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明清两代的进士及第八股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3收藏

求明清两代的进士及第八股文,第1张

科举以前的人材制度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家由天子、诸候、卿、士分级负责。而各阶层按伦常,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稳定的制度开始崩溃,於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为各国的国君服务。

到了汉朝,分封制度逐渐被废,皇帝中央集权得以加强。皇帝为管理国家,需要提拔民间人材。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材。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察举制缺乏客观的评选准则,虽有连坐制度,但后期逐渐出现地方官员徇私,所荐者不实的现象。

东汉末年,曹丕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魏、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之权,由地方官改由中央任命的官员负责。但是,这制度仍然存在不公平的弊病。晋代以后,负责中正的官员都由世家士族出任,他们考核人材所凭准则,仅限於门第出身。於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民间人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人事,影响皇帝的权力。

[编辑]

隋唐

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於开皇七年587年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隋炀帝在大业元年605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以后的科举。在整个隋朝的三十八年内,总共举行了四至五次科考,总共取秀才、进士十二人。

唐朝继承并发展了这一制度。唐朝的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通过朝庭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

唐朝初年,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科举考试,开元二十四年(726年),以郎官地位太轻,改由礼部侍郎主持。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进士一般试帖经、杂文、策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明经一般试帖经、经义、策论。所以进士和明经的区别主要在于辞章和经义。当时人重进士和轻明经。进士每年录取名额不过三十人,加上明经也只有百人左右。

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唐代制科的科目见于记载的就有百种,如博学宏词科、文经邦国科、达于教化科、可以理人科等。参加制科的人不仅有白身,也包括有出身和官职的人。应试者可以由他人举荐,也可自荐。开元以后,全国参加制科的人“多则两千,少犹不减千人”,所以“所收百才有一”。考试以策论为主,也考经史和诗赋。录取后“文策高者,特赐与美官,其次与出身”。制举以开元时期为最盛,文宗太和以后就很少举行了。

武则天主政时,曾首创了由皇帝主持,覆核进士资格的殿试;和取武将的武科举。但是二者在唐朝时并未有成为定例。

唐代的科举仍然留有一定的举察制影子。例如:士子在应试前,流行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社会名流,希望名流能向主考推荐。除了武则天主政的一段时间外,唐代的科举没有糊名的习惯。考官在评卷时,考生的名声往往是考虑因素之一。这样做的原意跟举察一样,是希望可以兼顾人材在试场外的表现。但同时这亦无可避免造成了不公平,出现士子与考官之间的利益瓜葛。到了唐末吏治败坏时,弊病更甚。

整个唐朝的科举取士约一万人。唐代的宰相中,百份之八十是进士出身,可见科举的成效。但科举亦并非唐代政府招纳人材的唯一方法,门荫入仕和杂色入流也是唐代重要的入仕途径。到了唐代后期,出身寒门由科举入仕者渐多,与世族门荫入仕者形成两大官僚派系集团,互相倾轧,史称「牛李党争」。

唐朝的新科进士仅授予的官职远较后代进士低微。例如,唐朝秀才科上上第授正八品上官职,明经科的上上第授从八品下官职而进士、明法两科,甲第授从九品上;乙第只能当最小的官从九品下。著名诗人王维考中状元后当的太乐丞,就是从八品下的小官。因此,唐朝的科举类似于现代的基层公务员招考。

[编辑]

宋代进一步改良了唐朝的科举制度,确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体制。

宋代改良科举制度,其中重要原因是皇帝欲加强对取士过程的控制,减少考官及士子联党结派的可能。自宋太祖开宝六年起,取录的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后一关殿试,名次也由皇帝亲定。自此以后,进士都是「天子门生」,而不再是考官的门生。为了保证考试公平及公正,宋朝对考试的规则进一步完善,以免考生或考官作弊。另一方面,宋代取士的数量大增,每科进士通常达数百人,并且放宽了应考条件,不论财富、声望、年龄皆可应考,对偏远地方的考生更给予路费。自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起,定期开考,三年一科,之后为明、清二朝所沿袭,至科举被废为止。

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於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於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南、北宋三百二十年,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进士二万人以上。

