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基本知识什么是古籍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2收藏

古籍基本知识什么是古籍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第1张

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一、古籍书页版式

古籍版式指古籍版刻的样式。包括版面、大小题名、版框(亦称边栏)、界行、天头、地脚、版心、行款、字数、鱼尾、象鼻、书耳、书牌、条记、句读、插图等等。版式的概念出现在雕版印刷行世之后,但明显保留了雕版印刷之前的简策、手写帛书等装帧形式的特点。

古籍版式图

1。版框:也称为边栏,指每版内围框文字的四周边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两旁叫“左右栏”。单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双线的叫“双边”或“双栏”。一般比较粗黑,给人稳定感。四周只印一道粗黑的边线,称为四周单边。四周粗黑线内侧再刻一细黑线,称四周双边。如果仅左右粗黑线内侧有细黑线,称为左右双边。不仅有规范、整齐版面的作用,而且保留了简策、帛书的遗风。

2。界行:也称界格。指在版面内分割行字的直线。两道隔线间的条格叫界格,是竹木简书籍的流风余韵。在鉴定和著录时,人们习惯以半叶计算,叫做“半叶× 行×字”,有的径称“×行×字”,若每一行中有两排字(通常为大字的注解),叫做“小字双行每行×字”。若双行字数与单行正文相同,就不再注出。这种著录和说明方式,称为行格,又称行款。

3。天头:版框外空白纸的上方叫天头。

4。地脚:版框外空白纸的下方叫地脚。

5。版心:也称“叶心”,或简称“心”, 指古籍书叶两半叶之间、没有正文的一行。为折装整齐,版心多刻有鱼尾、口线等,为便检索,也常记有书名、卷数、页码、每卷小题、刻工姓名等文字。因为这一行居于两版的中心,故称版心。 版心通常有用作对折准绳的黑线和鱼尾形图案。

6。书口:又称版口,或简称口。指书籍装订成册后开合一侧的端面,有白口、黑口等款式。就书版而言它是版心。对于以包背装或线装的方式装订起来的书籍而言,这一部分为书可以翻阅的开口,故称书口。

7。鱼尾:版心中间的图形︻,因其酷似鱼尾,故名。刻于距版心上边大约四分之一之处。有时版心上下方都有鱼尾。一个鱼尾为单鱼尾,两个鱼尾称双鱼尾,个别有三鱼尾。鱼尾刻印出花样的称花鱼尾。鱼尾的作用是用作标示中缝线,作为折叶的标准。

8。象鼻:鱼尾上下到版框有一条线,叫做象鼻。象鼻为一条细黑线的叫细黑口或小黑口,象鼻为一条粗黑线的称为粗黑口或大黑口,无象鼻者为白口。

9。书耳:版框外左上角的空格,里面刻有简单的篇名,因为形状象耳朵,所以称书耳。书耳中的题名叫耳题、耳记。

10。墨钉:又称墨等。指版面上常有文字般大小的黑墨块,形状似钉帽。出现的原因是文稿雕版时未定的文字,等待校勘后写上去再印。

11。书牌:又称牌记,与现在的版权页类似,常常镌有书名、作者、镌版人、藏版人、刊刻年代、刊版地点等。明清时期的书牌作用多为表示特色和所有权,明清以前则更多是刻书题记,讲刻书缘起,选用底本,校本,甚至多少具有广告宣传作用。

12。大题:指一种书的题名。

13。小题:指一种书内各篇卷的题名。

14。行款:又称“行格”,指正文之行数与字数。通常以半叶计算。同一种书,不同时期有不同刻本,行款也往往不同。故行款为鉴别版本依据之一。

15。朱丝栏 乌丝栏:行格界栏以红色印的称为朱丝栏,以黑色印的称为乌丝栏。主要见于唐以前写本。明清时期,专有印刷各种颜色笺格的作坊,用不同颜色界栏笺纸抄写的古籍,通常直接著录为红格、黑格、蓝格、绿格等等。

二、古籍装订版式

单叶装订成册,就成为一部古籍。现存古籍以线装居多。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有其特定的名称。

古籍结构图

1。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

2。书衣:为保护书在书的前后加的封衣,也称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3。书名叶:在封皮之后,题有书名的一叶,又称封面、封、面叶、内封面。书名叶的后面一般加上一张空白纸,叫护叶或扉叶。

