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或者中国戏文的书籍或者古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4收藏

元代或者中国戏文的书籍或者古籍,第1张

古代传统文化非常值得研究,元代戏曲和明代戏曲也是相当不错的一种文学文化,我也研究戏曲差不多四五看了,平时也收集整理了不少古代戏曲古籍,这些戏曲古籍可是花费了我不少代价才收集这行齐全的,目前来说我还没看到比此更全面的戏曲古籍

这里不得不说,也不得不感谢  “古籍阁” 海量的戏曲古籍收藏,

中国古代戏曲书籍目录:

《孤本元明杂剧(1-32册) 王季烈辑,上海涵芬楼印行》

《明清抄本孤本戏曲丛刊》

《善本戏曲丛刊》

《善本戏曲丛刊  第03辑  02   增定南九宫曲谱》

《善本戏曲丛刊  第03辑  03  南词新谱》

《善本戏曲丛刊  第03辑  05  新订十二律京腔谱》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01  风月锦囊》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03  乐府南音》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04  赛微歌集》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06  玄雪谱》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07  南音三籁》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08  醉怡情》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09  乐府歌舞台》

《善本戏曲丛刊  第04辑  10  千家合锦万家合锦》

《善本戏曲丛刊  第05辑  01  2缀白裘新集》

《善本戏曲丛刊  第05辑  02  审音鉴古录》

《善本戏曲丛刊  第05辑  03  彩笔情辞》

《善本戏曲丛刊  第05辑  04  太霞新奏》

《善本戏曲丛刊  第05辑  05  万花小曲》

《善本戏曲丛刊  第05辑  06  丝弦小曲》

《善本戏曲丛刊  第06辑  01  北词广正谱》

《善本戏曲丛刊  第06辑  02  纳书楹曲谱》

《古典戏曲典籍》

《中原音韵(元 )》

《中州音韵辑要(乾隆音韵辑要本)》

《元人杂剧辑逸》

《元代戏曲选注》

《元散曲一百首》

《元散曲选注》

《元明散曲选》

《元明清散曲选》

《元曲选·[明]》

《元曲选外编·隋树森》

《元曲选校注·[明]》

《全元散曲[详细书签]》

《全明散曲(第1-5卷)》

《南柯梦记汤显祖著》

《善本戏曲丛刊万壑清音(一、二)》

《善本戏曲丛刊乐府南音》

《善本戏曲丛刊审音鉴古录(一、二)》

《孔尚任:小忽雷传奇》

《庚子国变弹词》

《戴敦邦聊斋人物谱签名本》

《散曲集《林石逸兴》(明)》

《文史英华12·散曲卷》

《新发现康海散曲集《沜东乐府后录》校笺(上)》

《明清传奇选》

《明清传奇选刊党人碑》

《明清传奇选刊》

《明清传奇选刊双忠记》

《明清传奇选刊》

《明清传奇选刊燕子笺翡翠园》

《明清传奇选刊红梨记+西楼记》

《明清传奇选刊连环记+金印记》

《暖红室汇刻传剧之 凌蒙初西厢记五剧》

《暖红室汇刻传剧之 录鬼簿》

《暖红室汇刻传剧之 王伯良古本西厢记校注》

《桃花扇 越剧》

《桃花扇万有文库版》

《桃花扇王季思校注(横版)》

《桃花扇王季思校注(竖版)》

《桃花扇注 梁启超 下》

《梁启超批注本桃花扇》

《梁启超 桃花扇注 上》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钱南扬校注)》

《汤显祖全集 第1册》

《汤显祖全集 第2册》

《汤显祖全集 第3册》

《汤显祖全集 第4册》

《牡丹亭徐朔方校注(横版)》

《牡丹亭徐朔方校注(竖版)》

《琵琶记高明商务印书馆1937》

《白雪遗音》

《白雪遗音续选》

《白雪遗音选 西谛编》

《纳书楹曲谱+纳书楹四梦全谱(一)》

《纳书楹曲谱+纳书楹四梦全谱(二)》

《聊斋俚曲选[清]蒲松龄关德栋校注》

《西厢记-插图版》

《西厢记横版》

《西厢记》

《路工:明代歌曲选》

《重冈已隔红尘断-元散曲合集》

《金圣叹批评本西厢记》

《金圣叹点评西厢记》

《元本琵琶记校注》

《集评校注西厢记_王季思校注》

《古本戏曲丛刊》

《任风子岳阳楼青衫泪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单刀会救风尘玉镜台望江亭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古本戏曲丛刊三集004金锁记》

《古本戏曲丛刊目录》

