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容散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2收藏

玉容散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四方之玉容散 31 组成 32 制法 33 玉容散的用法用量 34 功能主治 4 《医宗金鉴》卷六十三方之玉容散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玉容散的用法用量 45 使用注意 46 摘录 5 《古今医鉴》卷九方之玉容散 51 组成 52 功效主治 53 玉容散的用法用量 54 制备方法 6 《外科大成》卷三方之玉容散 61 组成 62 制备方法 63 功效主治 64 玉容散的用法用量 65 用药禁忌 7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方之玉容散 71 组成 72 功效主治 73 玉容散的用法用量 74 制备方法 8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之玉容散 81 组成 82 功效主治 83 玉容散的用法用量 84 制备方法 9 《种福堂方》卷四方之玉容散 91 玉容散的别名 92 组成 93 功效主治 94 玉容散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96 附注 10 《女科切要》卷八方之玉容散 101 组成 102 制备方法 103 功能主治 104 玉容散的用法用量 11 《御药院方》卷十方之玉容散 111 组成 112 制备方法 113 功能主治 114 玉容散的用法用量 12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玉容散 1 拼音

yù róng sǎn

2 概述

玉容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九首。

3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四方之玉容散 31 组成

白牵牛子、团粉、白蔹、细辛、甘松、白鸽粪、白及、白莲蕊、白芷、白术、白僵蚕、茯苓、白附子、鹰矢白、白扁豆、白丁香各一两,荆芥、独活、羌活、防风各五钱[1]。

32 制法

上药为细末[1]。

33 玉容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放手心内,以水调浓搽搓面部,良久再以水洗面,早、晚各一次[1]。

34 功能主治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四方之玉容散主治面部黑癍,初起色如尘垢,日久黑似煤色,枯黯不泽,大小不一,与皮肤相平[1]。

4 《医宗金鉴》卷六十三方之玉容散 41 处方

白牵牛 团粉 白蔹 白细辛 甘松 白鸽粪 白及 白莲蕊 白芷 白术 白僵蚕 白茯苓各30克 荆芥 独活 羌活各15克 白附子 鹰条白 白扁豆各30克 防风15克 白丁香30克

42 制法

共研细末。

43 功能主治

《医宗金鉴》卷六十三方之玉容散主治黧黑皯黯(又名黧黑斑)。初起色如尘垢,日久黑似煤形,枯暗不泽,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赤豆,木者似莲子;芡实,或长、或斜,或圆,与皮肤相平。

44 玉容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放手心内,以水调浓,擦搓面上,良久,再以水洗面,早晚日用二次。

45 使用注意

服药期间,戒忧思、劳伤,忌动火之物。

46 摘录

《医宗金鉴》卷六十三

5 《古今医鉴》卷九方之玉容散 51 组成

皂角3斤(去皮),升麻8两,楮实子5两,甘松5钱,山奈3钱,砂仁(连皮)5钱,天花粉1两,白芷1两,白及1两,糯米1升(另研),白丁香5钱(须腊月收者),绿豆1两(另研)。

52 功效主治

《古今医鉴》卷九方之玉容散功在馨香,去垢腻。主治面生小疮,或生痤痱、粉刺,并皮肤瘙痒。

53 玉容散的用法用量

量用洗面。

54 制备方法

上为末,和匀。

6 《外科大成》卷三方之玉容散 61 组成

白芷、白术、白及、白茯苓、白扁豆、白细辛、白僵蚕、白莲蕊、白牵牛、白蔹、白鸽粪、甘松、团粉、白丁香、白附子、鹰条各等分,防风减半,荆芥穗减半,羌活减半,独活减半。

62 制备方法

上为末,罐收。

63 功效主治

《外科大成》卷三方之玉容散功在白面嫩肌。主治黧黑斑、雀斑、粉刺。

64 玉容散的用法用量

洗面,日3次。

65 用药禁忌

戒忧思劳伤,忌动火之物。

7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方之玉容散 71 组成

绿豆粉90g,白菊花30g,白附子30g,白芷30g,食盐15g,冰片15g。

72 功效主治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方之玉容散功在祛风利湿,消斑润肤。主治黄褐斑,痤疮,扁平疣等。

73 玉容散的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用清水调匀外搽,代肥皂洗面,外搽10分钟后洗去。

7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8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之玉容散 81 组成

绿豆粉2钱,白附子1两,白芷1两,白蔹1两,白僵蚕1两,官粉5钱,明粉2两,防风2两,零陵香2两,排草香2两,上冰片2钱,山奈2两,檀香2两。

82 功效主治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之玉容散功在祛风止痒,化斑点。主治脾湿受风,血热发斑,黑白斑痕,癞痒硬坚。

