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载清朝历史的书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2收藏

记载清朝历史的书是什么?,第1张

官方记载的史书,如《清史稿》、帝王《满文朱批》等。

另,历代清朝皇帝自己的实录,如《清圣祖实录》、《东华录》等。

另,满洲的民族史料,如《满文老档》、《八旗通志》等。

另,爱新觉罗氏史书,如《爱新觉罗家族全书》、《清皇室四谱》等。

另,皇族子弟所著史书,如《啸亭杂录》、《佳梦轩丛著》等。

另,稗官野史,如《清稗类钞》、《清朝野史大观》等。(此类书绝不可信)

        满族,即满洲族。尽管满族作为一个正式的族名,于十七世纪三十年代才出现,但若加以追溯,可谓源远流长。 清朝官修《满洲源流考》曰:“金国本名珠理真。谨案:本朝旧称满珠,所属曰珠申,与珠里直音相近,但微有缓急之异,实皆肃慎之转音也。”所以,一般认为,满族的先世在上古汉文文献中称肃慎,又称息慎。肃慎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很早就与中原发生联系。《竹书纪年》载:“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氏来朝,贡弓矢。”到了周朝,肃慎与中原的联系就多起来了。

        周景王曾说:“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汉代魏晋,肃慎又被称之为挹娄。北魏时肃慎中的勿吉部(又称靺鞨)兴起,逐渐代替了肃慎。隋唐之际,靺鞨人形成较大的七个部,其中,黑水靺鞨与满族有着较深的渊源关系。后来,黑水靺鞨为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国所征服。当契丹人灭掉渤海国后,黑水靺鞨改称女真,受辽的管辖。女真在辽代为避辽兴宗(名宗真)的讳而又被称为女直。女真部落有生女真、熟女真、回跋女真、鸭绿江女真、长白山女真、东海女真等。他们分布和活动在南至辽南,东至图们江流域、长白山以东日本海、鸭绿江流域、松花江上游,北至松花江中下游、黑龙江中下游,东北之海及库页岛的广袤地区内。

         十世纪后半期,生女真完颜部首领完颜阿骨打基本统一了女真各部,于1115年在上京(黑龙江阿城)称帝建金。金朝先后灭掉辽朝与北宋,统治区域从东北地区扩展到中原地区,都城也南迁到燕京(北京)。 1234年,金朝被蒙古人灭掉,女真人臣服于大蒙古国及后来的元朝。有元一代,女真人几经迁徙聚合,及至元末明初,女真人逐渐形成三大部,即建州女真,主要活动在牡丹江、绥芬河及长白山一带;海西女真,主要分布和活动在松花江流域;“野人”女真,主要分布和活动在黑龙江流域和库页岛等地。明朝时期,对女真人实行分而治之的羁縻安抚政策。在女真人的居住地广设卫所,任命女真首领为朝廷官员加以治理。

         到明万历年间负责东北地区政务的努尔干都司统辖的卫所有四百余个之多。朝贡和马市贸易不仅加强了女真同明朝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密切了同中原的关系,更促进了女真的社会发展。其中,海西女真与建州女真,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渔猎生产方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辅之以狩猎和采集业,社会发展较快。 十六世纪末,女真各部历经兼并聚合,又形成了几大集团。史称:“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战杀,甚且骨肉相残。强凌弱,众暴寡。”在这相互兼并的战争中,建州女真努尔哈赤突兀崛起,使女真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格局,为满洲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

满族,旧称满洲族,族人旧称旗人。1635年,皇太极将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各个民族纳入八旗之下,满族雏形自此形成。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洲族改称满族。

满族是一个悠久的渔猎民族,满族历史据推测最早可以追述到7000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文化时期,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是现代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

满族的文化丰富多彩,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开放虚怀、兼收并蓄。

早期文明:满族历史据推测最早可以追述到7000年前的肃慎新开流文化和茶啊冲文化时期。

肃慎、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据一些专家推测是现代满族一脉相承的祖先。

扩展资料:

民族发饰: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视和博物馆里,我们还常常可以欣赏到往日旗装的风采。

