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早的运河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3收藏

关于最早的运河,第1张

芍 陂

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又名安丰塘。位于安徽省寿县南。春秋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前591)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芍陂始 见《汉书.地理志》,西汉设陂官专管灌溉维修。东汉建初八年(公元83),王景修芍陂稻田。1959年,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曾在安丰塘越水坝地方,发掘出一座汉代水利工程(草土堰)遗址,伴随出土的有汉代都水官铁锤等文物。芍陂主要水源是淠河。芍陂灌区面积,在4-13世纪常见记载,有灌田万顷、灌田五千余顷等说法。《水经.肥水注》详述芍陂源流,工程规模,并指出陂有五门(水口),吐纳川流。发展到隋代,经整修增辟为36门 。延续到宋代。这36水口仍可起到按照水量出入增减、调节灌溉用水先后次序的作用。明嘉靖《寿州志》详记当时36门的具体名称及其经流地点,灌渠总长达783里。清代芍陂水门迭有兴废增减,乾隆至光绪间均为28门。关于芍陂工程的人为破坏,三国、南北朝时曾多次受到战争波及,唐宋以来,则多为地主土豪占垦和盗决。以芍陂陂区为例,到明代,被占塘面约长50里, 变塘为田达56967亩多。芍陂设置减水闸,明成化十九年(1483)始见记载。系因地主土豪占陂为田,蓄水面积缩小,雨季汛涨时,地主为避免私田被淹,便盗决陂堤泄水,涸出塘底,续行占垦。为防止盗决和占垦,故设置 减水闸进行控制。清乾隆二年(1737)始在众兴集以南,建筑滚水石坝。到民国年间,芍陂灌溉效益越来越低,1949年实灌面积仅8万多亩。现为淠史杭灌区的一个反调节水库。

——————————————————————

邗 沟

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中国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又名渠水、韩 江、中渎水、淮扬运河、里运河。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于公元前486年筑邗城(今扬州市),开通邗沟。最初南端自长江引水北流,向北绕经一系列湖泊,以较短的人工渠道相连接,航道弯曲,到末口入淮河。东晋南北朝时,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江水已不能引入运河,于上游开支河从今仪征引江水通航,并在运河口建堰埭、水门节水,河上亦建有多处堰埭。隋代两次重开此河,成为南北大运河中的重要一段。唐代,长江中的沙洲扩大,并与北岸相边。开元二十二年(734),在扬子镇以南接开伊娄河,经瓜洲入江。从此,瓜洲运口与征运口并用。北宋,在邗沟上建有数十处闸、坝、涵、达等建筑物并且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船闸-复闸。元代开京杭运河,邗沟成为其中的一段,南口在瓜洲和仪征,北口仍在淮安北。

——————————————————

引漳十二渠

中国战国初期以漳水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系。灌区在漳河以南(今河南 省安阳市北)。《史记》等古籍记为战国魏文候时邺(治今临西南四十里的邺镇)令西门豹创建(公元前422年)。第一渠首在邺西18里,相延12里内有拦河低溢流堰12道,各堰都在上游右岸开引水口,设引水闸,共成12条渠道。灌区不到10万亩。漳水浑浊多泥沙,可以落淤肥田,提高产量,邺地因富庶起来,东汉末年曹操以邺为根据地,按原形式整修,十二堰称为十二登,改名开井堰。 《吕氏春秋乐成》记渠为魏襄王时邺令史起创建,在西门豹后约100多年,并批评西门豹不知引漳灌田。《汉书沟洫志》采用这一说法,和《史 记》有矛盾。后人调和两说,说是西门豹先开渠,史起又开。东魏天平二年(535)改建为天平渠,并成单一渠首,灌区扩大,后变称万金渠。渠首在今安阳市北40余里,漳河南岸。隋唐以后这一带形成以漳水、洹水(今阳河)为源的灌区。唐代复修天平渠,并开分支,灌田十万亩以上。清代、民国还有时修复利用。1959年动工在漳河上修建岳城水库。两岸分引库水,灌田数百万亩,代替了古灌渠。