83 玉容散的用法用量

为清凉性之涂搽剂。

8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绢罗筛23次,至极细。

9 《种福堂方》卷四方之玉容散 91 玉容散的别名

玉容粉

92 组成

白僵蚕3钱,白附子3钱,白芷3钱,山奈硼砂3钱,石膏5钱,滑石5钱,白丁香1钱,冰片3分。

93 功效主治

《种福堂方》卷四方之玉容散功在润颜色。主治雀斑。

94 玉容散的用法用量

临睡用少许水和,搽面;人乳调搽更妙。

9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96 附注

玉容粉(《集验良方拔萃》卷四)。

10 《女科切要》卷八方之玉容散 101 组成

香芷5分,肥皂1两,细辛1钱半,甘松2钱半,荆芥5钱,木贼3钱,白丁香2钱,杏仁3钱,花粉5钱,蕤仁5钱,藿香叶3钱,天虫5钱,山奈1钱半,陀僧5钱,玄明粉3钱,轻粉2钱,硫黄1钱,铅粉1两,苏合油5钱(后入),冰片1钱。

102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03 功能主治

《女科切要》卷八方之玉容散主治妇女面无光彩,颜色白而不润泽。

104 玉容散的用法用量

临睡吐津调匀,擦面过夜;次日清早用煮酒1杯冲热水洗去,再拍玉容粉。

11 《御药院方》卷十方之玉容散 111 组成

白及1两半,白蔹半两,白僵蚕(生)半两,成炼钟乳粉半两,白附子(生)2钱半,冬瓜子2钱半,韶脑(别研)2钱半,楮桃儿2钱,麝香1钱(别研)。

112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用玉浆调,匀稠得所。

113 功能主治

《御药院方》卷十方之玉容散主治面上诸(黑干)(黑曾)及瘢痕。

114 玉容散的用法用量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山楂核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来源 24 功能主治 25 山楂核的用法用量 26 附方 27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山楂核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山楂核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山楂核 1 拼音

shān zhā hé

2 《辞典》:山楂核

21 出处

《滇南本草》

22 拼音名

Shān Zhā Hé

23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等的种子。

24 功能主治

治食积,疝气。

①《纲目》:"吞之化食磨积,治癫疝。"

②《本草从新》:"治疝,催生。"

25 山楂核的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

26 附方

①治胃积坚久,嘈杂吞酸,胁间积块作痛:山楂核五钱(炒黄,研),沙蒺藜五钱(焙),鸡内金五钱(焙黄),共为细末。每服一钱,白滚水送下。忌生冷。(《滇南本草》)

②治难产:山楂核七七粒,百草霜为衣,酒吞下。(《海上方》)

③治阴肾癫肿:橄榄核、荔枝核、山楂核等分。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空心,茴香汤调下。(《纲目》)

27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山楂核的方剂 挫气丹

拼音:cuòqìdān处方:山楂子(去核)4两,北茴香(炒)1两。功能主治:挫气腰痛。摘录:《脉因证

和荣抑气汤

胡索2钱,木香2钱,沉香2钱,红花、乌药、郁金、山楂、苏木。功能主治:跌坠所伤,心腹作痛。用法用量:

平胃保和汤

术1钱,厚朴1钱,枳实1钱,陈皮1钱,莱菔1钱,山楂1钱,香附1钱,炙草5分。主治:食积,心痛如有物

升阳散火方

ǒfāng《医部全录》卷四二一引《医贯》:组成:山楂5分,黄芩4分,甘草2分,干葛2分,柴胡2分,陈

山楂汤

:shānzhātāng《幼科直言》卷五:方名:山楂汤组成:山楂肉、陈皮、桔梗、苏子、枳壳、柴胡、杏

更多用到中药山楂核的方剂

用到中药山楂核的中成药 山楂降压丸

Wan标准编号:WS3B048791处方:山楂360g夏枯草45g菊花60g小蓟60g泽泻(

安虫饮

拼音:ānchóngyǐn处方黄连、乌梅、炮姜、山楂、厚朴、芍药、使君子肉、枳实、陈皮、川楝子。功能

舒康贴膏

品名:舒康贴膏ShukangTiegao处方:山楂核精制法:取山楂核精,浓缩至适量,加入处方量的3

山楂丸

aWan标准编号WS3B168694本品为山楂制成的丸剂。制法取山楂500g、白糖300g分别

保和冲剂

gji标准编号:WS3B159393处方:山楂(焦)300g六神曲(炒)100g半夏(制)10

更多用到中药山楂核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山楂核 《本草纲目》:[主治第三卷百病主治药]腰痛

索末等分,茴香酒下。)蜀椒橄榄核(阴。同荔核、山楂核烧服。)栗根(偏气,煎酒服。)芡根(偏坠气块,

《本草从新》:[卷十果部]橄榄

唇吻燥痛。研烂敷之。(肾阴肿、橄榄核、荔枝核、山楂核等分、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空心茴香汤调下。