[编辑]

蒙古人不着重开科取仕,灭宋后一度不举办科举,至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才再次开办。

元代科举分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要求较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较严格。乡试、会试考获名单俱按种族分配。

元朝自仁宗至顺帝时灭亡止,科举时办时废,只曾举办约十次,取士一千余人。但元科举所选人材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政府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

[编辑]

明、清

明清科举各级考试名称

明朝的科举在宋代的基础上继续改良发展,制度已非常完善,规模也更大,参加科举的人数大增;考核的内容却开始僵化。明朝二百七十七年开科八十九次,取进士一万七千人。

清朝科举基本承袭明制。清开国初时曾在顺治年间两次分满汉两榜取士;之后改为只有一榜,但不鼓励满人、蒙古人参加,把科举入士之途留给汉人,即所谓「旗人不占鼎甲」。清朝二百六十七年间开科一百一十二次,进士二万六千人;进士前三名中只有三人是满人,其中两人是顺治分榜时所取。

明清时,正式由国家举行的科考分为三级:

乡试

会试

殿试

在参加正式科考以前,考生先要取得「入学」的资格,即成为生员。入学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称为童试的县、府、院三级考试。这是大部分士子所用的方法,被认为是入士的正途。另一方法是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监生中有皇帝恩准的「恩监」;因长辈曾为国建功而特准的「荫监」;和最常见的方法:透过捐献金钱财物而成的「捐监」。监生虽然亦可应乡试、会试;但一般被认为是「杂流」,就算能考中进士,地位也较为低。

[编辑]

童试

童试亦称童子试,分为「县试」、「府试」及「院试」三个阶段。

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清朝时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通过后进行由府的官员主持的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

清朝的院试是每三年举行两次,由皇帝任命的学政到各地主考。辰、戌、丑、未年的称为岁试;寅、申、巳、亥年,称为科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生员获得「入学」的资格后,可以到官办的府、州、县学读书。不过明清的入官学基本上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多少真正的知识传授。入学后经过学政的选拔,便可以参加下一级乡试。成绩特佳的生员,有机会被选为贡生,成为国子监的学生。与国子监其他「监生」不同,「贡生」是正途所出,属一种荣誉。

有些读书人要多次尝试才能通过最基本的县、府试成为童生。亦有人得到童生的身份后,院试多次落第,到了白发苍苍仍称「童生」者大不乏人。清道光年间广东曾经多次有百岁童生参加院试的纪录。

[编辑]

乡试

乡试是正式科考的第一关。按规定每三年一科。清朝时是在子、卯、午、酉年举行,遇上皇帝喜庆亦会下诏加开,称为「恩科」。乡试於八月在京城及各省省城的贡院内举行,亦称「秋闱」。考官是由翰林及进士出身的官员临时担任。乡试每次连考三场,每场三天。开考前,每名考生获分配贡院内一间独立考屋,称为「号舍」。开考时,考生提著考篮进入贡院,篮内放各种用品,经检查后对号入座。然后贡院大门关上,三天考期完结前不得离开,吃、喝、睡都得在号舍内。每次各省乡试取录的名额不一,按各地文风、人口而定。清朝时,以直隶、江浙取录最多,贵州最少。监生、贡生更可以离开本籍,到京师赴考。

乡试发的称为「乙榜」,又称「桂榜」。考中的称为「举人」,头名举人称「解元」。中了举人便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编辑]

会试和殿试

通过乡试的举人,可於次年三月参加在京师的会试和殿试。会试由礼部在贡院举行,亦称「春闱」,同样是连考三场,每场三天,由翰林或内阁大学士主考。会试发的榜称为「杏榜」,取中者称为「贡士」,贡士首名称「会元」。

得到贡士资格者可以参加同年四月的殿试。殿试由皇帝主持和出题,亦由皇帝钦定前十名的次序。殿试只考一题,考的是对策,为期一天。录取名单称为「甲榜」,又称「金榜」;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多人,赐「进士出身」。三甲则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一般称为「传胪」。殿试只用来定出名次,能参加的贡士通常都能成为进士,不会再有落第的情况。

