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有什么缺点!!!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4收藏

庄子有什么缺点!!!,第1张

1、或许其理论有一些缺陷

老子和庄子都受到高度地赞扬。可是很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位道家领袖的道术,也和别家一样,被说成“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也只是“道术”的一方面。这是含蓄的批评。

由此看来,《天下》篇的含意似乎是说,儒家知道具体的“数度”,而不知所含的原理;道家知道原理,而不知数度。换句话说,儒家知道“道”之末,而不知其本;道家知其本,而不知其末。只有两家的结合才是全部真理

2、在古代,庄子不行耕作而无法自养或许是他的缺点。

但在现代,他定会活得很逍遥。

如果四川的话可以去青城山访道,但那边好像茅山的不太流行,其实学道很注重悟性,所以在没有拜师前可以自己读一些古籍,老子庄子之类,研究一下六爻紫薇也没什么坏处,而且自己完全就可以学,不过要挑一些比较好的书。

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

故址在今江西省庐山市和安徽凤阳,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为人治病不取钱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根据董奉的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后世遂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来称颂医家的高尚品质和精良医术。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杏林 含义 :中医学界 故址 :庐山紫霞峰 来源 :《神仙传》 相关人物 :董奉 精神 :亲、善、诚、信、中、和 传说故事,董奉,部分释,相关词目,同类典故,史料记载,文化之根,杏林始祖,杏林遗址,杏林文化,杏林精神,杏林位置,杏坛,集美杏林街道,进出岛设施, 传说故事 董奉,字君异,侯官(现今福建闽县)人,生于三国时代(约公元221~264年之间)。董奉少年时期,除了学习古籍经典之外,发奋钻研岐黄之术,立志要做一位济世的医生。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一位高人,因而修得道术,不但医术极为高明,而且能够预言风雨,民众都视他为能“呼风唤雨"的仙人。 道术对修身养性,有其一番道理。董奉修得道术后,青春长留,驻颜不变。据说有一个在侯官出生的少年,第一次见到董奉时,董奉已是四十出头的人,五十年后,此人回侯官探亲,看见许多当年的邻居朋友,都已经老的老,死的死,唯有董奉的颜貌一如往日,没有一点变化,心中很奇怪,就问董奉:“当初我看到先生是中年人,而今我已满头白发,您却仍然健壮如中年,先生是否得道?”董奉回答: “偶然耳”。长生不老,乃是历代许多帝王、权贵们梦寐以求的事,但如白居易的诗所说:“又无大药驻朱颜”。因此,前来寻求“长生不老”的“仙药”和“法术”的人,日益增多,搅得董奉终日不能安宁,于是,他便离开家乡,周游天下,以医术济世救人。 他经过交州(现今广西),刺史士燮罹中毒性休克,厥亡三日,经董奉救治,死而复生,这一讯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江南。士燮全家万分感激,特地在府邸的旁边建造了一座高楼,供董奉居住,一日三餐均亲自侍奉。一年后,董奉谢绝了士燮的盛情挽留,离开交州北上。 途经钟离(今安徽凤阳)时,他看到当地人民由于三国争战而贫病交加,十分同情,便在凤凰山之南六十里的一个贫困的小山坡上居住下来。他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把江南种植果木的农业技术知识传播给钟离农民,鼓励人们在荒山坡上种植杏树以救荒致富,可惜很多人对这位悬壶治病的“游医郎中”,提倡的种杏致富的意义持怀疑态度,并不实行。于是,董奉定下了一奇特的规章:看病不收费用,但重病者病痊愈后,要在他居住的山坡上种植杏树五株;病轻者,种一株。