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六味地黄丸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4收藏

古籍中的六味地黄丸简介,第1张

六味地黄丸为方名,同名方约有4首。常用方为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记载的滋补肝肾,并补脾阴的著名补阴方剂。

六味地黄丸源于张仲景的肾气丸,但实质上出自崔氏八味丸,比张仲景要早一些,因记载于《金匮要略方论》中,多被称为金匮肾气丸。钱乙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去掉偏于补阳的药物桂枝附子,形成六味地黄丸。地八山山四,苓泽丹皮三,为经典组方及用量的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一部规定六味地黄丸处方组成为:熟地黄160g,山茱萸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和泽泻60g,粉碎成细粉,每100g粉末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记载有此中成药的部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成药的药典标准。

详见百科词条:六味地黄丸 [ 最后修订于2017/5/1 19:25:50 共1642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淋证之一·寒淋 41 关于淋证 5 胞痹的别称·寒淋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寒淋的穴位 2 治疗寒淋的方剂 3 治疗寒淋的中成药 4 寒淋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寒淋 1 拼音

hán lín

2 英文参考

cold stranguri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寒淋为病证名[1]。

4 淋证之一·寒淋

①淋证之一[1]。亦称冷淋[1]。《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寒淋者,其病状先寒战然后尿是也。由肾气虚弱,下焦受于冷气,入胞与正气交争,寒气胜则战寒而成淋,正气胜战寒解,故得小便也。”

②小儿诸淋之一[1]。因风寒之邪入侵膀胱,致下焦受冷,失去正常的气化功能而成[1]。症见小便闭塞,胀痛难忍,并牵引少腹作痛,或小便淋沥不畅[1]。治宜温阳散寒,止痛利水,用五苓散加肉桂、小茴香[1]。

41 关于淋证

淋证(stranguria[2][3])为病名[4][5]。是指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2][3]。又称淋沥[4]。

淋证的病因以膀胱湿热为主,病位在肾与膀胱,初起多邪实之证,久病则由实转虚,亦可呈现虚实夹杂的证候,其临床症状有二类,一类是膀胱气化失司引起的证候;一类是各种淋证的特殊症状,前者是诊断淋证的依据,后者是区别不同淋证的特征。应与淋证进行鉴别的病证有癃闭、尿血、尿浊等。[6]

根据病因病机和症状不同,淋证分为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与劳淋六种类型,在辨证时,除要辨明不同淋证的特征外,还要审察证候的虚实。初起湿热蕴结,以致膀胱气化失司者属实,治宜清热利湿通淋,佐以行气。病久脾肾两亏,膀胱气化无权者属虚,治宜培补脾肾。虚实夹杂者,宜标本兼治。并根据各个淋证的特征,或参以止血,或配以排石,或佐以泄浊等。针灸治疗本病急性期可迅速缓解疼痛。对尿路中、下段结石,针刺后排石效果较好,而尿路上段和肾盂、肾盏部位的结石则应采取综合疗法。若淋证并发严重感染,肾功能受损,或查知结石体积较大,针灸难以奏效,则采用其他疗法。患膏淋、劳淋而气血虚衰者,应适当配合中药以补气养血。[7][6]

各种淋证之间,彼此又有一定的关系,表现在转归上,一是虚实的相互转化,在不同淋证之间和同一淋证的本身都存在这种情况。二是各种淋证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可二种淋证或虚实同时并见。认识这种转化,对临床有实际指导意义。[6]

现代医学中的一些泌尿系感染、结石、结核、急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等病,有类似六淋证候者,可参考淋证施治[4]。

详见淋证条。

5 胞痹的别称·寒淋

寒淋为胞痹的别称[1]。《医学入门·小便不通》:“胞痹即寒淋,小便痛引脐腹,上有清涕,肾著汤;热者,泻肾汤。”胞痹又名膀胱痹[8]。因风寒湿邪久客膀胱,使膀胱虚寒,气化失常所致[8]。症见小腹胀满,疼痛拒按,小便艰涩不利,鼻流清涕等[8]。《黄帝内经素问·痹论》:“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治宜温通,选用肾著汤、巴戟丸、金匮肾气丸等方[8]。亦有因湿热蕴结膀胱而致者,治宜清利,用肾沥汤或八正散等方[8]。

6

为医者,只言其效如神,不言禁忌之用,轻则伤身,重则促命也。

学医必读古籍,用药必遵古法。用古法解读被滥用的千古名方!

《金匮肾气丸》—— 误用最多的补肾方!

