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江陵挖掘来的的《归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1收藏

湖北江陵挖掘来的的《归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第1张

1993年3月,在湖北江陵荆州镇邱北村王家台,考古专家挖出了一座秦墓。开始只以为是一般的秦墓,但随着813枚秦简的先后出现,考古专家震惊了。原因很简单,这些秦简上的内容令人震撼,很多已经失传了2000余年。

通过对这一批秦简的整理,考古专家发现一共有五本古籍,分别为《归藏》、《效律》、《政事之常》、《日书》、《灾异占》。其中,《归藏》简有394枚,约4000余字,这一部古籍的出土轰动了学术界,最让人震惊。

《归藏》究竟是一本什么古籍?其实很简单,有学者直白的指出,这就是商朝的易经。

众所周知,《易经》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和总纲领,主要阐述天地世间的万物变化,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文学、科学等多个领域,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总而言之,《易经》是中国人的至高经典。

然而在谈及《易经》时,人们往往将《易经》和《周易》等同。从广义上说,周易也是易经;但从狭义上说,周易只是易经的三分之一。其实,《易经》是由《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构成。

《连山》以艮(gèn)卦开始,如山之连绵,故名连山,据传是三皇之一的天皇所创,但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夏朝的作品,夏朝的《易经》。《归藏》以坤为首卦,故称之为归藏,是商朝的《易经》。

让人遗憾的是,《连山》、《归藏》已经失传,具体失传时间,如今学术界还有争议,但不少学者认为是汉初就已失传。

西汉初期,皇帝下令清查整理藏书时,当时文人墨客只听说其名,却找不到《归藏》的线索,只能零星的说几句《归藏》中的内容。

正因如此,《汉书·艺文志》中没有就没有收录《归藏》,可能从汉朝时期就失传了。《隋书·经籍志》中记载:“《归藏》汉初已亡,晋《中经》有之,唯载卜筮,不似圣人之旨。”显然,古人也认为汉初就失传了,晋朝虽然有《归藏》中的《中经》,但只记载“卜筮”,应该不是圣人写的易经。

可见,《归藏》已经失传了2000余年,王家台秦简的出土,让《归藏》得以重见天日,这对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归藏》和《周易》都是《易经》一部分,两者都是用于占筮,均由8个经卦重叠出的64个别卦组成,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不妨粗略的看一看这两点!

首先,归藏易卦图与周易六十四卦卦图,在卦的排列顺序上有所不同。归藏卦画是按照逆时针方向进行,即“乾—兑—离—震—巽—坎—艮—坤”,而且其中没有乾坤坎震等八卦的概念,只有天地金水火风山木,因此归藏卦画应该是“天—金—山—水—火—风—木—地”。

其次,归藏在万物的取象上要比周易更加具体,六十四卦都有具体的象,而周易演化到64卦时,每一卦对应的象就不是太清晰了。当然,归藏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取象和象位安排上不准,显得比较混乱,这可能也是其失传的原因之一,后来的周易对其做了改进。

关于八卦,有一点值得深思,八卦不是算命,而是预测万事万物规律的学问,而且其中还蕴含了高深的数学知识,最典型的是卦位是按照二进制顺序排列。后来,和牛顿同时代的莱布尼茨,就受到中国八卦的启发,演绎并推论出了数学矩阵,创造的二进制数学,进而成为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

让人遗憾的是,在古代社会,中国尽管有很多伟大的著作,但或因战乱、或因政治(尤其是焚书坑儒,和四库全书的毁书)等原因,以至于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其实,这些失传的书籍,理论固然未必多么正确,但却能对后世有很多启发,也是探索研究中华文明的重要资料。

这个应该怎么说呢,在建国初期,刚刚开始组建考古队的时候,国家因为缺少经费,就向民间征集“考古学家”,这个时候确实有一部分盗墓贼弃暗投明投入考古队,但是后期像现在的话,考古界大多数科班出身的起码也是大学生学位,所以说盗墓贼变成考古学家的现象基本上不存在了。

而盗墓贼成为考古学家中最著名的大概就是发掘马王堆的,被称为“土夫子”的任全生了。任全生是民国时期的人,是长沙人,因为家里贫困,所以被人带上了盗墓的道路。任全生这个人很是聪明,在经历过几次盗墓之后,他迅速积攒了很多关于盗墓的知识,而后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盗墓之中,一时之间盗出许多宝物,而这些文物基本上全部落入外国人的手中。

建国之后,国家需要组织考古队,所以向民间征集,任全生想要金盆洗手,并且想要将自己多年来累积下来的经验贡献给国家,所以就报名参加了考古队。后来有人在挖地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小洞,洞中冒出蓝色火焰,就上报给了考古部门,考古部门带着任全生一起到了现场,任全生灭掉了蓝色火焰,并且抢救性发掘出几件文物。后来更是在考古队挖掘方向错误时给予指导,顺利挖掘出了“辛追夫人”。

而且他还抢救、保护性发掘出二十五本失传的古籍,为我国研究历史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盗墓贼成为考古学家这种事,对我个人来说觉得挺好的,毕竟这么多的亲身经历累积下的经验,比单纯书本上教的要生动得多。况且,少一个盗墓贼,多一个考古学家,我们国家的文物就可以得到一定的保护,不会被随随便便卖出去。