《本草问答》:[卷上]卷上六

断无升散。是以牵牛子、车前子皆兼降利,荔枝核、山楂核皆主降散;白蔻仁、西砂仁味虽辛,而究在温中以降

《验方新编》:[卷十九腰部]腰痛验方

、橘核(炒,去壳)各等分,煎服。又,腰痛神方∶山楂核五钱,瓦上炭存性,研末,老酒调服,不过三次,其

《儿科萃精》:[卷六疝证门]胎疝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方之三白散 31 处方 32 炮制 33 功能主治 3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外科正宗》卷四方之三白散 41 组成 42 功效主治 43 制法 4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5 《妇科玉尺》卷二方之三白散 51 处方 52 制法 53 用法 54 功能主治 6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之三白散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7 《扶寿精方》之三白散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75 加减 8 《普济方》卷三十三方之三白散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杂病广要》引《医林集要》方之三白散 91 方名 92 组成 93 功效 94 主治 95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96 加减 10 《万病回春》卷八方之三白散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辨证录》卷五方之三白散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12 《嵩崖尊生》卷十三方之三白散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眼科临症笔记》方之三白散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4 《卫生总微》卷二十方之三白散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145 制备方法 146 用药禁忌 15 《普济方》卷二四四引鲍氏方之三白散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155 制备方法 16 《三因》卷十四方之三白散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功效 164 主治 165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166 制备方法 17 《良朋汇集》卷四方之三白散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三白散 1 拼音

sān bái sǎn

2 概述

三白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五首。

3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方之三白散 31 处方

白牵牛子(半生,半炒,杵碎)、炒桑白皮、白术、木通(去皮节)、陈皮(去白)、甘草各半两[1]。

32 炮制

上捣为粗末[1]。

33 功能主治

治膀胱蕴热,风湿相乘,阴囊肿胀,大小便不利。常服导利留滞,不损脏气。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方之三白散主治小儿初患四肢肤囊浮胀,大小便不利,因膀胱蕴热,风湿相乘者[1]。

3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姜汤调下,空心服,未觉再进。

每服二钱,水煎,不拘时服[1]。

35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方

4 《外科正宗》卷四方之三白散 41 组成

杭粉1两,石膏3钱,轻粉5钱。

铅粉一两,轻粉五钱,煅石膏三钱[1]。

42 功效主治

《外科正宗》卷四方之三白散功在去热解毒,主治漆疮。

43 制法

为细末[1]

4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韭菜汁或凉水调敷,纸盖[1]。

如无菜汁,凉水调敷。

5 《妇科玉尺》卷二方之三白散 51 处方

白术、茯苓各三钱,白芍药二钱[1]。

52 制法

为粗末[1]

53 用法

水煎服[1]。

54 功能主治

《妇科玉尺》卷二方之三白散主治妊娠泄泻[1]。

6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方之三白散 61 方名

三白散

62 组成

煅石膏31g,轻粉(炒)3g,冰片15g。

63 主治

慢性湿疹,局部溃疡及搔痒者。

6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撤布,外敷藤黄软膏。

6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7 《扶寿精方》之三白散 71 方名

三白散

72 组成

白术钱半,白芍药(炒)钱半,白茯苓2钱,泽泻1钱,厚朴(姜汁炒)1钱,黄连(炒)1钱,干姜(炒)5分,乌梅肉(煎用2钱,为丸用3钱)。

73 主治

泄泻。

7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上加生姜3片,水钟半,煎1钟,食前服。神曲糊为丸服更妙。

75 加减

如兼伤食,加神曲、麦芽各1钱。

8 《普济方》卷三十三方之三白散 81 方名

三白散

82 组成

远志(去心)、莲肉、白茯苓各等分。

83 主治

小便遗涩痛,赤白浊。

8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3钱,空心用好酒调下。

8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9 《杂病广要》引《医林集要》方之三白散 91 方名

三白散

92 组成

白术、茯苓、芍药各等分。

93 功效

调胃去湿,益气健脾,和中养胃。

94 主治

感湿气,四肢懒倦,小便少,或下利,大便走泄,神思沉困,饮食减少;孕妇泄泻。

95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96 加减

腹痛甚者,加当归,倍芍药。

10 《万病回春》卷八方之三白散 101 方名

三白散

102 组成

白及1两,白蔹1两,白矾(煅)5钱。

103 主治

一切肿毒,诸疮疼痛。

10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用时入药于水碗中即沉底,外用桑皮纸托水搭于患处,热则再易,连搭连易,直待其肿处冰冷,将药敷上。立时即消。

