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画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它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敦煌的壁画是在敦煌的莫高窟里面的,这里面的壁画不是一个朝代一个人完成的,而是从南北朝,到隋唐,到宋朝,这十几个朝代,千年来无数的人在上面绘画而成的,有庞大的石窟群,有庞大的壁画群,还有彩塑,可以说莫高窟的壁画是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为丰富,也最为精美的壁画了。上面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因为莫高窟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地点,很多外来商人也是在上面绘画的。
1,莫高窟壁画可以让我们对佛教历史有更多的了解
莫高窟的壁画大多是佛教的内容,上面的壁画色彩鲜艳,内容丰富,涉及佛教的经典故事和佛教史迹,以及地方人物,对我们研究佛教历史,研究佛教文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壁画是多个朝代绘画的,我们根据壁画内容,也能了解各个朝代佛教的发展,以及当时的一些风土人情。
2,壁画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佛教教义
莫高窟的壁画内容丰富,画了很多佛教的故事。佛教的很多教义比较深奥难懂,我们没有一些文化基础和佛学知识的人理解起来是很难的,但是莫高窟中的壁画能够很好的解释佛教的一些经典教义,能让人直观的理解佛教。上面有很多佛教的故事壁画,把佛教的深奥的佛经以一种故事的方式讲出来,对宣扬佛教有很重要的意义。
3,壁画的表现方式对现在的艺术有很大的影响
莫高窟的壁画和别的地方的有很大的区别,最重要的就是其中的神韵,敦煌飞天就是对它很好的描述。壁画中的人物都是飘逸,圆滑的,线条,色彩都运用的十分好。上面的人物就像要飞到天空一样,轻盈,灵动,对我们现在的艺术创作都是有很重要的意义。
今天,希望能对你带来敦煌艺术和中国文化有所帮助。
一、谈敦煌
说到敦煌,如果不谈莫高窟,总是不可思议。莫高窟在敦煌,就像唐朝的长安,虽然不是所有的都比所有的好。如果我们的目光流连在敦煌莫高窟的那些壁画上,必然会被敦煌动人的艺术所震撼。可以说,它的艺术感染力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联系。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莫高窟壁画的特点,不难发现,远在河西走廊的莫高窟,总是与中国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开出了令世人惊叹的佛教之花。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莫高窟的壁画,以及它们背后的中国文化和佛教文化的融合。
敦煌壁画
2莫高窟壁画:中国文明与佛教文化的融合。
敦煌这个词似乎天生就有某种特殊的含义。当人们谈论莫高窟时,他们总是想到它神秘的色彩,异国风情和其他特点。但是,如果我们看看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就会发现,虽然敦煌原本位于千里之外的河西走廊,但华夏文明却无处不在。当然,莫高窟有很多佛教画像,自然更有文化意味。但如果细细品味《降魔成道图》、《割肉救鸽图》等壁画,就会发现作为东道主的中华文明和作为局外人的佛教文化是如此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佛教壁画中“情”字理解的表达:爱从何而来。
从历史上看,对艺术中“情感”一词的理解,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诗歌中的情感,这也说明中华文明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注重人的精神体验。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庄子,表面狂野冷酷,内心火热。这种对情感和艺术的理解,在西晋得到了全面的总结。比如陆机在《文赋》年提出“诗因情而美”,认为诗源于情,这个观念也深深影响了莫高窟的壁画。
可以说,最深最深的情感是莫高窟壁画的灵魂。也是后来,我们在观察莫高窟的壁画时,总会隐约觉得画中的情感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敦煌壁画中,尤其是在公元460年至500年的动荡时期,当敦煌面临一场柔和的侵略时,我们可以清楚地感知到那种壁画中的火热情绪。以下面这幅壁画《萨_太子舍身饲虎》为例:
壁画全图
在这幅壁画的右下部分,酒井王子为了让垂死的老虎活下来而跳下悬崖后,他的家人悲痛欲绝。如果仔细看的话,相对于壁画中上部分人物整体凝重的形态,右下部分的人物连站起来哭都不行,可谓极度悲伤。更何况,酒井王子愿意牺牲自己去救老虎,也体现了佛教深深的慈悲。
这种牺牲精神与敦煌人民保护家园的精神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进一步升华了壁画中的情感。
权力呈现的表达方式:对中华文明“引而不发”趋势的理解
熟悉中国古代艺术的人,很难绕过“势”这个主题。在中华文明中,很早就认识到“势”对全局的影响,如政治、军事、风水等。
说到绘画,只有通过特定的安排,才能表现出一种运动姿态,让画面活起来,从而达到引而不发的趋势。
比如东晋的顾恺之,主张用特定的景物,如一望无际的山势、特定的着色来突出画面的张力,再通过描绘反映极度安静或安逸的事物来表现气势的收敛,从而形成和谐的姿态。
比如下面这幅壁画《萨_太子舍身饲虎》:
壁画《降魔成道图》
这幅壁画很好地从画面中把握了“势”,整个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画面的四面是波旬指挥下的魔法军队,即天魔。他们凶残好斗,向佛祖投掷各种武器,其中三个女巫妖媚;而位于画面中央的释迦牟尼则泰然自若,不为所动,一手轻捻衣襟,一手轻触地面。这一对比,无论是魔军的攻击姿态,还是女巫的妖媚姿态,都被佛的不动姿态所消灭。屏幕上的这种对比只是对“势”的一种阐述。
但在壁画中,释迦牟尼一开始不动如山,后施法印,体现了佛教思想,认为菩萨不仅要低眉,还要有金刚怒目,要能做霹雳以示菩萨之心。他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可谓深刻。
3为什么中华文明和佛教文化在敦煌开出了一朵奇葩?
看到上面的介绍,我想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敦煌在千里之外的河西走廊,华夏文明会影响到它?为什么本该充满西方文化的敦煌变得如此受佛教文化的欢迎?虽然我们无法回到过去准确感知,但我们总能追溯历史,理出一些头绪:
敦煌虽然地处河西走廊,却是华夏文明的火种之一。
敦煌与华夏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是有一定的天时、地利、人和的。从西晋永嘉之乱开始,整个中原地区动荡了近200年,社会动荡不安。当时,长期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别无选择,只能离开故土,选择新的定居地。当时的敦煌因为远离中原,战乱少,相对稳定。此外,敦煌的自然环境虽略逊于中原,但高山冰雪融水、土地肥沃、光照充足,使其成为适宜农耕的地区。
人口的迁徙带来的不仅仅是锅碗瓢盆,还有人口背后的文明。当时除了少数流民,能够迁徙到敦煌的主要是一些来自中原的大家族。这些大家族带来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他们的文学追求和审美风格,换句话说就是中华文明。
这些移民是在敦煌生活了200多年的敦煌人在天上做的。汉武帝开疆拓土时逐渐迁徙至此。虽然当时是金朝统治,但是从文明程度上来说,他们还是有相当程度的华夏文明,尤其是汉文化的基础。这使得移民和大家庭的融合显得极其自然。
张芝书法
另外,敦煌本身就有相当高的中国文化水平。比如敦煌色彩明显的书法家张芝,他的行草行云流水,可谓卧虎藏龙。曹圣的名字千古传颂,就连书法家王羲之也用他的书法来评价自己。
中华文明的天然包容性和佛教文化的弱侵略性相辅相成。
如果我们通读中国的历史,我们将永远惊叹于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和包容性。尽管在某些历史时期,一些民族占据了中原,但这些民族政权仍然习惯于采用中华文明的统治方式。
中华文明天然的包容性源于其理论基础以及文化自信。长期领先于周围的其他文明,对其他文化有着天然的心理优势,这使得它对外来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能够允许其他文化的存在。
敦煌僧人乐尊
佛教文化的核心是对现世和来世的改造,是对现实的隐忍和克制,这使得佛教文化天然具有一种微弱的攻击性。虽然佛教还是希望让更多的人相信佛教的智慧,但是这种希望是通过当时佛教高僧的苦心和善举实现的,这使得敦煌当地的人们没有
正是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佛教文化的弱侵略性使它们相得益彰,这也促进了佛教艺术的繁荣。
北魏政权虽然是鲜卑政权,但推崇汉文化和佛教文化。
敦煌修建莫高窟的时候,北魏孝文帝时期特别值得一提。这一时期是敦煌最动荡的时期,但也是敦煌艺术发生质变的时期。