提起中医,大家会想起著名的神医——华佗。华佗曾经帮助关公刮骨疗伤,还发明了其他的药品,比如麻沸散。除了华佗之外,神医扁鹊也是被人们经常提到的中国神医之一,有些人也会质疑神医扁鹊真的存在吗,在四川的一个古墓中出土九本医书,这九本书也让我们了解了神医扁鹊的身世。神医扁鹊是否存在?四川一古墓挖出9部医书,揭开扁鹊身世之谜。

读过《史记》的朋友们可能会知道,神医扁鹊是第一位中国历史上有史记载的神医。我们看其他的史料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关于扁鹊的事情,真假难辨,史书扁鹊治疗了许多王公贵族的疾病,他在咸阳的时候,遭到秦国太医的嫉妒残忍杀害。这些关于他治疗各种贵族之间疑难杂症的事情,跨越了两三百年,神医扁鹊的行医足迹也遍布是全国。比如他曾经在山东行医,在河南,河北,在陕西等地,也有关于他的传说。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一个人不可能活300年,也不可能在当时那个经济条件下游遍全国,所以有些人也开始质疑神医扁鹊到底是不是真人。

我国2017年修订的中学课本中,为了求公平,求客观,便去掉了关于神医扁鹊的介绍。但后来考古有了新的发现。在2013年四川的成都的老官山汉墓中,出土了九本关于医学方面的竹简。考古专家们在研究多年之后,发现这些医学竹简中,有失传了两千多年的扁鹊一派的相关典籍。网友们在了解到这个事情之后,便确定神医扁鹊是真实存在的。

那个著名的神医扁鹊,其实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医生秦越人,他也被人称为秦少齐。神医扁鹊和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一起被称为我国古代五大医学家。神医扁鹊创立了望闻问切四诊法,可谓是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基础,扁鹊也堪称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人。

我们在仔细的阅读《史记》、《战国策》等古籍会发现,扁鹊似乎不像是一个人,更像是以扁鹊为代表的,那些医术高超的一家以及其相关传承者的一个总称和代称。这些医术高超的医者和其弟子,足迹遍布布各地,所以神医扁鹊的名号也就名扬天下。可能史书中记载的扁鹊并不是一个人,更像是一个集体,人们将其统称为神医扁鹊。

据一些野史记载,秦越人在死亡之后,他亲自写的医术因为一些客观原因失传。他的弟子们为了纪念老师,便把他们自己写的医书冠上扁鹊的名字。所以人们开始质疑扁鹊到底是谁,我国修改历史课本的相关人员们,为了追求客观,追求公正,便将扁鹊这个历史人物从中学生的历史课本中除名。

如果我们仅从医学典籍上来看,会发现扁鹊和他的弟子们是中医史上的第一学派。扁鹊和他的弟子们,对于战国秦汉时期人们关于中医方面有着不小的影响。在早期的扁鹊学派,他们坚持的是巫医分离的原则,他们坚持重视脉诊,这是一种极大的进步。比如我们所了解的《黄帝内经》,可谓是中医现存最早的医书,而《皇帝内经》的底本就有关于扁鹊的书。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关于医学的帛书,是在2013年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关于医学方面的竹简出土之前,最划时代的考古。这些帛书虽然只是残片,但也可以让人们了解在《黄帝内经》之前,古代医学的相关内容以及相关的理论体系。考古专家们经过数年的研究,终于从老官山汉墓的一些关于医术方面的竹简中,整理出了九本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医书。这九部中有五部也许不是战国时期失传的扁鹊的作品,但一定是关于扁鹊医派的典籍,关于扁鹊一派的典籍,其实就是《黄帝内经》的本源。从我们关于扁鹊以及其相关的典籍的描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扁鹊一派的确是存在的,并且扁鹊一派极大的推动了中国中医的发展。

截止2021年最早的考古文学是《三坟》。

这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一部古籍,一般认为“三坟五典”就是“三皇五帝之书”,也就是三皇时代以及记载三皇事件的古籍。不过《三坟》这一部古籍早已失传,只见于史书中的粗略记载,事实上这一部古籍记载的到底是啥,连古人都不知道,不要说现代人了。

记载三皇只是其中一个流行的说法,还有人认为三坟就是三易,也就是《连山》《归藏》《周易》。

古书

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以《三坟》,可作古书解释。

甲骨文时代,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龟甲兽骨是用“片”来作单位的。从周、秦到汉,字大都写在竹片木条上,竹片称为简,木条称为牍。

造纸术印刷术发明后,一本一本的书出现了,但其计量单位仍沿用了册、部、卷等名称。

四书五经本来是四书六经,后来《乐经》失传,就变成五经了。

然后就是清朝时有名的《四库全书》、明朝的《永乐大典》,其实编纂过程中,篡改、销毁很多古书,为了迎合统治者意志嘛

还要失传的古籍真的不要太多,毕竟中华文化几千年,战乱、陪葬、维护统治什么的毁了很多,什么《黄帝外经》、《青囊经》、《阴符》、《五典》、《九丘》、《八索》,太多了,数不过来

湖北江陵挖掘来的的《归藏》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1993年3月,在湖北江陵荆州镇邱北村王家台,考古专家挖出了一座秦墓。开始只以为是一般的秦墓,但随着813枚秦简的先后出现,考古专家震惊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