由于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远近患者纷纷前来求治,数年之间就种植了万余株杏树,成为一遍杏林。杏子成熟时,董奉写了一张告示,规定:来买杏的人,不必通报,只要留下一斗谷子,就自行摘一斗杏去。他把杏子交换来的谷,用以救济贫民。据说,每年有二、三万贫病交加的人,受到董奉的救济。《寰宇记》云:“钟离县杏山,吴时董奉居于此,为人治病,惟令种杏五株,数年,杏至万株。”《凤阳县志》也载有,“杏山在府治南六十里,吴时董奉种杏于居,不数年,在他的住处又种植了十多万株杏树,至今在杏山还留有杏林遗迹。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医生,名叫董奉,家住庐山。他常年为人治病,却不接受别人的报酬。得重病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植五棵杏树;病情不重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要病人种植一颗杏树。这样十几年以后,杏树就有十多万棵了。春天来临,董奉眺望杏林,仿佛绿色的海洋。他感到十分欣慰,就在林中修了一间草房,住在里面。待到杏子熟了得的时候,他对人们说,谁要买杏子,不必告诉我,只要装一盆米倒入我的米仓,便可以装一盆杏子。董奉又把用杏子换来的米,救济贫苦的农民。 董奉在庐山遗迹颇多,根据资料和史实基本可以确定: ①山南般若峰下今归宗寺、渊明醉石间有董奉居住过的杏林草堂,称为董奉馆,又称董真人升坛,后在此处又曾建杏坛庵,清代名为香泉寺。 ②山北莲花峰下(现称龙门沟),董奉去世后,当地人怀念他,在其升仙处建太乙宫祀之,观内有丹井,观后有种杏轩等。 ③西林寺后山的伏虎庵是董奉“虎口取骾”和“虎守杏林”遗址。 ④距董奉馆3华里即今东林寺西北1华里处有董奉的炼丹台等。 董奉去世后,“杏林”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明代名医郭东就模仿董奉,居山下,种杏千余株。苏州的郑钦谕,庭院也设杏圃,病人馈赠的东西,也多去接济贫民。元代的书画家赵孟頫病危,当时的名医严子成给他治好了,他特意画了一幅《杏林图》送给严子成。后来,人们在称赞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医生时,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词句来形容。近现代的一些医药团体、杂志刊物也常以“杏林”命名。“杏林”,已成为医界的别称。有关“杏林”的佳话,不仅成为民间和医界的美谈,而且也成为历代医家激励、鞭策自己要努力提高医技,解除病人痛苦的典范,“杏林”也成了医学界的代名词。 根据这个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满”、“杏林满园”或“誉满杏林”等成语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 董奉 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在诸多有关董奉传奇般的事迹中,最有影响的乃是他在庐山行医济世的故事。 部分释 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颗杏树;看好一个轻病,只须栽一颗杏树。所以四乡闻讯前来求治的病人云集,而董奉均以栽杏作为医酬。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株之多。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贩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施舍的粮食达数十万斗。后来还说有老虎镇守杏林,以防不肖之徒偷杏子,想吃杏者只能以米谷换取,而董奉则把换来的谷米来救济贫民,故又有“虎守杏林”之说。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 相关词目 “杏林之家”,即指一家人都是医术高超的医生。 同类典故 橘井泉香 中国传统医学史上还有一则典故“橘井泉香”也与道医有关。这则典故说的是西汉时湖南一位叫苏耽的道人,身怀绝技,对母亲极为孝顺,后得道成仙。在成仙之前,嘱咐母亲,明 年将有疾疫流行,到时可用井中的泉水泡橘叶来救治。