___________________

灵 渠

中国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古运河。又名陡河、兴安运河。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溢安县境内,秦统一六国后,向岭南用兵,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派监郡御史禄凿灵渠运粮。它沟通了湘江和漓江,由于历代不断增修改进,技术逐步完善,作用日益增大,是2000余年来岭南(今广东广西)与中原地区的主要交通线路,直至粤汉铁路和湘桂铁路通车。灵渠渠首处用拦河坝壅高湘江水位,将其一股(今称南渠)通过穿越分水岭的人工渠道引 入漓江上源支流,并对天然河道进行扩挖和整治后,入漓江;将另一股(今称 北渠)另开新渠屈曲于湘江右再入湘江。用拦河大小天平(用条石砌的溢流坝)、铧嘴(导水分水堤)、湘江故道和泄水天平,综合地实现了分水、引水和泄洪等项功能。渠道由人工渠、开挖溪流的半人工渠道和整治后的天然河流组成,南渠长33km,北渠长35km以弯道减缓坡度;以陡门和堰坝节制用水,增加通航水深;以侧向溢流堰分泄洪水,保障安全。唐代已建有陡门18座,宋代发展到36座,元明清三代多次维修完善,保证了灵渠航运长期不衰,对广东广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有重大影响。1936年和1941年,粤汉铁路和湘桂铁路相继通车,灵渠的航运逐渐停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灵渠全面整修,基本保留了传统工程面貌,使其成为灌溉、城市供水和风景游览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已无通航效益,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京杭运河

流经聊城市的京杭运河原名会通河。从临清至黄河以北段,叫山东北运河,当地人称小运河。明清两代,京杭运河槽运兴旺,进入繁盛世代,给聊城市带来空前繁荣。进入清朝末年,临清段至黄河段仅有小川往来。1938年11月日寇侵占聊城后,运河长期无人管理,破损严重。1958年修建位山灌区,原小运河系统被打乱,有的河段作为输水渠道,并在小运河以西开挖新京杭运河,以后因引黄下马,未全面挖通,1970年恢复引黄灌溉后将此段作为三赶去。从此,小运河由各县分段治理,再没有作为通航河道统一治理。张秋至官桥口段(阳谷段)成了灌排两用河道;周店至辛闸段(聊城段),其中周店至四河头改为引黄二干渠,四河头至辛闸段为小运河分干;辛闸段至马颊河段(茌平段),曾作为引黄渠道,马颊河治理时将小运河截断,使其废弃;马颊河至卫运河段(临清段),分段作为引黄渠道。现在,小运河工程轮廓基本保留完整,聊城市城区一段作为古运河景点正在开发建设。

()

而最早的人工运河在中国水利史上的记载如下:

最早的人工运河

春秋后期,奴隶反对奴隶主的阶级斗争空前激烈地层开,社会处于大变动时期,政治和经济改革,以及军事争夺的需要,提出了开挖人工运河的要求,以克服天然河流本身条件的限制,扩大水运交通。人工运河相继出现。历史记载中最早的一条人工运河是春秋时修在当时的陈国和蔡国之间,陈国的国都在今河南淮阳县,而蔡国的国都则在今河南上蔡县,那时淮阳和上蔡又分别紧临淮水的两条支流——沙水和汝水,但陈蔡之间的水运却需要经过淮河,向东南绕上一个大圈子。于是他们在沙、汝水之间开挖一条人工运河,“通沟陈蔡之间”②〔注:国,乃通沟陈蔡之间。”据说那时的徐偃王,还是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四周一些小国纷纷臣服于徐,“凯地而钳者三十有六国”(《韩非于·五蠹》)。关于徐偃王的历史时代,说法不一,最早的说是在西周穆王时候,最迟的说是在战国后期。从徐偃王提倡仁义,并因此而有较大影响的时代特点来看,他所处的时代也可能在春秋时期。徐旭生认为“徐偃王与楚庄王(公元前六一三至公元前五九一年)同时,实较近于事实”(见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我们采用他的意见。〕。这条运河究竟在什么位置史实已不可考。但运河似乎并不宽大,大约不久以后就被堙废而不再为人们所提及。

