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位医药学家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1收藏

中国古代十位医药学家,第1张

①张景岳,又名张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汉族,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②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人,汉族。著有《本草纲目》。 ③陈嘉谟(1486-1570),字廷采,号月朋,西乡石墅(今安徽祁门二都)人,明朝御医。年少时因体弱多病,遂钻研医药知识,其天性聪颖,博学多才,在诗词赋和书法算方面均有建树,尤以医药造谐较深。陈嘉谟精研医学,尤精本草,著有《医学指南》和《本草蒙筌》2书。 ④夏英,明代医家。字时彦。仁和(今浙江余杭)人。世业医。尝取祖遗诸书,撰《灵枢经脉翼》二卷。 ⑤刘纯,明代医学家。字宗厚,淮南吴陵(今属江苏)人,纯继承家业,颇有医名。尝编《医经小学》,系以韵体文将医经之要旨加以编辑,便于记诵。全书分本草、脉诀、经络、病机、治法及运气等部分叙述。另又辑成《伤寒治例》、《杂病治例》等。又将徐用诚之《医学折衷》加以补益,成《玉机微义》五卷,亦颇有发挥。 ⑥赵继宗,明朝医学家,浙江慈溪人。弘治三年,登进士第。赵继宗将自己所写的三十三篇医论汇编成册,取名为《儒医精要》,因其医学论著的目的是“略举诸症精要”。赵继宗的《儒医精要》曾广泛流传,在日本,日本学者真柳诚有《儒医精要解题》行于世。《儒医精要》成书后被送进了太医院,在礼部刊行,成为当时朝中医务的重要资料。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拼音 5 代号 6 出处 7 痞根穴的定位 8 痞根穴取穴方法 9 痞根穴穴位解剖 91 层次解剖 92 穴区神经、血管 10 痞根穴的功效与作用 11 痞根穴主治病证 12 痞根穴的配伍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特效 15 文献摘要 1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痞根 1 拼音

pǐ gēn

2 英文参考

EXB4 [中国针灸学词典]

pǐgē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XB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痞根为经外奇穴名(pǐgēn EXB4)[1][2]。出《医经小学》。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1]。主治痞块,腰痛,胃痉挛,胃痛,胃炎,胃扩张,肝炎,肝脾肿大,腰肌劳损,肾下垂,肠炎等。

4 拼音

pǐgēn

5 代号

EXB4

6 出处

《医学入门》:专治痞块,十三椎下,各开三寸五分。

7 痞根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痞根穴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1][3]。

痞根穴位于腰区,横平第一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5寸[2][4]。

痞根穴位于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处(《医学入门》)[5]。

另说在“十二椎下旁开三寸半”(《医宗金鉴》); “第十一胸椎之下两侧,相去三寸半”(《中国针灸学》)。

经外奇穴——痞根穴的位置

经外奇穴——痞根穴的位置

8 痞根穴取穴方法

患者俯卧位,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取穴。

俯卧位,于膀胱经之肓门旁开05寸处取穴[4]。

快速取穴:肚脐水平线与后正中线交点向上推1个椎体,在其棘突下,旁开35寸处即是痞根穴[6]。

9 痞根穴穴位解剖

痞根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和腰方肌。分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和第一、二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9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髂肋肌[3]。

9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12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第1腰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第1腰动脉分布[3]。

10 痞根穴的功效与作用

痞根穴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

11 痞根穴主治病证

痞根穴主治痞块,腰痛,胃痉挛,胃痛,胃炎,胃扩张,肝炎,肝脾肿大,腰肌劳损,肾下垂,肠炎等。

痞根穴主治痞块、腰痛[3]。

痞根穴主治痞块、腰痛、胃痛,以及肝脾大、肝炎、胃炎、肠炎、肾下垂等[2]。

痞根穴主治痞块[5]。

局部病:痞块(肝脾肿大)久不愈,肝炎[4]。

其他病:胃痉挛,胃炎,胃扩张,肾下垂,腰肌劳损等[4]。

12 痞根穴的配伍

痞根配精宫、鬼眼,治疝痛、反胃[4]。

痞根配命门、肾俞、太溪,治腰肌劳损[4]。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一般斜刺05~10寸[2]。

