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人参益气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6收藏

古籍中的人参益气汤简介,第1张

《兰室秘藏》卷下:人参益气汤处方黄耆4克生甘草人参各15克白芍药9克柴胡75克炙甘草升麻各6克五味子140个制法上药嚼咀,分作四服。功能主治治热伤元气,两手指麻木,四肢困倦,怠惰嗜卧。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摘录《兰室秘藏》卷下《卫生宝鉴》卷二十四组成黄耆5分,人参3分,黄柏(去皮)3分,升麻3分,柴胡3分,白芍药3分,当归2分,白术2分,炙甘草2分,陈皮3分,生甘草2分。功效补气,益水,清热。主治过汗亡阳变证。虚而瘛搐。用法用量上(口父)咀,都为1服。水2盏半,先浸两时辰,煎至1盏,去滓热服,早食后、午饭前各1服。临床应用伤湿过汗:中山王知府次子薛里,因戏水,衣服尽湿,其母责之。至晚,觉精神昏愦,怠情嗜卧。次日,病头痛身热,腿脚沉重。一女医用和解散发之,闭户塞牖,覆以重衾,以致苦热不胜禁,遂发狂言,欲去其衾。明日,寻衣撮空,又以承气汤下之,下后语言渐不出,四肢不能收持,有时项强,手足瘛疭,搐急而挛,目左视而白睛多,口唇肌肉蠕动,饮食减少,形体羸瘦。命予治之。具说前由。予详之,盖伤湿而失于过汗也。今盛暑之时,大发其汗,汗多则亡阳,百脉行涩,故三焦之气,不能上荣心肺,心火旺而肺气焦。夺汗无血,今发汗过多,气血俱衰,筋无所养,其病为痉。脾热则肌肉蠕动。气欲竭,热留于脾,故四肢不用。此伤湿过汗而成坏证明矣。当治时之热,益水之原救其逆,补上升生发之气。以人参益气汤治之,投之3日后,语声渐出,少能行步,四肢柔和,食饮渐进,至秋而愈。各家论述《内经》曰:热*所胜,治以甘寒,以酸收之。人参、黄耆之甘温,补其不足之气而缓其急搐,故以为君;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生甘草甘微寒,黄柏苦辛寒以救肾水而生津液,故以为臣;当归辛温和血脉,橘皮苦辛,白术苦甘,炙甘草甘温,益脾胃,进饮食,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药之酸微寒,以收耗散之气而补肺金,故以为佐;升麻、柴

详见百科词条:人参益气汤 [ 最后修订于2016/8/6 11:59:17 共82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炒黄柏,树皮外层灰色,有甚厚的木栓层,表面有纵向沟裂,内皮鲜**。那么,关于它的食用及功效,大家都了解吗?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了解下吧!

  炒黄柏的功效与作用

抗菌作用

炒黄柏抗菌有效成分为小檗碱。体外试验对金**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宋内氏除外等均有效,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几乎无效,有报告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有效者。就生药而言,黄连抗菌作用较炒黄柏强1倍。对H37Rv、鸟型结核杆菌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可使菌数减少,或很高浓度1/100时呈现抑菌作用,但也有报告获得良好结果的。在用豚鼠接种人型结核菌作实验治疗时,口服或注射的疗效均很差。对接种牛型结核菌的豚鼠,从炒黄柏提取的盐酸结晶物作肌肉注射,有一定疗效。据称,炒黄柏对结核病人的临床症状及X线检查有好转,且优于黄连。

  在试管中,炒黄柏煎剂或浸剂对若干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水煎剂还能杀死钩端螺旋体剂量需较黄连大一倍。在体外对 滴虫,也有较弱的作用。

降压作用

炒黄柏对麻醉动物静脉或腹腔注射,可产生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颈动脉注射较静脉注射的更强,因此降压可能是中枢性的。对季铵型的炒黄柏碱加以改变而合成的叔胺型的化合物名昔罗匹林亦可引起迅速、显著之降压;在Ⅰ~Ⅱ颈椎间切断脊髓则降压消失,因而也证明降压属中枢性的。此外,昔罗匹林有较强的抗肾上腺素样作用,对压迫颈动脉、窒息、电 大内脏神经引起的升压反应及注射肾上腺素或电 颈上交感神经节引起的瞬膜收缩反应均受到抑制。苯苄胺、妥拉苏林、利血平等皆可减弱其降压反应。

其他作用

炒黄柏碱或昔罗匹林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小鼠的自发活动、各种反射均受到抑制;给予未麻醉家兔昔罗匹林,脑电波可出现高振幅慢波。炒黄柏碱有轻度的箭毒样作用,对蛙腹直肌紧张度无影响,但能抑制由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反应。对离体兔肠,炒黄柏粉可增强其振幅,炒黄柏酮可增强其张力及振幅;炒黄柏内酯则抑制肠管。在带有胰瘘的家兔身上,炒黄柏有促进胰腺分泌的作用。炒黄柏内酯在接近致死量005~01克/公斤时,可降低兔血糖,炒黄柏酮无此作用。据称炒黄柏有保护血小板的作用,尚待证实。

炒黄柏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煎水浸渍。

炒黄柏的食用方法

治小儿热痢下血:黄檗半两,赤芍药四钱。上同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下,大者加丸数。《阎氏小儿方论》

治痢疾:炒黄柏300克,翻白草450克,秦皮300克。将翻白草、秦皮全部及炒黄柏200克,共水煎两次,合并煎液,用文火浓缩成膏状,将剩余100克炒黄柏研细粉加入膏中,搅匀,低温烘乾,研细粉。每服一、二克,日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治妊娠及产后寒热下痢:黄檗一斤,黄连一升,栀子二十枚。上三味,细切,以水五升,渍一宿,煮三拂,服一升,一日一夜令尽。呕者加橘皮一把,生姜二两。《千金翼方》

治小儿热泻:黄檗,焙为末,用米汤和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下。《十全博救方》

治消渴尿多能食:黄檗一斤,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饮之,恣饮数日。《独行方》

治伤寒身黄,发热:肥栀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炒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治筋骨疼痛,因溼热者:黄檗炒、苍术米泔浸、炒。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省,加酒少许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

治热甚梦泄,怔忪恍忽,膈壅舌干:黄檗去粗皮一两。搀罗为末,入龙脑一钱匕,同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十九丸,浓煎麦冬汤下。《圣济总录》清心丸

治白*,梦泄遗精及滑出而不收:黄檗一斤放新瓦上烧令通赤为度,真蛤粉一斤。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酒下。《素问病机保命集》珍珠粉丸

治下阴自汗,头晕腰酸:炒黄柏三钱,苍术四钱,川椒三十粒,加水2000毫升,煎至600毫升。每次100毫升,一日三次,二日服完。《中级医刊》3:177,1966

⑾降阴火、补肾水:黄檗炒褐色、知毋洒浸,炒各四两,热地黄酒蒸、龟板酥炙各六两。上为末,猪脊髓、蜜丸。服七十丸,空心盐白汤下。《丹溪心法》大补丸

⑿降心火,益肾水:黄檗三两,砂仁一两半,甘草一两。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梧棍子大。每服五个丸,用肉苁蓉半两,切碎,用酒一大盏,浸一宿,次日早空心煎三、四沸,去滓,以清酒送下。《奇效良方》封髓丹

