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基本知识什么是古籍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02浏览:4收藏

古籍基本知识什么是古籍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第1张

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

一、古籍书页版式

古籍版式指古籍版刻的样式。包括版面、大小题名、版框(亦称边栏)、界行、天头、地脚、版心、行款、字数、鱼尾、象鼻、书耳、书牌、条记、句读、插图等等。版式的概念出现在雕版印刷行世之后,但明显保留了雕版印刷之前的简策、手写帛书等装帧形式的特点。

古籍版式图

1。版框:也称为边栏,指每版内围框文字的四周边线,上方叫“上栏”,下方叫“下栏”,两旁叫“左右栏”。单线的叫“单边”或“单栏”,双线的叫“双边”或“双栏”。一般比较粗黑,给人稳定感。四周只印一道粗黑的边线,称为四周单边。四周粗黑线内侧再刻一细黑线,称四周双边。如果仅左右粗黑线内侧有细黑线,称为左右双边。不仅有规范、整齐版面的作用,而且保留了简策、帛书的遗风。

2。界行:也称界格。指在版面内分割行字的直线。两道隔线间的条格叫界格,是竹木简书籍的流风余韵。在鉴定和著录时,人们习惯以半叶计算,叫做“半叶× 行×字”,有的径称“×行×字”,若每一行中有两排字(通常为大字的注解),叫做“小字双行每行×字”。若双行字数与单行正文相同,就不再注出。这种著录和说明方式,称为行格,又称行款。

3。天头:版框外空白纸的上方叫天头。

4。地脚:版框外空白纸的下方叫地脚。

5。版心:也称“叶心”,或简称“心”, 指古籍书叶两半叶之间、没有正文的一行。为折装整齐,版心多刻有鱼尾、口线等,为便检索,也常记有书名、卷数、页码、每卷小题、刻工姓名等文字。因为这一行居于两版的中心,故称版心。 版心通常有用作对折准绳的黑线和鱼尾形图案。

6。书口:又称版口,或简称口。指书籍装订成册后开合一侧的端面,有白口、黑口等款式。就书版而言它是版心。对于以包背装或线装的方式装订起来的书籍而言,这一部分为书可以翻阅的开口,故称书口。

7。鱼尾:版心中间的图形︻,因其酷似鱼尾,故名。刻于距版心上边大约四分之一之处。有时版心上下方都有鱼尾。一个鱼尾为单鱼尾,两个鱼尾称双鱼尾,个别有三鱼尾。鱼尾刻印出花样的称花鱼尾。鱼尾的作用是用作标示中缝线,作为折叶的标准。

8。象鼻:鱼尾上下到版框有一条线,叫做象鼻。象鼻为一条细黑线的叫细黑口或小黑口,象鼻为一条粗黑线的称为粗黑口或大黑口,无象鼻者为白口。

9。书耳:版框外左上角的空格,里面刻有简单的篇名,因为形状象耳朵,所以称书耳。书耳中的题名叫耳题、耳记。

10。墨钉:又称墨等。指版面上常有文字般大小的黑墨块,形状似钉帽。出现的原因是文稿雕版时未定的文字,等待校勘后写上去再印。

11。书牌:又称牌记,与现在的版权页类似,常常镌有书名、作者、镌版人、藏版人、刊刻年代、刊版地点等。明清时期的书牌作用多为表示特色和所有权,明清以前则更多是刻书题记,讲刻书缘起,选用底本,校本,甚至多少具有广告宣传作用。

12。大题:指一种书的题名。

13。小题:指一种书内各篇卷的题名。

14。行款:又称“行格”,指正文之行数与字数。通常以半叶计算。同一种书,不同时期有不同刻本,行款也往往不同。故行款为鉴别版本依据之一。

15。朱丝栏 乌丝栏:行格界栏以红色印的称为朱丝栏,以黑色印的称为乌丝栏。主要见于唐以前写本。明清时期,专有印刷各种颜色笺格的作坊,用不同颜色界栏笺纸抄写的古籍,通常直接著录为红格、黑格、蓝格、绿格等等。

二、古籍装订版式

单叶装订成册,就成为一部古籍。现存古籍以线装居多。古籍的结构是指一部具体古籍外在形式和内容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有其特定的名称。

古籍结构图

1。书签:用作题写书名的长方形纸条,一般贴在古籍封皮左上角。有时还有册次和题写人姓名。

2。书衣:为保护书在书的前后加的封衣,也称封皮,一般选用较硬的纸作为书衣的材料,并在书衣上题写书名。

3。书名叶:在封皮之后,题有书名的一叶,又称封面、封、面叶、内封面。书名叶的后面一般加上一张空白纸,叫护叶或扉叶。

4。书脑:装订时,锥眼订线的地方叫书脑。

5。书脊:也称书背,一书装订处的侧面,如同书的脊背,称为书脊。

6。书首:书脊的最上端,称为书首,又称为书头。

7。书脚:书脚是书的底部,有些藏书家自己为方便翻检、阅读或者保存而将书名写上去。

8。书根:书脚中简单记载卷册的部~

两汉四百载,分为魏蜀吴。

曹操始居邺,刘备据成都。

孙权在金陵,鼎足互相图。

提起三国时期的名刀宝剑,可能很多人会想到刘、关、张三兄弟的雌雄双股剑、青龙偃月刀、丈八蛇矛。原因也很简单,《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不过《三国演义》毕竟是成书于明朝时期的小说,在武器的描述上与三国时期肯定有不小的差距。下面小编就以魏、蜀、吴、晋、群五个部分,盘点一下古籍中记载的三国刀剑,以飧读者。

1、魏文九宝

“魏文九宝”见于《文心雕龙·铭箴》,文中评价为器利辞钝。《全三国文·卷八》中载有曹丕的一篇文章《剑茗》,其中交代魏文九宝中有三把剑,名为飞景(长四尺二寸,重一斤十五两,“光似流星”)、流采(长四尺二寸,重一斤十四两,色如彩虹)、华锋;三把刀,名为灵宝(长四尺三寸,重三斤六两,龟纹)、含章(长四尺三寸,重三斤十两,色如红霞)、素质(长四尺三寸,重二斤九两,刀身如霜雪);两把匕首,名为清刚(肌理如冰)、杨文(光芒四射);一把露陌刀,名为龙鳞(长三尺二,纹理如龙鳞)。