第二年果然发生大规模疫情,他的母亲便遵照嘱咐,用井中泉水泡橘叶施救众乡邻,活人无数,一时传为佳话。这则“橘井泉香”典出《列仙传》之《苏耽传》,清代闽人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将其收入《医术名流列传》之中,流传甚广。至今湖南郴州市东北郊苏仙岭上的苏仙观、飞升石、鹿洞,以及市内第一中学内的杼井,都是纪念苏仙的遗迹。 “橘井泉香”一词与“杏林春暖”、“悬壶济世”一样,在中医学界脍炙人口。过去医家常常以“橘井”一词或橘、杏并用来为医书取名,诸如“橘井元珠”、“橘杏春秋”等,寓意深刻。 史料记载 晋代葛洪《神仙传》载: 董奉者,字君异,候官人也。吴先主时,有少年为奉本县长,见奉年四十余,不知其道。罢官去,后五十余年,复为他职,得经候官,诸故吏人皆老,而奉颜貌一如往日。问言“君得道邪?吾昔见君如此,吾今已皓首,而君转少,何也?”奉曰:“偶然耳。”又杜燮为交州刺史,得毒病死,死已三日,奉时在彼,乃往,与药三丸,内在口中,以水灌之,使人捧举其头,摇而消之,须臾,手足似动,颜色渐还,半日乃能坐起,后四日乃能语。云:“死时奄忽如梦,见有十数乌衣人来,收燮上车去,入大赤门,径以付狱中。狱各一户,户才容一人,以燮内一户中,乃以土从外封塞之,不复见外光。忽闻户外人言云:“太乙遣使来召杜燮’,又闻除其户土,良久引出。见有车马赤盖,三人共坐车上,一个持节,呼燮上车。将还至门而觉,燮遂活。”因起谢曰:“甚蒙大恩,何以报效?”乃为奉起楼于庭中。奉不食他物,唯啖脯枣,饮少酒,燮一日三度设之。奉每来饮食,或如飞鸟,腾空来坐,食了飞去,人每不觉。如是一年余,辞燮去。燮涕泣留之不住,燮问欲何所之,莫要大船否。奉曰:“不用船,唯要一棺器耳。”燮即为具之,至明日日中时,奉死,燮以其棺殡埋之。七日后,有人从容昌来,奉见嘱云:“为谢燮,好自爱理。”燮闻之,乃启殡发棺视之,唯存一帛。一面画作人形,一面丹书作符。后还豫章庐山下居,有一人中有疠疾,垂死,载以诣奉,叩头求哀之。奉使病人坐一房中,以五重布巾盖之,使勿动。病者云:“初闻一物来舐身,痛不可忍,无处不匝。量此舌广一尺许,气息如牛,不知何物也。良久物去。”奉乃往池中(明钞本池中作除巾),以水浴之,遣去,告云:“不久当愈,勿当风。”十数日,病者身赤无皮,甚痛,得水浴,痛即止。二十日,皮生即愈,身如凝脂。后忽大旱,县令丁士彦议曰:“闻董君有道,当能致雨。”乃自赍酒脯见奉,陈大旱之意。奉曰:“雨易得耳。”因视屋曰:“贫道屋皆见天,恐雨至何堪。”令解其意,曰:“先生但致雨,当为立架好屋。”明日,士彦自将人吏百余辈,运竹木,起屋立成。方聚土作泥,拟数里取水。奉曰:“不须尔,暮当大雨。”乃止。至暮即大雨,高下皆平,方民大悦。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群兽,游戏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芸治也。后杏子大熟,于林中作一草仓,示时人曰:“欲买杏者,不须报奉,但将谷一器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常有人置谷来少,而取杏去多者,林中群虎出吼逐之,大怖,急挈杏走,路傍倾覆,至家量杏,一如谷多少。或有人偷杏者,虎逐之到家,齧至死。家人知其偷杏,乃送还奉,叩头谢过,乃却使活。奉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赈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二万余斛。县令有女,为精邪所魅,医疗不效,乃投奉治之,若得女愈,当以侍巾栉。奉然之,即召得一白鼍,长数丈,陆行诣病者门,奉使侍者斩之,女病即愈。奉遂纳女为妻,久无儿息。奉每出行,妻不能独住,乃乞一女养之。年十余岁,奉一日竦身入云中去。妻与女犹存其宅,卖杏取给,有欺之者,虎还逐之。奉在人间三百余年乃去,颜状如三十时人也。 文化之根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北宋文豪苏轼对庐山奇特瑰丽风光的绝妙写照。数千年来,庐山不仅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而且以其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和众多美丽的传说让人倾慕。