⒀治时行赤目:黄檗,去粗皮,为末,溼纸包裹,黄泥固,煨干。每用一弹子大,纱帕包之,浸水一盏,饭上蒸熟,乘热薰洗。一丸可用三、五次。《眼科龙木论》五行汤

⒁治小儿蓐内赤眼:黄檗,以乳浸,点之。《小品方》

⒂治口中及舌上生疮:捣黄檗含之。《千金方》

⒃治小儿重舌:黄檗,以竹沥渍取,细细点舌上。《千金方》

⒄治口疳臭烂:黄檗五钱,铜绿三钱。共为末掺之,去涎,愈。《小品方》

⒅治唇疮痛痒:黄檗末,以野蕾薇根捣汁调涂。《圣济总录》

⒆治肺壅,鼻中生疮,肿痛:黄檗、槟榔等分。捣罗为末,以猪脂调敷之。《圣惠方》

⒇治奶发,诸痈疽发背及妒乳:捣黄檗末,筛,鸡子白和,厚涂之。干,复易。《补缺肘后方》

21治痈疽肿毒;黄檗皮炒、川乌头炮等分。为末调涂之,留头,频以米泔水润溼。《濒湖集简方》

22治男子阴疮损烂:一煮黄檗洗之,又白蜜涂之。二黄连、黄檗等分,末之,煮肥猪肉汁,渍疮讫,粉之。《补缺肘后方》

23治小儿脐疮不合:黄檗末涂之。《子母秘录》

24治小儿脓疮,遍身不干:黄檗末,入枯矾少许掺之。《简便单方》

炒黄柏的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

黄柏抗菌有效成分为小檗碱,故其药理作用与黄连大体相似,但含量较黄连低。体外试验对金**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宋内氏除外、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均有效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百日咳杆菌、破伤风杆菌亦有抑制作用;对H37Rv、鸟型结核杆菌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可使菌数减少,但浓度达1%时呈现抑菌作用。在用豚鼠接种人型结核菌H37Rv作实验治疗时,口服或注射的疗效均很差。对接种牛型结核菌的豚鼠,黄柏提取物的盐酸结晶物肌肉注射时,有一定疗效。黄柏对结核病人的临床症状及X线检查有好转,且优于黄连。

在试管中,黄柏煎剂或浸剂对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水煎剂不能杀死钩端螺旋体剂量需较黄连大I倍。在体外对 滴虫也有弱的作用。据报道,黄柏酸碱法提取物制成1:1黄柏液,用 法可治疗菌痢,一般2-4天可痊愈。黄柏理疗液用直流电汇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总有效率达973%。

2抗真菌作用:

关黄柏和川黄柏的乙醚浸提物对新型隐球菌和红色发癣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作用比制霉菌素强,但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比制霉菌享弱。

3镇咳作用:

黄柏果实的挥发具有镇咳作用,其镇咳成分主要为香叶烯。并从挥发油中分得小檗碱和5,5'-二甲基糠醛醚。

4降压作用:

黄柏对麻醉动物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可产生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颈动脉注射较静脉注射的更强,因此降压可能是中枢性的。对季铵型的黄柏碱加以改变而合成的叔胺型的化合物名昔罗匹林Xylopinin亦可引起迅速、显著之降压;在Ⅰ-Ⅱ颈椎间切断脊髓则降压消失,因而也证明降压属中枢性的。

此外,昔罗匹林有较强的抗肾上腺素样作用,对压迫颈动脉、窒息、电 大内脏神经引起的升压反应及注射肾上腺素或电 颈上交感神经节引起的瞬膜收缩反应均受到抑制。

5抗滴虫作用:

黄柏煎剂,10%浓度与滴虫液1:1混和培养,对 毛滴虫有抑制作用。

6抗肝炎作用:

黄柏煎剂625-100%体外试验,对乙型肝炎抗原有抑制作用。黄柏碱对慢性肝炎有一定作用。

7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柏煎剂,100%浓度,03ml/只灌胃,连续7天,能增加小鼠脾空斑形成细胞数。

8抗溃疡作用:

黄柏提取物去小檗碱100mg/kg 皮下注射,100、1000mg/kg 灌胃或皮内注射,对乙醇、阿斯匹林或幽门结扎诱发的大鼠胃溃疡有抑制作用。

9其它作用:

黄柏碱和昔罗匹林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小鼠的自发活动、各种反射均受到抑制;给予未麻醉家兔昔罗匹林,脑电波可出现振幅慢波。黄柏碱有轻度的箭毒样作用,对蛙腹直肌紧张度无影响,但能抑制由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反应。

对离体兔肠,黄柏粉可增强其振幅,黄柏酮可增强其张力及振幅;黄柏内酯则抑制肠管。在带有胰瘘的家兔身上,黄柏有促进胰腺分泌的作用。黄柏内酯在接近致死量005-01g/kg时,可降低兔血糖,黄柏酮无此作用。据称黄柏酮有保护血小板的作用。黄柏对孑孓10ppm在18小时内可杀死62%、家蝇有杀灭作用。此外,还有利尿、健胃、外用促进皮下溢血吸收等作用。出处《中华本草》

猜你感兴趣:

1黄柏胶囊禁忌

2黄柏的作用与功效

3黄柏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是什么

4中草药黄柏的功效和作用

苦参黄柏洗液的功效

苦参黄柏洗液的功效,相信大家都对苦参和黄柏这两种中药材并不陌生,而这两者制作而成的药液对女性是有相当不错的好处的`。那么接下来我带大家一起详细了解下苦参黄柏洗液的功效。

苦参黄柏洗液的功效1

苦参,中草药名称。为豆类植物苦参的干躁根,春、秋二季采收,去除根头和小支根,清洗,干躁,或趁鲜切成片,干躁。其苦,寒。有清热解毒化湿,除虫,有利排尿之功。用以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分泌物下,阴肿外阴瘙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中医外治念珠菌性阴道炎。

黄柏,中草药名称。为芸香科绿色植物黄皮树的干躁树根。习称“川黄柏”。剥取树根后,去除粗皮,晾干。本产品呈板块状或浅槽状,宽度不一,厚1~6mm。外表层棕褐色或黄棕色,平整或具纵沟纹,有的由此可见皮孔痕及残留的暗红色粗皮;内表层暗**或淡深棕色,具细腻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横断面化学纤维性,呈裂片状层次,深咖啡色。气微,味极苦,嚼之有粘性。