2、太一刀

在消灭蜀汉之后,钟会在成都得到太一刀。后来钟会死于兵变,这把刀落入部下王伯升手中。王伯升有一次渡江,刀自行飞入水中。

3、“黑漆刀”

邓艾在十二岁时,在《陈太丘碑》下挖到一口刀,刀身黑色如漆,小编称之为“黑漆刀”。“黑漆刀”长有三尺,刀上面能隐约感受到刀气,当时的人认为这是一把神刀。

4、王双刀

王双曾经在集市上买到一把刀,卖刀人说得到这把刀的人会大富大贵,说完就消失不见。王双买刀以后,果然成为曹魏将领。后来王双将这把刀与曹真的一把刀相换。

1、蒲元神刀

蒲元为蜀汉巧匠,善于制刀。曾为诸葛亮制作三千把宝刀充当军械。蒲元神刀极为锋利,可以轻易砍断装满铁珠的竹筒。诸葛亮能够在正兵上压制司马懿,或许就有蒲元的功劳。

2、万人刀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武器是八十二斤重的冷艳锯,这种重量的武器显然不适合用于实战。《古今刀剑录》中记载,关羽自己采集铁矿,铸造出两把刀,刀铭为“万人”。后来关羽发动北伐围攻襄阳、樊城,却遭到孙权的偷袭。他第一时间没有沿汉水撤退到上庸、房陵、西城三郡,而是南下取回南郡。结果落到孙权布置的包围圈中,兵败身死。关羽覆败时,由于爱惜宝刀,不想让它为孙权所得,将其投入水中。

3、新亭侯刀

“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大部分荆州,张飞被封为新亭侯。他自己命令工匠打造一把刀,刀铭为:“新亭侯蜀大将也”。后来张飞被账下范强、张达所杀,二人逃亡东吴,新亭侯刀也流入东吴。

在明朝以后,张飞的形象发生了转变,由骁将莽夫转为善于书画的风流儒将。《新亭侯刀铭》就成为张飞善于书法的证据之一。但这个说法并不能站住脚。其一,《古今刀剑录》中并未说明此刀铭为张飞手书;其二,这个刀铭本身就存在较大问题。张飞封为汉寿亭侯的时候,刘备尚且没有入蜀,“蜀大将”存在“时空穿越”的问题。

4、“赤血刀”

“赤血刀”为黄忠所持。刘备借取南郡后,得到一把宝刀,刀身红色如血,小编称之为“赤血刀”。在“汉中之战”中,黄忠就以“赤血刀”杀敌,一天下来手刃敌人以百计。可见“汉中之战”的激烈程度,还有“赤血刀”的锋利。

唐朝平阳公主作为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平阳公主怎么死的一直是大家常聊的话题,今天就重点给大家分析平阳公主生平事迹及死因

人物简介:

平阳公主,李渊第三个女儿,和唐太宗同母。李渊将平阳公主嫁给了武将柴绍为妻,与柴绍定居长安城。她的名字和出生日期在记录其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中没有记载,所以弄得后世只好给她胡乱起个名字叫李秀宁

家族成员:

1、父母

-父:李渊

-母:窦氏

2、兄弟姐妹

-兄弟:、李世民、李玄霸、、李智云、李元景、李元昌、李元亨、李元方、李元礼、李元嘉、李元则、李元懿、李元轨、李凤、李元庆、李元裕、李元名、李灵夔、李元祥、李元晓、李元婴

-姐妹:长沙公主、襄阳公主高密公主、长广公主、长沙公主、房陵公主、九江公主、庐陵公主、南昌公主、安平公主、淮南公主李澄霞、真定公主、衡阳公主、丹阳公主、临海公主、馆陶公主、安定公主、常乐公主

3、丈夫

-柴绍:谯国襄公

4、子嗣

-柴哲威

-柴令武

生平事迹:

唐朝女强人很多,尤其女强人公主。平阳公主开风气之先,之后又有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等等。但是论才能和功绩都比不上平阳公主

揭杆而起

隋大业十三年五月,李渊决定起兵。李渊起兵前,平阳昭公主与柴绍当时正在长安,李渊派遣使者秘密将他二人召回来之。柴绍对平阳昭公主说:你的父亲将要起兵扫平乱世,我打算前去迎接他的义旗,一起离开不可行,我独自走后又害怕你有危险,到底应该怎么办呢?平阳昭公主说:你应该赶紧离开,我是一个妇人,遇到危险容易躲藏起来,到那时自己会有办法的

于是,柴绍立即从小道直奔太原。而平阳公主则在后方进行各种安排。她很快动身回到_县的李氏庄园,女扮男装,自称李公子,将当地的产业变卖,赈济灾民,很快招收了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很快李渊起兵的消息就传来了。平阳公主听到这个消息,决心要为父亲招募更多的军力

东征西讨

阳公主到处联络反隋的义军。平阳公主以其超人的胆略和才识在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就招纳了四五支在江湖上已有相当规模的起义军。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胡商何潘仁,当时他手下有几万人。平阳公主派家僮马三宝前去游说何潘仁归降。不知道马三宝使了什么手段,势力远远超过平阳公主的何潘仁居然甘愿做平阳公主的手下。平阳公主收编了何潘仁后又连续收编了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义军,势力大增。在此期间,朝廷不断派兵攻打平阳公主。平阳公主率领的义军不但打败了每一次进攻,而且势如破竹,连续攻占了户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这支由女人做主帅的义军,军纪非常的严明,平阳公主令出必行,整支军队都对她肃然起敬。在那乱兵蜂起的年月里,这支军队得到了广泛的拥护。老百姓将平阳公主称为李娘子,将她的军队称为娘子军。娘子军威名远扬,很多人都千里投奔而来。不久,平阳公主的娘子军就超过七万人了。平阳公主在军事上的直觉与见地,堪称天才,隋将屈突通就曾经在她手下连吃几场大败仗

功盖天下

公元617年9月,李渊主力渡过黄河进入关中,这时他很高兴地看到他的三女儿已经为他在关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盘。他派柴绍带了几百骑兵去迎接平阳公主。接下来,平阳公主挑选了一万多精兵与李世民会师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长安。柴绍属于李世民的部下,与平阳公主平级。夫妻二人各领一军,各自有各自的幕府。11月他们兵打一处,很快就攻克了长安

