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谈养生 胃病要和肝脾一起治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3收藏

老中医谈养生 胃病要和肝脾一起治,第1张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要想治好困扰我们的‘老’,就要在上多下工夫。”一提起之道,年过六旬、身体强健的李佃贵教授就讲到了自己的专长上。

在他看来,很多人的胃都是自己的不以为然造成的。比如,有人经常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的情况,却总以为就是没吃好,胃有点不舒服,自己吃点药或是忍忍就过去了。实际上,正是这些忽视,导致了的不断发展,严重了,甚至有癌变的可能。

从来讲,胃并不是单单因为胃不好造成的,因而,养胃还要兼顾脾、肝。李教授指出,除戒烟酒外,注意饮食是重点。

健脾胃。 认为,初春饮食应以辛温、清淡为主,因为辛温能够祛寒,清淡能够利湿,这样可使人体抗拒风寒、风湿之邪的侵袭。例如可经常用薏苡仁、山药、大枣、茯苓、芡实等煮粥,以起到健脾补气的作用。而油腻、生冷、酸涩、黏硬和大辛大热的食物,会助热生火,伤害脾胃,要忌食;、水果可避免“上火”,要多吃。

养脾肝。 春天肝旺,容易克伐脾土而引起脾胃病,而酸味是肝之本味,故此时应减酸味,增甘味。唐代名医孙思邈就曾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建议可在多食用大枣、山药等。此外,春天肝气升发过度,会引起脾胃病。而肝的功能又与人的精神情志关系密切,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自我调控情绪,遇到不快及时宣泄,以免伤及肝脏。

肝脾

 夏季,脾胃 湿热 的人多起来,想要缓解,不妨试试治疗脾胃湿热的 偏方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肝脾湿热的 中药 方,希望能帮到你赶走湿热。

 肝脾湿热的中药方

 1、苦瓜薏仁粥做法取苦瓜、薏仁各30克,赤小豆90克,粳米60克。先将苦瓜洗净,剖开去瓤籽后切成小块,与其他 食材 共煮粥至烂熟,空腹食用。

 2、随草记啤泰茶(随草记埤泰茶):可在平时空闲的时候喝杯随草记啤泰茶(随草记埤泰茶),属于内调 养生 茶饮,内含白扁豆花,肉桂,生姜,大枣,茯苓等天然草本成分,能够给深度滋养脾脏,修复因感受湿热之邪或脾虚水湿内生,日久化热,或长期过食甘肥厚味生湿助热的脾胃。

 3、芹菜雪梨汁做法取芹菜适量,番茄1个,雪梨1个,柠檬半个。洗净后一同放入果汁机中搅拌成汁,每日饮用1次。

 治疗脾胃湿热的食物

 脾胃湿热者,有口苦、口臭、舌苔黄腻、尿偏少、大便不爽等症状。饮食要以清淡为主,戒除烟酒,保持体内清爽。还可选择 清热 、除湿等药食,如金银花、菊花、芦根、桑叶、竹叶、荷叶、苦瓜、冬瓜、丝瓜、芥菜、莲藕、鸭肉等。

 另外, 中医 认为,脾有运化人体水湿的功能,脾胃好了,体内湿热得以运化,身体机能增强,湿热也就不容易入侵,所以,选择一些有健脾燥湿功效的药食辅助效果更佳,如淮山、薏苡仁、白术、芡实、莲子、党参、白扁豆等

 肠胃湿热其实就是一种中医方面的说法,这种 疾病 发病比较急,主要表现为呕吐出现酸水、恶心、肚子痛、 拉肚子 ,粪便的颜色主要表现为黄褐色的,带有一股恶臭味,心情也是比较的烦闷,舌苔的颜色则是**黏腻感,身体也是比较多疲倦,小便则是比较短颜色也是赤色的。除此之外,患者的皮肤也会发黄,就如同桔子的颜色一样,同时口腔之中也会出现口臭的情况。

 身体患有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就是日常的饮食习惯不科学导致的,所以想要治疗这种疾病,那么最好也是从饮食方面着手,这样效果更佳

在调治多种慢性疾病的过程中,肝、脾、肾这三个脏腑都十分关键,而且三脏相互影响、联系密切。因此在临床上,兼顾三者用药、协调好三脏之间的关系是重中之重。全国名老中医王焕禄先生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4组经验用药,对于调治三脏有良效。

1山茱萸、五味子、生龙骨

山茱萸酸涩、性温,归肝、肾经,能补益肝肾、收敛固涩,于补益之中具封藏之性,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既能益精,又可助阳,为平补阴阳之要药;五味子味酸收敛,甘温而润,具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能上敛肺气,下滋肾阴,又能宁心安神;生龙骨味涩能敛,质重沉降,具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之功,长于固涩,又能平肝益阴、潜敛浮阳。

三药相须为用,固涩力量强大。同时,山茱萸益精助阳,生龙骨平肝益阴,五味子宁心安神,符合中医学“阳加于阴谓之汗”及“汗为心之液”的汗出原理,从病机、病位方面均起到了调节作用,常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汗证,临床疗效显著。

2炒酸枣仁、珍珠母、紫石英

炒酸枣仁甘酸、性平,入心、肝、胆经,能养心阴、益肝血,为养心安神之要药,味酸收敛,有收敛止汗、敛阴生津止渴之功;珍珠母咸寒入肝,质重入心,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泻火、镇惊安神之功;紫石英甘温能补,温肾助阳,质重能镇,镇心安神,属温润镇怯之品,尚能温肺寒、止喘嗽。

三药伍用,一君二臣,养心调肝温肾,既作用于病位又照顾到病机,既养心又镇心,常用于治疗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之人,同时配伍健脾助运之品。

3生磁石、黄精、骨碎补

生磁石味咸、性寒,质重沉降,入肝、肾经,补益肝肾,聪耳明目,为治肾虚耳鸣、耳聋之要药,同时性寒清热,能清泻心肝之火,顾护真阴;黄精味甘、性平,具健脾、润肺、益肾之功,属气阴双补之品,长于补益肾精,延缓衰老,《本草纲目》曰其“补诸虚……填精髓”;骨碎补苦辛温燥,善壮肾阳、暖水脏,属阴中生阳、壮火益土之要药,同时兼有涩性。

三药伍用,一君二臣,生磁石直取主症,黄精、骨碎补针对病机,温肾填精,辅助生磁石发挥最大效应,对于老年性肾虚耳鸣效果确切,方中多配伍健脾助运之品。

4金樱子、枸杞子、菟丝子

金樱子酸涩平,功专固敛,入肾经,具有固精、缩尿、止带、止泻作用,临床用于肾虚精关不固,膀胱失约、带脉不束等症;枸杞子味甘、性平,滋肝肾之阴,为平补肾精肝血之品,用治精血不足所致视力减弱、头晕目眩、遗精滑泄、腰膝酸痛等症;菟丝子辛甘而平,辛以润燥,甘以补虚,功能补肾阳、益肾精、滋补肝肾、益脾止泻、平补阴阳,但偏重补阳。

三药伍用,阴阳双补兼有固涩,用于虚性滑脱、精微丢失病症,如遗精滑泄、尿中蛋白等,效果确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金樱子醇提物能显著降低肾炎模型大鼠尿蛋白、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升高血清总蛋白含量,减轻肾组织的病理变化。

老中医谈养生 胃病要和肝脾一起治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要想治好困扰我们的‘老’,就要在上多下工夫。”一提起之道,年过六旬、身体强健的李佃贵教授就讲到了自己的...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