其中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汉语称为“旗头”、满语称为“答拉赤”这种头饰全世界为满族妇女所独有,从而成为典型的民族服饰特征,十分引人注目。

满族男性的传统发型是把前颅、两鬓的头发全部剃光,仅后颅留下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朝鲜使臣申忠一路过赫图阿拉,在《建州纪程图记》一书中详载:“女真习俗都剃发,只留脑后少许,上下二条结辫以垂。

除上唇胡须只留左右十余根外,其余都镊去”清初时发型普遍为金钱鼠尾式,清中叶后,出现了留发越来越多的趋势,但仍然远少于清末及清装剧留半头的发型。

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要同男孩一样学习骑射,发饰与男孩也类似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部分头发编成两条丫头辫子,垂于两鬓,一直到16岁成年时方可蓄发。

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答拉赤。

-满族

俗称“无圈点满文”或“老满文”,是我国满族使用过的一种拼音文字。满文的字母数目和形体与蒙古文字母大致相同。在我国的古籍文献中,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满文的古籍文献都属于少数民族语言中最多的一种,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文物是指可以移动的文物。

包括:①革命文物:指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至1919年)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至1949年)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有关遗物

②历史文物:历代的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金属器、骨角器、漆器和砖瓦、石刻、织绣、玺印、书画、舆图、货币、徽章、文献、拓片以及纸笔墨砚、钟表、眼镜、景泰蓝、下班器皿、名遗照片等

③民族文物:指近现代国内少数民族文物。

1840年以前的古代少数民族文物归入历史文物类

④外国文物:指古代、近代和现代由外国传入中国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

还有的是最近出土的文物:

1958年出土于明十三陵定陵地宫的金翼善冠。

中国现存最为精致的帝王皇冠,其细金工艺登峰造极。

该冠由前屋、后山、角(俗称纱帽翅)三个部分组成。

此冠以极细的金丝编织得天衣无缝,空眼均匀。

精美绝伦,气势雄浑,充分表现出封建帝王用器的庄严肃穆气氛,堪称中国明代金银细工高超技艺的杰作。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清代金双龙钮“天子之宝”方形玺。

该玺上有满文“天子之宝”阳文篆书,附**绶带及牙牌,牙牌两面分别用满汉文刻“天子之宝匮”。

原紫禁城交泰殿在乾隆初年收藏39方宝玺,乾隆十一年(1746年)将御宝总数定为25方。

从剩下的14方中又选出10方,这10方宝文有的与25宝文重复,或者是清初诸帝使用过,曾经在历史上发挥过很大作用,所以乾隆帝非常重视,将“十宝”存于盛京(今沈阳)。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俄国出兵东北,盛京告急。

“十宝”同其他国宝被送往承德避暑山庄,民国时送回北京。

这方宝玺就是“十宝”之一。

西周时期的伯矩鬲。

鬲为古代炊具,此为燕国贵族伯矩所属。

有盖,口沿外折,方唇,束颈,直立耳,蹄足,足跟部呈袋状。

此鬲造型别致,工艺复杂,以高浮雕修饰,在西周早期器物中十分少见,充分反映出西周早期燕国青铜器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清乾隆年间的铜胎鎏金掐丝珐琅三足香炉。

铜胎掐丝珐琅器的代表作,用于宫廷陈设。

器身通体施天蓝色珐琅釉,彩色缠枝莲间饰万寿团花,以铜镀金象首为足、耳。

该器寓意太平吉祥。

现代作品白玉东方巨龙花薰。

花薰共分为两个部分,盖钮为一条昂首盘龙;花薰盖部镂雕百花纹样,四个开光内分别雕有祖冲之、张衡、僧一行、李时珍之像。

用料讲究大气、富丽典雅,为现代玉雕作品中的精品。

该器物由中国现代工艺美术特级艺术大师夏长馨雕刻完成,曾长期陈设在人民大会堂的毛主席休息厅内,后被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