关中平定之后,李渊将自己这位才略出众的爱女封为平阳公主。因为独有军功,每次赏赐,都与其他公主有所不同

攻克长安之后,平阳公主再次为大唐的江山立下功劳。因为李渊当时虽然拿下了长安,但是他只是大致控制了半个关中,他的四周都是敌人。稳定长安后,李渊立刻掉头对付据有陇西之地的薛举和凉州的李轨,李渊命李世民征讨。李世民用了大约两年的时间来扫荡这些势力。奠定李唐天下的一仗是灭。这一役唐军围城打援,把前来援救王世充的窦建德一起消灭。这几仗柴绍都曾参与

平阳公主这时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李家的大本营山西,她驻守的地方就是娘子关。娘子关位于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的绵山上,为出入山西的咽喉,原名苇泽关,因平阳公主率数万娘子军驻守于此才更名娘子关。山西是中原和关中地区的屏障,无山西则中原和关中不稳,平阳公主率军驻守娘子关,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敌人从这里进入山西

历史评价

-李渊:鼓吹,军乐也。往者公主于司竹举兵以应义旗,亲执金鼓,有克定之勋。周之文母,列于十乱;公主功参佐命,非常妇人之所匹也。何得无鼓吹!

-新唐书:乃申法誓众,禁剽夺,远近咸附,勒兵七万,威振关中

-唐会要:高祖第三女平阳公主。义兵起,公主于_县庄,散家资招引山中亡命,得数百人。起兵以应高祖。略地至__武功始平,皆下之。每申明法令,禁兵无得侵掠,故远近奔赴甚众,得兵七万人。公主间使以闻,使者至,高祖大悦。及义军渡河。公主引精兵万馀,与太宗会於渭北,与其驸马柴绍,各置幕府。营中号为娘子军。京城平,封为平阳公主。以独有军功,每赏赐异於他主。及薨,追谥曰昭

-王世贞: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关前高义旗。今日关头成独笑,可无巾帼赠男儿

平阳公主死因:

长安之战后,平阳公主的事迹就不再见于史籍。直到6年之后的武德六年2月初史书上才突如其来地记了一笔她的死讯。而之所以会记上这一笔还主要是由于她的葬礼与众不同,是以军礼下葬。为什么会这样,前面已经分析过,中国的史籍一贯看不起女人,尤其看不惯带兵的女人。古籍都是历代一再删削过的。平阳公主的事迹大概就是这样湮没的

平阳公主最后死于何种原因,史书上没有说。结合她死时以军礼下葬,大胆推测一下,应该是战死或负了重伤回到长安后创发而死的,她战死的情况有两种可能

一、可能性是在与突厥作战时身亡。当时中国内乱,北方军阀包括李渊在内都和突厥结盟。利用突厥攻击自己的敌人。突厥也不把结盟当一回事,经常入侵。山西正是突厥经常侵犯的地区

二、可能性则是在实行消灭刘黑闼作战时身亡。622年11月,李渊派李建成统兵讨伐刘黑闼,开始双方互有胜负。直到12月25日才将其彻底击溃。平阳公主驻守的娘子关就在前线,当然会率部参战

所以死在此一役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死于此时,则其尸体运回长安差不多要半个月。由于是公主,下葬的准备工作也差不多半个月。则时间上也吻合

  秦汉时期,是汉文化和中华整体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秦始皇对于中华疆域的统一和汉武帝对中华民族大一统思想的强化,为大一统观念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促进了汉民族的形成和汉文化的发展。同时对燕赵文化融入华夏大一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燕赵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注入了新的内涵。

  一、秦朝巩固统一的文化措施

  秦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疆土的统一、政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文化的统一和制度统一。秦始皇在文化上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为燕赵文化融入大一统中华文化奠定了政治、文化基础。

  一是书同文,统一文字。秦统一后,令李斯等主持文字的统一工作,在周代“大篆”基础上,创制“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全国规范化的文字颁行全国。统一文字的工作使辽阔疆域内文化传播不再有文字隔阂,为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是车同轨。秦始皇统一后,修建驰道、直道,形成以咸阳为中心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规定全国车轨轨距,两轮之间皆宽六尺。这一措施不仅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也有利于全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三是度同制,统一货币、度量衡。秦统一后,于公元前221年下令废除六国旧货币,制定新币: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重24两;铜币为下币,为圆形方孔钱,每铢重半两(俗称秦半两)。同时废除六国旧度量衡制,以商鞅变法制定的度量衡制度为准,颁行统一度量衡诏书,凡是制造的度量衡器都要刻上诏书全文,促进了全国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四是行同伦,同一风俗。秦统一后以强制手段将秦的风俗推行全国,严刑峻法,以法为教,在各地设置专掌教化的“三老”,以“匡饬异俗”,实现 “大治濯俗”、“黔首同化,远迩同度”[2]。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中有“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去其邪币(僻),除其恶俗”的记载,表明秦朝曾大力推行移风易俗。

  二、秦汉的文化专制制度

  秦朝在推行统一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文化专制制度。

  作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提出了一整套君主专制的政治理论。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了“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的主张,认为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强调法是衡量一切的准绳。

  秦始皇极度推崇韩非学说,在统一后,把韩非极端的文化主张付诸实践,焚书坑儒,实行以吏为师、严禁私学的文化专制政策。

  秦始皇还采纳李斯焚书的建议:除《秦纪》外,六国史书一律烧毁;《诗》、《书》、百家语除博士所藏外,凡私人所藏,一律限期交官府销毁,逾期不交的,处以黥刑并罚作城旦;对谈论《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但医药、卜筮、农书等不在禁列。

  秦始皇燔烧诗书、坑杀儒士的行为,历来为后世所诟病,但明代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卷四《后秦纪》中对李斯“焚书”的上书作了如下评论:“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 这一政策反映了统一的帝国在完成军事政治上一统后,必定着手思想的统一,建立与大一统配套的主流意识形态,其背后的动机是为了维持帝王独尊,与保证帝国的长治久安。