直刺05~1寸[3][4],局部有酸胀感[4],或放射至腰部[4]。

132 灸法

可灸[3][2][4]。

艾炷灸3~7壮[5]。

14 特效

经常用 槌敲打 痞穴根有利于维持和促进肝脾消化系统功能,可缓解由气血瘀滞引起的肝脾肿大[6]。

15 文献摘要

《医学入门》:多灸左边,如左右俱有,左右俱灸。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拼音 5 代号 6 出处 7 金津玉液穴的定位 8 取穴 9 金津玉液穴穴位解剖 91 层次解剖 92 穴区神经、血管 10 金津玉液穴的功效与作用 11 金津玉液穴主治病证 12 金津玉液穴的配伍 13 刺灸法 14 文献摘要 15 研究进展 1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金津玉液 1 拼音

jīn jīn yù yè

2 英文参考

Jinjin and Yuy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金津玉液(Jinjin and Yuye;jīnjīn、yù yè;EXHN12、EXHN13)为经外奇穴[1][2]。出《肘后方》。又称“华池金津、神水玉液”[3]。《医经小学》列作奇穴。金津、玉液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两侧的静脉上[2]。卷舌取之[4]。左名金津(EXHN12),右名玉液(EXHN13)[4]。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消渴,及舌尖,扁桃体炎等。

《备急千金要方》:“治舌卒肿,满口溢出如吹猪胞,气息不得通,须臾不治杀人:刺舌下两边大脉出血……”《针灸大全》列作奇穴,名金津(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称金津,右称玉液)[5]。

4 拼音

jīnjīn、yù yè

5 代号

EXHN12、EXHN13

6 出处

《医经小学》:舌底紫脉有二穴,左为金津右玉液。

7 金津玉液穴的定位

金津、玉液在口腔内,当舌系带两侧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6][2][1]。

金津穴位于舌体下面,舌系带两侧之静脉上,卷舌取之[4]。

金津玉液

8 取穴

正坐位,张口,在舌下系带左侧的静脉处取穴。

正坐张口,舌卷向上方固定,于舌面下,舌系带两侧之静脉上取穴[7]。

9 金津玉液穴穴位解剖

金津、玉液穴下有粘膜、粘膜下组织和舌肌。分布有下颌神经的颌神经和面神经鼓索的神经纤维及舌动脉的分支舌深动脉,舌静脉的属支舌深静脉。

91 层次解剖

舌下粘膜→粘膜下组织→颏舌肌[6]。

9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舌神经(发自下颌神经)和舌深静脉干经过;深层有舌神经、舌下神经和舌动脉分布[6]。

10 金津玉液穴的功效与作用

金津、玉液穴有清泻热邪,生津止渴的作用。

11 金津玉液穴主治病证

金津、玉液穴主治急性扁挑体炎,舌肿痛,口疮,口腔溃疡,舌炎,舌强,舌肿,失语,呕吐,咽炎,喉痹,喉蛾痧,黄疸,急性肠胃炎,腹泻,消渴。

金津、玉液穴主治口疮、舌强、舌肿、呕吐、消渴[6]。

金津、玉液穴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消渴;以及舌炎,扁桃体炎等[1]。

金津、玉液穴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黄疸、消渴、口腔溃疡、舌炎、扁桃体炎、急性肠胃炎等[4]。

舌病:口疮,舌强不语,舌肿,失语[7]。

其他病:呕吐,消渴,喉痹,喉蛾痧,黄疸,腹泻[7]。

12 金津玉液穴的配伍

金津、玉液配十宣、海泉,治重舌肿胀[7]。

金津、玉液配少商、神门,治口内生疮[7]。

金津、玉液配廉泉、风府、大椎、天突,治舌强不语[7]。

金津、玉液穴配少商,有清热利咽,消肿解毒的作用,主治急性扁桃体炎。

金津、玉液穴配廉泉、风府,有醒脑开窍的作用,主治中风舌强语言蹇塞。

金津、玉液穴配承浆,有滋阴降火的作用,主治消渴病。

13 刺灸法

点刺出血[1][6]。

一般用三棱针点刺出血[4]。

用三棱针点刺出血[7]。

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禁用金津、玉液穴[7]。

注意:有出血倾向者忌用[4]。

14 文献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治舌卒肿,满口溢出如吹猪胞,气息不得通,须臾不治杀人方:刺舌下两边大脉,出血,勿使著舌下中央脉,出血不止杀人。