自从《六味地黄丸》成了补肾名方以后,它的兄弟《金匮肾气丸》就成了壮阳的名方了。而各种专家和网友的以讹传讹,再加上“适应性广”的假象,很多以为自己肾虚的朋友,就经常会尝试服用此药了。

如果真的是肾虚引起的寒邪困于少阴,或者肾阳不能归元引起的水液代谢不畅,用肾气丸确实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效果如神。但这两种情况,对于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或者大病初愈的术后病人,比较多见。而对于大部分现代人来说,并不那么适合。

一,痰热内盛者误服:助火生痰

《本草新编》

痰出脾、肺者,用熟地则助其湿,用之似乎不宜。倘痰出于心、肝、肾者,舍熟地又何以逐之耶。故人有吐痰如清水者,用二陈消痰化痰之药,百无成功,乃服八味汤,而痰气之汹涌者顷刻即定,非心、肝、肾之痰用熟地之明验乎

脾肺失运而生痰,最忌滋腻之物,抑脾而塞肺故也。肾气丸以熟地为君,脾肺虚弱而肾气未散者不可妄服。关于脾肾,很多古籍有所记载,很多人被诊断为脾阳虚后,又以为火生土,所以当补肾阳以生脾阳,此大谬也。今之人,肾阳衰者寥寥无几,很多年轻人手脚凉或者性生活不协调,就误以为是肾阳虚衰,就乱用补药,为害甚多。

二,肝郁者误服:助肝伐脾

《王孟英医案》

谢谱香体属久虚.初冬患嗽痰减食.施某视之.云是肾气不纳.命火无权.叠进肾气汤月余.遂致呕恶便溏.不饥无溺.季冬孟英诊之.脉甚弦 .苔腻舌红.乃中虚而健运失职.误投滋腻.更泄枢机.附桂之刚.徒增肝横.

方中肉桂和附子,最能助阳动火,肝气不郁者,尚可借其而外达,散其热。如果肝郁而气机内蕴者,则助肝阳猛烈上行,使脾胃之气不能四达,进而大小便失职,气机上逆。

三,阴虚血燥者误服:耗肾伤血(手*伤精者亦然)

虽然肾气丸中以熟地为君,剂量颇大。但其泽泻,茯苓,皆为伐肾之品。如果有寒饮,则桂附司其职而应之,如无寒饮邪气,则桂附反转为伤肾阴之品。更助泽泻,茯苓,使肾中之真阴,更加耗损,而助浮阳逆上。十分危险。

四,初服有效,久服有害

中药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起初有效,再服无效,而且很多副作用感觉不到。比如肾气丸,由于其附子之性,初服的时候,很可能感觉有温通之感,呼吸不畅或者小便问题都有好转,实际上却受了很多暗伤而不自知。

在我治疗的朋友里,这种情况很多见,基本上是大部分。而且很多医生一开药就是一个月两个月的开。初期吃感觉有效,于是便一直吃了下去。结果造成了很多难以恢复的问题。

《王孟英医案》

初服颇若相安者.方中附桂刚猛.直往无前.痰亦不得不为之辟易.又得地黄等浓浊下趋之品.回护其跋扈跳梁之性.然暴戾之气.久而必露.柔腻之质.反阻枢机.治节不伸.二便涩少.痰无出路.愈伏愈多.一朝卒发.遂壅塞于清阳升降之路.是以危险如斯.

这个医案,病人是促发脑梗,就是因为初期感觉有效,于是就吃了两个月的肾气丸。结果春天阳气升腾,而痰阻上行之路。发生脑梗。

总结:千古名方建功伟,古人今异莫乱用。

总体来说,古代人贫乏者多,生活又相对清苦,所以很少有痰火,湿热等等问题,也不会因为太复杂的社会关系而导致各种压力和肝郁问题,所以在古代,肾气丸确实适用面很广。

而今人之体,已然改变了很多,不详细判断,很容易弄巧反拙。而造成今天这种滥用情况的,却是医者妄下判断导致的多,病人盲从于网络专家的次之。

《伤寒论》到处都在教,其中的古方确实异彩纷呈。但是药就药,尤其是伤寒论中的经方。判断不清就盲目服用,危害甚多。

即使对证用药的情况下,也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做加减和药量调整。肾气丸在古代的变化十分的多。并不是古方就一定要按古代的比例吃。切记。

人行天下,笑谈众生,人生本应无拘无束,何必自寻烦恼。

海纳百川,学贯古今,知识本应融汇贯通,何必诸多限制。

(予自然)

专注本源疗愈,助人解除身体及心灵上的困扰。

健康,心理,修行等方面有任何问题,欢迎与我交流。

如果觉得本文有助于你,请分享知识,帮助他人。

一,痰热内盛者误服:助火生痰

《本草新编》

痰出脾、肺者,用熟地则助其湿,用之似乎不宜。倘痰出于心、肝、肾者,舍熟地又何以逐之耶。故人有吐痰如清水者,用二陈消痰化痰之药,百无成功,乃服八味汤,而痰气之汹涌者顷刻即定,非心、肝、肾之痰用熟地之明验乎

脾肺失运而生痰,最忌滋腻之物,抑脾而塞肺故也。肾气丸以熟地为君,脾肺虚弱而肾气未散者不可妄服。关于脾肾,很多古籍有所记载,很多人被诊断为脾阳虚后,又以为火生土,所以当补肾阳以生脾阳,此大谬也。今之人,肾阳衰者寥寥无几,很多年轻人手脚凉或者性生活不协调,就误以为是肾阳虚衰,就乱用补药,为害甚多。

二,肝郁者误服:助肝伐脾

《王孟英医案》

谢谱香体属久虚.初冬患嗽痰减食.施某视之.云是肾气不纳.命火无权.叠进肾气汤月余.遂致呕恶便溏.不饥无溺.季冬孟英诊之.脉甚弦 .苔腻舌红.乃中虚而健运失职.误投滋腻.更泄枢机.附桂之刚.徒增肝横.