其中,代表祖国传统医学的杏林文化便是从此山产生并传颂至今…… 杏林文化的开山鼻祖董奉,与南阳的张仲景、谯郡的华佗齐名,并称为东汉末年“建安三神医”。董奉的事迹在民间被广泛传颂,董奉的杏林精神被业界奉为楷模,庐山杏林被世界视为一方圣地。那么,杏林文化的特征和内涵究竟是什么?作为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杏林之名为世代传颂,究竟何故?带着这些疑惑,我们去追寻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轨迹,拨开层层迷雾,将杏林文化的“真面目”呈现在人们眼前。 杏林始祖 董奉,字君异,东汉末年东吴侯官(今福建长乐)人。据史料考证,董奉出生于公元169年,公元204年离家出道行医,经过几年医学实践,名声大振。 据《三国志》记载:“裴注——葛洪神仙传曰:燮尝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药与服,以水含之,捧其头摇(捎)之,食顷,即开目动手,颜色渐复,半日能起坐,四日复能语,遂复常。”文中的“燮”为七郡总督的绥南中郎将。按当时官吏设定制度,绥南中郎将应有医官服侍。连专职医官都无法治愈士燮的病,遂请董奉施治,可见董奉的医术高超。他使燮起死回生被称为“医仙”。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外戚专权,军阀割据,战事不断,加之水旱蝗灾连连不绝、疫病流行,民不聊生,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张角创立的太平道高举“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大旗,发动了震撼东汉王朝统治根基的著名的“黄巾起义”。作为太平道教徒的董奉,从黄巾起义军的骨干到成为著名的“医仙”,位列“建安三神医”,说明他饱受起义失败的悲怆之后,以施医疗疾作为他流亡安生立命之本。 他选择交州一带行医安生,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军阀势力重新瓜分交州,董奉恐遭不测,公元207年左右,被迫选择庐山为隐居之地。在庐山,董奉施医济世,开创了人与自然生态和谐共荣以及药食同源的杏林园。 杏林遗址 1991年,一支考察组在庐山山南考察,于一墓穴中发现明代和尚、归宗寺主持果清禅师的《重兴归宗田地界址碑记》和有关图刻。碑记和图刻详细记载了董奉杏林、杏坛庵和庵产的情况,指出杏坛庵在陶渊明醉石以东的般若峰下,庵产方圆百里。 又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又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君异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赈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消二万余斛,尚余甚多。” 受救治、接济的纯朴民众把董奉尊崇为消灾救命的“活神仙”。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他在庐山隐居数年,每年经其治愈的患者,以其施医的居所为中心向周边延展种植杏树回报救治之恩,因此,庐山脚下皆是杏林范围,大概面积在3000亩以上。。 董奉在庐山遗迹颇多,根据资料和史实可以确定:有他居住的杏林草堂,称为董奉馆,后在此处又曾建杏坛庵;有后人祭祀的太乙宫、真君庙、太乙观、太乙祥符观等;有伏虎庵,是董奉“虎口取骾”和“虎守杏林”遗址等。 他在庐山所进行的实践和流传的典故,正是人道、医道和天道的结合与体现,“其言循虚,其艺控实”是董奉较为客观的写照,他的事迹感人肺腑,他的恩德泽被后人。 杏林文化 “杏林”已成为中华传统医学的代名词,自古医家以位列“杏林中人”为荣,医著以“杏林医案”为藏,医技以“杏林圣手”为赞,医德以“杏林春暖”为誉,医道以“杏林养生”为崇。 代表着祖国传统医学的杏林文化,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文化现象。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杏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不是来自官方导向、典籍传世、系统教育或师徒相授,而是来自民众,它的社会根源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理想永不停止的追求。 