10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1 《辨证录》卷五方之三白散 111 方名

三白散

112 组成

白芍5钱,川芎5钱,栀子3钱,茯神3钱,天花粉3钱,当归5钱,白豆蔻2枚,南星1钱,菖蒲1钱,枳壳1钱。

113 主治

大怒之后,又加拂抑,事不如意,忽大叫而厥,吐痰如涌,目不识人。

11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2 《嵩崖尊生》卷十三方之三白散 121 方名

三白散

122 组成

白薇1钱,白蔹1钱,白芍1钱。

123 主治

遗尿滑脱之有热者。

12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酒调服。

1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3 《眼科临症笔记》方之三白散 131 方名

三白散

132 组成

白矾3钱,硼砂2钱,冰片5分。

133 主治

炎性睑肿,暴发赤痒。

13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秋梨1个去皮核,捣涂之。

1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4 《卫生总微》卷二十方之三白散 141 方名

三白散

142 组成

砒霜、粉霜(2物先研细末)、石灰(研细,罗2次用)各等分。

143 主治

小儿走马急疳蚀唇,牙齿臭烂,逡巡狼狈者。

14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每用以鸡羽尖摭少许,扫疮上,其疮便干。

145 制备方法

上相合,先左研千下,却右转研千下,当极细腻如粉。

146 用药禁忌

慎勿多用,恐毒入腹,无令咽津。此药儿小者难用。

15 《普济方》卷二四四引鲍氏方之三白散 151 方名

三白散

152 组成

陈萝卜子、地枯蒌(即萝卜种)、三白叶(生溪涧边,叶如蓝,顶上三叶白)。

153 主治

脚气。脚偏大如柱,皮肉不仁,时发寒热。

15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下。

1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糊为丸,

16 《三因》卷十四方之三白散 161 方名

三白散

162 组成

白牵牛(略炒)2两,白术半两,桑白皮半两,陈皮半两,木通半两。

163 功效

导利留滞。

164 主治

膀胱蕴热,风湿相乘,阴(疒颓)肿胀,大小便不利。

165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姜汤调下,空腹服。初进1服,未觉再进。

16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7 《良朋汇集》卷四方之三白散 171 方名

三白散

172 组成

红绒(毛曷)子(烧灰)1钱,珍珠(煅)1钱,冰片1分。

173 主治

小儿牙疳,红白口疮。

174 三白散的用法用量

先用净米泔水洗,后上药。

175 制备方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妇人大全良方》方之四生丸 41 组成 42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43 功用主治 44 方解 45 运用 46 现代适应证 461 肺结核 462 支气管扩张 463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47 四生丸的药理作用 471 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472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473 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 474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475 抗炎、抗氧化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76 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48 歌诀 49 摘录 5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方之四生丸 51 组成 52 制法 5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54 功能主治 55 方解 6 《妇人大全良方》卷四方之四生丸 61 处方 62 制备方法 63 功能主治 64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方之四生丸 71 组成 72 制法 7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74 功能主治 8 《儒门事亲》卷十二方之四生丸 81 组成 82 制法 8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84 功能主治 9 《圣济总录》卷十一方之四生丸 91 组成 92 主治 9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94 制备方法 95 摘录 10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方之四生丸 101 组成 102 主治 10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104 制备方法 105 摘录 11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方之四生丸 111 组成 112 功效 113 主治 114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方法 116 摘录 12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施圆端效方》之四生丸 121 组成 122 主治 12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124 制备方法 125 摘录 13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之四生丸 131 组成 132 主治 13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134 制备方法 135 摘录 14 《普济方》卷一○四方之四生丸 141 组成 142 功效 14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144 制备方法 145 摘录 15 《普济方》卷二四一引《海南四时摄生论方》之四生丸 151 组成 152 主治 15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154 制备方法 155 摘录 16 《百一选方》卷三方之四生丸 161 组成 162 主治 16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164 制备方法 165 用药禁忌 166 摘录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四生丸 1 拼音

sì shēng wán

2 英文参考

Bolus of Four Fresh Drug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四生丸同名方剂约有十三首,其中《妇人大全良方》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生荷叶9g、生侧柏叶9g、生艾叶12g、生地黄15g,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血热妄行证。本方为治疗血热妄行所致上部出血的常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和胃溃疡吐血属血热证者。

4 《妇人大全良方》方之四生丸

该方剂具有较强的止血作用,可作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时的对症治疗措施之一[1]。但对上述3种原发病的根本治疗尚须以现代医学抗生素疗法等为主[1]。

41 组成

生荷叶9g、生侧柏叶9g、生艾叶12g、生地黄15g[2]

42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研末为丸,每服一丸(12g),水煎服[3]。

43 功用主治

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2]。主治血热妄行证。症见吐血、衄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舌红或绛,脉弦数[2]。

44 方解

本方证由火热迫血妄行,血分有热,损伤脉络,血不循经,外溢而致吐血、衄血;血色鲜红,咽干口燥,舌红,脉弦数皆为血热兼阴伤之象[3]。治当清热凉血止血[3]。方中侧柏叶凉血止血为君[3]。生地黄凉血清热,养阴生津,为臣药,佐以生荷叶凉血化瘀,止血不留瘀;生艾叶祛瘀止血,辛温而不燥,既可增强本方止血之功,又可避免血止留瘀之弊[3]。方中4药俱生用,意在增强凉血止血作用[3]。

45 运用

1.本方为治疗血热妄行所致上部出血的常用方剂[2]。凡临床上出现以出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2]。

2.加减法:若出血较多者,加入小蓟、白茅根、藕节、仙鹤草等增强止血之功。

3 使用注意:本方对内热暴作之吐血、衄血疗效较好,然只可暂用,中病即止,若多服、久服,寒凉太过,则可使血凝成瘀,造成不良后果。

46 现代适应证

[4]

适应证:常用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之咯血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之吐血,属血热妄行者。

461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经呼吸道或(和)消化道侵入体内,由细胞免疫及变态反应参加的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由于感染人体部位不同,临床上又分为原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等多种类型,共同的表现是潮热、盗汗、纳差、消瘦、咳嗽、咯血。