《墙头马上渑池会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朱砂担货郎旦敬德不伏老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梅香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汉宫秋马致远北京图书馆古本戏曲丛刊1954》

《窦娥冤裴度还带单鞭夺槊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荐福寺陈抟高卧踏雪寻梅黄粱梦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陈母教子梧桐雨东墙记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风云会博望烧屯马陵道郑振铎主编古本戏曲丛刊1954》

《万宝全书》 清代烟水山人编,后由毛焕文修订刊行。此书记述体育、文艺、游戏、养生法等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镜花缘》是能“与万宝全书相邻比”的奇书)

当人们在称赞一个人的知识面广,或宣扬某本书的内容详备时,往往用“万宝全书”来加以形容。可是,时至今日,不要说一般的读者早弄不清《万宝全书》究竟是个什么样儿,就是一些应该熟悉这类书籍的俗文学、民俗学,乃至研究类书的专家,也很少见到他们去翻过这类书籍了。人们一提到类书,脑子里出现的就是《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这类“雅”的编著,很少有人去注意还有“俗”的一路类书呢!正因为大家不重视,图书馆不去收藏它,目录家不去著录它,学问家不去利用它,到如今,在一部皇皇巨著《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里,已找不到几种《万宝全书》类的著作了。其实,这类供“士民备览便用”的系统编录民间日常生活百科知识的书籍,在明代是很多的。就以目前能见到的直接以“万宝全书”作为书名的,就有署徐企龙编、徐笔峒纂、陈怀轩梓、王泰源梓等多种,此外,还有用“博览全书”、“不求人”、“学海群玉”、“万用正宗”、“文林聚宝”、“五车拔锦”、“万书渊海”等等作为书名的,总共不下十馀种。这类书,大都有三十多卷,每卷设一“门”,如“天文门”、“地舆门”、“人纪门”、“官职门”等等,除了这类较为大路的内容之外,大都是贴近下层百姓日用的内容,如“文翰门”、“启札门”、“婚娶门”、“葬祭门”、“茔宅门”、“克择门”、“保婴门”、“卜筮门”、“星命门”、“相法门”、“算法门”、“武备门”、“奍生门”、“农桑门”、“侑觞门”、“风月门”、“祛病门”等等。这里有着丰富的、与俗文学在同一层面上的民俗资料,常常会给人以一些惊喜的发现。 这里且以《金瓶梅词话》研究为例。比如,第21回写到行酒令,各人所行的酒令,都暗示着各人的性格。当时吴月娘提出,酒令要用“一个牌儿名,两个骨牌,合《西厢》一句”。她先说:“掷个六娘子,醉杨妃,落了八珠环,游丝儿抓住荼蘼架。”这前面的曲牌名“六娘子”与后面的“游丝儿抓住荼蘼架”,可以在朱权的《太和正音谱》与《西厢记》中找到,可是中间两个骨牌名“醉杨妃”、“八珠环”是什么玩意儿呢?后面西门庆等人提到的如“楚汉争锋”、“正马军”、“二士入桃源”、“花开蝶满枝”等等骨牌名都使人一头雾水。如今,日本小川阳一教授就在《万宝全书》这类日用类书中找到了这些骨牌的图形,使人一目了然。如所谓“八珠环”,就是两枚四点;“楚汉相争”,就是两枚十一点;什么“二士入桃源”,什么“花开蝶满枝”,都一清两楚。再如,第52回写到吴月娘与潘金莲、李瓶儿等众妾在穿廊里坐着,见到剃头的小周儿,就想到要替官哥剃头,但不知这天是“好日子”还是“歹日子”,能不能给官哥剃头?就叫识字的潘金莲翻翻历书查一查。这金莲欺着娘儿们都不识字,叫丫环取了历书来装模作样地查了一回后回答说,“今日是四月廿一日,是个庚戌日”,结论是宜剃头的“好日期”。这个细节假如一般地看过去,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奥妙。可是经小川教授一查,在《万用正宗》《文林聚宝》等“万宝全书”中,都记着这一天恰恰是“切忌避之”的“患难”日,绝不宜剃头。这个细节就十分生动而具体地刻画了心怀不良、诡计多端而一心想害李瓶儿母子的潘金莲的心理和性格。假如不用这小说之外的材料来加以对照,谁能理解当年作者的苦心?谁能体味作品蕴含的深意?再如,《金瓶梅》中写到了不少性药与性具,常为一些研究者费猜详。而在这类日用类书的“风月门”中,往往多有记载。如署名徐笔峒精纂的《万宝全书》中,就列出了四十种当时的春药及其制法,而在《万用正宗》中,竟列出了七十种之多!比如,最近还有学者提出不同说法的“颤声娇”之类,其实在这里早就写得一清两楚了。像这类文化信息,其意义就不仅仅在于告诉了读者这几样具体的东西,而是提供了一种小说所赖以成立的题材来源与社会背景,让后人能更好地理解这时候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小说与其他通俗文学作品的原因。