董奉在庐山修道行医、济世救人,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如“虎口取骾”、“杏林春暖”、“草堂求雨”、“虎溪三啸”、“浔东斩蛟”等,代代相传。在老百姓口口相授的故事里,在医界代代相承的效仿中,形成了广泛的价值认同而转换成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体现的就是根植大众心中的寄托与追求,是医德、医技的表达,是强劲的民族文化体现。 历代文学名家在庐山留下了许多赞誉董奉行医济世、独创杏林的历史名篇。 唐代李白的“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王维的“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彭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杜甫的“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 明代唐寅的“人来种杏不虚寻,仿佛庐山小径深”,李时勉《杏林》诗云:“山边种树绕林垌,几处曾看此独名。花近药栏春雨霁,阴浮苔径午风清。岩前虎卧云长满,树底人来鸟不惊。遗迹尚存仙路杏,只应怀古独含情。” 清代征士放《杏林诗》云:“吾亦知医术,平生慕董君,药非同市价,杏以代耕耘。山下虎收谷,溪边龙出云。芳林伐已久,到此仰余芬。” 他们描绘了杏林仙境的独特风光和超然感受,再现了杏林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信任互动的美好情景,也表达了对董奉的崇敬之情。 杏林精神 董奉的杏林园创立于1800多年前的东汉末年,经久不衰的杏林文化从它的内涵层面上来说,董奉充分汲取了老子的“中和”思想和太平道追求的“均和”思想,使得所构筑的杏林文化内涵深深地打上了“道与德”的文化烙印。 董奉在庐山几十年,追求的是“奉天地顺五行”,在现实中构建“和谐杏林园”,从而达到其修道从医的最高境界——无为而为。“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体现了一种超然境界。 “敷浴治疠”、“斩鼍除魅”、“杏茶治癔”等故事无不体现董奉对平民百姓的宽厚善良,以及自然疗法、环境调适与心理调适的妙用。从“百禽群兽,游戏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芸治也”,山里山外民众往来杏林的恬淡惬意的画卷,使人们看到杏林文化的内涵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这种“和谐”是通过“惩恶扬善”、“伐其不足、损其有余”来实现的,同时达到“至亲”、“至善”、“至诚”、“至信”、“至中”、“至和”。 “杏林”体现的是一种价值标准,包含着“亲、善、诚、信、中、和”丰富的内涵,其灵魂是“道”与“德”。凡习医药者必推崇“杏林精神”,欲成为“杏林中人”。这正是杏林文化延续至今的生命力所在,同时也是传统中医药文化精神的开宗。 杏林位置 杏坛 传说中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 集美杏林街道 杏林,位于美丽的海上花园厦门,华侨陈嘉庚的故乡集美。是一个美丽的小镇。杏林渔村是中外游客来往厦门的必经地。面积247平方千米,户籍人口4万人、流动人口18万人。辖3个社区:纺织、曾营、宁宝;4个村委会:西亭、杏林、内林、高浦。杏林比邻漳州市,并建有杏林大桥与厦门岛相连 杏林已拿地200米以上大楼有杏林湾商务营运中心12号楼 56层 2619米(建筑高度24995米,桩基施工底板浇筑)此外,台塑集团将在厦门建大陆最高楼的讯息再次传出--- 要在杏林中亚城建高123层的高楼。杏林会是未来厦门摩天大楼最集中的地方之一。高楼在岛外大批涌现,是厦门从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转变的趋势。 进出岛设施 1杏林大桥:厦门最长的跨海桥梁。全长853千米,主桥长748千米,跨海桥长5034千米。2008年9月1日,大桥建成通车。桥宽32米,双向六车道。