方中肉桂和附子,最能助阳动火,肝气不郁者,尚可借其而外达,散其热。如果肝郁而气机内蕴者,则助肝阳猛烈上行,使脾胃之气不能四达,进而大小便失职,气机上逆。

三,阴虚血燥者误服:耗肾伤血(手*伤精者亦然)

虽然肾气丸中以熟地为君,剂量颇大。但其泽泻,茯苓,皆为伐肾之品。如果有寒饮,则桂附司其职而应之,如无寒饮邪气,则桂附反转为伤肾阴之品。更助泽泻,茯苓,使肾中之真阴,更加耗损,而助浮阳逆上。十分危险。

四,初服有效,久服有害

中药最可怕的地方,就是起初有效,再服无效,而且很多副作用感觉不到。比如肾气丸,由于其附子之性,初服的时候,很可能感觉有温通之感,呼吸不畅或者小便问题都有好转,实际上却受了很多暗伤而不自知。

在我治疗的朋友里,这种情况很多见,基本上是大部分。而且很多医生一开药就是一个月两个月的开。初期吃感觉有效,于是便一直吃了下去。结果造成了很多难以恢复的问题。

《王孟英医案》

初服颇若相安者.方中附桂刚猛.直往无前.痰亦不得不为之辟易.又得地黄等浓浊下趋之品.回护其跋扈跳梁之性.然暴戾之气.久而必露.柔腻之质.反阻枢机.治节不伸.二便涩少.痰无出路.愈伏愈多.一朝卒发.遂壅塞于清阳升降之路.是以危险如斯.

这个医案,病人是促发脑梗,就是因为初期感觉有效,于是就吃了两个月的肾气丸。结果春天阳气升腾,而痰阻上行之路。发生脑梗。

总结:千古名方建功伟,古人今异莫乱用。

总体来说,古代人贫乏者多,生活又相对清苦,所以很少有痰火,湿热等等问题,也不会因为太复杂的社会关系而导致各种压力和肝郁问题,所以在古代,肾气丸确实适用面很广。

而今人之体,已然改变了很多,不详细判断,很容易弄巧反拙。而造成今天这种滥用情况的,却是医者妄下判断导致的多,病人盲从于网络专家的次之。

《伤寒论》到处都在教,其中的古方确实异彩纷呈。但是药就药,尤其是伤寒论中的经方。判断不清就盲目服用,危害甚多。

即使对证用药的情况下,也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做加减和药量调整。肾气丸在古代的变化十分的多。并不是古方就一定要按古代的比例吃。切记。

这个版本由用户 ababab修订于 2009年1月19日 星期一 14:44:47 (GMT+08:00)

请注意,这个版本是个废弃的修订版, 访问现行版本请点这里 目录 1 概述 2 病因病机 3 辨证分型 4 诊断 5 治疗措施 1 概述

是一种横纹肌神经肌肉接头点处传导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肌肉易疲劳晨轻暮重、休息后减轻为特点。常累及眼外肌、咀嚼肌、吞咽肌和呼吸肌。严重者球麻痹。

重症肌无力是由于神经肌肉传递功能障碍而影响肌肉收缩的慢性疾病,是最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之一,以受累的横纹肌无力为特征。迄今为止,尚无特效疗法,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的症状与中医古籍所载的“鞘”、“痿症”、“睢目”、“胞垂”、“睑废”等类似。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较明确的记述:“胃不实则诸脉虚,诸脉虚则筋脉懈惰,筋脉懈惰则行阴用力,气不能复,故为社。”(《灵枢·口问》)隋代《诸病源候论·睢目候》云:衬若血气虚,则肤腠开而受风,风客于睑肤之间,……所以其皮缓纵,垂覆于目,则不能开,世呼为睢目。”较详细地阐明了眼型重症肌无力的病因病机及证候。明清时期,对此也有论述,如《景岳全书》称“胞垂”;《银海指南·气病论》则诊为“眼皮宽纵”。肌体型重症肌无力,似属痿症,明代《证治准绳》记载曰:“痿者,手足痿软而无力,百节纵弛而不收也。”以上表明,中医学对本病已具有相当的认识。

近代医家张锡纯曾记述了应用马钱子治痿的经验。而明确以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的临床报道始见于1958年。50~60年代本病的治疗以个、验案资料为主。有人还尝试用针灸和制马钱子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疗效。70年代,大样本报道逐渐增多,辨证分型日趋完善,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由脾肾虚弱而起,以补益脾肾立法。从1980年至1990年,文献报道已达30余篇,累计病例有1727例。据统计,以培补脾肾法治疗的病例数占833%,总有效率为92%。此外,也有在补益脾肾的同时结合祛风、温阳、通络等法治疗,收效亦佳。除辨证施治外,针灸配合中药或抗胆堿酯酶药治疗本病也有较多报道,单纯用针灸治疗本病的报道多见于眼型,也有用耳针治愈的报道。

有关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机理研究报告尚少,值得指出的是近年来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成功地抢救了不少重症肌无力危象的病人。有医者用培补脾肾法对重症肌无力症进行了免疫学观察,结果证实培补脾肾法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也有医者发现用于治疗本病的黄芪、白术、茯苓、仙灵脾、海藻等药能提高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今后如能加强本病的临床和机理的实验研究及有效方药的药理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