北魏孝文帝虽然是鲜卑政权的君主,但对中华文化的推崇由来已久。他早已达到了精通经学的水平,更有甚者,他利用自己的君权大力推动北魏汉化改革,促进了北魏的全面汉化。当时的敦煌作为北魏在西域的前哨和重要基地,自然受到了全面汉化改革的影响。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再加上孝文帝等北魏统治者都是佛教文化的崇拜者,有些人甚至是坚定的佛教徒,使得佛教在北魏的传播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
敦煌享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东晋、南朝和西域交流的必经之地。
由于南北朝之间的激烈竞争,在双方都无法取得有效突破的情况下,他们将目光投向了西域。当时北魏与西域关系密切,南朝与西域也有密切往来。
敦煌的位置
如果我们从地图上看,敦煌正好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入口。所以,要想和西域取得联系,就得经过敦煌。自然,敦煌可以得到月亮的优势,得到中原,尤其是东晋南朝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敦煌当时虽属北魏,但文化上却以江南为中心。由于南方与吐谷浑的文化差异,交流其实并不十分频繁。所以东晋到南朝再到西域的路,只能通过敦煌来实现。
金代敦煌地图
另外,我们也不能忽视佛教徒的作用。当时南北朝的疆域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佛教热潮。敦煌的许多僧人不远万里来到南朝修行感悟,带回了南朝的佛教文化,始终带着明显的华夏文明印记,使敦煌绽放出明显区别于北方其他地区的艺术之花。
第四,结论与思考。
敦煌壁画是人类艺术的瑰宝,其价值不仅仅是自身的艺术价值,更是中华文明与佛教文化的一次碰撞与融合,为本土文明与外来文化的融合提供了范式。当然,这种范式并不像刻舟求剑那么直接,而是在中原的动荡、敦煌的不安一角、汉文化在一个大家庭中的高度成就、佛教文化的开端中融合而成。敦煌莫高窟依然屹立。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会有新的文化融合,在莫高窟上留下新的印记。
敦煌学·敦煌学的内容、意义及前景
随着国内外研究“敦煌学” 的兴起,引起了人们对敦煌学理论的深入探究。自八十年代起,中国学者对“敦煌学”的定义、内容等进行了争论和探讨,出现了几部专著,如刘进宝《敦煌学述论》、林家平等《中国敦煌学史》、胡戟等《敦煌史话》、荣新江《话说敦煌》等,都对敦煌学理论的研究提出了看法。目前,“敦煌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敦煌学是以敦煌文献、敦煌石窟考古与艺术、敦煌史迹、敦煌学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上述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历史、考古、宗教、艺术、语言、文学、民族、地理、哲学、思想、科技、音乐、舞蹈、建筑、古籍校勘、中西交通等多种学科。它的目的是揭示佛教和佛教艺术的发展过程、内容、特点和规律;深入揭示敦煌、河西乃至中国古代社会的中西交通等历史的本来面貌和发展规律,探索主要研究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以促进现代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一个问题是,“敦煌学”是因地名学,它规定了这个学科的空间范围,是“敦煌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和标志。如中国文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如果运用敦煌文献资料研究中国文学问题,就属于敦煌学的范围,其他如历史、地理、考古、宗教、科技、民族等莫不如是。所以,“敦煌学”绝不是它所涉及的那十几门学科的简单综合,更不是把它所涉及的那十几门学科的内容统统包揽收容成一个多学科的联合体,它是一门运用敦煌提供的各种资料(地下出土文物文献,地上石窟、壁画、塑像、遗址、城址等)进行学术研究的特殊学科。因此,它与严格意义上的“××学”有别,而是约定俗成的一种已被学术界承认的学科。
研究“敦煌学”的意义何在呢周一良教授在《何谓 “敦煌学”》一文中用一长段论述来说明其意义:
敦煌壁画雕塑以及文献中的韵书等,我不敢妄论,现只就历史、文学、宗教三方面简单介绍利用敦煌汉文文献取得的若干成果,借以窥“敦煌学”粗略的一斑。
一、历史
