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的功效和作用,乌龟的功效和作用,食用方法
龟在古人的眼里是神圣和伟大的。
许多古老的民族都产生过一种非常相似的神话,认为大地在水上漂浮,由某种神圣动物驮负着。这种驮负动物最常见的就是龟。
有龟负大地传说的民族有北美易洛魁人,东西伯利亚布里亚特人等。中国古代也有鳌托大地的传说(鳌,大龟也),载于《列子》、《淮南子》等古籍。屈原《天问》也涉及到了这个神话母题,在此不一一列举原文。
龟既然被赋予了驮地撑天的神力,古人在现实中也常常模仿这种神话意境。帝王将相的灵前,常有石龟驮负的高大墓碑,其意为赞誉死者功德通天达地、英名地久天长。
神龟负图也是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一个神话母题,所负之图称为龟书或洛书。《中侯握河记》云:“龟书,洛出之也。”在这类神话传说中,龟实质上成了天人之间的沟通者,成了上天意志的代言人。
龟卜文化(用龟甲占卜)也是出于人们对龟的崇拜而产生的。龟卜一般都是天子或诸侯决定重大事项的时候用的,《殷墟书契考释》中说:“凡卜祀者用龟,卜它事者以骨。”
由于龟在古人心目中是“介中灵物”,所以人们的审美视野和价值取向便趋于重龟崇龟,形成了以龟为贵,以龟为用之风。甚至把龟视为国宝。《尚书》云:“宁王遗我大宝龟。”古人还把龟玉相提并论:“铣曰:龟玉,为国宝也。”在唐代,龟形佩物也是官员地位高低的象征。《唐书》记载,唐初官员皆佩鱼,“天授二年,改佩鱼皆佩龟”,用金龟、银龟和铜龟区别官品。
龟被神话以后,其长寿的自然属性便升华为一种文化品格,龟因此成了中国人的生命图腾。人们借龟之名,效龟之行,以追求长寿。古代以龟为名者很多,如汉代五原太守陈龟,唐代音乐家李龟年,文学家陆龟蒙,宰相崔龟从,工部尚书李龟,宋代进士苏总龟等等。宋代诗人陆游曾以龟壳制冠,并自书室名为“龟堂”。
龟是什么时候由灵异的神物变为低贱卑物的?早在明清时期就有人提出疑问。明《徐氏笔精》云:“唐宋人不讳龟,不知龟字讳于何代。”
在元以前的二十二史中,历代都有以龟为名的人和事立传入志,但元代以后的文献中,再没出现过以龟为名的人物。可见,龟形象的变异,应该开始于元朝。
目前看到的有关龟形象变化最早材料,是元末明初《辍耕录》中收录的《废家子孙》,其有联云:“宅眷皆为撑目兔,舍人总坐缩头龟。”在此把人比喻为“缩头乌龟”,其贬义明显。
我国古人对龟类是崇拜有加的,而且龟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代,龟堪称位尊身高,被人们看做是吉祥如意、刚颜不屈、先知先行的动物,龟与龙、凤、麟合称四灵,在所谓的四灵之中,龙﹑凤﹑麟都非现实存在的神话动物,而龟却是其中唯一现实存在的爬行动物。
长久以来,人们认为龟是吉祥动物,与鹤同为长寿的象征。亦常以龟龄鹤寿来喻长寿。在传统的吉祥图案中,龟鹤齐龄图案也是经常使用的装饰题材。在古人诗文中,也往往将龟与寿联系在一起,寄寓美好。如唐人白居易诗《效陶潜体》中有松柏与龟鹤,其寿皆千年句,李商隐《祭张书记文》中有神道甚微,天理根究,桂蠹兰败,龟年鹤寿句。
一、 龟文化的鼎盛时期
唐代把对龟类崇拜推至高峰,把它的灵威用于皇权的方方面面。将传统的调兵遣将的虎符改为龟符,北方边陲的都护府改名为龟林府。武则天执政时,五品以上的官员都佩戴一种龟形的小袋,名为龟袋,龟袋上分别饰有金、银、铜三种金属,即金龟袋、银龟袋、铜龟袋,以区分官员品级的高低,而他们死后可赐以龟驮碑而流芳千古。在唐代,龟文化还传播到邻国,特别是日本。
二、 金龟婿的由来
春秋时代,将军的大旗上大都绣有龟类的形象,以示先知先行。汉代,五品以上文武百官赐以龟纽印章,为皇威的象征,官禄的标志,连调动军队所使用的兵符也称之为龟符,罢官时被称为解龟。因为金龟是高官的官印,所以女子的丈夫位居高官,就称之为金龟婿。
因为人们认为龟有预测吉凶的灵性,龟还被看作是人与神之间的媒介,古时候,在举行重大活动之前,巫师都要烧龟甲,然后根据龟甲上爆裂的纹路来占卜吉凶,所以龟有灵龟、神龟之称。现在有些沿海的渔民视它为吉祥之物,常把捕获的海龟送回它可爱的故乡大海。
我国古代有用龟的背甲来占卜的习惯。占卜时灼龟甲看龟甲的裂纹走向来判断吉凶祸福,《左传》中就有龟兆告吉的记载。特别是在商代,科学不发达,不仅奴隶主信鬼神,老百姓也信。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细节,如祭祀、征伐、田猎、出入、年成、风雨、疾病等都要用甲骨占卜吉凶,并把占卜的结果看成是上帝和祖先的神意指令,必须遵照执行,不得违反,否则会化吉为凶,大难临头。在商代,还专门设有问卜的机构,由卜官来掌管占卜之事。
四、 龟类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龟类在我国古代哲学中也占有一席之地。从战国始,阴阳五行学说兴起,它最早把宇宙物质概括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元素。龟不但代表着元素中的水,还表示着颜色中的黑,占据着方位上的北,象征着品德中的智。古天文学家曾把星星划分为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分属青龙、朱雀、白虎、玄武,而玄武就是乌龟。
五、 古代的货币龟贝
我国古代认为龟类是稀有贵重的,因此以龟贝为货币。《史记·平准书》记载: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至秦而废,后王莽建立政权复做龟贝之品,有元龟、公龟、侯龟、子龟、大贝、壮贝、么贝、小贝等(见《汉书·食货志下》)。
《汉书·食货志》还记载:汉武帝时造龙文、马文、龟文之币,龟文者直三百。
六、 龟甲上的文字甲骨文
殷商时期,人们将占卦的内容刻于龟板上,从而留下甲骨文。清朝光绪年间,甲骨文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被发现,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迄今历史学家还根据甲骨文来认识上古的故事。
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七、 龟常用俗语
乌龟抬轿子 硬顶硬扛。(比喻态度生硬顶撞,对抗。)
乌龟掀掉大石板 全身都轻松。(比喻解除压力轻松了)
龟婆龟婆信口开河。(比喻顺口胡说)
乌龟爬门槛 就看此一跌。(比喻事情到了关键时刻)
乌龟不笑鳖,都在泥里歇 (比喻都是一样的货色。)
不入龟门,不生鳖气(比喻二人关系不太好,存在一定的情绪,一见到面就生气)
气死乌龟当鳖卖(比喻一定要把你整得自觉自愿的降低身价,高档的东西当作低档货卖)
龟进了瓮 (比喻落入圈套或陷入绝境) 龟走龟路,鳖走鳖路 (比喻各走各的门路)
乌龟的功效和作用,乌龟的功效和作用,食用方法
本文2023-10-02 22:15:4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0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