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

这座高65厘米的观音像,是现存元代最出色的青白釉瓷塑人物造型艺术品。

此尊塑像头戴宝冠,广额丰颐,神态庄肃,气质高雅。

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手放在右膝上,姿态自然优美。

这种姿势的观音一般称水月观音。

明代景德镇窑青花海水白龙纹天球瓶。

此瓶是明代宣德年间青花瓷器中的代表作,由景德镇御窑厂烧造。

圆口、长颈、圆腹、平底,颈部用青花饰以卷草纹一道,瓶腹饰满青花海水纹,在汹涌起伏的波涛之间,两侧各有一条白龙。

此器独特之处在于以青花绘大面积海水纹,以暗刻工艺留白做龙纹,制作复杂,工艺繁缛。

西汉虎牛铜案。

西汉时期滇国贵族盛放祭品的礼器。

此件虎牛铜案造型别具一格。

牛头巨大而前伸,双角向前,项颈肥壮;设计者为处理由于沉重的牛头给整个铜案带来的不平衡感,在牛尾一端,特意连铸了一只紧紧咬住牛尾的猛虎。

它是云南青铜文化中的艺术珍品,反映了古滇国高度发达的青铜制造技术和艺术成就。

很多人应该都知道,我们现在日常所说的汉语,普通话,其实都是经过了历史长久的发展,而演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换句话说,古代汉语的发音可能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而距离我们现在最近的朝代就是清朝了,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那么你知道溥仪当时说话讲的究竟是汉语还是满语呢?清朝作为距离现代最近的一个古代的朝代,皇帝们平时上朝或者和其他人交流的时候,说的又是什么话呢?为什么说清朝的皇帝中只有溥仪一个人会讲汉语,而其他的皇帝讲的都是满语呢?在真实的历史上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要问现在为电视荧屏贡献最多的朝代是哪个?出镜率最高的少数民族又是哪个?相信大家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清朝,满族。

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是满族的故乡。满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靺鞨和女真。之后,这一民族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巩固和发展下,建立了后金政权,最终,通过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为清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直到清顺治元年,清军入关,逐步统一全国,从此,便开始了满族贵族对全国的统治。

所以,清朝的皇家贵族基本都是满族人。但是,在很多影视作品中,无论是清朝的皇帝,还是妃子,亦或是大臣,都说着一口流利的汉文,就连各种文书上写的也是汉字。

1清朝皇帝真的会说汉语吗

其实,满族人也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的,满族不仅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满文,而且将满文作为清朝的法定文字来推广和使用,形成了大量的满文古籍文献,包括图书、档案、碑刻、谱牒、舆图等等。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中,无论是数量,还是种类,满文古籍文献都属于最多的一种。

所以,这就难免让很多人心生疑问:作为满族人,大清政府的文武百官,皇亲国戚,难道都不说满语吗?对于清朝时期,满族人说不说满文,在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从乾隆时期开始,满清的旗人已经全部被汉化,就连皇帝自己都不说满语,不写满文。

所以,本应该作为母语的满语,在清朝时期逐渐被疏离,成为了一种丧失沟通和交流作用的死语言。此外,这个说法,在溥仪身上也得到了证实。在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他说道:在我的学业之中,学得最糟糕的就是我的满文。虽然学了很久,但还是没学会什么。

那么,溥仪的这番言辞是否真的代表整个大清朝呢?清朝皇帝们真的把自己的母语都忘记了吗?清朝皇帝到底会不会说满文呢?

其实,上述说法并不正确。

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满清的皇子、皇孙们,每天凌晨三点到五点就要去上书房,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不曾懈怠,而首先在课上学习的就是满文以及蒙古文等内容,然后才是学习汉文。老师一般在早上五点到七点之间进行课程的教授,一直教到中午才放学,有时候课程内容多的话,甚至,要学到下午两三点钟才结束。不只是学习的时间长,皇子们的假期也很少。

