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观《医道》有感
终于过了银行人忙碌的季度末,开始准备三和医道传承的一笔,在考试指定观看电视剧《医道》和《士兵突击》中,再次选择了《医道》,又重新观看了这部感人至深的电视剧。
《医道》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韩国电视剧,1999年在韩国播出时大受欢迎,收视率高达635%,它长达十八周高踞收视榜首,比《大长今》有过之而无不及。《医道》讲述身世卑微的许浚,从贱民到通缉犯再到遇到名医柳义泰之后不断努力精进医术并官至正一品御医、护国公,许浚以其执着的信念和仁心仁术行医济世救人无数并给后世留下了不朽医学名著《东医宝鉴》,成为韩国汉医经典流芳百世。《医道》中主人公许浚追随师父柳义泰、三积大师的脚步,不仅在医术更从医德上不断修炼自我,成为了不仅医术精湛非凡,更是医德高尚的大医,心医。
剧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刚开始柳义泰和三积大师考柳义泰的儿子柳道知的问题:“要成为一名大夫必须熟记一千五百九十九种药材的名称,了解它们的五味,以及对身体造成的影响,也要了解喜、怒、忧、思、悲、惊、恐七情的虚实,但是就算了解了这一切,但不了解最后一样的话,也还是做不了大夫,那你告诉我这是什么?”因为柳道知答不上来,三积大师给出了答案:“身为一位大夫面对病人最重要的是:衿恤。衿恤就是对于有病痛的人,要有怜悯和同情心。身为大夫必须一辈子都牢记这句话。”“要令病人看到大夫的眼神时就获得心灵的安定,如果你想成为这种大夫,就必须有一颗真正衿恤病人的心。”大夫对病人的仁心才能让一名大夫成为真正的大夫。
后来,师父柳义泰罹患了翻胃(胃癌)离开了病舍,并与许浚约定时间在深山见面,当安光翼、三积大师和许浚三人按照约定到深山,发现义泰已割脉自尽,并留下遗书要许浚解剖自己,了解人体秘密,从而造福世人。
柳义泰大夫给许浚留下了遗书:“对于我的死,你比任何人都感到悲痛,所以我留这封遗书给你。我经历死神逐渐降临身上的滋味,我也准备好随时接受死亡。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所以经历病痛、接受死亡对我来说并不是悲伤的事。对于已经经历了六十个年头的我来说已经不会再有任何遗憾。但是听着悄悄来临的死亡的脚步声,不仅让我反复深思,小至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大至世人所期盼的可用之才,甚至一辈子为他人积下阴德的尊贵之身,以及一生不曾享福受尽苦难而死去的众生,都要面对死亡。而我想寻找出所有生命走向死亡的万病根源是什么,希望此后所有人直到天寿已尽,都能过平平安安的生活,这才是身为大夫的本分。对于一个无论有多少来生,都愿意成为大夫的人而言,这应该是最迫切的心愿。但是连我本身都罹患了不治之症,我已经再没有余力,探讨疾病及死亡的根源了,所以我希望你完成我生前未了的心愿,我这副受病魔缠绕的身躯也交给你,希望你记住,你一定要乘我尸身腐烂之前,尽快剖开我的身体,然后仔细确认人类五脏六腑的形状,还要确认清楚它们的机能,并仔细查看散布在体内的三百六十五骨节和体内的十二经脉,希望这次的经验可以成为你增进医术的机会。”
许浚对师父的自杀心情悲痛,对解剖义泰的身体十分犹豫,但大师和光翼劝他要完成师傅遗愿,而他最终也遵循师父的遗愿。看到这个片段,两次都忍不住泪流满面,因为柳义泰师父为天下病苦贡献自己的无私精神,而也正是有这样的师父才影响和引领许浚成为一代名医。
《医道》是一部非常有高度的好剧,希望它所传达的精神能够影响到更多想成为医者的人。
主演:
全光烈饰许浚 黄秀贞饰睿珍
李顺才饰柳义泰 金炳世饰柳道知
洪忠敏饰多喜 赵庆焕饰杨礼寿
金民世 郑惠善饰孙氏
朴贞秀 饰吴氏 韩仁秀饰安光翼
剧情简介:
