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正公文集》序 的全文翻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2收藏

《范文正公文集》序 的全文翻译,第1张

翻译: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

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

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这一年(我)考中选士,才被欧阳公所赏识,通过欧阳公认识了韩琦、富弼。他们都用对待国家精英的礼节对待我,说:“遗憾你没有结识范文正公。”

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靠文章显扬,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留传。然而(我)不敢推辞的原因,(是)自从在八岁知道敬重爱戴范公,到现在已经四十七年了。

那三位豪杰,都能够跟从他们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独没有结识,我认为是平生的遗憾,如果能够在他的文章中挂名,来私自在他的门客的末流托名,难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吗

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乐毅这些人,他们辅佐人君称王称霸的谋略,郡本来在乡野之中就确立了,不是做官后学习的。淮阴侯在汉中见汉高帝,评论刘邦、项羽的长短,谋划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划,等到辅佐汉高帝平定天下,汉中的言论,没有一样不得到实现的。

诸葛孔明隐居茅庐之中,与先主(刘备)评论曹操、孙权,谋划攻取刘璋,依靠蜀地的资本,争夺天下,终身不改变他的见解。这难道是道听途说尝试着做而侥幸成功的?范文正公在天圣年问,为母亲守孝,就已经有了心忧天下实现太平的心愿,所以写万言书来送给宰相,天下人都传诵它。

到了他被任用为将领,被提拔为执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没有超出这本书的。他对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像饥渴的人对于饮食,想要片刻忘记都不可能。

像火的热,像水的湿,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这样的地方。即使是执笔戏言,顺着本性写作,一定归结到这种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诚,争相师从他、尊崇他。

全文: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辞,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

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乐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亩中,非仕而后学者也。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及佐帝定天下,汉中之言,无一不酬者。

诸葛孔明卧草庐中,与先主论曹操、孙权,规取刘璋,因蜀之资,以争天下,终身不易其言。此岂口传耳受尝试为之而侥幸其或成者哉。

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忧,则已有忧天下致太平之意,故为万言书以遗宰相。天下传诵。至用为将,擢为执政,考其平生所为,无出此书者。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弟,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

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虽弄翰戏语,率然而作,必归于此。故天下信其诚,争师尊之。

出自:苏轼[宋代]《范文正公文集》序。

扩展资料:

文章创作背景

《范文正公文集》为北宋时刻印的范仲淹 (989~1052)诗文集。是现存最早的范集传本。《范文正公文集》序为苏轼为此集作的序。其文以后辈口吻叙写,以伊尹、姜子牙、管仲、乐毅、韩信、诸葛亮喻范仲淹,表达了对范仲淹的崇敬和追忆之思,情真意切。

据《宋史》载,范仲淹作品有《文集》二十卷,《别集》四卷,《尺牍》二卷,《奏议》十五卷,《丹阳编》八卷。北宋有刻本《范文正公文集》,南宋时有乾道刻递修本、范氏家塾岁寒堂刻本,皆二十卷。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沦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他对某些军事制度和战略措施的改善,使西线边防稳固了相当长时期;

他领导的庆历革新运动,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他也殚精竭虑,鞠躬尽瘁。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

并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传道授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

他倡导的“先忧后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为儒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是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财富。千载迄今,各地有关范仲淹的遗迹始终受到人们的保护和纪念。

范仲淹出任泰州时,征调民众4万多人,重修捍海堰。自天禧五年(1021年)至天圣四年(1026年)完成,新堤横跨通、泰、楚三州,全长约200华里,不仅当时人民的生活、耕种和产盐均有了保障,还在后世“捍患御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地人民将所修之堤命名为“范公堤”,遗址迄今犹存。

景祐元年(1034年),苏州久雨霖潦,江湖泛滥,积水不能退,造成良田委弃,农耕失收,黎民饥馑困苦,范仲淹出知苏州后,根据水性与地理环境,提出开浚昆山、常熟间的“五河”,将积水导流太湖,注入于海的治水计划。

范仲淹以“修围、浚河、置闸”为主的治水经画,不但获得时舆的赞扬,还泽被后世,自南宋一直至元、明的两浙职守,都依照这个模式去整治水患。

康定元年(1040年),范仲淹奉调西北前线,担任边防主帅。针对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山谷交错、地势险要的特点,范仲淹提出“积极防御”的守边方略,即在要害之地修筑城寨,加强防御工事,训练边塞军队,以达到以守为攻的目的。

军队制度上,取缔按官职带兵旧制,改为根据敌情选择战将的应变战术;建立营田制,解决军需问题,使军队面貌一新,应变能力和作战能力大大提高。防御工事方面,构筑城寨、修葺城池、建烽火墩,形成以大顺城为中心、堡寨呼应的坚固战略体系。