根据《清代皇子的教养和分封》记载,清朝的皇子们只有每年的元旦、端午、中秋、皇帝寿辰以及自己生日时,才可以休息,不用上课。此外,就是除夕的时候会提前放学,其余时间都没有假期。课堂上纪律的要求也是非常的严格,甚至,让人觉得有些苛刻。每个学生一天学习下来,休息的次数不能超过一两次,每次的时间不能超过十五分钟,而且,还必须经过老师的同意才可以。

在读书的间隙时间,学员们可以读书,也可以讨论典故,但是,不能出去玩,更不能跑到院子里溜达。

对于那些有过错的学员,师傅会罚他们写字、抄书,甚至罚站。至于皇子的随从们,只能在教室的窗外等候,且不可以在教室外面随意走动,不然都要被罚。

清朝皇子们上课的这些规矩,一直到清朝末期也没有发生改变。

在如此严格的课堂纪律要求下,皇子们的满语水平自然不会很差。比如:同治皇帝的汉文老师翁同龢曾说过:同治皇帝刚来学习的时候,满文写的非常好,但是,汉文却不怎么样,毫无文采可言。此外,光绪帝也是翁同龢的学生,跟同治帝一样,他的满文也非常好,但是,汉文水平却一般。

2为什么溥仪的满文水平那么差

当然,在清朝皇族中,不懂满文的人皇室也有,最典型的人就是慈禧太后。后来,光绪帝曾下旨,要求所有奏折都需要满汉双语,想来也是为了方便慈禧太后阅读奏折,不然,光是满文,太后怎么能看懂。

那么,既然在清朝,满文的学习从来都没有间断过,可是,为什么溥仪的满文水平会这么差呢?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真正在职的时间只有三年,而且,他所处的统治时期,正是清政府风雨飘摇的时期,时局不稳,动荡不安,使得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与之前的历代皇室、帝王相比,应该差了很多。不过,虽然溥仪说自己的满文水平很差,但实际上,他的英文练习册上,却还是用满文给自己标注了英文单词读音。

在王庆祥的《溥仪交往录》中,也对溥仪的满文水平进行了描写:最开始,溥仪的满文成绩是不太好,但是,随着岁月的增长,他的满文水平也在不断进步,慢慢的可以用于日常交流,且可以进行简单的书写。后来,经过大概四年多的学习,溥仪已经可以阅读满文书籍了。

这里要说明一下,溥仪之所以对自己的满文水平多加诟病,除了因为大清覆灭给他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外,也可能是因为他的确不是很喜欢自己的母语。在满文老师伊克坦死后,溥仪还宣布以后要将英文作为清朝政府的第二语言,想要从根本上改变宫廷内部的语言政策。

3清朝皇帝的汉语水平到底怎么样呢?

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清朝皇帝们的满文水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那么,皇帝们的汉文水平又怎么样呢?

都知道,乾隆爱好写诗,其诗作数量都超过了整个唐朝时期的诗作数量,那么,清朝帝王对汉语到底熟不熟悉呢?一般来说,掌握一种语言通常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日常口语可以做到无障碍沟通;二是书面用语等官方语言的运营。

清朝初期的努尔哈赤跟皇太极都没有过语言这一关,据相关的资料记载,努尔哈赤与会汉文的韩国俘虏谈话,主要靠汉文翻译来完成。在皇太极时期,清朝开始了对汉官的任用,但是,汉族官员在沟通相关国事的时候,通常使用的是汉文,这让皇太极在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难。由此,也可以看出,那个时候皇太极的汉语能力还是非常的有限的,基本上要依靠翻译来跟汉官进行沟通。

这种情况一直到了顺治年间,才得以改善。那时候,皇室已经逐渐习惯了汉族的文化,皇帝也对汉文有所掌握,基本上与汉官进行日常交流是没有问题的。顺治帝不但会说汉文,还对汉语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他会诗韵,懂曲韵,甚至,能听得出北京话入声的消失。

由此可见,顺治帝的汉语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事实上,顺治帝的语言天赋很好,不仅会说满文、汉文,还懂得蒙古文,基本上可以见机行事,见到满臣说满语见到汉臣说汉语,遇到了蒙古官员还可以说蒙古话。不过,顺治帝虽然口语了得,但是,其汉文的书面阅读能力还稍显欠缺,读书还是要靠翻译协助。