全剧以16世纪的高丽为背景,描写了韩国一代名医许俊的艰苦创业之路。许浚从小因为出身卑微而备受歧视,虽然他天资聪颖,却终日放荡、不求上进。他认识了善良的姑娘多喜,被她的孝心感动,娶她为妻。为了医治母亲的病,许浚在寻医过程中遇到了名医柳义泰,开始了他的学医生涯。但是严重的歧视和柳义泰的冷漠,让他倍尝艰辛。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才女睿珍,凭着诚恳的态度和执着的信念,再加上睿珍的悉心教导,许浚的医术突飞猛进,经过辛勤努力,终于得到柳义泰的认可,逐渐成为人人崇敬的神医,进入宫中成为御医之首。但是不幸卷入宫廷斗争,他坚持只医病、不问政事的清高态度引来政治迫害。最后,他回到故乡,历时十余年,终于编纂完成《东医宝鉴》。这时又发生全国性的瘟疫怪疾,许浚成功研制出抗病处方,然而自己却因疲惫过度也染上此病,未来得及施药,便死于妻子怀中,举国哀恸扼腕……
第一章 医世情缘
许浚的父亲平安道龙泉郡首(相当于县令),母亲是妓女,因为出身卑微、备受歧视,因此虽然他天资聪颖,却终日放荡、不求上进。有一天,他在偷袭走私商的过程中认识了多喜,被她事亲的孝心感动因而对她关怀备至,在帮助她的过程中目睹了针术的奥妙,之后,多喜的父亲去世,深爱多喜的他便一肩承担起照顾多喜的责任。
后来,许浚被诬告走私,被捕入狱,幸被向来冷漠的父亲营救。他带着他的母亲和多喜离开故乡,前往庆尚道山阴,但因迭生的意外事件,俩个人被拆散。他与母亲到达山阴,在一位叫具一书的猎手的帮助下勉强安置下来。
有一天,为了医治母亲的急病寻找医生的过程中遇到了山阴的名医柳义泰。经过一番曲折成了柳义泰家中的挑水杂工,开始了他的医术生涯。但是,严重的歧视和柳义泰的冷漠,让他倍受艰苦。幸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客居柳家,的才女睿珍,睿珍欣赏他的学问及人格,开始教导他关于药草的相关知识……
第二章 命运迭宕
此后,凭着诚恳的态度与执着的信念,再加上睿珍的真心教导,许浚以杂工身分开始学习草药医学,突飞猛进的医术受到了所有学徒的嫉妒--尤其是柳道知。因为他爱慕睿珍已久,在得知睿珍与许浚过从甚密之后,他开始刻意打压、陷害许浚,对此,备受艰难的他几欲放弃学医生涯。幸而他与多喜再度相逢,并得到母亲同意让他娶多喜,对此,睿珍虽然感觉落寞,但仍旧尽心教他药学知识。
在两个钟爱他的女子极力支持鼓励下,他更坚定钻研医术的志向,经过屡挫屡战的辛勤努力,他终于得到师父柳义泰的肯认,只是,不幸因为道知的嫉妒,他被误会收贿而被驱逐出医院。他在滂湟和绝望之中遇到了名医金民世,这番奇遇让他得以专心钻研整理自己的医术,去汉阳赴考。
考试前夕,他为了医治紧急患者没赶上准备已久的科举考试,反而以小偷的罪名被监禁。但是这件意外让他声名大燥,师父柳义泰被他的仁心感动,重新收他为名下弟子,此事让中科举的柳道知与父亲柳义泰之间起了冲突,两人脱离父子关系。原本一直不愿接受柳道知的睿珍,不愿让许浚在睿珍和多喜之间为难,于是选择离开许浚与柳道知结婚。
这时,师父柳义泰一病不起,柳义泰为了许浚的解剖试验,决定自杀,将自己的身体捐给许浚作为试验品。为了实现师父的心愿他更加奋发,终于在次年赴考,中了头榜,前往汉阳医院学习更高深的医术……
第三章 苦难再起
在汉阳内医院,许浚遇到了杨礼寿,在那里得知杨礼寿是曾在三十年前与师父柳义泰开展针灸大战的针灸大王,因败在柳义泰手下而含恨在心。在杨礼寿的迫害下,他被发配到惠民所(形式同监狱),又开始了他痛苦的生涯。在惠民所里,他在杨礼寿的牵制折磨下过着痛苦的日子,但是在此,他也认识了对他崇敬深爱有加的医女-美霞,以及其它关心他、帮助他的许多朋友们。
终于,许浚得到机会与杨礼寿展开医术大战。在大王、重臣和内医院所有人员的注视下,许浚以独特精妙的医术在极恶劣的环境下取得最后成功!杨礼寿和他的手下被赶出内医院的要职,许浚成为人人崇敬的神医,入主宫中成为御医之首。
先祖二十二年,全国爆发传染病大流行,许浚积极研究病症和药方,紧接着出现的壬辰倭乱,许浚和母亲、妻儿被拆散,与美霞为了保存医书而努力着。后来,他在平安道定州与染病的睿珍邂逅,为了挽救睿珍,许浚投入了所有的精力钻研……
第四章 潜心治学
终于,战争结束,许浚与妻儿重逢,重整内医院的医疗设备与医书。先祖大王不顾大臣反对,破格将他认命为正一品崇录大夫。
永昌大君出世之后,许浚的人生再次急转弯,拥护永昌大君和拥护光海君的两股 势力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虽然许浚一直身为光海君的御医,但他坚持医生只医病,不过问政事的清高的态度引来政治迫害,被免去大夫之职。