能中进士便是功名的尽头,不能重考以求获得更高的名次。能够一身兼解元、会元、状元的,就是「连中三元」。

明清的惯例,殿试一甲授翰林院修撰及编修。其他成绩较好的进士亦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成绩较次的进士任六部、中书、御史或知府、知县等职。

明初洪武三十年1397年的会试曾发生南北榜之争。当年春天杏榜取录的五十二名进士全部为南方人,引起北方举人的不满。朱元璋大怒,亲自查问后,把三名主考处死,在夏天再发榜,所取的进士全为北方人。之后在明仁宗时确定,会试按地域分配名额。在会试的试卷中加上「南」、「北」等字,按「南六十」、「北四十」的规定录取进士。之后比例偶有调整,但按地域分配名额的制度一直沿用至清朝科举被废。这种制度保障了文化相对落后的边远省份(如甘肃、贵州、云南等)每界科举会试有一定数量的举人成为会士、进士,进入政界的中高层,有利于保持国家的统一与政治安定。

[编辑]

废除

鸦片战争后,科举的内容渐渐与时代的需要脱节,加上西学东渐和学校教育的崛起,科举制度渐渐衰落。

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发生在京考会试的举人集体请愿的公车上书事件。康有为、梁启超等举人们的建议之一,便是改革科举,兴办新学。百日维新时,科举一度被废,但在戊戌政变后再次被恢复。1901年,清政府先废除考试用八股文。到了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9月2日,经袁世凯奏请,慈禧以光绪名义发布上谕明告:「着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自此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宣告废除。

[编辑]

日落后的科举:留学生考试

清政府虽然废止了传统的科举,但并未停止透过考试来从民间选拔人材;而科考千年来深入民心,民间对以考试入士为官之途,仍然有相当的需求。在废科举的同时,清政府同时制订了「留学生考试章程」,吸引归国的海外留学生透过考试进入政府。1905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为止,被称为「洋科举」的留学生考试举办过六次,总共取录了1388人。根据规定,在海外高等学校入学三年者可以应考。考试分为两场,首场在学部举行,称「部试」;次场在保和殿举行,称为「廷试」。考试内容包括外文,以及留学生留学时所习科目。考取者按成绩及其学习专业,分别授予各科「进士」、「举人」等传统科举的身份,成绩最佳者更授予翰林编修。当时的各式名衔包括有「格致科进士」、「工科进士」、「商科举人」以至「牙科进士」等等。

[编辑]

科举的考试内容

[编辑]

隋、唐、宋

隋炀帝时的科举分两科,一称明经,另一称进士。虽然唐代大大增加了科目数量,但明经和进士仍是选拔官员的主要科目。

明经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包括帖经和墨义。帖经有点像现代考试的填充,试题一般是摘录经书的一句并遮去几个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词;至於墨义则是一些关於经文的问答。进士科的考试主要是要求考生就特定的题目创作诗、赋,有时也会加入帖经。

唐高宗时代以后,进士科的地位慢慢超越了明经,成为科举中唯一的重要科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进士科考生需要发挥创意方能及第,而明经只需熟读经书便能考上。而且进士科的评选标准甚严格,考上的人数往往只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当时曾有一句说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道出了进士科的难度。

另外,在武则天时代开始,亦设立了武举考试,用以挑选武官。

宋代大部份时间的科举内容与唐代分别不大,但王安石执政时,曾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把帖经、墨义和诗赋等考试都取消了,改为以经义 (解释经书) 、论 (对时局的评论) 和策 (提出解决时弊的办法) 作为考试内容。然而,苏轼等人对该项改革提出了强烈的抗议。

[编辑]

元代的科举虽然对自身的统治影响不大,但它的内容却有重大转变。第一是科举不再分科,专以进士科取士。第二是考试的指定读物有所变动。新的规定是,如果经义的考试内容包括四书,则以朱熹著述的《四书集注》作为主要的依据。

这两项改动并没有随元朝而消亡,而是成为明、清两代八股文的基础。

[编辑]