4。书脑: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叫书脑。

5。书脊:也称书背,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称为书脊。

6。书首:书脊的最上端,称为书首,又称为书头。

7。书脚:书脚是书的底部,有些藏书家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存而将书名写上去。

8。书根:书脚中简单记载卷册的部~

作为一位年轻的文学爱好者,我深深地被古籍所吸引。在我的眼里,古籍是一扇通往历史的门,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然而,古籍的阅读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感到有些困难。今天,我将分享一些我在阅读古籍时的经验和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欣赏古籍。

一、了解古籍的背景和历史

在阅读古籍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古籍的背景和历史。这包括古籍的作者、写作时代、社会背景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籍的内涵和意义。比如,如果我们了解到《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写,那么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二、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

古籍的版本繁多,不同版本的古籍可能会有不同的注释和解释。因此,在选择古籍的版本时,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水平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选择有注释和解释的版本,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古籍的内容。

三、注重细节和语言

古籍的语言和用词可能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因此,在阅读古籍时,我们需要注重细节和语言。这包括句子结构、词语用法、修辞手法等。我们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和注释来理解古籍的语言和内涵。

四、注重阅读体验

古籍的阅读不仅是一种学习和理解,更是一种体验和享受。在阅读古籍时,我们需要注重阅读体验,尽可能地融入到古籍的世界中去。我们可以通过想象、联想、感受等方式来增强阅读体验,让自己更好地感受古籍的内涵和意义。

五、多角度理解和解读古籍

古籍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在阅读古籍时,我们需要多角度理解和解读古籍。比如,我们可以从文学、历史、哲学等角度来理解古籍,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古籍的文化和价值。

大儿童古古,打开文学新世界的钥匙。通过以上的经验和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古籍,理解古籍的内涵和意义。古籍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记忆,也是我们了解和认识文化的重要途径。让我们一起走进古籍的世界,感受文化的魅力。

木棉是一种绿色产品。采用100%天然木棉,特殊工艺精致而成,运用独特的防菌、防潮技术,全天然材质,令枕芯长期保持清洁卫生,确保您的健康。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木棉枕头的由来

从古至今,西双版纳的傣族对木棉有着巧妙而充分的利用:在汉文古籍中曾多次提到傣族织锦,取材于木棉的果絮,称为“桐锦”,闻名中原;用木棉的花序或纤维作枕头、床褥的填充料,十分柔软舒适;在餐桌上,用木棉花瓣烹制而成的菜肴也时有出现;此外,在傣族情歌中,少女们常把自己心爱的小伙子夸作高大的木棉树。

由于天然木棉纤维的良好特性,所以使用它所生产的产品既保暖透气,又柔软舒适,同时也是保健产品。据《本草纲目》和医学家证明,木棉花有舒筋、活血、祛风之功效,也是中草药之一,木棉花还可以食用。木棉可以预防、治疗头痛、失眠。木棉含有高质纤维,

夏凉冬暖,它是做枕头最理想原料。

木棉枕是一种绿色产品。采用100%天然木棉,特殊工艺精致而成,运用独特的防菌、防潮技术,全天然材质,令枕芯长期保持清洁卫生,确保您的健康。木棉经处理后光华柔软,滑爽细腻如丝,不含任何添加剂。

面布采用符合欧洲环保标准纯棉布,同时还确保无味、无污染、无静电、不发霉、不过敏、领您使用安全。木棉枕是纯正的绿色环保产品,并且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既有着可调整高度的优势,即睡下形成的是窝坑,不会像油柑叶枕或荞麦壳枕一样容易在睡眠中形成坡状,使脖子过度前屈。

天然木棉枕,对人体有很好的亲合性,并且有极好的抗潮湿透气性,保健养颜,松软舒适,适合任何人士使用。所以不管您是爱美的女士,还是对枕头有很高的挑剔的老人,天然的木棉枕头都会是您不错的选择!

