脐下偏左或偏右部位疼痛[4] 。《医学从众录·心痛续论》:“小腹两旁谓之少腹”

5 小腹痛的治疗

如气滞用四磨汤;血瘀用手拈散;寒郁以二陈汤加干姜、吴萸、苍术、厚朴;热郁以四逆散加黄连、山栀、香附、黄芩;沉寒以理中汤加附子、肉桂、吴萸、茴香;气陷以二陈汤加升麻、柴胡、干姜、当归;若醉饱行房,小腹胀痛,用当归、芍药、川芎、柴胡、青皮、吴萸、甘草之类[1]。

《景岳全书·杂证谟》:“下焦小腹痛者,或寒或热,或食或虫,或血或气逆,皆有之。凡闭结者,利之下之,当各求其类而治之。”

《证治汇补·腹痛章》:“小腹为至阴之位,厥阴所属,有沉寒下虚,有积热内郁,或忿怒所至,或房劳损伤,俾中上二焦清纯之气,下陷于至极之地,郁久不舒,痛连阴器,久则元气愈虚,不能归复本位,所以能痛无止耳。然肝主疏泄,不利峻补,总宜调补气血为主。”

6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肓俞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肓俞穴的定位 10 肓俞穴的取法 11 肓俞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肓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肓俞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肓俞穴的配伍 16 特效 17 文献摘要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肓俞 1 拼音

huāng shù

2 英文参考

Huāngshū KI16 [中国针灸学词典]

huāngshù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K1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KI16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肓俞 汉语拼音 Huangshu 罗马拼音 Huangshu 美国英译名 Mang Locus 各

号 中国 KI16 日本 16 法

国 莫兰特氏 R16 富耶氏 R16 德国 N16 英国 K16 美国 Ki16

肓俞为经穴名[1](Huāngshù[2]KI16)。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1]。肓俞是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1]。肓即肓膜,俞即输注,肾经之气由此输注肓膜,故名肓俞[1]。肓俞穴主治胃肠,二阴等疾患:如腹部胀满,肠鸣切痛,黄疸,泄泻,大便干燥,疝气,五淋,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疝痛,小便淋沥,月经不调,腰脊痛,现代又多用肓俞穴治疗胃痉挛,肠疝痛,习惯性便秘,肠炎,痢疾,胃痉挛,肠麻痹,尿道炎,膀胱炎,角膜炎等。

4 肓俞穴的别名

肓输[3]、肓腧[3]。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大肠寒中,大便干,腹中切痛,肓俞主之。

6 穴名解

肓即肓膜,俞即输注,肾经之气由此输注肓膜,故名肓俞[1]。

肓,指肓膜。俞,同腧,意指腧穴。《医经精义》说:“肓俞,肓膜之要会在此也,入于肾,上络心,循喉咙,挟舌本。”本穴平脐,与足太阳之肓门前后相应。内循三焦油膜,互为传导。其所治症,多与足太阳之膏肓、胞肓等穴意同。盖本穴通于诸肓之膜,而为之俞也,因名肓俞。[3]

7 特异性

肓俞为足少阴肾经与冲脉的交会穴。

8 所属部位

上腹[4]

9 肓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肓俞穴在腹中部,当脐中旁开05寸[2]。

肓俞穴位于腹部,脐中旁开05寸。仰卧取穴[1]。

肓俞穴位于脐中(神阙)旁开05寸处[5]。

另说脐中旁开1寸(《针灸大成》);脐中旁开15寸(《针灸资生经》)。

肓俞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肓俞穴在上腹的位置

肓俞穴在上腹的位置(肌肉)

肓俞穴在上腹的位置(内脏)

肓俞穴在上腹的位置

10 肓俞穴的取法

仰卧位,平神阙(任脉)旁开05寸处取穴。

肓俞穴位于腹部,脐中旁开05寸。仰卧取穴[1]。

仰卧位,当脐中旁开05寸处取穴[6]。

快速取穴:仰卧,肚脐旁开半横指处即是肓俞穴[7]。

11 肓俞穴穴位解剖

肓俞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血管分布同大赫。为第十肋间神经分布处。皮肤由第九、十、十一肋间神经的前皮支重叠分布。脐部为腹白线形成的疏松疤痕,与表面的皮肤合,形成皮褶。脐周围的浅静脉通过胸腹壁浅静脉,附脐静脉、腹壁浅静脉和腹壁上下静脉、腰静脉、肋间静脉等的属支,沟通了上下腔静脉系和门静脉系之间的吻合。腹腔内穴位相对应的器官主要是大网膜、小肠等。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1]。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8]。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0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脐周静脉网分布;深层有第10肋间神经肌支和腹壁上,下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并有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通过[5]。

