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畔的古老居民是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2收藏

青海湖畔的古老居民是谁?,第1张

走进环青海湖地区,人们常常会看到一种围成圆圈跳的集体舞蹈。藏族人把它叫“锅庄”。人类学的最新研究表明,现代藏族中某些人群的基因源于古代西北地区的古羌人。如果这个结论成立的话,那么,这些流传在中国西部的舞蹈也应该源于古代羌人的祭祀舞蹈。据《后汉书》记载,最早来到青海湖边的,是以游牧为生的羌人。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羌,西戎牧羊人也。意思就是羌族人是生活在西方的牧羊人。西戎,是指现在的青海湖地区。“羌”字是由“羊”和“人”两个字组成。不难发现,羌字下面的“人”字,其中一捺是弯的,为什么这个“人”字的一捺是弯着的呢?史书给大家讲述了关于“羌”的故事。

据《汉书》记载,战国时候,有一个叫无弋爰剑的羌人被秦国人抓去做了奴隶。在秦国,他学到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畜牧经验。后来他趁主人不备,伺机逃跑,仓皇之间藏进了—个山洞里。主人一路追赶到山洞外,就在洞外放火,想要烧死他。就在这时,大火之中出现了一只老虎!主人以为奴隶有虎神保佑,就仓皇地逃走了,从此不再追赶无弋爰剑。

逃脱后的无弋爰剑一路西行,来到了今天青海的湟水流域。羌人听说无弋爰剑被焚而不死的经历,十分敬畏,于是拥戴他为大首领。无弋爰剑把从中原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传授给族人,他们培育了青稞,驯养了藏獒,把野牦牛驯服成了性格温顺的“高原之舟”。就这样无弋爰剑成了地地道道的青海先人。同时他也是最早记录于汉文史籍中的青海人。据当地的羌族人说,羌族的“羌”字下面那个弯着写的“人”,表示的就是一个跪着的人,因为羌人的祖先无弋爰剑曾经做过奴隶。

青海湖四周丰美的水草,养育了游牧民族——羌人,而羌人则创造了青海湖的文明历史。

羌人是华夏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说中的大禹是羌人,炎帝也是羌人。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在长期的征战中,逐渐融合,形成华夏民族。直至今天,中国人仍以“炎黄子孙”自称。可以说,青藏高原、青海湖曾是我们祖先最早的家园,也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

古老的羌族在青海湖边繁衍生息,那么,汉民族又是从什么时候起,踏上了这块神奇的土地呢?

青海湖象征着古代女子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的一种哀愁。传说青海湖是文成公主的一滴眼泪,湖色的多变正是象征了古代女子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的哀愁。此外,青海湖也象征着水天相接的真实感,是一个旅游胜地。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东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被巍巍高山四面环抱。它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国内最大的高原咸水湖。它长105公里,宽63公里,最深处可达38米。青海湖位于海拔3200米以上的高原之上,面积约为4300平方公里,相当于八百多个杭州西湖那么大。青海湖东面是逶迤雄壮的日月山,南面是绵延不断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参差的橡皮山,北面是宏伟壮丽的大通山。

可以说,青海湖是青海最有特征的地理标志,它也是青海的代名词。今天,青海湖周围的区域也仍然是用海来命名的。当地人介绍说,青海湖的北面地区叫海北州,西面地区叫海西州,南面则称为海南州,相传青海省的名字也是因湖而来呢。这样美丽多姿的湖泊背后会有怎样动人的传说故事呢?

从青海省会西宁市出发前往青海湖,首先要翻越一座大山,这就是著名的日月山。日月山原来叫赤岭,因唐朝的文成公主曾经由此经过而名闻天下。日月山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中国自然地理分界线,一山之隔,恍如两个世界,东边是良田万顷,西边是牛羊成群。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远嫁西藏,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当走到日月山的时候,她看到了和自己原来的生活完全不一样的情景,文成公主忍不住回头遥望故乡长安,不禁泪如雨下。上天为公主的思乡之情所感动,让公主的泪水汇聚成一条小河,一直流淌至今。而更奇怪的是,这条小河里的水竟然是自东向西流的!当地人叫它倒淌河,它们一直流向青海湖,让青海湖一直水源不断。

然而这不过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它只是给青海湖披上了一件更加传奇的外衣,让人们对青海湖更加向往。那么河水倒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地质学家的研究表明,距今四千万年前,青海湖还是一个外流的淡水湖,它和古黄河水系相通。后来,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碰撞和挤压,在推挤中形成了高大的山脉——青海湖东部的日月山就是这样形成的。它阻隔了河水的东流,于是河水便只好倒淌,向西流入青海湖中了。青海湖也变成了一个只进不出的大湖。

人们都说,水是生命之源。有了水,就有了生命存活的基础。那么,是谁最早孕育了青海湖的文明呢?这还得从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西王母的故事讲起。