二、优质的基础填充物—木棉

印尼进口木棉填充物对人体功效:该枕头基础填充物木棉是一种野生绿色生态纤维。木棉纤维是目前天然纤维中最轻、中空度最高的绿色生态纤维,它的线密度仅为棉纤维的1/2,中空率高达80%以上,而代表目前国际纺织面料尖端技术的日本,其中空纤维的中空率才达到35%左右(中空率决定了纤维的重量和保暖性)。木棉纤维具有绿色环保、生态抗菌、中空超轻、防霉不蛀、吸湿导湿、驱螨虫、抗静电、不起球等天然特性,

被誉为生态纤维中的软黄金,据《本草纲目》记载它还有祛风除湿,活血消肿,散节止痛之功效,是目前市场上当之无愧的保健典范。木棉纤维具有一些其它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所不具备的优势,如体积重量轻、薄壁中空结构和不含有农药等化学残留物等,特别适合崇尚天然和环保的今天。适之宝枕工坊常年使用从印尼进口的一级木棉,印尼的瓜哇品种木棉,纤维呈浅**,表面有较多的腊质,有较强光泽,不易缠结成团,纤维抗菌防虫性能更好,长度较其他木棉品种更长,中空率更高,保暖性能好。

以上就是木棉枕头的全部介绍,我相信大家已经爱上这款产品了,想要购买的消费者还不赶快行动。

盘点中国古城八大特色

北京大学李陵教授,经过多年对中国自古以来重要的城址、战场、祭祀场所的考察,在旅行日记和考察笔记的基础上,写出了《我们的中国》。书中提到,龙山时期中国的城市遍地开花;商周时期,初具规模;春秋时期,形成了制度;秦汉以后,大体定型。他还认为中国古代城市有八个特点。以下是相关内容摘录。

中国古代的城市不仅外面有墙,里面也有墙,甚至小城市甚至村镇都有墙。图为河北省阳原县开阳堡村,这是一个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开阳堡城墙东西长350米,南北长210米,面积735万平方米

中国古代文明是一个有三个要素的文明:城市、金属和文字。这三个要素,年代最早,体系最完备,成就最突出,都属于城市。

中国的城市是从中国早期的农业聚落发展而来的。这些聚落是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的遗址,在地图上星罗棋布。中国的城市,在龙山时期,遍地开花;商周时期,初具规模;春秋时期,形成了制度;秦汉以后,大体定型。

秦汉以后,中国城市的数量和规模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以至于后来的地方志可以写成同一个州县,其历史可以代代相传。

中国的建城体系有八个特点,可以概括为。

中国城市,城市比城市更突出。

现代汉语的“城”字,见于古籍,最初是一个合成词。“城”是城墙,“城”是市场。古人用这个词的时候,总是把“城”放在前面,“城”放在后面,很有意思。在我们国家,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宫殿、寺庙、市场、住宅,都是被建筑包围的,“城市”被“城市”包围。我们心目中的城市,从一开始就是指有城墙的城市。各国都有城墙,但中国最突出。在中国,不仅外面有墙,里弄里面也有墙。哪怕是小城市,哪怕是村镇,都有围墙。这与欧洲的传统不同。欧洲国家的城市大多指人口多、规模大的村镇以上的居民点。这种城市,除了国家首都、军事要塞、贵族城堡,不一定有城墙。这在现代城市中尤其如此,这些城市通常位于马平川,那里的建筑物周围没有墙。他们的城市更强调“城”,与中国相反。

中国城具有突出的军事功能。

城市是一个复合中心,它既是经济中心,也是政治中心或宗教中心。几乎所有国家的城市都是这样。而我国城市的军事功能非常突出,不容忽视。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战争,内战,外战。这些战争的规模如此之大,以至于世界上很少有人伤亡,尤其是农业民族和骑马民族之间的战争,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大。它是城市定居农业的发明,但不是农业民族的单方面发明。农业和骑马是老邻居。中国自古以来就受到东北森林、蒙古草原、中亚腹地和青藏高原的威胁。中国的文明是迎接这一挑战的产物。北方的入侵,一波接着一波,像洪水一样,也加强了这个发明。为此,秦汉帝国修建万里长城,像一道拦洪的堤坝,因为山是势,河是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说,“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长城的确是中国的象征。欧洲也有长城,比如罗马帝国对付北方蛮族的哈德良长城,波斯西北对付游牧民族的长城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有一个理想化的模式,就是周朝的城市。《尚书》,中的《召诰》,本版中的《洛诰》,都是讲这个城市的。洛邑,周不公的居所,视其为世界的中心。司马迁说,“此世,四方皆在宫道”。我们用“中国”这个词,这个词在西周的青铜器何尊上就有。这是本义。我们的城市,不同于欧洲传统的自治城市,不是分散的、孤立的、平行的城市,而是等级的、统一的网络。比如先秦时期有四城:国、都、县、市。“中国”是一个国家的首都和中心。州以下二级城市有首府和县,首府和县以下还有各种镇。它们层层嵌套,最终归“中”所有。秦汉之际的郡县,“趋中”倾向更为明显。