哪吒闹海、伏龙的神话传说主要取自于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和元明《三教搜神大全》等古籍记载中的神话故事。故事中因妖龙作祟,残害百姓,兴风作浪,引出哪吒大闹龙宫水府的行为。

哪吒闹海故事简介

传说托塔李天王在陈塘关作总兵时,其夫人生下一个肉蛋,李天王认为是不祥之物,于是一剑劈开,却蹦出一个手套金镯,腰围红绫的俊俏男孩。这就是后来起名为哪吒的神童。

哪吒自幼喜欢习武,有一天,他同小朋友在海边嘻戏,正好碰上巡海夜叉,与东海龙王三出来肆虏百姓,残害儿童。小哪吒见此恶徒,义愤填膺,挺身而出,打死夜叉与三敖丙又抽了它的龙筋。

东海龙王得知此讯后勃然大怒,降罪于哪吒的父亲,随即兴风作浪,口吐洪水淹没陈塘关。小哪吒不愿牵连父母,于是自己剖腹、剜肠、剔骨,还筋肉于双亲,仙师太乙真人借着荷叶莲花之力,为其脱胎换骨,化作莲花化身的哪吒。后来大闹东海,砸了龙宫,捉了龙王,为民除害。

现代人们借助这个神话故事,发泄对造成水害的龙王——最高封建统治者——“真龙天子”的怨恨;故民间信仰之中,沿海的百姓常常把哪吒奉为镇水之神来敬贡。

哪吒人物介绍

哪吒最早为古波斯一神(努扎尔),后入释收录为佛教护法神(那咤俱伐罗),是四大天王之中毗沙门天王(为李靖的前身原型之一)之三儿子(一说为孙儿),并列在民俗地方信仰的儿童神,后又纳入道家文化,最终演变成为道教神仙的形象。

明代的神魔古典小说《西游记》、《南游记》、《封神演义》(一般俗称《封神榜》)等文学作品中的著名人物,一个顶天立地的神话英雄,以三头六臂或八臂著称,跃然于书本上的民间传说,又通过影视作品的方式传遍各地,成为中国许多80、90、95后等大众的童年。

四大名著之《西游记》的记载中,哪吒刚出生三天就法力高强,脚踏水晶宫,捉住东海蛟龙抽筋揭鳞做绦子,后降伏九十六洞妖魔,神通广大,最终成为天庭的天神。

元代神话列传典籍《三教搜神大全》记载中,哪吒是玉皇大帝派下凡降魔的伟大战神,他乃天生神力、法力广大的屠龙勇士,年幼时曾脚踏东海龙宫,杀九龙,又将东海龙王打死于天门之外,还诛杀了妖族首领大魔头石矶,降伏各种孽龙和妖魔鬼怪,后来因降群魔有功,回归天庭,被玉帝和如来加封神位,永镇天门和天下妖怪。

《封神演义》小说介绍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等)是明代许仲琳(有争议)创作的长篇小说,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

《封神演义》全书一百回,写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并且掺杂有宗教的斗争,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互有杀伤,结果截教失败,纣王凶而自焚,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姜子牙回国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

该小说,以历史观念、观念作为支撑全书的思想框架,掺杂了很多宏大的想象,表现了作者对于仁君贤主的拥护和赞颂以及对于无道昏君的不满和反抗。

《西游记》小说介绍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生活状况。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

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鸦片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希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语言。

《三教搜神大全》小说介绍

《三教搜神大全》是中国叙述古代民间宗教人物列传和神仙事迹的著作典籍,元代成书,明代完本(1368-1644年),作者不详。内容记载着三大宗教各种神灵仙佛的神话传说故事,前后两集,共有七卷。《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明刻本(明初永乐年间1403-1424年)。

近人叶德辉据明刻绘图本《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七卷本(一说元板画像《新编连相搜神广记》的异名)翻刻,收入《丽丛书》,与《道藏》本《搜神记》略同,后者无图,所收之神数量多於前者。卷首有叶德辉序,卷末有其跋。因搜集儒释道三教圣贤及诸神,故此名篇。

韩诗外传卷第一(凡二十八章)

第一章

曾子仕于莒,得粟三秉,方是之时,曾子重其禄而轻其身。亲没之后,齐迎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方是之时,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怀其宝而迷其国,不可与语仁;窘其身而约其亲,不可与语孝。任重道远者,不择地而息;家贫亲老者,不择官而仕。故君子桥褐趋时,当务为急。传云:不逢时而仕,任事而敦其虑,为之使而不入其谋,贫焉故也。《诗》曰:“夙夜在公,实命不同。”麟按:《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君子无悒悒于贫,无勿勿于贱,无惮惮于不闻;布衣不完,疏食不饱,蓬户穴牖,日孜孜,上仁;知我,吾无,不知我,吾无悒悒。”此家贫亲老,为养亲不择官而仕,是夫子“权”之意,非自相矛盾也。○《毛诗序》:“《小星》,惠及下也。夫人无妒忌之行,惠及贱妾,进御于君,知其命有贵贱,能尽其心矣。”《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诗》本吟咏性情之什而非讲理之具,诸家各以己意读之,故有鲁、齐、韩、毛之别。韩氏解此诗为孝行,所谓“断章取义”也。然首以此,足见作传者命意所在。韩婴解《诗》,似更合于在上者脾胃,而不如《毛诗》流布之广,是知《诗》本无别,《传》则异路,此十卷或为韩师讲义,引据事实解经,与经别行,故称“外传”也。○孔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又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古之行人辞令,每断章取义,引《诗》为证。此传之作,亦有裨于出使专对,盖六经本为儒家教科书,汉去古未远,犹有遗风也。

