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元丹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2收藏

保元丹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重楼玉钥》卷上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保元丹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普济方》卷一二○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保元丹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纲目拾遗》卷八引《千金不易方》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保元丹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保元丹 1 拼音

bǎo yuán dān

2 《重楼玉钥》卷上 21 处方

稻草不拘多少。

22 制法

密扎成把,候冬日放露天粪缸内,至春分取起,于长流水洗净污秽。置屋上,任日炽雨淋雪压,愈陈愈妙,再将草烧成黑灰,为末,每两加冰片3分,和乳极细。

23 功能主治

牙疳久不愈者。

24 保元丹的用法用量

吹患处。

25 摘录

《重楼玉钥》卷上

3 《普济方》卷一二○ 31 处方

附子(炮,去皮脐)1两,肉豆蔻1两,白术1两,山药1两,干姜(炮)1两,赤石脂1两,肉桂半两。

32 制法

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33 功能主治

老弱诸沉寒痼冷,小便滑数,大便时泄,腰腿脐腹疼痛,困倦,瘦虚食减。

34 保元丹的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酒送下。

35 摘录

《普济方》卷一二○

4 《纲目拾遗》卷八引《千金不易方》 41 处方

黄精1斤,甘枸杞4两,酒酿5斤,好黄酒5斤。

42 制法

入罐煮1炷香,每饮1茶杯,药渣加胡桃肉8两,大黑枣8两,青州柿饼1斤,捣为丸服。

43 功能主治

保养元气。主

44 保元丹的用法用量

口服。

45 摘录

《纲目拾遗》卷八引《千金不易方》

古籍中的保元丹 《扁鹊心书》:[卷中]中风

有可愈者。治法∶先灸关元五百壮,五日便安。次服保元丹一二斤,以壮元气;再服八仙丹、八风汤则终身不发

《续名医类案》:[卷十一]虚损

尺,因酒色伤,渐觉肌肉消瘦,令灸关元三百壮,服保元丹一斤,自后大便滑,小便长,饮食渐加,肌肉渐生,

《扁鹊心书》:[卷上]须识扶阳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命延寿丹,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扁鹊心书》:[卷上]五等虚实

肾根本之脉也。此脉若存则人不死,故尚可灸,内服保元丹、独骸大丹、保命延寿丹,或可保其性命。(单顾脾

《扁鹊心书》:[卷中]太阴见证

艾灸根据艾草的燃烧,使热量根据人体穴位进入到人身体,疏通经络,不但能够治疗疾病,还能强身健体预防疾病,慢慢地一灸,在家里就可以健康养生祛病。

一般而言,艾灸对人体的益处有以下几方面:

古时根据长时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的预防养生心得。除此之外,医学研究证实,艾灸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防治疾病。

中医古籍《扁鹊心书》里记载道:“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人要健康长寿,平日做一做艾灸是最合适的。

治百病

艾灸可用于虚损、慢性疾病的滋养与调养。据文献检索,内、外、妇、儿及骨伤、皮肤、五官等科的200多种疾病,都能够采用艾灸疗法医治,并且疗效非常显著。

促进血循环

艾灸疗法有着遇温则散、遇寒则凝的特性。艾灸性属热,能够温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临床研究证实,艾灸身体表面人体穴位可扩张血管,提升血管弹性,促进血循环,对中风偏瘫有相应功效。

健脾益胃,抗衰防老

在中脘穴施灸,能够温运脾阳,补中益气。而常灸足三里,则能促消化,加强人身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以濡养全身,得到防病治病、抗衰防老的功效。

祛湿散寒,通络止痛

艾灸的时候,艾火的热力能穿透肌层,向下行气,因此灸法有着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对风湿、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病有疗效。

对一些慢性疾病,要是用艾灸的方法慢慢地调养,长时间坚持下去便会得到有效的疗效,促进人体恢复健康。

目录 1 拼音 2 《种福堂方》卷二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润肠散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3 《扁鹊心书·神方》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润肠散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4 《医学纲目》卷二十三引朱丹溪方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润肠散的用法用量 5 《灵药秘方》卷下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润肠散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润肠散 润肠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rùn cháng sǎn