对沿边少数民族,诚心团结,慷慨优惠,严立赏罚公约,使其安心归宋。同时,范仲淹精选将帅、大力提拔军队将领,使西北军中涌现出狄青、种世衡等名将,又训练出一批强悍敢战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这支军队仍是宋朝的一支劲旅。

范仲淹利用筑城修寨进行积极防御的思想,使西北军事防务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边境局势大为改观。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最终缔署合约,西北边疆得以重现和平。

诗歌上,范仲淹主张“范围一气”、“与时消息”。范仲淹继承了孟子的“浩然之气”,又将曹丕的“文气说”、陆机、钟嵘的“感物说”和“天人合一”的诗学思想捏合在一起,他认为,诗人创作的冲动与意向,是秉承大道之“一气”,感于万物并通过万物体现出来。

范仲淹的“与时消息”则继承了刘勰的“为情而文”观和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把政治教化和为情造文有机有机结合起来,范仲淹批判宋初诗坛的盲目模仿之风和无病呻吟之态,主张诗歌创作要忠于生活现实,符合时事,不为空言。

范仲淹诗歌存世305首,内容非常广泛,或言志感怀,抒写伟大的政治抱负;或关注民生,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或纪游山水,歌颂祖国大好河山;或咏物寄兴,展现自己的人格操守。

诗意淳语真,艺术手法多样,以清为美的特点尤为突出,以文为诗、议论化的倾向非常明显,同时注意白描手法和叠字的运用,与当时的白体、晚唐体及西昆体相比,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面貌,成为宋初诗歌由唐音向宋调转变的重要一环。

  西汉第十四位皇帝就是汉平帝刘b,他不是前任皇帝的儿子,但他和前任皇帝汉哀帝一样,他俩都是汉元帝刘]的孙子。

之所以能当上皇帝,和历史上出了名的“穿越者”王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自从西汉皇位传到汉成帝那一代的时候,这当中的关系就开始复杂起来了。王莽是外戚,但是他很精明,对外表现出来的是一副兢兢业业的老实样子,朝廷上下没有不夸他的。因此,就算在王氏外戚势力低谷期,王莽在朝臣心中的地位依然没有下降。

汉哀帝是历史上著名的同性恋皇帝,“断袖之癖”就是从他和董贤的故事中传出来的,这位皇帝为了美色,竟然愿意将皇位拱手让给情人,如此昏庸无道,也是世间少有的。其他皇帝都恨不能将皇权紧紧握在手里,他倒好,笑哈哈地把皇帝的位子送给一个不相干的人!典型的人傻钱多!

汉哀帝去世以后,王莽俨然是朝中新贵,大家唯他马首是瞻,此时他已有谋权篡位的野心,自然不愿意立一位年长精明的皇帝,这才将目光转向了年仅9岁的刘b身上。这么个馅饼砸下来,小刘b也只能喜滋滋地接下了。

刘b原名刘箕子,他的父亲是曾和汉哀帝争夺皇位的中山王刘兴,也是当年最有机会当上皇帝的一个人物。不管刘b的背景有多厉害,他也只是个小屁孩,所以当上小皇帝以后,是太皇太后王政君在垂帘听政,大司马王莽在操持国政,他什么事也不用操心,当然也无法操心。

大司马王莽在群众心中的地位远高过他这个皇帝,不谙世事的刘b只好顺从群众的呼声,赏赐王莽,特封王莽为安汉公。王莽认为此时还不到篡位的时机,所以趁着小皇帝还没有长大,以防万一,他还把自己的长女嫁给了刘b。那时,刘b12岁,王莽长女8岁。王莽长女被封为皇后,史称孝平皇后。

当刘b长到14岁的时候,他在未央宫复发心脏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资治通鉴》中将此事描述为,是因为王莽在腊日向汉平帝进献椒酒时,往酒里下毒了,汉平帝这是被毒死的。

不过事实如何已经无法考究了,这件事过后,王莽还是没有篡汉,而是另外又立了一位汉宣帝玄孙刘婴为太子,号为孺子,史称孺子婴。后来,王莽取代了这位太子,自立为帝,建立新朝。

此时的孝平皇后已经是太后了,但是王莽并不想承认自己的女儿竟然是刘家的媳妇,所以将孝平皇后的称号改为黄皇室主,赐予她公主的身份。虽然黄皇室主和刘b只当了2年夫妻,她也始终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父亲竟然是这么有野心的人,但是自己的丈夫算是死在自己父亲手里的,她心里万分痛苦,最终走上了自焚而亡的绝路。

可怜了这对少男少女,都成为了王莽野心的牺牲品。从王莽逼死了好几个亲生儿子这件事中,孝平皇后应该就看清了他的真面目,所以才会这样义无反顾地奔赴死亡吧!

