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是怎么来的?是怎么一个形成过程?
中医学所说的痰,多指人体脏腑气血失和,津液运化失常的病理产物而言。其中包括可咳吐而出的肺胃之痰,可以触见的痛病、痰核等外在之痰,停积于脏腑、经络、血脉之中的潜在之痰,人体内痰生成到一定程度而不能消除时,便可能引起包括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急危重症、奇异怪症在内的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中医学将这些病变统称为疾病,因此,痰又是一种为害甚广的致病因素。中医痰病学术的发生发展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若能充分发掘、整理提高,将对中医药学术进步,对人类的疾病防治,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1.研究痰病发病,发展中医病因病机理论 中医病因病机学,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医学的交汇点。从中医学的发展历史来看,病因病机学的突破,不仅能够推动中医理论体系的全面发展,而且会促进从基础到临床整个中医学术的进步,痰病学术研究的根本意义即在于此。中医所说的病因,主要包括六*、疫疬、七情、饮食、劳倦、外伤,以及痰饮、瘀血等。痰饮和瘀血,除具有病因属性外,同时又属于人体病理变化的产物,是与其它致病因素有别的一类特殊病因,这就增加了其所致病变的复性。从临床上看,由痰饮所致的病变,较瘀血更为广泛。另一方面,由于在生理上津血同源,病情况下痰瘀往往互为因果而同病,出现更为复杂的病情。 从现可考的中医文献来看,成书于秦汉之际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胸中痰结""留饮痰瘤"之类的记载,与其时代相近的《黄帝内经》中,对痰与肿瘤的关系已有初步的认识。如《灵枢·刺节真邪》中"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以手按之坚"等记载,已揭示气滞津结痰凝可形成肿瘤。公元七世纪成书的《诸病源候论》中,对痰病的病因病机已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如书中的"痰饮病诸候"云:"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或冷,或热,或结实,或食不消,或胸腹痞满,或短气好眠,诸候非一,故云诸痰。"可见,当时已认识到血瘀水停会形成痰,而且指出了痰病临床症候的复杂性。书中还着眼于外邪内痰相挟为患,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失和,疾阻气机不利等方面,论述和总结了临床各科多种痰病症候的病因病机,为后世中医认识和研究痰病的病因病机开了先河。其后,历代医家对痰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见仁见智,不断深化。从总体上说来,古今关于痰病的病因病机学研究,一方面着眼于研究破坏人体生理动态平衡,导致痰生成的各种原因、条件及其性质、致病特点和临床表现;另一方面,根据五脏为中心的脏象学说,将因痰所致的各种病变同机体的全身状况联系起来,从机体内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联系,来探讨痰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迄今为止,已普遍认识到,六*之感,七情之郁,饮食劳倦,气血不畅,脏腑内伤,皆可导致痰的形成;痰在体内的存在达 到一定程度时.便会造成病理性的影响而发主痰病。痰由于具有流动不居,随气升降流行的特性,故内至脏腑经络,外至筋骨皮肉,泛滥横溢,无处不到,既可因病生痰,又可因痰生病,互为因果,为害甚广,从而发生各种复杂的病理变化。痰病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机制,是由于 痰的存在阻碍经脉气血运行,影响气机升降出入,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且痰又最易蒙蔽神明。从历史上来说,中医学关于痰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地充实病因病机理论,促进临床医学进步;在现代中医临床上,也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从中医学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卫生保健事业对中医药学迫切需要的角度来说,痰病学术的现代研究,还应该争取在病因病机方面,有新的进展和突破。