12 肓俞穴的功效与作用

肓俞穴具有理气止痛,润肠通便的功效。

肓俞穴有调肠理气、温中利尿的作用。[1]

肓俞穴系足少阴肾经与冲脉之会穴,有宽胸理气之功,主治腹痛,泄泻,便秘[3]。

13 肓俞穴主治病证

肓俞穴主治胃肠,二阴等疾患:如腹部胀满,肠鸣切痛,黄疸,泄泻,大便干燥,疝气,五淋,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疝痛,小便淋沥,月经不调,腰脊痛,现代又多用肓俞穴治疗胃痉挛,肠疝痛,习惯性便秘,肠炎,痢疾,胃痉挛,肠麻痹,尿道炎,膀胱炎,角膜炎等。

肓俞穴主治胃肠、二阴等疾患。如腹部胀满、肠鸣切痛、黄疸、泄泻、大便干燥、疝气、五淋等[1]。

肓俞穴主治腹痛,腹胀,呕吐,泄泻,便秘,疝痛,小便淋沥等[5]。

肓俞穴主治呕吐,腹痛,腹胀,泄泻,便秘;月经不调;疝气;腰脊痛[6]。

肓俞穴主治腹痛、腹胀、呕吐、便秘、泄泻[8]。

现代又多用肓俞穴治疗胃痉挛、肠疝痛、习惯性便秘、肠炎、痢疾等[1]。

1 消化系统疾病:胃痉挛,肠炎,痢疾,习惯性便秘,肠麻痹;

2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道炎,膀胱炎;

3 其它:角膜炎。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直刺05~10寸[1][5]。

直刺1~15寸[6][8],局部有酸胀感[6],并向下传导[6]。

注意:肓俞穴宜缓慢进针,以免伤及小肠[6]。

142 灸法

可灸[1][8][6]。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5]。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艾条灸肓俞穴,每次5~15分钟,可治腹痛、便秘、腹泻、月经不调、疝气等疾病[7]。

15 肓俞穴的配伍

肓俞穴配大敦、归来,有疏肝调肠,理气活络的作用,主治疝气痛,腹痛。

肓俞穴配合谷、天枢,有清阳明热,疏调肠腑作用,主治便秘,泄泻,痢疾。

肓俞配天枢、中脘、内关、足三里,治腹胀、腹痛[6]。

肓俞配大敦、隐白、三阴交,治疝气[6]。

16 特效

用拇指指腹从上向下推摩肓俞穴,每次3~5分钟,可治腹痛、便秘、腹泻、月经不调、疝气等疾病[7]。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大肠寒中,大便干,腹中切痛。

《备急千金要方》:大腹寒疝。

《针灸聚英》:腹满响响然不便,心下有寒,目赤痛从内眦始。

《百症赋》:肓俞、横骨,泻五淋之久积。

《针灸大成》:主腹切痛,寒疝,大便燥,腹满响响然不便,心下有寒,目赤痛从内眦始。

腹痛为小儿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凡剑突以下、脐的两旁及耻骨以上部位发生疼痛者,均称为腹痛。有人统计,从幼儿到小学毕业的儿童中,有1/3以上经历过腹痛。腹痛涉及的病变很多,许多内、外科疾病均可出现腹痛症状,其原因有功能性的,也有器质性的。这里所说的是指排除了器质性病变、局限于脐周围的、反复发作性的小儿腹痛。发病年龄以3~14岁多见,在学龄儿童中的发病率为10%~20%。中医称本病为“肠气病”、“肠痛”或“盘肠气”,认为其发生多与感染蛔虫、饮食失当、寒冷 、脾胃虚弱、气滞血瘀、肝气犯胃等原因有关。根据小儿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辨证治疗。