甲 首先是旧史所不详的沙州地方历史。安史之乱后,787年(贞元二年,一说781或785年)吐蕃占领敦煌,到848年(大中二年)张议潮以河西十一州归唐,共六十余年。吐蕃赞普派“节儿”统治沙州,汉族官员苦闷屈辱,人民发动起义。唐蕃文化有所交流,敦煌禅僧入藏,多次与印度僧人展开辩论。张议潮归唐后,赐号归义军节度使,世代承袭。七十年后,920年曹议金取代张氏。1035年西夏取敦煌,而曹氏的地位可能维持到1055年。张曹两家统治敦煌前后二百年,与唐、五代、宋朝的中央政权虽保持受封与朝贡关系,实际处于半独立状态,曹议金曾自称大王。沙州境内有不少昭武九姓与鲜卑、吐谷浑等族人,他们从事力役兵役,与汉族杂居通婚。沙州统治者西与于阗、东与甘州回鹘通婚,以确保东西贸易的利润。这些都是靠综合变文、碑文、壁画供养人题名、造窟造像人题名以及各种文书得以考见的。
乙 唐代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历史。敦煌发现唐律及疏以外,还有令和格的残卷以及保存相当完好的水部式,亦即水利管理条例。从户籍簿、差科簿等可以了解徭役、兵役以及均田制实施的细节。学术界趋向于肯定均田制确曾实行,但受田并不足数,而徭役沉重。农民土地分割细碎,且存在所谓 “自田”。从 “社司转帖”得知民间存在称为社的互助组织;从书仪得知一些流行的婚丧礼俗。《氏族志》、《沙州图经》等提供了关于氏族和地理的资料。有名的《往五天竺国传》是新罗僧人慧超入唐后又经中亚去天竺的旅行记。他返唐后终于五台山,这部书是研究当时中亚和印度的重要史料。
二、文学
唐人记载中有所谓“目连变”、“昭君变”,过去不详究何所指。敦煌写本发现后,才解答了这个谜。原来变指变文,是一种兼有韵散、用于讲唱的通俗文学作品。敦煌还发现唐代曲子词《云谣集》。二者都是填补唐代文学史上空白的重要发现。王梵志的白话诗既谈佛理,亦讽时俗,当时颇有影响,为后来寒山子诗的先驱。过去记载中保存了若干首,敦煌写本出现后,才能略窥全豹。韦庄的《秦妇吟》是晚唐士大夫阶级诬蔑农民大起义的作品,但其中也保存一些可供参考的历史材料。过去只在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中留下很能反映农民大起义威力的两句:“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敦煌石室中保存了此诗的完整写本,对于研究唐代历史与文学都大有裨益。
附带谈一下敦煌发现的经史子集四部书。虽然数量不多,但保存了某些已佚的古注,而且唐人手写旧本往往保存古字。唐人所写当时俗体字,有些还可以帮助了解后代刊本致误之由。这些都有益于古籍的研究与校勘。写本四部书都属于寺院所藏,史部特别少,反映当时寺院对此不很重视。十三经中只发现九经,没有 《周礼》、《仪礼》、《公羊传》和《孟子》。究属偶然未保存下来,抑或反映某种倾向,有待探讨。
三、宗教
甲 敦煌的佛教势力很大。日本学者估计,当时唐代敦煌县人口两万而僧尼约占一千人。寺庙十几座,十三个乡中至少每乡有一寺,还不算规模较小的“周家兰若”、“张家佛刹”之类。寺院役使沙弥、园子、“常住百姓”、奴婢,还有专门从事某一手工业的梁户 (榨油)、硙户 (磨米面)、酒户以及牧羊人等。寺院田地之外还拥有菜园、果园。从寺院公布的帐目看,收入除“念诵入”、“转经入”之外,最大宗是出借谷、麻、豆等等的“利润入”,半年即取息50%。足见寺院高利贷剥削之重。敦煌发现的佛经中,三方面的写本很有意义。一是大藏中未收的佚经,和不属译出而是中国本土根据当时当地需要杜撰的“伪经”。二是初期禅宗史料,即被主张顿悟的南宗所取代的主张渐悟的北宗的经典。三是短期存在的小宗派的经典,过去不为人所知,如三阶教的经典。
乙、道教 从文献看不出敦煌道观的记载,但石室发现的道教经典,有的钤有 “净土寺藏经”印记。西晋开始出现《老子化胡经》,说老子渡流沙入夷地,成浮屠以化胡人。六朝至唐出现多种化胡经,在石室中可以找到写本,有助于研究道教史和佛道关系。唐陆德明《经典释文》里提到《老子想尔注》,说“不详何人。一云张鲁,或云刘表”。敦煌发现想尔注残卷,学者们认为是张陵张鲁系统的五斗米道徒所注,是研究五斗米道教义和老子书与五斗米道关系的重要材料。
丙、其他宗教
三世纪波斯人摩尼在佛教、火祆教、基督教影响下创建的摩尼教,和五世纪涅斯托里斯在东罗马帝国创建、属于基督教一个教派的景教,唐时都曾传入中国,其经典都可在敦煌写本中找到。
以上仅就敦煌汉文文献在三方面的利用略作介绍,已可看出其内容丰富异常。
其实,敦煌文献及文物所涉范围十分广泛,但它们有着都与敦煌有关这一特点。即便是中原的公文、四部书、 颁发的写经,亦或是梵文、吐蕃文、于阗文、回鹘文等写本,莫不与敦煌的历史文化有关。而敦煌又处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咽喉之地,各种文化相交汇,呈现出多彩多姿的状态,自然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敦煌文献的发现,改写和充实了许多学科的历史。在今天,许多学科中如果缺少了敦煌的资料,可以说是不完全的。