西王母是中国远古的神话传说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传说西王母是一位主管人生死的神。她住在昆仑山上,保管着长生不老药。嫦娥就是偷吃了她的仙药,才飞上了月宫。周王朝的周穆王听到西王母的传奇故事,也忍不住千里迢迢地去和西王母见面。两人同游瑶池,对歌述怀,给后人留下了“瑶池相会”的佳话。而这传说中的瑶池正是美丽的青海湖。

故事毕竟只是故事,它让青海湖的神话显得古老而神秘。但是人们不禁会问西王母会不会就是最早居住在青海湖边的人类?长期从事青海湖地区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的谢佐教授给出了他的解释。

谢教授说,西王母的故事实际分为两个体系,一种是神话故事里的西王母,另外一种就是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西王母。在人类文明初期(有可能是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在青海湖的北岸有一个西王母国。这个国家的首领是一位女性,大家都叫她西王母。所以,传说中千里迢迢从中原赶来一睹西王母风采的周穆王应该是在青海湖与女首领西王母一同把酒言欢的。

青海湖是否就是西王母的瑶池,现在我们已经无法得到确切的答案,而只能靠推测去猜想关于它的点点滴滴。但是西王母的传说在中国许多典籍中都有记载。是否可以从这里得出进一步的结论呢?

记载中国神话的《山海经》里有这样一段描述:“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从字面来看,这段话的意思是:西王母的长相和人相同,但却长着豹的尾巴和老虎的牙齿。说话声音很大,头发很乱,带着一个皇冠。这是一个什么怪形象?难道一个传说中貌若天仙的女神竟长得如此恐怖吗?

历史文化学专家谢佐教授解释说,虎齿就是虎牙,这实际上是一种用牙做的装饰。豹尾,也是一种穿在后腰的装饰。善啸,是善于唱歌的意思。在青海,环湖地区的民族都善于唱歌。戴胜,是西王母作为女首领,头上戴着一种鸟毛做成的扇形头饰。

在青海省博物馆里,有一件距今5000年的彩陶纹盆,1973年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陶盆的里面画着一幅五人一组的舞蹈图案。人们对这些舞蹈图案所表达的意思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些图案代表了先民的生殖崇拜,有人则推测这是描绘先民祭祀的一种舞蹈。谢教授比较倾向后一种说法。他说,五人一组跳的是群舞,人们手拉着手跳动,尾饰就会随着来回摆动。这反映了舞蹈的韵律感。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个彩陶纹盆生动地证明了在五千多年前,人类祖先的足迹曾经长时间地在青海湖地区流连。也许,《山海经》中描述的西王母,就是远古时代居住在青海湖附近的—个部落的女祭司,“豹尾虎齿,蓬发戴胜”,这正是她带着族人举行祭祀仪式时佩带的装饰物。

西王母的传奇故事给青海湖的远古历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青海湖畔到底曾经居住过什么人?这些人又给青海湖带来过怎样的惊喜呢?这又要先从一个“羌”字说起。

 藏族的 民间 故事 浩如烟海,它是藏族悠久丰富的 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民间的故事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口头流传的故事,一种是书面记录整理的故事。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藏族民间 传说 故事两篇,希望大家喜欢。

 藏族民间传说故事:斑竹姑娘

 在金沙江畔有一处风景秀丽、气候温和的地方。村里的人们喜欢种竹子,尤其喜欢种楠竹。楠竹比楠木长得还高,用处也非常多。村里一户贫穷的母子守护着祖先留下来的竹林。但管辖这一带的土司是一个非常贪婪的人,他买下了村里所有的竹子,并命令长成后砍掉。

 这户穷人家的母子忍着眼泪看着楠竹一天一天向空中长去。少年朗巴(西藏语“儿子”)非常喜欢其中的一棵楠竹。朗巴的眼泪落到楠竹上,楠竹便长出斑点来。可是,竹子长到和朗巴一般高的时候,就再也不长了。过了一年,土司派人砍楠竹来了。朗巴趁土司派来的人没注意,把那棵楠竹藏到深渊中,后来又把它拽了上来。可奇怪的是,从竹子中传来了哭声。朗巴小心地劈开楠竹一看,里面竟有一位可爱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很快长大 ,母子俩都叫她“斑竹姑娘”。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个年轻人相爱了,母亲也希望她能够成为自己的儿媳。

 那个贪婪的土司死后,他的儿子便和商人的儿子、官家的儿子、骄傲的少年、胆小而又爱吹牛的少年成了朋友。这5个人根本没什么真才实学。他们看到美丽的斑竹姑娘便来求婚。朗巴不在,母亲感到很为难。斑竹姑娘于是给他们每个人出了一道难题,并给予他们3年的时间来解决。让土司的儿子……寻找撞不破的金钟;让商人的儿子……寻找打不碎的玉树;让官家的儿子……寻找烧不烂的火鼠皮衣;让骄傲的少年……寻找燕窝里的金蛋;让胆小而又爱吹牛的少年…寻找海龙额头上的分水珠。