用以寒湿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淋症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频繁yi精,疮疡疮毒,湿疹湿疮。盐黄柏生津止渴。用以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成份构成,苦参、蛇床子、黄芩、地肤子、樟脑、碘伏消毒液、白鲜皮、黄柏、土荆皮、金银花茶、蛇床子、赤芍、防风、柴胡、百部草、石菖蒲、野菊花、鸦胆子。功效与作用,清热去火,化湿消痒,除虫杀菌。用以女性阴道炎,医治女性带下完多,外阴瘙痒,皮肤及肛门口湿疹、体、脚癣,用以改进女性带下完多,外阴瘙痒等病症。

融入病症,用以女性阴道炎,医治女性带下完多,外阴瘙痒,皮肤及肛门口湿疹、体、脚癣等症。能快速抑灭衣原体,白念珠球菌等发病微生物菌种,合理改进女性带下完多,外阴瘙痒、腥臭等病症及下肢深静脉炎的医治。

苦参黄柏洗液的功效2

苦参黄柏洗液的作用是什么

苦参黄柏洗液除了含有苦参、黄柏等两种药物,其他的成分组成还包括了蛇床子、黄连、黄芩、百部、石菖蒲、地肤子、冰片、金银花、蛇床子、苍术、碘伏、白鲜皮、土荆皮、防风、野菊花、鸦胆子。功效和作用为到时止痒,清热解毒,杀虫灭菌。在临床当中苦山黄柏洗液这种用于治疗女性阴道炎,外阴瘙痒,带下过多,可用于治疗皮肤及肛门湿疹、下肢深静脉炎、体癣、脚癣,患者使用之后可以迅速抑灭白色念珠菌,淋球菌等致病微生物。

苦参黄柏洗液当中两种主要成分

苦参,是苦参干燥的根,性味苦,寒。功效和作用是杀虫利尿、清热燥湿。在临床当中主要用于治疗便血,湿疹,湿疮,热痢,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用还可以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黄柏,是黄皮树的干燥树皮。黄柏的气微,味极苦,咀嚼有黏性。在临床当中主要用于治疗热淋涩痛,带下阴痒,盗汗yi精,湿热泻痢,脚气痿蹙,黄疸尿赤,骨蒸劳热,疮疡肿毒,湿疹湿疮。而盐黄柏功效和作用为滋阴降火。主要用于治疗盗汗骨蒸,阴虚火旺。

……

治疗炎、宫颈炎、前列腺炎、骨髓炎、皮肤湿疹、口腔溃疡等感染性、免疫性炎症。

用于湿热泻痢、湿热黄疸,以及小便淋沥涩痛、赤白带下,阴部肿痛、足膝肿痛、萎软无力等症。

用于热毒疮疡,湿疹等症。

用于阴虚发热,或梦遗滑精等症。黄柏除清实热外,尚能清虚热以疗潮热骨蒸,泻肾火以疗梦遗滑精,常合知母、地黄等同用。

(二)黄柏的性味归经

性味苦,寒。

《本经》:"味苦,寒。"

《别录》:"无毒。"

《药性论》:"平。"

《珍珠囊》:"苦辛。"

归经 入肾、膀胱经。

《汤液本草》:"足大阳经引经药,足少阴经之剂。"

《医学入门》:"足少阴、手厥阴本药,足大阳引经药。"

《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热痢,泄泻,消渴,黄疸,痿躄,梦遗,淋浊,痔疮,便血,亦白带下,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

清热燥湿:

①用于湿热带下,症见带下色黄黏浊或为脓样,或为黄水,阴痒,灼热,尿短赤,常与芡实、金樱子、苦参、车前子等配用。

②用于湿热淋证,症见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小腹拘急或腰腹痛等,常与车前子、滑石、瞿麦、扁蓄同用。

③用于湿热脚气,症见脚膝浮肿,常与苍术、牛膝同用,即三妙散。

④用于湿热下痢,症见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等,常与白头翁、黄连同用。

泻火解毒:用于湿毒肿疡、湿疹、口疮疔肿、烫伤等,随证配用,内服外敷皆可。

退虚热,制相火。用于阴虚发热、骨蒸盗汗及相火亢盛的遗精证,多配知母同用。

《本经》:"主五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

《别录》:"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

《药性论》:"主男子阴痿。治下血如鸡鸭肝片;及男子茎上疮,屑末敷之。"

《本草拾遗》:"主热疮疱起,虫疮,痢,下血,杀蛀虫;煎服,主消渴。"

《日华子本草》:"安心除劳,治骨蒸,洗肝,明目,多泪,口干,心热,杀疳虫,治蛔心痛,疥癣,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后分急热肿痛。"

《珍珠囊》:"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膝无力。"

《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泻膀胱龙火,利结小便,下焦湿肿,痢疾先见血,脐中痛,补肾水不足。"

《用药心法》:"治疮痛不可忍者。"

《兰室秘藏》:"泻冲脉之邪。治夏月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

《纲目》:"敷小儿头疮。"

《现代实用中药》:"打扑挫筋等,磨粉调如泥状涂贴。"

黄柏附方

治小儿热痢下血:黄檗半两,赤芍药四钱。上同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下,大者加丸数。(《阎氏小儿方论》)

治痢疾:黄柏300克,翻白草450克,秦皮300克。将翻白草、秦皮全部及黄柏200克,共水煎两次,合并煎液,用文火浓缩成膏状,将剩余100克黄柏研细粉加入膏中,搅匀,低温烘干,研细粉。每服一、二克,日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治妊娠及产后寒热下痢:黄檗一斤,黄连一升,栀子二十枚。上三味,细切,以水五升,渍一宿,煮三拂,服一升,一日一夜令尽。呕者加橘皮一把,生姜二两。(《千金翼方》)

治小儿热泻:黄檗,焙为末,用米汤和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下。(《十全博救方》)

治消渴尿多能食:黄檗一斤,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饮之,恣饮数日。(《独行方》)

治伤寒身黄,发热:肥栀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黄檗(炒)、苍术(米泔浸、炒)。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省,加酒少许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

治热甚梦泄,怔忪恍忽,膈壅舌干:黄檗(去粗皮)一两。搀罗为末,入龙脑一钱匕,同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十九丸,浓煎麦冬汤下。(《圣济总录》清心丸)

治白*,梦泄遗精及滑出而不收:黄檗一斤(放新瓦上烧令通赤为度),真蛤粉一斤。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酒下。(《素问病机保命集》珍珠粉丸)

治下阴自汗,头晕腰酸:黄柏三钱,苍术四钱,川椒三十粒,加水2000毫升,煎至600毫升。每次100毫升,一日三次,二日服完。(《中级医刊》)

降阴火、补肾水:黄檗(炒褐色)、知毋(洒浸,炒)各四两,热地黄(酒蒸)、龟板(酥炙)各六两。上为末,猪脊髓、蜜丸。服七十丸,空心盐白汤下。(《丹溪心法》大补丸)

降心火,益肾水:黄檗三两,砂仁一两半,甘草一两。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梧棍子大。每服五个丸,用肉苁蓉半两,切碎,用酒一大盏,浸一宿,次日早空心煎三、四沸,去滓,以清酒送下。(《奇效良方》封髓丹)