周世宗柴荣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他15岁从军,24岁拜将,33岁称帝,在位仅仅5年半就创下了别人三十年也可能无法达到的文治武功。有说法称,如果没有周世宗柴荣的励精图治,宋太祖赵匡胤就不可能在20年内统一天下。

那么,这位英明神武的周世宗柴荣到底是什么身世背景呢?人们是如何评价他的?

柴荣的祖父柴翁、父亲柴守礼皆为当地有名的望族富豪,可是在柴荣还未及童冠的时候,柴家家道中落,于是柴荣就收拾行囊投奔了姑母柴氏。柴氏是柴荣父亲之妹,此时已经是郭威的妻子了。

柴氏与郭威多年来都没有儿子,而柴荣到了他们家以后,孝顺恭敬,处事谨慎,和他们的感情很是深厚,柴氏和郭威便将柴荣过继到他们名下,成为他们的儿子。当时的郭威还没有富裕显贵起来,柴荣为了给家里挣钱,常常于江陵等地做茶叶生意。在做生意的时候,柴荣不仅学习骑射功夫,还阅读了大量的史书,文韬武略无不精通。

后晋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称帝后,建立了后汉,郭威与柴荣父子都有拥立之功,于是郭威被封为枢密副使,柴荣则被封为了左监门卫大将军,他们都在邺都留守。可是,后汉乾v三年,郭威与柴荣留在开封的亲人们都被刘知远的二儿子汉隐帝杀掉了,两人心中又悲又恨。汉隐帝不信任郭威,欲除之,郭威不得已起兵反抗。

后来,汉隐帝不敌反被溃军所杀,立国仅仅四年的后汉宣告灭亡,郭威则建立起了后周政权,身为郭威继子的柴荣则成为了后周皇子,封晋王。郭威对柴荣十分器重,先后把柴荣放出去历练,等到郭威去世以后,柴荣便按照遗诏登基为帝,周世宗的时代正式拉开序幕。

登基初期,柴荣就抱负满满,他问左谏议大夫王朴:“你觉得朕能当多少年皇帝?”王朴回答:“微臣用尽毕生所学来推算,三十年后的事情就不知道了。”大概意思就是柴荣至少也能当上三十年皇帝了,柴荣听了很是高兴,说:“那如果真像你说的这样,朕会用十年时间来收复天下,十年时间休养百姓,十年时间实现天下太平!”

为了实现天下太平的愿望,柴荣继位后,励精图治,在军事、政治改革、经济、文化方面都有建树。

军事方面,柴荣曾先后五次亲自领兵出征,每一次都冲锋在前线。宰相冯道阻止过他,柴荣就说,当年唐太宗就是这样平定天下的,如今他也可以,遂罢免冯道。对于临阵脱逃者他严厉处置,对于奋勇作战者他极力提携,比如赵匡胤、李重进等人就受到了重赏。

政治方面,柴荣下诏,让朝廷文臣每人举荐一个人来担任令录者,他说,他不管他们之间是亲戚关系、朋友关系还是利益关系,总之这人推荐上来以后,如果被推荐的人犯了事,那推荐他的人就要受连坐之罪,所以大家都只能推荐有真才实学的人,为朝庭注入一股优质的新鲜血液。

经济方面,由于柴荣是从茶叶生意做起的,对国家的情况多多少少有些了解,便下达了适合当时国情的经济政策。如均定田赋,限制佛教,奖励农耕,恢复漕运,兴修水利等等。

文化方面,柴荣参定雅乐,纠正科举弊端,还以厚赏激励国人献出古籍,重视藏书建设。

柴荣没能实现三十年天下太平的愿望便撒手而去,继位的恭帝柴宗训被赵匡胤夺取了政权。赵匡胤登基以后,不过是延续了周世宗柴荣的各项政策,并未有较大的改动。可以说,周世宗就是把所有要下锅的材料、调料品、菜谱什么的都准备好了,而赵匡胤只需要按照顺序把它们都下锅就可以收获成果了。所以,周世宗才被人们看作是“五代第一明君”,赵匡胤只能算窃取了革命果实而已。当然了,赵匡胤还是有真本事的,否则柴荣在世时为何一而再的重用他呢?