不仅要从继承的角度,加深、加快对中医痰病病因病机各家学说的发掘、整理和系统研究,而且要针对与痰密切相关的重大疑难疾病、老年病等展开专门的病因病机学研 究,以取得对上述疾病本质的更深刻的认识。与此同时,应加快对痰病病因病机现代多学科研究的步伐,分别从整体--细胞--分子水平上,乃至更深的层次,探索揭示痰与痰病的本质。其研究结果,不仅中医学的病因病机理论,将会取得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发展,而且将对现代多种与痰密切相关的重大疑难疾病和临床常见病的防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给上述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带来新的希望。2研究痰病诊治,促进中医临床医学进步 痰病,不仅是病因病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而且是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命题。痰致病的广泛性、复杂性、严重性,决定了它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同时也决定了临床诊断和治疗上的难度。但从另一意义上说,痰病病因病机研究的深入、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必然 带来中医临床医学的显著进步。 首先从痰的致病范围来看,可以说与临床各科疾病皆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中医内科的咳嗽、风温肺热病、肺痈、肺痞、咯血、喘病、哮病、胃脘痛、痞病、噎隔、呕吐、泄泻、便秘、囊虫病、胸痹心痛、心悸、不寐、多梦、神昏、汗病、郁病、癫病、狂病、痫病、厥病、头风、眩晕、中风、颤病、痉病、痴呆、消渴、癃闭、阳痿、遗精、尪痹、痛风等;中医外科的岩(癌)、痰毒、流注、瘿痈、肉瘿、瘰疡、乳疬、乳癖、乳核、子痈、子痰、精癃、流痰、毒蛇咬伤等;中医妇科的月经病、带下病、妊娠恶阻、滑胎、不孕症等;中医儿科的感冒、咳嗽、哮喘、喘嗽、急慢惊风、痈病等;中医眼科的胞生痰核、风轮赤豆、绿风内障、视直如曲、暴盲、表盲、目偏视、鹊眼凝睛、聚星障、针眼、视歧等;中医耳鼻喉科的耳胀耳闭、久聋、耳眩晕、慢喉痹、急慢喉暗、梅核气等;中医皮肤科的鸡眼、脐肠、粉刺等;中医骨科的颈椎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骸骨软化症、头部内伤等,皆与痰直接相关。其它,还有许多从痰论治而取效的奇异怪症,古今文献中均有记载。其中,元·王硅著《泰定养生主论》。明·楼英著《医学纲目》、清·何梦瑶著《医碥》等文献中的奇异怪症最为典型,可以说"怪诞百般,不可癣述。"(《医碥·痰》)上述病变,分别属于人体的神经、循环、呼吸、消化代谢、内分泌、免疫、泌尿、生殖等多系统和器官、组织的病理改变。其中有许多属于现代公认的重大疑难疹病,如肿瘤、心脑疾病、糖尿病。自身免疫病等。现代西方医学对这些疾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学在治疗上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而从痰论治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中医对痰病的治疗记载,始于《神农本草经》。此以后。直到魏晋南北朝之前,基本上属于比较简单的经验疗法。如《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及《葛氏方》、《集验方》等早期 方书中,均有关于治疗谈癣、痰结、停痰等病症的药物和验方。这期间,东汉·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中,有关于结脑、脏结、胸痹、心痛从痰治疗的记载,但并未明言其属痰病。隋唐时代的方书中,治疗痰病的方剂尚不多。到宋金元时代,中医学对痰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趋向深入,诊断和治疗的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元代的朱丹溪对临床各科杂病从痰论治.开阔了此以后医家论治痰病的视野和思路。