先祖大王去世,光海君登基之后,许浚背负逆谋的罪名被判流放到南方。虽然生活颠沛流离,他在那里独自著述集传统韩国医学大成的「东医宝鉴」。
终曲 献身苍生
过了两年的流放生涯,光海君赦免了他,但是不顾大王的挽回,他回到故乡从事单纯的医疗和著述,历时十余年,终于编纂完成「东医宝鉴」。这时,又发生了全国性的瘟疫怪疾,全国上下群医无策,光海君急召他入宫研究,终于成功研制出抗病处方,然而他自己却因疲惫过度,不察自己也已染上此病,未来得及施以药石,便死于妻子怀中,举国哀恸扼腕……
古代名中医非常的多,所以保留和流传下来的名医资料也是非常非常多的,像张仲景、扁鹊、李时珍等非常知名中医资料,还有些非常经典但不太有名的中医古籍那也是非常多的
这些古中医资料多出自图中右下角处,可以说各古名医书籍都有,且不下于十多万本的中医古籍资料
古名医书籍目录:
《中医治验经验合辑(42册)》
《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7册)》
《中医金方系列(共6卷)》(高清版)》
《中药成方制剂(全20册)》
《中国医著系列丛书(全6册)》
《中国医学大成-曹炳章(50册)》
《中国医术名家精华丛书(全4卷)》(扫描版)》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丛书(6册)》
《中国现代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33册)》
《中国名医验方汇编(9册)》
《中国《古今医案类编(15册)》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全112册)》
《张氏医通(1-4卷)》
《增广《医方口诀集(上中下卷)》
《增补万病回春(8卷)》
《增补古方药品考(1-5卷)》
《远西医方名物考(45卷)》
《医余(上中下卷)》
《医学至要抄(上下卷)》
《医书六种(12卷)》
《医林蒙求(上中下三卷)》
《医经溯洄集和语钞(1-10卷)》
《医经六书(全3册)》
《医经解惑论(上中下卷)》
《医家医案汇总(99册)》
《医籍考(1-80卷)》
《医方启蒙(一二卷)》
《医方类聚(全11册)》
《医方考绳愆(1-7卷)》
《医方精要系列丛书(全10册)》(高清版)》
《医方纪原(上中下卷)》
《医方集解(1-6卷)》
《医方大成论和语抄(8卷)》
《医方大成论钞(1-5卷)》
《医范提纲(3卷)》
《医断(2卷本)》
《医道二千年眼目编(1-13卷)》
《医便(3卷)》
《一本堂行余医言(1-22卷)》
《疡科秘录(10卷)》
《眼科锦囊(6卷)》
《颜德馨临床医学丛书(全8册)》
《薛氏四十二种(1-29卷)》
《续易简方论后集(1-5卷)》
《续易简方论(1-4卷)》
《续眼科锦囊(上下卷)》
《小青囊(10卷)》
《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70册)》
《现代临床医学进展丛书
《西医方选(2卷)》
《五方医话合集(5册)》
《瘟疫方论(上下卷)》
《温病学专著(6册)》
《外科新书(2卷)》
《外科精义(2卷)》
《唐王焘先生外台秘要方(40卷)》
《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20册)》
《泰西《外科全功(3卷)》
《泰西热病论(6卷)》
《上池秘录(5卷)》
《删补众方规矩(1-4卷)》
《删补药方(4卷)》
《痧胀玉衡书(1-5卷)》
《三部六病医学流派丛书(全5册)》
《日用食鉴(上中下卷)》
《青囊琐探(上下卷)》
《七新药(上中下卷)》
《普救类方(10卷 )
《朋百氏药论(一二卷)》
《女科筌蹄(2卷)》
《内科秘录(14卷)》
《内科视频59个859G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全30册)》
《名中医医案医论(15册)》
《名医遗珍系列丛书(4册)》
《名老《中《医方药心得丛书(5册)》