第二章

传曰:夫《行露》之人许嫁矣,然而未往也。见一物不具,一礼不备,守节贞理,守死不往。君子以为得妇道之宜,故举而传之,扬而歌之,以绝无道之求,防污道之行乎?《诗》曰:“虽速我讼,亦不尔从。”麟按:《毛诗序》:“《行露》,召伯听讼也。衰乱之俗微,贞信之教兴,强暴之男不能侵陵贞女也。”郑玄笺曰:“衰乱之俗微,贞信之教兴者,此殷之末世,周之盛德,当文王与纣之时。”朱熹曰:“南国之人遵召伯之敎、服文王之化、有以革其前日*乱之俗。故女子有能以礼自守、而不为强暴所污者、自述己志、作此诗以绝其人。”(《诗集传》)韩婴此言,或隐括毛《传》也。○《召南·行露》:“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毛《传》:“不从,终不弃礼而随此强暴之男。”

第三章

孔子南游适楚,至于阿谷之隧,有处子偑璜而浣者。孔子曰:“彼妇人其可与言矣乎?”抽觞以授子贡,曰:“善为之辞,以观其语。”子贡曰:“吾,北鄙之人也,将南之楚,逢天之暑,思心潭潭,顾乞一饮,以表我心。”妇人对曰:“阿谷之隧,隐曲之汜,其水载清载浊,流而趋海,欲饮则饮,何问于婢子?”受子贡觞,迎流而挹之,奂然而弃之,从流而挹之,奂然而溢之,坐置之沙上,曰:“礼固不亲授。”子贡以告,孔子曰:“丘知之矣。”抽琴,去其轸,以授子贡,曰:“善为之辞,以观其语。”子贡曰:“向子之言,穆如清风,不悖我语,和畅我心。于此有琴而无轸,愿借子以调其音。”妇人对曰:“吾,野鄙之人也,僻陋而无心,五音不知,安能调琴?”子贡以告,孔子曰:“丘知之矣。”抽絺绤五两以授子贡,曰:“善为之辞,以观其语。”子贡曰:“吾,北鄙之人也,将南之楚。于此有絺绤五两,吾不敢以当子身,敢置之水之浦。”妇人对曰:“行客之人,嗟然永久,分其资财,弃之野鄙。吾年甚少,何敢受子?子不早去,今窃有狂夫守之者矣。”《诗》曰:“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此之谓也。麟按:见刘向《列女传》卷六《阿谷处女》。○《诗序》:“《汉广》,德广所及也。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也。”《周南·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此与上章皆言礼,或用强,或用柔,皆不得其中。○《礼记·曲礼》:“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曰:“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栉,不亲授。”“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不亲。”

第四章

哀公问孔子曰:“有智者寿乎?”孔子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居处不理,饮食不节,佚劳过度者,病共杀之;居下而好干上,嗜欲无厌,求索不止者,刑共杀之;少以敌众,弱以侮强,忿不量力者,兵共杀之。故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诗》曰:“人而无仪,不死何为?”麟按:见《说苑·杂言》。○《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哀公似不知互文见义,遂问智者寿否。○《诗序》:“《相鼠》,刺无礼也。卫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刺在位承先君之化无礼仪也。”《鄘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第五章

传曰:在天者莫明乎日月,在地者莫明乎水火,在人者莫明乎礼义。故日月不高则所照不远,水火不积则光炎不博,礼义不加乎国家则功名不白。故人之命在天,国家之命在礼。君人者,降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覇,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而亡。《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麟按:见《荀子·天论》。○《左传·隐公十一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