2 病因病机

重症肌无力之发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久病体虚,导致精血亏耗,气血运行失畅,经络阻滞而出现一系列症状,这与脾、肾、肝、肺等脏器有密切关系。

脾气虚弱 脾主肌肉,眼睑属脾,脾为后天之本,若素体脾胃虚弱,或因病致虚,则气血生化之源不足,肌肉筋脉失养,渐致四肢痿弱无力,眼睑下垂,甚至肌肉萎缩。

肾精亏虚 肾藏精,精血相生。久病体虚,元气不足,或久患遗泄,致肾精亏虚。精虚不能灌溉,血虚则不能营养,筋骨筋脉失却营养滋润,而致肢体软弱无力,腰腿痿软。

肝血不足 肝藏血,主筋。肝血不足,筋骨筋脉失却营养滋润,则筋脉弛缓,关节不利,致肢体软弱无力。

3 辨证分型

综合各地医家的治疗经验,对本病的辨证常分以下五型:

1脾胃气虚 本病多见于单纯眼肌型,一侧或双侧眼睑下垂,晨轻暮重,伴食欲不振,大便烂软不实,倦怠乏力,声低气短,面黄,瘦弱。舌胖苔薄,脉细。

2脾肾气阴二虚 多见于全身型,症见全身乏力,吞咽咀嚼困难,伴有复视,除脾虚见证外,可见气短咽干。舌红苔剥,脉细数。

3脾肾阳虚 多见于全身型或延髓型。有显著畏寒怕冷,便溏,腰酸,吞咽明显困难,全身极度乏力。舌边有齿痕,苔薄质淡,脉沉细弱。

4肝肾阴虚 除肌无力症状外,尚有复视、斜视、目珠固定或转动不灵活,伴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颧红升火,人夜日干,手足心热,盗汗或自汗。舌偏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

5气血二亏 除肌无力症状外,伴面黄或苍白瘦弱,饮食元味,食少神疲,声低气短,头晕乏力。舌淡嫩,苔薄白,脉软弱或沉细。

4 诊断

一、病史及症状:

青少年和儿童多见,常以睑下垂、复视、咀嚼吞咽困难或四肢无力活动后加重而就医。

二、体检发现:

眼外肌麻痹、肢体肌耐力减弱,疲劳试验阳性,对受累肌肉反复作同一动作或连续叩击某一反射,可见反应逐渐减弱或不能。

叁、辅助检查:

1新斯的明试验:以甲基硫酸新斯的明051mg肌注,肌力在051h内明显改善时为阳性,可确诊。为防止新斯的明的毒蕈堿样反应,需同时肌注阿托品051mg。

2免疫功能检查可有异常。

3血清胆碱酯酶、免疫球蛋白、乙酰胆堿受体抗体效价测定升高。

4胸部X线片或CT检查可有胸腺肿大或肿瘤。

5心电图可异常。

6电生理检查:感应电持续 受累肌肉反应迅速消失。EMG:重复频率 ,低频 有波幅递减,高频 有波幅递增现象,如递减超过起始波幅10%以上或递增超过50%以上的为阳性。

四、鉴别:

需排除甲亢性肌病,多发性肌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周期性麻痹及癌性肌无力综合征。

一、抗胆堿酯酶类药物,吡啶斯的明60240mg/次,35次/d口服。

二、免疫抑制剂:

经胆堿酯酶抑制剂治疗无效者,根据免疫功能情况选用,口服强的松3060mg次/d,持续35个月,或环磷酰胺200mg加入25%葡萄糖20ml中再加维生素B6100200mg静注,隔日一次,20次为一疗程。

叁、大剂量丙球静滴:

100200mg/kg,生理盐水500ml稀释后静滴,每周12次。

四、血浆交换疗法:

有条件的医院可用,每次交换10001500ml,每周两次。

五、内科治疗无效合并有胸腺瘤者:

可行放疗或切除肿瘤。

51 疗效标准

因本病临床过程缓慢,可有自然缓解期,虽症状消失,亦不一定能肯定治愈,且疗程太短,疗效不易巩固。故本症疗效观察不应少于3个月,对痊愈病例须观察一年方可判断,目前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评定尚未统一。现据各家意见,综合如下: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恢复工作或从事轻工作肌电图恢复正常或随意收缩后肌肉动作电位振幅频率渐减现象明显,随访一年无复发。

显效:临床症状或体征大部消失,生活自理。尚须服用抗乙酰胆堿酉旨酶剂,激素已递减1/2以上。肌电图明显好转。

有效:临床症状或体征有所改善。抗乙酰胆堿酯酶剂及激素递减1/3~1/5。肌电图略有改善或无变化。

无效:经3个月治疗,临床症状、体征及药物剂量治疗前后无变化。

52 分型治疗

(1)脾胃气虚:

治法:补气健脾

处方:党参、黄芪各15~30克,升麻、柴胡各9~12克,白术、当归各15克,陈皮9克,大枣、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可酌选加黄精、山药、扁豆等药。