  但焚书坑儒不仅造成大量文化古籍的毁灭,也激起了士人对秦政的抵触和反抗,陈胜吴广起义后,连孔子八世孙孔甲也愤然反秦,作了陈胜的博士。

  继秦而起的西汉王朝,不断探索维护大一统的政治指导思想,汉武帝时期政治一统、经济强盛,对思想统一的要求更为迫切,大儒董仲舒适时提出了“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建议,以经他改造的儒家思想作为帝国的统治思想。随着这一文化政策的推行,儒家学说作为大一统思想体系得以确立。

  三、燕赵文化的整合

  秦汉时期,随着大一统政体的建立,各地区间的文化进一步融汇,燕、赵、中山的诸侯文化逐步向整合的地域文化发展,整体性特征不断加强。

  燕文化是在燕国时期形成的诸侯地域文化。燕国山高水寒、环境恶劣,且民族冲突激烈,频繁的民族战争要求它的文化刚健、勇武,文化特质刚强、豪放慷慨,由此造成了燕文化慷慨悲歌、好气任侠的特点。

  燕昭王即位后,卑身厚币广招贤才,筑黄金台,延揽天下英才。给燕文化又增添了重视人才的特点。

  赵国是在三家分晋时建立的新诸侯,立国之后即卷入了诸侯纷争。赵武灵王亲政后,为提高赵国的军事力量和军队素质,推行“胡服骑射”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使赵国的军事实力大增,先后取得了北却三胡,伐灭中山国的胜利,成为继齐之后山东六国中唯一能与秦相抗衡的大国。

  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曾被晋国所灭,中山武公复国,建都于顾(今河北晋州),公元前407年被魏国所灭,成为魏的属国。魏统治期间,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魏国文化,使中山在经济、文化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公元前379年前后,中山复国,迁都于灵寿(今河北平山三汲一带)。1974年以后,在今河北平山三汲村发现了中山国都灵寿故城和中山王墓遗址,出土大量精美文物,证实了中山国往日的辉煌和强大。中山夹居燕赵之间,疆域虽小,武力却很强盛,敢于公开加入到大国间的角逐。曾与韩魏燕赵一起“五国相王”,成为仅次于战国七雄的“千乘之国”。后来虽亡于赵,但中山精神却汇聚到燕赵文化中。

  秦汉时期,燕赵中山文化在大一统背景之下,相互融合,一部分原属燕赵中山文化的精华上升到整体文化的高度,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特征,通过人文心理、风俗民情表现出来。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谈到燕赵地区时以“民俗狷急”、“悲歌慷慨”目之。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下》中除引述司马迁分析外,还记载:

  赵、中山地薄人众,犹有沙丘纣*乱余民。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椎剽掘冢,作奸巧,多弄物,为倡优。女子弹弦踮足,游媚富贵,遍诸侯之后宫。

  邯郸北通燕、涿,南有郑、卫,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其土广俗杂,大率精急,高气势,轻为奸。

  代、钟、代、石、北,迫近胡寇,民俗懻忮,好气为奸,不事农商,自全晋时,已患其剽悍,而武灵王又益厉之。故冀州之部,盗贼常为它州剧。

  蓟,南通齐、赵,勃、碣之间一都会也。初,太子丹宾养勇士,不爱后宫美女,民化以为俗,至今犹然。宾客相过,以妇侍宿,嫁取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后稍颇止,然终未改。其俗愚悍少虑,轻薄无威,亦有所长,敢于急人,燕丹遗风也。

  上谷至辽东,地广民希,数被胡寇,俗与赵、代相类。

  显然,在大一统背景下, 燕赵文化表现出趋同的文化特征,最终促进燕赵文化由诸侯文化向地方性区域文化发展,正是燕赵中山文化整合的结果。

  四、移民与燕赵文化的传播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移民的时代。一方面燕赵地区接受了大量外来移民,对燕赵文化生产了深远的影响,另一方面,燕赵向其他地区迁民,促进了燕赵文化的传播。

  (一)、赵国富豪外迁与文化传播

  秦灭赵后,有赵人被迁至温(今河南温县西南)[6];有的被迁于蜀,也有人买通押送的官员而被安置在葭萌(今四川广元市西南)。其他如卓氏、程郑等被迁至临邛(今四川邛崃县)。赵王迁被流放房陵(今湖北房县)。秦始皇统一的当年,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于咸阳。主要是包括燕赵在内的六国富豪。

  人口的迁徙,促进了地区间文化的交流和传播。燕赵地区的移民,把燕赵的生产技术、生活习俗和文化信仰带到迁入地,对当地产生了重要影响。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记载: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卓见虏略,独夫妻推辇,行诣迁处。诸迁虏少有馀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唯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民工于市,易贾。’乃求远迁。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於人君。

  卓氏的见识与性格,体现出燕赵文化的影响。《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另一位邯郸人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把燕赵地区先进的铁器文化和生产技术传入巴蜀,不仅有利于该地冶铁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巴蜀营商文化的发展。

  (二)燕赵文化对辽东和朝鲜的影响

  燕昭王时,曾派大将秦开攻伐东胡,燕国势力抵达今辽河中下游地区。紧接遣秦开攻朝鲜,“取地二千余里,至满番汗为界”[8]。后又乘势“尝略属真番、朝鲜”[9],自造阳(今河北怀来县)至襄平(今辽宁辽阳)筑长城,置郡县。秦灭燕后,秦在辽东地区承袭燕制,朝鲜半岛则属辽东外徼。

  秦时,有大量燕人移居朝鲜半岛。秦末汉初朝鲜半岛有“燕、齐、赵人往避者数万口”[10]。汉初燕人卫满聚众数千人统治朝鲜,境内就是“故燕、齐亡者”[11],到卫满的孙子右渠时,汉人越来越多,表明有大量人口移民到此。

  在今辽阳等地曾出土了大量燕的刀币、布币和生产工具,表明燕赵文化对这一地区的影响。

  (三)、徐福的海外移民与文化传播

  秦始皇时期有一次较大规模的海外移民,与徐福出海求仙密切相关。徐福,齐人,秦朝方士,主要活动于今河北沧州一带。《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二十八年到泰山封禅后,“既已,齐人徐市(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此后,徐福一直从事为始皇求仙的活动,得到秦始皇的全力支持,不仅得到数千童男女和百工,且有充足的物质,耗资巨大,终无所获。三十五年卢生、侯生等逃走后,秦始皇大怒“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12]。徐福不得不寻求退路,因此在从河北盐山启程[13],一直漂流到今日本岛西部,“遂止此州,世世相承有数万家”[14]。徐福东渡成功,给日本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日本的开发和发展。至今,在日本有很多有关徐福及秦人的传说和故事,尊称徐福为农神、蚕桑神、医药神等[15]。