治时行赤目:黄檗,去粗皮,为末,湿纸包裹,黄泥固,煨干。每用一弹子大,纱帕包之,浸水一盏,饭上蒸熟,乘热熏洗。一丸可用三、五次。(《眼科龙木论》五行汤)

治小儿蓐内赤眼:黄檗,以乳浸,点之。(《小品方》)

治口中及舌上生疮:捣黄檗含之。(《千金方》)

治小儿重舌:黄檗,以竹沥渍取,细细点舌上。(《千金方》)

治口疳臭烂:黄檗五钱,铜绿三钱。共为末掺之,去涎,愈。(《小品方》)

治唇疮痛痒:黄檗末,以野蕾薇根捣汁调涂。(《圣济总录》)

治肺壅,鼻中生疮,肿痛:黄檗、槟榔等分。捣罗为末,以猪脂调敷之。(《圣惠方》)

治奶发,诸痈疽发背及妒乳:捣黄檗末,筛,鸡子白和,厚涂之。干,复易。(《补缺肘后方》)

黄柏的食用方法

栀子柏皮汤

《伤寒论》:黄柏、栀子、甘草。治伤寒身黄发热。

易黄散

《傅青主女科》:黄柏、山药、车前子、芡实、白果。治下焦湿热,白浊带下。

滋肾丸

《兰室秘藏》:黄柏、知母、肉桂。治下焦邪热,口不渴而小便秘。

三妙散

《医学正宗》:黄柏9g、苍术9g、牛膝9g,研末内服,或入汤剂配合其它药。

大补阴丸

《丹溪心法》:黄柏12g、知母12g、熟地18g、龟板18g,水煎服(如能加用猪脊髓更好)。

黄柏绿豆汤

原料:黄柏10克,绿豆250克,白糖少许。

做法:黄柏煎水去渣,加入绿豆煮汤至烂熟,放入白糖,凉服,随意服用。

功能:清利湿热,泻火解毒。

三黄咖啡

原料:黄连10克,黄柏12克,黄芩15克,咖啡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前三味水煎,去渣取汁,兑入咖啡,加糖,每次服20毫升, 1日4次。

功能:清热解毒。

丹参黄柏酒

原料:丹参30克,黄柏10克,白酒05公斤。

做法:丹参泡入白酒中, 7日后服用,每日20-30毫升,每日2-3次。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

中药黄柏的副作用

宜忌

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

《本草经集注》:"恶干漆。"

《本草经疏》:"阴阳两虚之人,病兼脾胃薄弱,饮食少进及食不消,或兼泄泻,或恶冷物及好热食;肾虚天明作泄;上热下寒,小便不禁;少腹冷痛,子宫寒;血虚不孕,阳虚发热,瘀血停滞,产后血虚发热,金疮发热;痈疽溃后发热,伤食发热,阴虚小水不利,痘后脾虚小水不利,血虚不得眠,血虚烦躁,脾阴不足作泄等证,法咸忌之。"

毒副作用:

黄柏毒性很小, 应用中未见有明显毒性反应.黄柏给小鼠腹腔注射: 半数致死量为 27g/kg;最小致死量为052g/kg.黄柏碱、昔罗匹林给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695mg/kg 和715mg/kg。

临床应用本品, 曾有内服黄柏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的报道(1 例):患者用开水冲服黄柏3g左右, 于服药5——6小时后, 胸部发痒, 继起多个小疙瘩, 并蔓延全身, 经脱敏常规治疗而愈。事后再用黄柏煎液行皮肤划痕试验, 呈强阳性反应。

上一页 全文完(共 22158 字) 展开全部内容

目录 1 拼音 2 《外台秘要》卷三十六引《古今录验》:黄柏黑散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黄柏黑散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外台》卷三十六引《古今录验》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黄柏黑散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黄柏黑散 1 拼音

huáng bǎi hēi sǎn

2 《外台秘要》卷三十六引《古今录验》:黄柏黑散

21 处方

黄柏(炙)30克 釜底墨12克

22 制法

上二味,捣和为散。

23 功能主治

治小儿脐中有渗出液,久不愈。

24 黄柏黑散的用法用量

以粉洒于脐中,即愈。

25 摘录

《外台秘要》卷三十六引《古今录验》

3 《外台》卷三十六引《古今录验》 31 方名

黄柏黑散

32 组成

黄柏(炙)1两,釜底墨4分。

33 主治

小儿脐中汁不愈。

34 黄柏黑散的用法用量

以粉脐中。

3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古籍中的黄柏黑散 《幼幼新书》:[卷第五]初生脐肿湿第十六

,甚妙。《外台》∶《古今录验》疗小儿脐汁不瘥。黄柏黑散方黄柏(炙,一两)釜底墨(四分)上二味捣,和作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六]小儿脐汁出并疮肿方一十一首

捣散,以安脐中瘥止,甚妙。又疗小儿脐中汁不瘥,黄柏黑散方。黄柏(炙一两)釜底墨(四分)上二味捣和作散

《活幼口议》:[卷之四议初生牙儿症候二十六篇]议卵肿

卵肿外宜黑散敷之内用清心顺之黑散者用黄连黄芩大黄黄柏等分烧留性为末猪胆汁同蜜调敷之立效清心以犀角地黄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二·肝脏部]偏坠

服八分,日再,酒调下,蜜丸亦通。黑散黄连黄芩大黄黄柏(各二钱)上同烧,存性,为极细末。雄猪胆汁、蜜,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二·肝脏部]偏坠

关黄柏功效与作用

 关黄柏功效与作用,作为一种较为十分常见的中药材,但是药三分毒,食物的禁忌是一定要了解清楚的,才能够充分发挥他的功效和作用,下面跟大家分享关黄柏功效与作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黄柏功效与作用1

 关黄柏是黄皮树的树皮黄檗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吉林辽宁等地,因此又叫关黄柏。黄皮树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四川云南等地,因此又叫川黄柏。目前临床上用的黄柏,以关黄柏为主。

 黄柏要生长15-20年才可取皮入药,生长周期很长,所以药材来之不易。多年大树,取皮则伤之,故皮类药材,我都少用,不得已需用时,也尽量少用,以从天地好生之德。

 黄柏味极苦色鲜黄,善入中土。其苦寒敛藏之力,善于清解湿热,其通达微润之气,善于流通水湿。湿气郁滞,在上宜汗以发之,在中宜斡旋运之,在下宜流通泻之。黄柏流通之力,善泻下焦湿热,故常用于下焦湿热为病。

 清热去火利湿,祛火除蒸。化淤疗疮。用于湿寒泻痢,黄疽尿赤,带下阴痒,淋症涩痛,脚气痿甓,骨蒸劳热,盗汗,频繁,疮疡疮毒,湿疹湿疮。盐关黄柏生津解渴。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操作方法需求量: 3~12g。外用适度。