上面,仅就《金瓶梅》一书略举数例来说明《万宝全书》确实是座宝库,里面蕴藏着丰富的有关饮食、游艺、风俗、迷信、卫生等民俗文化资料,不但对于研究明清时代如《金瓶梅》《醒世姻缘》《儒林外史》《红楼梦》《歧路灯》等世情小说及“三言”、“二拍”之类大有用处,而且对研究其他通俗文学及民俗史,也是很有用场的。最近,我接触到不少朋友热衷于将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提到的名物、风俗等与书外的材料相印证,那就不妨请到《万宝全书》中去转一转,或许也能捡到一点大小不等的宝贝吧!

当人们在称赞一个人的知识面广,或宣扬某本书的内容详备时,往往用“万宝全书”来加以形容。可是,时至今日,不要说一般的读者早弄不清《万宝全书》究竟是个什么样儿,就是一些应该熟悉这类书籍的俗文学、民俗学,乃至研究类书的专家,也很少见到他们去翻过这类书籍了。人们一提到类书,脑子里出现的就是《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这类“雅”的编著,很少有人去注意还有“俗”的一路类书呢!正因为大家不重视,图书馆不去收藏它,目录家不去著录它,学问家不去利用它,到如今,在一部皇皇巨著《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里,已找不到几种《万宝全书》类的著作了。其实,这类供“士民备览便用”的系统编录民间日常生活百科知识的书籍,在明代是很多的。就以目前能见到的直接以“万宝全书”作为书名的,就有署徐企龙编、徐笔峒纂、陈怀轩梓、王泰源梓等多种,此外,还有用“博览全书”、“不求人”、“学海群玉”、“万用正宗”、“文林聚宝”、“五车拔锦”、“万书渊海”等等作为书名的,总共不下十馀种。这类书,大都有三十多卷,每卷设一“门”,如“天文门”、“地舆门”、“人纪门”、“官职门”等等,除了这类较为大路的内容之外,大都是贴近下层百姓日用的内容,如“文翰门”、“启札门”、“婚娶门”、“葬祭门”、“茔宅门”、“克择门”、“保婴门”、“卜筮门”、“星命门”、“相法门”、“算法门”、“武备门”、“奍生门”、“农桑门”、“侑觞门”、“风月门”、“祛病门”等等。这里有着丰富的、与俗文学在同一层面上的民俗资料,常常会给人以一些惊喜的发现。