  (四)燕赵文化在岭南的传播

  岭南,指南岭以南的地区。秦汉时期,岭南地区先后成为封建国家行政区的一部分,这是岭南历史上一个划时代事件,也是岭南古代文化发展史上新的起点。此后,中原汉文化在岭南进一步传播,与当地文化融合,促成了岭南跨越式发展,赵佗是完成这一历史重任的关键人物之一。

  赵佗(—前137年),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在秦始皇统一岭南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秦末农民起义烽烟中,把握机会,建立南越国,立国93年,为开发岭南作出了重要贡献。

  南征百越,

  岭南地区历来散居着众多越族部落,种姓各异,故称“百越之地”。《通典》云:“自岭而南当唐虞三代为蛮夷之国,是百越之地,亦谓之南越”。或曰“自交趾至于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16]秦始皇统一前,有的进入部落方国,有的还停留在原始部落阶段。

  秦始皇一统天下过程中,于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派王翦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17]。公元前218年[18],派大将“赵佗、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19]发兵卒50万,进击岭南。屠睢的一、二路军,因推行民族歧视政策,虽杀了杀瓯王铎吁宋,但遭到顽强抵抗,“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20],而东线的赵佗,由于实行剿抚结合政策,得到越人支持,攻占了番禺,“秦乃使尉佗将卒以戍越”[21]。

  为稳定岭南局势,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征发尝逋亡人、赘婿及贾人,使任嚣、赵佗为帅,继续“掠取陆梁地”,[22]置南海、桂林、象三郡。之后,秦始皇以任嚣为南海尉,赵佗为龙川令(今广东龙川县),领“五十万人守五岭”地,又接受赵佗上书,征集15000名未婚女子南下“以为士卒衣补”,[23]使之与戍守将士成婚定居。三郡的设立,使岭南地区纳入秦帝国版图,结束过去越族互不统属、政治上落后的状态,先秦时期的蛮荒之地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赵佗在南征及任龙川令期间,既致力于防范越人反抗,又采取“和辑汉越”的方针。劝导士兵在当地养儿育女,促进汉越同化;上书皇帝要求遣送中原居民迁居南越,积极推广燕赵文化和先进的生产力,把中原的生产技术、礼乐教化、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等也带到岭南,中原华夏族与南越族在血缘和文化上的交流,渗透到岭南社会物质和文化生活各个角落,形成新的文化风貌。赵佗在任龙川县令时指导当地人民开荒辟田,兴修水利,修筑城池,今佗城即是赵佗所修,是当时龙川县治所,时称龙川,后称循州。1941年改称佗城。

  统一岭南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面对“天下汹汹”的局势,南海尉任嚣于病重,召赵佗商议,“闻陈胜等作乱,……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叛秦相立。南海僻远,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自备,待诸侯变,……且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此亦一州之主,可以立国。郡中长吏亡足与言者,故召公告之”。于是,“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赵佗主持南海军政要务。任嚣病逝后,为防止中原战火波及岭南,赵佗宣谕横浦、阳山、湟 三关设重兵防守,杀秦长吏,以亲信代之,控制了南越局势。秦亡后,赵佗派军统一了桂林郡、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建南越国,定都番禺(今广州)。

  赵佗统一岭南的举措,其本身就是一种反秦行为,且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使岭南避免重新出现百越分立的混乱局面,避免遭受中原战争之苦,从而保证了岭南地区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在当时具有十分重要的进步意义,是一位杰出政治家在国家动乱之时采取的英明抉择,是与分裂国家的某些野心家具有本质区别的。

  赵佗统一岭南后,继续推行“和辑百越”“汉越一家”的民族融合政策,要求中原官兵和移民尊重越人风俗,他自己身着越服,结发头顶,自称“蛮夷大长”,鼓励汉越通婚,任用越人参加政权管理,如越人首领吕嘉为丞相,“相三王,宗族仕宦为长吏者七十余人,男尽尚王女,女尽嫁王子兄弟宗室,及苍梧秦王有连”[24]。办学教民,推广汉文化,移风易俗等,使汉越和睦相处,社会安定,促进了越人社会的进步,也加快了汉、越民族的融合过程。推行秦朝的郡县制,要岭南各族首领“俯首系颈,委命于吏”,即各族首领要听命于郡县官吏。

  赵佗的举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以汉高祖称赞他治理岭南“甚有文理。中县人(中原迁徙到岭南的移民)以故不耗减”,能“和辑百越”,“越人相攻击之俗亦止,俱赖其力。”[25]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统一史上,赵佗不仅是秦朝以来第一个成功在少数民族地区成功建立稳定政权的杰出政治家,而且是推行民族平等、成功地推进民族融合的伟大先驱。

  维护统一,携土归汉

  西汉王朝建立后,因天下初定,未及过问赵佗称王之事。汉高祖十年(前197年),刘邦亲率大军到赵佗故乡东垣平定赵利叛乱,改东垣名真定,取真正安定之意。翌年,刘邦命大夫陆贾携印玺至岭南,立赵佗为南越王。赵佗与陆贾相谈甚欢,接受南越王封号,奉汉称臣,并划定疆界,北与长沙王吴芮统治区相邻,将过去在名义上封给吴芮的象、桂林、南海三郡正式划为南越国。

  刘邦的正确决策,赵佗的明智选择,不仅消除了汉与南越的对峙,在岭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统一史上第一个具有民族区域自治性质的稳定政权,而且开辟了一条和平统一的途径。赵佗在奉汉称臣的前提下,享有高度行政自主权,同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中原保持着密切联系,促进了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此后,南越国每年向汉朝廷进纳贡物,《西京杂记》卷三记载“尉佗献高祖鲛鱼、荔枝。高祖报以蒲桃、锦四匹”;卷四“南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蜜烛二百枚。白鹇、黑鹇各一双。高帝大悦,厚报遣其使”,并在边关与汉互通贸易。