 可清热去火利湿,祛火除蒸,化淤疗疮;用于湿寒泻痢,阴虚火旺,黄疸,清稀,淋症,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频繁等症。外用于疮疬疮毒,湿疹,瘙痒,口腔溃疡,黄水疮,烧、烫伤。

关黄柏功效与作用2

 关黄柏是非常不错的一种中草药,可以帮助我们起到不错的养生作用,但是虽然说关黄柏功效不错,但是在多部中药古典当中,就有关于关黄柏的副作用的记载。总得来看是脾胃虚弱的'人,吃了饭之后,不容易消化,或是还伴有腹泻之类情况的人,还有宫寒,产后身体状况不佳的人,都不建议服用关黄柏,所以我们在服用关黄柏的时候就需要小心对待才行。而且因为服用之后可能会加重这些病情。身体有发热状况,小便不顺畅的人也不要服用关黄柏。

 不过虽然说关黄柏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但是总的来说关黄柏的毒性比较小,只要我们适量的去服用关黄柏,那么一般是不会出现明显的毒性反应的。不过如果用量加大了,特别是超出了安全剂量,那么就可能会发生让病人死亡的情况。关黄柏的副作用还体现在在用开水服用关黄柏产品之后几个小时,病人可能会出现胸部发痒,并起了很多小疙瘩,并蔓延到全身的状况,通常需要脱敏治疗之后,就没事了。不过这种情况极少发生,所以说我们只要按照要求服用关黄柏,那么就不会导致我们健康造成影响。

 服用关黄柏是很不错的一种中药材,可以帮助我们起到很强的治病功效,但是在服用关黄柏的时候也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这是我们在服用关黄柏的时候需要小心注意的,所以说我们服用关黄柏就需要小心对待,这样才可以更健康的服用关黄柏。