常用成方: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

(2)脾肾气阴二虚

治法:益气滋阴。

处方:党参、黄芪各15~20克,生地、熟地、山药、杞子、山萸肉、白术各15克,龟版12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可酌情选加麦冬、五味子、白芍、阿胶、胎盘片等药。

常用成方:生脉散、左归丸。

(3)脾肾阳虚

治法:温阳益气。

处方:党参、黄芪各15~30克,附子、肉桂各9克,鹿角胶、熟地、山药、杞子、山萸肉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可酌选加锁阳、巴戟肉、补骨脂、杜仲、桑寄生、胎盘片等药。

常用成方:金匮肾气丸、有归丸、四神丸。

(4)肝肾阴虚

治法:滋肾补肝

处方:生地15克,山药、茯苓、党参、麦冬、菟丝子、白芍、当归各10克,山萸肉、泽泻、丹皮、杞子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阴虚火旺加知母、黄柏、玄参;自汗加浮小麦、麻黄根、煅牡蛎。

常用成方: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生脉散。

(5)气血二亏

治法:补气生血。

处方: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白芍各10克,生地15克,炙甘草、川芎各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可服用紫河车粉,或胎盘片等药。

常用成方:十全大补汤。

疗效:用以上各方共治疗不同症型重症肌无力803例,结果:临床治愈463例,显效94例,有效128例,无效118例,总有效率为85%。

53 专方治疗

(1)益气升阳汤

组成:黄芪、党参各15~30克,白术、当归各15克,紫河车12克,陈皮、柴胡、甘草各6克。

加减:中虚下陷加人参、桔梗;肾阳虚较甚加巴戟天、肉苁蓉、鹿角胶;肾阴虚较甚加服六味地黄丸;若阴虚兼有虚热可用西洋参代党参,加知母、沙参。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本病51例;痊愈21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2%。

(2)保元汤

组成:党参12克,黄芪18克,柴胡、升麻各9克,生姜、肉桂各6克,防风、甘草各6克,赤芍、白芍、地龙各10克。

加减:畏光、流泪、纳呆加苍术、羌活;复视、斜视、眼球活动受限加川芎、全蝎、蜈蚣;面色咣白、活动乏力;红参易党参;病程长,反复发作,四肢欠温加熟附片、鹿角胶;烦热口渴,舌质红,苔黄,去防风、干姜,加仙鹤草、旱莲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温服。待病情好转后,继用本方制成冲剂内服,每日2次,每次20克。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65例,临床治愈24例,好转3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5%。

(3)健脾壮阳汤

组成:党参15~30克,白术12~18克,生黄芪24~60克,升麻9~12克,柴胡9~18克,熟附片15~150克,葛根12~30克, 当归12~24克,陈皮9克,麻黄6~15克,炙甘草6克。

加减:肾阳虚重加肉桂、鹿角片、杞子、巴戟天、黑芝麻;肢体之力甚加鸡血藤、地龙干;呼吸不畅加桂枝;虚汗多,去麻黄;服药后口咽干燥或皮肤灼热加生地、麦冬;局部肌肉抽动加全蝎、蜈蚣;舌麻肢麻酌情减附子用量。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约250毫升,均分2次温服。熟附子剂量需自小剂量开始,酌情递增。小部分病人出现轻度口干、头晕、舌麻、肢麻和皮肤灼热感,或局部肌肉抽动,出现上述症状时可按上列加减法灵活变化。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本病41例,临床治愈12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7%。

(4)补中益气汤加味

组成:党参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5克,黄芪15克,当归10克,陈皮5克,升麻5克,桔梗5克,苡仁12克,蚕砂10克,杞子12克,菟丝子12克。

加减:腹胀、口中乏味去当归,加麦芽、砂仁、鸡内金;斜视、复视去升麻、桔梗,加淮山药、枣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用上方治疗22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治愈10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5%。

(5)归芪异功散

组成:党参20克(症状重,用红参5~1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6克,黄芪20克,当归15克,黄精30克,糯米草30克,鸡屎藤30克,甘草5克。

加减:肾阳不足,症较轻,酌加菟丝子、补骨脂、巴戟肉;肾阳不足,症重者加熟附片。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本病10例,获满意疗效。

附:重症肌无力危象救治

临床上危象发生,多见于肌体型或球型的病例。以呼吸、吞咽困难,痰涎壅盛,甚至汗出淋漓,脉细微弱或大而无力为主症。目前抢救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用下方治疗。

组成:别直参(另煎冲)、炙甘草各9克,蛤蚧尾(研冲)一对,坎承2具,大熟地30克(沉香粉1.5克同捣),煅龙骨、煅牡蛎、黑锡丹(包煎)各30克,淡附片12克,鲜竹沥30毫升(冲),生姜汁2~3滴(冲)。

加减:神志不清者,加苏合香丸1粒研细冲服。

用法:水煎,鼻饲给药。在应用上述基本方药的同时,积极配合现代医药抢救:呼吸肌麻痹较轻者,用吸引器吸痰给氧,人工呼吸。呼吸肌麻痹严重,气管深部积痰,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或作人口呼吸,并针对危象程度,轻型肌注或静注新斯的明,重型用短程大剂量激素治疗。如并发感冒、感染,青霉素为首选药物,亦可选用清热解毒,宣肺化痰中药,对控制危象有良好疗效。