  刘邦去世,吕后专权,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对南越以蛮夷视之,禁止金铁田器、马牛羊输越,“即予,予牡,毋予牝” [26],想通过禁运限制南越的经济发展。赵佗先后三次遣内史藩、中尉高、御上书,请求解除禁令,均被吕后扣留。吕后又将南越领地封给了长沙王,引起赵佗强烈不满。吕后五年(前183年),赵佗自称南越武帝,发兵攻打长沙国边邑,此后更“以兵威边,财物赂遗”等方式,统治了闽越、西瓯、骆越等地,“东西万余里”,“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27]。强大的南越国与北边的匈奴一样,成为汉朝的大患。

  吕后又削除赵佗 “南越王”爵位,并遣隆虑侯周竃将兵助长沙国攻越。不久吕后死,汉遂罢兵。赵佗致书周竃,提出恢复关系的两项条件:“求亲昆弟,请罢长沙两将军。”汉文帝即位后,采取安抚措施,“乃为(赵)佗亲冢在真定置守邑,岁时奉祀。召其从昆弟,尊官厚赐宠之”,再遣陆贾出使南越国,在承认赵佗“服岭以南,王自治之”的前提下,劝他取消帝号分弃前嫌,通使如故。并阐明战则俱伤,和则两利。赵佗愿重修旧好,“长为藩臣,奉贡职” [28]。

  历文、景、武三朝,赵佗不断“使人朝请”,奉汉称臣,使汉不费一兵一卒,保持南疆的稳定和发展,为国家统一和岭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开发岭南,传播文化

  汉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赵佗去世。赵佗自率兵征发岭南到去世,在岭南81年,作为在燕赵文化造就的一代英杰,他为燕赵先进文化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统治南越国期间,赵佗 “和辑百越”,对各民族文化实行糅合政策。使得岭南得到大规模开发,铁器和农耕得到推广,郡县制度得以实行,汉越文化相互融合,社会生产全面发展。

  1983年出土的广州象岗山第二代南越王赵昧墓,是汉越文化的一座宝库,出土大量金、玉、陶、玻璃、象牙、竹、丝。药、石等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多样,工艺精湛。其中一部分器物造型、纹饰与中原一样,应是由秦军带去或与中原交换所得,也有不少器物颇具地方特色,如编钟、铜鼎、铜仿、铜烤炉,以及许多金银制品,造型奇特,显属当地铸造,表示南越国物质文化已达相当高水平。而1995年发现广州南越国宫苑遗址内人工水景遗存,内有石构水池、叠石柱、八棱石柱、石栏杆、砖瓦等大量建筑构件,为国内罕见。长约150米曲流石渠通往水池,当中筑有渠陂、石板平桥、水闸及多口砖砌、陶制水井,形成一派岭南水乡园林风光。这显示秦汉时期汉越文化融会的结果,与中原汉文化输入分不开。

  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铁器,除兵器、礼器外,还有农具等,说明当时南越国已掌握了加工铁器以及铁器的锻造、淬火技术,并有了较为发达的手工制造业。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也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南越国都番禹为汉文化在岭南传播的基地,出土的汉代建筑遗存,包括南越王宫“万岁”瓦当、印纹方砖、瓮、罐等,其中铺地砖为秦制宫廷建筑用砖,其花纹与咸阳秦宫地砖相同;象岗山南越王墓,仿秦皇宫苑规制兴建。广东五华县华城狮山西南坡发现的南越王长乐台遗址,发掘出长20多米、宽15米左右的以角砾和河砾石块铺成的道路,一直延伸到两座建筑基址前,山顶平台上是大型回廊式建筑基址,主体建筑在高台中央,出土有大量的板瓦、筒瓦和瓦当,板瓦、筒瓦均饰绳纹,瓦当饰卷云箭镞纹,可知当年长乐台的建筑是十分高大宏伟的。清人梁廷楠《南越五主传·先主传》云:南越王赵佗“以龙川为兴王地,就五华山筑台日长乐。”考古发掘足以证明中原营城、打井技术在南越国时已传人岭南。另外,南越国在边关互市,渡口、村场、交通要道等地举行定期集市。刘宋沈怀远《南越志》云:“越之市为圩,多在村场,先期招集各商,或歌舞以来之。荆南、岭南皆然。”这也是在中原影响下出现的商贸文化习俗。

  赵佗十分重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发展岭南经济,其中造船技术在南越国时得到空间发展。史载:南越王造大舟,容三千人,足见其造船业相当发达。《汉书·严助传》载:越人欲为变,必先田余干界中,积食粮,乃入伐材治船。考古发现,南越国时期番禹已能生产规模较大的船只。另外从《史记》、《汉书》以及《西京杂记》等文献记载的赵佗每年进呈汉室的珍宝来看,南越国海洋捕捞业也很发达,能够捕捞珍贵的海底珊瑚和珍珠贝、紫贝等。

  经过赵佗的治理,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得到飞跃性的发展,使一向十分落后的岭南经济赶上并在某些方面超过中原的发展水平。

  (五)、与匈奴的战争和文化融合

  在秦汉时期对北部边疆的经营中,燕赵地区是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窗口。

  秦灭六国,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并把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长城连接起来,铸成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在北部边境沿长城设置了九原、云中、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12郡。同时,从内地迁移大量人口,安置在沿长城一线。其中燕、赵北部作为防御匈奴的主要地区,安置了大量的移民,大量人口的迁入有利于边疆的开发和民族融合。

  西汉前期,因政权初建,财力匮乏,对匈奴采取被动的和亲政策,匈奴不断南下,燕赵成为匈奴骚扰的地区之一,大量民众被掳掠。汉武帝时发动对匈奴的反击,燕赵皆是用兵重地。汉武帝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于塞外,设乌桓校尉,职同太守。东汉初,匈奴南下杀掠的范围深入到上谷、中山,“杀略钞掠甚众,北边无复宁岁”[29]。东汉不得不把雁门、代、上谷等地的居民六万余口迁徙到常山关、居庸关以东。在击破匈奴后,光武帝准许内附乌桓从塞外内迁于辽东属国、辽西、右北平、渔阳、广阳、上谷、雁门和朔方等十个边郡地区,并设置乌桓校尉于上谷宁城(今河北宣化附近)。东汉末年的战乱中,幽冀一带大量的人口逃往乌桓,与当地人杂居。