本品为 芸香科 植物 黄皮树 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 或 黄檗 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 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 川黄柏 ”,后者习称“ 关黄柏 ”。剥取树皮后,除去粗皮,晒干。 性状川黄柏 呈板片状或浅槽状,长宽不一,厚3~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棕色,平坦或具纵沟纹,有的可见皮孔痕及残存的灰褐色粗皮。内表面暗**或淡棕色,具细密的纵棱纹。体轻,质硬,断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气微,味甚苦,嚼之有粘性。 关黄柏 厚2~4mm。外表面黄绿色或淡棕**,较平坦,有不规则的纵裂纹,皮孔痕小而少见,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残留。骨表面**或黄棕色。体轻,质较硬,断面鲜**或黄绿色。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制法 黄柏:除去杂质,喷淋清水,润透,切丝,干燥。 盐黄柏:取黄柏丝,照盐水炙法(附录Ⅱ D)炒干。 黄柏炭:取黄柏丝,照炒炭法(附录Ⅱ D)炒至表面焦黑色。 [编辑本段]植物形态 [1] 1 川黄柏 落叶乔木,高10 - 12米。树干皮暗灰棕色,幼枝皮暗棕褐色或紫棕色,皮开裂,有白色皮孔,树皮无加厚的木栓层。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通常7- 15片,长圆形至长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平截或圆形,上面暗绿色,仅中脉被毛,下面浅绿色,有长柔毛。花单性,淡**,顶生圆锥花序。花瓣5-8,雄花有雄蕊5-6枚,雌花有退化雄蕊5-6枚,雌蕊1,子房上位,柱头5裂。浆果状棱果肉质,圆球形,黑色,密集成团,种子4-6,卵状长圆形或半椭圆形,褐色或黑褐色,花期5-6月,果期6-10月。 2 关黄柏 与川黄柏的主要区别为树具有加厚的木栓层。小叶5 - 13片,卵状披针形或近卵形,边缘有个明显的钝锯齿及缘毛。花瓣5;雄蕊5;雌花内有退化雄蕊呈鳞片状。花期5-7月,果期6-9月。 [编辑本段]种植栽培 [2] 1选地、整地 黄柏为阳性树种,山区、平原均可种植,但以土层深厚、便于排灌、腐殖质含量较高的地方为佳,零星种植可在沟边路旁、房前屋后、土壤比较肥沃、潮湿的地方种植。在选好的地上,按穴距3-4米开穴,穴深30 - 60厘米、80厘米见方,并每穴施人农家肥5-10千克作底肥。育苗地则宜选地势比较平坦、排灌方便、肥沃湿润的地方,每亩施农家肥3 000千克作基肥,深翻20 - 25厘米,充分细碎整平后,作成12- 15米宽的畦。 2繁殖方法 主要用种子繁殖,也可用分根繁殖。 (1) 种子繁殖 春播或秋播。春播宜早不宜晚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前用40℃温水浸种1天,然后进行低温或冷冻层积处理50 - 60天,待种子裂口后,按行距30厘米开沟条播。播后覆土,耧平稍加镇压、浇水,秋播在11-12月进行,播前20天湿润种子至种皮变软后播种。每亩用种2-3千克。一般4-5月出苗,培育1-2年后,当苗高40 - 70厘米时,即可移栽。时间在冬季落叶后至翌年新芽萌动前,将幼苗带土挖出,剪去根部下端过长部分,每穴栽1株,填土一半时,将树苗轻轻往上提,使根部舒展后再填土至平,踏实,浇水。 (2) 分根繁殖 在休眠期间,选择直径1厘米左右的嫩根,窖藏至翌年春解冻后扒出,截成15 - 20厘米长的小段,斜插于土中,上端不能露出地面,插后浇水。也可随刨随插。1年后即可成苗移栽。 3田间管理 (1) 间苗、定苗 苗齐后应拔除弱苗和过密苗。一般在苗高7 - 10厘米时,按株距3-4厘米间苗,苗高17 - 20厘米时,按株距7-10厘米定苗。 (2) 中耕除草 一般在播种后至出苗前,除草1次,出苗后至郁闭前,中耕除草2次。定植当年和发后2年内,每年夏秋两季,应中耕除草2-3次,3-4年后,树已长大,只须每隔2-3年,在夏季中耕除草1次,疏松土层,并将杂草翻入土内。 (3) 追肥 育苗期,结合间苗中耕除草应追肥2-3次,每次每亩施入畜粪水2000-3000千克,夏季在封行前也可追施1次。定植后,于每年入冬前施1次农家肥,每株沟施10- 15千克。 (4) 排灌 播种后出苗期间及定植半月以内,应经常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夏季高温也应及时浇水降温,以利幼苗生长。郁闭后,可适当少浇或不浇。多雨积水时应及时排除,以防烂根。 [编辑本段]病虫害防治 (1) 锈病 5-6月始发,为害叫片。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敌锈钠400倍液或25%粉锈宁700倍液喷雾。 (2) 花椒凤蝶 5-8月发生,为害幼苗叶片。防治方法:利用天敌,即寄生蜂抑制凤蝶发生;在幼龄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或Bt乳剂300倍液喷施。此外,尚有地老虎,蚜虫和蛞蝓等为害。 鉴别 (1) 本品粉末绿**或**。纤维鲜**,直径16~38μm,常成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木化增厚。石细胞鲜**,类圆形或纺锤形,直径35~128 μm,有的呈分枝状,枝端锐尖,壁厚,层纹明显。草酸钙方晶直径约至24μm。 (2)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10ml,振摇后,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冰醋酸1ml 使溶解,再加硫酸 1滴,放置,溶液显紫棕色。 (3) 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 5ml,加热回流15分钟,滤过,滤液补充甲醇至 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柏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 0。 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 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异丙醇-甲醇-浓氨试液(6:3:1。5:1。5:0。5) 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展开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荧光斑点。 性味归经苦,寒。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骨蒸。 用法用量 3 ~12g ;外用适量。 备注 (1)黄柏清热燥湿之力,与黄芩、黄连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湿热为佳。治泻痢合黄芩、黄连;疗黄疸合栀子、茵陈;如配苍术、牛膝,可用于足膝肿痛、下肢萎软无力、配合知母、生地、竹叶、木通,可用于小便淋涩热痛;配合白芷、龙胆草,可用于带下阴肿。用治湿热疮疡、湿疹之症,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内服配黄芩、栀子等药同用,外用可配大黄、滑石等研末撒敷。清虚热以疗潮热骨蒸,泻肾火以疗梦遗滑精,常合知母、地黄等同用。 摘录《中国药典》 药理作用 黄柏与黄连同样含较多的小檗碱,故其药理作用亦大体相似,参见黄连条。但含量较黄连低,并含有其他成分,作用亦有些差异。 1抗菌作用: 黄柏抗菌有效成分为小檗碱,故其药理作用与黄连大体相似,但含量较黄连低。