462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是指直径大于2mm的近端支气管由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扩张。其主要病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所致炎症,由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释放的弹性酶、胶原酶和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8和白三烯B4等介导,致使支气管壁层组织,特别是平滑肌和弹性纤维破坏,削弱了对管壁的支撑;同时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阻塞以及肿瘤、异物、感染引起的管腔阻塞导致支气管狭窄或肺不张等,由于失去肺泡弹性组织的缓冲,胸腔负压直接牵拉支气管壁即可导致支气管扩张;先天性软骨缺失症、结缔组织异常、管壁薄弱等先天和遗传因素也可导致支气管扩张;某些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可伴有支气管扩张,提示该病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主要病理改变是支气管呈囊状或柱状扩张,弹性组织、软骨、平滑肌有不同程度破坏;早期肺功能正常,晚期出现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肺循环阻力增加,出现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发展出现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和反复咯血。

463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通称为消化性溃疡,其最常见的原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服用非甾体类抗菌药,二者均会导致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破坏。在正常黏膜损害防御和修复过程中,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是损害发生的直接因素,从而发生溃疡,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十二指肠球部、胃角或胃小弯处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边缘光整、底部洁净,由肉芽组织构成,上面覆盖灰白色或灰**纤维渗出物;活动性溃疡周围黏膜常有炎性水肿,溃疡浅者累及黏膜肌层,深者可达浆膜层,血管溃破时引起出血,穿破浆膜层引起穿孔,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钝痛、灼痛、胀痛等,尤以空腹时为著;周期性发作,秋冬季为多,发作具有节律性,查体可见上腹部轻压痛。

47 四生丸的药理作用

[5]

471 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君药侧柏叶煎剂能明显缩短出凝血时间,其有效成分为槲皮苷和鞣质,炒侧柏叶炭和焖煅侧柏叶的止血作用比生侧柏叶强。臣药生地黄能促进凝血功能。佐药荷叶有促凝血和止血作用。艾叶醇提取物水溶液部分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从艾叶中分离的β谷甾醇和5,7二羟基6,3',4'三甲氧基黄酮也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艾叶几种烘品水煎剂有止血作用,生品水煎剂无效。

472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君药侧柏叶煎剂对金**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乙型链球菌、炭疽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水浸剂1:100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且与异烟肼有协同作用,水煎剂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也有抑制作用。佐药艾叶对肺炎链球菌、金**及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艾叶水煎剂对脑膜炎双球菌也有抑制作用;艾叶烟熏后对许兰黄癣菌、絮状表皮葡萄球菌、趾间毛癣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

473 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侧柏叶煎剂醇沉部分及提取物黄酮等均有镇咳和祛痰作用;侧柏叶煎剂醇沉后部分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能阻断乙酰胆堿的作用,故有平喘作用,此外侧柏叶对气管-组织呼吸有降低组织耗氧量的作用。佐药艾叶油及其有效成分有中枢性镇咳作用,艾叶油、旷萜品烯醇、萜品西醇4,β丁香烯醇等对支气管平滑肌均有直接松弛作用,并能对抗组胺、氨甲酰胆堿引起的气道平滑肌收缩反应。

474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侧柏叶煎剂醇沉后部分对肠管有明显的舒张作用;侧柏叶15g水煎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其潜血转阴天数平均28天,说明对此类出血有止血作用。臣药生地黄煎剂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的作用。佐药艾叶油混悬液有促进胆汁分泌和利胆作用。

475 抗炎、抗氧化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臣药生地黄有显著的抗炎消肿作用;怀地黄可增强GSHPx的活性,降低LPO含量而具有抗氧化作用。生地多糖对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的DNA合成、蛋白合成以及IL2的产生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同时通过阻断环磷酰胺、地塞米松的某些作用环节起到保护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艾叶油对多种炎症均有抑制及抗变态反应作用,同时能抑制脾及胸腺生长,抑制溶血素生成及单核细胞吞噬功能;艾叶水提物具有很强的抗补体活性。

476 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侧柏叶有显著的镇静作用,并能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臣药生地黄能减轻糖皮质激素对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和形态的影响,使血浆皮质酮浓度升高;能显著改善甲亢等阴虚患者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兴奋症状,同时还有镇静催眠作用。

48 歌诀

四生丸用三种叶,鲜荷鲜艾加侧柏;生地共捣如泥煎,吐衄妄行因血热[2]。

49 摘录

《妇人大全良方》

5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方之四生丸 51 组成

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各等分[6]。

52 制法

捣烂为丸,鸡子大[6]。

5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水煎服[6]。

54 功能主治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方之四生丸功能凉血止血[6]。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6]