1.虫积腹痛:多见脐周疼痛,时痛时止,重则出现吐蛔现象,食则痛作,形体消瘦。治以杀虫、导滞、通便为主,方用乌梅丸加减煎服。

2.伤食腹痛:指小儿饮食不节,过食油腻、香脆之品,损伤脾胃所致的腹痛。表现为胸脘痞闷、胃纳减退、嗳腐吞酸、脘腹胀痛、口臭苔厚等,婴幼儿可吐出不化奶块或未消化食物,或有哭闹烦躁现象。治宜消食导滞,方用保和丸加减,亦可用焦三仙治疗。

3.寒凝腹痛:小儿平素体质较弱,当气温变冷,寒邪易侵袭腹部,寒凝气滞,导致腹痛。表现为阵发性腹痛,或大便稀溏,小便清长,面色发青,吞酸,形寒肢冷,得热痛减。治宜温中散寒,方用小建中汤,或用吴茱萸汤加减。

4.饮冷腹痛:为小儿过食生冷、瓜果等损伤脾胃所致,夏季饮冷过后最易诱发。表现为阵发性腹痛,以脐周疼痛多见,恶心呕吐,吐物带有酸味和食物残渣,肠鸣腹泻,大便检查无异常。治宜温中散寒,行气止痛,可用四逆汤加减。呕吐兼腹泻时,服用藿香正气水,效果亦佳。

5.脾虚腹痛:指小儿平素脾胃虚弱导致的慢性腹痛。表现为体质虚弱,四肢无力,少气懒言,完谷不化,或吐或泻,腹部隐痛等。宜健脾补气,和胃渗湿,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6.肝气犯胃腹痛:症见胃脘胀闷,脐周痛甚,时痛时止,善太息。矢气后腹痛减轻,反复发作,每于情志变化而腹痛发作。治宜舒肝理气,和胃止痛,方用柴胡舒肝散加减。

7.气滞血瘀腹痛:症见脐周胀闷不舒,痛而拒按,或痛如针刺,痛有定处(脐周围),或触之有块,推之不移,按之痛甚,面无光泽,舌质暗红,或舌有瘀点,脉细弱或细涩。治宜理气化瘀,散结止痛,常用少腹逐瘀汤加减。若气滞症状明显,可加川楝子、乌药理气止痛;若腹有包块,可酌加少量三棱、莪术、川山甲,以散瘀化结止痛。

总之,小儿腹痛的病因很多,应根据患儿临床表现仔细审辨。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也可根据患儿具体病情,配合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另外,平时注意预防和调养,饮食有规律,不暴饮暴食,不恣食生冷、煎炸、油腻之品;注意饮食卫生,蔬菜要洗净煮熟,瓜果要洗净去皮,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腹部保暖。

提醒您: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性腹痛 此民间偏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中医·腹泻腹泻:1经外奇穴名;2泄泻。经外奇穴名·腹泻腹泻为经外奇穴名。出《上海中医药杂志》。位于腹部,脐下5分。计1穴。主治腹泻。一般直刺05~10寸。病症名·腹泻腹泻即泄泻。指粪便稀薄,排便次数增加的表现,是多种类似症状的统称。泄泻(diarrhea)为病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又称下利(汉唐时期)。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泄泻范畴。泄泻现常分为外感泄泻、内伤泄泻、久泻等进行辨治,详见泄泻条。泄泻的定义《中医药学名词》(2004):泄泻是指以腹泻、便溏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药学名词》(2010):泄泻病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古人论述泄泻在《黄帝内经》中称为泄,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汉唐时代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亦有根据病因或病机而称为“暑泄”、“大肠泄”者,名称虽多,但都不离“泄泻”二字。《丹台玉案·泄泻门》指出:“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缔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百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奇效良方·泄泻门》:“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泄。”历代医书中,对本病的脉、因、证、治都有较详细的记载。《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温胜则濡泄。”《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指出:“寒邪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篇说:“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肠鸣飧泄,胃中寒,肠中热,则胀而且

详见百科词条:腹泻 [ 最后修订于2018/8/16 10:45:05 共3375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太阳病就是外感风寒,病邪在太阳经,这时候正治是辛温解表,发汗发散风寒之邪,即可治好。

但是医生辨证不明,误以为阳明实证(肠胃有实火),用了泻下的药物治疗,导致脾胃之气虚弱,脾胃属土,肝属木,脾胃虚弱,肝气就上犯脾胃,木克土,所以会导致腹痛。

对于这样的证,就是表寒未解,但内有肝气乘脾,要用桂枝加芍药汤来治疗。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