从七十年代末以来,我国及世界各地的敦煌学研究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的敦煌学研究队伍已经扩大到三百人以上,其中多数为中青年学者,其中有些人脱颖而出,已经在某一学科、某一专题有所发明、有所建树,受到了世界敦煌学界的重视。
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敦煌莫高窟列入“世界遗产清单”(中国同时列入的还有泰山、长城、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及秦兵马俑坑),敦煌莫高窟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敦煌学”已经成为一门国际性的显学。
摆在敦煌学者们面前的任务仍然是极其艰巨的,而前途也是光明灿烂的。要想使“敦煌学”取得更大的成绩和更多的成果,有几项任务是必须着力进行的。
第一,对散落于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要有一份尽可能完整、详细、准确的注记目录,这是进行一切研究工作的基础。
第二,尽可能编定反映全世界敦煌学者研究成果的论著目录,是促进研究深入的重要方面。
第三,尽可能将世界各地的敦煌文献及文物刊布,以便使用。
第四,各种文献的分类整理研究成果,应尽量采用专题形式进行,以利各学科非敦煌学者使用。
第五,对敦煌文献、石窟壁画、题记、敦煌遗址及遗迹、传世文献进行综合性研究,找出和解决有关“敦煌学”的一些最令人关注的课题。
第六,加强与非敦煌学者的合作。
当然,还可以举出其他一些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的增多,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中青年敦煌学者的崛起,相信不久的将来,“敦煌学”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它的明天会更加辉煌。
敦煌莫高窟规模巨大,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为我国艺术领域研究和了解中国古代绘画历史、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实物图样。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
莫高窟于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里面的主要文物有藏经洞、九层楼、飞天壁画等。
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敦煌壁画艺术是我国传统文明的精华之一,它在我国的传统文明传承当中起到了特别重要的效果,要是咱们的目光流连于敦煌莫高窟的那些岩画,难免会沉醉于这些敦煌艺术的伟大。也能说它的艺术感染力并不是偶尔天成,而是有着深沉的时代背景与文明连结。要是咱们细细的查看莫高窟岩画的特色,就会发现远在河西走廊的莫高窟却一直与华夏文明有着不可割舍的关联,敦煌壁画的价值和意义有哪些?
敦煌壁画的价值
大家都知道,敦煌是我国伟大的文明艺术宝库。其中岩画占了特别大的比重,总面积到达45万多平方米。这些岩画来源于各个朝代。而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就当数唐代岩画了。所以敦煌岩画的价值,不仅是它举世无双的艺术成果,它还激起人们对过去盛世的回味与考虑,对人间善爱、慈善的崇尚与宏扬。特别是能使平庸的人生因有逾越功利、逾越世俗、逾越时空的抱负追求而变得有意义!而且也使得咱们的考古文明工作者对咱们人类前史开展的一个久远研讨。
敦煌壁画的意义
任何的文明珍宝都有它特定的前史价值,像敦煌岩画是世界文明的珍宝,具有特别高的前史、社会和艺术价值,敦煌岩画中的人物、辅食、建筑、动物等对敦煌学研讨、敦煌相关艺术创作及数字化的重要素材。敦煌的岩画是人类艺术宝库的珍宝,它的价值不单单是它本身的艺术价值,还为本乡文明与外来文明的交融创造了一种阶梯。而且这种阶梯也并非是能够如刻舟求剑相同直接可得的,而是能够说难得一遇的。敦煌的莫高窟仍然在矗立着,大概未来的某一天,还会出现新的文明交融,在莫高窟中留下新的印记。
敦煌壁画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它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本文2023-10-02 22:29: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0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