55 方解

方中侧柏叶清热凉血止血;生地黄凉血养阴;荷叶止血散瘀;艾叶止血而性温,可防寒凉太过以致血止留瘀之弊[6]。

6 《妇人大全良方》卷四方之四生丸 61 处方

炒僵蚕、地龙、白附子、五灵脂、草乌各等分[6]。

白僵蚕(炒去丝)地龙(去土)白附子(生)五灵脂 草乌(去皮、尖)各等分

62 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6]。

63 功能主治

《妇人大全良方》卷四方之四生丸主治骨节作痛,或浑身麻痹[6]。

治妇人血风,骨节疼痛,手臂抬举不起,行履不得,并浑身麻痹。

64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十丸,茶水或酒送服[6]。

每服20丸,茶、酒任下。或作末,每次15克,酒调下。

65 摘录

《妇人大全良方》卷四

7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方之四生丸 71 组成

五灵脂、骨碎补、川乌、当归各等分[6]。

72 制法

上药为细末,无灰酒打糊为丸,梧桐子大[6]。

7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七至十五丸,温酒送下[6]。

74 功能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方之四生丸主治口眼㖞斜,半身不遂[6]。

8 《儒门事亲》卷十二方之四生丸 81 组成

黑牵牛子、大黄、朴硝、皂角(蜜炙)各等分[6]。

82 制法

上药为细末,泛水为丸[6]。

8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七十至八十丸,食后服[6]。

84 功能主治

《儒门事亲》卷十二方之四生丸主治实热便秘[6]。

9 《圣济总录》卷十一方之四生丸 91 组成

草乌头半两,白僵蚕1两,苦参1两,黑牵牛1两(并生用)。

92 主治

《圣济总录》卷十一方之四生丸主治皮肤风痒,疮癣,(疒帬)麻冷痹,热毒痈疖。

9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温酒送下,日3次。

9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95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一

10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方之四生丸 101 组成

乌头半两(生,去皮脐),木鳖子半两(去壳,研),狗脊(去毛)半两,苦参1两。

102 主治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方之四生丸主治肾脏风毒攻注,腰脚生疮。

10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10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烂研猪肾,入少许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0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方之四生丸

11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方之四生丸 111 组成

萆薢、防风(去叉)、狗脊(去毛)、乌头(去皮脐,生用)各等分。

112 功效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方之四生丸卷一壮元气之功效。

113 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方之四生丸主治一切筋骨疼痛。

114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日服10丸,渐加至30丸,空心温酒或盐汤送下。

115 制备方法

先以河水浸乌头7日7夜,切作片,每乌头1两,即用盐半两同炒黄,次与诸药同为细末,用米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16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12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施圆端效方》之四生丸 121 组成

白附子1两,干姜1两(炮),舶上硫黄1两,半夏(姜制)1两。

122 主治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施圆端效方》之四生丸主治妇人沉痼久冷,赤白崩漏,脐腹痛,窘迫后重,大便冷秘涩闷。

12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15丸,空心艾汤送下,日2次。

12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小豆大。

125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施圆端效方》

13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之四生丸 131 组成

半夏半斤,天南星5两,白附子4两,大附子2两。

132 主治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之四生丸主治风痰壅盛,胸膈不利,及诸般风疾。

13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茶、酒任下,更入少龙、麝尤佳。

134 制备方法

上4味,捣罗为末,净乳钵内用水1斗半浸,逐日换水,春、夏3日,秋、冬7日,频尝,以不麻人即去水,于筲箕内以厚纸澄干,再研细,以糯米糊为丸,如鸡头子大。

135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

14 《普济方》卷一○四方之四生丸 141 组成

生半夏1两,生南星1两,生白矾1两,南康蚌粉1两。

142 功效

《普济方》卷一○四方之四生丸卷一治风顺气,化痰逐饮之功效。

14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14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用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45 摘录

《普济方》卷一○四

15 《普济方》卷二四一引《海南四时摄生论方》之四生丸 151 组成

川狠毒、黑附子、海桐皮、天南星各等分。

152 主治

《普济方》卷二四一引《海南四时摄生论方》之四生丸主治脚膝骨节毒风,行履不得。

15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盐汤或冷酒送下。

154 制备方法

上生用为末,头醋煮糊为丸,如绿豆大。

155 摘录

《普济方》卷二四一引《海南四时摄生论方》

16 《百一选方》卷三方之四生丸 161 组成

五灵脂、当归、骨碎补、川乌头(去皮尖)各等分。

162 主治

《百一选方》卷三方之四生丸主治左瘫右痪,口眼歪斜,中风涎急,半身不遂,不能举者。

16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7丸,渐加至10丸、15丸,温酒迭下。

16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无灰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65 用药禁忌

忌服灵宝丹,恐药无效。

166 摘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牵牛子的别名 5 牵牛子的处方用名 6 白丑的来源 7 白丑的原植物形态 8 牵牛子的采收与初加工 9 白丑的生药性状 10 白丑的炮制 101 白丑的炮制方法 1011 牵牛子 1012 炒牵牛子 102 成品性状 103 炮制作用 104 贮存方法 11 白丑的性味归经 12 白丑的功效与主治 13 白丑的化学成分 14 白丑的药理作用 15 白丑的用法用量 16 使用注意 17 牵牛子中毒 171 不良反应机制 172 临床表现 173 治疗 18 白丑的药典标准 181 品名 182 来源 183 性状 184 鉴别 185 检查 1851 水分 1852 总灰分 186 浸出物 187 牵牛子饮片 1871 炮制 18711 牵牛子 187111 性状 187112 鉴别 187113 检查 187114 浸出物 18712 炒牵牛子 187121 浸出物 187122 检查 1872 性味与归经 1873 功能与主治 1874 用法与用量 1875 注意 1876 贮藏 188 出处 19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白丑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白丑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白丑 1 拼音

bái chǒu

2 英文参考

SEMEN PHARBITIDI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白丑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为《雷公炮炙论》记载的牵牛子之种皮呈淡黄白色者[1]。