体外试验对金**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草绿色链球菌、痢疾杆菌(宋内氏除外)、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均有效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百日咳杆菌、破伤风杆菌亦有抑制作用;对H37Rv、鸟型结核杆菌无直接抑制作用,但可使菌数减少,但浓度达1%时呈现抑菌作用。在用豚鼠接种人型结核菌(H37Rv)作实验治疗时,口服或注射的疗效均很差。对接种牛型结核菌的豚鼠,黄柏提取物的盐酸结晶物肌肉注射时,有一定疗效。黄柏对结核病人的临床症状及X线检查有好转,且优于黄连。在试管中,黄柏煎剂或浸剂对常见的致病性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水煎剂不能杀死钩端螺旋体(剂量需较黄连大I倍)。在体外对阴道滴虫也有弱的作用。据报道,黄柏酸碱法提取物制成1:1黄柏液,用灌肠法可治疗菌痢,一般2-4天可痊愈。黄柏理疗液用直流电导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总有效率达973%。 2抗真菌作用: 关黄柏和川黄柏的乙醚浸提物对新型隐球菌和红色发癣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作用比制霉菌素强,但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比制霉菌享弱。 3镇咳作用: 黄柏果实的挥发具有镇咳作用,其镇咳成分主要为香叶烯。并从挥发油中分得小檗碱和5,5'-二甲基糠醛醚。 4降压作用: 黄柏对麻醉动物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可产生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颈动脉注射较静脉注射的更强,因此降压可能是中枢性的。对季铵型的黄柏碱加以改变而合成的叔胺型的化合物名昔罗匹林(Xylopinin)亦可引起迅速、显著之降压;在Ⅰ-Ⅱ颈椎间切断脊髓则降压消失,因而也证明降压属中枢性的。此外,昔罗匹林有较强的抗肾上腺素样作用,对压迫颈动脉、窒息、电刺激大内脏神经引起的升压反应及注射肾上腺素或电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引起的瞬膜收缩反应均受到抑制。 5抗滴虫作用: 黄柏煎剂,10%浓度与滴虫液1:1混和培养,对阴道毛滴虫有抑制作用。 6抗肝炎作用: 黄柏煎剂625-100%体外试验,对乙型肝炎抗原有抑制作用。黄柏碱对慢性肝炎有一定作用。 7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柏煎剂,100%浓度,03ml/只灌胃,连续7天,能增加小鼠脾空斑形成细胞数。 8抗溃疡作用: 黄柏提取物(去小檗碱)100mg/kg 皮下注射,100、1000mg/kg 灌胃或皮内注射,对乙醇、阿斯匹林或幽门结扎诱发的大鼠胃溃疡有抑制作用。 9其它作用: 黄柏碱和昔罗匹林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小鼠的自发活动、各种反射均受到抑制;给予未麻醉家兔昔罗匹林,脑电波可出现振幅慢波。黄柏碱有轻度的箭毒样作用,对蛙腹直肌紧张度无影响,但能抑制由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反应。对离体兔肠,黄柏粉可增强其振幅,黄柏酮可增强其张力及振幅;黄柏内酯则抑制肠管。在带有胰瘘的家兔身上,黄柏有促进胰腺分泌的作用。黄柏内酯在接近致死量(005-01g/kg)时,可降低兔血糖,黄柏酮无此作用。据称黄柏酮有保护血小板的作用。黄柏对孑孓(10ppm在18小时内可杀死62%)、家蝇有杀灭作用。此外,还有利尿、健胃、外用促进皮下溢血吸收等作用。 出处《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 1 《医学启源》:黄檗,治肾水膀胱不足,诸痿厥,腰无力,于黄芪汤中加用,使两膝中气力涌出,痿软即时去矣二制治上焦,单制治中焦,不制治下焦也。 2李杲:黄檗、苍术,乃治痿要药,凡去下焦湿热作肿及痛,并膀胱有火邪,并小便不利及黄涩者,并用酒洗黄檗、知母为君,茯苓、泽泻为佐。凡小便不通而口渴者,邪热在气分,肺中伏热不能生水,是绝小便之源也,法当用气味俱薄淡渗之药,猪苓、泽泻之类,泻肺火而清肺金,滋水之化源。若邪热在下焦血分,不渴而小便不通者,乃《素问》所谓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法当用气味俱厚,阴中之阴药治之,黄檗、知母是也。长安王善夫病小便不通,渐成中满,腹坚如石,脚腿裂破出水,双睛凸出,饮食不下,痛苦不可名状,治满利小便渗泄之药服遍矣,予诊之曰,此乃毒养太过,膏粱积热损伤肾水,致膀胱久而干涸,小便不化,火又逆上,而为呕哕。《难经》所谓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者。洁古老人言热在下焦,但治下焦,其病必愈。遂处以北方寒水所化大苦寒之药,黄檗、知母各一两,酒洗焙碾,肉桂一钱为引,熟水丸如芡子大,每服二百丸,沸汤下,少时如刀刺前阴火烧之状,溺如瀑泉涌出,床下成流,顾盼之间,肿胀消散。《内经》云,热者寒之,肾恶燥,急食辛以润之。以黄檗之苦寒泻热补水涸燥为君,知母之苦寒泻肾火为佐,肉桂辛热为使,寒因热用也。 3《本草衍义补遗》 :檗皮,走手厥阴,而有泻火补阴之功。配细辛,治口疮有奇功。 4 朱震亨 :黄檗,走至阴,有泻火补阴之功,非阴中之火,不可用也。得知母滋阴降火,得苍术除湿清热。 5《汤液本草》 :黄檗,足少阴剂,肾苦燥,故肾停湿也,栀子、黄芩入肺,黄连入心,黄檗入肾,燥湿所归,各从其类也。《活人书》解毒汤,上下内外通治之。 6《医学入门》 :黄檗,治眼赤、鼻皶、喉痹及痈疽发背,乳痈脐疮亦用。东垣云,泻下焦隐伏之龙火,安上出虚哕之蛔虫,单治而能补肾不足,生用而能补阴痿厥,凡下体有湿,瘫痪肿痛,及膀胱有水,小便黄,小腹虚痛者,必用之,兼治外感肌热,内伤骨热,失血遗精阴痿。抑考黄连入心,栀、芩入肺,黄柏入肾,肾苦燥停湿,柏味微辛而能润燥,性利下面能除湿,故为肾经主药。然《本经》谓其主五脏热者,盖相火狂越上冲,肠胃干涸,五脏皆火,以上诸症,皆火之所为,湿亦火之郁而成也,用以泻火则肾水自固,而无狂越漏泄之患,所谓补肾者,亦此意也。丹溪谓肾家无火,而两尺脉微或左尺独旺者,皆不宜用,惟两尺脉俱旺者最宜。 7《纲目》:古书言知母佐黄檗滋阴降火,有金水相生之义,黄檗无知母,犹水母之无虾也。盖黄檗能治膀胱命门中之火,知母能清肺金,滋肾水之化源,故洁古、东垣、丹溪皆以为滋阴降火要药,上古所未言也。盖气为阳,血为阴,邪火煎熬,则阴血渐涸,故阴虚火动之病须之,然必少壮气盛能食者,用之相宜,若中气不足,而邪火炽盛者,久服则有寒中之变。近时虚损及纵欲求嗣之人用补阴药,往往以此二味为君,日日服饵,降令太过,脾胃受伤,真阳暗损,精气不暖,致生他病。盖不知此物苦寒而滑渗,且苦味久服,有反从火化之害,故叶氏《医学统旨》有四物加知母、黄檗,久服伤胃,不能生阴之戒。生用则降实火,熟用则不伤胃,酒制则治上,盐制则治下,蜜制则治中。 8《本草经疏》:黄檗,主五脏肠胃中结热。盖阴不足,则热始结于肠胃;黄瘅虽由湿热,然必发于真阴不足之人;肠痔漏,亦皆湿热伤血所致;泄痢者,滞下也,亦湿热干犯肠胃之病;女子漏下赤白,阴伤蚀疮,皆湿热乘阴虚流客下部而成;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皆阴虚血热所生病也。以至阴之气,补至阴之不足,虚则补之,以类相从,故阴回热解,湿燥而诸证自除矣。乃足少阴肾经之要药,专治明虚生内热诸证,功烈甚伟,非常药可比也。 9《本草正》:黄檗,性寒润降,去火最速,丹溪言其制伏龙火,补肾强阴,然龙火岂沉寒可除,水枯岂苦劣可补,阴虚水竭,得降愈亡,扑灭元阳,莫此为甚,水未枯而火盛者,用以抽薪则可,水既竭而枯热者,用以补阴实难,当局者慎勿认为补剂。予尝闻之丹溪曰,君火,可以直折,黄连之属可以制之;相火,当从其性而伏之,惟黄柏之属可以降之。按此议论若有高见,而实矫强之甚。夫所谓从其性者,即《内经》从治之说也,《经》曰:正者正治,从者反治。