《世医得效方》:治舌强肿起如猪胞,以针刺舌下两边大脉,血出即消,切勿刺著中央脉,令人血不止,则以火烧铜筋烙之,不止则杀人,或以斧下墨醋调敷,舌上下脱去再敷,须臾而消,此患人多不识,失治则死。

《针灸大成》:在舌下两旁紫脉上是穴,卷舌取之。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

《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金津、玉液,口内舌下面正中舌系两侧之静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主治口疮、舌炎、消渴、扁桃体炎、绞肠痧、喉痹。针二分,出血。

15 研究进展

1急腹证:点刺治100例急腹症(如胃痉挛,肠痉挛,急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功能紊乱),有迅速止痛的效果。

“十九畏”歌诀首见于明·刘纯《医经小学》:“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服炙煿莫相依。”

指出了共19个相畏(反)的药物: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乌、草乌畏犀角,人参畏五灵脂,肉桂畏赤石脂。

实际有出入

“十九畏”和“十八反”诸药,有一部分同实际应用有些出入,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引古方为据,证明某些药物仍然可以合用。如感应丸中的巴豆与牵牛同用;甘遂半夏汤以甘草同甘遂并列;散肿溃坚汤、海藻玉壶汤等均合用甘草和海藻;十香返魂丹是将丁香、郁金同用;大活络丹乌头与犀角同用等等。

现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有些实验研究初步表明,如甘草、甘遂两种药合用时,毒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甘草的用量比例,甘草的剂量若相等或大于甘遂,毒性较大;又如贝母和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未见明显的增强毒性。而细辛配伍藜芦,则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中药配伍禁忌之十八反十九畏

以上内容参考-十九畏

《难经》 十三卷。秦越人祖述《黄帝内经》,设为问答之辞,以示学者。所引经言,多非《灵》、《素》本文,盖古有其书,而今亡之耳。隋时有吕博望注本不传,宋·王惟一集五家之说,而醇疵或相乱,惟虞氏粗为可观。纪齐卿注稍密,乃附辨玄操、吕广、王宗正三子之非;周仲立颇加订易,而考证明;李子野亦为句解,而无所启发。近代张洁古注后附药,殊非经义;王少卿演绎其说,目曰重玄,亦未足以发前人之蕴;滑伯仁取长弃短,折衷以己意,作为 《难经本义》

《子午经》 一卷。论针灸之要,撰成歌诀,后人依托扁鹊者。

《铜人针灸图》 三卷。宋仁宗诏王维德考次针灸之法,铸铜人为式,分腑脏十二经,旁注俞穴所会,刻题其名,并为图法,并主疗之术,刻板传于世,夏竦(sǒng)为序。然其髎穴,比之《灵枢》“本输”、“骨空”等篇,颇亦繁杂也。

《明堂针灸图》 三卷。题曰:黄帝论人身腧穴及灼灸禁忌。曰明堂者,谓雷公问道,黄帝授之,亦后人所依托者。

《存真图》 一卷。晁公谓杨介编,崇宁间泗州刑贼于市,郡守李夷行遣医并画工往,亲诀膜摘膏肓,曲折图之,尽得纤悉介校以古书,无少异者,比 《欧希五脏图》 过之远矣,实有益医家也。王莽时,捕得翟义党王孙庆,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刻剥之,量度五脏,以竹霆道其脉,知所终始,可以治病,亦此耳意。

《膏肓灸法》 二卷。清源庄绰季裕所集。

《千金方》 ,三十卷, 唐·孙思邈 所撰。用药之方,诊脉之诀,针灸之穴,禁忌之法,至导引之要,无不周悉。曰千金者,以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议者谓其未知伤寒之数。