《名家方选(一二三卷)》
《民国名医著作精华丛书(21册)》
《秘传大人小儿卫生论(2卷)》
《霉疠新书(2卷)》
《霉疮约言(一二卷)》
《麻疹辑要方(2卷)》
《疗治茶谈(10卷)》
《经验医疗手引草(1-7卷)》
《经方名师 经方临床运用(2册)》
《近代《中医珍本集(12册)》
《解体发蒙(5卷)》
《脚气钩要(一二卷)》
《蕉窗方意解(2卷)》
《家方秘笈仙鼎方(上中下卷)》
《济生三方(上中下卷)》
《集验良方(1-6卷)》
《急救选方(2卷)》
《活幼心法附说(上下卷)》
《活人心法(2卷)》
《黄钟录(上下卷)》
《华氏日用新方(上中下卷)》
《护痘锦囊(上下卷)》
《湖湘名医典籍精华(8册)》
《胡希恕电子书全集(39册)》
《红杏秘录(上下卷)
《和兰医事问答(2卷)》
《和兰医话(上下卷)》
《国医大师验案良方合辑(7册)》
《国医大师临床经验实录丛书(全12册)》
《广惠济急方(上中下卷)》
《观聚方要补(2卷)》
《古书医言(1-4卷)》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30册)》
《古今名医类案(1-12卷)》
《古方翼(1-5卷)》
《古方条理(上下卷)》
《古方便览(2卷)》
《跟《中医大师学临床系列丛书(7册)》
《葛氏方(上中下卷)》
《格致余论谚解(1-7卷)》
《格致余论疏钞(8卷)》
《妇人良方(8卷)》
《方舆輗(17卷)》
《方技杂志(3卷)》
《多疾汇笺(上中下卷)》
《顿医抄(1-21卷)》
《断毒论(上下卷)》
《痘学真传(4卷)》
《痘科键私衡(6卷)》
《痘科键删正补注(1-6卷)》
《东垣十书(1-20卷)》
《订正东医宝鉴(25卷)》
《第五版《中医院校教材(26册)》
《当代中医世家经验辑要(10册)》
《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13册)》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8册)》
《当代名医典型医案集(8册)》
《达生图说(3卷)》
《达生录(1-2卷)》
《丛桂亭医事小言(1—7卷)》
《疮症备考方(1-3卷)》
《赤水玄珠(1-51卷)》
《巢氏诸病源候论(1-10卷)》
《常见病中西医最新诊疗丛书(25册)》
《产育全书(5卷)》
《产论翼(一二卷)》
《产科指南(一二卷)》
《产科新论(3卷)》
《产科探颔图诀(2卷)》
《产科发蒙(4卷)》
《产宝(上下卷)》
《病因精义(8卷)》
《病因精义(10卷)》
《病名汇解(1-7卷)》
《病家须知(又名病家意得草)》(1-8卷)》
《病家须知(4卷)》
《辨证录(1-14卷)》
《辨医断(上下卷)》
《辨惑论(一二卷)》
《碥石集(十五位名《中《医经验传薪)》(8册)》
《本草《医方合编(1-6卷)》
《备急八药新论(1-3卷)》
《贝原先生《养生论》(1-5卷)》
《保婴须知(上下卷)》
《保婴全书(1-20卷)》
《保赤全书(上下卷)》
一、赵宜珍,号原阳子,元末明初江西安福人。其少通经史,长习进士业,因久病不愈乃弃儒入道。赵宜真为忠孝净明道第四祖,精通医术,济世利人,被时人所重。在医学方面,其著有《仙传外科秘方》一书,共十一卷。该书开宗明义指出:“外科冠痈疽于杂病之先者,变故生于顷刻,性命悬于毫发,故也”。认为痈疽之名虽有二十多种症状,然而重要的是只有两样,即阴症和阳症而已。“发于阳者为痈,为热、为实;发于阴者为疽,为冷、为虚”。对各种痈疽的临床症状、病因及治疗作了详尽阐述,并强调对痈疽要及早治疗:“病之初发,毒必旁腐肌肉,苟治不早,则毒气透膜,膜透则元气泄,脏腑失养,精神枯槁,脉坏绝矣”。同时在治疗上,他列出了“卫荣还魂汤”,也有外敷用药“冲和仙膏”等。赵宜真的《仙传外科秘方》,是传统医学在治疗痈疽外科方面的专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历史影响。