牵牛子

牵牛子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 (L) Choisy或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L) Voigt的干燥成熟种子[2]。似橘瓣状,长4~8mm,宽3~5mm。表面灰黑色或淡黄白色,背面有一条浅纵沟,腹面棱线的下端有一点状种脐,微凹。质硬,横切面可见淡**或黄绿色皱缩折叠的子叶,微显油性。气微,味辛、苦,有麻感。炒牵牛子稍鼓起,颜色加深,断面浅**,微具香气[2]。药材商品以种皮呈灰黑色者名黑丑,淡黄白色者名白丑,合称二丑[3]。

牵牛子味苦,性寒;有毒[2]。归肺、肾、大肠经[2]。具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的功能[2]。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绛虫病。生牵牛子偏于逐水消肿,杀虫[2]。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虫积腹痛[2]。炒牵牛子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免伤正气,易于粉碎和煎出,以消食导滞见长[2]。多用于食积不化,气逆痰壅[2]。

4 牵牛子的别名

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

喇叭花子[3]。

5 牵牛子的处方用名

牵牛子、黑丑、白丑、二丑、草金铃、炒牵牛子、炒二丑[2]。

6 白丑的来源

牵牛子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 (L) Choisy或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L) Voigt的干燥成熟种子[2]。

药材商品以种皮呈灰黑色者名黑丑,淡黄白色者名白丑,合称二丑[3]。

牵牛子旋花科植物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 (L)Voight的种子。同属植物裂叶牵牛P nil(L)Choisy的种子亦作牵牛子入药。

7 白丑的原植物形态

一年生缠绕草本,全株密被白色长毛。叶互生,阔心形,全缘;叶柄与总花梗近等长。花序有花1~3朵;萼片5深裂,裂片卵状披针形,长约1cm,先端尾尖;花冠白色、蓝紫色或紫红色,漏斗状,长5~8cm;雄蕊5;子房3室。蒴果球形。种子5~6粒,卵形,黑色或淡黄白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于山野灌丛中、村边、路旁;多栽培。全国各地有分布。

8 牵牛子的采收与初加工

秋末果实成熟、果壳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2]。

9 白丑的生药性状

牵牛子似橘瓣状,长4~8mm,宽3~5mm。表面灰黑色或淡黄白色,背面有一条浅纵沟,腹面棱线的下端有一点状种脐,微凹。质硬,横切面可见淡**或黄绿色皱缩折叠的子叶,微显油性。气微,味辛、苦,有麻感。(《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0 白丑的炮制

牵牛子的炮制《雷公炮炙论》首先记载了酒蒸法,即:“凡用,晒干,却入水中淘,浮者去之[2]。取沉者晒干,拌酒蒸,从巳至未,晒干,临用春去黑皮用[2]。”

唐代有熬(《外台秘要》)、炒熟、石灰炒(《仙授理伤续断秘方》)[2]。

宋代有炒、生姜汁酒制(《太平圣惠方》);麸炒(《博济方》);童便制(《重修政和经使证类备用本草》);盐制、米炒、蒸制、吴茱萸制等法(《圣济总录》)[2]。

明清基本沿用前法,《普济方》还有醋煮、水煮[2]。《寿世保元》有牙皂汁浸等法[2]。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等[2]。

101 白丑的炮制方法 1011 牵牛子

取原药材,去净杂质,用时捣碎[2]。

1012 炒牵牛子

取净牵牛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膨胀鼓起,有爆裂声,颜色加深,断面浅**,即可[2]。

102 成品性状

牵牛子似橘瓣状,表面灰黑(黑丑)或淡黄白色(白丑)[2]。背面有1条浅纵沟,腹面棱线的下端有一点状种脐,微凹[2]。质硬[2]。无臭,味辛、苦,有麻感[2]。

炒牵牛子稍鼓起,颜色加深,断面浅**,微具香气[2]。

103 炮制作用

生牵牛子偏于逐水消肿,杀虫[2]。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虫积腹痛[2]。如治水肿胀满的舟车丸(《景岳全书》);治虫积腹痛的牵牛散(《沈氏尊生书》)[2]。

牵牛子炮制后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免伤正气,易于粉碎和煎出,以消食导滞见长[2]。多用于食积不化,气逆痰壅[2]。如治小儿停乳停食,腹胀便秘,痰盛喘咳的一捻金(《中国药典》)[2]。