到了康熙年间,清朝皇室的教育模式日渐成熟,在汉族文化的持续熏陶之下,康熙帝的汉语水平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在史料中记载,康熙皇帝八岁时候就能用汉文吟诗作对,这与他的祖父相比真是好太多了。

康熙早期的满臣,在生活和工作上多用满语,但是,随着皇帝以及其他旗人汉语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汉文在清宫内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到了康熙十二年,专门负责给皇家做汉文翻译的宗人府内启心郎职位被撤销,这标志着从康熙以后,清朝的皇帝们,汉语水平已经很好了。

4清朝皇帝如何看待满文?

虽然,清朝皇帝们的汉文越来越好,但是,他们却没有一刻放松过对满文的学习。满洲人建国初期,母语的使用率被日渐缩减,很多旗人被汉化,这不得不让清政府加以警惕。所以,从清朝中期开始,旗人们在给皇室请安、谢恩、奏事等时候,都要按照相关规定使用满文,这个制度一直被沿用到了清朝末期。

普通的旗人要遵守这样的规定,作为皇室宗亲的要求,那自然更为严格。从乾隆开始,宗室们加官进爵,都需要通过考试,爵位的高低由考试成绩来决定,而考试的内容就包括满文、马箭、步箭。所以,到了清朝末期,多数有爵位的宗室旗人,其满文要好于其他人。

有些满文学得不怎么好的旗人,皇帝还会点名批评。

特别是乾隆,在维护母语的表现上最为坚持,这与他爱好汉文,喜欢诗词歌赋的行为貌似有点相矛盾,最强硬的时候,甚至,更是停止了宗室的汉语课程。此外,为了让旗人知道满文的重要性,他还发布多条谕旨,比如:要求各部院收藏的档案中,必须以满文书写等等。

自乾隆以后的皇帝们,对于满文的态度也未曾改变。

嘉庆五年,对于各省的驻守人员,如果有荒废满语的,则给予停职处理;道光年间,对于各省驻守的人员,都要求学习满语;咸丰二年,提出八旗子弟,骑射和满文是基础科目,要求必须精通。此外,光绪帝还曾做过让那些不会满文的旗人大臣回家重新学习的事情。

由此可见,一直到清朝末年,历代的清朝皇帝对于满文的使用,都是严格要求,且坚决不能荒废。

除了众臣在面见皇帝时被要求使用满文以外,清宫之中还有很多场合也必须使用满文,比如:祠堂、祭祀等,就连皇帝与侍卫之间的对话,也必须使用满语。而且,政府要闻,内部文书等,更必须用满文书写,比如:奏折、上谕以及各种档案文书之类。

到后来,清朝与一些列强国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是以满文版本为准,比如:《尼布楚条约》,原版条约只有满文版本、拉丁文版本和俄文版本,根本就没有汉文版。后来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也都明确写明了以满文版为准的字样。

直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才彻底改变了这一现象。

此时,之所以不用满文,很大程度上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有很大关系,因为,她几乎不懂满文,所以,才说不用了。

目前,中国现存满语文文书档案浩如烟海,而能看懂满语文的人却寥若晨星。这样的话,就形成一种关联,即:随着满语文走向濒危的边缘,满文档案等珍贵史料也将成为无法破译的密码。作为一个地域的记忆,史料特别是档案承载着这里社会历史发展的全面信息。满文档案作为今天研究清史及满族史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是我们古为今用的历史依据。

然而,及至今日,尽管保存下来的满文史料十分丰富,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满语文已处于濒危的窘境,倘若消亡,尚未翻译过来的满文史料中记录的清朝肇兴、入主中原、康乾盛世等内容,不久之后,将会变成一种无法破译的历史化石,这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个无法弥补的损失。

记载清朝历史的书是什么?

官方记载的史书,如《清史稿》、帝王《满文朱批》等。另,历代清朝皇帝自己的实录,如《清圣祖实录》、《东华录》等。另,满洲的民族史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