封建君主专制社会,谁是天下最大的人?当然是皇帝!虽然有天子(上天的儿子)的说法,但实际上这只是为了君王巩固自己权利地位,而提倡的“君权神授”思想。

另外你会发现,皇帝能够册封神位。一个君主亲自点的神位,能很快被老百姓接受,从而成为大神。就像是妈祖,原本只是福建庇护渔民的神仙,因为南宋皇帝的认可,最终晋升“天后”,成为东南沿海一带最有名的神仙。

所以君权是封建时代,最大的权利,至高无上。但是历史上,却有一个皇帝,因为笃行佛教,入佛为奴,这个皇帝就是梁武帝箫衍。

佛教是外来教派,它在中国的发展决定于统治者。统治者宣扬,则佛教大兴,若是统治者压制,则佛教遭遇挫折。箫衍到底遭遇了什么?让他看破红尘,此后笃信佛教?

箫衍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少年英才,后来代齐建梁,将梁国发展壮大。建国最开始的时候,箫衍重视儒教,曾亲自写《春秋答问》等书,倡导了好的学习氛围。而后来发生的两件事情,让他开始由儒转佛。

第一件事情,与他的六弟箫宏有关。梁武帝对大臣苛刻严格,但是对自己的亲属却十分照顾,甚至徇私护短。他的六弟箫宏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想要谋篡皇位。

梁武帝不知其野心,对他多加宠信,不仅给予大权,就连箫宏窝藏凶手,不惩罚他还升了他的官。箫宏后来与箫衍的女儿私通,两人密谋篡位,派人刺杀箫衍。箫衍抓住刺客,得知真相,深受打击。因为此事,女儿自尽,他没有处罚箫宏,但是却很失望。

第二件事情,是他的儿子萧综。萧综是箫衍的次子,他的母亲吴淑媛原先是东昏侯的妃子。吴淑媛被箫衍收入后宫,不到七个月就生下了萧综。

当时有流言说,萧综是东昏侯的儿子。箫衍没有冷落萧综,封他为王,还给他兵权,萧综也很尊敬自己的父亲。但是后来吴淑媛失宠,对箫衍有怨恨,就说她七个月就生下萧综。萧综因此觉得自己是东昏侯的儿子,对箫衍慢慢疏远。

梁国后来与北魏发生冲突,箫衍派萧综领兵作战,但是萧综却改投北魏。不仅改了自己的名字,还着丧服,为东昏侯守丧。此事发生,对箫衍的打击很大。

正是这两件自己亲近爱护的亲属,都背叛了自己,让箫衍看破红尘,转投佛教,寻求心灵安慰,几次入寺庙当和尚。

普通八年,箫衍第一次前往同泰寺舍身出家。三天之后返回,大赦天下。

大通三年,到同泰寺举行“四部无遮大会”,箫衍脱下皇袍穿上僧衣,再次出家。最后还是群臣捐钱一亿,才赎回了“皇帝普菩萨”,使得箫衍还俗。

大同十二年,箫衍入寺庙第三次出家,群臣捐钱两亿将其赎回。

太清元年,箫衍第四次入寺庙出家,这次住了三十七天,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

因为信佛,箫衍此后不吃荤,不近女色。他不仅这样要求自己,还要全国效仿,甚至后来祭祀宗庙神灵,也用蔬菜代替猪牛羊。经过群臣的反对,他才勉强以面团捏成牛羊形状祭祀。在箫衍时期,神灵过的也挺惨的。

因为箫衍的大力推行,佛教在梁国迅速发展,“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他向往方外,而不顾世俗,使得朝廷内外奸臣频出,不听劝谏,晚年政绩下降,最后死于“侯景之乱”。

王莽

原句: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心存谋略何人胜,古今英雄唯是君。

出处:三国演义---姜维

人物简介:

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

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看了你列的书目,绝大部分我都看了,也许我介绍的可能不多,但都是我认为的精品,也许我所列的书还没完本,但都写到一定程度了,也在持续更新中,我想你去看下的话应该会喜欢上的:

凡人修仙传(不象一些小说神仙满天走,元婴不如狗,万人修真,一人难成书很不错,一步步真实的修仙路,值得一看,本人正在追)

飞升之后(也许不太象仙侠,但是看着很让人热血沸腾,生而为男,不求与天地长存,但求死得其所)

中华仙魔录(已完本,龙鳞道的书,他的才华比之大神也丝毫不差,这本书便是他的颠峰之作!)

仙佛录(已完本,写的很好,风格独特,上将的书,值得一看)

仙道求索 (非全本,非常精彩的古典仙侠文!!还在持续更新中)

无极魔道(仙侠小说中, 值得一读的写魔作品, 情节与其他仙侠很是不一样, 很有阅读力!)

佛本是道(佳作--前半部只是让人觉得爽,后半部的文笔、逻辑、场面控制则达到很高的水平,名闻遐迩的一本书,跟风之作无数)

至尊觉醒(小人物的故事,慢热的作品,很不错)

《范文正公文集》序 的全文翻译

翻译: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