 5个男子都想尽办法去解决各自的难题,但最后都失败了。

 土司的儿子听说缅甸有口金钟,但那是边境的警钟,并有雄兵昼夜守护根本不可能偷走。于是,他从深山中偷了一口铜钟,镀上金给了斑竹姑娘。斑竹姑娘用锥子一戳,金箔脱落,铜钟被戳了一个大洞,土司的儿子羞得急忙上马逃走。

 商人的儿子听说通天河有棵玉树,但他不想受爬山越岭之苦,便聘请手艺高超的工匠数人,用上等的玉石制成玉树。但当他把玉树交给斑竹姑娘的时候,那些工匠却来了,责备他不付工钱上前打碎玉树,并将其扭走。

 官家的儿子到了很远的地方也没找到烧不烂的火鼠皮衣,后来,他听说深山中的一座古庙有,便去了。他在那发现了一个石匣,里面有一个包裹,打开一看,是一件火红色的鼠皮袍子。他把它交给斑竹姑娘,可斑竹姑娘用火一点,鼠皮袍子就被烧成了灰烬。

 骄傲的少年破坏了人家屋檐下的燕窝却没有发现金蛋。有个少年骗他说摩天台的画梁上有金蛋。那摩天台很高,这人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刚要把手伸向燕窝的时候,被雌燕啄破了眼睛。

 胆小而又爱吹牛的少年给了仆人很多金银和刀枪,让他们到海里取龙珠。可是,等了两年谁也没回来,没办法只好自己带着仆人乘船出海。他们遇到了大风,被抛到南海的孤岛上。

 总之,这5个人都失败了,斑竹姑娘和朗巴结为了夫妻,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藏族民间传说故事:青海湖的藏族民间传说

 遥远的古代,如今的青海湖底,还是一片茫茫草原,天然牧场。远处丘陵起伏,到处水草茂盛,牛羊咩咩,牧歌声声。这里,还有一个奇异的神井,淙淙甜水,流成一条清湛的小溪,无论是早年或者涝季,井水既不会干涸,也不会泛滥成灾。牧民就在这里居住,靠着肥沃的草原和神井, 饲养 牲畜,过着衣食无愁的平安日子。

 后来,这里出生了一个大智者,名白马江乃。他住在神井边上。一面刻苦地做学问和修行,一面给往来行旅布施神井的水。行路人喝上这水,立刻解渴生津,精神倍增。

 不久,白马江乃为了修行深造,决心到加嘎尔(印度)去求法。行前,嘱咐他的徒弟说:"我走后,你要继续给往来行人施水,但施罢水,一定要盖好井盖。"只是他忘了把不盖好井盖的利害告诉他的徒弟。

 白马江乃西行求法之后,徒弟按照他的嘱咐,继续每天施水。一天傍晚,徒弟施罢水,忘了盖上井盖。睡到半夜,被水声惊醒了。朦胧中还没来得及抓住井盖,水就把他冲走了,水继续从井中汹涌而出。冲啊,冲走了田舍房屋,冲走了一群群牛羊。冲走了世世代代在这里安居的人民。这里变成了汪洋大海。

 白马江乃当时刚走到西南边界,忽然觉得心惊肉跳,他预感到一定是神井溢水成灾了。于是不暇思索,随手在脚下抓起一座山,口中念念有词,这座山一下子飞到海面上,端端地落在井口上,压住了喷涌的大水。

 当时,在如今青海湖西的一个山洞中,住着一个千年熊精,名叫者摩。他一见海水淹没村庄和人畜,正在幸灾乐祸,梦想洪水泡天,天下大乱,他好乘机一方称霸。没料想到,井口被从天上飞来的山堵住了。他想,这一定是自马江乃干的,别人是没有这么大的法力的。嫉妒之心,把他引出山洞,钻进水里,拼上全身的力气,掀开了大山,往水里一推。水又汹涌澎湃,浊浪奔腾,溢个不住。这座被推进水中的山,就是现在的海心山。

 白马江乃,在途中感到海水仍在不断地涌溢,心中纳闷,但救地方要紧,他又抓起了两座小山,用法力祭起,飞来压住了井口。但不久又被熊精掀掉了。白马江乃无可奈何,只得放弃深造的愿望,赶回湖畔,驱逐了熊精,止住了井水喷涌。这两个被第二次掀掉的小山,就是现在的海心西山和鸟岛。你若不信,有机会你去旅行时看看,现在中国西南部两藏边境上的一条山脉,中间就有三个大豁口,那里的土质、颜色,和海心山没有两样。

 

藏族民间传说故事相关 文章 :

1 藏族民间传说故事

2 藏族民间传说故事

3 藏族民间传说故事

4 常州的民间故事两个

5 印度民间故事

答:神话传说: 西海龙王的传说,文成公主的传说,二郎神的传说。

作用:渲染青海湖的神秘色彩,增添青海湖浓郁的文化历史色彩,希望青海湖为更多的游人所赏识。

青海湖畔的古老居民是谁?

走进环青海湖地区,人们常常会看到一种围成圆圈跳的集体舞蹈。藏族人把它叫“锅庄”。人类学的最新研究表明,现代藏族中某些人群的基因源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