2 《种福堂方》卷二 21 方名

润肠散

22 组成

鳖头灰5钱,五倍末5钱,伏龙肝5钱,生矾末5钱,赤石脂5钱,诃子肉各5钱(俱晒干)。

23 主治

痢后脱肛。

24 润肠散的用法用量

葱汤洗净,掺于肠头上,频频换之。以愈为度。

25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

3 《扁鹊心书·神方》 31 方名

润肠散

32 组成

枳实(麸炒)1两,青皮1两,陈皮1两。

33 主治

老人气虚中风及产后大便不通。

34 润肠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煎7分,空心服。

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4 《医学纲目》卷二十三引朱丹溪方 41 方名

润肠散

42 组成

人参1钱,黄耆1钱,厚朴8分(炒),地黄7分,桃仁1钱,枳壳(炒)1钱,甘草少许(炙),锁阳2钱,苁蓉2钱,桃仁1钱。

43 主治

脾约。血虚肠燥,大便秘涩,小便如常,咽塞不通,食下便有痰出,脉涩。

44 润肠散的用法用量

煮粥,入竹沥服之。

5 《灵药秘方》卷下 51 方名

润肠散

52 组成

朴消1斤(童便2碗拌入,锅内炒干),雄猪大肠头尺许(晾取半干)。

53 主治

痔漏。

54 润肠散的用法用量

将消研末入肠内,不拘多少,以塞满为度,两头线扎紧,略晒片时,入锅内炒焦**,研为细末。配痔漏大灵药服;外以纸捻蘸药插入管中。

古籍中的润肠散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三·脾胃部]大便不通

,又与锁阳、苁蓉二钱,桃仁一钱,煮粥入竹沥,名润肠散。妇人肠秘,补血和气以通之。肉苁蓉(一两半)麻

《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二·公选良方内外科]脱肛

润肠散∶治痢后脱肛。鳖头灰五倍末伏龙肝生矾末赤石脂诃子肉(各五钱俱晒干)上为极细末,葱汤洗净,掺于

《本草易读》:[本草易读卷六]杏仁二百四十一

苦,温,有小毒。入手太阴肺。止嗽下气,清肺除热,润肠散结,杀虫疗疮。去头面之风邪,利胸膈之气逆。止心

《普济方》:[卷三十九大肠腑门]大便秘涩不通(附论)

)加后项药。甘遂(一两去湿退热散肿柳根(临卧温水润肠汤(一名当归润燥汤)治理大便闭燥不通。(出卫生宝

《证治准绳·杂病》:[第六册大小腑门]大便不通

目录 1 拼音 2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建中汤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25 摘录 3 《杏苑》卷七:建中汤 31 处方 32 功能主治 33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34 摘录 4 《症因脉治》卷四:建中汤 41 处方 42 功能主治 43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44 摘录 5 《医略六书》卷三十:建中汤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54 各家论述 55 摘录 6 《千金》卷十九:建中汤 61 处方 62 功能主治 63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64 摘录 7 《活幼心法》卷四:建中汤 71 处方 72 功能主治 73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74 摘录 8 《扁鹊心书·神方》:建中汤 81 处方 82 制法 83 功能主治 84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85 摘录 9 《普济方》卷二○五引《博济》:建中汤 91 处方 92 制法 93 功能主治 94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95 摘录 10 《千金》卷十九:建中汤 101 处方 102 功能主治 103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104 各家论述 105 摘录 11 《慎斋遗书》卷七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功效 114 主治 115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12 《幼幼集成》卷六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124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13 《伤寒大白》卷二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加减 14 《易简》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145 加减 146 用药禁忌 147 各家论述 15 《扁鹊心书·神方》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155 制备方法 16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165 加减 166 制备方法 17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8 《圣惠》卷九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185 制备方法 19 《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191 方名 192 组成 193 功效 194 主治 195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196 制备方法 197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建中汤 1 拼音

jiàn zhōng tāng

2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建中汤

21 处方

生姜 芍药 干地黄 甘草 芎藭各15克 大枣30枚

22 制法

上药六味,哎咀。

23 功能主治

治五劳七伤,虚羸不足,面目黧黑,手足疼痛,久立腰疼,起则目眩。

24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600毫升渍一宿,明晨再以500毫升水合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药入四肢百脉似醉状是效。

25 摘录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3 《杏苑》卷七:建中汤

31 处方

黄耆1钱5分,远志1钱5分,当归5分,泽泻5分,人参5分,白芍5分,龙骨5分,甘草(炙)5分。

32 功能主治

脾风传肾,小腹痛热,出白液,名曰蛊。

33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用生姜5片,水煎,空心服。

34 摘录

《杏苑》卷七

4 《症因脉治》卷四:建中汤

41 处方

桂枝、饴糖、甘草、生姜、白芍药。

42 功能主治

风气腹痛,脉迟者。

43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原书治上证,加防风;胸前饱闷,加砂仁、木香以行甘甜之滞;有寒,加炮姜。