二、邵以正,自号承康子,云南昆明人。据《明史稿》记载,说他编著一部影响较大的道教医学丛书《青囊杂纂》,对道教医学经方的搜集、整理与传播做出了特殊的贡献。《青囊杂纂》共收有《仙传济阴方》、《徐氏胎产方》、《仙传外科集验方》、《小儿痘疹证治》、《秘传外科方》、《济急仙方》、《上清紫庭追痨仙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等八种医方书,并附有《秘传经验方》一部。该书汇集了大量临证各种单方、验方,对各种方剂的功用,主治、组成、用法一一给予介绍,在临床治疗上有重要价值及影响。
三、兰茂,字延秀,号和光道人,云南嵩明县人。其自幼闭门潜修,读书好道,不求闻达于当时,惟心利济于将来。关于他的习医经过,乃因孝心所致。“兰子因母病,留心此技三十余年,其学皆探本穷源,得古人精奥”。此后给人治病“投入数剂,无不立愈”。
兰茂不但精于医学,而且对道教内丹养生术、文学、戏曲、绘画、地理等均有建树,著述颇丰。除《滇南本草》、《医门览要》等医书外,还有炼养著作《性天风月通玄记》及《声律发蒙》、《玄壶集》等传世。
兰茂的《滇南本草》是我国古代内容最为丰富、保存最为完整的一部地方性本草学专著。清代植物学家吴其浚在其名著《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中曾引用了《滇南本草》当中的七十条资料。
兰茂一生誓以医药丹法济世利人,医道惠及滇南,生前就受到云南百姓的爱戴。他羽化后,乡民还建祠堂、道观等,以纪念这位仁慈的道士医师。
四、傅山,字青主,号朱衣道人,山西大同人。其博通经史,工于诗文、书画、金石、精医道。曾有人这样评价他:“世人都知道傅青主的字好,但他的字不如诗,诗不如画,画不如医,医不如人”。生动地表明傅青主的医技和医德。
傅山一生淡泊名利,著述甚丰,主要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幼科》等。其中《傅青主女科》分上下两卷,上卷列九症四十一方,内分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五大类;下卷列四十一症四十二方,包括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五大类。
傅山一生行医济世,在中医妇科领域颇有建树,对推动、研究妇科疾病作出了巨大贡献。
五、刘一明,号悟元子,素朴散人,山西曲沃人。清代著名道士、养生家、医学家。
刘一明在修道与习医上,主张并强调修道之人必须重医、习医。他认为习医不但可以治病救人,且可以自救。如他在《会心内集》卷下“去病歌”中说:“欲修道,先去病,浑身无病方延年。若还有病不肯除,犹如瞎子跳坑井”。
刘一明是清代著名内丹家,精研易理与丹道,著有《周易阐真》、《孔易阐真》、《象言破疑》、《通关文》、《参同直指》、《悟真直指》、《指南针》、《悟道集》、《会心集》等著作。在医学方面,其潜心研究,著有《眼科启蒙》、《经验杂方》、《经验奇方》、《杂疫症治》等多种医书。值得一提的是,刘一明的《眼科启蒙》一书,对近代医学眼科的研究、治疗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誉为“眼科瑰宝”。同时他对道教在清时的发展也作出了卓越贡献。
中医是从整体上对人进行医治、对症下药。很多中国古代的神医其实都是修炼人,医术是通过师父传授,自己通过道德修炼而得到,很多人都具备特异功能。
西医看病通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表不治本。中国古代的中医是从整体上观察人的病因,根据阴阳五行、脉络穴位等理论对人进行医治,对症下药。另外,其实很多中国的神医都是修炼人,医术并不是通过简单学习得到,而是通过师父传授,个人注重道德修炼才具备特异功能。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除了广为人知的道家、儒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之外,还有医家。与其它学说一样,医家同样与道家存在渊源,即医家是以道家道法自然、重德修身、贵性养命为根本理论基础的。
在被中国医家奉为中医之源头、行医之圭臬的《黄帝内经》中,不仅单单从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等学说,而且从修炼、道德、养生和治病四个层次上加以阐述。