明、清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在乡试及会试皆以四书的内容命题,要求考生以古人的语气阐述经义,「代圣人立言」,用八股文作答。八股文有很多格式上的要求,极为讲究形式。只有到了科举最后一关,用以决定名次的殿试,才会改为考时务策问。但是考生答策的内容很多时都并不重要,清朝的皇帝便惯以试卷的书法取定殿试名次的高低。

热衷科举的人只识四书五经,其他以外的知识,统统都成了「杂学」,很多读书人都是一概不通。讽刺科举的小说儒林外史中便记载了这样的一个笑话:有人对明朝的进士范进开玩笑说:「今下如果是四川的苏轼来考,文章亦只能是第六等了。」范进答道「苏轼既然文章不好,考不上也罢了。」原来他竟然不知谁是苏轼。

而就算是对四书五经的内容,科举亦只要求因循前人的思想,以华丽词藻作出合乎格式的漂亮文章;不求有独立思考、创新见解。考生的实际见识和才学在八股文的要求下反而被忽略。於是不少考生索性舍四书五经,专门钻研为应付考试而设,称为“帖括”的八股文范文选刻本。当时一些人称八股文为「敲门砖」,意即考取功名后便可弃之如敝屣。曾经有人将八股文与「鸦片」、「缠足」并列,认为是荼毒中国人的三大害。

晚清时力主废除科举的康有为与梁启超两师徒,可算是一对才学与考试成绩不相乎的典型例子。

梁启超十二岁便入学成为秀才,十七岁举人,被称为神童,算是科举得意。但梁启超中举后自认「帖括之外不知有所谓经史也」,遇见康有为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窍不通,反而要拜老秀才康有为为师。相反,康有为书香世家,家中有万卷书楼,年少已熟读经史子集古今典籍。虽然康有为名满广东南海,但他十六岁成秀才,获贡生身分后却是乡试六试不售,失意科场二十载。三十六岁时方才时来运转中举人,得以与徒弟梁启超一同上京赴考,会试最终能以首名及第成为会元,高中进士。

[编辑]

影响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超过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於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拻人材的基础,还让处於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时到中国,所见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

科举对於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於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於科举入士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於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书」,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朿缚;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唐宋八大家都是进士出身;但到了明清两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於科场。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明清以来中国社会的因循自封、人材的奴化,与科举考试内容的朿缚有著相负相承的关系。

就算在科举被废除以后,它仍然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不少痕迹。例如孙中山所创立的中华民国宪法中规定五权分立,当中设有的「考试院」便是源出於中国的科举考试传统。另外,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大陆的高考中看见。例如分省取录、将考卷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俱是科举残留的遗迹。

[编辑]

作弊及其防御

由於科举考试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一生的富贵荣华,因此不少人均企图以作弊以在科举中取得好成绩。最常见的作弊有三种,一是贿买 (即贿赂主考官以获取好成绩)、二是夹带考试经文 (带书或抄录於随身物品中) 入内作弊、三是请人代考。

[编辑]

贿买

唐代武则天时代曾设立糊名的办法,遮掩考生的名字以减少批卷者认出撰卷人的机会,这做法在宋代以后成为定例。同时又发明了誊录的方式,由专人抄录考生的试卷并以抄本送往评级。这样批卷者连辨认字迹也不能。然而,考生仍可与考官约定,以特定的句子或字词来作暗号,即所谓「买通关节」。为了减少这种可能,自宋太宗起订立了锁院的制度。每次考试的考官分正副多人,俱为临时委派,以便互相监察。当考官接到任命后,便要同日进入贡院,在考试结朿发榜前不得离开;亦不得接见宾客。如果考官要从外地到境监考,在进入本省境后亦不得接见客人。贿买若然被揭发,行贿受贿者都可能被处死;而同场的考官亦可能被牵连受罚。

清代入关初期便曾发生了丁酉案(顺治十四年),顺天,江南,河南,山东,山西五闱弊案,最后以江南闱十六房主考全部斩立决,数百名举人在满兵夹带下重考,之后数十人被判死或贬徙尚阳堡宁古塔。是为中国科举史上最大的科场舞弊案,一般认为这是满族统治者以严刑酷法震撼汉族知识分子,从而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编辑]