《千金翼方》 三十卷, 孙思邈 掇拾遗帙,以羽翼其书。首之以药录,次之以妇人、伤寒、小儿、养性、辟谷、退居、补益、杂症、疮痈、色脉、针灸,而禁术终焉。

《外台秘要》 。唐·王焘在台阁二十年,久知弘文馆,得古方书千百卷,因述诸症候,附以方药、符禁、灼灸之法,凡一千一百四门。天宝中出守房陵及大宁郡,故名焉。

《金兰循经》 。元翰林学士忽泰必列所著,其子光济铨次。大德癸卯,平江郡文学岩陵邵文龙为之序。首绘脏腑前后二图,中述手足三阴、三阳走属,继取十四经络流注,各为注释,列图于后,传之北方。自恒山董氏锓(qǐn)梓吴门,传者始广。

《济生拔萃》 十九卷。一卷取 《针经节要》 ,二卷集 《洁古云岐针法》 《窦氏流注》 ,三卷 《针经摘英》 。首针法,以仿古制也。延佑间杜思敬所撰者。

《针经指南》 。古肥窦汉卿所撰。首 《标幽赋》 ,次定八穴指法及叶蛰宫图,颇与《素问》有不合者。

《针灸杂说》 。建安窦桂芳类次。取《千金》禁忌人神及 《离合真邪论》 ,未能曲尽针灸之妙。

《资生经》 。东嘉王执中叔权,取三百六十穴,背面巅末,行分类别,以穴属病,盖合《铜人》、《千金》、《明堂》、《外台》、而一之者也。

《十四经发挥》 三卷。许昌滑寿伯仁,传针法于东平高洞阳,得其开阖流注交别之要。至若 阴、阳、维、跷、带、冲 六脉,皆有系属,而惟 督、任 二经,则包乎背腹而有专穴,诸经满而溢者,此则受之,宜与十二经并论。通考䆳穴六百五十有七,而施治功,以尽医之神秘。

《神应经》 二卷。乃宏纲陈会所撰。先著 《广爱书》 十二卷,虑其浩瀚,独取一百一十九穴,为歌为图,仍集治病要穴,总成一帙,以为学者守约之规,南昌刘瑾校。

《针灸节要》 三卷、《聚英》四卷。乃四明梅孤高武纂(zuǎn)集。

《针灸捷要》 。燕山廷瑞徐凤著集。

《玄机秘要》 。三衙继洲杨济时家传著集。

《小儿按摩经》 。四明陈氏著集。

《古今医统》 《乾坤生意》 《医学入门》 《医经小学》 中取于针灸者,其姓氏各见原书。

《针灸大成》 总辑以上诸书,类成一部,分为十卷。委晋阳靳贤选集校正

意思如下:

十九畏是指两种药物同用药性相互冲突,一种药物会受到另一种药物的抑制而降低其功效或毒性,甚至完全失效。十八反十九畏指的就是中药配伍禁忌中的相反和相误。

简介: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十九畏是中医基础理论名词,意思是两种药物同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或副作用。

“十九畏”歌诀源自于明代刘纯的《医经小学》,其歌诀中可总结出19个相畏的药物,即: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丁香畏郁金,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犀角畏川乌、草乌,人参畏五灵脂,官桂畏赤石脂,牙硝畏三棱。

《神农本草经序例》指出“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尔,勿合用也”。自宋代以后,将“相畏”关系也列为配伍禁忌,与“相恶”混淆不清。因此,“十九畏”的概念,与“配伍”一节中所谈的“七情”之一的“相畏”,涵义并不相同。

“十九畏”的应用:

对于“十九畏”在医学中的应用,历代医学家众说纷纭,各持己见。同时引经据典,应用古时药方,证明部分药物仍然可以共同使用。包括现代医学也对此进行相关研究,即使研究工作并不多,但确实证明了相畏药物即使同用,其产生的影响也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如甘草、甘遂两种药合用时,毒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甘草的用量比例;又如贝母和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未见明显的增强毒性。而细辛配伍藜芦,则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

中国古代十位医药学家

①张景岳,又名张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汉族,明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学术思想对后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