44 摘录

《症因脉治》卷四

5 《医略六书》卷三十:建中汤

51 处方

当归3钱,赤芍1钱半,肉桂1钱半。

52 功能主治

产后血亏挟滞,营气不能布护,寒气得以伤之,直入冲任而恶寒汗出,发热不休。脉紧细涩者。

53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无汗,加炒黑荆芥;腹痛,加炒焦砂糖。

54 各家论述

方中当归养营血以荣冲任,赤芍泻滞血以行血脉,肉桂温经暖血以散寒邪也。无汗加黑荆,为和血疏邪之用,腹痛加焦糖,乃去宿缓中之方。水煎温服,俾滞血化而新血生,则营卫调和而冲任之寒邪无不外解。

55 摘录

《医略六书》卷三十

6 《千金》卷十九:建中汤

61 处方

生姜5两,芍药5两,干地黄5两,甘草5两,芎5两,大枣30个。

62 功能主治

五劳七伤,虚羸不足,面目黧黑,手足疼痛,久立腰疼,起则目眩,腹中悬急而有绝伤,外引四肢。

63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6升渍1宿,明旦复以水5升合煮,取3升,分3服。药入四肢百脉似醉状,是效。无生姜,酒渍干姜2两1宿用之。

64 摘录

《千金》卷十九

7 《活幼心法》卷四:建中汤

71 处方

人参2钱,蜜炙黄耆3钱,白术1钱5分,当归身1钱5分,大川芎8分,大附子(制)1钱,干姜(炒带黑色)1钱,肉桂1钱,炙甘草1钱,丁香5分。

72 功能主治

真气外发而内虚寒,痘收时寒战咬牙者。

73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1片,同煎。温服。1服立止,甚者不过2服。

74 摘录

《活幼心法》卷四

8 《扁鹊心书·神方》:建中汤

81 处方

附子(炮)2两,白术(土炒)2两,芍药(酒炒)4两,甘草(炒)1两,干姜(炒)1两,草果(去壳,炒)1两。

82 制法

上为末。

83 功能主治

久发疟疾,脏胃虚弱,胸膈腹中饱闷痞块,两胁连心痛,四肢沉重,发热。泄泻,羸瘦。

84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煎,热服。

85 摘录

《扁鹊心书·神方》

9 《普济方》卷二○五引《博济》:建中汤

91 处方

草豆蔻(去皮)1两,神曲(炒)1两,麦糵(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白术1两,厚朴(去粗皮,炙香熟)1两,干姜(炮)1两,茴香子(炒)半两,木香半两。

92 制法

上为粗末。

93 功能主治

膈气,宿食不消,胸膈痞满,心腹胀痛,阴阳不和,脐腹撮痛。

94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加生姜3片,大枣2个(擘破)水1盏,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1方为末,入盐煎汤下,空心常服。

95 摘录

《普济方》卷二○五引《博济》

10 《千金》卷十九:建中汤

101 处方

人参2两,甘草2两,桂心2两,茯苓2两,当归2两,黄耆3两,龙骨3两,麦门冬3两,大枣30个,芍药4两,附子1两,生地黄1斤,生姜6两,厚朴1两,饴糖8两。

102 功能主治

虚损少气,腹胀内急,拘引小腹至冷,不得屈伸,不能饮食,寒热头痛,手足逆冷,大小便难,或复下痢口干,梦中泄精,或时吐逆恍惚,面色枯瘁,又复微肿,百节疼酸。

103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附子汤”。

咳者,加生姜1倍。

104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用黄耆建中参入当归、参、附峻补元阳,兼培荣气,加门冬、地黄以滋津液,厚朴、茯苓以泄滞气,龙骨以收耗散之精。