夹带

贡院内的号舍

唐代的科举考试已设有兵卫,以阻止夹带作弊。宋朝起,考试在贡院内进行,贡院内考生之间是以墙壁隔开的,称为号舍。考生不可以喧哗、离场,以防止传卷或传话。但是夹带经文这作弊方法始终是屡禁不止,层出不穷。常见的方法有将经文藏在衣服鞋袜里,或索性密写在衣物、身体上。其他各式随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蜡烛等等都曾被用作夹带。明清的科举保安十分严格,要求达到「片纸只字皆不得带入试场」的程度。除了在进场前由兵卫仔细搜查外,乾隆时更曾下诏详细限定考生带入场各式物品的规格。例如:砚台、木炭、糕点的大小厚度;水壶、烛台的用料;以至毛笔、篮子的款式都有明限。此外对检举夹带者有赏格,被发现者除了取消资格外,更要带枷示众。但科场舞弊始终未曾彻底有效地受到打击。有传说指一次会试中有举人把夹带的书本掉在地上,奉旨检查的亲王却为他掩饰,说:「何以携帐簿入场!」

[编辑]

代考

代考在唐朝时颇为常见。为了防止代考,需要考生提供详细的体貌特征的履历。进场前考官会根据履历验明考生的身分。

[编辑]

武举

唐代武则天始创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至清朝时改称武科。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五百次。相对於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於文科出身的进士。

唐代的武举主要考举重、骑射、步射、马枪等技术;此外对考生外相貌亦有要求,要「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宋代时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要「副之策略」,问孙吴兵法等。到了明朝时更改为「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不能参考武试。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论考四书。后来四书的题目改为默写武经。武试则最少要求骑射九矢中三,步射九矢中五。至清朝时,改为先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之后比并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合格者才考笔试。

宋以前并没有「武状元」之设。首名武状元产生於宋神宗时,为福建人薛奕,后与西夏作战时战死。历史上著名由武举出身的武将尚有唐代的郭子仪(唐玄宗开元初年武举异等),明代戚继光(明世宗嘉靖年武进士),北宋徐徽言(文进士出身,后弃文习武,徽宗授武状元)等等。

古代的秀才,在不同时期的地位是不同的,明清之前,相当于读过书的人;明清之后,就相当于有本科文凭的人。古代秀才是一种特殊的身份,它是当时的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设置的一种称呼,他们本质上属于民,但是他们的地位比民高,却比官低,秀才是民与官之间的生存。有时成为秀才不是一件好事,一不小心就搞得两头不是人。

1、秀才的来历

最早出现秀才这两个字,是在唐朝,秀才就是有能力的人,只要你有能力,基本上都可以被称秀才。唐朝之后,秀才就等于读书人,只要你读过书,不管你是“小学毕业”、“初中毕业”、“高中毕业”等都可以被称为秀才,明清时期,秀才真正作为普通人登上朝廷做官的关键点,那时候,老百姓们可以通过科举制,走入朝廷,而秀才就是就是一个“开关”,只有成为秀才,才可以参加考试。

2、明清后,不是谁都可以成为秀才的

秀才是需要层层选拔,要通过童试才才能成为秀才,而童试有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一般想要考取功名,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上私塾,毕竟有老师与没有老师是两回事,但是依然有些人终其一生也不能成为秀才。明清时期,秀才就是知识分子,一些学府会给优秀的秀才发放奖学金,不过大多数人一般只混到“穷秀才”。

3、后期,秀才成为历史“畸形”的产物

明朝时期,科举制就发生改革,它不在是能自由发挥自己观点的一场考试,它的主要内容是八股文,八股文对许多的内容都是限制的,而且难度很高。八股文的出现弊大于利,它限制了读书人的思想。通过科举制选拔出来的人才,也只是一个会八股文、不会实践的“废物”。

秀才相当于现代的重点大学毕业生的水平,因为考中秀才的难度相当于现在的985大学。举人相当于如今的清华北大毕业生,在古代举人是可以直接做官的,中举相当于考起了副处级干部。进士在如今就相当于博士生,中进士相当于考取博士的难度,考中进士,相当于考上正处级干部。