  燕赵北边因与草原游牧民族交接,由此造成了尚武、骠悍的民风。班固在《汉书·地理志下》引朱赣的《风俗》论述各地民风的不同是“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作为一个地区文化具体表征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与该地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述及燕赵的经济特征和文化风貌时指出:

  种、代,石北也,地边胡,数被寇。人民矜懻忮好气,任侠为奸,不事农商。然迫近北夷,师旅亟往,中国委输时有奇羡。其民羯羠不均,自全晋之时固已患其僄悍,而武灵王益厉之,其谣俗犹有赵之风也。……中山地薄人众,……民俗懁急,仰机利而食。……夫燕亦勃、碣之间都会也。南通齐、赵,东北边胡。上谷至辽东,地踔远民希,数被寇,大与赵、代俗相类,而民雕捍少虑。

  班固在论及这一地区时除引用司马迁的论述外,还特别强调历史传统对文化的影响:

  初,太子丹宾养勇士,不爱后宫美女,民化以为俗,至今犹然。宾客相过,以妇侍宿,嫁取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后稍颇止,然终未改。其俗愚悍少虑,轻薄无威,亦有所长,敢于急人,燕丹遗风也。

  燕赵地区“矜懻忮好气”,“雕捍少虑”、“任侠为奸”的民俗特征,表现出骠悍的军事文化的色彩。而汉武帝时徙乌桓内迁,主要安置在今燕赵北部一带,更加重了这一地区尚武的民风。幽燕产良马,军队战斗力较强,在楚汉战争期间幽燕的枭骑曾助刘邦击败项羽,东汉光武帝平定河北时,幽州的突骑更被称为“天下奇兵”。北边部族的内迁强化了燕赵地区文化融合。

  燕赵地区的地位,使齐鲁、中原文化和北边的游牧文化在这里融汇,使燕赵文化具有了海纳百川的独特魅力。既有勇武豪侠的遗风,又因儒风流布,多鸿儒文豪。既产生了维护国家统一、推行民族亲和的一代先驱赵佗,东汉名将赵云。更造就了被后世尊为“汉代孔子”的儒学大师董仲舒,还有被曹操称“一代宗儒”的“卢植”。还因有“实事求是[30]”的河间献王刘德,燕赵成为“实事求是”的发祥地。而且因刘德的“修学好古”,成就了河间诗经学派――毛诗。燕人韩婴成就了《韩诗》,并在秦汉思想史、教育史上留下了煌煌篇章。

  秦汉时期,在大一统局面下,文化的趋同性日趋明显,而燕赵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更是在这种文化变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考古学家在罗布泊进行科学探究的时候,发现了一些文书古籍。这些古籍中曾记载着一些私人书信、医书等等。但是这些考古学家却并没有把这个书籍中的内容向外公布,因为上面也涉及到了一些神秘的信息,并且不少学者也对这种信息有争议。

要知道在罗布泊最有名的就是楼兰古城。楼兰古城在公元前630年的时候就突然之间消失了,在人们的印象中它是非常神秘的古城。在上个世纪探险家发现了他的遗址之后,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他产生了探索的兴趣。在此之前,中国的考古学家也专门感到了罗布泊进行科学探究。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文书古籍,里面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个人书信,也有医书等等。虽然当时发现的这些古籍与平常所见到的竹简并没有太多的差别,但是里面所记载的内容却要比其他的竹简多得多。除此之外,还涉及到了一些神秘的信息。

在考古学家进行查看的过程中,发现了永康三的字样。要知道现如今这些学者一直对这个有非常大的争议。有人认为这个名号根本就是不存在,是别人虚构的。还有人认为其实这个名号是当时君主篡改的。至于当时这个名号是否真实存在,现如今也没有学者能给出一个准确的说法。

因为这部古书中记载的内容并没有其他古书中也有相同的记载,所以专家也没有把握判断古书记载的真实性。由于没有一个有利的证据进行佐证,并且上面记录的内容也非常的深奥,所以专家根本就不敢把其中的内容向外界宣布出来。当然除此之外,考古学家还在楼兰遗址中发现了非常多的文物。这些文物也可以帮助考古学家更加深入的研究楼兰历史。

王焘为(约670~755)唐代著名医学家、中医文献学家 。郿(今属陜西)人。出身世家,喜好医方,博览群书,收集医方。在弘文馆(国家图书馆)任职20多年内,有条件博览群书,采集诸家医方。后被贬至房陵,仍继续整理医学文献。撰《外台秘要》(《外台秘要方》)40卷,其中除《明堂灸法》一卷专载针灸外,还保存了崔知悌的灸痨法。《外台秘要》可称是集唐以前方书大成之作,成为中医重要文献之一。王焘生于公元670年,卒于公元755年。王焘出身官宦世家,其祖父王珪是唐初杰出的宰相之一。他为官清廉善谏,与魏征齐名,曾是李渊的大儿子李建成的老师。王焘的父亲李敬直是南平公主的附马,也被封了爵位。王焘的两个儿子也都做了官,大儿子是大理寺少卿,次子担任了苏州刺使。王焘从小体弱多病,母亲南平公主身体也不好。他十分孝顺,不解衣带地照顾母亲,还阅读了大量医书,寻找灵方妙药,也渐渐地对医学产生了兴趣。王焘曾经担任徐州司马和邺郡太守,但是他为了有机会阅读医学书籍而到了当时的皇家图书馆——弘文馆任职。自此,他便如饥似渴地在那里阅读晋、唐以来的医学书籍。他在这里度过了20年的时间,在系统阅读大量医书的同时,他还认真的做了详尽的摘录,夜以继日,年复一年,积累了大量的医学资料。其中仅古方就有五、六十家之多。后来,他被贬职到房陵,遇赦后就近安置在大宁郡,当地气候炎热潮湿,百姓得了瘴气,十有六七难逃一死。他依照随身携带的验方施治,竟然把即将死去的人神奇地救了回来,由此,他便决心发愤编写医书。《外台秘要》他不存个人偏见,博采众家之长,在《外台秘要》中,他引用以前的医家医籍达60部之多,差不多所有的医家留下来的著作都是他论述的对象,可谓“上自神农,下及唐世,无不采摭”。他不仅对《备急千金要方》、《肘后备急方》之类的著作仔细研究,还对没什么名气,流传也不广泛的著作加以收集,如陈延之的《小品方》、张文仲的《张文仲方》等医著。