中国大部分城市都建在靠近水的平地上。

在古代中国,城市的位置非常重要。中国早期的城市,三代君王以及后来的咸阳、长安、洛阳、开封,基本都在35纬度线上。《考工记》,《史记周本纪》,有一门学科叫“形法”,与城市选址有关。班固说,这个题材的第一个特点是“九州下大力气的趋势是设置城墙的形状”。中国城的地理位置非常环保。地理,川随山转,路随川行,路交会,常有城。古人在选择城址时,必然是以山形水势为依托,考虑人口、财产、交通等因素。有一段话非常有名。它说:“每个国家都不在山下,而在山上。干旱附近不要去高处,要用足水;水和沟附近不要下去,以防省”。中国的城市一般都位于山下广川之上,这是一个突出的特点。虽然中国的一些古代城市,因为地处黄土高原,只能利用地势较高的地方建城,有些变通,但所谓都城一般都建在黄河流域的低地,像其他国家那样在丘陵或山坡上建城的并不多见。

中国的城市一般都是土城,但是很久以前就用砖盖起来了。

古代的城防主要靠三种设施,第一种是城墙,第二种是护城河,第三种是城楼。有门楼,四角有角楼,马面有敌楼,都可以用来守望。在中国建筑中,一般用石头做地基和台阶,木梁、木柱做框架,夯土或砖椽做四面墙,斗拱盖屋顶,屋顶铺瓦。中国的建城方法就属于这个体系。中国古代的城墙大多是土墙。很多古城,还有断壁残垣,都存在于地面上,没有仔细辨认,就像荒野中的土埂。中国的古城早已被砖覆盖。比如北魏的洛阳城,城门的大门已经用砖盖起来了。谈邺城,说“东西七里,南北五里,以砖装饰”。还有唐代壁画上的城,《汉书艺文志》,卷十二,宋《数术略》,都是砖墙。

中国的城市一般都是方形城市。

中国早期的城市,从5000年前到4000年前,有的是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但近三代来越来越方。中国的城市设计一直以方城为主流。古代人理想的方形城市都是朝南的,方方正正的。比如《管子乘马》描述的周王城,九经九纬十二门,就体现了这种理想。但在早期的古城中,唯一接近这种设计的例子是曲阜鲁古城。事实上,中国早期的城市几乎没有一个能完全达到这个标准。《水经注浊漳水》说:“城墙不必符合规矩,道路不必符合准绳。”

中国的古城,据文献记载,天子之城为九里方,多数为三里方,中间为一又五分之一里方,小都为一里方。根据唐代的注释,推断巩城在七里外,城在五里外,紫南城在三里外。方九里,长宽37422米,最大;最小的一平方英里长4158米,宽4158米。城墙的高度,据文献记载是天子城九雉,诸侯城七雉,都城五雉。高个子野鸡2079米。据前辈说,即使是最短的城市也不会低于三只野鸡。野鸡的高度是693米。中国的古城早期比较大,很多都属于方一里到方二里的大城市。周古城和偃师商城、郑州商城一样,都是四里大城。东周古城一般在四平方里以上,大的可超过九平方里。如燕下渡古城、齐林子城、楚姬南城、中山灵寿古城,都超过这个数字。很多后来的古城都没有这些古城大。郑谷城现存地面高度仍为17米,比明清北京城高出5米。

中国,人口众多的城市,自古就有。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有大量的生育人口。尽管战争,死了无数人,但还是能维持在几千万的水平。汉高祖Xi平二年,中国人口为59594978人,近6000万。城,西汉末年,郡、路、国、市,全部加在一起,有1587个。那时候县一般都是一样大的。加起来是17289平方公里。人口平均到县,大县1万户以上,小县1万户以下。中国四万户以上的大城市有七个,长安人口最多,可达2462万。两年前,我们没有可靠的数字。但是战争的规模可以提供一个参考。战国时期,很多大国都有几十万军队,秦国军队,甚至上百万。很多战争,伤亡人数都是10万。总体来说,估计和西汉差不了多少。