疔效:用上方共抢救10例危象患者,结果成功8例,2例死亡,总有效率为80%。

此外,有用独参汤峻补元气,配以竹沥、猴枣散、肿节风化痰消坚,结舍西医措施,治疗6例肌无力危象发作者,结果,有效4例,死亡2例。也有医者针对急性加重期或出现危象的患者,中药以清肺润燥为主,补益肝肾为辅;恢复期则加以补益脾肾,调理脏腑,此法配合西医措施,抢救2例均获成功。

54 老中医经验

张近三医案

周××,女,24岁。患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症,发病已10个月。_开始于复视,两眼睑下垂难净,逐渐全身乏力,咀嚼困难,须新斯的明支持。上午尚能起床,下午则软瘫无力。面容憔悴,表情不自然,饮食极少,大便时干时溏。辨证乃精、气、神三者俱虚。先予益气生津,以助于神。

处方:党参15克,大熟地24克,炙甘草6克,炙黄芪15克,全当归12克,丹参12克,杞子12克,陈皮9克,炒川芎5克,紫河车粉3克(分吞)。

上药加减服用约3个月,病情减轻,全身肌力有增长,但复视仍较严重,苔薄,脉细。目为五脏六腑之精华所聚,瞳子属肾,精散则视歧,还是肝肾 不足。治补肾填精。

处方:大熟地12克,杞子12克,女贞子12克,山萸肉12克,龟版30克,阿胶9克(烊冲),制首乌12克,生白芍12克,归身12克,紫河车粉3克(分吞)。

上药加减又服3个月,身体逐渐恢复,容颜丰润,精神亦佳,新斯的明随之逐渐递减,复视减轻,但未全除。又服益气添精中药数梭月,复视消失,患者能胜任一般劳动,新斯的明亦停用。病人前后服益气健脾,补肾填精等药剂两年半左右,终获痊愈,现参加工作并已结婚,随访4年,体力良好,并生育一男孩。

按:张老认为重症肌无力者之所以出现瘫痪,主要由于气虚。咀嚼、吞咽困难为脾肾虚损,阳不布于四末则四肢怠堕不收,本病治疗总则以培补脾胃为主,强调宜调治不宜急切,用药宜滋补不宜苦寒,宜固涩不宜通利。治疗过程宜调息不宜烦劳,注意怡情畅怀,食养调理,才可获愈。

55 用药规律

根据8篇文献归纳,其中治疗效果较好(治疗例数少则14例,多则上百例,疗效多在50%以上)的药物共60余味,现归纳为下表:

应用频度(例)

文献报道(篇)

药   物

≥450

≥6

黄芪、党参、生甘草、白术、陈皮、升麻、当归。

50~449

3~5

附片、山药、熟地、山萸肉、杞子、茯苓、白芍、柴胡。

2

鹿角胶、肉桂、葛根、大枣。

10~49

1

菟丝子、半夏、黄精、麻黄、干姜、防风、赤芍、地龙、台参、生地、龟版、紫河车、桔梗、苡仁、蚕砂、制马钱子。

根据上表分析,常用的药物近20余味,说明中药治疗本病的用药相对集中,其中以黄芪、党参、白术、甘草、升麻等益气健脾药为应用最多。其次为附片、肉桂、山药、熟地、山萸肉等温补脾肾药,而地龙、制马钱子、防风、生地、龟版、赤芍、台参等祛风通络、滋阴凉血、清热等药物则运用较少。提示治疗本病以益气健脾、温中补肾为主,但亦需注意不同体质,疾病各阶段不同情况,灵活运用,方能提高疗效。

56 其他疗法

(1)针灸

①体针(之一)

取穴:主穴:攒竹、阳白、鱼腰。配穴:足三里、三阴交、太阳、合谷、百会、四白。复视加睛明、风池。

操作:每次选常用穴3穴,备用穴1穴。轻浅 ,各穴交替使用,亦可透穴刺,如阳白透鱼腰等,每次运针半至1分钟,不留针。百会穴用米粒大艾炷作无疤痕著肤灸3壮。每日1次,7~10天为一疗程。足三里、三阴交针后加灸。

疗效:用上法共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43例,痊愈35例,显效1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3%。

②体针(之二)

取穴:主穴:攒竹、丝竹空、阳白、鱼腰、太冲、太溪、侠溪。配穴:合谷、大都、脾俞、百会、足三里、中枢、阴陵泉、三阴交。

操作:每次选手足经脉上主穴各一对,根据症状选用1~2个穴,留针20分钟。出针后再用皮肤针取患侧头部足太阳、足少阳经线及眼轮匝肌,自上而下,自内向外叩刺,手法以补法为主轻刺,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

疗效:用上法共治疗本病患者365例,临床治愈311例,显效41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

(2)单方验方

①马钱子胶囊

组成:马钱子。每粒胶囊装制马钱子粉02克。

用法:每日3次,每次1粒,饭后服。每隔2~4天增服1粒,逐渐加至7粒。在增药过程中,如自觉机体局部有一过性肌肉跳动、抽动感时;切不可再增加,肌力基本正常后减少马钱子用量,直到终止治疗。