“医道”之名最初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着至教论》。“医道”的“道”就是道家的“道”,通过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可知“医道”来自于道家的神仙,“医道”的重点在于修炼,经过修炼才能出特异功能,才能长生不老,因此古代秉承医道的医生都注重修炼,也都具备特异功能。
根据《黄帝八十一难经》的序文中透露的医道传承的谱序,上帝传给岐伯,岐伯传给黄帝,之后历九师、伊尹、商汤、历六师,传给了姜太公,又传给了周文王,之后历九师、医和、历六师,传给了扁鹊,又历九师,传给了华佗,又历六师,传给了黄公,再传给了唐朝的曹元,曹元是著名诗人王勃的好友。此后的名医还有唐朝的孙思邈,明朝的李时珍等。(微信搜索 新正述传统文化 公众号 看更多好文)
扁鹊的透视功能
春秋战国时期医家代表是扁鹊。《史记‧扁鹊列传》记载,扁鹊是勃海郡郑地人,姓秦,名越人。因为他医术高超,人们就用上古黄帝时期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他与三国时的华佗都被称为“神医”,有非常神奇的医术,可以隔墙看物、透视人体,并且能开刀、做手术,就是因为他们是“神传医学”(“上帝”与黄帝所传)的正传弟子。
扁鹊年轻的时候当过旅舍的管理者。食客长桑君拜访过多人,唯独扁鹊认为他奇异不凡,平常恭敬地接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一个寻常的人。
来往了十多年后,长桑君才叫扁鹊去私下交谈,并“口传心授”医道之法。长桑君还拿出他怀中的药交给扁鹊说:“用未沾到地面的水服用这药三十天,就能洞察隐微的事物了。”说罢就全部取出了他的秘方书都送给了扁鹊,随后就消失不见了。
扁鹊按照他的话服了三十天药,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这正是特异功能中的透视功能。用这个功能看病,可以完全看见五脏疾病的症结。
从此,扁鹊长期在民间行医,走遍晋、齐、赵、卫、郑、秦诸国。历史上流传着很多他治病的神迹。比如“起死回生”、“换心术”、“讳疾忌医”等。
起死回生
“起死回生”的案例发生在虢国。当扁鹊到达虢国时,正赶上虢国太子死了。扁鹊在询问了太子死亡的症状和时间后,表示自己可以让太子复活。虢君听了报告出宫来到阙门下边迎见扁鹊,悲伤不已。扁鹊告诉他,太子得的是“尸厥”,并没有死。扁鹊让弟子磨好针具,用针刺外三阳五会之穴。过了一会儿,太子苏醒了过来。扁鹊又让弟子运用能温入人体五分深浅的热敷之法,将八减的药剂混在一起煎熬,煎成后用来交替着热敷两胁下边,很快太子坐了起来。扁鹊又调节了他的阴阳,只服了二十天汤药就恢复了健康,由此天下都认为扁鹊是能使死人复活的人。
换心手术
《列子‧汤问》中记载了一次换心手术。彼时有叫鲁公扈、赵齐婴的两个人有疾病,就一起请扁鹊治病。扁鹊对公扈说:“你的心志刚强身体却很弱,有计谋却并不果断,齐婴你的心志柔弱而身体却很好,没有谋虑却过于执着。如果把你们的心脏互换,就能平衡,病也就好了。”
扁鹊于是让二人喝了药酒,他们昏死了很多天。在昏死期间,扁鹊剖开他们的前胸找到了心脏,将它们互换放置好,然后给他们吃了神药。于是他们醒了过来,就像刚开始一样的健康,后来二人就向扁鹊告辞回家了。
而扁鹊看穿齐桓侯的病灶所在,更是说明其具备隔墙看物、透视人体的功能,只是齐桓侯讳疾忌医,不愿相信扁鹊,最后无药可治死去。
从扁鹊预知、诊断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手法看,扁鹊确实身怀绝技,而这正是黄帝传下的医道。
华佗用“神目”做手术
三国时的名医华佗与扁鹊一样,也具备透视人体的能力,后人称其为“神目”。正史《三国志》与《后汉书》都有记载华佗做腹部手术的“神技”,而这都是因为华佗可以用神目看到。