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

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生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扩展资料:

科举分级

1、及第

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2、进士

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生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3、状元

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4、会元

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5、解元

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五名为经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6、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7、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8、贡士

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9、举人

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10、生员

即秀才,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

参考资料:

-科举制

在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设的科目,主要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六科。各科的考试方法、内容均不相同,其录取标准也各异。

1、秀才科,考有关治国方略的策文五道,以文理粗通达到上上、上中、上下、中上这四等为及第。

2、明经科,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唐代的“明经”科试帖经,以通经比例决定等第。明经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等,考试之法,先贴文,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3、进士科,试三场,先杂文,次帖经,次再口试。所谓“杂文”,就是指考生当场按考题内容写作诗、赋各一篇

4、俊士:就是将书本上的某行贴上几字,要求应试者将贴住的字填写出来,类似现在的填空题。

5、明法科,主要考试关于法令的知识。

6、明算科,主要考试关于数学的知识。

7、明书科,主要考试关于书学的知识

扩展资料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在中国,部分历史学家考证证明科举制开始于唐朝。

部分历史学家认为科举制开始于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

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为江南贡院,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

另辟有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

_科举考试

1童生试:童生试也叫“童试”。明、清两代以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直隶厅、州)试和院试三个阶段。每三年举行两次。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亦作“儒童”“文童”。

2乡试:唐宋时称“乡贡”“解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中试的举人原则上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3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所谓会试者,共会一处,比试科艺。明、清两代,考试在京师举行,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会试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叫“会元”。因考试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4殿试:殿试又称“御试”“廷试”“廷对”,是科举考试中最高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对会试录取的贡士进行策问,以定甲第。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5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考中进士也有其他别称,如“披宫锦”“登科”“折桂”等。

6进士: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者都叫进士。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7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者,被称为“连中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制度下古代读书人渴望获得的最高荣誉,中国古代所有读书人获得过这一称号者也寥寥无几。

8鼎甲:殿试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9举人:指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以“举人”称所举之人。明、清两代,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亦称“大会状”“大春元”。

10生员:封建科举制中,在太学等处学习的人统称“生员”。唐代指在太学学习的监生,明、清时代指通过最低一级考试,取入府、县学的人,俗称“秀才”。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11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12太学:我国古代设立在京城,用以培养人才、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西周时已有太学之名,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为西汉设太学之始。之后历代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

13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中国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14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起源于战国,秦、汉时设置。因其掌通古今,通达国体,以备咨询,为学术顾问的性质。

15司业:古代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16学政:古代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

17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18监生:明、清两代在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具有此资格的人,就可以和秀才一样参加乡试。取得资格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荫监,即由祖先的勋劳资历,按规定的制度取得;二是例监,即用捐纳的方式取得。

小小年纪考上秀才,一张嘴解决掉姬无命,吕轻侯非同一般。

其实《武林外传》里的吕秀才显得比较无能,是人物的设定而已,并不能用吕秀才这样的个例来判定整个明朝乃至古代的秀才是什么状态与水平。

严格说起来,吕秀才是个天赋祖传的神童。

在剧中,吕秀才曾经说过,他三岁读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这样的头脑简直就是神童,几乎可以说是过目不忘,机智过人。

白展堂也明言:就秀才那脑子,他不骗别人就不错了。

不过吕秀才也有两个怪怪的地方,一个是怎么都记不住乘法口诀表,一个就是屡试不中。

吕秀才的优秀,也可能是遗传,因为他祖上三代都是知府,在明朝时期,知府这样的职位也不算低了,明朝知府前期是正四品,后来是从四品。

古代像吕秀才这样科举不顺的人才,并不少见。

从剧中吕秀才的表现来看,他也是个知识水平相当出众的人,很年轻的时候就考中了秀才,还精通洋文,知识储备堪称活体硬盘。

但这么出色的一个人,结果考中秀才之后,接下来的考试就一直名落孙山,直到二十五岁穷得连饭都吃不起,把祖产卖了还债,给自己取个角色名叫“神笔书生吕落第”。

其实,古代像吕秀才这样的人很多,都是才华横溢却总是考不上,这是个很普遍的现象,但这不能说明他们的水平不够,大器晚成者大有人在。

隋唐时期科举制诞生之后,寒门子弟从此有了鱼跃龙门的机会,读书,成为很多人改变命运的好机会,但这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没那么容易。