战国时期,攻城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说“十物围之”。还说,当时守城,十万敌军,四面出击,攻城队形最宽500步,4000人足以迎敌。其他三面,用不了多少人。一万人左右的兵力就够了,敌我比例正好是10:1。攻城十倍于敌,守城十倍于敌。

中国古代的军事技术,技术含量最高的,属于攻城和守卫。刘《左传》之《考工记》记载了四种兵书,攻城、镇守是最后一种,被古人称为“兵书”。这些军事书籍几乎都散了,死了,只有一本幸存下来,就是《汉书地理志》的城守。这是一部

自古以来,我国海盐生产都是以海水为原料,实行海滩晒盐。但海滩晒盐这种生产方式占地面积大,生产周期长,产量不高,效益较低。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海岸滩涂养殖风靡南北,海盐生产受到挑战。

山东莱州湾盐区是我国及世界上利用该类地下卤水资源最早的地区,已有千年历史,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一直处于自发开采阶段。除了1957年在寿光羊口盐场做过小面积浅层勘探外,只有盐务部门研究过地下卤水制盐技术问题,没有做过地质学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沿海经济大发展,原盐供不应求。原来利用低浓度海水为原料的海滩晒盐,总是要依靠扩大盐田面积才能增加产量,但这必然受到了滩涂面积的制约。而老盐田技术改造投资大,见效慢,效率低,也不适应发展需要。

因此,盐业大发展的道路转向优越性显著的“井滩晒盐”。

(1)长芦盐区:长芦盐区的盐场主要分布在乐亭、滦南、唐海、汉沽、塘沽、黄骅、海兴等县区内。其生产规模(包括盐田面积、原盐生产能力和盐业产值等)占全国海盐的25%~35%。1988年原盐产量为415万吨,占渤海区海盐产量的502%。从长芦盐区的开发现状看,天津滨海的塘沽、汉沽等盐场扩大的余地不大,随着城镇、港口工业的发展,还有进一步缩小的可能,但黄骅、南堡、大清河等盐场还有相当的发展潜力。

(2)辽东湾盐区:辽东湾盐区有复州湾、营口、金州、锦州和旅顺5大盐场,其盐田面积和原盐生产能力占辽宁盐区的70%以上,1988年原盐产量达2057万吨,产值达28亿元。

(3)莱州湾盐区:该区是山东省海盐的主要产地,包括烟台、潍坊、东营、惠民的17个盐场,盐田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1988年海盐生产量为2939万吨。莱州湾盐区从技术装备水平、产品质量以及企业经济效益来看,在国内各盐区中处于先进地位,主要盐场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以上,单位面积产量高达 73吨/公顷,列北方各海盐区单产之首。

(4)淮盐产区:因淮河横贯江苏盐场而得名。江苏盐场分布在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至长江口这一斜形狭长的海岸带上,跨越连云港、盐城、淮阴、南通4市的13个县、区,占地653平方公里。江苏海岸带有全国最为广阔的沿海滩涂,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适宜于海盐生产。

盐的原料来源分为4类:海盐、湖盐、井盐和矿盐。以海水为原料晒制而得的盐叫做海盐;开采现代盐湖矿加工制得的盐叫做湖盐;运用凿井法汲取地表浅部或地下天然卤水加工制得的盐叫做井盐;开采古代岩盐矿床加工制得的盐则称矿盐。由于岩盐矿床有时与天然卤水盐矿共存,加之开采岩盐矿床钻井水溶法的问世,故又有井盐和矿盐的合称———井矿盐(泛称矿盐)。

历代所食盐主要有:海盐、池盐(湖盐)、井盐、岩盐(矿盐)。 四川井盐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和专家考证,享誉世界的大英县卓筒井创始于北宋庆历年间,比西方要早八百多年。《中国钻探技术史》、《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国井盐科技史》等著作皆称其为 “世界石油钻井之父”,“开创了机械钻井的先河”。

古时的人并不将天然盐看作是盐,而是称之为卤。古代人工最早采制的盐,可能是海盐。古籍记载,炎帝(一说神农氏)时的宿沙氏开创用海水煮盐,史称“宿沙作煮盐”。宿沙氏其人,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实际上用海水煮盐,应当是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创造出来的。也许宿沙氏将煮盐的方法提升推广,后人也就将采制海盐的发明权归到了他的头上。