同时氏的王硅论"痰生百病"、"痰生怪病",创制滚痰丸、 豁疾汤等,进一步促进了中医学对痰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的提高。明清时代,中医学对痰病的辨证论治全面深化和普及,在临床医学领域已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均取得了划时代的进展。近、现代以来,中医痰病学术仍普遍应用于临床,其主要进展表现在,对痰病在诊断学上的基本特征有若干新的认识;在许多病症的治疗上取得了新的治疗经验,发现了一些由痰所致的新的疾病现象;少数学者正在痰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方面,进行新的尝试。目前在心血管病、高脂血症等方面己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进展。但从总体上看,现代中医学术界,对痰病学术的内涵、科学意义、应用价值尚缺乏充分的了解和客观的认识;中医历代治疗痰病的经验和辩证施治的规律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掘、整理、提高和有效运用。 笔者认为;中医痰病学术,是具有重要探索研究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的学术室库,是中医药学治疗多种疾病的优势、特色之所在,在现代重大疑难疾病和抗衰老方面尤具特殊价值,中医药学术界应对此高度重视。当前,在临床研究方面,一方面对痰病学术要深入发掘、广泛运 用,探索和积累新的治疗经验;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对痰病开展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寻找有关辨证施治的新规律、新方法、新药物,并有重点地开展专方专病研究,其着眼点应放在,经古今临床实践证明,确实与痰有密切关系,从痰论治有一定优势且疗效肯定,属于常见、多发的重大疑难疾病及老年病方面,争取通过上述研究,对当代中医临床医学的总体发展水平有所促进。3研究痰病预防,提高中医养生防病水平 中医学的预防,是从整体观念出发,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再从中医学的"痰"来看,是一定的因素和条件综合作用于人体之后形成的。痰从形成作到发病,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痰病的发生,有各方面的因素参与,包括机体脏腑、报导血、阴阳的状态,痰之新久、多少,以及与其它致病因素的相互作用和蒹挟情况等。因此,通过防止痰的生成,抑制痰的发病,控制痰病进展,在临床多种相关疾病的早期预防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 从未病先防的角度来看,应考虑以下两点:1)消除致痰因素,杜绝生痰之源: 中医学认为,生痰之源不一,但不外乎外感、内伤、饮食劳倦、瘀血停积等方面。消除致病的因素,杜绝生痰之源,从治疗学上来说,属于治本的法遇。如针对不同病理变化,采用宣肺、健脾、温肾、舒肝、补心、行气、活血、泄火、除湿、润燥、散寒、消暑之法,以免因病生痰,皆属此类。至;于气血充盛、脏腑调和的无病之人,注意饮食起居,适时服用利湿化痰 的平和之品,对于痰病的预防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2)改善痰浊体质,减少发病因素 在痰病的预防方面,应根据不同的体质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特别是属于痰浊体质者,必须加以改善,以避免发病,中医学对痰浊与禀赋的关系,至少在元代已有相当明确的认识。如元·王硅即自述,"余自思父母俱有痰疾,我禀此疾则与生俱生也。"《泰定养生主论·卷 十四》)此后,清。王燕昌贝(针对"肥胖痰浊体质,,提出肥人所忌",其云:":肥人嗜酒者,湿热生痰,多入口肢;嗜茶水者,水注为厌,多在胸肺嗜肥甘者,淤积生痰,多在肠胃:善怒者,郁热生痰,结聚上焦,多*倦卧者,相火淤闭于肝肾,气血困乏于肌肉,蕴痰不出,则为痈疽。知其痰所由生,则知所宜忌矣。"(《王氏医存·卷九》现在一些学者也已注意到冠心病、脑血管意外、高脂血症等病症敲发生,与痰浊体质的密切相关性。王琦等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肥胖人痰浊体质存在着免疫遗传学基础具有HLA一B12抗原的人,其发用的可能性是没有该抗原人的3.868倍;肥胖人痰湿型体质除了易发冠心病外,还易发高血脂、高血压、中风等,从而为从痰防治上述疾病;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思路。