想成为秀才也没那么简单,尤其年少时。

秀才,这个词出现得很早,原本指的是才之秀者,汉朝开始成为举荐人才的科目之一。

唐朝时期,将应试参加科举者全都称作秀才,明清时期,将入府州县学的生员称作秀才。

科举制之中有三关:童子试、乡试与会试。

过了童子试,其实就拥有了秀才的功名,而成为秀才之后可以参加乡试,通过了乡试就成为了举人,而成为举人之后,就可以参加会试,考中了的话就拥有了进士的功名。

从这里也可以轻易看出,进士地位最高,举人其次,秀才是最低的。

古代乡试虽然是省一级的考试,但却没那么容易,乡试每三年一次,选拔率只有三十分之一,相较之下,会试的录取率是十分之一,所以很多秀才过不去乡试这道坎儿。

有人觉得通过童子试,成为秀才应该也不难啊,可实际上却并不这么简单。

童子试包括县试、府试与院试,考起来也没那么容易,古代也经常有白发苍苍的人还都没有通过童子试的,这也不是少见的事情。

在古代读书可不是义务教育,读书是很费钱的事情,若非家境殷实,寻常百姓人家其实很难能读得起书,家底稍微不好的,供子女读书可能就读破产了。

吕秀才的家底算是比较厚的,因此读书并不难,而且他天赋过人,所以小小年纪就通过了童子试成了秀才,但之后家道中落,他又连年科举落第,所以负债累累。

《知否》之中的孙秀才,十来岁的年纪就成了秀才,所以孙母夸耀称孙秀才是有宰辅大相公的命,其实这句话也不算完全夸大其词,因为古代那么小年纪成秀才,的确非凡。

古代秀才的待遇其实还算不错,至少明清之前是如此。

长久以来有个词,叫做“穷秀才”,这话倒也不假,明清的秀才的确普遍很穷,生活潦倒,但是在此之前,秀才的待遇与地位都还挺好的,至少比寻常人好。

在古代,秀才见到官吏之后可以不用跪拜行礼,就算是秀才犯了事上了公堂,在其功名被革除之前,也不能够用刑罚。

古代讲究衣冠等级,有些衣服不是平头百姓能够穿戴的,但秀才就可以,他们能够穿一些庶民们不得穿戴的衣服冠帽。

在严格约束人口流动的古代,秀才不仅可以随意出门游学,还可以佩剑出门,用不着像一般百姓那样,先去官衙开具路引。

此外,秀才还可以拿到一定数额的补贴银两、免除税赋与徭役之类。

吕秀才那么穷,也是明清秀才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既然秀才这么好,为何吕秀才那么穷酸,而且还那么潦倒,其实说起来,明朝以前的秀才,待遇地位都还不错,但到了明朝开始,秀才就开始没落了。

明清时期,秀才分成廪生、增广生与附生,只有等级最高人数最少的廪生能够拿到每月固定的粮食、银两等供养,另外两个等级可就没那么好运了,尤其是附生,要自求多福。

明朝中后期,由于巨量海外白银涌入与连年战争等原因,明朝金融体系被撼动,银钱购买力剧减,使得秀才们的生计更加难以维持。

其实古代读书人去做个私塾先生,或者卖字画之类,都能够糊口赚钱,可传统的读书人总是有一股“傲气”,觉得为了钱去做那些,实在有辱斯文而不肯,甘愿受穷。

吕秀才的境遇,其实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明朝秀才的真实处境,这与他的水平没什么关系,但从水平来说,吕秀才是个相当杰出的人才。

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科举制是实行时间最长也是影响力最大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从隋朝隋炀帝(607)开始实行,到清光绪年间(1905)举行最后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前后经历近一千三百年,科举制改善了之前察举制的用人制度,不必必须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