  这里且以《金瓶梅词话》研究为例。比如,第21回写到行酒令,各人所行的酒令,都暗示着各人的性格。当时吴月娘提出,酒令要用“一个牌儿名,两个骨牌,合《西厢》一句”。她先说:“掷个六娘子,醉杨妃,落了八珠环,游丝儿抓住荼蘼架。”这前面的曲牌名“六娘子”与后面的“游丝儿抓住荼蘼架”,可以在朱权的《太和正音谱》与《西厢记》中找到,可是中间两个骨牌名“醉杨妃”、“八珠环”是什么玩意儿呢?后面西门庆等人提到的如“楚汉争锋”、“正马军”、“二士入桃源”、“花开蝶满枝”等等骨牌名都使人一头雾水。如今,日本小川阳一教授就在《万宝全书》这类日用类书中找到了这些骨牌的图形,使人一目了然。如所谓“八珠环”,就是两枚四点;“楚汉相争”,就是两枚十一点;什么“二士入桃源”,什么“花开蝶满枝”,都一清两楚。再如,第52回写到吴月娘与潘金莲、李瓶儿等众妾在穿廊里坐着,见到剃头的小周儿,就想到要替官哥剃头,但不知这天是“好日子”还是“歹日子”,能不能给官哥剃头?就叫识字的潘金莲翻翻历书查一查。这金莲欺着娘儿们都不识字,叫丫环取了历书来装模作样地查了一回后回答说,“今日是四月廿一日,是个庚戌日”,结论是宜剃头的“好日期”。这个细节假如一般地看过去,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奥妙。可是经小川教授一查,在《万用正宗》《文林聚宝》等“万宝全书”中,都记着这一天恰恰是“切忌避之”的“患难”日,绝不宜剃头。这个细节就十分生动而具体地刻画了心怀不良、诡计多端而一心想害李瓶儿母子的潘金莲的心理和性格。假如不用这小说之外的材料来加以对照,谁能理解当年作者的苦心?谁能体味作品蕴含的深意?再如,《金瓶梅》中写到了不少性药与性具,常为一些研究者费猜详。而在这类日用类书的“风月门”中,往往多有记载。如署名徐笔峒精纂的《万宝全书》中,就列出了四十种当时的春药及其制法,而在《万用正宗》中,竟列出了七十种之多!比如,最近还有学者提出不同说法的“颤声娇”之类,其实在这里早就写得一清两楚了。像这类文化信息,其意义就不仅仅在于告诉了读者这几样具体的东西,而是提供了一种小说所赖以成立的题材来源与社会背景,让后人能更好地理解这时候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小说与其他通俗文学作品的原因。

  上面,仅就《金瓶梅》一书略举数例来说明《万宝全书》确实是座宝库,里面蕴藏着丰富的有关饮食、游艺、风俗、迷信、卫生等民俗文化资料,不但对于研究明清时代如《金瓶梅》《醒世姻缘》《儒林外史》《红楼梦》《歧路灯》等世情小说及“三言”、“二拍”之类大有用处,而且对研究其他通俗文学及民俗史,也是很有用场的。最近,我接触到不少朋友热衷于将小说等文学作品中提到的名物、风俗等与书外的材料相印证,那就不妨请到《万宝全书》中去转一转,或许也能捡到一点大小不等的宝贝吧!

元代或者中国戏文的书籍或者古籍

古代传统文化非常值得研究,元代戏曲和明代戏曲也是相当不错的一种文学文化,我也研究戏曲差不多四五看了,平时也收集整理了不少古代戏曲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