改善痰浊体质的具体方法,不仅要辨证施治,利湿化痰降浊,而且应注意饮食起居。(2)从既病防变的角度来说,应考虑以下两点:1)及时消除痰浊,避免痰多为害: 从广义上来说,人体内一旦有因后天内外因素导致的痰浊生成,即属痰病。但痰结程度轻微而量少时,未必继发新的病变,即所谓因病生痰的情况,可以根据某些体征和症状早期判断体内有无痰浊。如凡有痰者,多表情呆滞或异常,面色晦暗,其形如肿,眼神滞涩不流利,眼 皮及眼下常有烟灰黑色;皮肤油垢明显,或面色光亮如涂油;形体肥胖,手足作胀;厌油腻厚味,食肥甘厚味后即胃中泛恶或便搪;舌体胖大,舌苔腻或厚浊粘腻等。此时,应结合临床其他表现力争早期诊断,消除痰浊,避免痰多为害。2)早期诊治痰病,避免发展演变 临床上先因病生痰,而后又因痰生病,互为因果而发病时,必须早期诊治,以免变症从生,势至危殆中医痰病学术,在肿瘤、心脑疾病、高脂血症、自身免疫病、老年病等疾病的早期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应着眼于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诊断水平的提高和标准化。同时应加强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采取相应的早期诊治措施。当然,若能通过传统的和现代多学科研究,取得疾病因病机研究的实质性突破,必将带来痰病早期诊断水平的飞跃,以及治疗水平的提高。中医痰病学术,萌芽于秦汉,发端于晋唐,兴盛于宋元,深化于明清,近现代也颇多进展,可谓源远流长,代有阐发,其进展情况,正预示着深入开展中医痰病学术的临床研究究、现代多学科基础研究已是势在必行。若能科学论证、合理规划,协作攻关、重点突破,将成为中医理论发展、临床医学进步、预防水平提高的新契机,将给人类的疑难病防治带来新希望。
中医的痰分无形之痰和有形之痰。痰较粘稠,流动性差;饮较稀薄,流动性好。
一般痰饮并称,二者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仲景《金匮要略》说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中内教材则是将痰饮分为广义的痰饮和狭义的痰饮,前者包括痰饮,溢饮,支饮,悬饮。四者在临床症状上大有区别。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汗当出而不出,身体疼痛,谓之溢饮;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痰饮病总由三焦气化失职,肺脾肾功能失常所致,总以温化为原则,在此基础上辨病论治,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另外根据气能行津的理论,治痰饮病多配伍行气药。
《名医别录》
来源同竹茹。系新鲜的淡竹和青杆竹等竹杆经火烤灼而流出的淡**澄清液汁。
性能甘,寒。归心、肺、肝经。
功效清热豁痰,定惊利窍。
应用
1痰热咳喘。本品性寒滑利,祛痰力强。治痰热咳喘,痰稠难咯,顽痰胶结者最宜。常配半夏、黄芩等,如竹沥达痰丸(《沈氏尊生书》)。
2中风痰迷,惊痫癫狂。本品入心肝经,善涤痰泄热而开窍定惊。治中风口噤,《千金方》以本品配姜汁饮之;治小儿惊风,常配胆南星、牛黄等药用。
用法用量内服30~50g,冲服。本品不能久藏,但可熬膏瓶贮,称竹沥膏;近年用安瓿瓶密封装置,可以久藏。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滑,对寒痰及便溏者忌用。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治暴中风风痹,胸中大热。止烦闷,消渴,劳复。”
2《本草衍义》:“竹沥行痰,通达上下百骸毛窍诸处,如痰在巅顶可降,痰在胸膈可开,皮在四肢可散,痰在脏腑经络可利。痰在皮里膜外可行。又如癫痫狂乱,风热发痉者可定;痰厥失音,人事昏迷者可省,为痰家之圣剂也。”
3《本草纲目》:“竹沥性寒而滑,大抵因风火燥热而有痰者宜之;若寒湿胃虚肠滑之人服之,则反伤肠胃。”
痰随气升降,影响气血运行,痰浊黏附互结成块,局部气血更为不畅,脉络随之瘀阻,疼痛从而产生;另外痰浊日久变生他证,郁久化火生毒,或与火毒等其他外邪相杂,合而为患,热毒灼伤脉络,可造成疼痛。同时伤津耗血,又炼液成痰,造成恶性循环,更加剧气血运行障碍,也成为疼痛病因之一。求本而治,消除痰浊,使诸邪的载体得以消散,痰消络通而痛止。
痰是怎么来的?是怎么一个形成过程?
本文2023-10-02 22:41:5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91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