104 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2]。

11 白丑的性味归经

白丑味苦,性寒;有毒[2]。归肺、肾、大肠经[2]。

12 白丑的功效与主治

白丑具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的功能[2]。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绛虫病。

功在泻下,逐水,消积,杀虫[3]。主治水肿,腹水,二便不利,脚气,痰饮咳喘,肠胃积滞便秘,下痢里急后重,症瘕痞块,脓肿,流注,虫积腹痛[3]。

生牵牛子偏于逐水消肿,杀虫[2]。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虫积腹痛[2]。如治水肿胀满的舟车丸(《景岳全书》);治虫积腹痛的牵牛散(《沈氏尊生书》)[2]。

炒牵牛子可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免伤正气,易于粉碎和煎出,以消食导滞见长[2]。多用于食积不化,气逆痰壅[2]。如治小儿停乳停食,腹胀便秘,痰盛喘咳的一捻金(《中国药典》)[2]。

13 白丑的化学成分

牵牛子含牵牛子甙(pharbitin)、牵牛子酸C、D(pharbitic acid C,D)、顺芷酸(tiglic acid)、尼里酸(nilic acid)等。

种子含牵牛子苷、没食子酸、裸麦角堿等[3]。

未成熟种子含多种赤霉素及其葡萄糖苷[3]。

牵牛子苷水解生成牵牛子酸、巴豆酸等[3]。

圆叶牵牛种子还含牵牛素等[3]。

14 白丑的药理作用

水、醇浸剂对小鼠皆有泻下作用[3]。致泻有效成分主要为牵牛子苷,它在肠内分解后, 肠道,引起腹泻[3]。

牵牛子还有一定兴奋平滑肌的作用[3]。

甲醇提取物可抗氧化[3]。

15 白丑的用法用量

研末(取头末)吞1~2g;煎服:3~6g[3]。

16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3]。不宜与巴豆同用[3]。

17 牵牛子中毒

牵牛子又名黑丑、白丑、草金铃、二丑等,属峻下药。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成熟种子。含有牵牛子苷及多种生物堿,主要药理作用有泻下,兴奋子宫平滑肌,驱虫,利尿,兴奋肠管。[4]

171 不良反应机制

其成分牵牛子苷在肠道内遇胆汁及肠液分解出牵牛子素,对胃肠道黏膜有强烈的 作用,还可损害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发生言语障碍,昏迷等。[5]

172 临床表现

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或血尿,高热,昏迷,四肢软弱,呼吸浅短,严重者可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休克,死亡。[5]

173 治疗

牵牛子中毒的治疗要点为[5]:

1促进毒物排出给予催吐、洗胃处理,可口服牛奶、蛋清等。静脉输液,加入维生素K、乳酸钙等。

2对症治疗05mg阿托品肌注,必要时口服复方樟脑酊2ml,3~4/d,可止痉止泻;纠正电解质紊乱。

18 白丑的药典标准 181 品名

牵牛子

Qianniuzi

PHARBITIDIS SEMEN

182 来源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L)Choisy或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L)Voigt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果实成熟、果壳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183 性状

本品似橘瓣状,长4~8mm,宽3~5mm。表面灰黑色或淡黄白色,背面有一条浅纵沟,腹面棱线的下端有一点状种脐,微凹。质硬,横切面可见淡**或黄绿色皱缩折叠的子叶,微显油性。气微,味辛、苦,有麻感。

184 鉴别

(1)取本品,加水浸泡后种皮呈龟裂状,手捻有明显的黏滑感。

(2)本品粉末淡黄棕色。种皮表皮细胞深棕色,形状不规则,壁波状。非腺毛单细胞,黄棕色,稍弯曲,长50~240μm。子叶碎片中有分泌腔,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5~106μm。草酸钙簇晶直径10~25μm。栅状组织碎片和光辉带有时可见。

(3)取本品粉末1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石油醚(60~90℃)适量,加热回流提取2小时,弃去石油醚液,药渣挥干溶剂,加入二氯甲烷甲醇(3:1)混合溶液提取6小时,回收溶剂至5 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牵牛子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咖啡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1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0~20μl、对照品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高效硅胶G薄层板上,以二氯甲烷甲醇甲酸(93:9:4)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磷钼酸试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蓝黑色斑点。

185 检查 1851 水分

不得过10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 第一法)。

1852 总灰分

不得过5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86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A)项下的冷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187 牵牛子饮片 1871 炮制 18711 牵牛子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187111 性状

同药材。

187112 鉴别

同药材。

187113 检查

同药材。

187114 浸出物

同药材。

18712 炒牵牛子

取净牵牛子,照清炒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 D)炒至稍鼓起。用时捣碎。

本品形如牵牛子,表面黑褐色或黄棕色,稍鼓起。微具香气。

187121 浸出物

同药材,不得少于120%。

187122 检查

(总灰分)同药材。

1872 性味与归经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1873 功能与主治

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

1874 用法与用量

3~6g。入丸散服,每次15~3g。

1875 注意

孕妇禁用;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

1876 贮藏

置干燥处。

188 出处

玉容散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四方之玉容散 31 组成 32 制法...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