疗效:用上方配合辨证服药共治疗8例,显效4例,好转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625%。

②乌金穿片

组成:生草乌20克,洋金花10克,穿山龙170克。

用法:将以上三种药物粉碎过100目筛,用1%淀粉制料,烘静干后加1%硬脂酸镁压片,共压1000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2~4片。

疗效:用上方共治疗本病9例,显效5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100%。

57 其他措施

避免过劳,情绪波动,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

目录 1 拼音 2 《辨证录》卷三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泻壅丹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泻壅丹 1 拼音

xiè yōng dān

2 《辨证录》卷三 21 方名

泻壅丹

22 组成

当归1两,红花5钱,大黄2钱,生地5钱,荆芥3钱,桃仁10粒,丹皮3钱,炒栀子2钱。

23 主治

血壅目痛。妇人月经不通3月,忽然眼目红肿疼痛如刺。

24 泻壅丹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古籍中的泻壅丹 《辨证录》:[卷之三]目痛门(十四则)

,但去通经,经通而热散,热散而目安也。此症可用泻壅丹∶当归(一两)红花(五钱)大黄(二钱)生地(五

《目经大成》:[卷之三补阵]金匮肾气丸十三

甘淡者也,甘能制湿,淡能渗湿,足消其肿胀。泽泻、丹皮,咸寒者也,咸能润下,寒能胜热,足止其喘咳。辛

《儿科萃精》:[卷八三消门]消浊

法主加味地黄汤(如大生地、怀山药、山茱萸肉、泽泻、丹皮、知母、茯苓、北五味子、建莲肉、芡实米、大麦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三十四果部下品]果之走

无毒蔓生猕猴桃止暴渴解烦热冷脾胃动泄压丹石下石淋热壅反胃者取汁和生姜汁服之○枝叶杀虫煮汁饲狗疗也(

《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二小方科]诸疳

1kuì、guì。

2部首:匚。

3笔画:11。

4笔顺:横、竖、横折、横、竖、横、竖、横折、撇、点、竖折/竖弯。

5基础释义:[kuì]缺乏。

6[guì]同“柜”。

7《说文解字》:“匮,匣也,从匚,贵声”。

8受物器之形象是匚之范式。

9钱贝如中在土上冒头是贵之范式。

10匚,贵两范式叠加。

11器受物如中在土上冒头是匮之范式。

12组词:匮乏、箧匮、匮饿、困匮、玉匮、匮竭、柙匮、匮止、匮盟、窘匮、烦匮、匮缺、褊匮、铜匮、耗匮、开匮、一匮、椟匮、匮喂、罄匮、中匮、代匮、匮餧、空匮、匮生、央匮、匮绝、凋匮、石匮、貌匮、书匮、钤匮、倾匮、穷匮、虚匮、无匮、灵匮、水匮、僦匮、乏匮。

13古籍解释:《唐韵》《集韵》《韵会》求位切《正韵》具位切,音蒉。

14《说文》匣也。

15从匚,贵声。

16《六书故》今通以藏器之大者为匮,次为匣,小为匵。

17《史记·太史公自序》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18《韵会》或作鐀。

19俗作柜。

20又《说文》一曰乏也。

21《广韵》竭也。

22《诗·大雅》孝子不匮。

23又和篑通。

24《前汉·王莽传》纲纪咸张,成在一匮。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非外伤性所致的头部诸窍及肌表出血·血衄 41 齿衄 42 耳衄 43 目衄 431 血自泪窍出 432 目中流血泪 44 鼻衄 45 舌衄 46 肌衄 5 鼻出血·血衄 6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血衄的方剂 2 治疗血衄的穴位 3 治疗血衄的中成药 4 血衄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血衄 1 拼音

xuè nǜ

2 英文参考

apostaxi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血衄为病证名[1]。血衄即衄血[1]。《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血衄身热者死。”

衄血:1非外伤性所致的头部诸窍及肌表出血;2指鼻出血。

4 非外伤性所致的头部诸窍及肌表出血·血衄

衄血指非外伤性所致的头部诸窍及肌表出血[2]。《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阳络指在上或属表的络脉而言[2]。

41 齿衄

齿衄为病名[3]。见《证治准绳·杂病》第三册。又名牙齿出血、牙衄、牙血[3]。《景岳全书》卷二十八:“血从齿缝牙龈中出者,名为齿衄。此手、足阳明二经及足少阴肾家之病。”

此病因过食辛辣炙煿,阳明积热所致者[3]。症状见口臭便秘,舌苔黄腻,齿龈红肿疼痛,渗血多[3]。治疗宜清胃泻火[3]。可选用清胃散、玉女煎等加减[3]。

此病由于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者[3]。症状见齿龈不甚红肿,牙齿浮动而微痛,渗血少而淡[3]。治疗宜滋阴降火[3]。用知柏地黄汤加减[3]。

此病有因脾虚统摄无权致齿衄者[3]。症状见口唇色淡,面苍乏神,渗血少而缠绵不已[3]。治疗宜补脾、益气、摄血[3]。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等加减[3]。