《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华佗如果遇到有病邪郁结在体内,针药都不能直接达到,他就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祛除病患。他让患者以酒服下麻沸散,失去知觉,再剖开腹腔、割除溃疡,洗涤腐秽,用桑皮线缝合,涂上神膏,四五日除痛,一月间康复。
《华佗别传》还记载:有一位病人肚子很痛,十几天中,胡须和眉毛都掉了。华佗诊断是脾脏腐烂所致,但还可以剖腹治疗。他让病人饮下麻沸散,仰卧床上,切开腹腔,果然脾脏腐烂一半,于是刮去恶肉,敷上药膏,缝合伤口,又开了一些饮剂。一百天后,病人康复。
华佗看到曹操脑中长瘤
当时的著名政治人物曹操因患头风病,经多方治疗不愈,就请华佗医治,华佗只给他扎了一针,头痛马上就停止了。华佗告诉曹操:“丞相的病已经很严重,不是针灸可以奏效的。我想还是给你服麻沸散,然后剖开头颅,施行手术,这才能除去病根。”显然,华佗的神目看到了病灶的问题,但曹操以为华佗要害他,就将他关在监狱里,后来华佗就死在了监狱中。
史载,华佗还十分提倡导引养生。他创编了“五禽戏”,就是模仿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和神态,来舒展筋骨,畅通经脉的。
中国古代大医学家很多具有特异功能,能够透视人体,提前预知人的病因所在,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医治。而这些医学家们的特异功能却不是仅仅通过阅读医书所能得到的,而是要通过医道师父的传授、重视德行、修炼才能得到。所以中国古代的神医很多都是修炼人,他们神奇的医术也正是中国神传医学的印证。
这些汉藉中医书籍你都没见过吧,我就不上传了,像这这类的中医珍本古籍一般你很难找到,这些是我在国外图书馆弄到的电子版中医书籍,都是非常超高清的电子版中医书籍
就目前而言我还没见过有比 医书网 所收藏的中医书籍更丰富的,不信的话你可以比比
珍本古中医书目录:
医学正传 巻之1-8 虞抟 编集 [出版地不明] [出版者不明], 寛永11[1634]
医眼方 顾公 著 东都(江戸) 万笈堂英平吉, 文化11[1814]
医医谈 大矢贞吉 著 [出版地不明] [出版者不明], 安政2[1855]跋
医雑録 写, [书写年不明]
[太子流医术传书] 佐藤正直 [授] 写(自笔), 元文3-4[1738-1739]
北山友松子医案 巻之上,中,下,附録 北山友松子 [原著] ; 北山寿庵 辑 心斎桥筋博労町(大坂) 高萩安兵卫, 延享2[1745]
本朝医家古籍考 壶山逸人 著 东都(江戸) 中邨雪山(写), [书写年不明]
编注医学入门 巻之首,1-7 李梃 编注 金ショウ 同青堂, 嘉庆21[1816]
编注医学入门 巻之首,1-8,生理解剖図说 李梃 编著 上海 扫叶山房, 民国元[1912]
弁医断 上,下 堀江道元 著 心斎桥通安土町(大坂) 吉田松根堂, 文政8[1825]
病家示训 洛下隠士 [著] [出版地不明] [出版者不明], 正徳3[1713]
赤水玄珠 37-50 孙一奎 甫辑 室町鲤山町(京都) 田中清左卫门, 明暦3[1657]
丛桂亭医事小言 巻之1-6 原南阳 口授 下町本町(水戸) 须原屋安次郎, 文政2-3[1819-1820]跋
东医宝鉴 目録,内景,外形,雑病,汤液,针灸篇 许浚 撰 [出版地不明] 完営, [嘉庆19(1814)]
葛氏方 巻上,中,下 写, [书写年不明]
汉土医方沿革论 冈田昌春 [著] 白峯(写), 明治29[1896]
和兰医方纂要 巻之1-4,附録 江马元弘 訳 大垣(浓州) 松浦善兵卫, 文化14[1817]
医家千字文注 惟宗时俊 撰 本町(名古屋) 东壁堂, [出版年不明]
医事说约 香川秀菴 撰 ; 暘谷 阅 本石町(江戸) 万笈堂, 文化5[1808]序 (之二)
医事说约 香川秀菴 撰 ; 暘谷 阅 本石町(江戸) 万笈堂, 文化5[1808]序 (之一)
医学読书记 巻上,中,下 尤怡 著 [出版地不明] 松风阁, 嘉庆19[1814]
医者谈义 巻1-5 粪得斎 [著] 金沢安江町(加州) 能登屋治助, 寳暦9[1759]
御纂医宗金鉴 首巻,巻1-90 呉谦 [ほか]奉勅纂修 [北京] 武英殿, 乾隆7[1742]