湖盐又称池盐,内陆的盐湖,由于受干燥气候影响,能够自然生成结晶盐。历史上古老的河东盐池,就是借助风和太阳的蒸发作用,自然生成食盐,史称“解盐”、“潞盐”或“河东盐”。河东盐池很早就出现在史籍的记载中,盐池采盐的历史也许并不比海盐晚。

现在青海省境内的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即盛产这种池盐。池盐具有自然结晶的特点,晋人王著《洛都赋》云,“河东盐池,玉洁冰鲜,不劳煮沃,成之自然”,是说池盐不需火煮,自然可得。河东盐池地处黄河流域,可见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代先民,应当很早就接触到这种天然池盐。

现在很难确定池盐与海盐的发现及食用孰先孰后,因为海盐也可由滞存浅滩的海水经风吹日晒,因蒸发作用而自然结晶生成。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也会很早发现并食用这种自然结晶生成的天然海盐。

自然生成的池盐和海盐,以及露出地表的岩盐,自然溢流外泄的盐泉和随地可得的土盐,只要在生成这些天然盐的地域内有人类活动,先民总会或迟或早发现它。只是由于时代久远,也就不易判定池盐与海盐发现的时序先后。

井盐出现也许稍晚一些,依文献记述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巴蜀地区。《华阳国志》说是知天文地理、识水脉的李冰发明了盐井开凿技术。李冰在治水的同时,勘察地下盐卤分布状况,凿出了盐井。成都等地曾出土一批盐井画像砖,形象地再现了古代井盐生产。

中国古代的海盐、湖盐、井盐,大体都是取卤做原料,或柴火煎熬,或风吹日晒,水分蒸发后便能得到盐。

宋代以前的海盐制造,全出于煎炼。海盐是刮土淋卤,取卤燃薪熬盐。海盐锅煎之法和用具,历经元、明、清各代更替,并无明显差异。崂山青盐迟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盐民才用沟滩之法,改煎为晒,从而结束了煎盐的历史。

煎盐耗费大量柴草,费工费力。从北宋开始,海盐出现晒法,由于技术的原因,效果并不太好,所以煎盐仍多于晒盐。到了清末,海盐各产区大都改用晒制之法,技术逐渐完善起来。那些沿海岸线架设的燃烧了几千年的烧锅煎盐设备,自然成了历史的陈迹。

在南方如海南岛地区,阳光充足,是晒盐理想的场所。最简便的方法是用经过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海水过滤,制成高盐分的卤水,再将卤水存在池中,在阳光下蒸发结晶成盐。

井矿盐的生产分为采卤和制盐两个环节,古代提取天然卤法的方法多为提捞法,现代则有气举法、抽油采卤法、自喷采卤等方法。在岩盐型矿区大多采用钻井水溶开采方法,有的采用单井对流法,有的采用双井水力压裂法。古代井盐制盐采用煎法,与海盐煎法相似。

湖盐分为原生盐和再生盐,主要采用采掘法或滩晒法生产。有些盐湖经过长期蒸发,氯化钠沉淀湖底,如柴达木盆地的盐湖,历经数千万年变化形成了干湖,盐晶暴露在表面,不需经过加工即可直接挖取。湖盐生产采用滩晒法的历史悠久,与海盐早期生产工艺不同。

海陆取卤,日晒火煎,煮海熬波,卤水成盐。让人颇费思索的是,煎盐那样费力,历史上却一直在采用这个方法。在西南有的井盐区因为煎盐,将周围的树木砍伐光了,不仅造成了环境的破坏,最后也使得盐井因缺乏燃料而停产。当然那也是不得已的事情,西南井盐产区光照少,盐工们不可能想到让太阳来晒盐。不过东部海盐产区并不缺少光照,但晒盐开始的时间依然很晚,似乎不完全是技术问题。倒是池盐的晒盐技术出现很早,发展也很成熟。