它使一些社会中下层能干的学者进入社会上层,开辟了一条由下层流向上层的一线通道。从这些诗歌的流传中可以看出,普通人对读书入仕的期待是“田世郎生于朝代,后生于天子殿”、“幸一出生,荣宗耀祖”、“皆不如读书”。

科举考试制度在各代略有不同,以我们最接近的明清为例,大体分为“院士”“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中后分别对应的便是“秀才”“举人”“贡士”“进士”,其中乡试中举人第一名也称“解元”,我们所熟悉的风流才子唐伯虎在科举中获得的最高荣誉便是“解元”。

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中的前三名就是更为熟悉的“状元、榜眼、探花”,有清一朝一共112科进士,26846人,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平均一年取100个,道光以后中国人口四万万,每年平均取100个进士,可见考试之难,这些人无一不是人中翘楚。

秀才考举人同样艰难,因为名额太少,“乡试“中的“乡”其实是“省”的意思,全省各地的秀才从各自的州、府、县赶往省城进行“乡试”,以图考中举人。

每省的名额也不过数十个至一百个,而且因为考取“举人”功名后便有了做官的资格,才有了《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癫狂故事,所谓穷秀才富举人,“乡试”便是一个分水岭,把那些数量更多的没能跃过龙门的秀才们拒之门外。

高考过去没多长时间,成绩这两天也出来了,大学校园将迎来新一季青春活力的少年少女。同时网上也出现了不少古今学子比较的文章,其中大部分都会提到秀才,说他们能力高于研究生,而研究生如果穿越回古代,很可能连个秀才都考不上。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在古代考取秀才功名的难易程度,看他们是否被现代人过度神话?

现如今大多数人的观念里,秀才是科举制的产物,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这其实是个误区,早在南北朝就有了秀才科,只不过是由当地的名人或是官员举荐的,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据《北堂书钞》引《晋令》记载:“策秀才,必

策皆通,拜为郎中。”意思是官员引荐的秀才也会有考察,通过了才能为官,但起点却很高,地位仅次于丞相、尚书、侍郎。

到了隋唐时期,科举制产生,初期还没有进士、三甲之分,秀才就是名次最高的,一年选取一人。整个唐朝近300年间,数代帝王中断录取秀才科,所以有秀才之称的少之又少。宋朝时期,秀才无须考试,经过举荐,就能拥有头衔。明清时期,秀才虽然是科考最基层的,但想要考取也不容易,在乡镇中一个家庭能供出一个秀才,那就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十里八乡都会出名。

秀才三年一考,每次录取的人数在2万左右,连整个人口基数的万分之一都不到。现在大学生用网上的调侃语来说,出门扔块砖,砸到的人里10个有9个都是。研究生虽然没有烂大街,但也将近百分之一。两相对比,数据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而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物以稀为贵,越少的东西含金量越高,学历也一样。因此得出结论,秀才的能力比研究生高,堪比大学讲师。

这种说法表面上看没什么错,但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古今社会的变化。古代读书成本很高,一套笔墨纸砚买下来,起码就得四五两银子,相当于一个小农之家一年的收入。《武林外传》大家应该都看过吧,里面的吕秀才,祖上也是当官的,还开有客栈,有一定的家底,可他因为读书最后连饭都吃不上,变卖祖业,可见古代读书花销之大。一般夫子的束脩也不便宜,还不算赶考去府城的路费以及花销,很多家庭根本就承受不住,绝大一部分人都目不识丁。

而现在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孩子6、7岁的时候就开始接受教育,再加上经济发达,不少家庭在孩子4、5岁时就开始抓教育,说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基础打的比较牢靠,升学率自然越来越高。

除此以外,秀才跟研究生主攻方向不同,没有可比性。现代教育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科目繁多,能拿到研究生学历的,综合能力都比较强。而古代的秀才大都是为了功名而读书,大多数的时间都用去攻略经史子集,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比较高。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所以说没有什么秀才强过研究生,或是秀才不如研究生之说。

求明清两代的进士及第八股文

科举以前的人材制度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采用分封制,选士也依靠世袭制度。西周时,天子以及诸侯分封天下。周礼之下,社会阶级分明。管理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