105 摘录

《千金》卷十九

11 《慎斋遗书》卷七 111 方名

建中汤

112 组成

前胡1钱,细辛1钱,当归1钱,白芍1钱,人参1钱,橘红1钱,桂心1钱,麦冬1钱,黄耆1钱,白茯苓1钱,炙甘草1钱,半夏7分,生姜3片,大枣2个。

113 功效

生气血,退虚热。

114 主治

劳证脏腑虚损,身体消瘦,潮热。

115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不拘时服。

12 《幼幼集成》卷六 121 方名

建中汤

122 组成

柳杨桂、白芍药、当归身、炙黄耆、炙甘草。

123 主治

痘后阳虚自汗,醒著而出者。

124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为引,水煎,热服。

13 《伤寒大白》卷二 131 方名

建中汤

132 组成

白芍药、桂枝、甘草。

133 主治

阳虚眩晕;肝脾血分虚寒腹痛。

134 加减

气虚,加人参、白术;血虚,加当归、黄耆。

14 《易简》 141 方名

建中汤

142 组成

官桂3分,白芍药1两半,甘草半两。

143 主治

脾胃不和.腹痛泄泻,表虚自汗。

144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热服。

145 加减

妇人血痛、男子心腹痛,心腹疼痛甚者,加远志半两。

146 用药禁忌

饮酒人不喜甘者,不宜服之。

147 各家论述

《医家心法》:此属肝虚不能生火,以致火不生土。故用芍药之酸,甘草之甘,此甲已化土也。再加肉桂,补肝之子,益土之母,以培其生化之源。

15 《扁鹊心书·神方》 151 方名

建中汤

152 组成

附子(炮)2两,白术(土炒)2两,芍药(酒炒)4两,甘草(炒)1两,干姜(炒)1两,草果(去壳,炒)1两。

153 主治

久发疟疾,脏胃虚弱,胸膈腹中饱闷痞块,两胁连心痛,四肢沉重,发热。泄泻,羸瘦。

154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煎,热服。

1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6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161 方名

建中汤

162 组成

黄耆2两,芍药2两,桂(去粗皮)1两,人参1两,当归(切,焙)1两。

163 主治

虚劳,下焦虚冷不渴,小便自利。

164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擘碎),大枣2个(擘破),煎至7分,去滓,下饧1分,搅令消,温服,早晨、日午、夜卧服。

165 加减

若失精,加龙骨、白薇各1两。

166 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17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171 方名

建中汤

172 组成

黄耆(锉)1两,远志(去心)1两,芍药1两,龙骨1两,甘草(炙,锉)半两。

173 主治

五劳七伤,小腹拘急,脐下膨胀,两胁胀满,腰脊引痛,鼻口干燥,目视(目巟目巟),忽忽不乐,胸中气逆,不下饮食,茎中痛,小便赤黄而有余沥,夜梦失精,惊恐虚乏。

174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每用6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2个(擘破),同煎至1盏,去滓,下饴糖少许,分温2服,空腹日午各一。

17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8 《圣惠》卷九 181 方名

建中汤

182 组成

桂心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白芍药1两,桔梗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183 主治

伤寒2日,心中悸而烦者。

184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8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9 《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191 方名

建中汤

192 组成

黄耆3两,芍药3两,甘草(炙)2两,桂心3两,生姜6两,半夏5两(洗),大枣12个(擘),饴糖10两。

193 功效

补气。

194 主治

肺虚损不足。

195 建中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取3升,分3次服。

196 制备方法

上切。

197 用药禁忌

忌羊肉、饧、海藻、菘菜、生葱。

古籍中的建中汤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二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论一首、脉证九条、方九首

热。热可治寒而已哉。或问和阴阳调营卫是矣。而必以建中者何也。曰。中者。脾胃也。营卫生成于水谷。而水谷

《伤寒论辑义》:[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出方。愚谓建中新加之属。可以斟酌而用。要在升阳透表。温中和里而已。案张璐金鉴。并主小建中汤。周氏引东

《仲景伤寒补亡论》:[卷八]不可发汗四十条

脉紧病。必无汗。唯濡而紧。必有汗。勿误行桂枝。宜建中汤也。又曰。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一

《杂病广要》:[内因类]虚劳

亦不外于补阳补阴。然其实属阴虚者为多,则仲景用建中汤扶阳以配阴者,固有妙旨存焉;而后世滋补诸方,亦

《伤寒论辩证广注》:[卷之四辩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栀子干姜汤方

1、《百家姓》

2、《扁鹊心书》

3、《沧浪诗话》

4、《词源》

5、《大学章句集注》

6、《滴天髓阐微》

7、《东京梦华录》

8、《旧五代史》

9、《梦溪笔谈》

10、《棋经十三篇》

11、《容斋随笔》

12、《三字经》

13、《神相全编》

14、《太平广记》

15、《太平御览》

16、《武经总要》

17、《悟真篇》

18、《洗冤集录》

19、《新唐书》

20、《新五代史》

21、《渊海子平》

22、《云笈七签》

23、《资治通鉴》

裹药进行中[拳头]。“裹药”——源于民间、传于民间、用于民间

“裹药”是一种用药物温热穴位祛病保健的方法,翻阅古籍(《扁鹊心书》、《皇帝内经》等)皆有对“裹药”疗法的记载。古代宫内御医和民间医家将中草药粉碎后用绫绢包裹制成六寸宽的腰带系在腰间,可用于治疗多种病症,延年益寿,这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由于操作简单、疗效好,“裹药”在民间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了调病、保健、预防的常用方法,也是中医外治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元丹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重楼玉钥》卷上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保元丹的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