四川盐业从凿井、汲卤、输卤到煎盐,分工很细,工序繁难,工程费用和设备投资颇多。每开一井,一般需要一二年至四五年,最多的需十余年乃至数十年;凿井投资,浅者以千两计,深者以万两计,甚至有费至三四万两而不见功者。经营井灶的企业主,大多数凑资朋充,采取合伙制度,以使资力雄厚。在富荣产区例如:自贡投资者(称客人)和地主以租佃和合股的形式做井,有“年限井”(或称客井)和“子孙井”之分。道光朝以前多为“年限井”,即凿井成功后,投资者按照比例只享有一定年限的股份及其收益,届期将井及其设施全部无偿地交还地主;“子孙井”在开凿成功后,由投资者与地主长期共同拥有所有权。随着凿井技术的提高,井深相应增加,投资者付出的垫支资本数额持续上升,改变了股份结构中投资者与地主原来分占的比率,“年限井”逐步过渡为“子孙井”。一般情况下,地主在井成投产后,占有股份的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不等,称“主日份”、“地脉日份”或“地脉锅口”;其余大部股权归投资者所有,称“工本日份”,“客日份”或“开锅水份”;在有承首人(集资凿井的发起人或组织者)的情况下,还需从地脉日份或锅口中拨出部分股份,作为给承首人的报酬,称“乾日份”、“团首日份”或“开锅水份”。

矿盐沉淀在地下成千上万年,古代工业不发达,污染少,所以矿盐的纯度好,杂质少。而海盐来自于大海,人类的污染也殃及海洋,其纯度不及矿盐。从地层中开采盐硔,通过炼制成盐,叫做岩盐,也叫石盐、矿盐。产岩盐的地方,就是古代海底经兼产之地元永等7处。西藏乌兰达布逊山所产为紫色岩盐。史书有关岩盐的记载不多,《北史·西域传》说:“高昌有白盐,其形如玉粱。”即指新疆所产之岩盐。

太阳能晒干了海水后产生了结晶的海盐,经过了6亿年的地质挤压与地下高温作用,将地底的矿物与海盐结合形成了“盐的化石”——矿盐。矿盐可以说没有任何污染,是三种盐(矿盐,海盐,食盐)里最清洁、最绿色的盐。”

井矿盐是如何开采出来、并制作成食盐的呢由于盐矿都深埋在地下280米到500米的地方,因此要先钻井,到达盐矿的位置后,利用管子注水下去,将盐矿溶解变成卤水,再将卤水抽进制盐装置,进行一系列蒸发、干燥等工序”,陆金华表示,简单地说,井矿盐的制作过程就是溶解、再结晶的过程,“整个过程比较简单,人为干涉环节很少,因此生产出来的盐环保、健康,不会有任何问题。

开凿井筒和地下巷道,通达矿层,使井下与地面构成完整的运输、通风等系统,从地下直接采出岩盐。矿井开拓方式有竖井、斜井和平硐3种。

旱采所得的岩盐,如品位高,可直接粉碎、筛分得到成品;如品位较低,则将矿石溶解成卤水,净化后再蒸发结晶成盐。

竖井开拓 利用直接与地面相通的竖井和相应的水平巷道采掘岩盐。对各种地质条件的岩盐矿床适应性较强。对倾斜角度较大、埋藏较深、围岩不够稳固、产量较大的矿床尤为适用。

斜井开拓 利用与地面直接相通的倾斜巷道和相通的水平巷道采掘岩盐,适于倾斜角度不大、埋藏较浅、围岩稳定的矿床。

平硐开采 利用与地面直接相通的水平巷道和上、下山道等进行采矿作业。适用于地形切割很深而陡峻,矿体一部分埋藏在水平侵蚀基准面以下的岩盐矿床。

盐湖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方法因资源情况而异:凡已形成石盐矿床并赋存丰富晶间卤水的盐湖,如中国和苏联的多数盐湖,主要是直接开采石盐;未形成石盐矿床或石盐沉积很少的盐湖,如美国犹他州的大盐湖、印度的桑巴尔盐湖、中国山西省的运城盐池等,需在湖边修筑盐田,引入湖中卤水,日晒成盐;无晶间卤水的干涸盐湖,如澳大利亚的马克利奥特湖,需注水溶制饱和卤水晒盐或直接开采原盐。其原理及操作与海盐基本相同,但盐湖卤水浓度较高,所需蒸发池面积相应地比海盐减少。

古籍基本知识什么是古籍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

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一、古籍书页版式古籍版式指古籍版刻的样式。包括...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