外伤亦可致齿衄[3]。此外,有的文献把牙宣病亦列入齿衄中,如《证治准绳·杂病》:“血从齿缝中或齿龈中出谓之齿衄,亦曰牙宣”[3]。

42 耳衄

耳衄为病证名[4]。指血从耳中流出[4]。《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耳出血,曰耳衄。”肾开窍于耳,手足少阳经脉循行耳部,故耳衄常见于肝胆火旺、肾虚火旺以及饮酒多怒之人[4]。

因肝胆火旺者,常有头痛烦躁,夜寐不安,口苦咽干,关脉弦数等症[4]。治疗宜清泄木火,选用柴胡疏肝汤、龙胆泻肝汤[4]。

因肾虚火动者,多见 亢进、烦躁遗精,舌干红,脉弦细数等症[4]。治疗宜滋阴降火,方如六味丸合导赤散、柴胡梅连散之类[4]。也可外治,用十灰散或龙骨末吹耳中[4]。

43 目衄

目衄为病证名[5]。指眼内出血证[5]。又名目血[5]。

431 血自泪窍出

目衄指血自泪窍出[5]。《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目出血,曰目衄。”唐容川《血证论》卷二:“泪窍出血,乃阳明燥热所攻发,犀角地黄汤加归尾、赤芍、银花、白芷、粉葛、牛膝、石膏、草梢治之。如风热重,大便秘者,通脾泻胃汤治之。”

432 目中流血泪

目衄指目中流血泪[5]。多因风热毒邪所导致[5]。治疗此病证宜祛风清热,解毒凉血,可用驱风散热饮子加减[5]。

44 鼻衄

鼻衄为病证名[6]。又名衄血、鼻沥血[6]。《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腑脏有热,热乘血气,血性得热即流溢妄行,发于鼻者,为鼻衄。”

因肺热上壅所致者,症见鼻衄鼻干,咳呛少痰[6]。治疗宜清泻肺热,用桑丹泻白散加减[6]。

因胃热熏蒸所致者,有鼻衄鼻干,兼口臭烦渴等症[6]。治疗宜清解胃热,用玉女煎加减[6]。

因肝火偏旺所致者,鼻衄而头痛眩晕,目赤善怒,宜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6]。阴虚于下,阳浮于上而鼻衄者,症见六脉浮大无力,两尺尤弱[6]。治疗宜引火归元,潜镇浮阳,用金匮肾气丸加减[6]。

因肺肾阴虚所致者,鼻衄而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脉细数[6]。治疗宜滋养肺肾,用知柏地黄丸加减[6]。

有因外伤所致者,治疗宜用棉片蘸药塞鼻止血[6]。

因热性疾病或鼻部癌症等所致者,当先治其主要疾病[6]。

凡鼻衄皆可用棉片蘸药入鼻内止血,亦可用蒲黄、血竭等为末,置入鼻内止血[6]。

45 舌衄

舌衄为病证名[7]。见《证治要诀·诸血门》。又称舌上出血[7]。指血液从舌体流出[7]。《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心主血脉,而候于舌。若心藏有热,则舌上出血如涌泉。”舌乃心苗,舌本又为肝脉所络,故多因心肝火盛,热迫血外出[7]。

因心火上炎者,可伴见舌红舌胀,心烦不寐等[7]。治疗宜清泄心火,方用泻心汤,或导赤饮加黄连、连翘、蒲黄[7]。

因肝火上扰者,多伴见头痛目赤,胁痛舌干[7]。治疗宜清肝泻火,如文蛤散、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等方[7]。

外治可用炒蒲黄末、炒槐花末等抹敷[7]。《景岳全书·杂证谟》:“舌上无故出血如缕者,以心、脾、肾之脉皆及于舌,若此诸经有火,则皆能令舌出血。”又《杂病源流犀烛·诸血源流》:“有舌硬而出血者,宜木贼煎;有舌肿出血如泉者,宜涂舌丹;有舌上出血,窍如针孔者,宜紫金沙丸。”《血证论》认为“胃火熏之,亦能出血。”故须详审[7]。

46 肌衄

肌衄为病证名[8]。见《张氏医通》卷五。指不因外伤的肤表出血[8]。又名血汗,亦称红汗[8]。《证治要诀·诸血门》:“血从毛孔而出,名曰肌衄。”此又称为血箭[8]。

多因气血亏虚,血随气散所致[8]。治疗宜补血固表,可选用当归补血汤、黄芪建中汤、保元汤等方[8]。

有阴虚火旺者,宜养阴清火,用凉血地黄汤或当归六黄汤[8]。

亦有由胆热而致者,用河间定命散(见《赤水玄珠》)[8]。

本证可见于凝血酶原缺乏、毛细血管病变、血友病等疾病[8]。

5 鼻出血·血衄

衄血指鼻出血[2]。《丹溪心法·咳血》:“衄血者,鼻中出血也。”衄血除由血热妄行,阴虚火盛迫血妄行,或瘀血内阻血不归经外,尚有阳虚不能固阴、脾虚不能摄血所致者[2]。治疗除可用泻火、清热、凉血、滋阴等法外,并可采用补气摄血、导火归元以及活血止血等法[2]。

6

古籍中的六味地黄丸简介

六味地黄丸为方名,同名方约有4首。常用方为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中记载的滋补肝肾,并补脾阴的著名补阴方剂。 六味地黄丸源于张仲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