正治者,谓以水制火,以寒治热也;从治者,谓以火济火,以热治热也;亦所谓甘温除大热也,岂以黄连便是正治,黄柏便是从治乎即曰黄连主心火,黄柏主肾火,然以便血、溺血者,俱宜黄连,又岂非膀胱、大肠下部药乎治舌疮口疮者,俱宜黄拍,又岂非心、脾上部药乎总之,黄连、黄柏均以大苦大寒之性,而曰黄连为水,黄柏非水,黄连为泻,黄柏为补,岂理也哉 10《药品化义》:黄柏,味苦入骨,是以降火能自顶至踵,沦肤彻髓,无不周到,专泻肾与膀胱之火。盖肾属寒水,水多则惭消,涸竭则变热。若气从脐下起者,阴火也。《内经》曰,肾欲坚,以苦坚之,坚即为补,丹溪以此一味名大补丸,用盐水制,使盐以入肾,主降阴火以救肾水。用蜜汤拌炒,取其恋膈而不骤下,治五心烦热、目痛口疮诸症。单炒褐色,治肠红痔漏,遗精白浊,湿热黄疸。又膀胱热,脐腹内痛,凡属相火,用此折之,肾自坚固,而无旁荡之患。因味苦能走骨,能沉下,用酒拌炒,四物汤调服,领入血分,治四肢骨节走痛,足膝酸疼无力,遍身恶疮及脚气攻冲。呕逆恶心,阴虚血热,火气于足者,盖此一味,名潜行散,能散阴中之火,亦能安蛔虫,以苦降之之义也。 11《本经逢原》:黄柏,生用降实火,酒制治阴火上炎,盐制治下焦之火,姜制治中焦痰火,姜汁炒黑治湿热,盐酒炒黑制虚火,阴虚火盛面赤戴阳,附子汁制。 12《长沙药解》:黄柏,泄己土之湿热,清乙木之郁蒸,调热利下重,理黄疸、腹满、伤寒。乌梅丸用之治厥阴伤寒,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食即吐蛔,以木郁则虫化,郁冲而生上热,黄柏泄郁升之上热,而杀蛔虫也。白头翁汤用之治厥阴病热利下重者,以木郁则利作,郁陷而生下热,黄柏泄郁陷之下热,而举重坠也。《金匮》栀子柏皮汤用之治太阴病,身黄发热者;大黄硝石汤用之治黄疸腹满小便不利者;以乙木湿陷,不能疏泄,郁生下热,传于膀胱,水窍不开,溢于经络,则身黄腹满而发热,黄柏泄湿热而清膀胱也。阳衰土湿,乙木不达,抑遏面生湿热,冲于胃口,则心中疼热;陷于大肠,则热利下重;郁于膀胱,*于肌肤,则腹满身黄。黄柏苦寒迅利,疏肝脾而泄湿热,清膀胱而排瘀浊,殊有捷效。最泻肝、肾、脾、胃之阳,后世以此为滋阴补水之剂,误人多。 13《得配本草》:以黄柏补水,以其能清自下泛上之阴火,火清则水得坚凝,不补而补也。盖阴中邪火,本非命门之真火,不妨用苦寒者除之,若肾中真水不足,水中之真火虚浮于上,宜用二地以滋之,水足火自归脏也。如误服知、相,水愈燥而火愈炎,反成孤阳飞越,莫可救矣。命门之火,安其位为生生之少火,出其位则为烁阴食气之壮火,是畏火也,非急除之不可,川柏、丹皮在所必需。然少火出位,失水之源,用川柏之苦燥,不若丹皮之辛润,为无伤于真阴也。 14《本草求真》:黄檗,昔人同知母用于六味丸中,名为知檗八味丸,又用知、檗各一两,酒洗焙研入桂,名为滋肾丸,谓其可滋真阴,此说一出,而天下翕然宗之,以至于今,牢不可破。返知黄檗性禀至阴,味苦性寒,行隆冬肃杀之令,故独入少阴泻火,入膀胱泻热。凡病人团火亢而见骨蒸劳热,目赤耳鸣,消渴便闭,及湿热为病而见诸痿瘫痪,水泻热利,黄疸水肿,痔血肠风,漏下赤白,与乎诸痛疮痒,蛔虫内攻,诊其尺果洪大,按之而有力,可炒黑暂用,使其湿热顺流而下,阴火因而潜伏,则阴不受煎熬,而阴乃得长矣,非谓真阴虚损,服此即有滋润之力也。故于实热实火财宜,而于虚热虚火,则徒有损而无益。阴寒之性,能损人气,减人食,命门真元之火,一见而消亡,脾胃运行之职,一见而沮丧,元气既虚,又用蓄寒,遏绝生机,莫此为甚。 15《重庆堂随笔》 :黄檗之功,昔人已详之矣,或竟视力毒药,痛戒勿用, 毋乃议药不议病之陋习耶《经》言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凡下部不坚之病多矣,如茎痿、遗浊、带漏、痿躄、便血、泻痢诸症,今人不察病情,但从虚寒治之,而不知大半属于虚热也。盖下焦多湿, 始因阴虚火盛而湿渐化热,继则湿热阻夫气化,反耗精液,遂成不坚之病,皆黄檗之专司也,去其蚀阴之病,正是保全生气,谁谓苦寒无益于生气哉盖黄檗治下焦湿热诸证,正与蛇床子治下焦寒湿诸证为对待。 选方 ①治小儿热痢下血: 黄檗半两,赤芍药四钱。上同为细末,饭和丸,麻子大。每服一、二十丸,食前米饮下,大者加丸数。 (《阎氏小儿方论》) ②治痢疾: 黄柏300克,翻白草450克,秦皮300克。将翻白草、秦皮全部及黄柏200克,共水煎两次,合并煎液,用文火浓缩成膏状,将剩余100克黄柏研细粉加入膏中,搅匀,低温烘干,研细粉。每服一、二克,日三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③治妊娠及产后寒热下痢: 黄檗一斤,黄连一升,栀子二十枚。上三味,细切,以水五升,渍一宿,煮三沸,服一升,一日一夜令尽。呕者加橘皮一把,生姜二两。 (《千金翼方》) ④治小儿热泻: 黄檗,焙为末,用米汤和丸粟米大。每服一、二十丸,米汤下。(《十全博救方》) ⑤治消渴尿多能食: 黄檗一斤,水一升,煮三、五沸,渴即饮之,恣饮数日。(《独行方》) ⑥治伤寒身黄,发热: 肥子十五个(擘),甘草一两(炙),黄柏二两。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论》栀子柏皮汤) ⑦治筋骨疼痛,因湿热者: 黄檗(炒)、苍术(米泔浸、炒)。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二物皆有雄壮之气,表实气实者,加酒少许佐之。(《丹溪心法》二妙散) ⑧治热甚梦泄,怔忪恍忽,膈壅舌干:黄檗(去粗皮)一两。捣罗为末,入龙脑一钱匕,同研匀,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十九丸,浓煎麦冬汤下。(《圣济总录》清心丸) ⑨治白*,梦泄遗精及滑出而不收: 黄檗一斤(放新瓦上烧令通赤为度),真蛤粉一斤。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百丸, 空心酒下。 (《素问病机保命集》珍珠粉丸) ⑩治下阴自汗,头晕腰酸: 黄柏三钱,苍术四钱,川椒三十粒,加水2000毫升,煎至600毫升。每次100毫升,一日三次,二日服完。〔《中级医刊》(3)∶177,1966〕 11降阴火、补肾水: 黄檗(炒褐色)、知母(酒浸,炒)各四两,熟地黄(酒蒸)、龟板(酥炙)各六两。上为末,猪脊髓、密丸。服七十丸,空心盐白汤下。(《丹溪心法》大补丸) 12降心火,益肾水: 黄檗三两,砂仁一两半,甘草一两。上为细末,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肉苁蓉半两,切碎,用酒一大盏,浸一宿,次日早空心煎三、四沸,去滓,以清酒送下。 (《奇效良方》封髓丹) 13治时行赤目: 黄檗,去粗皮,为末,湿纸包裹,黄泥固,煨干。每用一弹子大,纱帕包之,浸水一盏,饭上蒸熟,乘热熏洗。一丸可用三、五次。(《眼科龙木论》五行汤) 14治小儿蓐内赤眼:黄檗,以乳浸,点之。(《小品方》) 15治口中及舌上生疮: 捣黄檗含之。 (《千金方》) 16治小儿重舌: 黄檗,以竹沥渍取,细细点舌上。(《千金方》 ) 17治口疳臭烂: 黄檗五钱,铜绿三钱。共为未掺之,去涎,愈。 (《小品方》) 18治唇疮痛痒: 黄檗末, 以野蔷薇根捣汁调涂。 (《圣济总录》) 19治肺壅,鼻中生疮,肿痛: 黄檗、槟榔等分。捣罗为末,以猪脂调敷之。(《圣惠方》) 20、治奶发,诸痈疽发背及妒乳: 捣黄檗末,筛,鸡子白和,厚涂之。干,复易。(《补缺肘后方》) 21治痈疽肿毒: 黄檗皮(炒)、川乌头(炮)等分。为未调涂之,留头,频以米浴泔润湿。 (《濒湖集简方》) 22治男子阴疮损烂: 一、煮黄檗洗之,又白蜜涂之。二、黄连、黄檗等分,末之,煮肥猪肉汁,渍疮讫,粉之。 (《补缺肘后方》) 23治小儿脐疮不合: 黄檗末涂之。 (《子母秘录》)24治小儿脓疮,遍身不干: 黄檗末, 入桔矾少许掺之。(《简便单方》)

黄柏苍术汤

来源《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组成黄柏9克苍术9克蒲公英9克滑石15克龙胆草15克生地1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慢性湿疹。

提醒您:黄柏苍术汤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古籍中的人参益气汤简介

《兰室秘藏》卷下:人参益气汤处方黄耆4克生甘草人参各15克白芍药9克柴胡75克炙甘草升麻各6克五味子140个制法上药嚼咀,分作四服。功能主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