详见百科词条:王焘 [ 最后修订于2015/11/7 14:14:23 共115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百兵之王是枪。其实只有这个说法是有古籍出处的。

程冲斗说:“枪乃艺中之王,以其各器难敌也”,“世人尊枪为艺中之王,盖亦以长技无逾此”。

《手臂录》中写道:“枪为诸器之王,以诸器遇枪立败也。降枪势所以破棍,左右插花势所以破牌镋,对打法破剑、破叉、破铲、破双刀、破短刀,勾扑法破鞭、破锏,虚串破大刀、破戟。人惟不见真枪,故迷心于诸器。一得真枪,视诸器直儿戏也。不知者曰:血战利短器。夫敌在二丈内,非血战乎?真枪手手杀人,敌未有能至一丈内者,短器何所用之?唯劫营巷战,宜用刀鞭棒耳。至于弓弩鸟铳之发,必在二十步外,牌盾可御,大炮不能命中,付诸天数。二者虽更长于枪,而非所畏也。”

现代有一项兵击运动。参与者穿着护具使用各种兵器对打。长枪总是能取得非常巨大的优势,在兵击圈胜率极高。因为它兼具了一寸长一寸强的特性,却又不失灵活。甚至连只练过一个月长枪的兵击新手都能在兵击单挑中击败练了多年刀剑的老手。

可以发现,许多在古籍中使用其他兵器的武将,在正史中也是用的枪。例如在《隋唐演义》中使用双锏的秦琼,在《旧唐书》中被记载的是“跃马负枪而进”,将太宗命令刺杀的骁将锐卒刺于万众之中。其实在中国古代,鞭锏锤这类钝器一般是单手用的副武器,像李元霸其实就是《隋唐演义》的虚构人物了。在《三国演义》中使用方天画戟的吕布在《汉末英雄记》中被记载的是“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在《后汉书》中则被记载:“布应声持矛刺卓,趣兵斩之。”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一些人可能会说,矛也不是枪啊。其实唐朝官方典籍《唐六典》和明朝重要兵书《武备志》都将枪作为对矛槊的统称。例如,《武备志》说:“历考诸说则矛槊矟皆枪之类也。”也就是说矛和被一些人认为是马战神器的槊其实都是枪的一种。

除此之外,其他的百兵之称号基本找不到古籍出处,属于民间流传。

十八般武艺有将刀放在首位的做法,导致一些人误认为刀是十八般武艺之首。正确的解释其实是,十八般武艺分九长九短,刀为“九短之首”,枪为“九长之首” 。而且这个“十八般武艺”的说法是近代戏台出现的,是戏台上的说法。要想用于讨论实战方面,实际上可信度不高。

目录 1 拼音 2 拼音名 3 杏李的别名 4 来源 5 性味 6 功能主治 7 杏李的用法用量 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杏李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杏李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杏李 1 拼音

xìng lǐ

2 拼音名

Xìnɡ Lǐ

3 杏李的别名

鸡血李、红李

4 来源

蔷薇科梅属植物杏李Prunus simonii Carr,以根及叶入药。秋季采根,晒干;夏季采叶。

5 性味

苦,平。

6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止血。用于吐血,闭经,跌打损伤。

7 杏李的用法用量

05~2两。

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杏李的方剂 人参理肺汤

rénshēnlǐfèitāng《李氏医鉴》卷五:组成:人参、杏仁、当归、**壳、木香。主治:久喘

橘皮麻仁丸

和丸。功能主治:治噎膈血少,大便闭结。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枳实汤下。摘录:《李氏医鉴》卷四

橘杏麻仁丸

去壳)5钱。功能主治:噎膈,大便燥结。用法用量:橘皮麻仁丸(《李氏医鉴》卷四)。摘录:《直指》卷七

郁李仁煎

:积年上气咳嗽,不得卧。用法用量:用水1升,研如杏酪,去滓,煮令无辛气,次下酥1枣许,同煮熟,放温

郁李仁丸

白皮槟榔各30克橘皮泽泻各15克茯苓泽漆叶(炙)杏仁(去皮、尖)各22克制法:上药十二味,捣末过筛

更多用到中药杏李的方剂

用到中药杏李的中成药 五仁丸

概述:五仁丸同名方剂约有五首,其组成为桃仁一两,杏仁一两(麸炒,去皮尖),柏子仁半两,松子仁半两,

通幽润躁丸

拼音:tōngyōurùnzàowán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TongyouRunzaoWan标准编号

蚕茧眼药

花椒20两,防风10两,青盐10两,李仁10两,当归10两,杏仁(去皮)10两,铜绿10两,蕤仁1

银杏叶滴丸

按白果内酯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白果内酯峰与银杏内酯A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银杏叶胶囊

液的制备:分别取槲皮素对照品、山柰素对照品和异鼠李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槲皮

更多用到中药杏李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杏李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九十八通用诸方]花木类第二

坠,凡果皆然。女子艳妆种之,他日花艳色而桃离核。李杏李宜稀,可南北行。杏勿密,宜近人家者盛。桃三年

《本草求真》:[上编卷七食物]李

紫朱黄赤缥绮紫灰胭脂青皮之殊。其形有牛心马肝柰李杏李水李离核合核无核匾缝之异。其产有武陵房陵诸李。早

《医心方》:[卷第二十九]诸果禁第十二

诸果物生两甲,皆有毒,不可食,害人。又云∶凡枣桃杏李之辈,若有两核者,食之伤人。又云∶凡诸果停久,食

《松峰说疫》:[卷之六·运气]五运天时民病

肺也。其谷麻麦,(麻木谷,麦火谷。二谷成。)其果杏李,(李木果,杏火果。金不及故二果成。)其畜鸡羊,

《儒门事亲》:[卷三]补论二十九

古籍基本知识什么是古籍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

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一、古籍书页版式古籍版式指古籍版刻的样式。包括...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