但查阅《清史稿》有发现略有出处,据清史稿卷五十四 志二十九 地理志一记载:“香河简。府东南百二十里。隶东路厅。西有北运河,自通入。有王家务减河,雍正九年濬,长百四十里。北窝头河亦自通入。县驿一。”“武清简 又南有筐儿港新减河。其北王家务减河淤。知县刘枝彦濬自大白庄至表口,并修窝头、褒针堤。”“宁河 有七里海,汇王家务、筐儿港二减河。”可知清史稿记载中香河县境内有“王家务减河”一条,而此河也是在香河县境内并最终汇入宁河七里海。另查看光绪年间顺天府志地图以及清史稿中的记载可以肯定“王家务减河”就是青龙湾河,只是其中记载日期与《光绪顺天府志》中记载晚一年。

堤上偶成》

——清·乾隆

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堤上行

九里岗临御黄坝,曾无长策只心惊

《登舟》

——清·乾隆

御舟早候运河滨,陆路行余水路循

一日之间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

麦苗夹岸穗将作,柳叶笼荫絮已频

最是篷窗心惬处,雨晴绿野出耕人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例如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伐齐国,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即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其动机已超越了服务军事行动的目的,因为此时天下已统一。隋开运河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的经济比南方进步。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400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隋统一全国后,格外重视这个地区,但隋定都长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随经济重心的发展变化南移。

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不论是中央朝廷还是官僚贵族或是北方边境。同时,长时期的分裂阻断社会南北经济的交流,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经济加强联系。

隋开运河不仅仅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也有政治方面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门阀世族大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力量相当强大。隋统一后,他们仍依恃其强大的势力,企图与中央政权抗衡。

这一尖锐矛盾在江南地区一直存在,使隋政权面临严重威胁,隋统治者要实施对南方的有效统治,贯通南北运河势在必行。同时,北部边境少数民族政权对隋亦是大患,隋王朝派出大量军队驻扎边境,这些军队仅靠屯田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江淮和中原粮饷供应。

路途遥远,开凿运河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隋以后的历朝历代,至清朝后期,无论是大一统时期政权,还是分裂时期的政权,都注重运河的疏凿与完善,其动机无外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充分利用运河漕运。

以运河为基础,建立庞大而复杂的漕运体系,将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输往都城所在地,成了中华大地统治者主要手段之一。运河的修复改道,其缘由亦是现实中运河常常的淤堵以及不同政权的都城位置变化。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明、清两代京杭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干线。

运河是由统治者主导开凿整修而成,统治者们集合庞大的人力、物力开凿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漕运。运河是为了实实在在的漕运目的而生的,漕运是封建王朝的生命支持与动力供应系统,维持王朝的生命延续。

由于海运的海盗、风浪等问题难以解决,在漕运史上运河水运是主要首选方案。开凿运河是一件名符其实的功在当代、利在万秋的伟举,对修造者而言,其功效时隔不久就能显现,给王朝带来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历朝历代有见识的统治者都非常重视运河的修造。

扩展资料:

大运河充当中国漕运的重要通道历时1200多年。清代中叶后,山东北运河淤塞。道光五年(1825年)江南粮米便改由海运至天津,再转北京。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大运河就逐渐湮废。到1949年前山东境内河段和中运河已不能通航。

里运河水位不稳,时常决堤成灾。1949年后对里运河进行了全面整治,兴建船闸和节制闸,并开辟新河道使河湖分开。在里运河的南段开辟瓦铺至六圩港间的入江新航道,缩短了与江南运河间的航程。中运河也经过拓浚和改建。

为便利徐州煤炭南运,沿微山湖西侧辟了新航道。江南运河原由镇江市区入江,由于河道狭窄淤浅,已改由谏壁口入江,在谏壁建有大型船闸控制水位。

京杭大运河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的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参考资料:

-运河

关于最早的运河

芍 陂 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又名安丰塘。位于安徽省寿县南。春秋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前591)由孙叔敖创建(一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