呉医汇讲 巻1-11 唐大烈 纂辑 [出版地不明] [出版者不明], 嘉庆元[1796]
先哲医话 巻上,下 浅田惟常 著 ; 松山挺 校 东京府 松山良祯, 明治13[1880]
新编集成牛医方 赵浚,金士衡 [等撰] [出版地不明] [出版者不明], [出版年不明]
新刊仁斎直指附遗方论 巻之1-26 杨士瀛 编撰 ; 朱崇正 附遗 新刊仁斎直指小児附遗方论 巻之1-5 杨士瀛 撰次 ; 朱崇正 附遗 新刊仁斎直指方论医脉真経 巻之1-2 杨士瀛 撰次 ; 朱崇正 附遗 新刊伤寒类书活人総括 巻之
薛氏医按
养寿院医则 山脇尚徳 著 ; [山脇]侃 校 京都 林芳兵卫, 天保12[1841]
一本堂行余医言 巻之1-22 香川修徳 著 五条桥通堺町(京都) 丁子屋定七, 天明8[1788]
一夕医话 巻上,中,下 革溪 记 [出版地不明] [出版者不明], 庆応2[1866]跋
医案类语 巻1-2 淇园 訳定 ; 吉冈元亮,中川僖,厚木有则 纂辑 [出版地不明] [出版者不明], 安永3[1774]序
医便 巻1-5 [王三才] [辑] ; 张受孔,姚学颜 重订 [出版地不明] 人瑞堂, [出版年不明]
医部医术名流列传 写, [书写年不明]
医蔵书目 殷仲春 甫辑 写, [书写年不明]
済生三方 巻之上,中,下 扶歇兰度 [原著] ; 杉田信成卿 訳 浅草茅町(江戸) 须原屋伊八, 万延2[1861]
金鶏医谈 畑秀竜 著 ; [畑]毛义 校 日本桥通(江戸) 千锺房, 寛政11[1799]序
竒効医述 巻1-2 聂尚恒 著 [出版地不明] 书戸余象斗领 万治4[1661]
青州先生医谈 [华冈青洲] [述] 江口良斎(写), 天保13[1842]
医道二千年眼目编 巻之1-13 邨井チュン 著 寺町御池下ル町(京) 橘屋久兵卫, [出版年不明]
医道日用纲目 本郷正豊 [著] 心斎桥顺庆町(大阪) 柏原屋清右卫门, 文政元[1818]
医典襍钞 写, [书写年不明]
医范 吉益南涯 著 ; 大江広彦 校正 纪伊 稽古馆, 文政8[1825]
医范提纲 巻之1-3 宇田川榛斎 訳述 ; 诹访俊 笔记
医范提纲 巻之1-3 宇田川榛斎 訳述 ; 诹访俊 笔记 下谷池之端仲町(江戸) 青藜阁, 文化2[1805]序(之二)
医范提纲 巻之1-3 宇田川榛斎 訳述 ; 诹访俊 笔记 下谷池之端仲町(江戸) 青藜阁, 文化2[1805]序(之一)
医方大成论 孙[允贤] [撰] [江戸] 须原茂兵卫, 贞享5[1688]
医方大成论钞 巻1-5 意安宗恂 解 [出版地不明] [出版者不明], 寛永9[1632]
医方大成论和语钞 巻之1-8 冈本为竹 撰 堀川通六角下ル町(京) 梁文堂, 元禄15[1702]
医方集解 巻上,中,下 汪昂 著辑 ; 田中常沢 训点 浪华(大坂) 吉野家博文堂, 享保12[1727]序
医方解 写, [书写年不明]
医方考 巻之1-6 呉昆 著 寺町通円福寺町(京都) 秋田屋平左卫门, 庆安4[1651]
医方考縄愆 巻之1-7 呉昆 著 北山友松 縄愆 京极通円福寺前町(京都) 秋田屋平左卫门 元禄10[1697]
医方考縄愆 巻之7 呉昆 述 ; 北山友松 縄愆 京极通円福寺前町(京都) 秋田屋平左卫门, 元禄10[1697]
医方口诀集 上,中,下 土佐道寿 编集 ; 中山三柳 新増 ; 北山友松子 増広口诀 三休桥清水町
医方朗鉴 丹波頼理 [撰] 京师(京都) 吉田新兵卫, 文化7[1810]
医方启蒙 巻1-2 香城老人 编述 [出版地不明] 医卜堂 明治6[1873]
医贯[ヘン] 巻上,下 徐霊胎 著 [出版地不明] 半松斎, [出版年不明]
医籍考 巻1,3-80 丹波元胤 编 写, [书写年不明]
远西医方名物考 巻1-36 榛斎 訳述 ; 宇田川榕菴 校补 浅草茅町(江戸) 青藜阁, 文政5[1822]序
张氏医通纂要 [首巻],巻之1-4 张ロ玉 著 ; 滕谦斎 纂要 ; 滕玄顺 校正 心斎桥南(浪华) 定栄堂, 安永5[1776]
种痘亀鉴 久我克明 述 东
本文2023-08-04 11:05: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