第六章

君子有辩善之度,以治气养性则身后彭祖,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宜于时则达,厄于穷则处,信礼者也。凡用心之术,由礼则理达,不由礼则悖乱。饮食衣服,动静居处,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垫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趍步,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王无礼则死亡无日矣。《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麟按:《荀子·修身》:“扁善之度: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宜于时通,利以处穷,礼信是也。凡用血气、志意、知虑,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此之谓也。”《礼记·曲礼》:“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之用为“和”,简言之,内诚于己,外信于人,《曲礼》所谓“毋不敬”也。于内,则心与身和、行与言和、理想与现实和;对外,己与人和、人与人和、国与国和。和则双赢,不和则两伤。

第七章

传曰:不仁之至,忽其亲;不忠之至,倍其君;不信之至,欺其友。此三者,圣人之所杀而不赦也。《诗》曰:“人而无礼,不死何为?”麟按:仁、忠、信皆须以礼为节文。《论语·八佾》:“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阳货》:“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曲礼》),如果没有敬意,不是真心,仪式是毫无意义的。《左·隐公三年传》:“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茍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所以《礼记·礼运》说:“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人情和、人心敬则礼得其中,仁、义、忠、勇、孝、慈、信得所矣。道家则曰:“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金。”(《庄子·庚桑楚》)

第八章

王子比干杀身以成其忠,尾生杀身以成其信,伯夷、叔齐杀身以成其廉。此四子者,皆天下之通士也,岂不爱其身哉?为夫义之不立,名之不显,则士耻之,故杀身以遂其行。由是观之,卑贱贫穷,非士之耻也。夫士之所耻者,天下举忠而士不与焉,举信而士不与焉,举廉而士不与焉。三者存乎身,名传于世,与日月并而不息,天不能杀,地不能生,当桀纣之世,不之能污也。然则,非恶生而乐死也,恶富贵好贫贱也。由其理,尊贵及己而仕,不辞也。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故阨穷而不悯,劳辱而不茍,然后能有致也。《诗》曰:“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此之谓也。麟按:《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论语·述而》: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又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诗序》:“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第九章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蒿莱,蓬户瓮牗,揉桑而为枢,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子贡乘肥马,衣轻裘,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而往见之。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子贡曰:“嘻,先生何病也?”原宪仰而应之曰:“宪闻之,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病。宪贫也,非病也。若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匿,车马之饰,衣裘之丽,宪不忍为之也。”子贡逡巡,面有惭色,不辞而去。原宪乃徐步曳杖歌《商颂》而反,声满于天地,如出金石。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故养身者忘家,养志者忘身。身且不爱,孰能忝之?《诗》曰:“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麟按:见《庄子·让王》、刘向《新序·节士》。○《论语·宪问》:“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雍也》:“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程子曰:“君子儒为己,小人儒为人。”谢氏曰:“君子小人之分,义与利之间而已。然所谓利者,岂必殖货财之谓?以私灭公,适己自便,凡可以害天理者皆利也。”原宪学以为己,虽贫于财而富于义;子贡学以为人,为人则得财,然求在外则贫于内也。故曰“贫贱者骄人”(《史记·魏世家》)

第十章

传曰:所谓士者,虽不能尽乎道术,必有由也;虽不能尽乎美善,必有处也。言不务多,务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务审其所由而已。行旣已尊之,言旣已由之,若肌肤性命之不可易也。《诗》曰:“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麟按:《荀子·哀公》:“所谓士者,虽不能尽道术,必有率也;虽不能遍美善,必有处也。是故知不务多,务审其所知;言不务多,务审其所谓;行不务多,务审其所由。故知既已知之矣,言既已谓之矣,行既已由之矣,则若性命肌肤之不可易也。故富贵不足以益也,卑贱不足以损也:如此则可谓士矣。”(《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略同)《孟子·梁惠王上》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此所谓“士”,与“君子”“大丈夫”同义,皆道德境界之人。

庄子有什么缺点!!!

1、或许其理论有一些缺陷老子和庄子都受到高度地赞扬。可是很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位道家领袖的道术,也和别家一样,被说成“古之道术有在于...
点击下载
上一篇:保元丹简介下一篇:古籍典藏的意义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